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

时间:2019-05-13 00:0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

第一篇: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

1.1814年,东印度公司在澳门设立印刷所,印刷马礼逊的《华英词典》,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家西式印刷所。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米怜任主编,梁发是助手(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3.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插图:《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察世俗每月统记传》)。4.中国境内的近代报刊,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澳门则是中国最先有近代报刊的地方。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葡语)。

5.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杂闻篇》(马礼逊,澳门)。6.澳门历史上的第一份英语报刊:《广州杂志》。

7.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与行情报》,后改名为《广州纪录报》。8.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9.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香港钞报》

10.《德臣报》是香港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974年停刊。

11.《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12.《香港天主教纪录报》是天主教会组织在我国出版最早的定期刊物。

13.《遐迩贯珍》是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最早使用铅活字印刷。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的副刊《布告编》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的举措。

14.《香港船头货价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15.《香港华字日报》先后出版69年,是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6.《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

17.《字林西报》1951年3月终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文汇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报的报纸。19.上海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六合丛谈》(王韬曾参与)

20.在传教士所办的报纸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林乐知)21.《格致汇编》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最早刊登铜版镂刻照片。22.《上海新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

23.《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首开支付稿酬的

先例;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刊出国内报纸的第一条电报新闻;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东行日记》;刊出我国报纸上的第一篇剧评《戏园琐谈》;为国内报纸刊载新闻人物画像之始;申报报馆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的报纸《民报》。

24.《新闻报》第一份以经济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25.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是《广州探报》。26.第一份对中国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澳门报刊是《镜海丛报》。27.《中西见闻录》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刊。

28.第一家德文报纸是《德文新报》;第一家日文报纸是《汉报》;东北地区出版的第一份杂志是《哈尔滨》;《新边疆报》(俄文)是第一份俄文报,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家报纸。

29.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始于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的译报活动。《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

30.近代中国最早阐述自己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31.《昭文新报》被视作中国人自己办报之首。

32.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咋香港主编的《循环日报》,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33.《汇报》(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的容闳)是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34.《述报》是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35.《万国公报》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36.《知新报》(澳门)是戊戌政变后同顽固派作斗争的唯一报刊。37.天津《国闻报》(严复)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38.李蕙仙在上海创办的《女学报》是中国第一份女报,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39.《农学报》是我国第一份农业刊物;《算学报》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40.1896年李伯元在上海创办《指南报》,这是我国最早的消闲性小报。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李伯元的《游戏报》。

41.1897年,《演义白话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家白话报。42.康有为在《请定中国报律折》在中国首次提出报律的制定问题。新闻法的制定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

43.李根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

44.《沙架免度新录》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45.《唐番公报》是19世纪在美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华文报纸。

46.《叻报》是“南洋第一报”(薛有礼)。主笔的是叶季允,“南洋第一报人”。47.《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开办了中国报刊史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国闻短评”。

48.《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49.陈少白创办的《海外杂志》,是我国最早的乡报。

50.《开智录》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留日学生中最早显露革命思想的刊物是《国民报》;《游学译编》是中国留日同乡会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51.《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用通俗北京话出版的报纸。是当时北京销路最大、声誉最隆的一份报纸。

52.《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53.《时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54.《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55.《楚报》是武汉地区最早出现的一份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56.《时事画报》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画报,57.《政治官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由中枢部门直接创办的新式的政府机关报。58.《内格官报》标志着正式意义上中国现代官报的诞生。59.《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60.天津报馆俱乐部,是中国最早的报业同业组织。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报业组织是中国报界俱进会。

61.1872年,路透社远东支社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通讯社活动的开端。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以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为最早。

62.一战期间创办的《诚报》是中国第一个报纸型的新闻摄影画刊。

63.邵飘萍创建的新闻编译社是北洋政府期间中国最早一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是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

64.胡政之创建的国闻通讯社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以邮寄的方式发稿。

65.华俄通讯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66.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它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标志着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

第二篇:新闻第一次作业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今天下午参加了中共届 政协委员 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围绕做好政协工作、加快文化强国建设、制定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等积极建言献策。贾庆林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同大家共商国是。贾庆林指出,长期以来,全国政协 中共界委员 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模范履行职责使命,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和服务党的总目标总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贾庆林强调,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影响深远,发挥好政协组织中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至关重要。中共界委员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委员意识,更加忠实地履行职责,更加积极地做好工作,真正成为 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搞好合作共事,在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上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人民政协事业 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篇: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

(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 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他号召:“我们今天来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利用报纸。” 这样才会有“集体的行动,整齐的步调”,去达到这个目的。这就要求全党重视利用报纸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统一思想指导,传播经验,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就这样,在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这一天它在登载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的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首先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原则接着,依照以上标准,检查了该报创刊以来存在的问题。概括为:1.大篇幅的供给国际新闻,缺乏对国民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的系统记载。2.孤立的登载中央的决议指示和领导同志的论文,而没有加以发挥和阐明;对于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形、经验检讨则毫无反映。3.以巨大的篇幅登载枯燥乏味的论文和译文,而不能以生动活泼易懂的文字解释迫切的问题。4.对于敌对思想缺乏应有的批评。5.没有全面反映边区各种巨大的群众运动。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为了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秉着“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的思想。进行了一个彻底的改革。

在版面的编排上,改版前的《解放日报》

一、二版主要是国际新闻,三版主要是国内新闻,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当时的宣传中心,像农民创造变工队的事迹也上了头版头条。《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有全党来办,不是依靠几个报馆同仁来办的。改版虽然只是《解放日报》改革的开端,但它已使《解放日报》开始向完全的党报道路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例如: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 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 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解放日报》在改版后,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有全党来办,不是依靠几个报馆同仁来办的。中心是实行全党力、报的方针。由于实行了“全党办报” 的方针,《解放日报》的稿源丰富,版面充实,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党性,加强了报纸与实际、与群众的联系。

《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致读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等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

经过整风改革,《解放日报》改革增强了党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由于宣传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从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放日报》的大面积改革也使这份报纸增强了战斗性,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它也促进了文风的变化,使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和大众。并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我们谈谈有关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的相关改革的内容。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此时土地改革的宣传报道,成了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新华社和解放区的其他报刊、电台立即展开有关土改运动的宣传报告活动。一是以满腔的热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改路线、方针与政策。二是大量刊登揭发地主阶级剥削罪恶的报道与材料,积极反映农民的呼声,为农民伸张正义。但是在土改运动初期,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土改宣传报道也犯了不少右倾错误,还出现了不少失实报道。

解放区新闻失实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向壁虚构,凭空编造。2.文艺手法,拔高典型。3.添枝加叶,虚报成绩。4.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对此,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第一阶段,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识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接着,在1947年6月15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月25日至27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9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反“客里空”运动自身也向纵向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季才告一段落。

这场反“客里空”运动,其意义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左右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一些好人。1948年,毛泽东起草了《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根据这一指示的精神,解放区新闻机构于1948年春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活动。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作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

2、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那就是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2)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即全党办报,人民群众办报;(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应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第四,我们谈谈有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相关内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但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的经验做法照搬照抄。由于满目学习《真理报》,报纸脱离本国实际和群众的生活,枯燥机械,可读性差。新闻少,并有很大片面性;通讯内容贫乏,不能反映国内国际生活的现实;报纸上的批评日益减少,没用不同意见的讨论,新闻机构日益单一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这些是造成了当时新闻界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时机与条件开始成熟,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前进的方针,也是即将出现的新闻工作改革的方针。

5、6月间,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对新闻工作作了重要谈话,强调要从教条主义、党八股中解脱出来,对于别人的经验,不要盲从迷信,要独立思考。要使新闻工作“从多方面和人民建立密切的联系”,更好地“适合读者需要”。在国际方面,2月间,苏共“二十大”召开,揭露和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批判了个人崇拜,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1956年的新闻改革,正是起源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所以,在1956年4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

4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标志者改版工作开始起步。5月,《人民日报》编委会向中共中央提交的一份有关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报纸扩版、报道范围扩大、开展自由讨论、满足读者需要等具体意见。6月20日,人民日报社制定了报纸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共中央。7月1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以上是《人民日报》改版的整个历程。

在过程中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

2、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在群众性的讨论中,把社会的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

3、改进文风,杜绝党八股,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人民日报》改版后,面目焕然一新。最大的变化反映在新闻报道上。1)新闻数量大增 2)新闻报道题材变得广泛4)言论质量提高了5)

创办了文艺性综合副刊6)读者的声音增多了,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意见。《人民日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组合,还时时推出组合式新闻等各种报道形式。

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的同时或者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在这个过程中,新华通讯社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它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缺点。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不能经常反映事物本质,没有完全做到认真地、全面地、及时地、生动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反映与领导机关不吻合的情况,只报道已有定论的情况,只注意完成工作任务,不注意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此外,新华社的国内工作存在严重的机关化的作风,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组织管理与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国外分社工作发展不快。

新华社在认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华社工作全面改革的规 划,并于1956年8月向中共中央呈送了请示报告。

关于新华社的国内报道,报道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念和改进措施。1,不应只反映政策顺利执行的情况,而且要反映政策在执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和偏差,以及如何解决。2,不能仅报道以有正确结论的事实,同时也要报道暂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结论的报道。

关于新华社的国际报道,实行“全面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形式方针”,坚定报道立场,但尽可能赋予我们的新闻以客观的形式,避免宣传话的毛病。

关于新华社的性质问题,报告认为,暂时可以不改变目前国家通讯社的形式,今后应该尽可能少用官方的面孔出现,更多使用民间通讯社的做法,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在决定是否改变。对于广播,在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听众的需要。

多于报纸,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性报纸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闻观念,推出了不少新措施,特别事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接近读者。文章短了,题材广了,内容多了。在版块上加重社会新闻的报道。

这次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为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共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初步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和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当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如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又如在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的主张不加批判地继承。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开始不久后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等原因而中途夭折,但是这次改革的思想和成果,在我国当代新闻史上却闪耀着光辉。

最后,我们谈谈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相关内容。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思潮的大量涌现以及本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新闻工作存在着很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以及新闻企业管理跟不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冲突。所以新闻工作者就致力于新闻工作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中。一是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包括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党性和人们性的争论3,“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二是新闻本位的回归。三是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其次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五是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六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再次,受众的变化。一是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二是受众对新闻媒介内容的评价,三是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四是受众对媒体的反馈作用,五是我国额受众调查。

第四,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的变化。一是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二是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三是新闻立法的实行,四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五是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第五,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事业,电视与记录电影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

在报业发展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十分抢眼。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闻媒体内部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报社先后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确立了新闻单位事业法人地位。新闻媒体开始逐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新闻媒体在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的同时,也由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中国报业在发展新闻主业的同时,大力开拓媒介经济,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期刊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建立了宏观管理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布局分散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高举旗帜,深化改革;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期刊队伍建设:加快期刊出版的步伐,努力推动期刊业向更高阶段发展。另外,周刊是新的市场热点。

在通讯社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网路,形成了面向全球的24小时不间断对外发稿系统;其次对今日新闻实行“倒流水”的发稿流程,建设“直通车”发稿程序;再次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反映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第四,对摄影报道注意改善通稿结构,积极改进专稿服务。第五,建立以高科技为主干的通信技术网络。第六,推出了一系列电子网络信息和文体信息产品。

在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诞生为第一次裂变标志。第二阶段:1992年,以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的“东广模式”为广播第二次裂变标志。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为广播第三次改革的标志。第四阶段:新世纪初开始,以广电集团的组建为广播业第四次改革的标志。

在电视与纪录电影的发展过程中,1983年第11次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并提出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这是中国广播电视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标志。1992年到2000年,以有线电视崛起和卫星电视出现为标志,我国广电事业实现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个高速增长期。2001年以来,以广播电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广电数字化发展为主要标志,我国广电业开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另外,30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在网络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由起步到向纵深发展在开始向规范化发展,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其受众已经初具规模、收入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新闻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站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闻改革,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深了新闻竞争和新闻大战。它不仅促进了目前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将影响我们未来对新闻事业的取向和发展。

综上所述,就是我国新闻事业从五四以来的多次改革和调整情况。

二、对比分析其中的两次新闻工作改革: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异同

虽然这两者的改革是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但是两者都是秉着让新闻事业发展更好,更适应当时社会环境。扩大新闻媒介的社会影响,加大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的路线政策,统一思想指导,传播经验,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总而言之,就是更好更全面的发挥新闻工作的作用而做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因此它们既有不同点同时也存在着相同点。

相同点,首先,在于改革的背景都是处在是有重大的发生,政策下达或者时代的变迁。都是因为变化所以改革。例如:《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是由于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而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则是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其次,因为新闻工作做为一种宣传工作,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都要处于领头地位,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使国家的政策能够更好的实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在当时着力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运动做宣传,而且从自身做起。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另一方面,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也是响应国家的改革新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中。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五是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六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再次,都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例如:延安《解放日报》从版面的编排上,办报方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而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从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受众、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运动。

第四,两者都重视与受众的联系。例如:延安《解放日报》改革中加强了报纸与实际、与群众的联系。而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对受众的变化这一方面。一是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二是受众对新闻媒介内容的评价,三是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四是受众对媒体的反馈作用,五是我国额受众调查。

最后,两者的改革意义都是深刻而深远的。

虽然因为某些新闻共性,两次改革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但是因为各种条件、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两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以下对此进行简略的探讨:

区别,首先当然事背景环境的完全不同,这也是造就两者改革区别的主要原因。例如: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是由于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而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则是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其次,造成改革的原因或者问题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1.大篇幅的供给国际新闻,缺乏对国民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情况的系统记载。2.孤立的登载中央的决议指示和领导同志的论文,而没有加以发挥和阐明;对于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形、经验检讨则毫无反映。3.以巨大的篇幅登载枯燥乏味的论文和译文,而不能以生动活泼易懂的文字解释迫切的问题。4.对于敌对思想缺乏应有的批评。5.没有全面反映边区各种巨大的群众运动。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国思潮的大量涌现以及本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新闻工作存在着很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以及新闻企业管理跟不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冲突。所以新闻工作者就致力于新闻工作的改革。

再次,宣传中心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整风运动的宣传成了当时的宣传中心。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其宣传中心一是服务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四是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

第四,改革的范围不同例如:延安《解放日报》只对报业进行改革。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由于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除了对报业进行改革还对各部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期刊,通讯社,广播事业,电视与记录电影以及网络媒体进行改革。

第五,延安《解放日报》对版面的编排上做了改革,在改革期间将原来一、二版主要是国际新闻,三版主要是国内新闻,四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改为,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最后,两者产生的结果和意义不同。延安《解放日报》经过整风改革,《解放日报》改革增强了党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由于宣传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从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放日报》的大面积改革也使这份报纸增强了战斗性,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它也促进了文风的变化,使报纸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和大众。并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改革开放的这次新闻改革,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深了新闻竞争和新闻大战。它不仅促进了目前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将影响我们未来对新闻事业的取向和发展。以上的就是对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改革与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异同的论述。

三、展望今后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方向 20世纪以来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这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这100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其中最后的20年,即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发展的尤为迅猛。

但是,在中国新闻业在较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束缚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业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脱胎而来的,由于这种体制的束缚,使得中国新闻出版单位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

二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新闻事业单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比较低,规模效益比较差。

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地区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主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是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由于中国新闻业的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确定中国新闻业改革的总体原则是既积极又稳妥,方法是分步实施、分类进行。从具体在讲,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重塑市场主体。第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三,实行规模效益。第四,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

四是对于人才的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相配合的新闻人才,在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发展。这就需要为中国的新闻战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中国新闻教育。所以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一个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今后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方向的展望。

第四篇:精神文明史上的第一次

精神文明史上的第一次

【序言】在《文明订阅号》创刊号里,小明带大家展望了未来的精神文明生活(回去看看),有些网友不禁要问:以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的众多第一次。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次写进《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这是此次修改《宪法》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第一次把精神文明建设写进了宪法。>>>

第一次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

1984年6月11日至18日,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总结自1982年以来大中城市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情况,推广三明市建设文明城市经验,推动各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这是第一次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第一次列入“五年”计划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次被列入“五年”计划,表明国家计划实现了由单纯经济发展计划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面规划的转变,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精神文明第一次写进《党章》

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进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一次写进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指出要根据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次明确反腐败也是精神文明

1990年11月4日,党中央批转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指出党风和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正之风严重,就会败坏和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反腐倡廉的大气候,以此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一次提出“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这次大会还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回答了两个文明如何摆位的问题。>>>

第一次提出要在农民头脑里搞建设

1995年10月12日,中办国办转发中宣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第一次系统概括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1996年10月7日至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作出系统概括。>>>

中央文明委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会

1997年5月26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明

确了中央文明委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四个一”,标志着中央文明委开始履行中央赋予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和任务。>>>

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次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2007年7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6周年,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这是第一次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探索出一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7月24日,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公民道德宣传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五类,在各地群众推荐基础上,评选出“全国十大助人为乐模范”、“全国十大见义勇为模范”、“全国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全国十大敬业奉献模范”和“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其余入围人选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五篇:中国史上十首经典情诗

漳海渔[2007]130号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漳州市第 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148号、《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07]182号)以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海渔[2007]358号)精神,为做好我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局特制定《漳州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市、区)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并报我局备案。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四日

主题词:水产 污染 普查方案 通知 抄送:省海洋与渔业局、漳州市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漳州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

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148号)、《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07]182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海渔[2007]358号)精神,为做好我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监测是获得养殖污染数据的主要手段,是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市水产养殖种类繁多、生产模式多样、养殖工艺参差不齐、养殖规模大小不

一、养殖区域布局不尽相同等行业特点,采取实测和物料衡算法,核准规模化污染源分布、研究养殖生产过程污染物质产生机制和排出水平及其动态规律;通过实测、类比和理论推算估算排污量与养殖类型、投入品种类、饲料利用率、单位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获得水产养殖点、面源排污系数,为核算水产养殖业的污染状况提供基础数据。水产养殖业污染普查的结果和结论,对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环境保护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制定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2007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1、普查对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对象为我市境内水产养殖排放的污染物和污染治理设施。

2、普范围: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范围是我市境内所有水产养殖,包括:规模化养殖场、网箱养殖、滩涂养殖和库区、池溏养殖。

(三)普查内容

1、面上调查

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养殖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及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2、重点区域监测

水体: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COD浓度,封闭式养殖水体还需测算进、排水量,测定铜、锌和溴氰菊酯。

饲料:种类、投放量,总氮和总磷含量。

养殖生物体:种类,种苗投放量,商品量,总氮和总磷,农药和鱼药含量。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省里指导、地方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技术路线,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水产统计相关资料,测算全市水产养殖业面源污染情况。

(二)普查步骤

普查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3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7年9-12月)

①制定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做好清查工作,为普查工作做好准备;

②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宣传工作要贯彻普查工作的终始; ③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各级普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④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通知要求,申报普查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2、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1-12月)

①2008年1-2月,组织力量对普查单位进行调查和检查,密切关注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为普查资料的填报做好充分准备;

②2008年2-5月,全市各普查单位填报普查表;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数据录入、审核和汇总工作;

③2008年4-5月,按照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统一部署,省、市分别按比例对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质量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县(市、区)要重新进行普查;

④2008年5月,收集汇总各县(市、区)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并上报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专业组。

3、总结发布阶段(2009年1-7月)

①2009年1-6月,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数据进一步校核、汇总,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建成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

②2009年7月,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开展自下而上的验收和评比。

四、普查组织与实施

(一)基本原则

在全省统一领导下开展普查工作,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建立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全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局成立第一次全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资源环境保护与海域管理科,具体工作由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主要职责是:

1、组织拟定全市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方案,经我局审定后组织实施,同时报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备案;

2、根据全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染系数测算实施方案以及各阶段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

3、组织开展全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4、对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水产养殖业污染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5、对全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经我局审定后,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交普查报告。

(三)培训

市、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有参与此次水产业污染源普查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并持证上岗。市及各县(市、区)首先遴选3-6名业务骨干担任普查指导员,参加由省局组织的普查指导员培训班进行培训,然后由市级组织培训全部普查员。

(四)质量保证

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专业组根据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

公室的规定,针对水产养殖业的特点,制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确定普查工作评价的标准,指导全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工作。

我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统一规定,建立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五)宣传动员

全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整个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广泛动员全市渔业系统和组织水产养殖户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五、普查经费

根据规定,全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普查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负担,并列入相应的政府财政预算,因此,各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漳海渔[2007]124号文件精神向当地政府提出经费申请,认真落实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经费并列入相应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经费申请的程序和使用范围根据省级水产养殖业普查工作会议精神进行。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所有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对象都必须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水产养殖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十一五”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水产养殖业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附件:漳州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成员名单

漳州市第一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组成员名单

工作组组长:陈斌

工作组成员:赵仁齐、江忠溪、蔡葆青、吴惠璇 联络人:赵仁齐 电话:2873571 QQ:657108381

下载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新闻史上的诸多第一次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8条史上最囧的新闻

    108条史上最囧的新闻 001.台北一男子身份证号6789,多次被怀疑是假证。 002.上海一男子投河自杀,嫌河脏又爬上来。 003.北京一饭店为尽早打烊,冬天开冷风轰客。 004.海......

    第一次国旗讲话新闻

    新的学期见证新的发展,新的目标迎接新的挑战。2013年09月09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临沂科技学校举行了新学期首次升旗仪式。 六点半,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新闻传播史填空总结

    中国新闻传播史(填空总结) 一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 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唐代 2 最早的报纸是发行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的政府关报 3 最早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史上最全)[范文模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史上最全)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中国经学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

    《中國經學史上的幾個重要問題》講座感想 林慶彰先生以歷史順序為線索,分別在幾個時間段上選取了經學史上相關問題進行論述,其條理清晰,問題明確,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由......

    史上最囧的100条新闻语录大全

    一句话新闻,囧到家了!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囧啊!很幽默很搞笑,邀您共赏!01.英国一男子把每天当感恩节,12年吃掉4000只火鸡。02.成都一女子用数万硬币买了一辆汽车。03.北京一男子为听......

    社会实践服务团第一次交流会新闻

    社会实践服务团 第一次志愿者大会 2012年11月14日晚,为了加强各志愿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今后志愿服务工作更好的展开,为此,社会实践服务团在二教107专门开了一次社会实践服务团的......

    新闻总结

    大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应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鼓手,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