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河南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级管理模拟试题
2015年河南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级管理模
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__ A.步骤 B.算子 C.序列 D.产生式
2、是其它各育实施基础的教育是()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儿童自个儿玩耍、尚没有玩伴意识时期的游戏称为()。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5、Tomorrow is my____ birthday. A:sixteen B:sixteenth C:the sixteenth D:the sixteen
6、周围神经系统不包括。A:脊神经 B:视神经 C:植物神经 D:脑干
E:重视个别差异
7、早在公元前6世纪,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一过程的是____ A:现实性 B:可能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8、王跃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9、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并确保其不受教师、同学的歧视,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中的()
A: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
10、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____ A:规则学习B:命题学习C:代表性学习D:总括学习
11、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是提出的。A:布鲁纳 B:布卢姆 C:布鲁巴奇 D:波斯纳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3、”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E:重视个别差异
14、我国教育类的根本大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是____ 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6、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__。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17、”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达。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9、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以下哪项论证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于中出现的类似?()A:天下雨,地上湿。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 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20、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____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21、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22、与课堂教学联系最紧密的课外活动是。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23、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__的法律制度。A.权益 B.权利 C.利益 D.权力
24、(2007年4月)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A:信度 B:可靠度 C:区分度 D:效度
2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E:重视个别差异
2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27、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电话家长
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 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D: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
28、小学生的思维__。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29、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这种教学过程软情境通常是指__ A.教师权威 B.课堂环境 C.课堂气氛 D.课堂管理
30、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C.便于检测 D.难度适中 E.目标明确
2、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__。A.校训 B.校规 C.办学思想 D.校风
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专有的权利有()A:获得公正评价权 B:申诉权
C:免试入学权 D:就近入学权 E:不交学费权
4、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__ A.2岁
B.4岁-5岁 C.4岁 D.6岁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A:授受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依附
6、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__ A.教师负责 B.学校负责 C.家长负责 D.学生自负
7、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__.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9、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____ A:课的模式 B:课的结构 C:课的内容 D:课的形式
10、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1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2、在议论文中,写作者可鲜明地、毫不含糊地表明()A: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B: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C: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D:辨别什么,提示什么
13、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的建立为标志的。A:DNA重组技术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____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15、属于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有。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E:团结协作
16、一个幼儿在洗澡的时候故意用手击水,把水溅得到处都是,也弄湿了妈妈的衣服,妈妈越是呵斥,该幼儿越是使劲地击水。该幼儿的游戏行为属于。A:探索动作 B:象征动作 C:嬉戏动作 D:角色扮演
17、下列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__。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18、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A.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B.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C.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D.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19、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__。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20、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__。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E.回避条件作用 20、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__。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E.回避条件作用
21、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____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2、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公元1976年是农历丙辰年,据此推算,公元1977年应该是。A:农历丁巳年 B:农历戊午年 C:农历丙寅年 D:农历辛亥年
23、共同要素说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共同提出的。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泊尔 D:伍德沃斯
24、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有__。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25、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对思维活动的作用是__。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基本维持不变 C.动作起着总结的作用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
2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A: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7、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__ A.迁移 B.技能 C.态度 D.心向
28、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A.了解活动的结构
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D.教师示范要正确
29、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__。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30、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想要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____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第二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班级管理 模拟试题
小学班级管理(1)--解析
一、单选题
1,不属于教师的领导方式的是()。答 案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断型
D,民主型
考 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领导方式、专断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
2,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一直为各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答 案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l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r、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基本定型,发展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答 案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4,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
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答 案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
考 点 课程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综合性(课堂教学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兴趣性和自愿性。
5,班级()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答 案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考 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6,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与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教育价值非对立的内容,一般采取()的策略。
答 案 A,宽松
B,推荐
C,禁止
D,优待
考 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网络资源,要控制网络不良影响,其中,要从网络的丰富资源中提取与班级管理要求相一致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一般采取宽松的策略。
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答 案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考 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分 值 1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诧、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答 案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考 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9,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答 案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考 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10,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答 案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1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答 案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2,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答 案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1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答 案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考 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14,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答 案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考 点 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15,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答 案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特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
16,()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答 案 A,积极
B,权威
C,民主
D,消极
考 点 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课堂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17,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答 案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方法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8,()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答 案 A,集权
B,权威
C,教师主导
D,民主
考 点 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9,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答 案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20,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
答 案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考 点 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21,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答 案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考 点 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即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2,()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答 案 A,戴尔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勒温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23,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答 案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考 点 班级活动的功能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课外活动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24,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答 案 A,积极的B,消极的C,对抗的D,不能确定
考 点 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消极的课堂气氛主要在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并不积极.由于学生感到紧张拘谨,在提问时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被动地回答问题,甚至不回答问题,课堂上表现为死气沉沉。
25,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答 案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良好性格的教育
C,人际交往教育
D,意志品质的培养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26,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答 案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创新意识
D,角色意识
考 点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班主任首要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识。
27,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答 案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定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
28,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答 案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也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更是协调各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主要力量。
29,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答 案 A,接近性
B,补偿性
C,竞争性
D,相似性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题目中学生形成不同形式的群体,主要在于能力相似性这一点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学生由于具有相同点而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商讨,相互之间也产生影响。
3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答 案 A,个人活动
B,文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
考 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群众性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助。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31,在班级管理中,()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答 案 A,校长
B,班主任
C,教师
D,教导主任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决策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是班级的核心。
3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答 案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班主任的作用。
3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答 案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保证机体正常运转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地参与对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
3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答 案 A,民主型
B,仁慈专断型
C,放任自流型
D,强硬专断型
考 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运作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35,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不包括()。答 案 A,自愿性
B,灵活性
C,多样性
D,广泛性
考 点 课外活动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有:A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36,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地位。答 案 A,主导
B,领导
C,辅助
D,启发指导
考 点 课外活动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37,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答 案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考 点 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B 文字解析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8,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答 案 A,交往
B,学习
C,德育
D,认识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
39,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话动更有利于()。答 案 A,坚持“循序渐进”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发展学生个性
考 点 课外活动概述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40,小学班级是一个双重性的组织,它既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的基层组织。答 案 A,中国儿童先锋队
B,社会少年先锋队
C,中国少年先锋队
D,国际少年先锋队 考 点 班级的概念 分 值 2 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小学班级是一个双重性的组织,它既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基层组织。
四、简答题
1,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考 点 班级管理的原则 分 值 10 分
正确答案(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文字解析 考察班级管理的原则
2,简述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考 点 班级管理的原则 分 值 10 分
正确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文字解析 考察班级管理的原则
3,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考 点 班级管理的模式 分 值 10 分
正确答案(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理。
文字解析 考察班级管理的模式
五、综合题
【案例1】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粜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一):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问题(二):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 问题(一):①言行并驳。李老师虽然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纸屑,可自己却说脏话,乱扔烟蒂。“言语”与“行为”不一致,言语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反倒身教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②言教方法失当。“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③敬业精神的缺失。李老师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在教育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当然效果就会比较差。
问题(二):①言行一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②因材施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有理有据,用学生易懂的方式进行。③全心全意。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做到用心,用真心诚意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改正错误,好好学习。
【案例2】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El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李老师问问题,然后李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地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李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呼呼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请对该案例进行评析。【参考答案】
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
第三篇:2016年内蒙古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模拟试题
2016年内蒙古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模拟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E:重视个别差异
2、在西方,柏拉图对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是()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3、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信
D:大气环流探测
4、教育爱不仅是教育感化学生,陶冶学生良好人性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激励学生学习不可忽视的()。A.重要条件 B.重要内容 C.动力
D.辅助条件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A:爱岗敬业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热爱学生
8、在自我意识发展中,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阶段,属于()阶段。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完善自我
9、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小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课堂教学
10、下列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A: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幼儿学习放在首位
B: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C: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D: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11、根据强化学习理论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并在20世纪50年代大力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的心理学家是____ A:托尔曼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12、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分。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定向迁移
13、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A.省级课程 B.地级课程 C.县级课程 D.学校课程
14、地球和月球相比,有许多共同属性,如它们都属太阳系星体,都是球形的,都有自转和公转等。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因此,月球上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推论的可靠性? A:地球和月球大小不同 B:月球上同一地点温度变化极大,白天可以上升到128℃,晚上又降至零下180℃ C:月球距地球很远,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D:地球和月球形成时间不同
15、儿童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其处于。A: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B:自我感觉阶段 C:自我观察阶段 D:自我体验阶段
16、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__。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17、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__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1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19、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身 D:选举权
20、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一般可以把学习分为哪三类? A:知识学习、意义学习和命题学习B: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C:命题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21、”将心比心”属于。A:心胸豁达 B:期望 C:善解人意 D:移情作用
22、持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是的观点。__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23、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__。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顿悟说的奠基人是__。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尔曼
2、日本制定的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法令是____ A:《教育令》 B:《学制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壬戌学制》
3、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4、教师的注意力特征主要表现在__。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稳定性
5、对个别学生的教育__。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6、未成年人享有,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A:学习权 B:受教育权 C:集会权 D:人身权 E:卢梭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__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__。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9、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是__。A.以教师教为中心 B.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C.关注真实生活
D.以“研究”超越“经验” E.创造性和灵活性
1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__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
11、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__。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表达清晰 E.气氛热烈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A:推行回归教育 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 D:发展成人教育
13、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中包含着____ A:自下而上的迁移 B:自上而下的迁移 C:平行迁移 D:逆向迁移
14、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经常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融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1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实现。A.提高人的修养 B.促进社会变革
C.可以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D.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E.可以延续文化的发展
16、有五个大学生面对采访说了如下的话:[1]营:“我还没有考试作弊的经历。”[2]静:“萱撒谎了。”[3]诚:“我曾经在网吧包夜。”[4]笃:“诚在撒谎。”[5]惠:“诚和笃都在撒谎。”那么,他们五人中到底有几个人在撒谎呢? A:4 B:3 C:2 D:1
17、下列关于信度与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信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B: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 C:信度的重要性大于效度
D: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18、享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盛誉的画家是。A:德拉克洛瓦 B:毕加索 C:达利 D:梵高
19、下列哪些属于学习现象____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20、某产品滞销或者是因为质量不好,或者是因为价格太高,或者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经分析该产品质量很好。那么。A:该产品滞销是因为价格太高
B:该产品滞销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
C:该产品滞销或者是因为价格太高,或者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
D:该产品滞销或者既不是因为价格太高,也不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
21、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搞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由此可见()
A:如果农村社会稳定,基层民主建设搞好了,那么农民生活水平一定提高了 B:只要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能搞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C:如果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一定可以搞好
D:而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见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搞好了
22、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2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是基础,__是关键。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第四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定稿]
第一章 班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2.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罗杰斯 D.布鲁纳
3.夸美纽斯的()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学与发展》
4.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B.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 5.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功能。A.社会化 B.诊断 C.校正 D.促进发展
6.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模式。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目标管理 D.班级平行管理
7.()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A.班级平行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常规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0.()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A.班级民主管理 B.班级常规管理 C.班级平行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1.()提出了目标管理。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布鲁纳 D.夸美纽斯
12.下列关于班集体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13.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一定的组织结构
14.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此时处于班集体发展的()。A.组建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15.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而且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这一阶段属于班集体发展的()。A.组建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1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17.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A.正常秩序 B.共同目标 C.平等关系 D.严密的组织结构
18.当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A.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D.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19.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是()。A.班级秩序 B.班集体舆论 C.班风 D.班级管理
20.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A.优秀班干部
B.负责的班主任 C.班级成员融洽 D.良好的班风
21.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22.()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A.教师 B.班主任 C.班长 D.学生会
23.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包括()。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能力素质 D.体育素质
24.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 B.学习C.锻炼 D.考试
25.()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A.班主任 B.学生 C.共青团 D.班干部
26.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27.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教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辅导学生 D.了解学生
2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操行评定
29.()是指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操行评定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30.关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收集—整理—保管—鉴定 B.管理—收集—鉴定—保管 C.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D.收集—鉴定—保管—整理 31.个别教育是指()。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D.全体学生的教育
32.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D.强烈的荣誉感
33.关于组织班会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主题不宜过杂 B.班主任应是引导者 C.要有的放矢
D.班主任要做好“演员”
34.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5.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A.学生 B.教师 C.班主任 D.班干部
二、简答题
1.简述班级的发展历程。2.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3.班级管理有哪几种模式? 4.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6.简述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有哪些? 8.简述班主任的工作任务。9.班主任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10.简述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转变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两百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请注意:心理报告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
以前的方式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问题:请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卫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是因为在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
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的学习环境。于是有一次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45人。”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回答:“一个人也没有。”
问题:
(1)评价一下这个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怎么样。(2)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班级管理建议。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吴老师的专制管理班级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反对。后来,吴老师改变了班级管理方式:首先,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再次,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最后,增强双方沟通。
渐渐地,班级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问题:
(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2)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评语二】你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能配合体育委员工作,对班长的工作也能大力协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卫生委员的职责,受到好评。在学习方面,主观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够,成绩尚不够理想,希望进一步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力争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业方面有更大进步。
问题: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两则评语,并谈谈写评语应注意什么。第一章 班
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2.A【解析】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3.C【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4.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5.D【解析】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能够为班级成员的发展提供机会。
6.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7.A【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8.B【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C【解析】题干是对“民主管理”的概念的阐述。
10.A【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11.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12.A【解析】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单纯地说班集体就是班群体,缩小了班集体的内涵。
13.A【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4.B【解析】班集体处于形成阶段时,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
15.C【解析】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16.D【解析】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7.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18.A【解析】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19.B【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20.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21.C【解析】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其本职工作。
22.B【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3.D【解析】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24.A【解析】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25.A【解析】班主任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26.C【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
27.D【解析】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
28.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29.B【解析】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的档案。
30.C【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31.D【解析】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即全体学生的教育。
32.D【解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33.D【解析】组织班会时,班主任应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34.D【解析】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
35.A【解析】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后来,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此后,班级组织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中开始逐步推广。
(3)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自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此教学形式。2.【参考答案】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3.【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4.【参考答案】(I)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5.【参考答案】
(1)组建阶段。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
(2)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4)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6.【参考答案】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7.【参考答案】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条件。(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8.【参考答案】
(1)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和活动。(4)加强班集体建设,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9.【参考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
(8)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10.【参考答案】(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处罚学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违反纪律也是有不同原因的,老师处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案例中的班主任所采取的处罚方法很值得我们思考。
(2)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该案例中,班主任在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3)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不能专制也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该班主任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一些“处罚”手段,顾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学到了知识;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4)案例中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教育。处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案例中的班主任这样的处理方法,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学生违反纪律是错误的,必须受到处罚,这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
(5)案例中的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这位老师采取暗示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直接点破,但是学生在老师的“惩罚”下,通过表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将惩罚与教学相结合,惩罚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心服口服,知错能改,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参考答案】
(1)鉴于该班级的特殊情况,我会选择班级常规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班级规范,如班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
(2)运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不断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自己的情操来影响、感化学生。
(3)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班集体组建工作很重要,我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并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把该班级培养成为优秀的班集体。3.【参考答案】
(1)从儿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班级学习风气不浓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不能安心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规范班级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及其模范作用的发挥。4.【参考答案】
(1)现代班级管理观要求以学生为本,建立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2)吴老师最初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坚持专制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支配性领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如何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因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与抗议。
(3)吴老师后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增强双方沟通”体现了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5.【参考答案】
(1)从评语一中的用词“该生”可以看出,这是传统式的评语,虽然在评语中提到了学生表现良好的一面,但在用词上依然不能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相对于评语一,评语二的用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且评价理念符合鼓励性评价理念,更能突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层面上,评语一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奋发向上,肯定其优点,找出其缺点,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同时,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
第五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自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3.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4.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5.中班幼儿凯凯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A.情境性想象
B.愿望性想象
C.经验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6.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7.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9.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0.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1:20
B.1:20~1:2C.1:25~1:30
D.1:30~1:35
11.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A.1904年
B.1915年
C.1923年
D.1934年
12.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3.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14.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县
B.街道
C.市
D.区
15.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行动操练法
B.实践法
C.直观形象法
D.情感体验法
16.大(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种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17.在管理幼儿园班级时,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是指()。
A.幼儿园班级管理
B.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C.幼儿园班级情况分析
D.幼儿园班级工作安排
18.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19.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0.以下选项中,不是按照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是()。
A.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终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1.简述学前儿童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
22.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
23.什么是社会性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4.简述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25.游戏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27.试述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和矫正的重要原则。
28.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29.明明是一个6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明明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共有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明明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与他妈妈正确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根据材料分析明明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24分)
30.根据幼儿美育的要求,设计一次节日活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B
5.C
6.D
7.B
8.A
9.D
10.A
11.C
12.D
13.C
14.B
15.C
16.A
17.B
18.C
19.A
20.D
二、简答题
21.答: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住的事物也是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其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2)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掌握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也明显地发展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面现象出发,还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
22.答: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23.答: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例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社会性可以说是一种静态形式,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动态的过程,是一种逐步建构的过程。新生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生理结构的生物人,不具备社会属性。客观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不认得生活中的任何东西和任何人。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自觉遵守。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24.答:我国幼儿园具有为幼儿和幼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其二是“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以知识、信息为主要生产动力的时代。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这一切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教育必须从素质教育入手,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方法等全面地进行改革,否则,幼儿园是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幼儿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幼儿教育机构类型单
一、服务范围狭窄、机制不灵活的现状就不可避免地会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在办园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时间、保育范围、运作机制等各方面更灵活、更方便、更能适合家长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特点和需要。(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幼儿家长通过耳闻目睹,对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不仅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长得好,更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幼儿园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成了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幼儿园只有教育质量高,才会生源充足、家长满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5.答:(1)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去进行游戏,在其中去寻找快乐。
(2)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戏的这一特征,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
(3)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生活。
(4)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去游戏。
26.答:记录分析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安排某种情境出现,引发幼儿的行为反应,观测和记录结果,从而对幼儿某些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比如,一位教师想了解某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对幼儿的游戏过程做了以下的记录,并进行了分析。
观察对象:宇宇女4.5岁
当教师宣布小朋友可以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后,她快速地跑到娃娃家里,抱起了一个娃娃,并拿了一个小纸片放在娃娃的嘴边说:“娃娃嗓子发炎了,来来来,赶紧用吸管吃点药吧。”然后,她就走到一筐拼插的玩具柜边,用几个塑料条搭成了一条腰带的形状,并束在自己的腰间,双手叉腰转了几圈。过了一会,她走到肯德基的柜台前,没有说一句话,自己动手拿起了汉堡包,张开嘴假装吃了一下,又放了回去,这样的动作她重复了5次,然后离开在活动室里走来走去,直到游戏结束。
从这位幼儿的一系列的游戏行为中可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游戏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玩某种游戏的动机和意图。因而,当教师宣布可以游戏时,幼儿快速地跑到娃娃家里进行游戏。
(2)能较合理地选择与自己的游戏主题相关的材料,并会主动找替代物来替代游戏中的“用品”。
(3)游戏中缺少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行为。如,当她来到肯德基“吃饭”时,肯德基里有务员和收银员,她没有和他们说一句话。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如何根据观察的记录来评价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的,为教师分析评价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参考。
分析:
这一记录形式既有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客观记录,又有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所作的分析,最后又将这一游戏行为涉及的发展方面进行概括。“发展评价”一栏,可以是仅仅打钩,也可以做一个表示层次的符号,如三角或五角星等,便于教师对某个幼儿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三、论述题
27.答: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1)学前儿童的El'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岁是儿童开始说话的年龄。说话是一种发音的言语流,语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这里包含着发音的连续动作,又要求发音之间有恰当的间断。2~3岁儿童的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即在发音系统还没有完成说话的准备时,他已发出了发音的冲动,造成先发出的语音和后来应该发出的语音的脱节,也就是发音连续动作的不恰当的停顿和割裂。导致这种现象的情况可能有两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语言的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脱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去继续表达。两种情况都使儿童出现过度激动和紧张,这种激动和紧张状态使发音系统受到抑制,发音器官发生很细微的抽搐或痉挛,于是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的发音停滞和重复,将使儿童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次遇到类似的说话情景或类似的语词时,即发生同样的抑制现象,造成口吃。
②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据北京某医院统计,某年参加口吃矫治的44人中,30人有幼年模仿口吃的历史。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不自觉地形成习惯。在幼儿园,口吃有时似乎像一种“传染病”,迅速蔓延。(2)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他的口-乞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甚至由此导致儿童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
28.答: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全面素质。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使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更加发达,随之社会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和冒险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现有的幼儿教育目标中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权威、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智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幼儿成长和进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唯一的通行证就是学会学习,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
四、材料分析题
29.答:(1)根据对案例进行分析,明明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好奇、好学,具体分析如下。
①4~5岁儿童的心理发展发生了较大的飞跃,而5~6岁则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都很好奇,但5岁以后儿童的好奇心有所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其活跃性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同时,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②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学习,愿意上课,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技巧以后就会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他们已经能够坚持稍长一些时间的智力活动。在课堂上,他们喜欢各种新事物,喜欢一些动脑筋的活动,如做计算活动、编故事或做其他的创造性活动。在课外,不少儿童热衷于下棋、猜谜,或做各种智力游戏。此时儿童的淘气,有时是求知欲的表现。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常常闯祸后还自以为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