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3 00:3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

摘 要: 随着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图像都充斥在网络中,并且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具有感受图像并解读图像的基本能力,必须努力地培养学生对图片的审美的能力和相应的美术素养,图像感受能力必须逐渐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图像感知 小学美术教学 能力培养

要让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拥有一定的图像感知能力,必须要求美术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素质作为支撑,自身的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在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积极性,并且在美术学习中必须将美术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融合。

一、图像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美术学习其实需要学生将自身的情感流露到具体的绘画和赏析中,学生对图像的感受能力其实就是提升其个人情感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其审美欣赏能力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成为此时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表露出的个人情感都可以通过其对美术的理解得到展示,但是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心理,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美的事物,然后感受美,通过培养学生对基本的图像的认识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的思维空间的开拓并且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这样学生的个人素养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良好的美术作品的出现可以让学生有很好的欣赏能力,要分析这类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因此学生必须在审美上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升。另外,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对美的创造前提要求是学生必须可以很好地认识到美并且善于发现美。比如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张森林的图片,这样学生可以尽情地想象森林中的情形,同时学生所创造出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美术学习中对基本线条、色彩的理解。美术课上通过对一些名画的欣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并且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二、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

1.指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图像

一般而言,许多美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自身的生活,并且在看待图像时注重将一些美术作品与具体的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的过程中找到相似部分和不同之处,然后进行总结,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基本感受自身生活中的一些体验,这样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很好地分析一些作品。在学生前期有了一定的生活感知后,教师可以顺势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基本表现形式,特别是作品中所运用的一些不同表现手法和基本情感流露方式。另外,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还需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美术欣赏的深层次分析绘画的不同形式,比如水墨画和油画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基本了解到所对应的作品与表达主题之间的基本关系,因为美术课堂上教师所分析的一些作品毕竟只能代表一部分美术作品。只有学生学会一定的分析技巧并理性地看待一些美术作品,其图像感受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2.让学生有基本的图像感受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一些分析作品的方法和一些标准,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有一定的美术感受能力和基本体验,但是要完全获知一些图像所变现出的艺术气息,还必须有一定美术价值观,所分析解读图像其实就是一项基本的审美活动,因此此时需要调动自身的观察意识、基本的判断能力和对应感官部位。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作者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必然会在具体的作品中得到体现。故而美术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图像中的基本色调和对应形象。

3.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感受基本的情境

在美术学习中,美术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环境入手,比如感受校园的环境,花园、操场都可以发现不一样的美,学生只需要在其中发现它们的美并且努力获取一定的艺术气息。另外,美术教师在分析讲解一些艺术作品时可以将校园的基本环境相结合,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将得到调动,并且借助校园环境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图像所展现的基本含义,适当发掘一些作品背后基本背景。比如在赏析《长城》时,可以向学生讲解发生了长城中的一些历史故事,这样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会更深刻。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其实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里就可以让学生具备这项能力,特别是对美术作品中的一些绘画技巧的把握和表现方式的领悟,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分析学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身边的环境和一些故事将具体的作品相结合,并且注重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对图像的分析意识都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初探[J].校园英语,2014(11).[2]岳常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第二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 徐林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 培养 审美 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87-01 现实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艺术等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还要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感受力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感受自然之美

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要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自然之美的慧眼,并不是向学生宣讲种种审美意向,而是要依靠教师提供欣赏自然的机会,让自然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

如写生课是最能让学生接近自然并欣赏自然的,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美术课型。写生课既可以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绿树红花,也可以让学生在虫鸟嘶鸣中激发作画的灵感。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自然,在自然中发现万事万物的美。

二、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美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之源头,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非常奇特,他们会画出一些奇怪的作品,这时,教师切忌直接否定,应在了解学生作画的初衷之后给予引导或鼓励,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教版第二册美术教材中编排了《水墨游戏》。我让学生在宣纸上用笔锋的线条自由涂抹,发挥想象。由于宣纸上的线条时粗时细,变出的各种姿态让学生浮想联翩:细致挺拔的好像树枝,淡淡的色块好像淡淡的天空„„接下来,我带学生将任意涂抹的线条添加笔画,画成各种具体的事物。有人在老树上点出叶片,有人将墨点变成人的头发。这样,学生对一无所知的水墨画充满了兴趣,发现那些随意的线条经过加工原来还可以变成这么有意思、有意境的作品。这些在平凡普通的线条之上进行添加就能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多途径促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感受美术之美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创造力的美,让学生领悟到创造的乐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力透纸背”这一看似高深实际为中国画画的精髓这一画画技法?课外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玩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用手指在别人的背上瞎画,让别的孩子猜猜他画的或者写的是什么,而孩子们也能很迅速地猜出来。我从中受到启发,创造性地将这个游戏用到画画教学中——我画你猜。经过示范,学生在对方的背上用手指画出各种不同力度、不同点线面的组合图案。大部分学生都切身地感受到别人所画的内容。我相机问他们的感想。有的说:“我使的劲太大了,手指都疼了。”有的说:“不轻不重,舒服,像按摩一样!”也有的说:“动作太轻了,我怎么都猜不出来。”我借机引导:“对啊,我们的身体就好比是纸,我们的手指就像是笔,太轻太重都不对,太轻了,没有力度,太重了,又会划破纸。如果你做到了不轻不重,就像是给纸做按摩,相信纸也像我们一样感觉舒服的。”这样,轻而易举地就让学生掌握了这一画画技法。

当然,在学生作画时,我们可以配以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画画是快乐的。例如,在画鸭子时,可以让学生先唱《数鸭子》这首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到学画画的乐趣。

又如,苏教版的美术教材中有梵高的《向日葵》,在众多的外国作品中,独独选择了梵高的代表名作《向日葵》让学生欣赏,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由于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可能无法感悟到这幅画的艺术价值。课上,我模拟竞拍活动,让学生给这幅画定价。起初,学生都觉得这幅画画得不好看,给的价钱比较低。我肯定了他们的看法,然后出示了另外一幅向日葵图画做对比。学生能很快地感受到梵高的《向日葵》里表现出来的向往美好之情,他们由衷地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我则借机告诉学生这幅画的价值,并向学生介绍了画家的相关作品和艺术风格,以及其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样,学生就会在惊讶之余对这种画画技法十分感兴趣。

美术是美的课程。当下的美术课都很注重画画技法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把审美这个应该具有的功能忽略掉了,或者是不愿意花精力去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如果忽略了美术课程的审美功能,就无法使学生掌握美的精髓,教师只有在学生和美之间构筑生活与艺术的桥梁,才能让技能技巧训练充满美的享受,不再机械刻板。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

--学生美术素养提高的不竭动力

美术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它的本质在于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唤醒少儿对艺术的兴趣感受生活,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其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创造的热情,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同时,作为新式理念教育下的教师要主动引导和培养他们淳朴自然的表现,大胆创造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现代的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特个性的展示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又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1、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由于小学生对同龄人的画感到亲切,可以消除他们对创作的畏惧感,同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开拓视野。

2、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愿望。常让学生到黑板上用粉笔画画,对于优秀作品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他学生对画画的兴趣。

3、针对儿童喜欢讲故事的特点,在绘画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所画内容编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教师自己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在于创造,教师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尊重他们的创造成果,使之自由发挥,保持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

一切优秀的作品,在创作时,都需要灵感,而想象与幻想则是迸发灵感的原因。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及创作欲望,就得鼓励学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

例如:我在教学生画一幅《未来的学校》时,多数学生画出了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可是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我问他为什么?他理直气壮的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总有一天地球会承受不了的·····”。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他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还有一次,我让学生画自己喜爱的玩具。有个小朋友把大熊猫画成了蓝色,其他孩子看了都偷偷的笑,因为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黑白色的。于是我把这个学生的本子举起来。向全班展示后,问:“你们觉得他画的大熊猫可爱不可爱”?然后又说:“只要是我们喜欢的颜色都可以用到绘画中来”。并表扬了这位同学。结果,这堂课交上来的作业颜色特别丰富。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积极正确引导

教师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绘画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和操作。

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好的,有意义的事物。围绕生活情节,观察人物的形态,动作和思想感情色彩,为绘画创作作铺垫。

2、教师在学生的构思阶段要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开阔他们的思路,根据学生的思路去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

3、构想好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图画,然后再在纸上或黑板上画出来,在画的时候,对造型、设色等问题上要进一步指导,使构图完美,意境充实。

总之,在教学上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和各种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方面地推进人文素质的发展。

创新

--学生美术素养提高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美术学科在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怎样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进行认真地思考与探讨。

一、营造氛围,诱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小魔术师”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加趣味想象画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敢于创新,产生创新见解,表现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出了你争我赶、争做“小小魔术师”的良好氛围。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让学生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鸟妈妈喂食”、“大鱼和小鱼”、“彩色太阳镜”、“大西瓜”……真是千姿百态、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都想戴上“魔术师“的帽子。

二、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三、重视写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写生训练,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贵在创新,但创新灵感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和课本里,让学生闭门造车,学生必然思维板滞,缺乏创新意识。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学生走向自然。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对大自然的观赏、概括、提炼和领悟中去掌握。通过观察和活动,学生对大自然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人、物、鸟、虫;雨、雪、冰、霜等自然现象以及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些富有情趣的瞬间场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探索自然美、描绘自然美的情趣会油然而生,这种欲望就是每个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画人物速写》、《大扫除》、《画鸟》、《冬天》等课时,我提前布置让学生到户外认真观察其有关形体特征,并认真做好文字记录,画好草稿,等到上课时再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写生画出形态各异的人物、房屋、树木、情景。又如在教学《画鸟》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说,我们家乡县城鼓楼东街两旁的大树上,每到晚上就有许多乌鸦在那栖息,大家可以去仔细观察。学生听后非常高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在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亲自观察鸟的形态、色彩等活动情况,使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得以实施。

四、改变评价导向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除应制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外,评价观念更新至为关键。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再如评价美术学习的“效果”,以往只?P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此,才能有利学生的发展。

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学观念,而教学行为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教学的认识程度。我们在为寻找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招良方而积极探索时,应当首先认识本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什么优势和条件,能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去印证我们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符合规律的认识,“方法”也就在其中了。认识的提高在于加强学习,要不断深化认识,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认真学习和勇于实践,是承担起“重点”工作的根本条件。

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思想正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渗透落实,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灵敏;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刘叶;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探索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策略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指导学生画画,而是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加上美术课程本身就具有美育的特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将审美观点对小学生进行渗透,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审美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学会欣赏线条的形态美

一根线的轻重、强弱不同,产生的空间上的远近之感也不同。西方绘画中运用线的强弱、力度、粗细等变化表达形体关系和前后距离,体现出透视感;中国绘画则以墨线的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来传达视觉空间中的不同层次,达到虚实、强弱的对比效果,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西方绘画又以线的粗、直、松、紧、柔软、光滑等表现出物体的坚硬厚重、柔软轻薄等质感效果,如达?芬奇的素描作品《妇女手习作》就以柔软、光滑流畅的线条表现出妇女肌肤的质感。而中国古代画家曹仲达作品中的线条就表现出女子服装贴肉的轻薄,有从水里淹湿而出之感,固有“曹衣出水”之称。不同的线对人们的审美心理可引发不同的情感色彩。如直立的树可感觉为直线,直线给人正直、明确、理性之感;弯曲的河流、起伏的山脉可视为曲线,曲线则给人以柔和、有活力、感性等印象;紊乱无序的线具有抽象性,使人感到一种活泼随意的美;水平线使人联想到平原、海洋,令人产生开阔、平静、安详之感;运动的线使人想到水浪、节奏,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线;竖线则给人正直、庄严、稳定之感,使人联想到高大,产生向上、崇高、严肃之感;等等,这就是线条的韵律感。所以,线条就是画家心灵深处的音符。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首先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面具教学中也可模仿学生平时较为经典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是谁的表情,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对面具的制作有了兴趣,学生情绪一高涨,上课效果自然就好。

三、多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评价活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美术作品,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把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多组织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在学生完成作业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作品,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学生作品水平差不多,对比性针对性强。学生也较感兴趣,学生通过比较、讨论、领悟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明白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好、成功,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为什么,怎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四、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以往人们品评儿童绘画常以再现性表现技能作为评价标准,对儿童独特的创造能力方面考虑不足,导致某些反映儿童心理特征,具有独创力和艺术品位的好作品被忽视。在人类原始时期的一些创造性作品中,基线通常被用来表现运动。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北极地区的游牧民族绘画中都利用基线来表现运动。或许基线是早先人们由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体验总结出来的,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文明中,基线的运用比比皆是。如古埃及的坟墓雕刻、古希腊的器皿装饰以及赫梯人的陶器图案,都是通过把涂画排列在一条基线上完成对某一事件的叙述。同样,儿童也会很自然地把要画的物体一个挨一个地摆在一条直线上。如著名儿童画《我的家庭》,作者在画家庭成员时不断重复着同一涂画,这表明孩子不是在照搬一个可见的形体,而是经过多种因素的组合形成了他自己的概念。他有思想,对自己的感情有自我认识,他的形象感觉在发展,他也有自己的兴趣和偏爱。因此,人体涂画具有很强的个性,同时也可被看成是不同阶段儿童内心发展的反映。再如,在欣赏儿童画《美丽的花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将花朵整齐地排在同一基线上的独特创作技巧,画中采花的手很大,可见他所表现的并不是单独的花或采花的人,而是将整个采花的动作表现出来了。大而简单的、用圆形和直线表现的手在画面中尤为突出,使人感受到儿童在作画时内心的独白:采花时主要依靠的是手,花却并不重要。因此,当我们欣赏儿童的作品时,不能一味地将造型作为评价的标准,而要从儿童的角度,通过他们的涂画表现方式,深入儿童的内心活动,感悟他们作品中独特的“味道”。

五、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大自然是人生最美好的舞台,绚丽丰富、多彩多姿,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丰厚的教科书。人文社会、村庄市井、山水旷野、花草树木、奇石田畴、日月星辰、蓝天白云、江河湖泊、飞禽走兽,有着惊人的美、无穷的美。带领学生走进这个多彩的世界,让学生尽情地欣赏美、发现美、写美、颂美,是实施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方式。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社会活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心灵的震撼,萌生审美情愫,产生审美情感。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小学美术教师要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开展评价,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鉴赏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组织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起联。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大众文艺,2011(18)

[2]杲萍英。小学语文学科与美术欣赏教学的整合。学周刊A版,2013(11)

下载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东津新区(经开区)霸王小学 姚军 【摘 要】 审美意识和能力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鼓励教学方法——让美术课动起来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

    培养小学生美术的色彩感受能力

    培养小学生美术的色彩感受能力 摘 要:很多家长认为让小学生在小时候学习美术,是为了将来成为一名画家,其实这种情况是很少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美术呢?这是因为美术不仅仅是教......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教学中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兵团农七师125团小学 付涛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摘 要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 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我们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