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汇编)

时间:2019-05-13 00:0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

第一篇: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

作者:潘克明 北京电化教育馆

时间:2005年01月24日

阅读:906次

【摘 要】整合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的理论与实践,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整合的核心是“融”。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和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促进课程及学科内容结构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在促进这些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教师主导行为表现的变化。

【关键词】系统科学方法论;融;数字化环境;目标

根据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人们很自然地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定格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这一中心议题上面。在教育部和各地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都占据了重要位置。许多学校和教师也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作为自己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一时间,“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竟成为教育书刊杂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

当大家热衷于开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当大家将对此问题关注的目光集中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的时候,作为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和研究者,笔者认为:只是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上来研究整合问题是很不够的,必须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整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整合的研究才能有高度和深度,我们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整合的实践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一、整合的系统科学方法论本质——融

我们知道,系统科学有一些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处于统领地位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理讲的是: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元素)组成的,尽管这些要素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最终必须服从、服务于系统的整体功能。也就是说,这些要素必须融于系统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我们所讲的“整合”是什么呢?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

根据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可以说整合是系统科学整体性原理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因此,整合首先不是一般的应用,也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而首先应当是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包括系统科学整体性原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既然整合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那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而言,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整体”的指向不同,这个“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与最终结果,也应当有所不同。它可以是设计一门新课程,可以是编写一个学科的新教材,也可以是进行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软件设计),还可以是一节完整反映教学全过程的课。但是,不管这个整体是大是小,是宏观还是微观,这门新的课程、这个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软件、新的课堂教学实践,都必须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信息技术)融为一个整体。因为,“融”是整合思想方法论的本质。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

“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在所有新课程的建设中,在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自觉地将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融进去。“将信息技术作为内容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及学科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进去。“将信息技术作为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

过去,我们常常将上述的第三点(方法和手段)作为整合的主要或唯一内容来研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又常常集中于对教师的“教”的研究,这是很片面的。

从教育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整合”问题是在信息技术由视听技术发展到数字技术的时候,由计算机教育专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有计算机进入一些中小学教室。针对这种情况,1988年美国的计算机教育专家(如:卡特和米勒)就提出:对于中小学教师,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认为:“成功的整合意味着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作为基本技能的机械训练的传递系统”。通过整合“学生不仅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而且能够培养真实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在更多的中小学教室放置了计算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

1998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协会(1STE)“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组(NETS)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指出:“课程整合涉及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进课程,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知识范围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允许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获取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专业地表达出来,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才是有效的”。

美国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课程整合涉及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进课程”的思想和观点,这一思想和观点的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就是“融”字。

将整合作为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来强调、来研究,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研究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在推进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也不仅仅是传播媒体、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多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系统科学方法论问题。要处理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将这些要素融于整体之中。

最早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美国人,在15年前就认识到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关键在于一个“融”字。现在我们的不少同志(包括一些影响力很大的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整合”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用”的层面。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的教育、普及和推广工作,就只能停留在人家15年以前的水平(甚至不如);我们教育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将会由于我们理念的陈旧与观念的落后而丧失殆尽。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必须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好科学、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如果连整合的系统科学方法论本质都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开展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呢?所以,笔者认为“融”是整合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只有把握准了这个本质,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整合”实践的技术条件——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

整合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整合的条件首先是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其次是所依赖的环境基础。对于不同领域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整合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基础是相同的,而整合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和内容却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所研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同于工业、农业、金融、人事、统计等部门所研究的整合;也不同于我们过去研究的视听技术(视听媒体或电化教育)支持下的多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应用的整合;而是在“数字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整合,即: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个问题,是美国人在1998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提出这 在我国中小学,较早(1992年)是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电化教育促进教学过程优化》子课题——长春电化教育馆与长春实验中学承担的《激励整合教学模式研究》见到“整合”二字的。当时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技术还处于视听技术阶段,所以该课题所研究的整合,实际上仍是从媒体论的角度对电教媒体优化组合的研究,并未达到我们所讲的“融”的境界。

2000年3月,在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院长万福主编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也提出了整合问题。他们认为:“教育的诸多功能总是交织在一起、融会在一起的。如何实现各类教育功能的整合,正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里,编者所说的整合,实际是作为思想方法问题提出的。虽然编者没有直接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整合的研究将成为教育科学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他们的基本观点,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的。

2000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她还明确提出:“要重视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学习信息技术”。陈至立同志的讲话,在我国首先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同年11月,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133号]的文件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陈至立同志的讲话和教育部的文件,为我们明确地指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推进和发展的方向。

从此,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问题的研究便在全国广泛展开,有关课题也迅速被批准为教育部及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

在全国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我们所面临的信息时代这个大前提,以及这个大前提对教育提出的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之外,也是由于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离开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我们现在恐怕还不会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

在上面我们反复强调了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开展这两个基本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清楚,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必须十分明确,这里讲的信息技术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这种“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后面简称“数字技术”)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其软件技术所形成的整体环境。这种数字技术具有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的交互性、信息交流过程的协作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等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既是我们研究和实践整合的教育技术环境前提,又是我们推进整合实践与研究的个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教育那时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在美国的教育系统已经比较普及。技术保障,也是我们实施整合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是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这个问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与研究的时候,我们不能无视这个条件,也不能偏离这个重点。

三、“整合”研究的目的,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我们也已经知道,这种“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及时性等5个特点。如果把这两者融合到一起,我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其实就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这5个特点,使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简言之就是:把握信息时代特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是我们开展整合实践与研究的主要目的。这一目的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

通过整合帮助师生树立信息意识,是整合的最重要目的,因为没有信息意识,即使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环境,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信息与信息技术也难以发挥其现代资源和现代生产力的作用。

在所有的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将下述几点作为树立师生信息意识的主要内容融进去:

1.计算机文化的意识。苏联学者伊尔肖夫1981年就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的第二文化。美国学者西蒙.佩伯特博士1992年也明确提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它将引起传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我国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1997年也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

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计算机作为一种“以数字化为新动力”的文化,她不仅能够改变人们传统的信息呈现、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方式,而且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改变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十分明显了,在我国也已经初见端倪。例如:在抗击“非典”期间,我们的许多中小学生停了课却没有停学。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课堂在线”和“空中课堂”在家中学习。许多公司的职员也不在写字楼上班,而改在家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工作。据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没有写字楼的公司,公司职员都在家中利用网络进行设计和开展商务活动。在一些现代化企业中。已经出现了“零”库存的生产管理。因为,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些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定货情况,并能够根据定货情况安排生产。这样做可以大大节省生产成本,加快资金的周转率。

作为文化的计算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必须自觉地将计算机文化意识的教育融于其中、贯穿始终。

2.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的意识。2001年12月在给胡启立同志的《中国的信息化》所作的《序》中,江泽民同志指出:“能源、材料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资源”。在这里江泽民同志第一次将信息与能源及材料相提并论,实际上是抓住了信息时代生产资料的基本属性——信息的资源性。也就是说,在信息时代信息不是可有可无的情况、消息和情报,而是一种与能源和材料一样必不可少的资源。树立信息是资源的意识,就是树立我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意识。树立起这种意识,我们才能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才能有一种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才能奋发图强地努力创造新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有希望。

3.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的意识。计算机作为文化、信息作为资源的出现,使得生存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较强的信息技能。信息素养包括:计算机文化意识、信息是资源的意识、必须自觉学习、掌握和创新信息的意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的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创造性劳动的技能;利用计算机私网络进行交往的技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更好地生活的技能等。这些素养和技能不可能通过上一两次信息技术课就能掌握。但是,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的意识,必须尽快建立。因为、这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认识前提,也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内驱力。有了认识前提又有了内驱力,人们才能更自觉、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二)促进课程及学科内容结构的变革

在教育部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这些目标,依靠传统的讲授课程难以实现,依靠传统的载体也很难实现。如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反馈的及时性等技术优势,就很容易实现了。

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特征,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于一门课程之中,改变课程与教材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化、多样化、更新速度快等优势,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交互性、协作性、反馈性强的优势,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将信息意识教育融于课程和学科知识内容之中,将信息技术的技术功能融于课程与学科知识内容之中。(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学过程,《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纲要》的这些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在整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即:

1.使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来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信息的载体己由单一的印刷载体,发展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直观、形象、有趣。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库和相关网站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当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们所接受以后,书本将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依据和唯一资源。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会逐渐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转变。

2.使学生由记忆式的学习转向意义建构式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当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环境和条件主动获取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依靠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特别是资源共享和交互式功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由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转向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搜索和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建构起对某一知识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意义建构式学习的实现。

3.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东城区一所小学的一个学生在学习了小学语文所有课文后,发现有7篇课文是与“桥”有关的,于是她就利用计算机将这7篇课文全做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中有动画、有录像、有音乐、有图画,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连老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引发了她对桥的兴趣,于是就设计制作了网页《桥》。在这个网页中,涉及到了桥梁知识、桥梁美学(从梵高的《大桥骤雨》、莱奥丽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到邮票中的桥和小朋友画的桥)、北京的桥、中国的桥、世界的桥、未来的桥、心中的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师中对桥的研究有这样深入的恐怕不多。对于这些桥梁知识,老师并没有教她,是信息技术帮助了她。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她设计大纲、编写脚本,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分析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料。她学会了图片扫描、学会了音视频处理、学会了使用开发工具、学会了打包,还学会了遵守网络法规。在这个网页的制作过程中,她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

一个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自己做到的事,其他学生也不应当很难做到。关键在于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是不是将“帮助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目标来研究和推进。

4.使学生由按部就班的线性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在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学习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大家都按照同一个进度来学习,教师几乎难以顾及阅历不同、经历不同、潜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不同进度和不同需要。在这种异智同步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学习资源的结构不再是线性的文本结构了,而是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使得不同学习者在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在2000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中,二个中学生的参赛作品《化学在线》就是这种跨越式学习的成果。在这个作品中,有关化学的知识早已经超出了课本内容的范围。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鼓励这种因人而异、独立自主的跨越式学习,就是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这种跨越式的学习。

5.使学生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在首都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伟大胜利之后,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一个高中学生找到校长说:“在非典期间,我利用课堂在线和空中课堂的资源来学习,觉得效果很好。现在我们复课了,我能不能不到学校上课而继续在家利用网络和电视学习?”校长未置可否,因为他确实很难回答。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家长那里怎么交代?区教委那里怎么交代?如果不同意,这个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又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了,难道一定要把他们关在学校的围墙里!事实上,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就是在校园中、在教室里,学生通过互联网早已登入各种网站、早已进入各种网校开始了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更何况在家中呢。

跳出学校的围墙进行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是学习主体主动性的具体体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不是为了将学校的围墙砌得更高,而是帮助学生架起超越学校围墙的空中走廊,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对教师的要求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道理很简单,因为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已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还不变行吗?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教师的功能和作用要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这种指导和帮助主要体现在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学会意义建构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进行非线性的跨越式学习,学会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学会上述5种学习方法,他就不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而且能够实现终身学习。

2.使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技术阶段的时候,视听媒体主要被教师用来展示学生难以观察、教师难以讲明白的教学内容。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共同构成的多媒体的、交互性强的技术特征,使得它们除了具有视听媒体的上述功能之外,还具有软件的结构,更具人性化、更符合人的思维个性,软件的应用过程更具参与性,软件的应用结果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等视听媒体所不具备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优势。在整合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发挥和挖掘数字化信息媒体的这些优势,使它们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逐渐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性行为表现,转变为课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表现。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意义建构式学习,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跨越式的、超越学校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起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仍然在起着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的表现方式与以前的不同了。

对于整合意识较强、整合能力较高的教师而言,整合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还是作为一种方法都始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贯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看不到教师更多的活动,听不到教师更多的讲授,却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教师的作用和存在。例如:在信息意识的渗透和建立过程中;在信息技术融于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利用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反馈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反思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协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影响无所不在。而这些主导作用与影响,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对学生参与过程与方式的设计、对学生学习反馈时机、方式和方法的设计体现出来的;而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提问与通过视听媒体展示学习内容等具体教学活动来体现和发挥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一个接一个的提问和间或的板书,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已被巡视、个别辅导、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教师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活动所代替。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之所以能够这样泰然自若,是因为不管学生怎样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范围中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通过他们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来的。这个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课件和学习主题网页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反馈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等。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必须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既体现信息适当特点.又符合信息时代需要,还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变化。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这些变化,就不能说我们的整合是有成效的。(五)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我们知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学习环境的支持下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从环境与条件的角度讲,学习环境与条件变了,学习模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难以想象,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依托于传统的课堂和传统的媒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事实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已经使得过去那种依托于传统教室和传统媒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必须而且完全有可能转变为依托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发展式教学模式。例如:依托于音像电子阅览室的学习模式;依托于多媒体教室的学习模式;依托于计算机机房局域网的学习模式;依托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与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构建这些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完善、应用与推广。

四、结束语

(一)整合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全面思考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关系的思想

整合不仅注重过程,也同样注重结果。如果整合的结果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那么这个整合就是失败的整合,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教训的整合。但是这并不是整合思想的错误,而很可能是我们对整合思想理解的错误和操作的失误。

何克抗、李克东教授主持的、始于1994年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我国最早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研究。这一研究由试验初始的7个城市、13所试验小学,发展到目前的22个省市的600多所中小学校,并扩展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的华人区的事实,足以说明整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积极促进作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联合从美国引进的“几何画板”,在全国很快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也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有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又有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平台和能够体现整合思想、符合整合规律的相应软件的支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只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目标明确,我们关于整合的实践、研究和应用才能有正确的方向

大量的事实使我们知道: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高兼容性、高表现性、高交互性、高共享性、高开放性的技术特征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我们将可能实现以下一些目标:增强师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形成新型课程与教材;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仅此还不够。目标明确了并不等于目标实现了,也不等于我们进行整合的方法和所获得的结论能够被众人所接受。还必须利用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的有效数据和资料,说明进行整合所遵循的规律和所应用的方法,证明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确实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因此,关于整合的教育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必须十分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在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特别强调“整合”首先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媒体技术应用层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特别强调“整合”的基本目的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特别强调“整合”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学习内容综合性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要求。

——特别强调“整合”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所独具的开放性、资源性、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研究性等特点与优势,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三)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由于整合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人们对于整合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完整,也不够充分,所以对整合的规律还难以准确把握。但是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近10年我国在中小学有组织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我们还是可以摸索到一些构成这一规律的基本要点的,如:

——整合要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整合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整合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整合要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整合要符合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特点;

——整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和教学优势;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

——对于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只要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头脑里有探索规律的意识,重视对整合规律的研究,认真探索、总结整合的规律,就一定能够揭开整合规律的面纱,也一定能够运用整合的规律指导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领导小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领导小组

组长:徐美娟 副组长:窦景涛

成员:郑桂娥

李洪亮

刘文义

郑世远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

【摘 要】本文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根据教育教学基本原理,阐述本人所总结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策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实现它,就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而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但是数学又深具推理性、抽象性、概括性和创造性的一门独特的学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学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它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它任何教学媒体,并可以结合其他任何的教学媒体的一起作用于教学;它可以成为数学教学多元化、多层次且内容广博、可收可放的教学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了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新课标也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发展学科的教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的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1] 教学策略是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各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学中也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和多媒体只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外部条件,即外因。学生自己才是认知的主体,只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即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才能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哲学中讲: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学习知识,对知识实现意义的建构不是能由别人灌输的,而是需要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进行思维建构完成的。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并牢固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觉探索知识,让信息技术成为他们的学习的有效工具,自发的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设鲜活的教学情景

平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教育资源,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发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情感,利用网络直观展示数学知识,艺术性的赋予知识情感。有了艺术的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知识贴近了生活,能运用于生活,知识就有了灵魂,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又怎会不孜孜以求呢?又怎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于理解呢?兼职有了这么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让数学知识也鲜活的像一场戏一样,在学生面前演绎,让学生理解,学生又怎会不求知若渴呢?

二、创设心理情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常听弟弟妹妹们说:那个老师好极了,我就喜欢上他的课。某老师讨厌透了,上他的课我也不想听。孩子嘴里的话最真实不过了,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你,佩服你,自然就爱上你的课,这就造成了学习的一部分主动因素。信息技术环境中,是“个人―小组―全班”、“学生―老师” “人―机”的三维立体的动态交互,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相对减少,如果只重视、关注了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同学,结果两类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又何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呢?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中更应注意到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情感诱导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优化师生关系,互尊互爱,人人平等,使班级成为学生的归属,教师要心里装个每一个学生,形成关心理解、亲密和谐的整体关系,从而满足学生的最大需求,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知识的挑战性

新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跳一跳,够得着”,是最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习、思维,提出新质疑,自觉去解决、去创新,真正的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但学生的水平不一,有好有差,网络正好解决这一问题,教学资源提供时,可设计成多层次、阶梯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自选学习路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四、让学生做“活动化”课堂的主人

何谓“活动化”课堂,即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媒体网络技术一起崭新的特点沟通着教师和学生,以其丰富的资源、鲜活的情境感召着学生,使课堂形势更加随意自由,可以独自泛舟于知识海洋,也可同心协力共破难关,还可借助力达到彼岸,“完全”自主选择怎用达到你理想的目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是活动化课堂的灵魂,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和开放的课外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任意设计符合知识结构、适合学生即可,比如:实验式的、讨论式的,竞赛式的„„等等。当然,在活动化的课堂中,教师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外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主导者、促进者,如可通过网络监看学生的学习进度,若发现学生遇到了障碍或出现错误,可及时因材施教,加以点拨,化难为易,使学生的学习得以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良好的集体感情。

信息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教育也是不断进步的,我也还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以上的观点和粗浅见解。我希望这点浅见能在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帮助导正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态度上发挥点滴作用。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体会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将它视为一种“教学工具”、包括“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和探究工具”等,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

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内容,用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形象地设计了一个课件,首先用静态设置了一个大草原的画面,将草原上的马、牛、羊、狗等各种动物制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叫声添加上声音,以及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地。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牛的声音,便脱口而出“cow”;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orse”;听到羊叫的声音便说“sheep”;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使每个学生置身于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仿要到那儿去看一看、听一听,领略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此时教师把握好时机,进一步问:“大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学生便顺利答出:“It has rich grass in it.It can provide food for the animals.It has beautiful scenery.We want to go there to have a look.”.这样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

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音、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咨询选择有关信息。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英语国家网站,通过E-mail往来,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与英语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和交际水平。

4、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堂整合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

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

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英语教学中要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顾金萍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与不断完善,中学各学科的教学都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今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及各学科素材库的建成,信息技术课程将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学校或家庭的计算机设备进入因特网去学习各科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如今,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全国各地不仅在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向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既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综合作用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加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与不断完善,中学各学科的教学都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活动的实践体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去主动学习。例如,全国各地普遍采用《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几何、物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大量的关于《几何画板》的应用成果表明,使用《几何画板》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教师讲解、学生听,最好是让学生掌握《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他们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而进行主动地学习。这无疑要靠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几何画板知识的讲解。由此可见,各学科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

下面我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及如何更好地开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所谓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教学内容也主要是靠一些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片、图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词汇、语法练习时,多媒体呈现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在语文教学中,要介绍背景,多媒体能制作出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的课件,可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和文化信息。多媒体教学能将声像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奇特的视角、逼真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既成功地导入了新课,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就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就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说实话,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学科的整合,虽然学校也尽可能地在硬件上满足教学要求,在班里配置了多媒体和投影仪,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科整合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如何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

首先,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混合在一起,没

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所以,首先应更新教师的观念,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摆样子。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所以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整合”才能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其次,要从提高师生素质入手。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师除了要加强本学科的专业学习,还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从学生这方面来说,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再次,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又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模式依然是被我们认可的。我们的原则是,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重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难点。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内初班学校,内初班的学生汉语基础不好,要耐心细致的讲解才行,必须在黑板上要有必要的板书。

第四,就是合理使用课件。但要注意原则。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课件在课堂的切入点应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课件要有科学性,即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科的规律,符合心理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提高课件的艺术性,注意趣味性,但必须首先是具有科学性。这是一个课件能否正常使用并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最后,在平时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微机辅助教学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计算机辅助教学既可以控制教学进度,又可以辅导学生练习;既利于教学,又利于复习。还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基础训练、课程辅导、单元测

试、模拟考试、情形对话等训练基本技能。微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有耐心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微机的使用方便、训练精确和教学软件适应范围广泛等特征,开展好包括基础训练、单元测验、模拟考试在内的多种基本能力训练,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强化辅导,让微机辅助练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既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大局,又要切实可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参考文献: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叶金霞主编

下载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潘克明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人的一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7月28日下午听了金立志老师的演讲,我获益匪浅。因为我是一位地理老师,对于地理而言,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看地图,而利用班班通向学生展示地图......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初探

    高中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初探 【摘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并对整合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反思,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创设的环境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工作总结

    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搭建理论平台,作好实验准备 1、建立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融信息技术和人脑潜能开发于一体的新教学理论。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理念总评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经常陷入技术整合失效、教学效果不佳的怪圈。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出现缘于表演性质的盲目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 推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操作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 抄写在继教记录册:P.45—46培训时间填:2010.12.24培训地点填:学校电脑室主讲人:孙明嘉 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是我们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