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丽水市体验磨练2005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丽水市2005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5年3月26日 本次测试卷系外地引进。语文卷以 “高考考试说明(2005)”为命题依据,命题以课外材料为主,有一定的湖州味。命题突出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比较合理,题型与04年的浙江高考语文卷基本保持一致。对高三语文最后阶段的复习,具有比较好的导向作用。本次测试共有17所学校的7254名学生参加。测试结果如下:
卷面平均分
文99.79
理97.18
标准差
文13.58
理12.82
变差数
文13.61
理13.19
最高分
文137
理133
最低分
文12
理1
难度值
文0.67
理0.65 现就考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并根据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分别提出复习建议。
一、第一、二、三题
(一)答题情况见《学生答题率统计表》(另发)
得分率较低的题有:5、7、12题。内容为语病辨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的筛选与提取信息,文言文阅读中虚词的理解。正答率在0.5以下。
(二)教学建议:
1、在复习教学中,语音、文字、词汇、句子、标点的训练,还是要认真的重视基础。要注意分析错误原因和提供一般的改正方法的指导并加以适当的训练。
2、阅读理解科学类文本,要在理解关键句子和把握文意上下功夫,做到正确理解、提取和筛选有效的信息。
3、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在把握整体意义的基础上,训练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
二、第四题
本题由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组成。考查学生阅读翻译浅易文言文的综合能力,考查古诗词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和常见的名言名句的识记能力。15题。文言文翻译。
共8分。选文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杜衍》略有改动,测试材料中难以理解的词语不多,而且加了注,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理解的能力和水平,也注意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内容,同时考核学生将文言意义用现代汉语呈现的能力。要求翻译的句子有3个。
(1)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2)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3)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
文言文翻译注重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翻译出全句。第(1)题中“及”、“何”和“贤”字,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疑问代词和虚词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翻译。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对“及”字,因不能正确理解而有翻译成“于是”的。还有“罢归”部分同学翻译成了“上任”,“办完事”等,导致失分。
第(2)题中,对“势必”的理解出现了错误。很多学生未能理解这是两个单音实词,误认为是一个词语,所以大都翻译成“一定”,未能将其译为“(依照)形势一定”,所以该题失分较多。
第(3)题中,不少学生对于“无以”这个词语不能理解,将“以(因为)”字译成“认为”或“凭借”,失分就是一定的了。
16题。古诗词鉴赏,能力层次是E。其中包括了对能力层级为A的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1)题是根据新考纲对文学常识识记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许多学生不知道姜夔是宋朝的婉约派作家。有些知道是婉约派但是字又不能写正确。这就要求老师要结合课本对学生的文学常识加以比较系统的梳理(互联网上也很多,教师可以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增、删、改)。(2)题是本小题中最易得分却失分最多的一道题,考的是学生在试场状态下的灵活反应。失分的考生应该是忽略了小序,从词作本身分析就显得劳而无功了。
(3)题做的较好,学生大都都能围绕“相思、思人和漂泊”这两个要点进行分析。17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次是A。三道题均来自课内,答题情况却不够理想。主要问题:(1)一字未写或未写完整。(2)写错别字。“吾尝跂而望矣”中的“尝”写成了“常”,“跂”写成了“歧”。(3)张冠李戴,上下句易位。
教学建议:
(1)文言文翻译要在整体把握文意上下工夫,注意对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积累并注意迁移,要注意把握常用的文言句式及一般的翻译格式,要注意翻译的基本要求。(2)重视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诗歌鉴赏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和技巧的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注意诗词中的小序以及注解,这些也有可能设置小题。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可以文学史的顺序作梳理,关注重点作家重点作品(课文涉及的应是重点之一)。考试可能是放在诗词鉴赏中考,也可能与名言名句同考。(3)加强名言名句的积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一定要熟记),重视“背”与“写”的关系,一定要抓落实,答题中不要出现错别字。看清题目,认真审题。
三、第五题
本大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共四小题18分。得分率约为0.65。着重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对作者观点态度、文章主旨的把握,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和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18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此题答案要点很明确,即: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只索不予”的朋友关系。本题答题情况尚好,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误解“有回应的需求”,把它理解为“分享”的意思。以下错误答案具有代表性:(1)同朋友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从朋友那里得到物质和心灵上的回应;
(2)这种朋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回应,并不只是单独一方一味地付出或索取。
2、没有认真审题,把“朋友关系”答成了作者的“朋友观”,比较典型的错误答案如下:(1)朋友不仅是一种“有回应的需求”,更应是一种奉献。
(2)朋友是互补的,应该用爱去体会去感受,认真的投入,用心去经营,那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友谊。
3、还是没有认真审题,把“作者认为”答成了“我认为”,且理解有误。如:
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亲密的朋友关系,因为他愿意为你付出这么多,说明他在乎你,然而自己也应该为朋友多付出些,一味的索取,那是自私的。
4、答题不全面,只答“索取”而未点出“不予”。如: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物质上心灵上的“有需求的索取”,不能算做真正的友谊。
5、答案笼统,没有抓住要点。如: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残缺不全与极其自私的关系,不能算做真正的友谊。19题。此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及语言概括能力。
本题是对作品中内容的概括,要点应包括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一般学生得2分,得满分的不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答题不全面。大多数学生只写出了一个方面,即客观上的原因:人是独立的。
2、语言组织能力差,又不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全是照抄原文。不会筛选关键词句,又缺少整合的本领。
3、读题不细,审题有误,导致答非所问。例如有这样的答案:承上启下,引起下文的思考,最后点明中心,点出文章的主旨,为下文作铺垫。真是套话连篇。
20题。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本题三个要点应该是很清晰的:只索不予的;相互分享的;既相互分享,也各自独立的。但是答题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如下:
1、分类标准不明确:如有答成不能算作真正的友谊、一般的朋友、知心的朋友、亲人,也有答成物质关系、心灵关系、纽带关系等等。
2、表意不明:例如答成分享的关系,保持自我,倾诉等等。
3、概括不全:如朋友间彼此分享所有的快乐和忧愁;朋友间分享彼此的部分,保留让自己独立的部分去面对生活。又如“既相互分享,也各自独立的”就答成了“各自独立的”等等。
4、同类重述:如答成“分享对方拥有的关系”、“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其实这两句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是“相互分享的”。
5、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概括能力较弱:
(1)有些学生概括出5-6个点,相互交叉:如共度难关、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相互奉献、有回应的需求。
(2)虽然概括了三个点,但是每一个点都是表意繁琐,不能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述。21题。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表达技巧的把握,此题得分率不到0.5,学生对文中的细微干扰不能作出有效的辨别,绝大部分学生选了A、D这两项。教学建议:
1、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有待训练提升。应做到认真读题,问什么答什么。
2、提高学生提取文本有效信息,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提取、如何整合的方法,加强实战训练,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3、对语病、错别字、卷面的问题应常抓不懈,减少无谓的失分。
4、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增加现代文阅的阅读量并作恰当分析(语句理解、文意概括、技巧和表达效果),增加阅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思维能力,增加作文素材。
四、第六题
考查内容:修改病句,语句扩展,概括信息要点。
22题。从所给的文段中找出有语病或者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主要问题有: 1.序号看错。将第一句的错误写成是第二句,造成无谓失分。找不全病句,病句辨识 还存在欠缺。
2.不理解何为得体语言。如要将文段中的“千万留神”改成“敬请协助”或者“请相 互转告”等合乎情境需要的生活用语。但大部分学生却改成“千万注意。”能看出问题所在,不能纠正错误,是一个遗憾。
3.不明有关修改的知识和技巧,或者知道却不能适时运用。许多学生找出病句之一是 “„„垃圾一律不准包装之后投入”中的“包装”有问题。但改后的句子是“垃圾包装了也不能扔„„”。学生可能不知“删去”也是一种修改方法。23题,要求根据“燕子飞翔”为联想的起点,分别用描写和议论的方法分别将其扩展成两段文字。主要问题有:
1.审题不认真,没有看到字数要求,表述过于简单,造成失分。
2.不能区别何为描写,何为议论。不少学生将两段都写成了描写性文字。用议论方式表达显得十分薄弱,这可能和这几年训练话题作文不无关系(不少学生不会写议论文)。甚至有学生如此答题:一群燕子停在电线杆上,下面有一群人议论„„也有学生用说明性的语言解释燕子飞翔的生物学或物理学知识。(自以为是议论)3.文面潦草糊涂。
24题,根据给出的表格内容用间接的语言加以表述(答题有字数规定)。要表述的自然是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信息,是要向人们表白的内容(可称之为观点)。问题有:
1.表达的观点没有依据。比如有学生答:我国交通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或者有:公路发展比铁路发展更关键,更重要。
2.阅读表格内容不仔细,得出的结论于答案相反:公路发展速度逐年下降。
3.不能从获得的信息中概括总结出准确而表述精要的观点。相当部分学生写道:公路和铁路都大大发展。或者就把两组数据罗列了一遍。表述了一些肤浅的信息。
教学建议:
1、加强对提取要点能力及概括能力的训练。既重视语段信息的提取整合训练,又重视信息隐含较多的表格、图表等的信息提取与整合训练。复习中要注意给学生方法,明确注意事项。
2、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文学常识(比如“记叙”“描写”“议论”),修辞手法和效果等。比如修改病句,既要明确病句类型,还要知道常见的修改方法。
3、仿句(包括对联),还是要继续抓一抓,要看清题意,看清供仿的句子(是否含有修辞方法、句中句间的含义联系,有些还要看看词性)。仿句时要与供仿的句子在句式、句意、修辞等方面作对应。
4、语用题,年年有些新题。复习时要注意《考试大纲》中“示例”部分中的新题型,也要让学生练一练。
语言运用,是调动积累的语言予以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积累的过程。丰富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已是高考复习阶段,这个工作还是不能放松。多读点书,锻炼思维,丰富思想,积累语言并运用。这样表达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写出来的语句也才能简明、准确、流畅且生动。
五、第七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
(一)话题简析
本次作文是给提示性话料的话题作文。话题为“我与空间”。
相比较而言,此话题有一定难度。仔细审题至为重要。首先是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准确而明晰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空间”的: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就作文来讲,这“空间”可以是虚拟的,亦可以是实在的。其次,这是一个关系型作文,“我”与“空间”二者不能偏废,要比较准确的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好的方面
1、紧扣话题、思维多向、内容多彩。本次作文,大多数考生能依据材料的提示,较准确地把握话题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构思。如立意:“我的虚拟空间——互联网”“‘物质越多,空间越小’吗?”“躲进小楼成一统”“世界属于我,我属于世界”“我的关注没有禁区”“我只需要一个不大的地方”“请给我一个安静的角落” “我心中的乐园”“我的这一片天地”“心灵空间”“超越自我”“走出校门”“冲破围城”等,都是很有点品位的。我们的同学有的将笔触伸入到细致的内心世界,写出了我有形的无形的空间,写出了心灵空间的拓展;有的让时光倒流,借历史人物来表现精神空间的个性化;有的借寓言、童话、科幻形式让人警醒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性。总之,就考生作文涉及内容而言,古今中外,身心内外,无所不包。既有具体的描述展示,也有抽象的演绎剖析;既有经历体验的表现,也有所见所闻的铺陈。
2、表达形式绚丽多彩,不拘一格。
本次作文,不少考生能充分利用张扬话题作文的优势。言自己所闻,述自己所见,议自己所思,以议论、叙述为主,但仍不乏力求创新,敢越“雷池”者,以多样的文体样式,如演讲稿、故事新编、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童话科幻小说(非凭空想像的那种)等,获得了评卷教师的认可。形式可谓是五彩纷呈,不一而足。
3、标题鲜活,颇见功力。
如《给自己一片空间》、《心似大海》、《心灵三原色》、《石缝里的精彩》、《心,无限扩张》、《生如夏花》、《像水一样神采飞扬》等标题既反映文章的内容,又让人耳目一新,足以体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三)存在的问题
1、忽视审题,尤其是对话题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
高考作文在近几年的趋势虽是淡化审题,降低审题难度,但绝不是不要审题。若是忽视审题,作文将出现偏离题意乃至完全脱离话题。
本次作文部分考生就明显表现出审题不到位,甚至根本不审题的状况,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主要问题有:
①无视命题要求,自说自话。如部分考生就不顾话题中的“我”的要求,而任意地变为你、他,“我的空间”写成了“你的空间”、“他的空间”,甚至写成了“蚂蚁的空间”、“蜘蛛的空间”、“狗的空间”等。
②题为写“空间”,实写个人苦恼,个人努力,父亲爱心。概念不清,写了文明的空间,诚信的空间。不管能不能说空间,都挂空间的名头,生硬搬用事先准备的文章。
③题目明确要求不能写诗歌,就是有学生要“顶牛”,偏要写诗歌。
2、文意散漫,把“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等都写进了文章,有限的文字表现庞杂的内容,实在是写不到深刻,当然也就不会有高分。
3、写作态度不端正,随心所欲。
如《一篇话题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一文,考生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却以调侃的笔调,随意为之,导致不合话题要求。这样即使考生有好的写作能力,在高考中也很难有一个好的收获。更有甚者,让“空间”成为作文中大段的空格,一字不写,还美其名曰“想像”的空间。
3、思维僵化,形式陈旧。
对“空间”的理解过于偏狭,只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空间,所以作不出生动的文章。为形式而形式。部分作文前有题记,后有后记。实际上对作文本身并无多大作用,只是求形式而已。
也有名为想像作文,大写特写科幻,其实只是空无根据的乱想,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幻想。
4、不分是非、不分美丑
可能受流行歌曲、广告语的影响,出现了标题如《偶的地盘我主宰》《狗也上网》等不良用词,口气甚像黑老大。
有些同学把自己比作“歌妓”、“狗”等等,表现出了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如以下一段文字:“我们班差生挺多,但也不乏好的,其中的一全叫薇的女孩儿,学习成绩特别地好,人又生得十分漂亮,数一数二的校花,在一群癞蛤蟆中的白天鹅,十分醒目。班上大多数男同胞们对她暗恋已久,但许多男同胞仍久追不下,时间长了,称之‘冰美人’。”且不说这段文字中表现出来的“男生追女生”的感情问题,就是把自己男同胞比作“癞蛤蟆”就不妥当,可谓美丑不分了。
4、卷面问题依旧严重: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只分三段,标点乱用。语言表达的问题也仍然不少,词不达意,病句丛生,语言贫乏。还有如“空间的直译为很空的一个房间”一类的句子,很无聊。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言为心声。思想深刻富有智慧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识别美丑。
2、多点积累(书本的,生活的)。给学生印发同龄人作文,细读体味,分析优劣。时评,短评类文章应该读一点,充实思想,增加作文的素材。让学生看《读者》之类杂志的美文是不错的,但不能照搬。
3、做真人、写真文。写文章要求真,即使虚构也要有现实基础。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自己的旧习作(还应该做些反思),回忆自己的生活细节,丰富真实的素材。
4、重视最后三个月的作文训练和辅导。审题构思列提纲要加强,积累和运用材料要重视。考试作文要细评,引导学生作多角度的立意,一个材料的多种运用(可作论据,可以演绎故事)。
5、分层次辅导。训练优秀学生拿高分的技巧;一般学生力求不离题不偏题,争取作文有些亮点。
附:优秀作文
给心灵一个空间
给高山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耸入云霄的巍峨;给流水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跌宕山崖的壮美;给浮云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萦绕山巅的闲逸„„给事物一个空间,让它们在其间尽显致(至)美。那么,大自然的骄傲——人类呢?
无需再提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那种无形却寓于物质的有形空间。一种无形却支配人们行动的空间——心灵空间正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语病)。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心灵的空间,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往其中填充美丽。于是乎,世界便变得丰富多彩,不同的灵魂交织。透过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志士仁人,正是给心灵一个空间,填充美丽,才演绎出一幕幕的辉煌与壮美„„
给心灵一个空间,伯夷不食周粟,陷身于深山,采集野薇,终饿死于首阳。怀着对故国的一腔热忱,伯夷严辞拒绝了周武王的邀请,保持着心灵中那份神圣的空间,用行动赫然写着耀眼的忠诚!
给心灵一个空间,屈平披发,行吟泽畔。“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子如是说,“吾宁常赴江鱼腹中耳,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楚大夫怀沙投身汨罗。忧国之心极切,却空于报国无门,唯(惟)有江水,才能一洗屈子心中的烦愁。那飞溅的汨罗江水,在屈平心灵的空间上洒上斑纹,昭然映着:爱国。
给心灵一个空间,文天祥临危不惧,面对严刑,面对零丁洋,大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于是历史的书册中印上了一颗赤色丹心(丹,亦赤也)。他为心灵找到了一个空间,其间赫然映出:无畏。
纵观今朝,社会的步伐飞快。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益繁重(用词不妥)的压力,人们开始麻木地工作、索取,充斥于心灵空间的是无尽的物欲,金钱、名利、地位„„这一切压得人们无法释放心灵,拯救心灵吧,给心灵一个空间。
想起贾平凹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人们苦也罢、累也罢、乐也罢、哀也罢,最要紧的是心灵的泉水中有那一轮明月„„
给心灵一轮明月,给心灵一个空间!
像水一样神采飞扬
人,从高处落下,往往黯然神伤。水,从高处落下,偏偏神采飞扬。
——题记
人永远徘徊于爱与痛的边缘,当思维被束缚在某个狭隘的空间时,只会让人感到痛苦,黯然神伤,但是一旦打破束缚,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一切的一切,都将变得微不足道,猛然间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像水一样,即使高高落下,依然神采飞扬。
曾经我以为自己永远都是世上最痛的那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快乐,那时的我,永远走不出丧父的痛苦,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直到有人告许我:你并不是最痛,总有人比你更痛,关键不是在哪儿摔到,而是立足于现状,避免再次摔倒。正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使我扭曲的心灵得到慢慢的恢复,我逐渐走出阴影。终于,我冲破思维的束缚,我的生存空间不再那么狭小,它变的更加美好,生机盎然。
我快乐,我活着,地球自转不息;我痛苦,我活着,地球依然自转不息。当初我为何就那么郁闷,原来人的思维空间是很广阔的。回想过去,当年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我走出了忧伤的空间,忧伤的泥淖。那么你呢?你走出来了吗?我知道依旧有人无法摆脱思维的束缚,继续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痛苦的人眼里,幸福是一串很美的链,但是当线断了以后,就是散落的珠玑而已。而在快乐人的眼里,痛苦是散落的珠玑,一旦穿上线,就成了很美很美的链子。不同的感受来自于不同的思维,要像快乐的人一样感受生活,就必须打破束缚,走出思维狭小的空间,投身于另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果你是一艘船,那么思维空间就是扬起的帆,如果太小,你将停滞不前,如果够大,你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如果你是一棵树,那么思维空间就是撑起的冠,如果太小,无法遮风挡雨,如果够大,你将洒下绿阴,造福一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不再会为打翻一瓶牛奶而感伤,因为我知道,带着刺的枝条上,还开着美丽的玫瑰。
让我们的思维插上翅膀,越飞越远,飞到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放飞理想,放飞希望,即使高高落下,依旧神采飞扬。
加宽思维空间
作为语文老师很辛苦,特别是批阅那些作文曾令我头痛,但我很庆幸自己是个语文老师,因为我有权说:“我几乎比其她(他)老师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望着办公桌上那叠厚厚的学生周记,我有种想马上改完的冲动,每批评(阅)一本都(就)犹如同那位学生进行了一次沟通,他们是那么信任我。我打开第一本:
宇宙那么浩渺无际,地球也是那么广大,而我却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那么狭小。学校的教室,家里的小房间几乎是我的全部生活空间。上课期间在课堂里理所当然,可我不知为什么我的周末却只能待在小屋里。“高三了,应该只顾学习”。这是父母的理由,他们撤走了房里的录音机、电脑、电话以及那一本本我最喜欢的漫画本、服装杂志。我感觉自己现在是一只被关在金笼子里精心受呵护的小鸟,我感谢父母对我的关爱,可他(她)们的爱却又吞噬了我所有的生活空间。我希望父母的爱能有一天用正确或者说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并不是我苛刻,而是我真得(的)需要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我需要与外界相接轨,与时俱进,而不是闺楼(阁)中的弱不禁风的书呆子„„
看了此篇随笔,我很无奈,可怜天下父母心却又束缚了子女,如果我是父母,还真不知该如何?或许应拓展子女的生活空间„„
翻开另一本:我是个孤独者,在烦琐、喧嚣的人际社会中,我常常躲在寂静的墙隅里哭泣,我是个孤儿,父母离开了我,社会抛弃了我,整个世界将我拒之千里之外。曾经有个老师同我谈过,他说我需要打开心扉,让阳光照入。他还说其实大家都关心我,没人会讨厌我,只要自己能坦然地去接受他人的关怀,可我仍不相信,我是一棵无人爱护的小草,我只相信星星,它们会听我的倾诉,它们会对我眨眼,会让我开心。世上生活的空间很广阔,可惟一有我心灵的空间那便是夜空下能与星星交流的地方(语病)„„
看完这篇文字后,我的心在抽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该咋办?我要让他打破那狭窄的心灵空间,我要让他知道只要敞开心扉,世上很多地方都是可用心来包容,用心来沟通的,敞开心灵,拓展心灵空间将会拥有更多的关爱。
„„看了一篇又一篇,钟声已敲了12下,我感到很累,靠在椅子上,但我很清醒,我沉思着,我该如何让学生自己从桎梏中解脱,如何让他们拥有更广的生活空间,如何拓展自己心灵空间?或许,他们所需改变的都是思维空间。加宽思维空间,学会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将会获得自由、互爱的空间。
底层和上层
我住在小城里,它失去了世世代代的淳朴,却不曾拾得新鲜与风韵,所以只能叫它小城,没有个性的小城。连结着繁华与落寞,苍白与多姿。
繁华的城市有高楼林立,小城里的人陆续搬去了那里;随后又搬来了许多外地贫苦的移民,在这搬来与搬去中,我开始有了底层和上层的意识。
我目睹了一些底层最普通的故事,邻居的大男孩,有一天逃学去当流氓,他告诉我三个月前被人打,三个月后打别人,然后做了头子大哥。四川来的女孩比我大一岁,却比我成熟得多。她去歌舞厅做歌女,然后告诉我陪一个晚上男人会给她许多钱。还有一个在民工子弟小学读书的孩子,一天不读书了,坐上三轮车帮他妈妈卖苹果,很晚才回家。
他们也许不好,但我不会厌恶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无奈的,流氓有他的“危险”,歌女有她的痛苦,卖苹果的有他的艰辛,他们因为贫穷而显得卑微,因为肮脏而被人轻视,可又能怎样,这就是他们生活的空间,密闭、狭隘。他们一直在努力,试图改变命运,拓展空间,离开这个底层,去上层开创他们想要的。
而在我穿梭在一幢幢高楼之间时,我望到了一块块豆腐干似的天空嵌在高楼的缝隙里。
在这繁华的上层里,我却看见了,“尊敬”的制服无情地砸烂了苹果贩一天的口粮;“仁爱”的白大褂无情地了了多少送不起红包的人的生命,披着兽衣的白领践踏了多少酒吧的歌女。可以说,这也是他们生存的空间,开放、浪荡。
本是同根生。我们赤条着从母亲肚中走来,从同个底层走出。裹上不同的夜服,处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出现了底层和上层。
上层有多少白领、董事、富翁,底层就有多少贫民、流氓、乞丐。永远有“朱门洒肉臭”,也有“路有冻死骨”;“有启遍向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也有“可怜身上夜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即使是那些正在逃出底层的人们,是否将来还记得底层贫民的呻吟。明天的明天,是否还会依旧存在一个底层,一个上层?
幻想的记录
给心灵一点营养和空间,让喜悦和平静自然的生长,随时给生命来个深呼吸,快乐随手可得。
——题记
19岁的花,轻轻绽放,又悄然逝去,如千纸鹤踩着云朵轻轻飞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痕,却深深烙印在心里。
五月的蒲公英。
一个习惯了流浪的生命,一个梦想着可以飞翔的生命,在微风中跳着优雅的舞步旋转。
我是流浪的人,徘徊于现实和幻想的边缘用深痛的剧创来换取曾经最美好的瞬间。
我要寻找一个空间,自由呼吸空间,让我的思念发芽、滋长。
所以我一直在飞翔,如同五月的蒲公英,开得颓唐不羁,过去的盛烈,如今渐近夕烟般寂寞寥落。
我一直在想,要在那个空间里种上自己的蒲公英,那微风去吹抚(拂)它们,让它们沉腼于飞翔的喜悦,让我的思维沉湎于飞翔的喜悦。
我是一个流浪的人,风将我带到那儿,带到一个蒲公英盛开的国度„„ 月光下的向日葵。
我是夜的孩子,夜的花轻轻的绽放,我来的晚了,夜的花叹息了一声,便萎落在地上。我是月光下的向日葵,伤感的期待,忧郁的追随。
我是夜的孩子,我拥有大块的空间,夜的空间,我撒上了繁星,希望可以生长,发芽。
我想用我未知的语言,去吟唱那古老的故事。
所以我的思维在乱飞,在月光下的空间乱飞。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去填补那块银色的空间,让它可以生长出翅膀,可以载着我飞翔。
月光一失足,便成了满地的枯叶。我想用想象(像)去让它们再次飞舞,我寂静夜里的精灵。
我的空间。
我的空间便是长满玫瑰的庄园,我小心的将刺粘上去,成为一个冰冷的思维。我一个人在孤独的想着,我的心灵在开始生长,我的空间里自由的生长。来参观我的空间吗?
有的空间需要想象(像),而我的空间里,希望和失望在彼此厮杀。
风雨故园
村落确是萧索了。
拾级而上,满目的苍苔,平添了些许野性,也不知本性如斯,还是趁着了荒凉的气息而来,路上亦(抑)或路边溢过的一些污水,空自流着是冬日的凝缓,但终于流着。巷子是有的,只不十分的深。疏落的土房横竖的错杂着。而突兀视野的无非也只一纵(丛)草、几堆柴。冬日的阳光不甚温暖的散下几丝细纹。凹凸不平时,也凭由这青石上下。
抬首仰观间,再俯身思量,却也不得不为这方古檐圈出的青天而为这几丝细线划得斑驳离析痛心不已。
偏是这不深的巷中,又无人走过,只在昔日的瓜架下几片为严霜侵染的惨淡的枯叶和几根硬朗的刺目的枯藤还执拗的牵挂着。
欲归的斜阳落了满颓墙的余辉(语病)。想见的却是枯草的墨色,裸石的渗淡。我向是喜欢这般景致的,但无知是冬日的凄凉,还是与身俱有的感伤,我想,这故园着实是衰败了。
然而,勿须远眺,只睁眼闲(闭)眼间,四周的山色还清碧的可人。这儿诀去了汗多生气,却留给我更多眷顾的空间。这时候树即便还能见出颜色,但水落石出,梦也变得浅了。
昔时的水是能见底的,石子宛然,坐在岸石,或用心去漾出许多毂纹,或用梦来垂钓这一寸二寸之鱼„„
我不能再多说一些,这纯得在时间里不染一些灰尘的精灵,山既孤立,也不晓得这孤立中怎流出这些许精灵。
没有碧树的清高,奇葩的幽香,异泉的朗润。我分明能在这冬日的惨淡中听到心灵吞噬的声音。
回顾来路的泥泞,这雨后的夕阳怯怯的,我的心还却湿润润的。我想,这冬日的凝缓更需要以激流的突奔,看着这疏落的土房,衰颓的残垣,零碎的石瓦高檐。都有一种为风雨剥蚀的累累渍迹。
而我,悠游回肠,在这一份古老的空间中或孤立、或凝缓、或突奔、或浊污、或惨淡、或清澈。都需从一份啃噬沧桑的固守,固守灵异的争取,争取风雨的濯润。
清风徐来,虽未消尽了寒意,也拂得古檐下的铜铃激越而修长。苍山固立,在这一些萧索中清远而苍翠。
第二篇: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沙坊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一、现状:
1、建立了教学常规通报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教学常规检查:一次定期检查,一次不定期,主要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并作为期未考核依据。
2、建立了常态课堂教学情况检查与反馈制度。校务会成员及教研组长每周一次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掌握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情况,同时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感受教学氛围,会同值日教师与学生会成员检查的《值日日志》,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个人、学生个人交流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促进教师改善教学实践。
3、建立了校本教研与教学互动制度,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每学期2—3次,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10节,校务会成员每学期15节,并要及时进行评课,分析听课体会,完善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
4、建立了学生学习质量检测与分析制度。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重大的学习目标检测,即期中、期末检测,组织严密,从考前教育、考场布置、试卷评改到质量分析,都层层把关,以诚信为本,检测出最真实的成绩,每位教师都必须就自己所教学科写好试卷分析,分析得与失,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学生对试卷进行学习效果的书面分析、改正错题,并存入《学生成长档案》。
5、建立了多元评价与激励机制,学校评价考核教师主要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制定细则进行考核,每个方面都量化成考核分,如:教师上课、自习辅导等情况由学生登记,期末汇总并量化成考核分;作业批改,不合标准,每次扣考核分0.5分,监考不认真,视情况扣除考核分;考试成绩与教研协作片各年级排名比较,量化成考核分;最后考核分作为该年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依据,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二、困惑:
我校实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以来,教育教学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所提高,大有你争我赶的势头,教学质量也稳中有升,但有些情况却监而乏力,仍有许多困惑。
1、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大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很明显,对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2、想改不会改。有些教师从思想上有改革、突破自我的意识,但怕改了完不成教学任务,改了教学成绩不能上,结果课堂上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3、作业布置多而杂,许多教师只知“熟能生巧”,却不知作业布置多而杂,学生生烦而兴趣索然,结果事与愿违,成绩不能提高。
第三篇:现代文体验磨练阅读[范文模版]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把脉高考】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这一考点要注意“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也要以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为突破口,今年是体现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而这题又是新课程理念表现突出的一题目,所以备考时特别要以“鉴赏评价”和“探究”中的六个考点为主攻方向。
这里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接下来对本考点提出具体要求: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这单列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课标卷)
必考内容
关于现代文阅读
2007年必考内容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2008年改成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范围缩小,明确说明第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只考查社科类文章,我们今年要好好训练。
选考内容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只是顺序发生了变化,但是小说的阅读就不要再忽略了,应要加强一下小说阅读。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7年是“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备考策略】
题型回顾与预测
因为全国卷大阅读没有变化,所以我们主要来看2007年课改区文学类阅读,高考改革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的关注。2007年高考是山东、海南、宁夏、广东四个课改试验区的第一次新课改高考,面纱揭开,神秘尽现,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通过全景观察四个实验省的高考题,可以看出文学类文本阅读具有以下特色:
(一)从选文体裁上来看,散文为主,小说次之。
四个课改实验区共三套试卷,海南和宁夏共用一套。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著名诗人叶延滨的散文《灯火的温情》,广东卷选用的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散文《泥泞》,海南和宁夏则选用了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情节——《林冲见差拨》。与2006年高考大阅读全部采用散文相比,今年可谓是迈出了一大步,改革很见力度,尤其是优秀古典小说作为高考大阅读,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2008年大阅读的选材有可能向古代或现代经典作品发展。
(二)从题型上看,稳中求变,趋向探究。
稳主要表现在:1.三套题均考查了文章的写法及其作用,这和2006年高考是一致的。比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年海南和宁夏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广东卷在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是考查文章写作手法的,这种题型2008年高考肯定还会有。
2.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或重要句子的理解,如2007年山东考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2007年广东卷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2007年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些题型是2006年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2007年仍然沿用,相信2008年的高考也仍然不会抛弃。
稳中有变,变是主要的,四个省市课改新高考三套题同2006年高考试题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首先,题量减少,难度降低,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
山东卷2006年高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其中16题、18题均为两个小题,实际上成了六个题了,因而分量足,难度大;2007年高考文学类阅读文本变成四个题,再没有小题了,减少了题的数量,降低了题的难度。海南和宁夏2006年用的是全国卷Ⅰ,大阅读共四个题四问,2007年两个省市还是共用一套试卷,不过文学类阅读则变成了一道选择题(11题),三道问答题(12题、13题和14题),虽然还是四道题,但是已经大大降低了难度。广东卷2006年高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五个问题,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减少为三道大题三问,非常明显地减少了题量,同时也就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其次,课改试验区高考试题都增加了探究题。
新课改考试大纲规定:探究,能力层级为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根据大纲精神,四个省市实验区共三套题都考查了探究题。
山东卷2006年第19题实际上就已经考查了探究能力,题目是:“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2007年第22题又考查了“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海南和宁夏2006年高考没有探究题,2007年则在第14题上设置了一道探究题,并且在题干上明确提出“探究”二字,用来指导学生做题。题目如下:“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这可是带招牌的探究题,货真价实。
广东卷2006年高考没有探究题,2007年文学类阅读在18题上设置了一道探究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再次,引导学生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与旧教材最明显的区别是,强调学生的感情体验。旧教材只强调认知,认知与感情教育是分开的,新课标则首先把认知与情意统一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新课标最突出的目标是:使学生受到感动,在感情上得到陶冶,从而成为一个有情有意的人。
山东卷选取《灯火的温情》,文章由写作者在荒野黑暗中的感受写到人们在孤绝境界中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作者开头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引起同学们内心对黑暗中的灯火的感情体验,从小谁没有这样的体验呢?然后文章写孤绝境界,只要稍微长大些,有了朋友了,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孤独的:和小朋友闹翻了,到大了失恋、被诬陷、疾病等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验,有了这些体验并通过阅读调动它,回答问题就事半功倍了。
海南和宁夏选取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片断,写的是林冲被发配到沧州见差拨的一段。《水浒传》很多同学初中就读过了,那时无不对林冲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差拨的无耻充满了愤恨,因而文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共鸣。
广东卷文学类阅读选取《泥泞》由作者小时候对泥泞的体验,写到俄罗斯民族的罗蒙诺索夫,柴科夫斯基等伟大人物的成长都与泥泞有关,从而升华了文章中心,这泥泞也就成了挫折、困难的代名词了,这和我们当前提倡的挫折教育是一致的,学生读懂了“泥泞”的含义,也就读懂了文章的内涵,做题也就没有问题了。
以上这些改变适应了新课标,改变了原来那种“偏难怪旧”的局面,加强了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考查选材
新闻,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就、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或访谈。如水均益的《我与东方时空》等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表现力,着重新闻人物、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传记,一般选取较为典型人物的传记。传主的事迹能给读者思考和认识,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高度的,能供考生欣赏、探究的文章。如《史记•项羽本纪》等这类体现奋斗与机遇,养性与修身,挫折与成功的作品。
新题预测
① 探究评价型
此类题型是针对文本阅读里的某一个疑点或难点,通过考生阅读后对文本的认识与体会,再联系考生长期积累的社会阅历、认知与判断能力,对文本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例: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 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疏忽,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12分)(广东省教研室: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调研题B)
②探究拓展型
这类题型主要是从文本出来,根据文本的某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再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阅读感悟、成长经历、社会认识等等进行探究文本以外所延伸的意义、价值等。例如: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也像巴金一样,拿起笔来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请你试举例阐述。(8分)(广东某重点中学2007届的月考题)
② 探究赏析型
此类题型是对文本中的一些亮点,如篇章结构安排、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赏析。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研究工作,而去做普及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请你就此二事,谈谈居里夫人这样处理的得失。(14分)(广东省教研室: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调研题A)
考查方向
新闻
① 对新闻常识的考查,如考新闻要素等。
② 对文章中重要句子及词语的含义考查。
③ 对文章整体或段落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④ 对新闻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
⑤ 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
⑥ 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实用效果的探究。
传记
① 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 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 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 对作者给传主的观点态度
⑤ 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的探究。
阅读方法
新闻
①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弄清楚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主要人物要了解,事件梗概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把握。
③要学会欣赏新闻其精练,有品位的语言。
④要注意探究其新闻价值和新闻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还有其新闻主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篇:汕头市2012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控测评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汕头市2011-2012学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英语参考答案
Ⅰ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5 DBACC6---10 DBDBC11---15 AADCC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l5分)
16.the17.to18.Unfortunately19.it20.or
21.what22.when23.up24.was shining25.Feeling
Ⅱ 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26-30 DCBAA31-35 BADDC36-40B D B D C41-45 CBBAD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46.C47.F48.D49.A50.E
Ⅲ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1、Editor,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road construction which is going to take place in our city.Recently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broaden some narrow roads to build BRT, which has ca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the local people.Some agree that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ecause it can solve some traffic problems and make our lif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Besides, it helps promote the economy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Shantou as a modern tourist city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But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work may cause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s may appear now and then.What’s worse, the people who are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think that the noise produced by the work will disturb people’s peaceful life.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The author listened to a co-worker talking about her life with full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he believes that liste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help others and it makes a difference.Like the author, I can’t agree more that liste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way to help others.In my opinion, when people have something unhappy in mind, they will feel more comfortable if they can talk with others.So if we can listen to them, their feelings may become better.If I have a friend who faces problems in life and needs to talk with me, I will try to be a good listener for him.Because being a friend, I think I should do my best to help him out and listening is the best way at this time.After listening, I will comfort him, try to find out what problems he has and give him some advice to solve them.
第五篇: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苗睿教育中心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第一条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对各班教学质量定期进行的测试与掌控,它是苗睿教
育中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及其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
第二条监控的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师的考核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来掌
握当前各班教师的授课与教学水平以及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及时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及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第三条监控的原则。本着“赶、帮、超”的原则、提高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及
优胜劣汰原则,真实地反映监控额真实性。
第四条监控的内容。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跟班率考核、抽检(含笔、口试)学
生单元测验成绩、学生反馈、家长反馈表等,根据不同的班不同的教学进度监控的内容可有所侧重。
第五条监控的形式。由教学监控考核小组根据监控的内容评估打分得出综合成绩,其中抽检和学生单元测试试题以学校出题为样本,由学校组织统一出题考核并按要求当班教师及时对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第六条监控时间。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成绩分别在下一个月的月初统计得出。
第七条监控的组织。由教学督导组织教学监控小组成员包括教学校长、培训官、教学主管、人事主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求提前一周安排好监控的对象、时间、地点、及抽检试题,必要时需要其他教师的参与、协助。
第八条 监控的反馈。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及时将监控结果向校长及任课教师反馈、反馈监控结果的优缺点,适时改进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