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时间:2019-05-13 00:2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篇: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概念整理归纳

一、因数和倍数

1.因数、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和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它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

3.1的因数只有1;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2个因数。

4.因为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因数。

5.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也都是0的因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

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如果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三、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自然数的分法(1)质数、合数、1(2)偶数、奇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是唯一的偶质数,除了2以外,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5.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7(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8.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注意:要把质因数相乘形式写在等号右边,商不能是1,例21=3×7)

12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9.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0.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典型例题

例1.48的约数有哪几个?20以内3的倍数有哪几个?

分析:要求48的全部约数,必须包括1和它本身,这是容易出错的,3的倍数有无限多个,这里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应该在20以内去找,此时3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解:48的约数有:1、2、3、4、6、8、12、16、24、48,共10个

20以内3的倍数有:3、6、9、12、15、18,共6个.

例2.在下面的□里填数字,使这个数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3整除.

50□0;2□□5;11□2□.

分析:要使填出的数能被5整除,则个位数字应该为0或者为5;要使填出的数能被3整除,则各位数字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

解:题目的答案可以是:

第一个:5010,5040,5070.

第二个:2115,5415,2715…….

第三个:11025,11520,11820…….

例3.从0、4、5、7四个数中,任意选三个数组成同时能被2、3、5整除的三位数.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相关的文章。分析: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个位数一定是0;能被3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可知,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是0,同时各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由于个位数是0,因此只要十位与百位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就行了.这四个数中的两数之和只有(4+5=)9和(5+7=)12是3 的倍数.

解:这样的三位(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数有四个:450;540;570;750.

例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能同时被2、3整除.

415□

分析:这个数要能被2整除,则个位上可以填0、2、4、6、8,但是同时又要能被3整除,因此四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而4+1+5=10,所以个位数字只能是2或8,即方框里可以填2或8.

第二篇:倍数和因数教学案例

倍数和因数教学案例

杨岔小学 马占兵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

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生3:6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

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张老师作一下详细说明,因为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完成,下面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单干,想一想怎么不遗漏,注意了,当你找出了36的所有因数,别忘了填在作业纸上,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下面更好。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生2:写全了 生大声说:没有!

师:正好触及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写全,少了3、6、9。师: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这样比较美观。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象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师:第二个同学有没有找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送给他。

生:他应该把4、3调换一下。

师:做了一个微调就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带给我们一种寻找的有序。第三个同学是最没有顺序的,什么1、36,2、18了,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师:你想提出抗议吗?你们觉得有顺序吗?(有)你自己来说?

生:他们那样还要头对尾头对尾的,像这样直接就可以写了。

师:有没有听明白,也是同样一对一对出现的。生:大小没有排,B大小排完后从小到大很舒服。

师:你看你那个舒服吗?

生:舒服 师:正是因为你的质疑,他把方法说了出来。他用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出的发言,正是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没有问题。

师:虽然这个同学找到了尝试完了1,找到

36、尝试完了2,找到18、3、12、4、9、6,自然数有很多,那你的7、8没有试,你怎么知道找全了呢? 生1: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

生2:我认为应该找到比较接近如5、6,7、8找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

师:体会体会

1、学生:36、2、学生: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生:直接找更大数的所有的因数,这个同学很厉害,已经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找一个因数的个数了。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遗漏。试一个。20 生齐:1、2、4、5、10、20 再试一个:15,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汇报

师:寻找一个数掌握的不错,这节课还要研究倍数呢。会找一书的倍数吗?找一个小一点的,3的倍数,谁来找一个。

生:

21、300 师:你能把3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 生:不能。太多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试试看。学生练习纸上完成,汇报。师:同学们虽然找的答案差不多,但脑子里的方法各不相同。我想听听你是怎样找的? 生1:3×1、3×2 师:能理解吗?

生1:3+3=6、6+3=9 师:有理吗?不要小看加3了,当到数大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生:略 师: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掌握了吗?试一试。7的倍数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50以内7的倍数。

师:谁来说说这一次你找了哪几个? 生:7、14、21、28 师:为什么不加省略号? 生:因为给了一个限制。

师:任何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略

三、感受倍数和因数的神奇奥秘

师:透出一个信息,关于因数和倍数是不是蕴藏了很有意思的规律,下面这题就隐藏了一条规律。屏幕显示:老师这有9颗珠子全部放到十位和个位,1颗放十位,另外8颗放个位。这样就得到几?(18)要是不这样放,你还能得到其他的两位数吗? 生1:27 生2:36 师:把你知道的两位数跟同桌说一说。学生同桌说,师:如果把你们说的两位数按一定顺序排出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排数,是这样吗?屏幕展示: 18、27、36、45、54、63、72、81 仔细观察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9的倍数

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8的倍数)师:发现了什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不一定都是8的倍数),7颗珠子、6颗珠子呢?其实这里的学问没有同学想的那么简单,张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自己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珠子,看看6颗5颗4颗拨出的两位数到底和珠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规律,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其实不仅在计数器上找到一些有趣的规律。

师:张老师问一个问题,好不好?1—100这100个数,思考一下,哪个数的因数最多?

生1:1 生2:99 师:还有谁要发表的?

生3:9 师问生2:为什么认为99的因数最多?

生:9是最大的。师:张老师公布一下答案: 60 师:可以一起找一找。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比99多多了。是不是数越大,因数就越多。你们知道一小时有多少分?(60分),一分=60秒,这里的60和刚才的60有关系吗?这里的60就和100以内的因数有关系,你们相信吗?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字王国》,学生读有关资料。

师:相信了吧,其实张老师一开始也是特别不相信,咱们历法上面的 1小时=60分,一分=60秒的进率竟然和100以内的数的因数有着这么大的关系,这本书详细记载着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24小时,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用12、24作为进率,道理是一样的。数学中发现的规律 师:更有意思的在后面,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数,数学家把6称为“完美数”。想知道为什么吗?用最快的速度说一说6的因数?

生:1、2、3、6 师:把6划去,1+2+3=6,又回到了6本身,正是因为这样的数非常特别,所以数学家把这样特点的数称为是完美数。数学家找到了第一个完美数,就会去找第一个完美数,猜猜看,找到了没有?今天张老师不把答案直接告诉你们,我透露一下资料好不好?第二个完美数比20大,比30小,而且还是一个双数,好猜了吧。数学上的规律不是一下子直觉说出来的,那么这样先来说一说双数:22、24、26、28,猜猜看,可能是谁? 学生试这四个数。

师:写出所有的因数,然后把自己给去掉。

师:正确答案应该是22,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人们开始找第三个完美数,想知道第5个吗?师板书。为什么这么惊讶?同学们惊讶的背后张老师体会的过老,刚才找一个也花了一分多钟,要从几十亿数中找出这6个完美数,数学家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你觉得什么力量使数学家们去不断努力?

生:好奇心 师:数学家们能透过枯燥的数学本身看到里面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这堂课一样,透过数字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规律。高斯曾经说过的把数学比作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研究的只是数论中的最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识,换句话说这堂课我们没有摘取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摘取的只是皇冠上一小粒一小粒的珠子。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这是因数与倍数的案例,充满人性化的评价语,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让我颇受启发。我也尝试着按照这样的思路开始了我的课堂教学。基于时间的限制,我把“感受倍数和因数的神奇奥秘”这一块极富文化气息的内容放在了我的阅读课的教学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

老师的“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尽管学生是找错了,他这样说:“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相比之下,我的课堂上习惯性地少了些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学生收获的成功不多,积极性不够。

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36的因数和3的倍数,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而我的课堂总是害怕学生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所以不敢放手,学生也常在我设计的框框里思考,自然同样的教案我也没有上出这份精彩。

努力去做一个发现者、引导者!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上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2013年的青岛版教材放在四年级上册,2014年的青岛版新教材放在了五年级上册。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信息窗的内容有了变化。原来是摆放图片,现在是排队做球操表演。而我设计的微课程内容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是不变的。放在五年级同样适用。因此,利用微课程所设计的内容为五年级的同学讲授了《因数和倍数》这节课。

过去的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的教材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前预习为主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棒代表12个同学摆一摆,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利用微课程,让孩子提前学习、预习。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在随后的练习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于是就让孩子们先交流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用了很多时间,最后终于弄明白寻找因数和倍数的关键:从1开始寻找,找到重复为止。最后,学习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特点,所用时间就减少了。有点遗憾。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25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25的因数,我发现多数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少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25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老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智能内化。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认识因数和倍数这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出示,实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课上还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我发现因为使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一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学习时格外吃力,个别课前认真学习的学生真正可以成为学生的小老师。翻转课堂如果处理不好预习和课堂学习的关系,那么,课堂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加重。今后,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案,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努力去解决。

第四篇:青岛版四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学过的数,明确因数和倍数是在自然数的范畴内。

二、新课探究:

1、学生自学。

A、教师演示自学指导的内容。

B、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帮助后进小组。

2、汇报学习成果。

根据自学作业逐步汇报。

A、新朋友的名称:因数和倍数。

它们的关系,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再请其他学生举其它的例子,说明因数与倍数互相依存的关系。

强调:2是因数,12是倍数。的说法不正确。B、你能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和倍数朋友吗?说说你的方法。(可以举例说明)此处学生一定会有矛盾,主要是生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和个数是无限的。

在学生辩论上面问题的过程中,随机检查学生找了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想乘法算式,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最接近的两个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想乘法算式,用这个数去乘

1、乘

2、乘……

强调:只有按顺序才能找的全面、准确。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C、最后一个自学问题: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哪个数,为什么? 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因为:任何数乘0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队0没有意义。所以,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因数与倍数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高广泛,例如: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一小时为什么是60分,1分钟又为什么是60秒?等等都是运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因数与倍数。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判断题和填空题。

2、课本第三题。

四、拓展运用

课件剩余的题。时间肯定不够用,其余的留到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

五、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如何获得的?

第五篇:《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

《因数与倍数》教学案例

刘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对辨析、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整除的两种读法等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索提供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

二、探索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察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

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l×12=12,2×6=12的关系。

(3)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

【评析】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思考步骤,寻找36的所有因数。既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l,2,3,4……分别乘这个数。

(2)练一练:6的倍数有:,40以内6的倍数有:一o

【评析】由于有了有序思考的基础,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提升。

4.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你对它们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评析】通过观察板书上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三、归纳空间,内化新知。

师生共同总结: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四、拓展空间,应用新知。

1.15的因数有:——,15的倍数有:——。

2.判断。

(1)6是因数,24是倍数。()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3)l是l,2,3,4……的因数。

()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l,这个数的因数有l,5,25。()

4.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

5.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5的倍数。

(2)48的因数。

(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下载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四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案例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课前交流,渗透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 学片段一: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不过我先不给你们看,先让你们来猜猜。照片有两个爸爸......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青岛市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

    《倍数和因数》教学案例与反思大全

    德胜小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

    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1课时 教案背景: 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来安排的,这种......

    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沙集镇白庙小学王为聪 教案背景: 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约数和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冀教

    倍数和因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自然数、倍数、因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写出一个数的倍数、因数。 2.进一步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快速地判断......

    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第70-72页的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

    因数和倍数

    成功之举: 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