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0:3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

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依次排列的是()

A.硫酸、碳酸钠、硫酸钠 B.硫酸、烧碱、胆矾

C.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碱

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NO、SO2、H2O B.碱:NaOH、KOH、Ba(OH)

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Fe(OH)3 胶体带正电荷,可以产生电泳现象

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均可以和碱发生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生成的产物也相同 C.CO、N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稳定存在 D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6.胶体的介稳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会破坏胶体介稳性的是()

A.生产涂料

B.配制墨水

C.明矾净水

D.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

离子反应练习题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B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Ba=BaSO4↓

C 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CH3COO+H2O+CO2↑ D 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NO↑+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 Cu+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Ca +2CH3COO + CO2↑+ 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Fe+2H2O2+4H=Fe+4H2O B.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H=CO2↑+H2O C.大理石溶解于醋酸:CaCO3+2H=Ca+CO2↑+H2O D.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 Al+3H2O

3+

2+2-

2+

3+

2+

-+

2+

+

-+

2+

2+2+

2-

2+

Al(OH)3↓+3H

4.①碳酸氢镁、碳酸氢钙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注意氢氧化美的溶解度比碳酸镁小)②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过量)的氯气

③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过量)的氯气

④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硫化氢)

1.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加OH产生沉淀,加H生成气体的一组离子是

+ A.Na、Cu、CO3、Cl--++2+2-

B.Na、Cl、HCO3、Mg

+

+

+

2-

+--2+ C.Cl、NO3、K、Ca

D.NH4、K、H、SO4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的下列离子数目显著减少的是

2+A.硫酸根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镁离子 D.钡离子

3.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NO3 Cl B.K Na-

+--++

Cl MnO

42-

--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

SiO3

2-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 A、Na、OH、H2PO4、NO3 C、Al、Cl、AlO2、Na 3+--++---

B、AlO2、K、CO3、Na

D、Fe、K、H、NO3

2+

+

+

-+2-+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

A.Na、MnO4、K、NO3、SO3 B.Na、S、CO3、OH、NO3 C.Na、S、OH、K、Cl、NO3 D.Fe、H、Na、Ca、NO3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当溶液呈强酸性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呈强碱性时,+2--+

--2+

+

+

2+

-+-+-2-+2-2---又能生成沉淀。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Cu、NO3、CO3 B.NH4、K、Cl、HCO3 C.Mg、NH4、SO4、Cl D.Fe、Na、SO4、NO3

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

2+

2-

-+2+-

2-

- ①无色溶液中:K,Cu,Na,MnO4,SO

4②在pH=11的溶液中:CO3,Na,AlO2,NO

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Cl,K,SO4

⑤在pH=1的溶液中:Fe,MnO4,NO3,Na,SO4

⑥酸性溶液中:Fe,Al,NO3,I,Cl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 2+

3+

3+

—、—

+

2—

+

+

2—

+

2—

+

—+2++—2—①无色溶液中:K、Cl、Na、HCO3、OH

++-+--

② 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4应中:K、CO3、Na、AlO2 ③水电离的c(H)=10+

-1

22-+-

mol·L的溶液中:ClO、HCO3、NO3、NH4、SO3

2+

2-

-1---+2-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NH4、Cl、Na、SO4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4、NO3、SO4、Na、Fe ⑥pH=0的溶液中:Fe、Al、NO3、Cl、SO3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⑥

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 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32+

3+

2-

2-

2+①K、Cl、NO3、S+--2-

②K、Fe、I、SO

4+2+-2-

③Na、Cl、NO3、SO

4+--2-④Na、Ca、Cl、HCO3+2+--

⑤K、Ba、Cl、NO3

+2+--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⑤

1、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2、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3、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4、氯气通入水中:

5、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6、足量(少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

7、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

8、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9、FeCl3溶液与Cu反应:

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11、铜与浓(稀)硝酸:

物质的量的浓度练习题

1.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1000S A.B.molL1 molL1

10SM(100S)10SM(100S)molL

1C.D.molL1 M1000S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abmol/L

mol/L

A.B.22.422400ab1000abmol/L mol/L

C.D.2240036.5a2240036.5a3.取100mL 0.3mol/L和300mL 0.25mol/L的硫酸注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mol/L B.0.42mol/L C.0.56mol/L D.0.26mol/L 4.将2.4mol某金属投入1.8L 2mol/L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7.2g氢气,则该金属和酸分别是

A.二价金属,二元酸 B.二价金属,三元酸

C.三价金属,二元酸 D.一价金属,一元酸

5.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6.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7.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100mL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

8.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9.实验室常用98%(ρ=1.84g/mL)的浓H2SO4配制1:4的稀H2SO4,此稀H2SO4的密度为1.23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4.6mol/L

B.5.7mol/L

C.3.88mol/L

D.18.4mol/L 10.由Na2SO4和NaNO3组成的混合物88g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此溶液中Na+的浓度为1.2mol/L,则原混合物中NaNO3的质量为

A.17g

B.34g

C.25.5g

D.51g 11.下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0.8L0.4mol/L的NaOH溶液

B.0.2L0.15mol/L的Na3PO4溶液

C.1L0.3mol/L的NaCl溶液

D.4L0.5mol/L的NaCl溶液

12.已知20g密度为ρg/mL的硝酸钙溶液中含有1g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ρ/400mol/L

B.20/ρmol/L

C.2.5ρmol/L

D.1.25ρmol/L 13.当温度为70℃时,Cl2与NaOH溶液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若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2

B.9:4

C.1:1

D.5:1 14.体积为V、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克。若此溶液中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中不正确的是

A.cmcM

B.mVw

C.wcM D. MV1000w15.某学生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A.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

B.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 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D.重新配制

17.13.5g氯化铜样品中含有下列某一种盐类杂质,当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 后,得到AgCl沉淀29g,则样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A.ZnCl

2B.MgCl2

C.BaCl2

D.KCl 18.配制10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

B.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

D.沿着玻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相切 19.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溶液

20.将12mol/L的盐酸(ρ=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ρ=1.10g/cm3),需加水的体积为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21.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此时测得饱和溶 液的密度为d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mol/L B.10sd1000Sdmol/L C.10SdMM(100S)mol/L

D.M(100S)mol/L

1000Sd-22.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a10abaA.mol/L B.mol/L C.mol/L D.mol/L bb5ab23.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3:2:1 C.1:1:1 D.6:3:2

三、计算题

1.常温下,将150mL 22% NaNO3溶液加100g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50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

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 气体产生。

⑴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⑵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B、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办作为氧化剂。

2、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只有还原性

B、只有酸性C、只有氧化性

D、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3、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A、Cl--

B、Cl2

C、H+

D、O2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4 → MnOB、Cl--→ Cl2 C、H2S → SOD、Fe2+ → Fe

5、在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则被氧化的元素为()

A、氧

B、碳

C、氮和硫

D、氮和碳

6、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A、Cl2 + 2NaOH = NaCl +NaClO +H2O

B、2HClO === 2HCl + O2↑ C、Cl2 + 2Na === 2NaCl

D、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8、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 2FeCl3 2FeCl3+2HI= 2FeCl2+2HCl+I2 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 I->Fe2+>Cl-

9、根据反应式:① 2Fe + 2I = 2Fe + I2 ② Br2 + 2Fe = 2Fe +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Cl B、I、Fe、Br C、Br、I、Fe

A、1:5

B、5:1

C、1:1

D、2:1

11、在反应Fe2O3 + 3CO === 2Fe + 3CO2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

12、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5NH4NO3 = 4N2↑+ 9H2O + 2HNO3-2+--

2+

--

2+

3+

-2+

2+

3+

D、Fe、I、Br

2+--

10、在3Cl2 + 6KOH = KClO3 + 5KCl + 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H2S + H2SO4(浓)= S↓ + SO2↑+ 2H2O

13、已知:AgF+Cl2+H2O→AgCl+AgClO3+HF+O2(未配平),配平后,若Cl

2的系数为a,则AgF的系数为____________,若AgClO3的系数为b,O2的系数为c,则AgCl的系数为_______.14、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庸置换反应 B.还原性I2>Cl2 C.非金属性I2>Cl2 D.氧化性:KClO3>I2

第二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2)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50ml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第二章第一节 p29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 5.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 nm

稳定,均一

饱和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第二章第二节 p33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NaOH=Na++OH-

(2)CuCl2=Cu2++2Cl-(3)Fe2(SO4)3=2Fe3++3SO42-

(4)Ba(NO3)2=Ba2++2NO3-9.(1)SO42-+Ba2+=BaSO4

(2)2Al+3Hg2+=3Hg+2Al3+

(3)CO32-+2H+=H2O+CO2

(4)不反应。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

(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3)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

(4)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5)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第二章第三节 p38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 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

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

S+O2=点燃=SO2

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 H2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4e-(2)还原剂 P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20e-(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

12e-(4)还原剂 H2 氧化剂 WO3 转移电子

6e-

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p42 1.(1)A组CO2 ;B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组酸或强电解质等(2)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4e-2.还原性

3. 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OH-=H2O

CO32-+2H+=H2O+CO2↓

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Ca2++CO32-=CaCO3↓

CaCO3+2H+=Ca2++H2O+CO2

Ag++Cl-=AgCl 若还有硝酸钡,则还有下列反应: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 ↓ 第三章第一节 p53 1.实验室中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而钠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将空气隔绝,使金属钠不和空气接触。4Na+O2=2Na2O(白色固体)

2Na+O2=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2Na+2H2O=2Na++2OH-+H2

2.B

3.B

4.D

5.D

6.A 7.(1)3Fe+4H2O(g)=高温=Fe3O4+4H2

(2)2Al+6H+=2Al3++3H2

(3)2Al+2OH-+2H2O=2AlO2-+3H2

(4)Zn+Cu2+=Zn2++Cu 8.6.72L(0.3mol)9.Al放出的氢气多。第三章第二节

p62 1.2Na2O2+2H2O= 4NaOH+O2 转移2e-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2e-

2.酸强碱两性两性

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10.2Fe3++Cu=2Fe2++Cu2+ 转移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转移4e-

12.Na2CO3

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节 p68 10.55%

21×103 t 第三章复习题 p70 1.B 2.C 3.D 4.D 5.A 6.C 7.2Cu+O2=加热=2CuO 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加热=CuO+H2O CuSO4+Fe==FeSO4+Cu 8.一开始时浓烧碱溶液吸收CO2,使罐内气压降低,易拉罐变瘪;过一会,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气压变大,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来。

2OH-+CO2=CO32-+H2O

CO32-+H2O+CO2=2HCO3-

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

+2NaOH 10.取样于两支小试管中。用一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出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中含有Al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11.53%

1:1 Mg + 2H+ == Mg2+ + H2↑ x-----------------------------x 2Al + 6H+ == 2Al3+ + 3H2↑ y---------------------------2y/3 24x+27y=5.1 x+2y/3=5.6/22.4 解得x和y(1)铝的质量分数=27y/5.1*100%=(2)铝和镁的物质的量比为y:x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

陶瓷

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 H4SiO4 = H2SiO3 + H2O(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11.(1)n(Na2O):n(CaO):n(SiO2)=::=1:1:6 化学式为:Na2O·CaO·6SiO2

(2)纯碱: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

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机色素(漂白)及把细菌、病毒杀死。2.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l2+H2O=HCl+HClO,Cl-+Ag+=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先变红后褪色

盐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漂白

滴入红墨水

褪色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略

4.D

5.C

6.B

7.C 8.漂白粉与漂粉精的化学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其实,“漂粉精”只是商人为了多赚钱给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无其它含义)。它们是固体,比较便于保存和运输。而氯水是液体,不便于保存运输。

9.因为一旦发生上述反应,产生出HClO,它不稳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购买时应该注重看商品外包装是否破损,若破损则不要购买。保存也是一样要注意密封。10.防止过多的接触氯气,若必须大量制备和使用,最好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11.(1)这样可以尽快逃离氯气扩散区。

(2)吸收Cl2:Cl2+2OH-= Cl-+ClO-+H2O,减轻其污染。12.(1)Cl2+2Br-= Br2+2Cl-

Cl2+2I-= I2 + 2Cl-(2)Br2+2I-= I2+2Br-13.(1)可仔细观察外形,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透明,而纯碱呈不透明粉末状;(2)纯碱溶液有滑腻感,而食盐水无滑腻感;(3)分别取少量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4)取极少量尝一下,食盐咸而纯碱涩;(5)用石灰水鉴别„ 14.(1)1.43 g(2)要考虑导管、烧瓶内会残留大量Cl2。故必须多取反应物(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同之处)。15.略

第四章第三节(P95课后习题)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温下促使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车汽缸内用于点燃汽油蒸气的电火花促使N2、O2放电反应。(2)2NO+2CO 催化剂 CO2+N2(3)①② 3.A

4.C

5.C

6.D

7.D

8.C 9.(1)2SO2+O22SO3(2)Cl2+2NaOH=NaCl+NaClO+H2O(3)3NO2+H2O=2HNO3+NO 10.(1)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第四章第四节(P103课后习题)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3)脱水性(4)强氧化性(5)强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确,这二者的红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别先加铜片微热,溶液变蓝色且有少量气泡逸出的为稀硝酸。另两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a2++SO42-= BaSO4↓ 10.请与你的同学讨论解决。

11.干燥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还有液态、固态之分。要根据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与干燥剂的性质,以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为原则选择。SO2——可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

NO——可选用无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浓硫酸,因浓硫酸能与NO化合。也不宜用碱石灰。

NH3——可用碱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CaCl2+8NH3=CaCl2·8NH3(类似于结晶水合物)。12.(1)1.0 mol·L-1 0.5 mol·L-1(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3)1.5 mol·L-1(实际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浓度)13.略

第四章复习题(P107)

1.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MnO2

HCl

KMnO4

2.(1)N2 N2不活泼,不易与金属及氧气反应(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3)NH3

NH3+H+ = NH4+

(4)铵盐

NH4++OH-△

NH3↑+H2O 3.(1)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H2↑+Cl2↑

(2)H2+Cl2 点燃 2HCl(溶解于水得盐酸)

Cl2+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产生白烟

NH3+HCl=NH4Cl(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小颗粒,呈烟状)

11.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降落后与土壤作用形成硝酸盐肥料,“发庄稼”。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烧时形成SO2排放,在空气中飘尘表面(飘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被氧气氧化为SO3,SO3+H2O=H2SO4。形成硫酸型酸雨。S+O2==SO2 SO2+H2O=H2SO3 2H2SO3+O2=H2SO4 13.此题中只设计实验分别证明白色晶体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实这样做的不准确的,因为可能还含有别的杂质,严格应该定量确认一定质量晶体中NH4+与SO42-的质量和为晶体总质量才可以。具体设计略。)14.(1)6.0 g(2)2.2 mol·L-1

15.2Cu+O2=2CuO

2CuO+2SO2+O2=2CuSO4

第三篇: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针对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3、课前反复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

4、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

5、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二、教学方案

1.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仔细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点,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授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观念。(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4.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量性。作业一定要适量,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首先,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其次,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出层次,使各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3)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作业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必要时还可以自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5)探索性。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每次作业都要尽可能设计一道难度适当的探索性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逐步培养分析,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作业批改要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与学生订正相结合;对学困生的作业,还要在批改后及时具体指导,及时补差。5.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考试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型考试应该适当减少,学生的成绩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

第四篇: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检测试题-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是金属元素

3.近来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二氧化三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三碳的电子式为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样可以燃烧生成CO2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4.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和Y在同一周期,Y和Z在同一主族,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且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X、Y、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A.N、O、SB.Cl、S、OC.Si、P、ND.S、Cl、F

5.下列微粒中:①下标13Al3+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A.NaClB.Cl2C.HClD.NaOH

7.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C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的低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8.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离子Y2-的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XY2B.X2Y3C.X3Y2D.X2Y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B.NH3C.Cl2D.BCl3

10.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A.PH3B.NH3C.H2OD.H2S

11.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上标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原子比N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这几种微粒()

A.一定是同一种元素B.互为同位素

C.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14.某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2,电子数为50,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R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10B.13C.21D.14

15.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结构与P4相同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

1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17.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D.熔点:NaCl>Na>CO2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熔点低

D.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19.与氖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及阳离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溴化镁B.氧化钠C.氯化钾D.硫化钠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21.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22.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B.其常见价态为+

2、+

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弱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2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24.决定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间只能排列成链状

B.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C.组成有机物的元素种类较多D.碳原子间可以有多种排列方式

25.下列对离子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②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③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加热一定难分解 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也可能不含共价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

(2)写出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

(3)在这些元素中,(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4)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27.(8分)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属于过渡元素的是(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其中以最不稳定。

(3)第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28.(9分)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熔点最高的是,熔点最低的是。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

(3)①的电子式是,⑤的电子式是。

29.(13分)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A和C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可生成C和D;E具有强氧化性。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

A,B,C,D,E。

(2)在溶液中A跟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0.(4分)在一定条件下,ROn-3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n-3+ F2+2OH-==RO4-+2F-+H2O,已知R为短周期元素,则可知在ROn-3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1.(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 1.11 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 mol/L的AgNO3溶液20 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1 检测试题

1.B 2.C 3.D 4.B 5.C 6.A 7.B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A 19.B 20.D 21.A 22.A 23.C 24.A 25.B

26.(1)碳 氮(2)Si P(3)Na F Ar

(4)HClO4 NaOH Al

27.(1)Ar K F Br M

(2)H2O、HCl、PH3 PH3(3)F

28.(1)⑤⑥ ② ② ⑤(2)①③④ ① ⑤⑥

29.(1)S2-HCl Cl-H2S H2O2(或F2)

(2)S2-+2H+==H2S↑

30.+5 第三周期第ⅦA族

31.(1)A=40 Z=20

(2)第四周期第ⅡA族

(3)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a+2H2O==Ca(OH)2+H2↑ 有气体生成

第五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颜色

1.红色:

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溴蒸气、NO2(红棕色)

品红溶液(红色)

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2.紫色:

KMnO4固体(紫黑色)

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3.橙色:溴水(橙色)

4.黄色:

AgI(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

S(黄色固体)

碘酒(黄褐色)

Na的焰色反应(黄色)

Fe3+的水溶液(黄色)

5.绿色: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

Cl2、氯水(黄绿色)

6.蓝色:

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

7.黑色: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8.白色: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

pH试纸:干燥时呈黄色;中性时呈淡绿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越强,红色越深;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越强,蓝色越深。

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用于检验碱性物质)

蓝色石蕊试纸:蓝色(用于检验酸性物质)

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碘单质)

KI—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氧化性物质)

①黑色:CuO、Fe3O4、MnO2、炭粉、铁屑

③红色:Cu、Fe2O3(红棕)、Fe(OH)3(红褐)。

⑤紫黑色:KMnO4。

⑦淡黄色:硫粉。

下载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2章)教学心得体会叙永二中杨霞 通过一学年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我深感有很多收获,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正是对这些不足的反思和改......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时教学案(第一章分课时)1.2.6

    第六课时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溶液的稀释规律 稀释前后:①溶质的总质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填不变或改变)。设稀释前某溶液浓度为c1,体积为V1,密度为ρ1,质量分数为w1;稀释后某......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时教学案(第一章分课时)1.2.4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知识衔接】 1.溶液是 、 、 的 ,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溶液组成可以用 来表示,公式为 ;若溶液中某溶质的溶解度......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A 7.B 8.B 9.C 10.A 11.CD 12.B 13.B 14.⑶⑻(9)(10)(11)(12);(4)(5)(6)(7)(13);(1)(14) 15.Fe3O4、CO、C、Fe 16.略; -17......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五篇)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1).钠、铝、铁、铜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