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新课标地理选择题预测
高中地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高考新课标地理选择题预测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据此回答1-2题。1.“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A.厄尔尼诺
B.生态失衡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2.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
①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②推行清洁生产,实现“零排放”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分布区,据此回答3-5题。
3.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自然带分布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商品谷物农业 B.种植园农业
C.乳畜业
D.水稻种植业 5.图示自然带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的后果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加
C.雪线高度上升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下图为某地(31ºN,103.4ºE)附近地区的两幅卫星图片(左图拍摄于2006年5月14日,右图拍摄于2008年5月22日)。读图回答6-7题。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地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6.从图中判断,该时段此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是(A.冰川
B.塌陷
C.堰塞湖
D.干旱 7.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A.排除堵塞河道中的土石
B.加固坝体,因势修建水库
C.挖掘导流渠,疏通引流
D.疏散下游居民,爆破泄洪
读我国某城市1979~2003年年末从业人员数及本市生产总值图,回答8~10题。
8.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C.进入逆城市化化阶段
D.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9.目前该城市产业发展正逐渐丧失的区位优势是
(A.地租 B.技术 C.市场 D.资金 10.该城市最可能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读2006年我国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11~13题。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高中地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1.黑龙江、吉林两省粮食产出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B.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12.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粮食产出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粮食减产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
D.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 1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
B.北粮南运
C.东粮西运 D.各地自给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已全面启动。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据此回答14—16题。
14.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原因是()
①城际轨道运能大,效率高
②城际轨道造价低,运营成本低
③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客运量大
④东部地区交通密度低,不能满足运输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京津城际铁路以桥梁为主体,桥梁的长度占到线路总长的87%,有“空中铁路”之称,也有人称其为京津两地间的 “空中走廊”。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减少建设成本 B.为了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C.为生物迁徙预留生态通道 D.避开低洼地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16.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会
()
①提高沿线城市房价
②促进跨城居住就业
③增加运输成本
④加剧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8年2月22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管道包括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支干线包括新疆轮南-吐鲁番、宁夏中卫-陕西靖边、河南洛阳-江苏徐州、江西南昌-上海、江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地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西樟树-湖南湘潭、广东翁源-深圳、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广东肇庆-湛江。读图回答17~19题。
17.为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提供调峰和补充气源的支干线是
()
A.河南洛阳-江苏徐州
B.宁夏中卫-陕西靖边
C.江西南昌-上海
D.广东广州-广西南宁 18.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天然气出口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A.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B.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C.沿线自然条件优越,工程量小
D.从根本上解决输入地的能源短缺状况
2009年1月21日,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组织实施的全国“一张图”本底数据库建设成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全国“一张图”是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行政监管系统迭加,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据此回答20~21题。
20.以全国“一张图”为基础,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和全球定位系统 21.对最新土地影像资料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分析,可以
()
A.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B.对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管
C.了解土地权属及其变化情况
D.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地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C根据“低碳经济”这一关键信息判断针对的主要问题为全球变暖。
2.D 推行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开发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途径实现的。
3.D该自然带位于赤道两侧,为热带雨林带,其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
4.B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而种植园农业在各分布区都有。5.C热带雨林的大规模减少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
加速。
6.C从图中水体的对比可以看出河流上游水域面积增大,形成了堰塞湖。
7.C堰塞湖形成后,排除堰塞体不可取,因势修建水库要视坝体等条件而定,爆破泄洪是最后的紧急方法。
8.B 该城市1985年后特别90年代以来经济飞快发展,就业人口迅速增加,应该是大量外来务工经商人口迁入导致的,由此就否定了12题中的其他选项。
9.A 该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故廉价劳动力、土地优势逐渐丧失。
10.B 根据前面两题对该城市发展过程的分析,可判断深圳这个因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城市最符合;用排除法也很容易做出判断。
11.C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是我国粮食输出量大的地区。12.C 浙江位于东部沿海,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13.B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粮食输出以北方为主,输入以南方为主,北粮南运是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
14.A 三大经济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运需求量大;而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城际轨道运能大,效率高。15.B 三大经济区所处地区用地紧张,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以桥梁为主体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16.A 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能促进人员流动,加强区域联系,沿线因交通便利而致使房价上升。17.B 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盆地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地区。
18.C天然气是优质高效能源,这些工程都减少东部地区煤炭的消费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已有工程的基础上,再建“西气东输二线”有利于保障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
19.B 西气东输二线方案供气来源于中亚、塔里木、陕甘宁等地,气源充足。20.A 天上看要依靠遥感技术,网上管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
21.B 不同时期遥感影像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交通规划、土地权属、农业结构都与人文因素相关,通过遥感影像资料的对比得不出结论。
京翰教育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4高考地理预测内容
2014高考地理预测内容
中国地理
一、横断山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1、板块边界与地形分布、喜山形成2、自然环境垂直分异
3、大河源头的生态保护(三江并流、三江源)(脆弱、臭氧)
4、资源(水能)开发、太阳能、地热能、森林分布
5、河谷农业、国际性河流开发
6、旅游资源
二、以秦岭为中心的地区(界线重要)
1、地形分布(剖面图)
2、秦岭南北气候、水文差异
3、农业分布与区位分析
三、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祁连山部分地区
1、卫星发射基地
2、气候分布及原因分析
3、灌溉农业和农业区位分析
4、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土地沙化、沙尘暴、土壤盐碱化、凌汛)
四、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
1、地形分布(太行山断层)
2、缺水问题(黄河断流、三角洲形成、地上河、凌汛)
3、生态问题(风沙、盐碱化、旱洪涝台田)
4、纺织工业的条件
5、粮棉基地
6、山脉界线、水文特征
五、黄土高原
1、水土流失问题
2、能源(煤)开发及注意问题
3、地形特征
世界地理
欧洲(俄罗斯:乌、索奥)、西亚、中亚(反恐)
自然
1、第一单元
神
十、玉兔、蛟龙号、马航——时间计算问题
2、第二单元
气候(气温主要、雾霾天气)、保温作用(全球变暖)、常见天气(锋面、气旋)、季风、气候特征与判断、等值线 内力作用(地震)
水文:干旱洪水问题
3、自然带(12年考得多)
人文
工业、城市、交通区位与类型
其它
特征答题能源问题领土主权环境问题(选修)
读材读图读表仍是重点
第三篇:2012新课标高考大纲 地理
2012新课标高考大纲(地理)
【51Test.Net-高考指南】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
1、地理
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
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四篇: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向理科性质的一门学科,不少学生抱怨地理太难,其实只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地理还是很容易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1.认真审读题意,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全面分析并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特别要注意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不正确”“上、下”“高、低”“大、小”等。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回忆联想,比较筛选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如“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5)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3.看清编码、准确选择在填涂答案题时,注意上下题及a、b、c、d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高考地理选择题满分技巧
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在知识点的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分。
针对考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梁振锋也介绍了一些可行的技巧:答题时,考生要遵循先易后难一般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多得分;选择题可适当利用排除法等技巧;在解答区域地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回答人文地理相关问题时,一定要理清题意,答题要条理清晰,宁多勿少、宁全勿缺。
图解法
图解法最重要,主要意思分为多种,如果要是无图材料考题,可以通过简单绘图方法得出。简图材料考题也可以自己画上辅助线,特别是有等值线的题目。图片比较详细,但是看不出来的,可以采用图图转换法,用在局部整体中替换,找到切入点。我们地理就是要看明白图,弄明白图中的要素,等温线、等高线、经纬度等等,并且结合各个答题要素就可以迎刃而解。
因果联系法
因果联系法,就是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条用知识行进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高三地理习方法指导
1、学习方法上要采用文理结合地理学习过程中,既有文科的灵活,又有理科的逻辑性,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正确运用。由于学习主要建立在理解在基础上,所以建议高三的文科生在学习的时候最好采用偏理科的学习方法,先理解再记忆。平时学习的时候还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2、建立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而且知识点之间也存在联系,高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最好把知识点整合一下,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在方便复习的同时也能够梳理一下大体知识点加深理解。
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课本、参考资料上面,应该通过视频或者其他方式了解一下相关地理特点,比如洋流、气候等,把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注重画图能力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所以想学好地理就不能忽略地图。平时复习的时候最好是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相结合,通过地图理解地理知识。达到看到图就能想到相关地理知识,或者看到地理知识点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相关地图。
第五篇:2014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预测
2014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目内容预测
吉林一中 慧无待
2014高考新课标卷涉及省份包含老少边穷地区,因此其作文内容不会太时尚,不会太热点,但不排除从社会现实问题中抽离出主题,形式上应该还是故事寓言当中蕴含某种人生道理。
笔者以为,如果从社会现实中抽离主题,也应该与学生生活贴近,或者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内容,既源于现实,又避免直接触碰红线。纵观近一年来社会上频发的热点,笔者以为关于“炫富”“反腐”“暴恐”比较有可能,但绝不会直接出题。从这三者的共性去看,可以归纳到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内容应该是“信仰”和“追求”问题。“炫富”是没有正确的“信仰”和“追求”,“腐败分子”也是没有正确的“信仰”和“追求”,“暴恐分子”是极端狂热偏执的信仰,也是没有正确的“信仰”和“追求”。因此,高考新课标卷作文的主题内容很可能要让考生畅谈人生的“信仰”“追求”“信念”,甚至“理想““志向”等问题。那么,考前这最后几天,考生就应该准备一下与上述内容有关的材料。
如果笔者的拙见能够应验,也算是对广大考生的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