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美术高考素描教学
关于素描教学的个人语言
在绘画类的所有基础学科中,素描是一门最受重视的学科,因为它的简便、容易操作、效果明显、考核能力全面等特征,使得素描在历年来所有美术高考的科目里占分最大,最被考官看中。而艺术类的考生,特别是初学者和“半路出家”的艺术生,更应该注重素描。在我校的艺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素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在经过几次教研组长带领开展下的总结分析后,我对素描教学这一块领域浮现出几点方案,以供参考。
因为本人毕业于版画系的原因,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我吸纳了版画艺术语言中强烈而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版画中任何一种风格都是可以被接纳,但其最富魅力的还是黑白语言,黑色是浓郁、深沉、神秘、厚实,白色是明亮、空灵、纯洁、虚无。在学生要表现的很多素描作业中,无论是结构为主的还是明暗为主的,都与黑白有关。黑和白是对物体光影明暗结构的高度概括,用有限的语言说同样多的东西,犹如电脑语言0和1可以说出所有信息一样。实践和经验证明,美术高考中,一幅色调丰富而强烈的素描作品,往往能拿到高分。由此得出以下几点素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这些方面建立在已经解决基本形和结构的基础之上,是绝大部分考生中级突破阶段所要面对的部分解决方案。
1.感性和理性的问题
在三小时一幅画的前一个多小时中多用感性来作画,感性的语言在很多僵硬死板的素描中是找不到的。在以前的求学经历中见过三个上海来的女生,她们画的石膏头像几乎是一模一样,三幅完成后摆在一起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谁是谁的画。一打听,原来这三个女生来自同一个启蒙老师,那个老师教的方法是完全灌输式的,一笔一划照搬照抄老师,而自己的个性全无。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能敲出声音来的石膏头像”,面面俱到,可却是一滩死水般的毫无生气,令人惋惜。而今想到这些,对比我们美术班学生个性非凡的27个学生,27种风格,不禁暗自为他们高兴。一幅按照高考要求的素描,在后期应该是理性为主,在对比修改中用眼睛所能观察到的各个色调层次中归纳分层。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大自然的光线会欺骗我们的眼睛,比如在有日光灯和聚光灯同在的教室里,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就有两个不同的光源,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不同光源的问题呢?是照搬眼睛所见,设定两个光源?还是无视其中一种?或者主观削弱一种光线的强度?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行。艺术的魅力在于人的主观参与,但这么说并不排斥前面考虑两个光源的观点,两个光源下,肯定还是要经过处理的,我们的眼睛也许太过完美,能看到很多很多丰富的细节,但这并不是艺术的全部,这时候,提炼就显得特别重要。
2.工具和材料个性的表达探寻
美术生似乎比普通生更需要生活里的新鲜和刺激,这一点也同样表现在素描语言上。在高中阶段,他们的工具材料选择就显得有些缺失目的性。曾谈及一位初学者为什么要用木炭条来作画,她的回答是:这样速度快。而对木炭的性能和自己的掌控能力却并不了解。木炭是个好东西,可使用起来难度比较高,一个是它过于丰富的调子变化,易画易擦;二是它难以完整保存。但这个材料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概括简练,易出效果,使得学生不会掉到无限的细节描摹里面去,这对初学者很有利。木炭条要和炭笔结合,必要的细节才得以刻画出来。而铅笔的个性是调子丰富,易擦易改,它可以表现细腻的一面,同样用较浓B数的铅笔也可以达到和炭笔类似的效果,但缺点是上明暗的时候需要一层一层上,比较耗时间,对速度比较慢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素描作品多半是铅笔绘制,这点也反映了铅笔这一工具在素描中的地位。而其它如碳精条、自动铅笔、6H的铅笔等都是很多“高手”的独门绝招,不是本次讨论的重点。
3.大师作品和考前素描的差异
大师的作品有很强烈的个性特征和风格表现在里面,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比如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素描,他的画面中只有朦胧的灰调,这对于某些没有良好基础的人来说会显得很难理解,因为这里面没有老师说的“线条”,没有明确的形体关系,于是他们会照样画葫芦一样的描出来,却不知画面里只考虑并夸张了光线这一基本元素。当然,也有一些大师的素描比较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如德加、荷尔拜英、丢勒等,德加有很多舞女画的非常随意而不失结构,似乎是几笔勾勒的事情;而荷尔拜英的绝大多数素描是完全值得临摹的,因为他的用线几乎可以奉为经典;丢勒的明暗布局和严谨的画风也可以让人收益匪浅.但我们同样看到有些大师极有可能会成为学生偷懒的对象,比如罗丹的速写,临摹他的绘画是需要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和鉴赏能力为前提的,这对很多考前学生来说不合适。还有些大师,如希勒,他们的画介乎具象和抽象之间,又有很多个性语言包含其中,需要取舍。
那么大师的作品真的可以奉为经典吗?他们的作品和我们现行美术高考教育中要求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差距可以弥补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有很多学生,包括很多老师,会把大师的作品和现在很多书店里能买到的考前类绘画泾渭分明的区分开,可想而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从一开始只知道市面上的畅销考前书上的人名,对古典大师一无所知。于是学生从一开始的读画起点就和最终要领悟的内容之间产生巨大差异。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市面上确实已经有很多通过讲解古典大师作品来为考生参考的书籍,但往往对考生没有直接效果,考生因为一开始接触到的“首映效应”告诉他们,这些道理离他们几个月后的考试太远,无法直接纳为我用,还是直接临摹优秀考卷比较好。在这样的思想下,美术高考终于让许多人越走越窄。其实,真正聪明的学生自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考试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会通过寻找“大师”和“大师”对话来解除困惑。比如,对一部分长时间临摹速写作业的学生来讲,他们试图通过大量的速写来提高自己的熟练感,但是往往适得其反,真正面对模特的时候,该犯的错误照犯不误,而且致命的是把画画的过分“概念化”。这时候如果拿起笔临摹品味一下大师笔下灵动而富有人文关怀的画面,不失为一种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而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对象,结构不明确的会选择丢勒安格尔,不够深入而“匠气十足”的则可以选择列宾的速写,每个大师都是针对不同种类患者的良药。4.速写和素描的有意混淆
速写完全可以当成素描来对待,他们除了名字不一样,实质上完全一样。
速写为何被无数人误解是因为一个“速”字,而好的速写完全可以画上几天,所以练习速写就是练习素描。正规的素描是把大纸贴在画板上,然后一笔一笔地打形上调子,一系列的过程是有板有眼的“标准态度”。速写与其相比就显得太潇洒了,它可以把一块木板往腋下一夹,走到哪画到哪,可谓真正的心随笔动,在表现方式上随意,无拘无束,求感性和第一印象,于是鲜活的形象跃然而出。这些良好的品质在很多素描作业上难觅踪影,试想如果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效果就达到了互补的统一,势必会让一幅无生气的素描变得灵动,让随意至随便的速写变得富有内涵。
这方面值得参考的如荷兰画家伦勃朗,他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光”,他的素描亦是如此。素描为绘画而作,却绝不是油画的草稿。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头脑中赋予对象以独特的光线,随之而来的线条便显得伸缩自如,充满调性的律动。他的很多场景速写或者素描完全可以变成一幅独立的作品。再如法国的巴尔丢斯,他用极为传统的素描方法来描绘人体和头像,其线条优美流转,光影扑朔迷离,丰富多变的构成、悠扬深远的气韵,带我们去品味他的高雅和质朴。而这些往往不是如我们之前对速写和素描概念的有意分离后而所能达到的效果。
速写的存在是为创作寻找生路,而从更广大的范围来说,它还是维持艺术生命的重要手段。
结束语
“好的作品是生命的延续。”对于很多挣扎在美术高考分数线上的考生来说,“享受艺术”四个字未免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让这些幼小的苗儿与大师的语言对上话,则到他们领会之时也就是成功之日。重要的是这种目标或称考学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内驱力,这个驱动力是一切良好学识修养品行端正的开始,这一点是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第二篇:美术高考素描教学中不能不讲的几个重要问题
美术高考素描教学中不能不讲的几个重要问题
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
221400
电话
***
在素描备考训练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教给学生。这些问题中有的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能,能否快速地入门,继而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备考训练中成为不能不讲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在素描教学中不分先后,贯穿始终,需要反复强调,不断进行强化训练,直至学生明白、理解、能够运用自如。
一、素描的观察方法
正确的观察是“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首先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研究客观对象的关系,再从整体中观察局部的变化,要将局部的细节连贯起来整体把握。整体观察不是消极被动的全面接受,而是一开始就要牢牢抓住这个总的感受,要敏锐鲜明地捕捉到客观物象大的形体结构,动态特点,比例关系及黑白关系,这一点非常关键。不能过早地观察和刻画局部细节,从整体入手,再塑造局部细节。虽然落笔在局部细节上,但头脑中要有整体意识,不是单在画局部而是在画它们的关系,使这个局部处在整体之中,实际上也在塑造整体,所以画好素描不但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还要有认真研究的过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它,不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只是表面粗描淡写地了解,必定会被物象的外表现象所左右,就容易丢掉或忽视物象内在的精神气质,这也是极具个性和区别他人特征的关键所在。所以,观察方法不对头,所产生的感受也就不完整或失去准确性,失去应有的价值,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二、素描语言及其运用
点、线、面及黑、白、灰是绘画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也是素描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用点线面在两度的平面上可以营造和表现出具有三维空间效果的万物世界来。它给人以充分发挥塑造形体空间的能力,并赋予画面中形象构成新的意义、借此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黑、白、灰关系在素描训练中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明暗光影的作用下,画面中描绘的客观物象所形成的色调变化;二是构成画面的黑白关系。因光线的照射而出现的三大面五调子及其由此所表现出丰富的明暗层次变化,最后统一归纳到大的黑、白、灰色调范畴之内。在素描基础训练中,画面黑、白、灰的营造和运用,它们之间既相互衬托又相互制约,既对比又统一。在画黑色块时要注意白色的安排,处理灰色块时又要考虑黑色与白色的关系。通过对黑白灰色调的研究发现各因素之间的对比与和谐统一关系,通过光影明暗的观察和训练,拉开黑白色调的范围,充分表现色调的变化,随心所欲地用黑白调子描绘出浓厚、立体的物象以及精细而微妙的局部变化,从而为表现客观物象的结构、质感和空间感发挥重要作用。
三、人体比例、解剖与结构
美术高考素描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讲解的比例与解剖知识主要有:
1、人体的大体比例,这包括身高约等于等于头七个头长的比,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三停五眼的划分,肩宽等于两个头长,手的长度与脸的长度大致相等,脚的长度与头长大致相等等等。
2、人体解剖与结构
(1)头部解剖与结构,这包括头部骨骼的构成,头部肌肉的构成两个部分。
头部骨骼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在艺术表现中起重要作用的骨点,和形体关系最重要的转折线。头部骨点有:颅骨顶点、额骨高点、眉弓高点、鼻骨、颧骨、颞骨隆起、枕骨结节、下颌结节、下颌角等。重要的转折线有:颞线、颧骨侧梁、牙床转折线、处颌转折线等。头部肌肉的重点要了解在造型与表现中起重要作用的几组。像额肌,皱纹的形成与它的松驰有关,眼轮匝肌,导致眼部的皱纹的形成及眼部形体的变化。口轮匝肌,形成嘴部形体变化,上唇方肌,在表情愤怒时,它把鼻翼打开并将嘴唇向上提起。咬肌,咬紧牙齿等等。
四、绘画透视学、构图学基础知识。
透视学就其与绘画的关系而言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缩形透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的大小;第二部分研究这些物体的颜色的淡退;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清晰度的减低。要重点讲述线性透视的规律及方法。其中围绕近大远小的基本原则要训练学生圆形透视、六面体透视、人物各部分透视等的表现方法。
构图方面,重点要求讲解均衡构图的原则及方法。要借助多种例子让学生明白,构图的基本法则及组织画面的基本技巧。
五、结构与造型
在素描基础训练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认真观察的能力,又要训练学生对形体结构的敏锐反映能力。
客观物象的形体是由它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组成的,其形状和体积表现千姿百态,要善于把它归纳和组成近似的形体,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形体特征。在素描训练中时常讲的要抓住物象中的大的基本形,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基本形的把握可以摆脱许多不太说明问题的细部起伏变化,把注意力放在大的倾向上,使整体给人以更肯定、清晰和印象深刻的形体造型。形体是认识客观事物和掌握造型能力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课题之一,没有形体的造型艺术等于无稽之谈。
在素描的训练中,我们不仅从客观上认识掌握形体,还要强调主观上反复推敲去把握形体。把握形体更要把握物象的结构。结构有两层意思,一是客观物象形体构成和组合关系,二是画面诸因素的构成和组合关系。在素描教学中,造型是素描的核心问题,而结构又是造型的核心问题,所以研究和掌握结构是画好素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结构是客观物象内部的构成与排列,而形体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没有结构就是没有形体,内部结构注定了外部特征的形象。作为一个客观物象的整体来讲,这内外两个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画好素描是十分重要的。
六、素描作品的评价
评价好的作品是构图、塑造、空间、透视、结构、黑、白、灰等等缺一不可。一张高分试卷必定是构图自然,结构透视准确,黑、白、灰关系明确,用笔生动等等。另外,对于一幅素描作品好坏的评价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标准,其根本在于通过作品考察学生对于形体结构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此基础上将涉及到形的把握是否准确、神态传达是否得当、黑白关系是否协调等等基本因素,将以上因素处理好就不失为一张好素描了。
以上所罗列的是素描基础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素描的观察及其表现方法,素描的语言要素,及对素描作品的评价等。当然,素描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是首先解决这些才能更好地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第三篇:美术高考 高分素描头像应试技法
美术高考 高分素描头像应试技法 考生如何画好素描头像
查阅近几年各大美术院校、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素描试卷,不外乎考头像或者带手的半身像,也有初试考石膏像的。考生理所当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主攻素描头像上。我觉得考生在头像素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人物的基本形不准确。
包括头部动势,头部的外轮廓以及脸部轮廓,五官位置,人像与脖子和肩的关系等等。
二、对头部结构的不理解。
缺乏解剖知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紧地抓住骨骼和主要肌肉来表现,使得形体松散,线条、明暗不能落在实处。
三、立体观念不强。
由于几何石膏立体清晰易辨,而头部形体比较复杂,往往陷入局部的描摹之中而忽略立体地观察与表现,缺乏应有的深度。
四、整体感不强。
不厌其烦地抠眼、鼻、嘴。头发、耳朵草草了事,脖子与肩的关系不予重视,画面凌乱而不协调。
五、不注意顶骨的位置。
因头发覆盖住头颅,往往将额骨与顶骨之间缩短,看上去极不舒服。凡此种种,说明有些考生尚不能宏观上把握整体感,掌握基本形,深入中讲究完整的处理画面,常常被细枝末节所缠。必须提高艺术修养,在观察方法、作画步骤方面亟待提高。
头像素描作画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构思、构图。
考生在作画前要养成观察对象的特征、酝酿自己情绪的习惯。根据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爱好等考虑该如何表现,最后欲达到怎样的效果。成竹在胸,下笔就大胆潇洒。不要仓促作画,构图时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以及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些。虽然这是老生常谈,却是决定整幅画是否完整舒服的关键。
第二步,狠抓轮廓。这点非常重要。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墙基不堪设想。轮廓即墙基,要抓准,就要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
要画准轮廓,就必须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多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外形初见端倪,形象呼之欲出。就如公园门口的艺人用剪子剪影,轻而易举地将人物形象显现出来,尽管看不清过细的内部结构,我们照样能够认出他来。有些同学不注意这一步,形还非常含糊,便匆匆忙忙去画五官了。这样画出来的画怎么能逼近对象呢!
在画准外形的基础上,五官位置也需狠下功夫。在画五官时要注意中轴线的运用,除绝对正面外,中轴线根据头的动态呈孤线,很多同学不理解这一点,画稍侧的角度,头总是转不过去,当然感觉就很差。五官位置可以根据三停五眼的基本规律,在共性中找出人与人的形象特征,画出人与人的千差万别。在打轮廓时要注意眉、眼、鼻、耳的长和宽以及厚度的位置。如果这一步画不准千万不要深入,更不能上明暗。画眉毛要注意眼窝上下凹处的骨点和通过颞骨处凸的转折所呈现的眉深眉淡。画眼则要将四个眼角处于一条平行线上,否则眼睛就有高低,感觉不舒服。画眼很重要,上眼皮和下眼睑有区别,一般上眼皮较重,原因是有厚度,且眼睫毛较深,阴影投射在眼球上,往往这里是整幅画的最深处,很有神,也易将眼球包在眼皮之中。下眼睑受光,要亮,不然就如戏妆了。嘴的刻划也关系到人的表情。首先要确定上下嘴唇的厚薄,还要注意嘴唇不能用线勾得过死,嘴的上翘下垂,非常微妙。画耳要与眼鼻嘴联系起来看,有些考生不愿多画耳朵,甚至将耳朵当作负担。要么虚不过去,影响空间,要么跳得厉害,破坏整体。
明暗交界线是决定头部深度、体积的关键,颧骨处在交界线最突出部位,有高有低,有突出也有柔和,可视特征而定。尽管受光处颧骨不那么明显,但必须与暗部对称地画。顺便说一下,人物写生非常重要的是对称,诸如两眼、两耳、两个鼻孔等都要同时考虑。
头发固有色是黑色。只要仔细分析,绝不是漆黑一片,也同样有明暗对比。头发是在颅骨上形成的,发型、明暗都必须考虑结构。头发力争画得蓬松,富有质感。
第三步,深入刻划。
此时要好好审视一番,看看哪些部位最深、最强烈,就从这些地方着手,一般先从眉、眼、鼻、颞骨处开始,一下子即可抓住特征,画出大的关系,但是一定要避免抓住一点反反复复盯着画,使局部画得过分而关系失调。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可根据对象特征来考虑,如角度有些偏,颧骨比较突出,有的剑眉浓重而富个性,有的眼睛炯炯有神,那就由此展开。
在深入中要始终保持整体关系,明白一幅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幅画面的整体感,完整感,如果只是将笔墨停留在五官上,以为是画龙点睛,而忽视其它方面,整个画面就不会好。我们在看画展时,总是站在较远处端详整幅画,对某些部分感兴趣,再走近细观,没有人看画展时直冲到画前死盯着局部看,如果那样岂不滑稽可笑?
在深入中首先着眼于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我将它比作为主要矛盾。然后是暗的与暗的比,亮的与亮的比,我将它比作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抓住了大的关系,又注意了微妙的关系,整个画面就有主有次,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深入。每深入一层,即从最凸处开始,带动次明部。画眼注意整个眼轮匝肌周围的关系,画嘴考虑口轮匝肌的块面,画鼻注意鼻骨、鼻翼与脸颊的联系。同时,还要考虑这一局部在整个脸部中的比例关系。总之,在深入中时时考虑整体,主次各得其所。
第四步,调整。
一般考生画画时总喜欢一个劲地往下画,直至结束,感到气都喘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琢磨一下,留出15-20分钟的时间调整大的关系。其实这样的想法很要不得。调整既是深入也是概括,使画面的总体效果更趋完整,要做减法,将琐碎的细节综合起来,加强大关系。调整还是考生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究竟以怎样的画面效果呈现在主考官面前,以怎样的画面效果在众多的考生中出类拔萃,这点值得深思。
要画好人像,特别要画得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将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机械式的描摹,好像人物形象是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总是那么呆板、没有生气。人物要画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备,注重人物内在性格和情绪的刻划。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绪变化的表现,在神情最为自然、生动的时刻来画,就能使画面有生气。我觉得形神兼备是人像写生的最高要求,绝不是在技巧提高之后才去追求。总之要画好人像素描,获得扎实的基础,精确的造型能力,还是要靠多画才能得到。俗话说,“熟能生巧”,技巧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同时还要多看好的范画,提高鉴赏力,进而大胆地多方面地进行尝试,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篇:试论美术高考素描教学中几何体训练的重要性
试论美术高考素描教学中几何体训练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文章就美术高考素描教学的几何体训练作了思考与分析。几何形体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文章从如何启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训练素描教学的点、线、面;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等方面作了阐述,论证了素描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高考 素描 几何形体
美术高考已经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中学提高升学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有不少高级中学已经把美术备考当成特色教学,涌现出一大批专门辅导美术考生的教师和培训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升学率,辅导老师组织美术考生在短期内集训,利用近乎公式化的教学模式,让考生熟练地掌握并使用绘画技巧;背诵式地画出日常所见的各种水果、瓶罐、花卉等,从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几何形体教学。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对每一个学画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相信很多人已经把它当作是一个好玩的童话故事了。恰恰相反,它告诉我们几何形体的训练在美术学习中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启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多数的美术考生之所以报考美术并不是他们爱好美术,而是考生本身文化水平比较差,又想考入较好的大学学府,报考美术是一条捷径。这给美术教师带来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培养考生的绘画兴趣。而要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石膏几何形体的训练。高中三年,美术高考生通过熏陶的方法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考生们的首要目标就要参加美术高考,所以美术课技能的训练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更多的考生关心自己是否能学得好,成绩是否跟得上。所以在技能的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感觉到简单、易学,好玩,就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素描几何体的训练就是能完全体现出这一教学过程。
二、点、线、面是基本单位
素描几何体的训练最大限度地体现为素描教学的点、线、面的基本单位,只要我们做到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就可以轻松地画出很漂亮线条(直线)。我们用几条不同方向的直线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现出如正方体、长方体等不同几何体。在平面的纸张上画出立体的物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素描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线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要素。轮廓线: ①外轮廓线,比如画一面红旗时,我们会画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画气球,会画出一个圆形,这些线表达出了形的基本观念和物体与物体的外形差别,这些线叫做外轮廓线。②内轮廓线,一个物体除了具备外轮廓线,还有
一些内轮廓线,如多面体除了外轮廓线还有内轮廓线,它们是形体中面与面的衔接线。
辅助线:辅助线能帮助我们正确打形,还能帮助我们检查画面中各物体间的位置比例是否正确。在画素描时,一般采用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作为造型的辅助线。确定物体重心时,画垂直线;检查物体是否稳定,如画对称物体时,先画一根中轴线,再画两边对称形状的外轮廓线,并检查物体的左右关系。画水平线是测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比如哪个高些哪个低些;同样也能测量同一个物体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差异;而斜线则测量物体与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本身的倾斜程度。
我们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把无数线条相对平行进行排列起来,线条要求两头轻,方向一致,疏密均匀,就形成面。灰白深浅层次不同的面,可以表现出丰富的调子层次和各种物体的质感。显然,我们只要画好线条,就一定能画好画的。从线条出发,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考生的自信,树立坚定的信念。
三、能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有高度的概括性
观察力就是对一件事物的留心程度,对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事物都要细心地去观察,去比较,无论它是多么的常见与平凡,都要认真观察对比,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达到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达·芬奇刚学画画的时候老师整天要他画鸡蛋,刚开始还可以,但是后来就想不通了,当老师告诉他只要他认真观察,每一个鸡蛋都不一样,就是同一个鸡蛋,不同的角度也不相同的。他认真观察比较后,果然如此,这更大地激发他的学习劲头,也极大的提高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后来画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不朽之作。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画好一个鸡蛋,但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鸡蛋都教会给学生,苹果、雪梨等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对比,找物体间的差异,要从我们身边作起。看一个事物时,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要忽视微小的差异,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也许永远区分不开物体间的差异。比如,当老师同时摆放两个石膏球体让学生画时,学生能区分出它们的异同点吗?上午老师摆出一个球体,下午又摆出一个球体,学生能告诉老师上午画的和下午画的是否是同一个球体呢?所以,通过对简单的立体几何形体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
从美术的角度出发,世界万物都由方、圆形组成:在素描几何体的训练中,我们练习正、长方体,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如电视、冰箱、衣柜等等都是方体,各种酒瓶、杯具都和柱体有关,各类瓜果都和球体有关。当我们画到这些东西时,就可以把它们概括成基本的几何形体去画,就不难表现。再复杂的物体也能运用几何体基本形去概括,就如:人物的头部是球体,嘴巴是半圆柱体等。
四、能掌握全面的素描基础知识
几何形体的训练是素描训练的初级阶段。几何形体为简洁概括的抽象形体,对初学者来说是研习素描最容易掌握的基本方法。几何形体的基础是方形体和圆形体,其他的几何形体都是派生形体,如多面体和穿插体等。学画几何形体素描应先画方形体和圆形体,再画其他的几何形体就容易多了。如画准形的方法及透视原理、明暗色调排列规律、明暗的强弱对比排列规律等,在方形体、圆形体上
都可以学到素描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几何形体素描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几何形体结构素描,主要是研究画准形及透视规律。用线或线与面画出形体结构。二,几何形体调子素描,主要研究在几何形体上由于光线照射而产生的光影变化规律,以及色调深浅排列的规律。几何形体素描是以临摹、写生、默写三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基本训练。临摹:临摹是写生前必须进行的练习步骤。通过临摹学会判断比例与目测形状的能力,并学会素描的基本造型方法。写生:写生是绘画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力和目测的准确力。在写生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默写:默写往往被学习者忽略。其实质是加强理解并总结规律,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写生、临摹、默写三种方法要交替进行。在写生之前应先进行临摹,以后再进行写生练习,用临摹学到的方法去写生。默写就是巩固所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学习素描是绘画基本功训练的过程,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学习的每一步都要认真理解素描的规律,并在素描练习中体现规律性,画出完整的素描作品。再高难度的素描也离不开基础素描,只有在几何形体训练过程中掌握了素描的基本规律,如明暗、线条、形准、虚实、透视、空间、色调等。才能在以后的静物、石膏像、人像乃至人体素描中轻松面对,挥洒自如。
五、树立信心,从容应考
素描几何形体的训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考生通过对几何体的研究,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理解物体块面的明暗变化原理,并熟练地掌握如何在平面上表现出形体的空间感,从而树立信心,从容应考。就是遇到从来没有画过的物体,都能灵活的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顺利的表现出来。例如:笔者带领的2013届美术考生,在高一时利用一年的时间严格地进行石膏几何体的训练,打下了结实的绘画基础。在高考备考中,学生由于美术基础扎实,信心百倍,教师也不用为猜高考题而烦恼,学生在训练和应考中显示出很大的自信,在省高考美术联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结果更加体现几何体的训练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第五篇:美术高考素描提升高分的十条建议
美术高考素描提升高分的十条建议
素描是每位美术高考生的必备基础,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每年各省美术联考、各校必考的科目之一,以下是本人对素描科目的理科,或者说是十几年来教与学的体会,下面几部分有内容上的交叉,这是素描的综合性决定的,每一部分只是素描综合体中的一个理解侧面,它们的关系是分解与重组。
1.理解多少就能表现多少
总体来讲,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过程是脑、眼与手高度结合的人的活动。大脑是总指挥,充实的理性显得尤为重要;眼睛偏感性,生动、鲜活,但常常出现片面与误差;手只是实现脑眼商量的结果的工具,只要听话就行了,属于技术类(当然还有其它工具)。所以大脑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只有思考才会有创新,会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首先,要学美术史,了解美术的发展过程,了解诸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促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学习素描就不能不学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鲁本斯、康伯夫,仅仅知道契斯恰科夫是不够的。解剖学、透视学诞生给素描注入了更多的科学理性因素,而解剖学、透视学这两门学科就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学习与掌握,比如:表现一个人,仅仅了解表面的轮廓起伏而不知道其下的骨骼构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视觉上的透视变形是不行的;每画一条线、一个起伏都要能体现解剖学和透视学知识,这些内在知识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构图知识使素描作品更趋于完美和个性化,更有画面感、更有艺术性。对结构、特征、比例、形体、朝向、节奏、对比、点、线、面等要素的熟练运用与驾驭,无疑对素描的充分表达起到深度与广度的关键作用,几何概念的把握与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画面的宏观与微观的调控作用。照相机的发明、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素描从客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关注后工业化人的思想情感的无限空间,素描更呈现多元风貌。
显然,拥有如此丰厚的知识储备,你就要做个优秀的指挥家,而且要在直觉、激情中尽情地艺术表现。
2.基础·能力·素质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学习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正确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宽厚扎实的基础已经成为进入艺术殿堂必备的素质,就如同高楼大厦的根基,厚实、深藏、无华;也像武术中的站桩功,站都站不稳,“功夫”也只是个花架子。初学者学习素描一定得沉住气耐住寂寞,要能吃苦,要有难度意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百步穿杨、庖丁解牛也非一日之功。但光凭理头苦干是不行的,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正确的观察与表现能力。观察方法通常指整体与比较,如:眯着眼睛看大体,在整体中比。而细节特别是精彩的细节却要瞪大眼睛地近距离观察,而且你描绘的如是正面,最好从侧面或顶部来观察物象,这样多角度的立体考察对表现物象的结构、起伏、特征、转折是有帮助的;要能敏锐地判断感悟到表达对象独特的形象特征、精神气质,能从平凡中发现美的形式、美的韵味,并能迅速地选择相适应的又是自己的方法加以表现、处理。素描作
为一种绘画形式,有其自身的艺术生命力,单凭“基础”两字已难以容纳素描的全部意义,它不单是打基础那么简单。有时,培养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为一生的艺术活动奠定基础。
3.基本功与创造力
美术高考生基本功好,是不是就创造力强呢?不一定。事实上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的基础功并不很“扎实”,特别在艺术走出现代派进入后现代的当今,创新观念成为主流。但在我国,那种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纯技术“人才”还大有人在,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基础教育的一大通病。我们之所以要搞素质教育,现在又要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我们人才的创造力的普遍低下这一致命问题的。我们不缺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可以说世界领先,我们缺的是领引世界的原创力。所以,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有必要更新我们的基础观,打基础不只是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也可以是广泛的阅读、欣赏、见识、交流、合作、讨论、调查、综合、比较、怀疑、探究、想象、创造、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打破常规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创造力。打素描基本功与训练创造力应该是可以同步的,因为素描负载着全部有价值的艺术信息,也包含创造力,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回顾一下美术史就清楚∶只有具备创新价值的艺术家才能被记载。所以,要做个学艺上的有心人。
4.关于主动性
美术高考生学习素描的主动性,一是指行动上的积极实践,二是指思维上的勤于探索。二者合二为一,光说不练不行,光练不想也不行。我们常说某人学习很主动、作品很有想法,就有这意思。即使是初学素描,也不能纯客观地再现,一定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理性理解和主观处理。以通过学习素描来感受生活、认识艺术。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主动性是一种学习状态,一种会自觉寻求各种方式获得知识、能力的方法,要珍惜利用书店、图书馆、网络、美术馆、博物馆等学习资源,不要太依赖你的教师,要能积极自修,勤于动脑,放眼世界,要会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知识分类、归纳、批判、取舍。在多元中不迷失自己,在前进中不断学习。
5.到位与拉开
“到位”的内容包括构图、结构、特征、形体、比例、朝向、节奏、力度等等,到位是一种基本功、一种能力,它同我们通常听到的“准确”、“逼真”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到位”更多地是指主观感受、艺术上的到位,层次要高一些,主观的发展空间也大些,就是“真实”也只是艺术上的真实。“拉开”则是一种人文素质,一种主观手段,“拉开”的内容包括∶艺术语言、形体特征、黑白灰、主次、虚实、强弱、刚柔、浓淡、曲直、前后、疏密等,是更高意义上的简化与归纳,它比“到位”又更加主观、自由,是艺术家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表现,是一幅成功素描作品的重要指标,是风格的俗与雅、格调的高与低的主要区别所在。
“到位”与“拉开”,相当于客观与主观、描写与表现、丰富与简练的关系;它们对立统一、相互牵扯;过分的“到位”显得沉闷、平庸,需要“拉开”来注入生气与活力;过分的“拉开”又显得花、碎、简单,需要“到位”加以整合,难就难在如何掌握这个“度”,或者说“恰到好处”,适当的“过点”也并无坏处。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理论也有这一层意思。
6.“黑白灰”的重要性
这里强调“黑白灰”概念的重要性,完全是出于多年经验的明证,因为它的确给我及众多学生带来许多好处。将素描或者所有色彩的学习、设计、创作中导入“黑白灰”概括手法,特别对于初学者将有事半功倍好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是:将表达的物象,不管有多复杂、多凌乱,在明度上都把他(它)们概括归纳为画面黑白灰三大块,这是一种对宏观整体的主观把握和有序组织,而任何一块又包涵许多层次(调子、体面),只是它们必须在“黑”、“白”或者“灰”的绝对统治之下;一般“灰”块的层面较为丰富,“黑”块的层面较为简练,三大块各自的面积具体而定,但必须得有。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克服画面的“灰”、“乱”、“脏”等初学者常见毛病,从而使作品的画面结构更加有力、层次更加分明、组织更加有秩序。
“黑白灰”是一种对画面主动的整体把握与控制,它的意义可能还会更多。
7.线条的意义
世上本无纯粹的线条,苏派只承认点的连续排列(面)。然而,艺术就是艺术,是人的精神产物,虽然有科学性,但绝不能等同于科学的“真”,一加一并非等于二,艺术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线条是主客观世界反映在艺术家精神世界的产物,线条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语言,是一种概括和“抽象”,它既古老又现代,而且永远不会过时;所以在素描世界里艺术家与线条是形影不离的,一出手就是线,更可以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尽情发挥。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强的,我们至今无不被千年前的敦煌壁画中飞天飘逸的线、以及永乐宫壁画中大气恢弘的线条所折服。线条不仅表现物象的轮廓、区域、结构、特征、转折(形体或两色之间)、节奏等,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当时的冲动、激情,是一种主观的高度提炼,有时成为作品中的灵魂所在,于是就有了线的硬实有力、线的行云流水、线的运动及线的旋律等。线条的运用其实很讲究,既理性又感性,并非“外形线”那么简单,线条要注意表达出物象的来龙去脉:线的前后穿插、线的粗细强弱,哪里该用?哪里不该用?怎么贯气、怎么疏密对比?都有学问。仅一个边线,就有造型、特征、空间、虚实、强弱等内涵的体现。线条应该比调子(面)层次高,因为它是艺术家主观的产物,是一种“精神表现”。
8.调子是服务者
美术高考生要端正一个认识∶不要为调子而调子,调子只是形体结构的服务者。就是说,即使用调子要体现内在的结构、起伏,要围绕形体结构这一中心来进行,反对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或者重无用处的调子;调子最好配合线条来运用,线条是外轮廓的高手,调子是表现内形体积、质感、层次的强者;如果线条是建筑中的地基框架,那么调子则是内外装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前盛行的苏派素描,把调子推到至高无尚的位置,什么只有一个高光不用涂调子其余全都要涂调子,什么没有实际存在的线只有看不见的面啦,这种过于物理、刻板的教学理论体系,使得当时神州一片灰暗、软弱、无力。在艺术上,过度求科学的真就丧失自己本应有的许多特有的优势。
不过,调子还有一种功效:可以渲染背景气氛、调节画面节奏,使画面浑然一体,更加美整。
9.强调“特征”的意义
美术高考生在初学素描就导入“特征”概念,会有一种走捷径的感觉。“特征”包括在所表现的物象中,也包括作者所表达的艺术语言、风格。首先,形体结构与特征结合起来,就可
生产“象什么”的第一印象,如某人看起来像苹果、像冬瓜、像剪刀,成语中“骨瘦如材”,还有俗称的“月儿眉”、“三角眼”、“大蒜鼻”、“樱桃嘴”等等;还可以用“外形特征”和“内形特征”来描述;“外形特征”可借鉴剪纸艺术某些技巧;其它的,如画面阴影、空白、发须、衣领、布纹等,总之,你认为值得描述的对象及细节,都可以有意挖掘其特征美;抓特征美就是人为的主观突出对象某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或重视某些画面可视的形,“宁过勿不及”,这样“严重”地对待,促使画面远看有视、近看有“形”,大的整体、小的局部都会显得耐看,有分量。“特征”的概念,在素描表现中应该是贯彻始终的。
10.重视“修改”
这里的“修改”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调整,所不同的是:调整大都基于常规的循序渐进,而“修改”则是基于主动表现中的果敢、直干;因为敢画、敢错,才有“修改”的必要;而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思索、进步的过程,有时大刀阔斧的“修改”竟是一种升华、或是一种起死回生。因此,不用怕脏、不用过分地小心谨慎,要敢做敢为;不用担心留有改过的痕迹,这痕迹应该是前进的足迹。
“修改”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一种自信进取的学习探索。初学者常常一错就重来,总想立竿见影、急功近利、一鸣惊人,却不知是一种浮躁的表现。
以上诸言,虽然本人屡试屡灵,但也只是一家之言,难免片面、失准;不过也算是肺腑之言,自以为在多元化能够并存的今天应该还有它的位置,因为,有关素描教学的讨论永远也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