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劝学(节选)》教学记录(2013.9.6)
劝学(节选)
荀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思想,劝学的意义。
2.落实实词的各类用法(通假、活用、古今)和几个虚词(而、之、于)的解释。
3.明确本文的思路结构和语言表达特色(比喻论证)
4.让学生体悟到学习的内容(知识)和意义(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
1.文言翻译,文言背诵,默写。
2.议论文的比喻论证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课时:三课时,先明文,再析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拥有青春,年轻真是笔财富,就是资本。青春理想,靠什么去实践青春,实现理想呢?靠学习,学什么呢?请同学们说,说„„„,(请学生说是课堂非常重要的活动环节)。你们要去做一件事,首先要学,学书本知识,学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二千多年的中国古人的通达智慧,荀子的《劝学》。
二、荀子:
(313BC—238BC),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复制百度百科)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化性起伪)。“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我认为荀子的思想在于肯定人后天努力的价值。
《荀子》共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语言质朴,说理透彻,多用排比和比喻,文风自然。
三、解题
《劝学》是第一篇,共15节,节选1、3两节和第6节前半部。劝:勉励。
四、读文
打出字词障碍(音形)。暴、輮、跂、楫、生、跬、骐骥、锲、螯。全文读二遍再讲,注意停顿语气。
五、析文
(一)、整体认识,学生读了二遍,有了预习,请同学们说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从文章类型的角度,从文言语言表达的角度,从作者思想观点的角度„„
先确定是一篇议论文,那么探讨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学不可以已。”看门见山,开宗明义。为什么作者这样认为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学习应该怎么样?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探讨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从什么角度再论证“学不可以已”?思考第二段、第三段呢?作者如何在论证?采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和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这才是文章重点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文章的思路结构如何安排?如果让你来写这个“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你会如何写?
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社会进步,信息时代,知识价值,生活生存,人家在努力,你也要奋斗„„。(师生多交流,想法和看法,是课堂精彩的地方,老师向学生学习。)
(三)、分段解读。第一段:
先翻译,落实知识考点
实词: △輮、有、暴、知
○青、寒、中、輮、曲、直、利、日、明
□君子、中、以为、然、绳、金、就、博学、参 虚词:之、于、而、以、然
句式: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輮以为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析内容,作者例举青比蓝、冰比水、木輮轮、木则直、金则利等五个方面来论述,说明出怎样的道理?一个事物改变了原来的属性和状态,反而更加有用,更具价值性。关键在于如何能改变原来的状态,靠外物的力量,或自己的努力。
木—輮—轮、木—绳—直、金—砺—利
作者由物及人,君子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作者认为人的学识和道德靠后天的努力学习获得的,通过学习(博学他人、要参省自己),才能达到知和行的境界,这才是君子。
因此,作者认为第一段从学习的什么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明确:学习的意义。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论述?明确:五个比喻论证。
第二段:
先翻译,落实知识考点
实词:△生
○远、疾、利、致、水、绝 □疾、假、绝
虚词:而、之、者、句式: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析内容,作者从“终日思”不如“须臾学”,“跂而望”不如“登高见”,同学们,这样的写法是什么,明确:对比。非常对仗,这是古人作文的一大特色,亮点。跟学生讨论“思和学”之间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话来引申课堂思考。(师生大讨论才是课堂最亮点,产生思想火花)
作者连用一串打比方的例子,“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在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结果如何?
招——远、顺——彰、致千里、绝江河。说明人要善于利用用利的条件,从而达到更高的层次。其实在说明本文的另一个分论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物的认识,利用外物,人要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来提高自己。这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和技巧。子所以能成为“君子”,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学习。这一段作者从学习的作用和效果来论述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
第三段:
先翻译:落实知识考点
实词:○善、十步、上、下、一
□神明、驾、爪牙、黄泉、金石、跪、寄托、用心。
虚词:焉、而、无以、之、句式: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析内容:作者先用二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后天努力积累,才会导致“风雨兴焉”“蛟龙生焉”,是为了说明什么原理。圣人的道德也是点滴善行积累而成。刘备告诫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这段的前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不断积累,才有所成就。
接下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请问同学们,这是作者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什么道理。前三句,作者用“三个积”来说明学习要不断积累,接着作者用两个“不积”从反面来论述学习也要不断积累。不积累就不无所成,无半步,无千里,无小流,无江海。同学们,说明学习要不断积累,才有所成就的成语,谚语,有没有?
集腋成裘 积沙成塔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铁棒磨成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挑土成山,滴水成河,众志成城(多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成语、谚语、格言)
骐骥与驽马,舍与不舍,一正一反,四个博喻再说明学习要积累,重坚持。能否持之以恒,结果完全相反。坚持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将爱情进行到底。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接下来,作者继续打比方,“蚓”和“蟹”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哪个最具优势,两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是什么?并且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学生起来回答。
蚯蚓是环节动物,螃蟹是节肢动物,先天条件,螃蟹较优,但荀子认为蚯蚓的生命状态要比螃蟹的更好舒适,原因是用心一和用心躁的。这是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述要善于学习。明确:学习的态度,要专心一致。
六、板书
劝学
论点:学不可以已
内容
论证方法
学习的意义
青、冰、轮、木、金
五个比喻 学习的作用
思与学、登高远、顺风彰、舆马、舟楫
六个比喻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与不积、骐骥驽马
十个比喻
舍与不舍、蚓蟹
四组对比
2013.9.6下午
板书展示:
教学评价:
上课时,无法平衡本文解读和考点落实的关系,先讲文言知识考点,还是先分析结构思路,这是个矛盾?唱独角戏的时间比较多,师生对话较少。还有个难题,新生的名字叫不上来,有点囧字,叫两个班的班长给我写一张座位名单。讲解文本思路,备课跟上课并不同步,教学记录还得不断完善,教学板书还得精炼。文言知识点,如何落实,对于考试比较实用,有些讲得有点快,学生跟不上,有些听不清楚。粉笔字差美。论证方式没有细讲,快下课,一笔带过,下次得补充。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2013.9.10上午
第二篇:开展劝学工作记录
岩头寨镇开展劝学工作情况记录
开学已经一个星期了,但是我镇中心学校到校报名的学生数与普九年报定案人数还相差10人,我镇果断做出决定,派出10名教师和10名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全镇9个行政村,走村入户对这10名学生的去向进行调查摸底,进行认真的劝学工作,以确保“两基”工作的圆满完成。
3月14号,在草潭村邓万华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辍学学生家进行走访,了解其辍学的真正原因。当得知他的辍学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同时照顾生病的父亲时,我镇当即积极采取措施,实行减免生活费的承诺,并将《义务教育法》、《限期复学通知书》递给学生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督促他们要协助完成义务教育。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辍学的学生有的是因为社会上一些人员“多读书还不如早打工”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家庭贫困所致。我镇将惠农政策贯穿于劝学工作,让学生家长了解义务教育的益处,使仍在家的10名学生已经全部入学。通过开展劝学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入学率,推动了我镇“两基”工作的开展。
岩头寨镇人民政府2011年3月16日
第三篇:9.6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为了保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的努力奋斗
尊敬的党组织: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虽然已经较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它对新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7·5”事件真的让不少人感到震惊,死亡人数达197人,受伤1000余人,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895万元。所幸的是,该事件在中央的正确方针下较快地得到平息,死伤者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联系到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的 “法轮功”邪教组织事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注重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性,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志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决定和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年轻人,能充分认识到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力争做好各项工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缺陷;兢兢业业,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和全面地接触各项工作,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要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不能注重表面学习,要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认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使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提升我们自身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主要表现在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危害性认识,看清李洪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充分认清李洪志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看透其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邪教本质。
扎实工作作风,不急于求进。一是接到任务要考虑全面,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不能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研究有关的政策法规,使工作效果更上一层楼。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注重于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对于各种外在敌对势力对我们社会主义成果大肆破坏的行为是需要我们极度重视的事情,也是需要我们大力镇压的。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坚定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做好准备,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繁荣、富强!
思想汇报 学习党的组织原则
敬爱的党组织:
学习党的组织原则这一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政党都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把它的成员组织起来,以完成该政党的历史使命和各个时期的具体目标与任务,这就形成了政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主义章程》明确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首先是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已经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当时虽然还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但他们始终把民主与集中相统一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已经形成。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组织章程都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列宁在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党章。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写道:“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二者的辨证关系是:第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第三,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一。民主与集中是民主集中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其实质,就是要用政治上的充分民主实现组织上的内在集中和外在统一。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如何来增强组织观念的认识。第一,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一般地说,可以参加学习党章、听党课、某些党日活动、讨论积极分子入党的党员大会、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大会、先进党支部或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以及党组织组织和号召的其他活动。实际体验党内生活,接受党内生活锻炼,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使自己具备成为党员的优秀品质。第二,要认真接受党组织的培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学好学习材料,注意联系实际,弄懂党的性质、纲领、任务、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解决自己思想上的一些问题,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面对的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所面临的环境比过去更为复杂,挑战比过去更加严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肩负着更重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滋长,不断调动自己奋勇向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想汇报 培养自身思想修养
敬爱的党组织:
在最近几个月里,我感到自己有所进步,有一定提高。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一定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一名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在周围同事当中时时处处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格加入这个光荣而先进的组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反思起来,我感到今后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进和提高,概括地讲,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关系,力争思想理论修养和岗位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虽工作多年,却总感到还是个新兵,还有许多方面靠自己摸索和熟悉,因此,日常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及岗位业务技能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对比起来就显得精力不足,投入不够。为了今后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我将在这方面予以加强,努力使自己业务技能水平与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高。
二是正确处理好办事速度和办事质量的关系,力争办事高质量、高效率。平常工作比较繁杂,有事就抓紧办,尽快办,不积压,不拖滞。但往往由于性急,办事就难免出现考虑不全或毛糙现象,“欲速则不达”。今后,我要克服这个毛病。力争做到:凡经手的工作,坚持按程序办,按规定办,按领导交办要求办;在讲求办事速度的同时,尽可能谨慎过细,力争准确、周到,不走样、无疏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事效率。三是正确处理好严以律己与团结周围同志一道进步的关系,力争更充分发挥先锋党员模范作用。入党后,我总是要求自己多干少说,总想用自己埋头的工作为党组织增光添彩,不愿特别张扬。在组织的帮助下,我也开始注意做一些群众工作,但显然还很欠缺。按照《党章》要求,一名***员除以身作则,多做贡献,还应该“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群众的正当利益”。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员责任区一分子的先锋作用。今后,我要特别加强,坚持率先垂范与做好群众工作的一致性,充分发挥作为一名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
在这几个月里,在组织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各方面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党组织,衷心地感谢周围的同志。做一名积极分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我愿意接受党组织对自己的进一步考察和考验。与此同时,我给自己提出了要求:不管个人我能否加入中国***,我都不会放松自己对党的追求,都不会放弃严以律己、埋头苦干的行为准则与工作作风。请组织上相信我,在新的世纪,在新的一年,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一定会时刻牢记***员的职责,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出色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处处起到***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我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培养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特别是我市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自查自纠、整改提高三个方面着重提高自己的党性党风,严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身办事。我希望我的工作和进步能得到党组织的肯定和认可。以上就是我这几月的思想情况,如有不当之处,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第四篇:9.6新闻
5日、札幌市で中学1年生の男子生徒がマンションから飛び降りて自殺し、男子生徒の生徒手帳にあった遺書のような書き込みには「いじめられていて死にたい」という記述が走り書きのように残されていたことから、警察が自殺したいきさつを調べています。5日午前7時すぎ、札幌市白石区のマンションで、7階の通路の窓から別の階に住む中学1年生の12歳の男子生徒が飛び降りて自殺しました。
警察や札幌市教育委員会によりますと、男子生徒は、制服姿で家を出た直後に、通路にカバンを置いて飛び降りていて、生徒が持っていた生徒手帳には遺書のような書き込みが見つかりました。
書き込みは数行で、「いじめられていて死にたい」という記述が走り書きのように残され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
特定の人物の名前は書かれていなか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また、家族一人一人に宛てた感謝のことばと、謝罪する内容も書かれてい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警察は、家族や学校関係者から話を聞くなどして自殺したいきさつを調べています。一方、男子生徒が通っていた中学校では、5日、全校生徒に対して、生徒が亡くなったことを伝えるとともに、生徒の最近の様子などを尋ねるアンケートを行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また、遺族の意向を受けて、同じクラスや部活動などの親しかった生徒85人から話を聞い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生徒たちには動揺も見られるということで、教育委員会からスクールカウンセラーが派遣され、心のケアに当たるとともに、学校は6日夜、保護者に対してこれまでの経緯を説明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
4日、広島市で小学6年生の女の子が20歳の大学生の男に旅行かばんに押し込められ連れ去られた事件で、男は、粘着テープで女の子の両手を縛ってかばんに押し込め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り、警察は、用意周到に計画を立て犯行に及んだとみて調べています。
4日夜、広島市で、小学6年生の12歳の女の子が男に果物ナイフで脅されて旅行かばんに押し込められたあと、タクシーで連れ去られました。
警察は、女の子を無事保護するとともに、東京の成城大学の2年生、小玉智裕容疑者(20)を監禁の疑いで逮捕しました。
警察によりますと、小玉容疑者は、以前、広島市に住んでいたことがあり、先月下旬から運転免許を取得するために広島市に滞在してい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また、逮捕された際、「大学のサークル活動がうまくいかず自暴自棄になり、警察に捕まろうと思った。女の子を乱暴しようと思った」と供述し、その後は「動機などについては頭を整理してから話したい」と話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警察のその後の調べで、小玉容疑者は、女の子のリュックサックと携帯電話を奪ったうえで、粘着テープで両手を縛っ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
警察は、小玉容疑者が、粘着テープのほかにも、かばんや果物ナイフを持っていたことや、広島の土地勘があることから、用意周到に計画を立て犯行に及んだとみています。
警察は6日、監禁のほか未成年者略取と強盗の疑いも加えて、小玉容疑者の身柄を広島地方検察庁に送り、動機などについて詳しく調べ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2012-9-6 8:43:05)厚生労働省は、年金を受給している高齢者のうち、合わせて1376人について、すでに死亡しているか所在不明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り、年金の支給を差し止める措置を取りました。
厚生労働省は、全国各地で所在が確認できない高齢者が相次いだことから、おととしから76歳以上の年金受給者のうち、一定期間、医療機関を受診していない34万2000人について、所在を確認する調査を行い、ほぼ調査を終えました。
その結果、これまでに274人がすでに死亡し、1102人が所在不明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
厚生労働省は、この合わせて1376人について、年金の支給を差し止める措置を取りました。
厚生労働省によりますと、死亡していた人の中には、すでに平成3年に亡くなっていたケースがあったほか、所在不明の人のうち、80人は7年以上前から行方が分からず、中にはおよそ50年前から不明になっている例もあ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厚生労働省は、死亡した人の年金については、親族などに対し返還を求める手続きを取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
(2012-9-6 12:41:57)
民主党の代表選挙は、野田総理大臣が7日に記者会見で立候補を表明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るのに対し、中堅・若手議員が6日に細野原発事故担当大臣に立候補を要請するなど、対立候補の擁立に向けた動きが激しくなっています。
民主党の代表選挙を巡って、野田総理大臣は、7日に記者会見し、再選を目指して立候補を表明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て、これを前に5日、菅前総理大臣や前原政策調査会長らと相次いで会談したほか、党所属議員にみずから電話し支持を呼びかけています。
こうしたなかで、立候補を期待する声が広がっている細野原発事故担当大臣は、5日夜、前原政策調査会長のグループに所属する当選1回の衆議院議員らおよそ10人と会合を開きました。
出席者の中には立候補を要請する議員もいましたが、細野大臣は態度を明確にしなか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また、鹿野元農林水産大臣、それに菅前総理大臣の議員グループなどに所属する中堅・若手議員も、党の危機的な状況を立て直すためには新たなリーダーが必要だとして、6日に細野大臣に立候補を要請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
一方、山田元農林水産大臣と原口元総務大臣は、それぞれ立候補に必要な推薦人の確保を目指していますが、消費税率引き上げ法に反対するなどした議員の間からは、両者の一本化を模索する動きも出ていて、代表選挙の告示が来週10日に迫るなか、民主党内では野田総理大臣の対立候補の擁立に向けた動きが激しくなっています。自民党総裁選挙を巡っては、再選を目指す谷垣総裁が出身派閥のまとまった支援を受けられない状況で、20人の推薦人の確保に全力を挙げています。
一方、谷垣氏とともに党運営を担ってきた石原幹事長も立候補に意欲を示していて、古賀元幹事長が期待感を示しているほか、中堅・若手議員らが、7日にも石原氏に立候補を要請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
こうした状況を受けて、5日、谷垣氏と石原氏は、大島副総裁を交えて自民党本部で会談し、谷垣氏が石原氏に対して立候補に協力を求め、引き続き調整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これに対し、石原氏の出身派閥の山崎派の議員らは「今の執行部が分裂する事態を避けるため、谷垣氏が立候補を断念して、石原氏の立候補を認めるべきだ」としていて、5日夜、谷垣氏に近い議員らとの会合でこうした考えを伝えるなど、総裁と幹事長の両陣営のせめぎ合いが激しくなっています。一方、石破前政務調査会長と安倍元総理大臣は、6日、領
土問題に関する勉強会にともに出席する予定です。
石破・安倍両氏は、集団的自衛権の行使を認めるよう主張するなど安全保障分野で考えが近く、支持する議員も一部が重なっていて、総裁選挙が決選投票までもつれ込む場合も見据えて、今後、両陣営の連携が実現するのかどうかも焦点です。
また、町村元官房長官は、5日夜、みずからを支持する議員らと会合を開き、7日に自民党本部で総裁選挙への立候補を正式に表明することを確認しました。
(2012-9-6 12:56:23)
秋篠宮ご夫妻の長男の悠仁さまは、6日、6歳の誕生日を迎えられました。
宮内庁によりますと、悠仁さまは大きな病気にかかることもなく健やかに成長されています。
大好きな昆虫採集が上手になり、標本を作ったり、初めて見た虫を図鑑で調べたりしていて、図鑑に出てくる漢字にも興味を示さ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幼稚園では、同い年の友だちと元気に遊んだり、年下の園児の世話や先生の手伝いをしたりする一方で、友だちどうしで知っている文字を使って壁新聞を作り、印象に残った出来事を紹介さ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一方、お住まいの宮邸では、去年に続いてトマトやナスなどの野菜を育てて収穫したほか、新たにバケツを使った水稲の栽培も始められています。
悠仁さまは、7月には、ブラジルなどに住む日系人の子どもたちが宮邸に招かれた際、秋篠宮ご夫妻や眞子さま、佳子さまに交じって交流したほか、ご夫妻に連れられて初めて飛行機に乗り、北海道を訪れて広大な自然やアイヌの文化にも
第五篇:《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教学反思1教学课题:《劝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教学难点: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①孟子强调“法先王”;荀子强调“法后王”,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②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②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3、题解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
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难点翻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1、通假字(107练习三)
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
2、一词多义(107绝、强、假、望、闻)
生: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一:骐骥一跃(一,数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4、古今异义词
①蟹六跪而二鳌蟹腿,跪下
②蚓无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5、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作用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劝学》教学反思2《孟母断织劝学》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孟子逃学回家后和孟母的一段对话,孟母知道孟子逃学回家不想读书后,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而是以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激励他,告诉他,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弟子规》导入课文,孩子们背完一段后,讲述人物故事,借助视频引出“孟母三迁”的故事。接着我就告诉孩子们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大教育家,也逃学了呢?这时孩子们就特别的好奇了,于是我就引入课题《孟母断织劝学》。
这是一篇剧本课文,是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我以提问让孩子们发现什么是剧本,对之前所学课文进行区别。然后让孩子们品读剧本中的对话,引导孩子们体会剧本中孟子和孟母对话时的心情和说话语气。
教学过程在开始时很顺利,但是到表演时就比较难控制课堂了,没有有效安排时间。因为孩子们对表演比较感兴趣,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表演、品读。
上完课后细细想来,有几个地方做得不是很到位,需要反思。首先这是一篇剧本,首先主题导入的时间太长,没有恰当合理分配时间。其次,在引导学生品味剧本时,每一句话都去品味了,但不应当作习题去练,而是以此为重点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教授。接着,板书的设计过于简单化,没有选、重点句子来详细品读、重难点不够突出、详细,然后就是在孩子们表演时,课堂准备没有做好,如果老师准备了一块布给孩子们表演时剪断,那么学生会感受到织布的辛苦和艰难,课文理解才会深刻,能更好的体会“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最后就是在课堂练习没有组织好,应该多留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在练中懂得所学知识。这是我上完这一课的体会,我觉得教学也是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任何一次的反思和总结都会让我有所收获,告诉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多花心思去设计教学,才能把课上得更好。
《劝学》教学反思31、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2、要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作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可以分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3、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4、上好这篇文章,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结合课下的注释疏通字词,然后通过初读了解课文内容,明确中心论点,了解论述的层次。第二步,教师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这个步骤是学习的重点。第三步,在学生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背诵全文。
《劝学》教学反思4文言文教学一向费时费力而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又往往不尽人意。所以常有不少人产生为难情绪,甚至少数学生厌学文言文。我对此也深感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深受启发,其中那些形象的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这不正是形象大于理性的体现吗?因而我把它用于教学中,尝试者把抽象的枯燥的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下面以教学《孙权劝学》为例作探讨:
《孙权劝学》一文篇幅短小、文字简约,且以对话为主,简短的对答中,突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一定让他们熟读成诵,再借助注释,课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本文的故事性强,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先讲故事,再启发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分成两大块:前期是以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为主的自学活动;后期是以学生形象的表演为主兼以朗读、评议的巩固阶段。前期重在知识的输入、学习与吸收,训练其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后者重在知识的输出,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其语言表演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投影片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司马光的故事)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三、检查预习
1、学生结合注解翻译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文章作者及文中的历史人物。
⑴ 司马光,宋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故事:① 砸缸,表现其聪明、机智。
② 圆枕,表现其勤奋、惜时。
总结:正因为有这两点,司马光才创作了《资治通鉴》这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历史巨著。
⑵ 文中的历史人物:
孙权,东吴国君,少年英主形象
吕蒙,权之大将
鲁肃,孙权的谋士,著名的大臣
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活动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若孤?(忙,不是理由。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总结:作为一代英主,劝学于部下,本身就包含了他对吕蒙的器重、期望、关心和爱护。况且他句句中肯,字字真诚。
2、再找出劝的结果:
蒙乃始就学。(吕蒙听劝求学的行动,表现他知过能改、坦诚豪爽的武将风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情不自禁的惊叹,表现他为朋友的进步而高兴的豪爽和儒雅的风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学而大有长进后的得意对答。)
总结:吕蒙由一员不爱学习的武将到愤而求学并学得卓有成效,以致连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鲁肃都惊叹不 已,结友拜别。可见孙劝之善劝。全文围绕孙权劝学组织材料,详略得当、性格鲜明、中心突出、语言简练。写作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在重点学习、反复朗读上面七个句子之后,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阅读全文,贯通文意。思考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按剧幕、场划分的原则可以分为几幕?怎么安排?
第一幕(地点)孙权的宫中(人物)孙权与吕蒙
第二幕(地点)吕蒙军帐中(人物)吕蒙与鲁肃
把故事分作两幕,分四个小组来表演。
1、第一轮 用现代汉语来演绎这个故事,要把对人物的理解(包括他们的表情、心理、动作)都想象出来。共表演两次。
2、第二轮 用文言文句式来表演,注意人物的语气。共表演两次。
在学生一轮一轮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自身的想象力及表演才能,也可发现他们在古代文化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时补充、学习。其中结友而别时,他们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鞠躬,引起大家阵阵的笑声,至今犹在耳边。
六、体验反思
笑声中课就要结束了。想一想,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索?
有的同学说:读书长知识,有见识。
有的说:读书可找到好朋友。
有的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结:读书学习在一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中起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也是司马光记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
七、最后,齐声诵读,试背全文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活动或者教学游戏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牢固地记住这个故事而且还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故事性较强、较形象的文言叙事短篇或许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是,当堂的即兴表演,对于上课思想集中、程度较好的学生能记住故事大意和文言句式,表演起用语自如,效果较好;而那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则只能记住故事的大意而对于文言句式就显得有些吃力。
《劝学》教学反思5《劝学》这首诗以短短的28个字,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青少年时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如果虚度光阴,就只能是“老大徒伤悲”了。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教育的一篇好文章。
因此,教学本节课时,我在备课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对人物的介绍,详细准确。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的三种方法,最后采用古诗导入法。指导朗读时,方法也比较灵活,如:自读,领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齐读,拍手读等,因此,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空间内就能将古诗当堂背诵下来。同时本节课能注意让学生积累好的词句。例如:教学指导讲解诗意之后,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出示了格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所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砺,岁月不待人。)然后,我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该怎样珍惜时间,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虽然感觉有一些成功之处,但也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学生对诗意理解不是十分好,明白意思但说不到位。分析原因感觉在指导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方面还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利用好的方法,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为此,今后我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循序渐进,耐心指导培养,保证教学任务的胜利完成。
《劝学》教学反思6上完《劝学》课堂后,深刻反思,通过教学虽然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回忆起来感到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现做一下总结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教学本节课在备课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对人物的介绍,详细准确。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的三种方法,最后采用激趣导入法。同时本节课能注意让学生积累好的词句。例如:教学指导讲解诗意之后,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出示了格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所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砺,岁月不待人。)
古文教学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不愿意学习古文的原因除了需要识记的知识太多不易掌握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学生认为古文与时代距离太远,于实际生活无用。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到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觉得古文有用。首先我设计了一个翻译的环节,把《劝学》中课文没有选取的一段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文字给学生展示出来并要求他们翻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第一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劝学》及荀子的个人思想;第二在于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到学习中去,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收获新知的喜悦与满足。我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学习荀子的论辩语言和思维。《劝学》是荀子论辩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这种能力恰恰也是学生在平时写作及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介绍完荀子论辩文的基本特点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命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提出这个命题的原因在于第一“人性本恶”是荀子的人性论的思想中心,这个中心恰恰与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相左。我希望通过这个命题加深学生对儒家两大代表人物“人性论”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在于这个命题曾经是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辩题,我可以通过展示当时辩论会上的精彩辩词让学生对比出自己需要提高、改进的逻辑和语言。
但是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课堂讲的多,对诗意理解讲得过细,耽误了时间。指导朗读,练习朗读时间也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教学为主,造成时间紧张,指导写字时时间太短。
分析原因感觉在指导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方面还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利用好的方法,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为此,今后我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循序渐进,耐心指导培养,保证教学任务的胜利完成。
《劝学》教学反思7文言文复习一向不受学生青睐,除了枯燥,最让他们头疼的是课文背诵,而复习课的目标是要夯实基础,古诗文的背诵就是最重要的基础,当然复习课也要提升能力,更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实施。回头反思自己刚讲过的这堂复习课,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前我展示了几则劝勉学习的名言,之后明确了学习任务:储备文言知识、翻译重点句子、背诵,探究文本、理清论证结构,积累作文素材并学以致用。然后就进行知识点的检查提问,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翻译句子,并进行“高考链接”,结合今年高考题中的“为”字进行知识迁移的练习。我觉得文言文的一轮复习,就应该紧扣教材,重点掌握文言知识,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设计了这个环节。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断句还是翻译,核心都是对文意的理解,文意理解的基础就是掌握文言知识,这也是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石,失去这个基石,阅读能力的养成就成了空中楼阁。
在完成探究文本层次这一目标时,我是课前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了文章结构思维导图,课上将思路清晰的导图投屏展示给大家,其实目的主要是想让同学们结合导图进行背诵并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我带领全班根据导图提示,齐声诵读了相关段落,又给了一些时间背诵,接着以情景式默写的方式进行了检查,本来是想收上来批改,但又想到趁热打铁或许效果更好,于是让学生马上互批,我用屏幕展示了答案,并强调了易错字。
其实这里如能像以前一样推送白板,让学生拍照上传,当堂展示出错之处会更有成效,可惜这个班级没有平板。但对于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而言是没有差别的,他们总能牢固掌握、准确默写。其实,默写在高考时也是很能拉开差距的,有可能是6分之差,所以在以后的背诵任务中我应该想出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得快,更要让他们背准写对。
接下来的环节是引领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积累,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名句进行了角度分析,以此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也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课内素材。针对这点我设计了一个小论文写作的环节,要求学生以“劝学”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也可以文中的一个分论点为话题,比如谈积累或谈坚持,但不论写什么都必须观点明确、事议结合,运用上比喻或对比论证,当然,可以化用文中的语句。时间有限,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来交流展示,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课后我看了大家的习作,林秦雪、姜尚禹等同学写很不错,有明确的中心,也能做到事议结合。
现在想想这堂课虽还算充实,但太缺少创新,也应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多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展示,特别是应该多引领学生诵读,诵读是理解文本、剖析思路、感受文章神韵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语感的必经之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多诵,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就达到了要求,就能准确理解课文中重要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就为学生阅读课外文段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基础,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在迁移拓展这方面我也做得还不够,其实可以考虑从高考题中选取更多语段,或是与文中文言知识对应的,或是与文章主旨契合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就留作课后练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方面做的也不够,《劝学》作为千古名篇,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智慧,只有多角度透析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精髓,如果时间允许,课堂上还是要多赏析文本,也可以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同话题素材,比如课前可以默写《论语》中一些关于学习的名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开阔视野,积淀智慧,这也是实现了德育的目标。
总之,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在迈入课堂之前确实需要教师精心打磨,复习课更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时时鞭策自己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
《劝学》教学反思8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采用了多读,整体感知内容,精读研讨归纳主题,拓展延伸,“从吕蒙看我的实践”联系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朗读。开始通过默读,学生边读边查字,查清字义,了解字义。限时限量,既提高了速度又提高了质量。朗读,让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达到流畅,结合注释,还进行了自由读,小组竞读,集体读。
最后,讨论归纳主题后,又让学生精读,读出感情,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染力。其次,得益于学生结合实践进行拓展练习,“从吕蒙看自己”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巩固了学习效果。不足之处是本课因为缺少了教师的范读,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不够准确。第二点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精读,讨论,归纳了主题,因而没有当堂完成背诵,说明教学结构和节奏还不十分紧凑。第三个不足是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基础很差,教师又没有逐词逐句讲解,因而对文意把握不是很好。
《劝学》教学反思9—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解文言文词语解释难题
江苏省赣榆县城头高级中学 柏强英
作为文言文教学,老师最头疼的就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的翻译。作为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厌恶心理的原因也就在于大量需要背诵识记的解释及课文文本。通过劝学一课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将文言文回归生活,用我们常见、常说的词语推敲得出文言词语的意义,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解决文言文实词解释疑难,让学生不再害怕文言文,不再厌恶学文言文,让本来单调刻板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有活力与生机。
下面列举《劝学》中的一些词语的解释来说明。“学不可以已”的”已,我们常说“死而后已”意思就是死了然后才停止,与课文中解释完全一致。“木直中绳”的中,我们常说的“命中”、“打中”的意思就是合乎目标,与文章合于的意思也一致。“虽又槁曝,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中的“挺”与我们经常说的“西装笔挺”、“挺进”等词语都是直的意思。“假舆马者”的假,我们有个成语“狐假虎威”,小学时学生都学过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住了各种动物。假在这里就是凭借的意思。“假舆马者”的假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词语的解释,类似方法的词语解释还有很多。语文来源于生活,文言文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存在的许多词语、成语都与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意义不谋而合,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总可以找到一条学好文言文、记牢文言文的方法。
《劝学》教学反思10教罢此课,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在读中悟,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读背文言文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提升了感悟与理解能力,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对字词的讲解透彻具体,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
2、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特别适合朗读,我在本节课组织学生多种方式的读,“教师示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分角色读、模拟白话文表演、背诵等。”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主动性。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出疑难词句,共同解决。结合注释,对着幻灯片上的重点词句进行字字落实翻译,有利于培养学生即兴说话的能力,提炼翻译文言文的五字法“留、调、补、删、替”。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4、引导迁移,学以致用。在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本文的体会,特别是如何看待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这句话,有同学从中受到启发总结出这样的话语:不为偷懒找借口,只为读书找机会。最终强调学习态度的问题,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教育。
不足的地方有:
1、本文设计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句翻译,人物对话的揣摩、形象特点的提炼,学生情感教育得到体现,但没有时间完成课后拓展。
2、模拟白话文表演,这个环节不应放在最后环节,应放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再认知。
《劝学》教学反思11一、根据文本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开卷有益,了解一代名将的胆识
(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学习本文,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2、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二、重难点的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根据本文的重难点,以下是本文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1、本课语言浅显易懂我先安排学生通过预习,疏通文意,把握内容。这样听起课来效果更好。
2、本篇短文,对培养学生的品质意志、健全学生的人格很有教益,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提倡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即可,不必强求一致。
3、学习中让他们通过同桌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课堂活动:
一、导入:一堂新课,好的导入能像磁铁把学生紧紧吸住,能激起学习本文的兴趣。所以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平常常帮你们解决一些难题,但是,现在换成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想个办法解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我顺机说出自己遇到的难题“我有个学生,他不肯努力学习,我劝他好好学习,他却说身边的事很多,在说他不打算上高中考大学,现在学不学无所谓,同学们,帮老师想想看,该怎么跟他讲道理。”
生:“跟他说说学习的好处”、“跟他说说就算不读大学,现在所学的知识以后工作上也能用上”。。。同学们个个激情很高。我肯定了同学的回答之后,我抓住这个契机抛出这样的一句话“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他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翻开《孙权劝学》寻找答案。
二、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几遍,并借助注解翻译课文,疏通文意,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2、请同学们翻译句子(一人一句、先读后议),师适当补充个别重点虚、实的用法注释。
当同学们疏通了文意之后,我引导他们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本文。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吕蒙是怎样的人?孙权为何劝他学习?孙权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这些问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了解了,最后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说是总结同学们学习本文的收获“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
3、当堂掌握本文出现的成语,解释并造句。
以下是在评课时,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这些高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1、文中出现的人物(吕蒙、孙权、鲁肃)分析可以进行拓展,多些介绍。
2、适当进行故事引导,多读。
3、举例一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
4、虚实词结合句子让学生判断并解释,提高学生的能力。
5、可以抓住“劝“字,引导同学学以致用,劝好友学习。
个人反思:上课的时候课外知识不够,这可能是由于自己平时的阅读量还不够,知识不够全面。授课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重点还把握不好。今后我会多学习多听课,力求有更大的进步。
《劝学》教学反思12因为按照昨天准备《劝学》的几点去上课,因此,今天第一节课有些失败,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气氛沉闷,他们甚至觉得不知所云。
究其原因,是我在没有引导他们完全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就探究关于荀子所谓学习的内容和现代意义的学习内容有何区别,劝学主体及客体是谁这两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假如学生完全理解文本,那么让他们从文中找出答案自然不是难事,但是在他们不理解文本,甚至连有些句子的字面意义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去探讨这些问题遭到失败就是毫无疑问的了。
由此想到的是,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甚至深入的探究,则势必要有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万丈高楼空中起,不能够忽视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一味图深刻求探究有浮华不实之嫌。另外,从这一课本身来说,开头抛出的这两大问题与本课关联并不是很大,设计这样的环节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所举生活普遍现象的共同点或者说规律,及这些共同点或规律与所要论述内容的关系这个环节倒是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性较强,学生容易被吸引和被调动。另外这个环节事实上也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甚至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分析这些生活常见现象的共同点和规律找到他们与学习的关系,而且能够发现写法上的特点,即将奥妙深刻的道理通过浅白易懂的例子表述出来,表现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高超的抽象能力和艺术的表达能力。
关于学习的意义,学生依然不能够概括出来,他们的答案是作用是好处,也就是说以他们现在的思维能力,并不能把意义和作用这两个词区分开来。包括后来的作用,答对的也是寥寥无几。
另外,今天忽然想到昨天应该修正的想法,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那么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因为既然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及作用,那么学习就不可以停止。当然逻辑上的漏洞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那些尚未认识到学习意义及作用的人来说,他们没有开始学习就谈不上停止。
《劝学》教学反思13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备课和上课需要反思的很多。先从备课说起,首先,过于贪多。尽管是一首古诗,文章篇幅并不长,但相连带的内容都想讲到,要考虑知识的扩充,还要考虑到本课知识讲得是否透彻。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想完成太多,太不可能。课前估计不足,因而导致拖堂。其次,授课识字环节,处理不当,导致整体认读生字环节删减。而古诗诗意的理解费时太多,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诗意,对学生学识估计不足又是导致结尾匆匆的原因。
再说上课环节,整堂课的安排前松后紧,孩子小,注意力不够持久,加之有听课老师在,学生觉得新奇,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前半节课学生还会顾忌老师讲的要求,但后半节课便不受支配,爱动则动,爱说则随便说了起来。尽管课堂上我常鼓励孩子说想说的话,尽量不对他们限制太多。但学生的规矩和习惯看来还没有养成,这是日后教学中需要强调并要引起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在不限制思维,不受太多约束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最后说自己,准备不够充足,不能很好的预设学情,致使后面的许多环节没有进行,所以整堂课的效果离自己的设想有一定的距离。另外自己的语言不够生动,表情更不象花一样,加上这是一首古诗,所以整堂课没有童趣充斥。教师要拉近学生的距离,不但是身体上的,更是心里上的。
教学实际能反应一定的问题,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事。最起码能发现问题,所以以后的工作便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从学生表现看,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不足,也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楚流利。对于这一课,我只是告诉学生回家预习,学生很少猜到老师要讲的内容,因而学生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能看清孩子最真实的表现。
尽管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好课多磨,有问题,才会有提升。
《劝学》教学反思14上完文昌市比赛课《劝学》,我对自己在《劝学》一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剖析,以促进自己向更高、更远、更有效的方向前行。
一、关于备课
拿到比赛课题、赛课的要求,心里挺紧张的,长年在高三,上的都是专题复习课,感觉自己已经不懂得如何上课文,如何上好一节课。非常幸运的是,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教研室主任邢老师给我指点迷津,教会我从宏观上去把握一篇课文,告诉我如何指导学生学一篇课文。
劝学是必修二的课文,在备课之初,我没有借用参考书,自己以学生的身份读了三遍课文。第一遍读感知课文,把课文里难读的音、难懂的字词勾画出来;再读第二遍疏通文意,调动以往的积累,思考能否通过知识迁移解决费解的字词句;在解决疑难字句之后再读第三遍,对整篇文章做出评价。根据赛课要求1课时,结合单元目标和课后练习,确定课堂目标和重难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如果根据传统课堂的讲法,1节课只能完成疏通课文的目标,没有办法对课文的重难点——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透彻的讲解分析。在反复的思考之下,决定不走传统课堂字字落实路线,而是通过运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解决比较难懂又没有注释的个别字词句即可。所以最后定下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文言重点字词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3、认识本文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的论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设想的时间分配是,10分钟对课文进行梳理,20分钟对比喻论证进行分析,10分钟留给学生背诵。
二、关于课堂
在导入环节,一开始处于紧张状态,抛出问题“你们家长是如何劝你们学习的?”没有给学习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慌忙找两个学生作答就草草总结,没有达到导入的预期激趣效果。
课文梳理环节,我挑选了文中难懂的四个句子分析。
1、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给学生总结了在疏通文言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的四种方法:
①看字形。
②看注释。
③联系以往知识进行积累。
④迁移成语。
在这个环节进行的知识迁移都是学生以往学习过的,所以师生配合还算不错,有点小瑕疵是没有让学生动笔做笔记。
课文分析环节,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精学第二段的比喻论证,看看荀子都运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学不可以已”这个深刻的道理,学生再根据指导方法自学三四段,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全文的比喻论证。
预期设想是,因为课前预习,学生都能把第二段的五个比喻论证找出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老师告诉学生荀子就是运用了这几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进而证明学习的重要性。精讲完第二段,要求学生从三四段中任找一两个比喻论证的例子,说说它们是从哪方面论述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失误。因为害怕时间不够,语速过快,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探讨的时间,就急着总结归纳,老师一直在课堂上讲,学生就一直被牵着走,没有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仓促作结。
背诵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好背诵的方法进行背诵。具体做法是在先在幻灯片上提示第二段落每一句的开头和结尾的字,让学生面对大屏幕第一次背诵,卡壳的地方再对照课文;第二次背诵时提示再精简,只提醒开头一个字;第三次背诵没有提醒,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背诵出来。这个环节学生状态都不错,都能按照指导方法背诵,主动起来背诵的学生完整背诵了第二段。
教完整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反思。
首先要检讨的是我的教学语言的凝练问题。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在语言文字的体悟和运用方面追求高精尖的要求。但是,因为平时不大注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率性随心的习惯,导致教学语言的散乱,口语太多。
第二,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整堂课都只想按自己设想去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思考空间,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一直在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思想,没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意愿的机会与权力。
第三,扮演课堂学习组织者的角色,却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对文章的各个层次思想进行挖掘。一味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机械教学。没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挖掘文章的内在思想,所以,对《劝学》一文中饱含的作者情感的挖掘和品悟基本上处于零状态。
第四,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课堂很仓促,教师很紧张,环节很松散,引导很生硬等等是自己上完课的最大感受。这些都和自己的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过于紧张的心态让自己在课堂上丢失了与学生之间的融洽配合,自己的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总之,这堂比赛课上得不尽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虽然多少有失落,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自己从中发现了的不足,正视不足,反思不足。教师影响学生是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就是体现一个老师是否具备娴熟的教学艺术的时候。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禁为自己知识的鄙薄而悲慨,为自己的教学态度感到羞愧。无论是基本功,还是品味能力,抑或是钻研精神,求取能力,都让我的惭愧万分。
教学基本功的夯实,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钻研能力的提高,都将成为我教育之路上不断奋斗的目标,今后的教学路途中,我将扎扎实实,埋头苦学,认真钻研,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及艺术性,力争尽快成长,不负使命。
《劝学》教学反思15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学习本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劝学》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这对于高中生认识学习意义和改进学习方法有一教育意义。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本文又是一篇典型的的总—分式议论文。全文多次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此在第一课时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第二课时主要是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结构,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了解作者的学习观,讨论其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新课标强调要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倡导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三个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所以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及时点拨,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同时诵读法始终贯穿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读自悟。
3、反复诵读。
3、讨论法。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互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然后合作探究梳理文章结构,作者思路。列出提纲明确文本的论点。(组内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交流。教师点拨总结。)
然后带领学生梳理第二段,明确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学生以此为范例梳理第三四自然段。
梳理了文章的思路,也就明了了本文的论证方法。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学不可以已”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科技文化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不充实自己,就会被社会淘汰。学不可以已,和现在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契合。学到老,活到老。
让学生思考联想古人的学习名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日后的学习。
最后进行比喻论证的仿写,讲练结合。
通过这节课,我力图做到教法与学法并重,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不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