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3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篇: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自“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成为我国顶层战略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之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需要提升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的贡献力。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动下,各地区教育部门也不断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一步步改变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及环境。教育装备走进了校园。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域条件的限制等,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与发达地区同步进行,致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农村中小学校分布广,数量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投入和技术指导显得尤为艰难和重要。近几年,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办学条件越来越重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办学条件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装备越来越齐备,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班班通等媒体设备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收到较好的辅助效果。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与发展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把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做稳做实,如何让教育装备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1.注重教育装备的投入建设,忽视其使用管理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装备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许多农村学校把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等安装得和城市学校相比毫不逊色。但不少学校在教育装备工作中,往往只重视装备,而轻视管理与使用。比如目前的考试模式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要求太少,许多学校实验室开出率很低,做或者不做、做什么实验主要由任课教师来决定,并且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视频演示来代替实验操作,缺少实验教学上的规范;许多图书室管理不标准、不科学,对学生开放的有效时间不足,图书流通效率低。这些花巨资装备的教学设施,由于管理、使用落不到实处,便谈不上发挥很好的功效和作用了。

2.教育装备的仪器、器材设备配置不科学不合理

部分仪器设备配置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学科之间不平衡。例如,信息技术的投入远大于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科学实验仪器的配备严重不足,难以保障科学实验课程的正常开展;体育设施的投入远多于艺术器材的投入。有的体育仪器设备采购事前缺少必要的论证,购置后才发现不实用或用不着。比如农村中小学运动场馆普遍不足,多数只有室外篮球场。这样,虽然体育器材的种类配置颇丰,但实际能够在学校正常用于上课使用的不多,造成了许多体育器材的闲置浪费。3.缺乏专业师资

目前,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师缺口很大,许多学校因编制紧张,教育人员长期得不到补充,导致音、体、美、劳、信息技术及实验课等都是由同一科任教师兼任,多数教师都是以应付检查的方式开展工作。加上专业不对口,老师上起课来十分吃力,致使课堂效率也不高。4.教师缺乏培训指导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老龄化,许多快退休的老教师甚至从未接触过电脑,对计算机需要从零学起。加上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许多教师自身使用教育装备的水平有限,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旧的教育教学方式。近年来,上级各主管部门虽举办了几次教育装备操作技术培训,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和管理上的培训,实际操作培训太少,大部分教师虽经过短暂的培训,知道其中的一点管理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无从入手。教育装备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使用教育装备的需要。5.忽视学生教育

农村大多数中小学现有装备的使用仅局限于课堂和应试,课外学生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很多设备不是用坏而是闲置坏的。例如,有些农村学校平时挤压信息技术教育课时,考核信息技术前采取模拟和突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这种做法与教育理念是严重违背的,不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难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然而,即使是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基本上都是教师简单讲讲,学生随便弄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甚至连键盘都没有搞清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未能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二、应对策略与建议:

现代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更是摆脱目前落后状态和发展窘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装备为农村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推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加强图书室建设

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切实发挥图书室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把阅读落到实处。对学生实行班集体借阅制,每班建立一图书角,配备一个图书柜,由语文教师为第一责任人,指导学生管理和使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集中到图书室办理借阅手续,所借图书存放在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柜中,指定专人登记造册、借还记录,定期到校图书室借阅更换图书,方便学生阅读。学校、班级都制定读书计划,利用“晨诵午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借阅图书室藏书,使图书室的图书成为会走的书、漂流的书,阅览室全天候开放,真正发挥图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效。2.优化配置结构

各部门和学校在教育装备的投入上,首先应充分考虑到教育装备的配套问题,并应当整合本乡本土条件,因校制宜,促进学校教育装备的认识和使用。比如在投入资金配置教育教学设备器材时,先考虑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等硬件设施,有了场所,设备器材才能发挥作用。能够配套建设当然是好事,但是不能配套建设时就要考虑孰先孰后,投入到什么程度最实用,最有用,最好用等因素了。

3.抓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效益

学校应当加强课程管理,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开课的同时提高器材使用率。保证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3至6年级开设计算机课,增加学生上机机会,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能够在校开展活动的器材充分使用起来,保证学生每天每周都有适当的运动时间。同时,加强了课程管理,教务处对教师执行课表情况进行检查。抓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效益。4.充实专业师资

说到底信息技术教育还是要靠全校全体教师来开展,要在各个学科全面铺开,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素质,足数量,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目前,对分布广,数量多的农村中小学要想足额充实专业师资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可以采取有限专业教师分片包干,巡回上课;上级拨付资金,临聘教师上课;城市学校专业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等多种渠道解决农村中小学缺乏专业教师的燃眉之急。

同时,各学校还应加强师资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采取激励性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发挥当地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既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又对在职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以尽快形成一支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5.加强教师培训

各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全员培训工作,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确保实验教师和小学科教师参加州、县组织的业务培训。发挥好乡级、县级骨干教师的技术优势,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训各镇、各校人员,提高他们的技能。把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科学等学科器材管理培训纳入相应学科教师培训和业务培训内容。要全面开展以校培训为主,以提升教师的整合水平为目的,以转变教师理念为根本的教师全员培训。对教师的培训要讲求实际、实用和实效。与此同时,学习之余,组织教师写相关的文章,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来提升师资力量水平,以期达到熟悉使用和操作相应的教育装备的能力目标。

6.扎实抓好实验教学,促进教育装备的高效使用

以研促教,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的教研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加大实验教学课题研究的力度,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开展优秀实验课评选、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以及师生自制教学具评比等活动,组织实验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借此提升实验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实验课开齐、开足、开好,促进教育装备高效使用。另外,明确奖惩制度,建立奖励机制。对那些在教育装备的使用过程中工作认真 , 有突出贡献者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对那些工作失职 , 并造成不利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这是促进教育装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必要手段。

所有的一切设备装备,最终都是要服务好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学生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追求整体提高全民素质的标准,达到国家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技术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目的。由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现代意识和知识素养不能和城市孩子同日而语,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践、努力探索。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又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现实特点需要的道路,开辟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与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技装部门的帮助下,在学校干部员工的努力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职尽责,做到“层次分明,全面推进,突出应用,注重实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从快从优地开展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与发展工作将会取得可喜的成绩,从而推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全面开展。

第二篇:新时期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需要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贡献力。

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推动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深度融合,将更好地发挥教育技术装备作用,促进学生成才和教师成长,提高教育质量,谱写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现状与原因

近年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带领下,全国教育技术装备战线的同志们,在坚守中等待,在等待中拼搏,有过沮丧和无奈,也有过兴奋和希望。今天,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和其工作主体实验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业务上有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和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具体指导,管理上有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强力领导,多项带有全局性、开创性的活动正影响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装备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根深蒂固,涛声依旧。改革开放三十年,教材变更了八次,但教育装备的工作模式变化不大,实验教学的模式变化不大,装备配置的程式变化不大。如果要说有变化,都是负能量的:实验教学的环境变坏了,教学仪器的质量变差了,教育投入的效益变小了。教育装备发展缺少理论支持,缺少政策支撑,缺少战略战术。实验教学开展缺少真专家的指导,缺少好产品的支撑,缺少新技术的引领。

究其原因,可以说装备的问题不在装备,在教育;教育的问题不在教育,在社会。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很多年,但以知识为本位的应试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对知识的实证性学习仍然被摆在重要位置,其他能力的培养成为知识学习的附庸。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师到家长,对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认识偏差,影响了学校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选择,制约了学校对教育装备的主动需求和有效使用。内部原因也很多,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装备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将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装备工作者没有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找准位置,思想不解放,工作切入点不准,教育装备工作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自我矮化,自我弱化,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被边缘化;三是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指导实验教学等职能未被普遍认可,指导实验教学的职责范围、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等受到质疑;四是教育装备投入机制不健全,实验仪器设备、图书、信息技术等装备投入不均衡,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维护以及实验教学使用经费没有保障;五是装备机构队伍不稳定,机构缺编,事业缺人,职称待遇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着装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六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装备投入和使用效益、实验教学质量缺少有效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直接影响了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和深度融合。

改变这样的现状,惟有重新认识和定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回归教育本质,找回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实现教育装备工作的再度腾飞。

二、作用与定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有机组成部分,课程、师资和装备是支撑现代教育的“三大基石”,“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装备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装备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

(一)教育装备是教育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撑

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用教育装备创造更适切的空间和环境;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的有机整合形成课程,生成性课程要求的环境不断变化,需要作为学习环境构建主体的教育装备,以多样化的材料、设备、工具和技术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开展特色教学,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支撑课程实施的教育装备的选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立体化、全景式地支撑、保障、服务课程实施,使教育装备成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二)指导实验教学是教育装备工作的主要任务

教育装备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物化资源,更包含这些资源使用的方法技术。促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是装备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从“守土有责”还是从“功德心”来讲,推动实验教学开展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抓实验教学,是教育装备工作的支点、生存的基点、发展的起点,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实验课程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实验教学范畴的拓展,实验室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理化生实验室,所有支撑、保障、服务实验教学的特定空间都是实验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进行单纯符号性学习的教室将逐步被新型的实验室所替代;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不开实验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是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素质教育,实验室、图书馆应当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育装备工作者应当成为深化实验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三)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教育装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打造中国教育的升级版,首先要打造教育装备的升级版。当前,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装备整体建设配备水平与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还存在差距,相当数量的学校在实验室数量、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数量上还不能满足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实验的要求,地区间、城乡间、学科间建设水平也不均衡,这样的情况,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是不可行的。按照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装备要粮草先行。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加大教育装备投入,投入要向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使教育装备基本均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均衡的教育公平平台,再逐步达到优质均衡,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通过教育装备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教育装备技术创新引领教学方法变革,通过教育装备应用升级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三、探索与思考

教育教学需要决定了教育装备工作定位。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教育装备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和工作模式,建立教育装备发展新的模型。

(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工作理念由“被动装备”向“主动装备”转变

教育装备工作者首先是“教育人”,其工作的根本目标与教师一样,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装备配备和使用,对提高教育效益的考量应优先于提高教学效率,装备现代化不等于装备信息化,要从提高教育质量出发,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不被传统教育思想束缚,不被企业和市场左右,要不断创新装备工作理念,牢牢掌握装备的主动权。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宏扬先进教育思想,主动服务学校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课程发展,主动研究和引领教学需求,指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配备和使用教育装备,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二)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工作模式由“标准装备”向“按需装备”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纷呈,对教育装备的需求差异很大。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装备基本满足学校国家课程开设要求的大背景下,自上而下、按照标准进行的整齐划一的装备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特色发展要求,也影响了教师对装备使用的积极性和装备使用效益。增加学校和教师对教育装备的自主选择度,探索建立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教育装备发展模式,不仅是教育装备工作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装备使用效益注入不竭的动力。要确立“标准装备保基础,按需装备扬特色”的理念,发挥装备工作桥梁、纽带、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以服务学校师生为根本,工作内容由“物质装备”向“技术装备”延伸

教育装备作为学校的办学条件,更多地表现在物质层面,只有伴随其技术层面作用的发挥,才能使教师、教材、装备真正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中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装备的技术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规划装备方案,学校装备可行性的论证,装备采购技术规范的制定,装备质量标准的研制、检测和认证,装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实验教学与教育装备的研究,装备使用的培训,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技术装备不仅要科学地设计装备的选项,而且要使学校和教师掌握选择和应用的技术。因此,既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育教学进行统一的“标准装备”,又要根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要求进行因地制宜的“特色装备”,同时要不断研发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引领教育教学的“创新装备”。

(四)以提高使用效益为抓手,工作领域由“供应装备”向“应用装备”延伸

教育装备的价值在于应用,装备应用的关键在人。促进使用是教育装备工作职责所在,在增强装备自主选择度,提高教师使用积极性前提下,教师使用装备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把装备工作的队伍和机构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为装备队伍建设“立项”,推动实验教学队伍专业化建设;二是要选拔懂教学、有技术、善管理的一线教师充实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加强对教育教学研究和自身理论建设,在教育科学领域找到自己的学科地位,强化自身学科建设;三是要建立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各类活动和培训,使装备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前沿。

四、措施与保障

(一)发展目标

中长期发展目标,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必要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近阶段目标任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为学校开齐、开足实验教学等各类课程提供必要的教育技术装备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开展,实现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工作区域内均衡发展。

(二)机构职能

统一建制和名称,形成统一的国家级教育装备部门职能界定。建立健全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明确部、省、市、县、校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职数,明确各级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强调对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等工作的指导职能。其中部司级、省级负责政策规划、总结推广,市级负责统筹协调、特色发展,县级负责组织实施、绩效评估,校级负责实验教学、探索创新。

(三)建设投入

加强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和基于校本课程的特色装备建设。在加大教育装备建设性投入的同时,提高省级财政统筹力度,向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倾斜,实现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办学条件和装备条件均衡发展。建立教育装备保障性投入机制,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明确要求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一定比例用于学校仪器设备、图书等更新和各项实验课程和图书馆等方面的支出。

(四)使用指导

加强教育装备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体育器材室等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能力竞赛、主题读书活动等举办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更好开展和教育装备更充分使用。要制定完善实验目录,并分解列入教学计划中,对学校的实验开设情况进行过程跟踪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五)研究发展

以教育装备发展理论和实验教学研究为主体,以课题研究、网上资源建设、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学校建设等为主要工作内容,促进教育装备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实验教学研究,立项试点,从学习力、学习效率、学习心理等方面研究开展实验教学的作用,以数据和事实论证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六)队伍建设

“有文化、有智慧、有技术”是教育装备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懂教学、善管理、会研究”是实验教学与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基本条件。明确从事教育装备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加强教育装备工作从业人员培训,实行全员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切实解决教育装备工作人员待遇,根据工作特殊性,在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等工作考核评估中,按照教师同等待遇计算装备管理、实验教学人员工作业绩。

(七)质量管控

建立教育装备产品教育适用性论证机制,制定科学规范、实用有效的产品技术规范文本。建立满足教育需要的教学用品采购机制,充分考虑教育装备行业企业现状和教学用品的特殊性,对招标程序进行规范和细化。建立省级协议招标采购平台,直接从专业化生产企业而非贸易公司进行采购。建立联合质量监管与事故处置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装备产品质量抽查工作,把抽检工作委托第三方负责,形成装备产品进校的多维度质量监管。

(八)技术支持

以服务装备建设配备为主体,以技术规范、合同执行、质量监控、后期服务、技术推广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构建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技术支撑。建立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研究机制,主动研究行业产品技术发展动态,定期征集行业热点和创新产品,通过企业申报、专家遴选、使用改进等环节形成实证性应用研究成果,指导配备使用。

(九)考核评价

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装备工作方面的考核,开展教育装备专项督导、教育装备工作绩效评估等。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建立完善阅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考核机制。加强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和指导学校实验教学和装备工作,加强对学科实验开出率、图书借阅流转率、信息技术开课率、专用功能教室使用率、设施设备完好率等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教育装备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西山一中 赵峻

本,我校教育技术工作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设备、资源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信息化教育科研与管理的环境保障。

1.开学伊始,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集合信息中心成员、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图书馆以及涉及到的部分学科老师对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2.电教教材、设备和实验器材、设备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设施资源实体安全和实验药品安全;实验耗材、设备分发、准备坚持节约,注意安全,做到无耗材浪费和安全事故发生。

3.电教、实验仪器、设备、器材与电教教材的领用、借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0流失率和无人为损坏。

4.每期定期检查、督促各年段、班级做好教育设备外观日常卫生保洁工作。二.抓好教师学习培训指导。

坚持学用结合,校本为主的原则,给各个实验室、专用教室的负责老师培训相关软件的使用。装备统计软件的数据导出打印后分别交由负责老师认真仔细阅读并填写。任务落实到人,不仅要做好以往数据的统计工作,还要对目前的使用进行更新,实验室和图书馆都专门进行了电脑设备的更新和配备。

三.抓好科学实验教育教学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及格。

2.实验员及时认真做好实验教学的表、册、单等软件资料的分发、规范、完事填写实验通知单、实验报告,做好资料档案收集整理。

四、规范做好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图书馆管理人员能认真做好借阅咨询服务工作,当老师或学生来查询资料时,及时答复,通过网络检索或翻阅杂志目录等途径,帮助查找相关的书刊资料,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人本化的服务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注意帮助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解决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问必答。平时,经常有不少学生因学习或参加学校活动(如手抄小报比赛、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以及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来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便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馆藏中查找,及时提供所需的书刊资料。在校园文化节“好书伴我成长”

图书馆系统更新后对图书馆的书整理归类,扫描,对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损、脱页的书及时修补。整理装订去年的杂志刊物,做好新到的图书、杂志、音像等资料的验收、登记工作,并上架流通。认真记载好图书馆日志,登记好图书账册及读者丢失图书的赔款、注销明细,统计好各种数据,做好情况汇总。

五.认真做好档案资料清整装订

认真做好电教、装备、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设备资源管理、应用资料档案的完整收集、规范整理与装订工作。

第四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管理

一、管理制度

学校应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管理制度,其中实验室管理规则应张贴在实验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分别张贴于仪器室、准备室或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

2、实验室管理规则(实验室前方)

3、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

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

二、账、册

学校实验室应建立以下账册

1、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

2、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明细账;

3、低值易耗品明细账;

4、危险化学品明细账。

三、记录

学校实验室应做好以下记录,期末分类整理

1、实验通知单;

2、实验室教学日志;

3、实验开出率统计表;

4、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借还登记册;

5、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赔偿登记册;

6、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报废报损登记册;

7、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维修登记册;

8、自制教具登记册;

9、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贮存定位卡。

10、易燃、易爆、危险管制药品使用情况记载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中小学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通用技术)、实验研究和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业务岗位。、具备中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实验教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

3、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科、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将本学期各年级实验目录张贴上墙,参与、配合并监督学科教师完成本学期实验目录及工作计划。总结反思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努力保证各个学科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简称实验“三开”)。

4、掌握各年级、班级的教学进度,按实验计划和《实验通知单》拟定本周实验教学课表和任务项目,准备实验仪器设备、配置药品和耗材,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本学科所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操作规范。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直接从事实验课教学,参与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应参与并协助学科教师完成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操作考试、考查活动。

5、配合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及时处理实验室应急情况,确保仪器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实验室清洁卫生。

6、负责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

7、熟悉本学科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仪器设备及实验教学档案资料。

8、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养、防护、维修,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对教学仪器进行常规保养,按不同性能与要求做好储存工作,以保持教学仪器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复,以延长使用处限。并做好“三废”、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需要。参与并组织改革创新自制教具,改进、创新实验装置。

9、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实验教学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10、加强实验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实验教学网站,阅读实验教学期刊,掌握实验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掌握数字化实验技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能力,参加有关实验教学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11、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实验室管理规则

1、中小学实验室是开展(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科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的重用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应按照《中小学实验室规程》、JY/T 0385-2006加强建设、规范管理,师生共同遵守管理规则,充分发挥技术环境的育人效益。

2、实验室应营造科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应张贴科学家画像、实验挂图等,体现其学科特点。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

3、学科教师应在演示实验前三日、分组实验前一周,向实验室提交《实验通知单》。实验室应张贴本学期相关班级实验目录,师生共同监督完成情况。教师应提前预做实验,研究实验中的个性问题,以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协助、督促学科教师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备查。

4、师生实验前应仔细阅读教材,详细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步骤,清点实验仪器、熟悉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准备。

5、学生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按指定的位置就座,严禁喧哗打闹,不得带入手机。

6、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

7、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勇于动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好实验记录,准确收集实验数据,据实填写实验报告,注重养成诚信、科学态度。

8、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避免腐蚀、中毒、燃烧或爆炸等伤害事故发生。防止触电,防止尖锐物品伤害。发生事故后,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9、学生应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药品和材料,如有损坏,立即报告。实验完毕,按要求拆卸实验装置,整理、洗涤实验用品,处理好废弃物质。做好清洁卫生,关好水电门窗。10、实验室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课外开放,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实验室应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编号顺序,分科、分类、分室、分柜存放。仪器柜应规范张贴序号标签,每件仪器设备、每瓶药品应粘贴物品标签。仪器、药品应分室贮存,化学药品试剂应分类存放。精密贵重仪器应设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

2、仪器室、药品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根据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特点,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禁止带电作业。禁止吸烟。回收的“三废”和电子垃圾应妥善处置。准备室应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学科教师配置实验室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3、设置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明细账,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

4、学校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仪器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仪器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仪器设备器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

5、学校仪器设备器材外借,应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具备借用手续,并按时收回。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按本标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精密贵重仪器应填写使用记录卡。

6、师生实验教学过程中,若规范操作、正常使用,致仪器设备器材损坏,应酌情赔偿。师生丢失仪器设备器材,应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仪器设备器材(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

7、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安全管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有应急处理预案。

8、仪器室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药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记录、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

9、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危险化学品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管理、责任落实”的原则,校长负总责,学校分管校长和相关人员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承担相关的责任。

2、危险化学品应设专库(专柜)存放,应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存放,做到“双人、双锁”管理,实行用量登记。

3、专管人员应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培训,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贮存、防护及发生意外和事故后的应急措施。

4、设置危险化学品明细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专管人员应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物相符,卡物相符,并定期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书面报告。

5、危险化学品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和专管人员应定期检查、记录,应把危险化学品室列为节假日值班重点防范区。

6、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教师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经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人批准后,由专人领取。使用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送还,登记并妥善保管。

7、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实验产生或残存的废气、废液、废渣,应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内存留、释放,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内。

8、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现安全问题或事故,应迅速采取妥当措施排除,并及时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校长报告直至向当地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不得隐瞒。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一、图书馆馆长工作职责 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本校图书馆的建设、开发、利用。2 负责全馆日常工作,主持馆务会议,根据学校工作意见确定本馆工作任务并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负责图书馆对外事务,组织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学术交流活动。制订本馆有关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细则,随时处理、解决各种业务问题。负责收集、汇总全馆各部门的资料、数据,完成本馆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各种检查所需的资料、数据等。根据学校财务预算及办学方向,制订本馆文献采购计划(含纸质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

二、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学校图书管理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为学校图书文明窗口建设、学生读书习惯和能力养成、教师教研进修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重要业务岗位。图书管理员应不断进修提高,具备阅读课教学指导能力,学习掌握数字图书馆、图书数字化、图书管理信息化等新知识和技能。具备中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的能力和成果。图书管理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根据教学、教研、教改以及学生阅读需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定期购入高性价比的书刊等文献资料,组织、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文献捐赠、征集,努力提高藏书质量,保证馆藏建设的持续性。主动与各部门、各教研组联系,积极收集本校教师及学生的有关教学、教研、教改资料,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资料馆藏。4 应按本标准《图书馆(室)管理规则》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分类合理、著录规范、编目清楚、排架有序、查找快捷。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按时开放、热情服务,耐心解答读者咨询,及时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主动协助师生查找所需文献,指导师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科研课题查新。配合学科教师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工作,并创造条件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图书管理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三、图书馆(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图书馆(室),应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为指导,加强图书馆技术环境建设,配置文献保护、传输、打印、复制设备,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合理使用购书经费,进行馆藏分析并制订书刊等文献采购计划,应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四川省中小学图书装备标准》配置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学校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做好书刊等文献资料的总括登录、个别登录和注销登记账册。图书、报刊、校本资料等分别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报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非书资料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校本资料根据其载体形态分别著录。仍然实行手工检索的学校应建立分类目录、书名目录,通过计算机进行书目检索的图书馆(室),可停用卡片目录。

书刊等各类型文献资料应及时整编加工并上架。馆藏文献应图章齐全,索书号抄写工整清楚,书标粘贴整齐规范。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组织馆藏文献,按索书号顺序排列文献资料,书架排列科学合理、整齐美观,书架架标齐全,起止类号标识清楚、明确。新刊到馆应及时验收、签到、加工、上架,过期报刊按时装订成册,报刊合订本登录、整编后可流通借阅。定期清点馆藏文献,做好清点记录。具有保存及使用价值的珍贵文献资料应及时修复,延长其使用寿命。明显破损、内容过时等完全无使用价值的书刊等文献资料进行剔旧处理,每册剔旧图书应加盖“注销”章。丢失或剔除文献,应严格办理审批注销手续,对财产账薄及计算机数据进行相应的标注、删除处理,做到账、书、记录一致。学校图书馆(室)应对本校师生实行全开架借阅,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图书馆(室)延伸至校园,通过建立班级读书角等形式,营造书香氛围、方便师生阅读。应加强文献资料的宣传、推荐服务,广泛开展各项读书活动。学生办证率、师生到馆率应达到100%,书刊等文献资料流通率不低于40%。做好各类借阅流通数据的登记、统计与分析。学校应配备图书馆(室)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书刊等文献资料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严格执行借还制度,敦促读者遵守管理规则、爱护图书,对违纪读者耐心教育,降低文献丢失率。各类文献资料需及时上架、定期理架,保持架位准确、整齐,降低文献拒借率。书刊资料丢失、损坏,应酌情赔偿。书刊等文献资料应纳入校产管理,确保账物相符。加强各项业务工作的数据记载,各类帐薄、登记表等是馆藏财产的重要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毁或丢失,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教职工调动、学生毕业或转退学等,须还清所借书刊等文献资料后办理离校手续。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条件,做好防虫、防火、防水、防鼠、防盗、防尘等工作,保证学校书刊等文献资料的财产安全。学校应为图书管理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四、阅览室管理规则 阅览室(包括数字阅览室)是师生读书学习、教研进修的场所,可通过布置新书推介橱窗、学生读书作品展示架及张贴名人名言警句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图书柜架和阅览桌平面布局应科学、规范,室内通风、采光、照明、消防、防盗等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守秩序、服从安排。保持安静,不喧哗打闹、不接打手机。书包、饮料、食物等不得带入室内,保持清洁卫生。严禁烟火。爱护书刊资料,不得折叠、涂写、撕剪、污损。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夹带书刊外出。阅览书刊后,主动归还原位。如有疑问,请咨询管理员。爱护数字阅览室设施设备,遵守绿色上网和知识版权规定,严禁访问不健康网站。

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一、信息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含网络教室管理、校园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多媒体设备管理、影视策划制作、校园电视台管理、监控录播、软件策划开发、远程资源接收等),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正常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业务岗位。2 具备中级职称的信息技术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信息技术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信息技术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信息技术人员在教育技术中心(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期学校信息技术、网络管理、资源建设等工作计划,按照各年级、班级的教学需求和学科教师的申请,拟定各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周课表,填写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教学日志。总结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完成情况。4 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保养、防护、维修及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要。负责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负责网络舆情监督。指导师生建立个人网站、学习空间。负责学校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指导班级教室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指导学生遵守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规则,及时处理各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急情况, 确保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清洁卫生。参与组织学校数字化校本资源、区域精品课程资源的研发、制作与推介,指导学科教师课件制作。负责组织对学科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具、新软件的校本培训,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负责组建学校信息技术特长活动小组并开展活动,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各类评选赛事和成果展示活动。熟悉信息技术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信息技术设备及教学档案资料。负责向学科教师推介新产品、新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业务进修,经常访问相关网站,阅读信息技术期刊,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参加有关信息技术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信息发布交流技术平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中小学校园网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指导意见》设计和建设,中心机房及网络设备间应装备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中小学校园网是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未经学校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拆卸或改动布线结构;不得移动或改动网络设备位置;不得干扰、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所有设备、成套软件纳入固定资产规范管理。4 校园网所有用户应以实名注册,对自己所发布信息负全责,接受上级部门与公安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不得盗用他人账号,不得在校园网上发布不健康、非法信息,不得散布计算机病毒、传播黑客程序、滥用网络游戏。学生用户应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5 网络中心应全天24小时开机,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处理,确保网络设备安全运转。非中心机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中心机房,不得以任何方式试图登陆校园网后台管理端,不得对服务器等设备进行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管理人员应监视并记录服务器系统运行情况,随时监督网络舆情、屏蔽有害网页,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需要立即关闭服务器系统,及时处理。出现危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监视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监视运行的作业和信息传输情况;填写中心机房运行日志。为了确保中心机房的安全,应逐步实现网管人员对服务器的远程操作,定期更换服务器口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泄漏口令。不得将系统特权授予普通用户,不得随意转给他人,对过期用户应及时收回所授予的权力。学校重要数据不得外泄,重要数据的输入及修改应按权限、由专人完成,并作加密处理。10 收集整理网管中心技术档案。妥善保存备份资源。打印涉密资料应按权限保存,废弃资料应及时销毁。网管人员在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实行安全巡查值班制度,严防漏电、着火、雷击、被盗、磁化、系统崩溃、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不安全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不得带入机房。严禁在办公时间内上网聊天、玩游戏、购物、观看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视频信息。12 中心机房不会客、不做与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无关的事情。机房的设备与软件不随意外借。

三、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设备(含教育信息资源),是实施课程标准、传播教育信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和教育信息资源。学校应达到省教育厅《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信息技术设备配备要求,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信息技术设备,定期申购补充新设备,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信息技术设备,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中的“通用仪器”编号进行登记。贵重设备应双人监督管理,建立使用日志。设置信息技术设备总账和明细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信息技术设备贮存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并根据信息技术设备特点,尤其是非书资料贮存,应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应装备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信息技术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外借,应具备借用手续并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用后按时收回。6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致设备、资源损坏,可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设备、资源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应落实到部门和人头,有应急处理预案,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有条件的班级可设置学生“信息技术科代表”协助管理。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信息技术设备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日志、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数字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录播教室等),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信息交流、资源集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按GB 50174-2008、DB 51/T 1565-2013进行设计和建设。3 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设备应按固定资产规范管理,统一编号、定位、贴签、入账,确保账物相符。定期对设备及电路、防雷、消防、防盗等设施等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及时掌握使用情况,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排除。禁止携带危险化学品入内。实行安全巡查值班制度,严防漏电、着火、雷击、被盗等不安全事故发生。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提前一周通知,由管理人员排出专用教室周课表,课前作好设备调试、资源安装工作,并及时填写专用教室教学日志。学生进入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实行人机对位,责任到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禁止带故障运行。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能随意拆卸,应由专职信息技术人员及时处理。使用结束按程序关机,做好整理。未经处理和许可,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贮设备。禁止安装、运行游戏及非教育教学类软件,严禁浏览、下载不健康网页信息,不得随意删除系统程序及应用程序。使用者不得对计算机进行破坏性设置,不得上传带病毒文件,严禁恶意病毒攻击。确保设备、网络正常使用和安全。应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通过学校网站上传发布文件信息、下载使用信息资源时,务必设置多重管理和控制权限,严格审查上传信息,严防不健康、不安全或非法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加强对校内QQ群、论坛、个人主页的指导、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设备只能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得外借或挪作私用。禁止随意拆卸设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致设备损坏,可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设备、损坏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10 不得携带零食、饮料入内,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室内安静文明

中小学音体美卫装备管理制度

一、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艺体教育的重要业务岗位。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要求熟悉本学科教学业务和器材管理技能、具备良好师德,工作认真负责。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在教育技术中心(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校、本学科、本学期艺体教学计划,参与、监督并配合学科教师完成计划。总结本学期工作完成情况。负责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设备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熟悉本学科器材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器材设备及教学档案资料。配合教师教育学生遵守音乐、美术教室及体育场馆规则,及时处理应急情况,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清洁卫生。加强本学科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本学科教学网站,参加有关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音乐、美术教室管理规则 音乐、美术教室是师生音乐、美术教学、欣赏、演练的重要场地,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室内装饰应体现学科特点。音乐、美术教室(含器材室)的所有专用设备、器材、资源应有专人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设备、器材、资源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及时做好各类设备、器材、资源的日常清洁、保养以及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防磁化等维护工作,大型设备、器材(如钢琴、音响、灯光等)应定期由专业人员维护、调校。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设备、器材、资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5 设备、器材、资源的借还应履行报批手续,作好记录,按时归还。6 设备、器材、资源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酌情赔偿。7 应填写好音乐、美术教室教学日志。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9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三、体育器材、器械、设施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器械、设施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体育器材、器械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及时做好器材、器械的日常清洁、保养以及防火、防潮、防霉、防锈蚀、防断裂等维护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器材、器械、设施的安全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维修、油漆等维护、调校工作,随时清理运动环境异物,消除安全隐患,并作好维修记录。4 指导师生正确使用、爱护各种器材、器械、设施。在使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器材、器械、设施时,应有专业人员在旁保护。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器材、器械、设施,定期申购补充新器材、器械、设施,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器材、器械、设施,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器材、器械的借还应履行报批手续,作好记录,按时归还。7 器材、器械、设施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酌情赔偿。有条件的应对社区开放体育活动场馆,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9 应填写好体育教学活动日志。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11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卫生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卫生室是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保证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卫生室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卫生室设备、器材、药品应单独建账,购入、调出、使用应有明确记载。定期清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物相符。具备国家确认的执业医师资格的校医方能处方、治疗。对医疗设备、器械应按卫生标准定期检查、消毒。设备、器械、药品须经正归途径采购,妥善保管,及时销毁变质失效药品。4 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组织学生定期体检,妥善保管学生健康档案。5 培养学生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指导、督促、检查学生个人卫生、校园环境卫生、食堂食品卫生。保存食堂食品留样,并作好记录。指导学生预防流行病、慢性传染病等,制定群发急性病防治预案。8 指导学生生理卫生。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10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五、心理咨询室管理规则 心理咨询室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场所,由心理辅导教师负责管理。2 心理咨询室应随时保持安静、整洁、舒适、隐秘的环境。3 心理咨询室的所有设备、器材根据心理辅导需要装备,账目清楚,账物相符。在使用相关设备、器材、器械时,应遵守操作规范。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酌情赔偿。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设备、器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5 心理咨询室对师生的心理咨询、辅导的过程、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档案保密。6 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7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第五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2010周潭中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编撰:周根虎

本,我校教育技术工作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为宗旨,以方便师生利用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为根本落脚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大力整合教育技术资源,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强化指导与监督。

为使学校信息化教育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增大工作预期性,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开学初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与措施,强化工作指导与监督。

二.加强设备、资源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信息化教育科研与管理的环境保障。

1.期初期末,组织信息中心成员、实验室、专用教室的老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2.电教教材、设备和实验器材、设备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设施资源实体安全和实验药品安全;实验耗材、设备分发、准备坚持节约,注意安全,做到无耗材浪费和安全事故发生。

3.电教、实验仪器、设备、器材与电教教材的领用、借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0流失率和无人为损坏。

4.每期定期检查、督促各年段、班级做好信息化教育设备外观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5.做好信息化教育、管理设备、设施资源的运行维护。本学年,对部门、科室、年级办公室、专用教室和校园网络终端设备等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远程或现场检查、处理和维护,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三.抓好教师学习培训指导,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

坚持学用结合,校本为主的原则,继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的指导和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远教资源与课程整合指导,让每一位教师学会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校园网络教学设备,会进行优化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课程教学。通过培训指导,解决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问题。

四.拓宽资源应用渠道,深入推进资源运用。

1.日常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必须加大强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力度,全期资源应用时数为全期学科教学总时数的10%以上。

2.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力。同时认真、规范填写、完整相关

表册的记录。

3.抓住实践教育课题研究契机,组织中高年级优秀学生开展了打字、电脑绘画、编程等课外活动,通过层层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电脑操作比赛。

五.抓好科学实验教育教学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及格。

2.实验员及时认真做好实验教学的表、册、单等软件资料的分发、规范、完事填写实验通知单、实验报告,做好资料档案收集整理。

六、规范做好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图书馆管理人员能认真做好借阅咨询服务工作,当老师或学生来查询资料时,及时答复,通过网络检索或翻阅杂志目录等途径,帮助查找相关的书刊资料,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人本化的服务宗旨,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注意帮助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解决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问必答。平时,经常有不少学生因学习或参加学校活动(如手抄小报比赛、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以及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来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便积极配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馆藏中查找,及时提供所需的书刊资料。在校园文化节“好书伴我成长”

在“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中,图书馆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还将部分优秀读书笔记在阅览室中展出。为了确保图书排架有序,符合规范。我们每天要对书库内的书整理几次,对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损、脱页的书及时修补。整理装订去年的杂志刊物,做好新到的图书、杂志、音像等资料的验收、登记工作,并上架流通。认真记载好图书馆日志,登记好图书账册及读者丢失图书的赔款、注销明细,统计好各种数据,做好情况汇总。学校图书馆网站在计算机老师的配合协助下,内容不断充实。

七.认真做好档案资料清整装订

认真做好电教、装备、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设备资源管理、应用资料档案的完整收集、规范整理与装订工作。

八、积极配合和辅助各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上报工作

编撰:周根虎2011-1-10

下载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思考(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认识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认识的调查报告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们生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2010-03-15 20:44:28)转载▼标签: 教研教育论文庞小东原创校园 分类: 教研论文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

    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首先, 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要对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很多农村家长及学校的领导、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参加绘画......

    浅谈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认识

    浅谈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认识 红枫湖镇中八第一小学:李忠奎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国......

    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尚占武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教师专业文化水平和业务能......

    关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甘谷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情况报告

    甘谷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 工作情况报告近年,我县教育技术装备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九”、“两基”工作的推进,部分项目的实施,使我县......

    2016---2017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元城初中2016—2017学年度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教育技术工作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