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学法若干问题探讨
中小学英语教学法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许嘉英 创建者: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03-11-06 浏览次数:552
关闭窗口
不论是将已有知识传播给学生,抑或是将某种技能、技巧教给学生,都离不开一种在教学意图和最终结果之间起中介、联系作用的手段,即适当的教学方法。不难设想,在外语教学中,再好的教案设计、施教意图,如果缺少使之具体化、操作化的方法,也只能是徒具形式的空想。由此可见,教学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学事物间不可缺少的中介。
马克思指出,“为了把握事物,就必须把握中介。”①因此,从教育学“中介”范畴的高度,探讨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深化外语教学法研究、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一
所谓教学法,通常包括教学路径、教学模式和教学具体方法与技巧这三大方面。概括地说,运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1)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2)使抽象、繁复的知识体系变得易为学习者所理解、所掌握;(3)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判断一种教学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否行之有效的三个指标。对照上述三项指标,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脱节的问题则是显然易见的。归纳起来,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完全由教者自定,而不根据学习者学法的特点制定出来的。中小学的英语学习时数共约900个课时。照理,这对于初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双基”来说是足够的,但为何往往达不到这一基本要求呢?据笔者听课观察,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的教法完全脱离了学习者的学法特点和需要。例如:英语写作训练课,本是一种符号信息和动笔行为的“S-R刺激反应过程”,要求学生运用《大纲》规定掌握的1200-1940个单词中的高频词、500多条短语中的常用句以及200多个典型句型中的基本句型进行动笔练习。但是,笔者发现,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沿用普通文化课中的“讲授法”进行“写作训练”教学,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讲授法,之所以有其生命力,在于它起源于早期人类社会活动中“讲故事”这种古老的口耳相传的形式②,因此,它的逻辑的严密性、知识链条的组织系统性和随机发挥的生动性常常使听者心旷神怡,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所要学的知识。但英语写作训练这种试误性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却不能用讲授法来进行。原因在于,写作不是一种认知同化行为,而是一种操作习得行为。学生对满堂灌的态度如何呢?根据李春兰所作的“高中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法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喜欢“通过独立练习或阅读来巩固知识”;其次是喜欢小组协同学习、讨论等方法,最不喜欢的就是一言堂、满堂灌③。
2.各种教学法建立在以“多学”为目的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使学生“善学”为目标的基础上,反而加深了学习者在知识与能力培养上的处于“两难困境”的情况。
学习者究竟应当获得知识,还是应当获得能力?这并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问题。事实上,早期的“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就已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笔者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以及“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这两种观点都是偏颇的。一种教学法,只满足于学习者如何多记知识,是远不足取的;而应当有助于学习者养成“善学”、“会用”的本领。海姆斯(Dell.Hymes)说得对:There are rules of use which the rules of syntax are meaningless。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是运用的语言形式正确,合乎语法规则,但句子无意义,这也正是英语练习偏重机械性训练而忽视有意义训练的一个反映。
3.教法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为大纲、教材和分数服务,而并未做到为学生学习最优化服务。原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的最优化,就是为了学的最优化。”④ Jin Shibo教授也曾说过:At all times, serious
attention must be paid by the teacher to helping the student work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methods of study ⑤。以“交际法”为例,这种以培养学生自主随机地进行自由对话为目的的方法,实际上,也成为“以巩固既有知识句型为目的”的一种机械的控制操作(controlled drill)方法。表现在:(1)整个操作过程均受教师控制;(2)练习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3)缺少信息沟(information gap);(4)练习中已知内容多。由此可见,不论多么有效的教学方法,一量为分数、教材所束缚,便会失去其有效性和使用的真正意义。
二
针对我国中小学英语学法运用中的问题,大量介绍、引进了国外有关的外语教学法理论和各种最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本节将简要地对几种主要流行的教学法及其使用中的得失给予评价与讨论。
在徐方所列举的16种教学法专著和教材中,吴棠等著的《中学英语教学法》,马俊明等编写的《英语教师的艺术》,胡春洞著的《中学英语教学法漫谈》以及李庭芗主编的《英语教学法》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多数著作都一致认为,我国50年代英语教学主要以翻译为主;60年代则开始受结构主义的影响;1978年以后引进听说法(结构法),80年代则倡导功能法。目前较流行的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交际法。
交际法又分机械交际法和亚交际活动。如包括“交际前活动”(pre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和亚交际活动(Quasi-communicative activities)中的“结构操作”(structural drills)。交际法在上述活动中的优点在于:(1)可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2)教学中能够使用一定量的英语;(3)给学生对话提供一定的机会。但是这些活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随机性活动。即如廖晓青所指出的,大多数对话还有“背诵记忆性对话”(perferming-memorised dialogues)。显然,交际法不应停留在这种较低级的机械性对话训练阶段,而应当创造条件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对话训练阶段过渡。从control向creativity过渡是交际法的根本宗旨。有关
学者提出的“五步过渡法”值得肯定。即从背诵记忆性对话(performing-memorized dialogues)→情境操作(Contextualised drills)→提示性对话(acaued dialogues)→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即席讨论(improvisation)。这种自主性交际法的运用,可以增加“信息沟”⑥,对话并不完全受教师已有安排的控制。
英语语言学家L.G.Alexander正确地指出,“不应鼓励学生犯错误”;而学生错误的多少则同教法在本质上的不足具有密切关系。好的教学法要能够“结合生活创设情境,超越词句传递信息”。因此,语言的教学过程是多维的、动态的、意义丰富的过程。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无法达到教学的全部目标。早期由德国人提出、又由法国人潘洛什(A.pinloche)加以推广的“混合教学法”,目的就是针对单一教法无法适应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弊端而制定的。50年代以前,原苏联学者齐斯嘉柯夫倡导“综合法”,旨在把听、说、读、写等活动结合起来,这同别里严耶夫“自觉实践法”以及美籍意大利专家玛朗、菲基阿罗的“折衷法”(eclectic approach)十分相似。“cluster教学法”追求大尺度、多项目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ered class)”目标⑦,把基点确立在讨论、表演交际、自觉实践等环节上,怕讲错、怕不合规范从而受到抑制的心理障碍,主要源于使用中的“八少现象”,即简缩形式少,习惯用语少,常用词汇少,省略句少,自然句少,移位现象少,短句少,跳跃少。
课堂实践表明,学生的“说”,有一个从母语到外语的“心译一编码转换”过程。属于“3P过程”,即属于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运用(production)的综合实践活动。“说”既是learning过程,同时也是一种acquisition(习得)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产出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要使学生说得好,不仅要创设一定的语境(context),而且要使他们处于cued-diologues→role-playing→ improvisation的真实情境中,存在一个从母语到外语的“语际连续体”(Stern所指的,即“continuum”);从听到说是一种“领悟习得”过程。“领悟教学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就持这种观点。
针对阅读与词汇教学的问题,国内外先后推出了认知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以及自觉对比法等一系列新方法。1984年,威廉(William)和达勒斯(Dallas)两位指出,在阅读中,词汇障碍远比结构障碍要多。但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部分的教学往往采用听的办法加以解决,较少采用视觉教材。按照鲁梅尔哈特(Rumelhert)的观点,在人的接受信息的活动中,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阅读实际上是一个由视觉获得信息和由感悟获得信息的结合过程。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必须解决好“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 reading)”和“读后活动(post reading)”三者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在H.P.Grice的语用学基础上,D.Sperber和D.Wilson二位学者曾提出了基于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基础上的“关联理论”⑧。指出人们是根据相互联系的信息去认识事物的,即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寻找话语同语境之间的内有关联无疑具有作用。国内NMET的对话理解题也多依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制定。
以往的词汇教学,往往割裂词汇同语境之间,即同上下文、短语、篇章之间的相互关联孤立地进行,因而效果较差。按照关联理论,学生学习词汇并不是单独从词汇表的集中朗读开始学习的,而应从词汇的语境处开始学习词汇。例如,在王宗炎的《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sweet一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词义。例如:a sweet temper中的sweet则具有gentle的意思;而在the sweet smell of roses中,sweel又具有tight pleasant或fragrant的意思。最简单的例子是bank这类词,它即有“岸”又有“银行”两层以上的词义。故需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来学习。
总之,目前在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国外教学方法,可谓新理论迭出,方法众多。但深察其弊端和不足,最明显有两点:一是生吞活剥,完全照搬国外教法。如保加利亚I.洛札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本适合于特殊儿童和幼小儿童的英语学习,但国内则大量运用于大学和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实践证明,它并未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点是仍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偏重用“语法翻译分析法”,对于象“情景法”、“交
际法”和“功能法”等方法,要么是偶一为之,要么是弃之不用,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们在语言、词法、写作、阅读以及运用等方面获得。
三
教学法虽说是顺应时代需要产生的,但它同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之间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自从100多年前传教士将圣经翻译成各种文字,逐字逐句推敲,这种时尚就开始渗透于我国大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中,促成了分析和翻译法的兴起。二战时,美国将大批懂外语的青年军人派往国外,这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强化人的口语能力。从而使听说法应运而生。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交际法诞生了。新的教学法开始从注重外语知识的传播变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法同教材之间也开始由教师完成二者间的联系到事先确立二者间的有机联系。编写原则也尽量体现这方面的特点。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教材,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英语课本》(初中部分)到1993年共使用了10年。这套教材已经开始将听说法的基础原则贯穿其中。后来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英国朗文出版集团与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合编的Junior English for China都强调了交际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的方针。广东省(沿海版)初中英语教材更是注重情境、交际、语法三位一体的编写原则。
进入90年代以来,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更加注重了同现代教学理论的密切结合问题,象“发现一顿悟法”、“纲要信号法”,都直接采用了西方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专家布鲁纳、奥苏贝尔和根舍因的理论成果。外语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深入到教学哲学的更深层次。归纳出了当代教学模式受经典人本主义(classical humanism)、重建主义(reconstructionism)以及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三个教学哲学流派影响趋势。
不论是“五步教学”,还是“关联教学”,都不难发现它们已深受现代教学理论影响的趋势,象“活动教学”、“掌握学习”、“新形式训练说”
等理论都为现代外语教学法的更新与改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翻译法建立在实质训练说的教学论的基础上,其直接理论来源是印欧语文学和机械语言学,讲求实质性、系统性、重语法、字母讲授,忽视发音。直接法仍以教学论和实验心理学的技能迁移理论为基础,重视模仿及外语同事物意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但却较为忽视母语本身的影响。听说法(结构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重视记忆句型和直观手段的运用,但较少注重语法分析的作用。认知法则直接以奥苏贝尔的认知心理学以及转换生成语言学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推行“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的教学策略。交际法的理论来源是社会心理学及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习得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以上分析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这一更大尺度的视角之内,因而得出了英语教学法本身难以发现的若干结论性论点。教学法的优劣在于能否达到“学习最优化”这一目标。凡是限制了学生会学、善学能力形成的教法,就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篇: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在“问题教学法”一些认识。1.“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2.“问题教学法”的关键3.“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4.“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5.“问题教学法”实践的初步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问题情境
正文:“问题教学法”是把核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好处。这几年在我任教班级开始进行“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下面谈谈我对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认识:
一、“问题教学法”对数学课程改革重要性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师生都深切体会到:“学生听的记不住,看的记不牢”,“教师讲解十次百次,还不如学生讲解一两次 ”只有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教学法” 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思考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总结和反思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质疑问难、交流分享、互助探究的练习和训练;是学生明确学习路径,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灵活自如地学好数学。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运用
(一)“问题教学法” 的起步
小学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构造好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数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分析已知、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我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努力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体验,逐步学会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学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比较高,在学生增加难度的同时又感受到新鲜,教材中也常常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二)“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说。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加入讨论,并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已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频繁往来。不同见解,不同思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不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极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留给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还要根据学习小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问题教学法” 的目的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归宿,也是
“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学生在前面一系列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问题探索、讨论交流、后,就要解决问题了。当教师苦心经营的提问,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学生也许就会问个不停,问个不休,这也是好的现象。教师要有耐心,仔细、认真的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其他人嗤之以鼻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热情。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合作,社会调查,上网查询,借阅图书等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后,他们也许就收获到成功的最大快乐,学习兴趣就会空前高涨。此时的课堂教学也许是轻松、愉快和祥和的,教师就不会再把课堂教学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学生也会是在探究中、合作中,收获着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听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发言,还要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发表见解,并加以鼓励如果他们能解决了,那表示我们有好多的同学都能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法” 的延伸和深化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施教之功,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内化的思路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自我检验,及时补缺、巩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典型例题重点点评分析总结及时对学生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作出反思,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某些数学模型。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即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方法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2、借助信息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的内涵 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概念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图形的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具备了研究图形性质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3、借助概念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疑问中发现数学规律 高中数学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和运用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反思和建构等思维过程,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被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如今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可利用问题情境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求异、求宽、求深的高层次,同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这样所有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随时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应用的时机,体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学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证明,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得好,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轻松、愉快。我们的学生也会是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他们在品尝探究的艰辛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欢乐。而正是这种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曲折,锻炼了学生坚忍不拔的个性,让他们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蔡梓权《新课程程问题教学法学习指导》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3.李红婷,綦明男.问题解决教学相关理论及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育学报,1998,4 4.张建伟,《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科研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 名:李军亮单 位:冯庄小学时 间:
2009-4-10
第三篇: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又称“五步教学法”。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开始于以美国教育家 J.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杜威强调人的经验的主观性,他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经验”的过程,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把学生引向问题的确定、解决和应用。
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 5 步:(1)情境。给学生设置一种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疑难,产生兴趣。(2)问题。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引起思考。(3)假设。学生应获取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4)解决。推断何种假设能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应用。学生通过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后来,杜威把这一过程修改为暗示、问题、臆说、推理和试证。
杜威的哲学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把德国教育家 J.F.赫尔巴特的教育称为保守的传统教育,而把自己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称之为进步的现代教育。但问题教学法重视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注意应用,方法和形式强调多样化,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篇:问题教学法
一. 用“问题”组织教学
二. 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感知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完成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让一切学习活动回归学习的本质—这也就是“问题教学”的实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知识的过程,“问题教学”的实质就是回归学习的本质---王崴然)三. 问题设置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问题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核心也是“问题”。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要点到“点子”上。然后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步步深入,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在师生问答互动中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四. 三. 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一.由教师提问为主,转到以学生提问为主
本节课中只有教师“满堂问”--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而没有学生主动的质疑。
问题教学,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可以使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从单一老师提问到学生自己质疑?我认为首先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节课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只能往老师的思路去想,去解决问题,千人一法,无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反,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亦不尽相同。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大小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注意开放性。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问题教学”法所体现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体现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育观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问题教学”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学生围绕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着貌似热烈的思考或讨论,而这种讨论在本质上却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结果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师只需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有意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或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六. 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不是所有的问号都是加在知识点后面,有的甚至幼稚,但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七. 教师的引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由扶到放,先让学生根据顺向思维,发现一些基本的英语问题,再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而这个思考-提问-解答的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相应的拐杖作用,学生解决了最浅的认识问题,才能做下一步思考。
我们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展现多样化的见解,对课本知识深层次理解,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清晰的知识体系。教师本身也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做出必要的判断,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哪个更有效率。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学生产生过多的无效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意义,学生思考角度的偏差会导致他们陷入困境,阻碍正确信息的接受。所以,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柳暗花明”的开启人。八. 问题教学不是教师的提问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化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发现。它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达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思维的目的。
然而,我们的问题教学有的时候似乎已经又走了一个极端,把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教师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由学生去思考、解答。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而忽视了问题教学的本意。
问题教学,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研究甚至验证,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所体现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意识,体现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一种教育观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理念。
九. 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设计几个阅读理解题,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然后再由教师讲解语言知识点。这样的“问答式”教学,活动形式相对单一,课堂气氛较低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听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学生的思维很封闭,思维没有伸缩空间,学生的依赖性强,教学效率不高。教学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读得少,教师讲得多,以老师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适应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模式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联想思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教学创设一种思维情境,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激发状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便为主动获得,十. 问题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提问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课堂提问教师着眼于学生“学答”,学生在教师思维框架内活动;而问题教学模式则关注“让学习者提出问题”,它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研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使课堂教学由单向转为多向结构。在阅读教学中采取问题教学模式,教师需在“疑”字上下功夫: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设疑,自行构建知识体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而教师则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引导者,是文本和学生的中介。二是教师设置关键的一两个问题,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或专题上,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引领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十一. 这个环节里,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互问、互答、互考的气氛中互帮互学,思维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有哪些问题我是知道答案?哪些问题是我没想到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了一种教学的资源,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但学生一般只会提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如单词理解、句子理解等,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十二. 在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1、思考性: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对学习、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
2、现实性:课堂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而提出,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扩展性:能使学生立足课堂,面向课外,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
十三. 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问题教学模式是创设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新型课堂,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探讨研究。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方法应用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
以历史教学为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历史课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因素,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品尝成功的果实,应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课本只是提供了现成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技能等方面的方法,都属于“问题教学法”的范畴。针对具体问题,找出相应的解答方法,对症下药,那才是正确的!
基本概况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面广量大,教师应予以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文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提交学生讨论。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法。这里所说“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创造的开始——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
学法特点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等。
二是讲究“布白”艺术,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布白“艺术,即指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因此,这种”布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一般说来,教学中过于”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实为虚,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新兴的“问题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行为为特征的,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新兴的“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兴“问题教学”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基本步骤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3)解决疑难。(4)练习巩固。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我们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三环”为: 第一环节: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集体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
“六步”为: 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的,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第三步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第四步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以上“三环”、“六步”是“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在实践中应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基本原则
1、适时原则。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深度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要掌握好精到的教学艺术辩证法。
2、因人循序。教师启发思维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启发思维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等必须因人而异。教师启发思维的这种个别追求,正是使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紧密结合,增强其针对性的关键措施。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不过,有时故意打破顺序,使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大胆设想猜疑,然后小心实验求证,也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必需。
3、反馈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相反地,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的错误。
基本方法 新兴“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但是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价值?怎么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对此笔者采取以下策略。
1、鼓励质疑,首先,要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如可先做几个性格开朗的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发言,进而带动更多的人提出问题;同时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使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要不断训练,形成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促使学生质疑,如可采取激励机制。几十年以前,茅以升在教结构力学课程的时候,采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方式,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评分。难度最高、最有创造性,且能难倒老师的就得高分。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各种疑难问题、有创造价值的问题、意义深远的问题接踵而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采取强制手段,如作为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提出一定量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质疑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2、教给方法,提高提问质量质疑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一些抠字眼、钻牛角尖之类的问题不是教师所期待的。这关键在于教师要先教给学生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大多能提出较有质量的问题。
3、优选教法,凸现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曾经作过这样几个步骤的尝试:
①自我感悟,发现问题这一步是让学生在深入领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当学生质疑问难提不到点子上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也可以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使学生思维既不跑偏又能体现自主性。②梳理问题,突出重点。在这一步,教师教会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一般分三个过程:小组交流,归纳;大组交流,划去重复;再读课文,梳理出先后解决的问题。这一步骤进行得好,能防止问题问得支离破碎及教师跟着学生走。注意点: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分类,看看哪些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就能解决,哪些问题涉及到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解决,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渐学会提问,提高提问的水平。要让学生养成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的习惯。问题设计可以采取先大后小,先同后异的方法。
③师生互动,尝试解答这一阶段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让学生尝试解答,凡学生能解答的教师不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予点拨,教师的点拨常常有拨云见日的效果,但一定要用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
④及时总结,引发深思通过师生互动,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可持续发展。注意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的设问与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设计,既不能过于暴露、直接,又不能过于隐蔽,使学生难于发现问题,要做到“暗示”。为使学生把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克服胆怯和从众等表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2、问题教学在理念上,要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智力探险”。教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上。对于问题答案只要有合理性,就要肯定,不搞惟一的标准答案。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平等首席”,而不是问题解决的“裁判”和知识的“权威”。
3、大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但同时也要注意归纳、综合,进行集中性思维,使二者结合。即左右脑的潜能的开发与和谐发展。
第五篇: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由此,“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就成为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问题教学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总之,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中介(或叫载体、素材等)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是一种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与合作的精神,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很好地得以实现。
其实,我国古代早有关于问题教学的论述,如孟子的“重思存疑”,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等等。国外也早有问题教学的若干模式,如杜威的“疑难的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当代美国的“选择问题——明确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巴班斯基的“创设问题情景——组织集体讨论——证实结论——提出问题作业”等等。这些都说明了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是一种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多了,其实,问题仍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独立的见解,主动性被抑制了。
现在提倡的问题教学,则注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变“学答”为“学问”,把学生的主体参与放在首位,让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主体”真正地“主动”起来,课堂教学也能够真正地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服务。
因此,笔者认为,实施问题教学必须注意问题的四大特性:一是问题性,就是所提问题必须经过思考、论证才能回答;二是障碍性,就是所提问题能够形成思维阻碍,引起焦虑情绪,产生求知欲望;三是探索性,就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产生探索的冲动;四是可接受性,就是问题或情景能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接近最近发展区的上限,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为什么要实施问题教学
(一)问题是学习的动因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生疑”不但是学生产生学习的诱因,而且还是促使学生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进入“愤”、“悱”的境界。所以,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因。
(二)问题是学习的工具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它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是学习的工具,是学习的载体,应当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体验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现问题、探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三)问题是创新的源泉
现代教学论认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种子,是创造性学习、创新思维的源泉。因此,现代教学特别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更可以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问题教学,关键是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武器。
三、如何实施问题教学
(一)问题的设置
1、问题设置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
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的设计应围绕其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抓住教学的难点设问,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原则要求在提问时应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特别是信口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从学生角度来说,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中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来设计,关键在于是否启动了学生心理上新的需求,是否指向了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学习心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进行,设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求应有所不同。如对高中的学生,则应设计具有一定理论色彩和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
(2)启发性原则。问题设置重要的是,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只有当教师的设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积极探究、多方思索,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出问题的答案,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多设置开发性的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开发性思维。
(3)效益性原则。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亦受到学校教育严格的限制。首先,它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其次,它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设计的效益,一堂课仅短短的40分钟,倘若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影响了整个教学的安排。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遵循效益性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问题的前置和后置关系
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和柏克对阅读时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测量,他们的结论是三者的效果并不一致:问题前置和问题后置时,学生有意学习的成绩,不论是即时成绩或延后成绩,均优于无问题的单纯阅读;又因为前置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局限在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在偶然学习(测量与所提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问题后置的成绩显著高于问题前置。问题前置使学习者的注意只局限在与问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束缚。
问题前置是指教师把本课内容精炼为几个问题,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后置是先学生通读精读要讲授的课程,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精炼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充分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走向台后,真正只起组织,点拨作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前置明显带有教师的主观意图,相对容易把握;问题后置对教师和学生要求更高,比问题前置在时间方面更难控制。因为两者都有优缺点,实施时可以进行折中尝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常规作业以外,另外布置预习提问作业,要求学生课外预习下堂课内容,并把预习中的疑问写在作业本上。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登记学生的疑问,或者融合到教师的提问中去,或者在课堂上单独讨论,对学生的提问同样加以表扬,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对课程的兴趣。
3、问题教学法实施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该更加主动地发挥主导作用。在这样一个充满探索方法的学习模式里,教师的工作任务不是减轻,而是更加繁重,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要有一套完整的问题教学设计、明确的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和引导措施。
教师要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修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巧妙地设计问题和调节引导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应该吃透教材和学生,设计出优质的问题,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着重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实施问题教学,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和谐发展,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
3、祝中录,《让学生用“心”回答》,《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P32—34
4、任红艳、李广洲,《理科“问题解决”教学的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2期
5、陈钟钱,《问题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浙江教育网,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