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

时间:2019-05-13 00: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

第一篇: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

丽娃河畔的思考

——参加2011年“优质教育全覆盖工程”南昌、郑州项目组

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师暑期培训有感

南昌市红谷滩育新分校 杨 芳

6月28日,2011暑假的第一天,我们一行14位教师刚刚结束一学期的工作又怀着憧憬,怀着渴望,怀着如这炎夏般炽灼的热情踏上了赴上海的列车,准备迎接自己教学生涯中一个新的学习历程。

在上海,在华东师大,为期三天的学习,收获多多,感慨多多,反思多多,希望多多。此刻要述说的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却无从下笔,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紧张、忙碌、快乐、充实的难忘日子„„

印象·美好时光

当一些愉悦的情感无法用语言表示时,只好用“美好”来掩饰我的词穷。

美好的城市:走下列车,地铁里、街道上,时不时传来流淌着亲切气息的吴侬软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高效快捷的生活节奏,无不言说这里的城市文化——上海,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每一次,都给我以蓬勃的感觉。

美好的校园:这是第二次踏入华东师范大学了,古朴庄严的大门依然带给人神圣之感,彰显着这个著名的教师培训摇篮的凝重肃穆。静静的丽娃河则如一位美丽的女神,在这份凝重肃穆中增添了些许灵秀与神韵——这是历史,这是风景,有多少人为她吟诗做赋,因她柔肠百转,因她流连忘返,河里的睡莲作证,河畔的梧桐作证,河岸的石头作证……

已是入夏,校园内树木菁菁,翠竹挺秀,芙蓉含羞,年轻的学子脸上洋溢的青春,教授目光中闪烁的睿智……这里孕育的是智慧,这里产生的是思想。如果,能在这里待上一年、半年、哪怕一个月也好啊。逝者如斯夫。是的,时光不理会我的期盼,一刻也不愿停留,只好让我发出“匆匆、太匆匆”的慨叹,将美好存入永远的记忆,不断发酵、酝酿,给我信心,给我勇气,温暖我的心田!

印象·精彩课堂

培训中第一位为我们讲学的是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中等个子,微曲略花白的头发,脸上挂着一副粗大的黑框眼镜,说起话来声音雄浑有力,睿智的言谈间流露出幽默、热诚的本色。

刘校长以《学校课改的思考》为题,首先结合“国家课程改革”与上海闸北八中的“学校课程改革”,谈了自己对“学校课改的基本思路”的理解,论及“课改与学校课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学校课改”中要注意的“是什么”“操作点”“模型”等三大方面问题。之后,刘校长又讲了教学质量管理的六个方面基础工作、好学校的三条标准、优秀教师的八条标准等内容。讲座中,刘校长结合自己所在学校进行学校课程改革的各种鲜活事例,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化积累、独特的心得体会以及幽默的语言表达,展示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正如陈玉琨教授的点评,他的报告是以实践为导向,是为解决问题而研讨的,是在批判中建设。能够近距离地聆听陈玉琨教授的报告,应该是“优质教育全覆盖工程”项目合作带给像我这样一位普通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幸运了——而且接连幸运了三回:第一次是聆听陈教授关于学校规划与制度建设的报告,第二次是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次是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研究。如果前两次的印象是高屋建瓴,那么这一次则是逻辑缜密,细致入微——从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的概述,到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无不以大量实例一一剖析和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是教师的基本教学规范,看似平常简单,反观我们自己编撰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是含混不清就是指向错误,问题百出?反观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讲的越多成效越低?陈教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该关注影响教学目标的关键行为而不是细枝末节或教学目标无关的行为;应该关注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实质性的因素,而不是形式的因素;应该关注教学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应该关注预期的学生行为;应该关注课堂提问的技术含量,增加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2010年11月,打虎山路小学,朱震国老师的语文课仍犹言在耳,这一次又能聆听他的报告,不能不说不是一大幸事。温文尔雅、深刻睿智是我的词典中能找到的用来形容他最恰切的词。他以不疾不徐的语言,以自己工作经历中的故事,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娓娓道来,像他的语文课那样,谈笑间,风清云淡,一一道破自己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没有大口号,没有豪言壮语,却掷地有声、发人深省,证实了一位特级教师的实力与魅力。这也是我——一位语文教师永远努力的方向。

刘莉莉教授与刘京海校长一样,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而她那略带东北味的口音,果敢的行事风格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讲课伊始她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自己没有准备任何PPT等媒体资料,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于是,从逐段解剖在座一位教师的现场说课开始,穿插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与我们共同探讨了课前积累、预习导学、课文朗读、问题设计等多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的问题她从来都不是先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用近乎“逼迫”的手法促使我们思考,聆听我们的声音,甚至是聆听我们与她不一样的声音。整堂课,虽然我们头顶巨大“鸭梨”,却收获颇丰,也领略了华师大一位个性鲜明的教授的风采。

“优质教育全覆盖工程”三年项目合作的开展,吴教授已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一位教授了。继上一次引领我们开展走近名师孙双金的工作坊之后,这一次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再一次感受了名师窦桂梅的风采,感受了她主题教学的魅力,感受了她一点点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山区的农家小姑娘最终成为一代名师的心路历程。再度的走近名师,也让我再度思量身为一位语文教师为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奠基的职责与使命。是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我们自己对自我的专业追求,要体现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的精神,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这不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么?

印象·备战论坛

这次培训不仅是学习还是带着任务的,这是我们出发前就已经明确了的。

报到第一天晚上,参训各学校的领队就抽取了在论坛上发言的主题。我们抽取到的主题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备战论坛的日子从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于是,“问题意识”也成了我们课前、课后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字。

每天下午结束了最后一堂课的学习,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总是选择在最近的学校餐厅用完简单的晚饭。华灯渐上的时刻,还来不及去洗去白天的疲乏,更来不及领略丽娃河黄昏时静谧的风采,我们语文组八位老师就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凑在了一起。从汇报的内容到形式,从实例的选取到语词的选择,每一次探讨都持续到深夜,虽睡意缭绕却兴致犹存。有时,我们也思维凝固,灵感全无;有时,却谈笑风生,灵光四射。

细数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忘不了睡意缭绕时徐菁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铁观音;忘不了万校长、曾丽萍主任亲自买来的水果;忘不了舒淑芳老师爽朗的笑声;忘不了邓金华老师幽默中闪烁着智慧的话语;忘不了许许多多思维的碰撞与启迪,忘不了团队的合作与情谊……忘不了我们精心设计的那第四个别具深意的“苹果”,忘不了那四个字——问题意识!更忘不了的是,丽娃河畔我们的思考。

三天的学习,我们在刘京海校长的带领下感受了学校课改的力量,在陈玉琨教授的指引下明晰了什么是基于目标的教学。我们听朱震国老师畅谈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又在吴志宏教授的带领下解析课堂,走进名师窦桂梅,在刘莉莉教授的带领下解剖自己的课堂教学。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三天的学习,每一位讲学者给予我们正是这种载歌载舞的力量,而我们也理应将这种力量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仰望天空我们感慨良多,在实践中扎根则是我们当下需要的思考和方向。

——我真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了吗?我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多少?关注了多少?给予了多少?

——我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安排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了吗? ——我对语文课程真的了然了吗?课改精神在我课堂中真的体 现了吗?

——我的课堂目标明晰吗?准确吗? ——我的问题设计恰切吗?

——课堂上我讲的是不是太多了?是我的课堂还是学生的课堂?……

附:

印象·经典语录

改革不是用新的错误代替老的错误。

聪明的教师往往教出傻的学生——一批又一批,都考进了大学,思维习惯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

普通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要经过是三个过程:模仿(做中学)、理解(做中思)、创新(做中创)。

学校老师责怪学生文化肯定是落后的,老师之间内耗,老是教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这样的学校文化肯定是落后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该讲的不讲了,不该讲的讲了;该练的不练了,不该练的练了;该想的不想了,不该想的想了;该学的不学了,不该学的学了。

用中国元素重新结构课堂形成模型——第一种 以讲为主(上课以讲为主,回家大量练习,多数学校,多数教师,多数家常课);第二种,讲练结合,“帮助成功”课堂模式;第三种,讲想练结合,“尝试成功”课堂模式;第四种,学讲想练结合,“自主成功”课堂模式。

——刘京海校长

建议老师研究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抓住这些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

对学校教育来说没有分数是过不了今天的,只有分数是没有明天的。没有必要花百分之八十五的精力解决百分之十五的问题,却又没有解决。任何拓展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回到课堂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让学生做想做的事,感兴趣的事,不要包办。

教学目标的编制一定要以学生作为表述的行为主体,不应当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行为动作必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就是说,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以观察的。

人的认识总是从最基础的到丰富的过程。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忘记自己要讲什么,总是派生出太多的实例,总是忽视教学中关键行为是什么,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是无益的。要明确什么是目标,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不能把辅助的东西当作目标,否则课堂肯定是低效的,千万不能本末倒臵。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不能把教育搞成劳动密集的产业,这是教学质量下降的一个根本原因。

——陈玉琨教授

老师的预设应不应该统治整个课堂?2老师的思考在不应该完全代替学生的思考?老师的思考应不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

要改变对教参资料的迷信态度、学会思考,力求心灵觉醒,当教材的新型“设计师”。

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框架:生活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

在教材中努力挖掘主题,如知识主题、哲学主题、文化主题,这些主题连接儿童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往往表现为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相关的“词语”或“关键词”,即教材的“眼点”、“课眼”。如《晏子使楚》中的“尊重”、《珍珠鸟》中的“信赖”,《圆明园的毁灭》中的“毁灭”。这些词语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教学的灵魂,能启发思考,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到引领的作用。

——吴志宏教授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开卷就是有益的。

既然做了语文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朗读水平提升上去。

教案是老师驾驭课堂的翅膀,老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则能顺利驾驭。学思结合,怎么才能思呢,老师必须要引导,问题需要具体,层层递进,带着问题读,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或者质疑。

文章要有结构,课堂要有一个魂。魂就是一连串的问题,也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刘莉莉教授

课程是需要执行力的。有的时候方案听起来很美,但是一实行破绽就很多,这就是缺乏执行力。

我们经常讲宣传教育,但是教育真的不能等同于宣传。从本质上讲,宣传就是广告,宣传的本质就是广告式的。教育它不是广告,教育是讲理念的。广告的东西是外加的,理念是由内而外渗透的,是我们要化作我们的语言举止的,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

教育是对人格的一种塑造,而不是一种行为的矫正。未经解压的教材是无法被打开的。第二套语言系统开启时说出的话是假话和套话。我们往往给学生的是一个压缩文件。语文把故事说好说透非常重要。

进入语文教育的必由之径是从语入文。学生不是通过看来进入文本的,很多时候学生看了之后没什么感受,是通过老师的口语来进入文本的。

语文课一定要和生活牵扯挂起来。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如果课上没有同学把自己的现实生活掺和进来的话不能上好,要把对生活的感受联系起来,把虚实的关系把握好,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不要惊动学生。

有些话语讲得很浅未必没有深刻的道理,有的很深的东西未必要用很深刻的话来讲。

做一个真诚的教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教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

——朱震国老师

第二篇:《丽娃河畔论思想》读后感

再造传统 开放多元——读《丽娃河畔论思想》 很多人都说,如今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那就是大师的匮乏。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师的培育是需要环境的。回首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海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产生的大家灿若群星,究其根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年代的上海群贤毕集,其间信息之交通,学问之互诘,造就了一大批学术精英。

当时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丽娃河畔便是整个上海乃至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场域之一,曾经云集了胡适、潘光旦、张东逊、罗隆基、吕思勉、徐志摩、郭沫若、周扬、田汉等众多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可谓人文蔚起,擅一时之盛。时移境迁,如今大夏、光华的历史已成往迹,人们只能从尚存的几幢建筑,数行碑文或是档案文献中了解其来龙去脉。但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这本《丽娃河畔论思想:华东师范大学思与问讲座演讲录》摆在面前时,我们却暗自庆幸,因为大夏与光华的人文思想传统在华东师大得到了承袭和光大,而且人们正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再造传统。

说是再造,是因为现在的时代跟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全球化成为了现时代的特征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以一种更为开放的胸襟来进行学术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精神用编者的话来说就是应该“向全球多元思想文化传统开放”,当然,这样的开放必然是跨国际、跨文化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

因此,当我们打开这部演讲集时,可以发现其中既有精深的西方理论阐述,又有对当代中国问题的诘问;既有社科方法论的演绎,又有对已有理论模式的反思;既有纯粹的历史学问题的探讨,又有关于文学批评的研究等等。其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传统的再造同样也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必须具有前沿性。哈贝马斯、伯恩斯坦、泰勒、李欧梵、陈来、金耀基、王赓武……这些被邀请到丽娃河畔的学人都具有开创学科前沿的能力,他们的思想多具穿透力,与他们进行碰撞,产生灵光,或许正能够激发上海乃至国内学术界的前沿意识。

人文传统是一个大学的灵魂,也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内核所在,正如金耀基先生在这本演讲集中指出的,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告诉人们为什么而生活?应当怎样生活?因此我们今天要再造人文传统,要呼唤大师的出现,其立意也无非在于要使人们于科学之外,多几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社会,以免产生唯科学的倾向。这大概也是这部演讲集的另一个意义所在吧。

不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人们关注人文传统的同时,有人却正打着人文教育的幌子,干一些龌龊的勾当。比如时下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语汇,于是乎以素质教育为标榜,以终身学习为号召,坊间书肆似乎又多了不少书籍,其印刷之精美,包装之华奢,往往令人动容,然而细细检阅,则个中“拉大旗作虎皮”、“挂羊头卖狗肉”者比比皆是,至于伪书流传,有识者无不悚然惕之。

越是这样的时候,人们越是渴望真正的精神盛宴。但愿这一缕来自丽娃河上的清风能够飘扬得更为悠远。

第三篇:语文“三三”课堂教学模式新探(杨丽芳)

语文“三·三”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后所镇中学 杨丽芳

摘要:教师采取“三激”“三读”“三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关键词:

激情

激趣

善读

质疑

问题意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构建的“八·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贯穿了新课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核心理念。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在此背景下,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一谈我的心得感悟: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亲近文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摸索的语文“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激、三读、三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固定的。具体体表现为:

一、“三激”即激情、激趣、激疑

(一)激情是语文课的生命力

教师的教学激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教师坚定的自信心,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昂扬的工作热情为前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热情洋溢,用教学激情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教师诵之,歌之,舞之,导之,演之。学生被浓郁的艺术情境氛围所笼罩,结束时学生如欣赏了一场好戏后步出剧场的充实,有愉悦之感。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等于丧失语文课的生命热度,因此,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欲望。

(二)激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起于疑而激于趣。学生有兴趣才有求知欲。从导入新课入手,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可采用歌曲导入法、猜谜语导入法、视频播放导入法、故事激趣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诗词名言导入法、寻人启事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实验实物导入法、导游词导入法、情感体验导入法,以及释题导入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举行辩论赛,读书会,表演情景剧,模拟答记者问,模仿焦点访谈,充当播音员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胃口,使学生爱学语文,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激疑是诱发学生思考的原动力

疑是思之端,学贵有疑。在课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知识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教学《死海不死》时,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两个玻璃杯,一只盛清水,一只盛盐水,然后往杯里放鸡蛋。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读标题提问题,如《伟大的悲剧》,学生质疑:为什么悲剧是伟大的呢?再如《旅鼠之谜》,旅鼠之谜是什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的思考。

二、“三读”即读通文章、读出作者、读出自我

(一)读通文章

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注音释义,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准句读,读通文章。听录音范读,或听老师范读,或朗诵比较好的学生范读,齐读,随意读,组合读,“开火车”读,默读。朗读中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在教师的帮助下走进文本——梳理探讨——筛选概括——质疑探究,让学生在自读、博思、讨论、交流活动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读出作者

再读文章是解读文本,师生与文本之间心灵的对话过程,亲近文本时,揣其义,摹其情,想其景,演其形,不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3 如《卖油翁》,读出作者的口吻,读出作者的情感。教鲁迅先生的《雪》,运用媒体展示江南的雪景和朔方的雪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文中找出描写江南雪景滋润美艳语句,配合图片朗读,学生多了几分喜悦。此时学生朗诵容易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达到声情并茂,还原作者的情感。教《黄河颂》时,配乐朗读,听到气势磅礴的黄河流水的音乐,学生禁不住涌起高涨昂扬的情绪,学生此时朗诵,读出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豪迈之情。有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朗读。

(三)读出自我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作者情感的熏陶,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再现作品人物和意蕴,获得思想启迪,甚至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教《扁鹊见蔡恒公》时,不妨让学生分角色想其义,演其形。想象人物的对话,改为课本剧扮演。编演边思:从蔡桓公身上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在表演中明是非,悟其理。表演时的台词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学生用心揣摩,置入文本心脏才能读出作者,读出自我。在朗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实行生生互动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升华。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总之,在诵读中联系生活,从课内走到课外,从生活回归文本,做到知识生活化。

三、“三疑”即生疑、质疑、释疑

(一)引导学生“生疑” 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生疑”,预习时要求学生在疑问处做标记,或在预习本上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教师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对完成教学目标,反馈教学信息,落实学生阅读时的主题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仍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诱导学生“质疑”

“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指点方法,从课题、内容、人物性格方面去质疑。如《皇帝的新装》中,为什么是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呢?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判断。问题在学生朗诵中,小组交流合作中探究解决。

(三)善导学生“释疑”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思索分析,精当讲解。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直截了当的讲解。有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倡导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其内涵。多亲近文本,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主动去解决。任何的探究质疑都应以文本为中心,不偏离文本去研讨问题。5 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作为中心目标,让学生的思维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段,抓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总之,“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用激情点亮学生的前程,用兴趣激发学生的欲望,用问题引领学生起航,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植入文本心脏。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体验,大胆探究,学会学习。

第四篇:杨丽“家风”

勤俭惜福

明德笃实

——谈小人物的“家风”

我的家风是什么?

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我的家风,从我的祖辈开始,到我的父辈,再到如今身为人母的我,似乎都没有一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我的祖辈和父辈们,把他们最朴实的观念根植到我的生命里,伴着我一路走来,仔细回顾,我的家风其实就是简单的做人的道理——勤俭惜福,明德笃实。

“勤俭”——我把它排在首要位置,也是我的祖辈们最先告诉我的道理。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在祖辈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刚从战火和饥荒中走过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奇缺,勤俭是唯一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的方法。小时候,我还不懂“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的道理,只知道,在我的大家庭里,吃饭碗里不可以留下剩菜剩饭;衣服总是缝缝补补的穿;做作业的本子,正反面都要写满……这种勤俭的方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我不铺张浪费,不攀比炫耀;勤俭持家,勤恳工作,保留着农村人最朴素的一面。有人说,以前大家都很贫穷,不勤俭没有办法生活,现在物质已经 相当丰富了,再提勤俭就显得“老土了”。然而,勤俭并没有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忽略,反而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新时代,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希望,通过我们身体力行的传承,让我们的后辈们,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惜福”——我理解为珍惜生命,知足常乐。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没有生命,一切都无法谈起。生命是渺小而脆弱的,就像沙漠中的一粒粒金黄的细沙,一阵大风就足以扬尘无踪;生命是伟大而坚强的,就像华山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苍松,在石头缝中顽强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珍惜生命,所以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在大自然中经历风雨存活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更是平淡的,有时候淡的如同一杯白开水,可是,当我们带着珍惜去看每一天的太阳,去欣赏每一场细雨,去享受每一盘食物,去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生命竟是如此美好!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也许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但知足常乐,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知足者,贫穷亦乐;不 知足者,富贵亦忧。所以,不必计较钱财,我们还有挚爱的亲人;不必计较地位,我们还有健康的身心;不必计较名利,我们还有简单的欢乐!

“明德”——修身明德,品行端正,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祖父小时候,在私塾里读过几年书,算得上是农村里面的读书人了。祖父在村里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在他的影响下,后辈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品行,用乡亲们的话说就是“这家家教很好”。他常常教诲我们,做人要知善知恶,知荣知耻,大丈夫要知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说:“人不知耻,乃不能成人”,和祖父的道理一样。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大量涌进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至部分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缺乏分辨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背离人民、危害祖国的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我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明德修身,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荣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只有明白了自己要做怎样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个无愧于天地的人。

“笃实”——最简单的解释为踏实,这也是我的家庭给我的 一个优良品德。父亲常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踏实是人最根本的一点,过日子要踏实,做人要踏实,做事也要踏实,对人对事,不求“丰功伟绩”,但求问心无愧。对人,始终如一,不因别人的权势而卑躬屈膝,在权势面前,不敢讲真话,不敢讲实话,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卑微之人;不因别人地位低下而盛气凌人,整天呵斥谩骂,颐指气使,做一个以貌取人的“狗眼之人”。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能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做事,更要踏实,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很多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高骛远只想着自己的仕途,整天琢磨的不是为老百姓办多少实事,而是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忘却了什么才是立身之本。踏实,才能半夜睡得深沉;踏实,才能对人对已无愧于良心;踏实,步伐才能稳重,才能越走越远!

庞龙的《家风》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最朴实的家风,也唱出了家风对于家庭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勤劳土生金,节俭五谷登,报答养育恩,立志奔前程,家有好风景,日子年年红;与人常友善,诚信千斤重,做人当有节,礼让路好行。家有传家宝,家业代代兴,一辈做给那一辈呀一辈看,一辈讲给那一辈听,家风那个正那个国风兴,家国兴旺好家风!”

第五篇:杨丽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我是新疆昌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土建资料员,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得走过了一段段岁月,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繁忙并充实是我对自己以前的工作的最好总结。回首过去,资料工作虽然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资料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势必促使我以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更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个别不足方面亦急需反思,需待改进,先进经验亦需总结归纳,持续改进;往往衡量一个工程的好坏,除了通过工程实体反映外,资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资料能反映出工程所使用材料的优劣、工序之间的交接是否符合要求。所以资料员在施工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资料员,要严格做好资料的收集、复核、整理工作。下面就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作为一名资料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才可以算得上是一名称职的资料员。

一、重视对资料的管理

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做好资料管理的必备条件。因为很多人都认为现场决定一切,资料只不过是现场的附属物、是可以补,甚至可以写“回忆录”的,以至于出现工程进行了很长时间,资料还是一片空白的怪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工程资料是竣工后闭门造车一次性“造”出来的。试想,不见证取样、不进行任何试验编造出来的资料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吗?要知道,工程资料是项目部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工程建设过程真实、全面的反映,对控制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物资资料要齐全有效,有可追溯性。

工程中物资种类繁多,且来自不同厂家,把好物资质量关,便为整个工程质量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种物资进场均要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因为这些物资全部来自外单位,因此,此类资料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鉴于此,资料质量证明文件要尽量使用原件,当不得不使用复印件时,要清晰、齐全、有效,并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

三、施工试验记录要及时、齐全。

施工试验合格是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如钢筋连接试验报告是钢筋安装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混凝土试验报告是混凝土施工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所以施工试验记录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以免遗漏,影响后续施工。

四、检验批验收记录检查项目要填写齐全。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因此检验批中各项评定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检验批中各个应检项目不应漏填。如有预埋件部位的钢筋安装检验批中的预埋件项,有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检验批中的施工缝项。

除了做好以上四点以外,对工程技术的资料整理还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具体地说:及时性,是做好资料的前提。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整理.同时还为及时性反映在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的管理体制提供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我想在我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在未来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的钻研业务,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总结经验,更好的完成自己工作。

自2005年5月来到新疆巴音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从前任资料员接手工作,我担任了库尔勒怡园小区一期工程资料员,负责库尔勒怡园小区一期工程的资料管理工作。在项目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对4、5号楼及B区地下车库工程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及时地与甲方、监理单位沟通联系,认真处理好施工中的东区及综合的施工方案、变更洽商、监理通知回复及其它相关资料的报验、对甲方、监理及其分包单位联系单的收发,及项目的图集、规范发放管理工作。尽可能的配合甲方、监理及各单位的工作,在施工期间能够较好的协助项目管理人员及工程相关人员,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料并做好类似工作。

在2007年我参与了新疆巴州且末县中学教学楼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将整个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搭设临建,做好场内外施工道路,安装施工用水、电,安排机械、材料、人员进场,定位放线等。第二阶段是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是桩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承台施工等,重点是控制好基础的施工质量。第三阶段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此阶段要求控制好轴线、标高垂直度,做到砼截面尺寸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表面平整无麻面、蜂窝、露筋现象,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第四阶段是装饰施工阶段,重点是控制内外墙面,楼板的装饰质量。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第五阶段是水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水电、设备安装与装饰施工穿插进行,重点是协调好水电等专业的施工。在此工程中,我作为资料员的主要职责是接受业主、设计等下发的有关此工程的资料及文件,并及时下发到施工队伍中,负责管理好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保存和借阅管理,并按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及时清理作废资料不被误用,规范工程项目开发施工期间的各类图纸变更通知、工程合同及其它工程项目方面文件资料的收发,保管制度。

在2009年我参加了伊犁州新源县监狱管理局集体宿舍楼工程的建设,并在此工程中担任第一资料员,此工程为六楼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50m2,在接到此工程的相关信息后,我便与项目经理等人勘察了现场,在得到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等资料后便着手开始参与到项目的资料编写中,配合项目经理做好了有关本工程的经济签证,设计变更等工作,在竣工后,结合前期施工阶段所编制的施工资料,编写出了完成的竣工资料,最终使得工程成功得到验收。

在2010年新源县则克台镇赛马场牧民定居点工程,并且在此工程中担任了土建工程的资料员,此工程包含了土建,道路,供排水,装饰装修,安装等,建筑面积约为1275.21m2,道路总长为281m,供排水管线长度为1411.4m,在此工程中有三位分项目经理,分管土建,道路和供排水,装饰装修,安装,我是属于土建部分的资料员,此工程的土建部分均为框架结构,为两层,地上一层外加27m2的地下室,共有107户,在此工程中,我努力的整合施工资料,做到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做好与项目经理的即时沟通,做好项目的经济签证及设计变更,在竣工后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资料。

通过各级部门的多次检查和验收,在资料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需要整改的问题和低级错误。这给我指明了改进方向,也相应的督促和提高了资料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还需要多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虽然有以上的不足,但瑕不掩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在2012年10月我来到了新疆昌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这里,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

下载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丽娃河畔的思考(杨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谢信.杨丽doc

    感谢信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们好! 我叫杨丽,来自四川省万源市。首先,非常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关注,并且给予我们实际的帮助。在这我深深的表示感谢,向学校及各位......

    西安理工大学杨虎娃

    陕西高校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稿 从孤儿到创业闯将 西安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 杨虎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杨虎娃,2009年毕业于西安......

    杨芳中学教师考勤制度

    杨芳中学教师考勤制度(2011春)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强化纪律观念,规范管理程序,体现 人文化和制度化管理,遵循大事请小假,小事不请假的原则,结合我校 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

    演讲稿(杨天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正义完小教师杨天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党,在我心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多少风雨与沧桑,多......

    成人教育工作计划杨芳

    成人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宗旨,以改革为动力,变危机为发展的契......

    翠鸟教案 杨芳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翠鸟》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

    杨丽萍演讲稿专题

    用爱托起幸福的明天 大姚中医医院 杨丽萍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来宾们、同事们: 大家好!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是大姚中医医院的选手杨丽萍,从事的是中医医......

    杨丽萍演讲稿 - 副本 (大全)

    用爱托起幸福的明天 大姚中医医院 杨丽萍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来宾们、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杨丽萍,在大姚中医医院从事公共卫生科的工作。我演讲的题目是: 《用爱托起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