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涌口小学语文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涌口小学语文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小学高效课堂培训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市、镇校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意见,为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现制定涌口小学语文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分学段实施,中高年级推行“五步三查”阅读高效课堂模式、低年级使用“识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向先学后教过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的转变。
3.完善全新的“备课、课堂、作业、评价” 模式。
4.深入落实六有效:“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考查、有效教研”。
三、具体推进目标
(一)中高年级构建“五步三查”课堂模式。1.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
(1)课堂导入: 课前3分钟结合中华经典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可采用诵读、背诵、讲名人小故事、讲我的小故事等形式进行。
(2)课文的导入:可采用讲故事或提问的形式。
如两者能相结合就更好了。(一查)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初步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感知字形,理解部分词义,读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引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精读课文的切入点。
3.精读体验 品味语言
(1)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2)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二查)A.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
B.词语的理解和认识,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4.美读成诵 掌握学法
(1)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课文的写作方法。5.延读创新 拓展运用
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三查)
(二)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导入:课前3分钟结合中华经典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可背诵《三字经》或《弟子规》(2)识字导入:可采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图片、讲故事、小游戏等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积极参与探索,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根据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借助课本图片,或查字典、向别人请教等方式丰富词语的形象。(3)在感知了词语后让学生再自读词语,并在读中产生“画面感” 3.互助识字,熟读成诵(1)小组内互助。(2)师生互助。
老师把小组内易读错、易混淆的生字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大家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老师做必要引导点拨。在此环节,可渗透多种的识字的方法,如: “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形声字、象形字、猜字谜识字、给生字找朋友的方法。
(3)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整合。要识字融入到阅读中,学生完全掌握生字后,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一遍遍的读课文,把课文读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4.指导书写,学以致用。识字教学时,要有写字的指导:(1)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2)字的笔顺和结构指导,(3)引导学生观察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求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把字写端正,做到横要平,竖要直,不写歪。5.随文拓展,积累升华
适当地选择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扩充到课堂中。拓展的阅读资源要与本文内容或思想相关联,尽可能多的用到本课所学的字词。内容要浅显、简练,便于学生能自学和朗读,如儿歌,童话、或自编一些短文进行拓展。
(三)优化课堂结构。
时间分配、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和当堂训练,均需科学高效。每节课老师尽量少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30分钟以上)。让100%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让大多数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全神贯注听学生发言、看学生板演,发现每个细节问题,及时予以点评、引领。
(四)备好教案,讲练做到精而少。
通过个人初备、集体备课、个人复备,把教案和练习做到本土化、特色化。保证容量适中,难度适宜,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五)重视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师对每一节课要从操作层面到目标达成,从学生参与的广度到学生参与的效度,认真总结,思考对策,及时整改。各位教师要认真总结语文高效课堂学习及经验体会,撰写反思、体会或论文上交学校存档。
四、实施步骤
1.自我学习理论,熟悉模式——8月下旬 2.自我操作,互相学习模式——9月份
3.校内展示,完善提高——10月份起,每月进行。
全校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以展示促练兵,以练兵促提高,学校安排展示有三点:一是语文青年骨干教师优先上,每位45岁以下语文教师上一节高效语文课;二是教研活动安排二个层面的点评:先是教研组活动时安排由同级的教师先进行层面的分析点评,再由教研组长安排校长或教务主任作分析点评;三是分年级安排代表每两周进行一次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有中心发言人和主讲内容。
4、教学比武.10-11月
各校组织好校级比赛活动;学区中心校将组织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选拔高效课堂教学标兵,参加县级比武活动。通过各级比武活动,提高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水平。
5.视具体情况组织语文教师观摩高效课堂,听专题讲座,参与交流,相互评课。
五、组织领导
1.实施校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及同科老师听课制度。校长及时汇总其他人员听、课情况进行点评,至少两周详细点评一次。课堂教学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并将评价等次与教师年度考核。
2.学校和教研组将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评教、考试、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报近段时间的教学常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涌口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4-09-18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小学高效语文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的建设是我市今年全面启动的课题研究。依据《唐山市教育局关于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我校成立了小学语文高校课堂教学实施课题组。认真以高效课堂为标准,针对我校语文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做了如下分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如下:
一、课前预习
1、问题:学生课前预习——水平参差不齐,态度置若罔闻。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留了预习任务以后,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做到,大部分学生对预习极为不重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课前认知水平的不同,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2、措施:可操作性预习显身手,小组监督效果好。
许多学生之所以预习的效果不理想,或者到最后把预习的习惯都失却了,跟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求不明,要求操作性不强很有关系,因为他在预习的时候没有感受到预习的用处,最后预不预习都差不多,所以就把这种枯燥的工作放弃了。
预习要常规的圈、点、画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相结合,这也要根据课文的不同而异了。以三年级为例,列出了一个比较具有操作性的预习方案。
你学会预习了吗?
(一)默读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的生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查问
1、我不认识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办法记一记。我给生字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理解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问其他人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写在课文中词语的旁边。
(三)朗读
“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三遍,家长或自己签字。
(四)摘抄
1、好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根据年级、课文题材、课文内容不同制定符合本年级、本课的预习方案。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不知道预习什么了。
充分发挥小组的潜力,建立小组监督制度,以便检查预习效果。
二、时间分配
1、问题:课上教师诲人不倦——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展示机会。语文课上,教师的问题如雨似珠,连连发问。学生稍有迟疑,教师便心急如焚,取而代之。这样的现象屡屡上演,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时间、感受的时间、展示的机会,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
起。
2、措施:教师简单中教,学生充读中悟。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我们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那么怎样才是“简单”。
首先教师要做到充分备课,抓住文章的核心,精要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思维清晰、明了。再次舍得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很充分的时间通读,再读,个别读,说说你的感受,说出你的理由„„教师适时的用鼓励性语言引领问题,调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思维活跃了,兴趣浓厚了,语文能力也在无形中提高了。
三、小组合作
1、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热烈”——个别学生的展示,收益甚少。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语文合作学习的形式蔚然成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但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多必滥。“自由式”、“随意式”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比比皆是,老师抛下一句“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们便开始热热闹闹地大讨论,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语文课堂上,或因为教师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或因为学生合作无秩序、或因为学生个人水
平的落差,造成语文课堂小组讨论只是个别学生的展示,缺乏普遍性,学生知识上收获少,兴趣也得不到培养。
2、措施:独立思考,筛选内容,深度引导
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动笔圈圈画画写写,让思考参与到读书过程中。待学生在默读静思中理清了思路,组织了语言,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得到提升。
讨论使人明辨是非,讨论使人开拓视野,讨论使人取长补短。但课堂中的讨论并非多多益善,并非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讨论。作为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避免那种不分问题类型,一律实行小组讨论的形而上学的做法。教师要审慎筛选讨论的内容,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实践证明,适宜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般包括:1.学生需要互相启发来拓展思维的问题。2.学生理解不一致又有必要争辩的问题。3.学生希望解决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总之,讨论并不是为讨论而讨论,而是为强调某个问题、澄清某种模糊、解决某些难点而讨论。只有这样,课堂中的讨论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小组讨论有时往往热闹外显而实质缺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引导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不能等待、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和学生处于平等关系,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小组
内磋商、协调、参考,或了解讨论的进程,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思维素材和深化题旨的信息,帮助学生挖掘讨论的深度。
四、教师充分备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效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备课形式多样性更加有利于教师的备课深度。备课内容除了备课标、备教材、被学生外,还要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1、说好第一句话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2、提好一个问题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3、用好一块黑板
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练”艺术,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语文课的板书设计要从课文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取恰当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应力求结构上简明扼要,语言上精心锤炼,形式上新颖有趣,有审美价值,能寓教于乐,寓智于美,既有“三秋树”的简练,又有“二月花”的新颖。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高效课堂更是给了学生一个轻松、简单、高效的氛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真正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是每个教师人生课堂的首要任务。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努力做好。
第三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五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实验计划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以大力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2、讲课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语文学科,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反馈练习当堂完成率100%,正确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成功喜悦的学生达95%以上。
四、规范教学行为
1、教案的书写除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外,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学情研究,方
法指导,规律的揭示,应注意的问题和讲授语言的精练设计等方面。
2、课堂教学采用五步教学法,即目标、自学、讨论、答疑、小结。
4、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5、做到“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选,即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选编习题上要精。精讲,即教师在授课时要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精练,即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精评,即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精”。
6、时刻抓好备、上、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8、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始终如一地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地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想学、会学。
五、实施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
1、开展“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在全校开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主旨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的创建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高效课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岗位练兵活动。创建活动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抛弃四个无效——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无效的互动、无效的训练。课堂教学要富于激情,要把学习方法的引导作为重要的目
标,引领学生科学地读书、思考、审题、解题,让学生学会学习。
3、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系统。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建立一个目标,方法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方法是以教师自我诊断与同伴互助为主的高效课堂发展性评价。
2014年9月24
第四篇:德城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德城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德城区教育局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教方式”的转变。
3.完善全新的“备课、课堂、作业、评价”模式。
4.深入落实六高效:“高效备课、高效课堂、高效作业、高效辅导、高效考查、高效教研”。
三、具体推进目标
(一)努力构建小学语文“双主四环节”教学模式
“双主四环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是该模式建立的主要依据。
2.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贯彻“以读为本”、学生群体能与语言实践的原则。努力做到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劫机 积极创设和谐氛围,保证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法更为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实践,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活动。
“双主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构成:自觉----归纳----巩固----发展
“双主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新授课
1.提示目标,自觉初读
时间:8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操作:
(1)明确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自学方法。
(2)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便于学生积累自学方法。
(3)学生深入文本,根据自学提示,读思画批,有感受的地方写批注。
注意: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2)教师要准确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提高自学效率
2.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时间:12分钟
目的:
(1)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全部自己解决,找出真正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主要问题。
(2)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
操作:
(1)学生自由交流,互相学习。
(2)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哪些地方最打动你?为什么?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对文章写法特点等的梳理,以便于指导今后的语文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学习内容的评议归纳,教师应指导学生回顾课文的结构,明确课文的知识要点以及训练的基本要求。二是对学习过程的评议归纳,教师应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
(1)教师要真正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才能顺利解决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的点不宜太多,要在一个点上把功夫下足。
3、积累内化,巩固写读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熟读成诵,学习语言表达方式,达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操作:
(1)文章经典的语言段落鼓励学生背诵
(2)根据语言文字训练点,提供尽量多的写作范式,当堂进行写话练习
注意:
(1)要鼓励学生努力去达成目标
(2)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达成目标,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当堂练习,发展扩读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根据课文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操作:(1)围绕本课的学习任务,设计精当的当堂达标检测题,包括适当的字、词、句的练习等
(2)紧扣核心学习目标,选定扩读材料,课前设计成书面测试题,让学生在自读和小组学习的环境中完成书面测试题(发展扩读环节)
注意:
(1)题目的选定要慎重,训练点要恰当,阅读材料要和本文的重难点相符
(2)测定后的讲评要及时,要鼓励学生
复习课
1、设置情境,自悟学法
时间:8分钟左右
目的: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自己领悟学习方法
注意:
(1)思维情境的设置要紧密联系教材
(2)指导学生自悟学法时,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2、回顾总结,归纳方法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帮助学生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学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操作:
(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
注意:
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3、迁移训练,巩固学法
时间:12分钟
目的:使学生将已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
操作:
(1)根据复习的内容,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
(2)学习迁移的内容针对性要强。
注意:
学习方法的掌握,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迁移性学习内容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4、序列训练,发展认知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
操作:
(1)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有新的发展。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
注意:
(1)需要教师从平时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2)注意明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
讲评课
课前准备
目的:
(1)老师掌握第一手资料
(2)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操作:
课前批阅学生做的试卷,分析归纳学生的错题原因,并且做好错题归类。备好解决办法。注意:
要重视对错题的归纳,没有详细的分析归纳,就没有好的讲评课。要做出规律总结。
1、自主定位
时间:3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答题的情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达成目标。操作:
(1)分析检测的总体情况
(2)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 要学生自己掌握,哪些要同学们小组讨论掌握,哪些教师要讲解。
注意:
(1)要把握好度,不要让受到表扬的学生飘飘然,也不要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
(2)要言简意赅,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解决
时间:15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自己分析错题原因,是知识该记的没有记住,还是表述不清、书写不规范引起的,还是方法不对。让学生兵教兵。
操作:
(1)对出错率较低,学生可通过查阅教材、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给学生指出,哪些是学生看书做的,哪些是小组讨论做的。
注意:
(1)要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还有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并做好个别辅导。
(2)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问,提高合作效率。小组内仍有不会的问题要反映给老师。
3、疑难点拨
时间:10分钟左右
目的:归纳需补缺的知识点。加强规范性训练。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答题技巧上的指导。操作:
(1)教师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和学生反映上来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
(2)教师展现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例和解题规范的正确例子,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规律总结。
(4)对难点进行攻破。
注意:
讲解题目要有代表性,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要能给学生进行规律总结和方法指导。要在课前对需要讲解的题目做好备课。
4、再次测试
时间:12分钟左右
目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知识和能力再次在变式中应用。
操作:
(1)对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目和需要进一步练习规范的题目,要再次设计题目让学生完成。
(2)题目要进行当堂评价。
注意:
试题的选择要体现本节课的目标,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并进行评析,进一步强调。
(二)优化课堂结构。
四个环节,均要科学高效。每节课老师要尽量少用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把绝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20分钟以上)。让100%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自主学习,能与合作探究,让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展示。教师要全神贯注听学生发言、看学生板演,发现每个细节问题,及时予以点评、引领。
(三)重视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师对每一节课要从操作层面到目标达成,从学生参与的广度到学生参与的效度,认真总结,思考对策,及时整改。各学校和教师要认真总结语文课改经验体会,撰写论文形成课改成果。
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开展“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加强理论学习,是研究“有效、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同时,请进来走出去,选派优秀教师学习锻炼,条件允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区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培训活动。
(二)抓常态课,实行常态课互助,进行现场评议,查摆问题。
各学校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教师听课、观摩、记录,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围绕主题,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无效现象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合理建议。在评课中,深入分析教学细节,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引领。实行常态课互助,旨在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发现课堂教学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策略。特点是真实、有效、实用,也便于协同合作、互助学习、彼此共享。各教研组坚持每周一次。
(三)发挥学科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举行示范课、展示课。
具体做法是,举行名师展示课、提供范课,融说课、讲课、评课于一体,展示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较高的教学艺术,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大力开展以“高效课堂构建”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校本教研,是促使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高效课堂构建必须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才能充满活力并深入下去。
第五篇:语文教研组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材料
浅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十八里堡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胡天虎整理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中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所谓的“有效”,应该是指在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我所说的“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不光是说提高分数,应该说,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某些积极观点的生成、灵感火花的闪现等等都应该算作是“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固然,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学习习惯、迁移运用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一堂语文课,让每个学生都吃饱的确很难。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即透,有的学生需要反复启发。因此,强求标准一致的“教学有效性”是不太现实的,只要是学生有收获的教学都应该算作是“有效教学”。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使教学有效,甚至达到高效,应该关注三个环节,即“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
一、课前准备。
如果我们把教学看成是机会,那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我们把教学看成战争,那么“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准备,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前准备既包括教师的准备也包括学生的准备。
教师的准备就是备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同样的课文,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必然不同,所以我们在解读课文的同时也要解读学生。
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出文本的思路与结构,对每堂课、每篇课文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用什么方法才最行之有效?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反馈?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在哪里等情况都作精心的预设准备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在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备课,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在课前是认真研读课文,把课文读透嚼烂的,课堂上就能旁征博引,灵感不断,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激情后,也能积极配合,畅所欲言,这样的课堂是精彩的。反之,如果自己对课文的把握半生不熟,在课堂上恨不能手拿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也必定受到限制,这样的课堂谈何精彩。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要充分预设,只有把课堂教学时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都预设到,教师才不会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慌乱的情况。
教师要达成的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要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预习即将所学,当然预习什么、如何预习,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充分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教师必须可检测,所以预习的形式可以有口头、书面等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再次调整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时,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要准。“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孙子兵法》语)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应该这样,讲究方法策略,选择好合适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的文本切入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参考。
1、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散步》时,我抓住了“但我和妻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文眼,将“整个世界”四个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我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喜”与“悲”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探讨喜在哪儿,悲又在哪儿。由此可见,对于叙事性散文﹑山水散文﹑回忆散文及哲理散文类文本,皆可选择这种方法来组织教学。
2、紧扣线索,精心设置问题。如教学《孔乙己》时,可紧扣“孔乙己”来发问:孔乙己是什么人?孔乙己有哪些性格特征?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孔乙己的命运结局怎样?读了小说结尾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叙事艺术方面展开,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前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
3、围绕学生最感兴趣的段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在教古典小说《范进中举》一文时,并未按照一般的情节发展顺序来讲解,而是一开始就直奔小说的高潮——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部分,学生纷纷对举人发疯场面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浓厚兴趣,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就有好问的学生发问,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范进先前是什么出身?为什么事而发疯......这样,全班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自己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文章的情节内容.结构脉络就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掌握了,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地完成。
4、以教学目标为导航,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在教学新诗《我爱这土地》时,我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涵咏诗情,感受意象,品味语言。以“鸟”这一意象进行了这样设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嘶哑的喉咙能歌唱吗?嘶哑的喉咙唱出了怎样的歌?这一组问题,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始终围绕着学生认识意象的特点这一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点燃了学生思维火花。关键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问题设置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大难度,坐到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仔细别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不行。
(3)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要是优秀的学生从问题中感受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要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设计要讲究艺术性
我们常听有人评议:某某的课启发诱导,有趣儿,深入浅出,味儿浓,引人入胜,听起来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而某某的课,启而不发,枯燥乏味,浅入浅出,引人入睡,听这样的课是一种折磨。为什么一个有“味”,一个乏“味”?一个“引人入胜”,一个“引人入睡”?一个是“享受”,一个是“折磨”呢?简言之,因为前者具备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把课上得既有文味、情味,又有趣味、余味,饶有兴味;而后者却缺乏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下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进入艺术的境界,就要对以下几方面作刻苦的追求:
(1)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具有语声美。语音过高,声嘶力竭,不断强刺激,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有气无力,不易听清,就会令人昏昏欲睡。
(2)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
(3)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
(4)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但须注意分寸、火候。幽默,不同于滑稽,不等于讽刺,更不是油腔滑调,低级趣味。
2.课堂“调控”的艺术性
教学实践证明:注意课堂“调控”,教学节奏分明,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则注意集中;反之,则思维呆滞,兴味索然,注意分散,令人昏昏欲睡。
(1)课堂调控,就教学内容而言,一堂课有难有易,有深有浅。如何调控,就得讲究难易适中,深浅适度,快慢得当。
(2)课堂调控,就教学情感而言,一堂课有浓有淡,有起有伏。讲课时要调控情感节奏,或热烈,或冷静,或愉悦,或悲愤,或悠闲,或紧张。在感情倾注上要起伏交替,浓淡相间。教学的高潮部分,感情倾注宜浓一点,其它部分,感情倾注则可淡一点。
(3)课堂调控,就课堂结构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双项活动调控时间有长有短,程序有先有后,节奏有松有紧。整堂课得讲究动静交替,讲练结合,手脑并用。
(4)课堂调控,就教学语言而言,要根据学生听课的心理和启发讲解的需要来调控,做到快慢交替,急缓相间,断续得当,强弱有度,使学生思维时刻保持竞技状态,以取得听课的高效益。
3.课堂“导”的艺术性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狠下苦功夫。
(1)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课堂指导,即导读、导思、导路的点拨艺术。导读,是指导学生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时要认认真真地读,把课文读懂;总结课文时要有表情地去读,把课文读会、读深。导思,是指善于抓住时机疏导学生思维。导路,就是把握学生的学习思路,去探索作者的思路,即文章内存的逻辑联系。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能力,这一过程是万万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指导的。
(3)收尾诱导,即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能绾知识之结,放学习之线。艺术化的收尾,要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并与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艺术化的收尾,要简洁、明快,含蓄蕴藉、新鲜有趣、灵活多变,切不可拖泥带水、浅白直露、僵化、死板,虎头蛇尾,影响或削弱教学效果。
(三)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锻炼能力。
第一,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的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二,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不能只顾热闹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个性思维生成的空间。不要逼迫学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第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发敏感,越发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肯定。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要因势利导,适时鼓励。特别是后进生,要尊重学生,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四)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40分钟是学生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容量和深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涵。有时,课堂上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来为语文课堂服务。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如学习宋词,借助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有时也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三、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够重视课后反思,及没有找到合适的对策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医院的麻醉医生对邻居感叹道:“还是你们教师好,教的不好也得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现,搞不好那时你们都退休了,而我们医生特别是麻醉,药量差一点,立刻就会失去生命,我们的一辈子也就完了。”这虽是一句戏言,现在想来却让我很是不安: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后的反馈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作业进行充分设计,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再做适时调整,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巩固,也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可再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的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学生的课堂收益是什么?„„在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