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科加体验磨练试题
江苏省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文科
加试部分阅读训练测试卷
本部分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2题。(10分)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大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简之日:“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1.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6分)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 2.从全文看,赵简子泣周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作答)(4分)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3.下面关于名著名篇的论述错误的两项是(5分)A.在《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认为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是英雄,曹操却一一否定。B.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现了主人公乔治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C.《雷雨》中四凤和周冲的惨死,归根到底还是周朴园的“罪孽”所产生的恶果,繁漪出于报复而做的狠毒安排只是因素之一。
D.“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这些诗句出自郭沫若的诗歌《女神》。E.《边城》悲哀而又充满无限期待的结尾,实际上包含着作者沈从文对传统的符合人性的农耕文明即将消失的隐忧。
4.《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100字以内)(5分)答:
5.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5分)j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在现代社会,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法律移植越来越普遍。其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共同的人性和理性决定了它们对秩序和公正的共同感受和要求,所以先发展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至少是某一方面的规则,可以被后发展国家移植。第二。作为技术化的社会管理规则,法律移植被认为是促进接受国发展某一法律领域的最有效手段。第三。法律是改变社会或者创造科学和理性制度的工具,因此人们看到的情况是,法律总是从规则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向需要规则的欠发达地区移植,而不是相反。法律制度一旦被认为是合理有效的,很快就会被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效仿,成为接受国创造或者改造现实的杠杆。第四。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的考察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对于立法者来说,了解其他国家同一法律领域已经发生了什么是至关重要的,而法律移植可以把立法工作的成本减少到最低。
6.请根据对语段信息的归纳,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8分)7.请根据你对语段的理解为“法律移植”下一个定义。(7分)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3.根据《边城》的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5分)A.《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B.《边城》中大量的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反衬翠翠爱情初萌时内心的躁动、寂寞和凄凉。
C.作品中爷爷给翠翠讲她母亲凄美的爱情故事,带给翠翠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D.《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E.《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歌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4.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5分)答:。
5.谈谈《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5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新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农民不再面临丧失土地而难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威胁。当代的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无序性、边缘性、群聚性等与历代流民相似的特点。许多地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一直在50%以上,个别地方高达80%。一些以地缘、亲缘为纽带的流动人口聚居在“城中村”,其中许多违法犯罪分子逐渐形成团伙帮派,向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转变,甚至形成黑恶势力,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许多流动人口正在由城乡流动向滞留城镇转变,在城镇出生长大的流动人口后代几乎很难再回农村。同时还要看到,几乎有1/3的农民工从事建筑及其有关行业,这些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总会有减速、甚至停滞的时候。还有更多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在短期内根本适应不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少人不可能长期在城镇居住。
6.根据以上语段的内容概括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中存在哪些问题。(25字以内)(6分)答:
—————————————————————————————————————————————————————————————————————————————————————————————————一一
7.根据文本信息,结合实际谈谈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哪些办法。(9分)答:
——————————————————————————————————————————————————————————————————————————————————————————————————————————————一
二、名著名篇阅读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5分)A.《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作者在哈姆莱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B.《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长篇小说,它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C.《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得意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中葛朗台这一形象被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D.黛玉刚进贾府时宝玉对她的印象是“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E.《雷雨》中的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他作为工人代表,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
4.简述《红楼梦》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5分)答: 5.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5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_答问题。(15分)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的方法,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但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6.结合全文,谈谈中医“民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
7.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如何使中医走出困境。(9分)答:
二、回顾曹禺的话剧《雷雨》,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雷雨》有关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5分)A.《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B.《雷雨》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以鲁侍萍、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但在家庭中暂时还没有勇气和父亲作斗争。
D.《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大胆地向封建势力和不幸命运进行挑战。
E.《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前后判若两人的不同态度,充分揭示了周朴园伪善、丑恶的心理,他认为金钱可以收买人心,可以化解仇恨,充分显示了他的资产阶级本质。
4.联系全剧,试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作出评价。(5分)答:
5.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5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定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感情。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在压低浓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毋庸置疑,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
6.阅读上文,总结传统户籍制度对社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6分)答:
7.针对传统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9分)答:
文科加试题
1.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2.①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②人君不闻其非,吾国其几于亡矣。(每点2分)3.BDB项,主人公是桑地亚哥;D项,诗句不是出自《女神》,而是出自郭沫若的《天狗》。(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4.【答案示例】①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当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竞无力反抗,违心应允。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零落成泥”。
②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种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
5.【答案示例】《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
6.【答案示例】共同性的理论法律技术理论法律工具论成本最小化理论(每空2分)7.【答案示例】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文科加试题
3.BCB项说法不准确,除了“躁动、寂寞和凄凉”,还应该有甜蜜和平静。C项,“带给翠翠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明显不合原著之意。
4.【答案示例】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未遇。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5.【答案示例】①善良的老人家。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6.【答案示例】①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②流动人口进退两难。7.【答案示例】①加快流动人口管理立法。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③推进养老保险。④强化以出租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⑤建立全国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和网络。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齐抓共管。⑦加强流动人口的技术培训。⑧充实流动人口管理力量。(答出1点给2分,答出4点给满分)
文科加试题 3.BDB项,《边城》是中篇小说;D项,是众人对黛玉的印象,宝玉对黛玉的印象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4.【答案示例】黛玉因将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而独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众姐妹在花园内玩耍,唯独黛玉却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情思。黛玉于是把那些残花瓣拿去掩埋不由自主地感花伤己,随口念了几句,宝玉听到后痛苦不堪。
5.【答案示例】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举一实例即可,2分)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3分)6.【答案示例】①中医产生于我国古代人民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②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③中医理论是通过我国古代文言文记载下来的。
7.【答案示钟】要使中医走出困境。就必须让大多数国人认同中医,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恢复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我们还可以为中医立法。加大政府投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
文科加试题
3.cDcD两项均过分拔高。4.【答案示例】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基本性格特点为: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他的行为自相矛盾。性格复杂、多面,在对待家人及工人时表现得虚伪、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5.【答案示例】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2分)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2分)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1分)6.积极的影响:①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农业的基础地位;②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
消极的影响:①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②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
7.①逐步取消原有的户籍制度;②对非城市户口的弱势群体予以关注;③逐步减小城乡经济差别。(要求能给出合理建议,并加以阐述;每条3分)
第二篇:语文高体验磨练考模拟试题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考试·高考理科版》2007年第3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废弛 披沙捡金 重蹈覆辙 翻手为云覆手雨 B.泄露 烟消云散 鳌头独占 曾经苍海难为水 C.伸张 删烦就简 闻过既喜 置之死地而后生 D.画像 济寒赈贫 不计其数 树欲静而风不止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无论是_____门户网站的邮箱发送邮件,还是用Outlook等客户端软件发送邮件,直接在“收件人”中输入中文邮箱地址,对方就能收到邮件。
②一些中末期的心脏病可导致肺功能_______,进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医生建议,心脏病早期患者应及时就医。
③有人认为,__________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他在处理联合国事务方面有可能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合作。
A.登录 衰竭 鉴于 B.登陆 衰竭 鉴于 C.登陆 衰减 基于 D.登录 衰减 基于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想到突然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当年和我同在一个小学读书的老同学,虽然二十多年未见面,但我和他却一见如故,往事全浮现在眼前。
B.在丹麦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小将程菲众志成城,奋勇拼搏,一人独得三枚金牌,在安徒生的故乡书写了新的童话。
C.作为监考的语文教师,我在第一时间知道了作文题,于是像往常一样,也偷偷开始构思。但搜肠刮肚后,总觉得写起来不是浮光掠影,就是隔靴搔痒。
D.近日,温州市科技馆原筹备办主任陈某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刑,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各地林林总总的“筹备办”是否也存在类似管理混乱的情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而言,十七八岁正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他们善恶美丑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B.2006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去世七十周年纪念日。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距离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越来越远,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必将永远传承下去。
C.本届会议将在传递信息,推广经验,发现人才,共谋发展等方面起到桥梁作用,也将对教材、教学及评估这三大体系的完善和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D.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华民族,是一部救亡图存、寻求振兴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万里长征,则成为划时代的历史转折,成为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窗户其实有很多让人不如意的地方,炎热的夏天,炎热的阳光会穿透它,使得居室非常燥热;冰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也会通过它泄露到屋里。为了使房间冬暖夏凉,人们不得不安装空调,而空调所消耗的电大多用煤和核燃料来发电,这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啊!而且这些能源将会产生二氧化物、放射性废物等污染物质。假如说,所有的建筑物都不要窗户,那么不仅能节省许多能源,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污染。
但是没有窗户的房子,就像牢房一样,又有谁愿意住在里面呢?而有了窗户,哪怕是只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都觉得不孤单、不压抑,因为透过窗户,外面的世界就呈现在面前,就能感到自己和世界同在。因而窗户不可或缺,哪怕它需要消耗再多的能量,产生再多的污染。
于是科学家希望能够发明一种窗户,既拥有普通窗户一样的功能,又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可喜的是,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这种窗户,并把这种窗户命名为“聪明窗户”。那么,这种窗户到底怎么个聪明法?
当外面的光线变化时,它会自动改变颜色。比如说,当外面赤热炎炎时,聪明的窗户会变得黑暗,这样就会减少光线的透射,即使不开空调也能使屋子凉爽,从而节约了能源又节约了钱;当外面灰蒙蒙时,聪明窗户就会变得明亮,使得室内充满光线,不会因外面的阴暗而使心情变得糟糕,而是十分舒畅。难怪发明聪明窗户的科学家说,它还能改变人的心情。总而言之,聪明窗户能把普通的居室变得十分舒适。
聪明窗户是通过电流来改变颜色的,在玻璃上面涂上一层薄薄的化学物质,比如氧化钨。当电流接通时,氧化钨会变得比较明亮;反之,氧化钨变得昏暗;而且只要小小的电压就能决定窗户是明亮还是昏暗。
但聪明窗户的功能还不仅限于此,它还拥有记忆功能。当外面很热时,聪明窗户就会记住这种炎热程度,并马上切断电流;当外面光线暗淡时,聪明窗户也会记住,从而迅速接通电流,使得室内变得明亮。因而当外界变化时,聪明窗户便会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变仅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具体多少取决于房间的大小。
因为聪明窗户所需要的电流功率非常小,因而依靠太阳能就能完成这些功能。也就是说聪明窗户仅需要小小的能量就能来回地转变。
不仅如此,聪明窗户还能通过无线电系统,通过一些简单的程序,控制某些功能。比如当房子里没有人时,房子便会变得很黑;或者一个人暂时离开一会儿,房子也会变黑。
虽然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聪明窗户,但要投入生产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个产品的信赖还不是很高,不知道它是否能够长期使用。但无论怎样,科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聪明窗户一定能得到广泛使用。
(选自2006年11期《科学之谜》,有删改)5.下列不属于叙述“聪明窗户”“聪明”的一项是()A.能够感知房子的能量,并作适当的调整。
B.能改变人的心情,使人们糟糕的心情变得舒畅。C.能随着外界光线的变化而自动改变颜色。
D.能通过无线电系统以及一些简单的程序,控制某些功能。6.对“这种转变仅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具体多少取决于房间的大小”一句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转变”是指“聪明窗户”使房间从暗淡到明亮的转变。B.房间的大小决定了这种转变的慢或快。C.总的来说,这种转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D.房间越大,转变的速度就越慢;房间越小,转变的速度就越快。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ZZ1]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使用“聪明窗户”的话,那就能节约许多能源,也能减少环境污染。B.“聪明窗户”需要的电流功率很小,这是它能够节省许多能量的原因。C.“聪明窗户”能把普普通通的居室变得富丽堂皇,让人们觉得非常舒适。
D.人们对“聪明玻璃”的信赖度不够,是目前“聪明玻璃”没有投入生产的原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蔡邕论 顾景星①
王允②既诛董卓,蔡邕动色悲叹,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邕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义以忘大节,天诛有罪,反相痛伤,岂不共为逆哉!”收付廷尉,人皆冤邕而罪允。以今观之,王允斯言,未为过也。
始邕直言,为阉侍③所中,囚徙朔方,赭衣抱拲④,全家流离,可谓难矣。及宥还,畏祸,亡命吴会十有二年,无意功名,而且以弹琴著书终老牖下矣。使邕如梅福⑤,长流江湖,岂不高哉?董卓擅权,辟署祭酒,补御史,迁尚书,不三日而周历三台。伊何为者?卓盖借邕致天下豪杰,不加望外之荣,无以市德。故举之髡钳之余,爵之卿贰之上。且邕有何功,遂封侯,食五百户,禄五十万?夫无故之利,圣人恶之。邕初议卓不可受尚父之称,而自出显位,何也?
今夫捕鸟者,择其黠者以为囮⑥,毇米为饲,滤流而饮,凡所以慰囮,靡弗至也。笯⑦而出之于野,置之丛薄之间,悲呼众鸟,至日暮,翾然投于罗者众矣。夫囮,未始乐为是也,而鸣致众鸟,谓非囮之罪不可也。而厚禄高位,将以风天下为邕之类者,而邕甘心受之,谓非邕罪不可。桓帝召邕鼓琴,行[ZZ1]次偃师,称疾而返。卓每宴集,邕辄赞事鼓琴,后遂为表荐卓。时卓已为太尉,封郿侯、进相国,废少帝、放太后,倾逼人主。邕谓宜益隆委任,厚其爵赏,岂欲卓加九锡⑧、封安汉⑨而已哉?然则邕死,不亦宜乎!
(选自《读史集论》,有删改)
注:①顾景星:湖北蕲州人。明末生员,入清不仕。②王允: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人。献帝时为司徒,与中郎将吕布密谋,诛杀董卓。③阉侍:指中常侍,太监的一种。④抱拲:双手被刑具枷住。⑤梅福:字子真,汉九江人。王莽篡权时,他弃妻子而去,后有人在会稽见到他,变姓名为吴市门卒。时人目为高士。⑥囮:捕鸟者用以引诱其他鸟的鸟。⑦笯:鸟笼。⑧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⑨安汉:汉平帝时王莽的封号。王莽曾受九锡。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囚徙朔方徙:调动
B.夫无故之利,圣人恶之恶:憎恶,嫌弃 C.翾然投于罗者众矣罗:捕鸟的网 D.行次偃师,称疾而返次:停留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蔡邕的一组是()①天诛有罪,反相痛伤,岂不共为逆哉 ②亡命吴会十有二年,无意功名
③且邕有何功,遂封侯,食五百户,禄五十万 ④卓每宴集,邕辄赞事鼓琴 ⑤岂欲卓加九锡、封安汉而已哉 ⑥然则邕死,不亦宜乎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本是汉朝的大臣,但他深受董卓的恩典,在奸贼董卓被诛杀之后显得很悲痛,为此他受到王允的严厉斥责,并被关押起来。
B.蔡邕曾在吴郡、会稽一带逃亡达十二年之久,无意功名,但最终却未能抵挡住董卓高官厚禄的诱惑,有失风节,成为人生一大污点。
C.作者把董卓网罗天下人才和人们捕鸟进行了类比,认为蔡邕只是董卓用来网罗天下人才的工具,尽管如此,蔡邕还是难逃其咎。
D.作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蔡邕,虽然蔡邕攀附董卓,投靠国贼,任其帮凶,罪行不可饶恕,但他学识才华杰出,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皆冤邕而罪允。以今观之,王允斯言,未为过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卓盖借邕致天下豪杰,不加望外之荣,无以市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厚禄高位,将以风天下为邕之类者,而邕甘心受之,谓非邕罪不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长恨歌》是何人的作品?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的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屋八九间。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历代诗词中众多的咏梅佳作,如喷珠溅玉,美不胜收。“不知近水花先发,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张渭的《早梅》。王安石在《梅花》中咏道:“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林逋嗜梅如癖,他在《山园小梅》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陆游则借梅花的悲惨遭遇来写自己屡受排挤与打击的心境:“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脚步声 陆文夫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却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
不过,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还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好像都不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向前推。很难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面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了,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西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2006年第16期《读者》,有删改)
14.都市里的人们听不到自己脚步声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原文,回答问题。(4分)(1)文中说“人人好像都不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向前推”,“看不见的力量”是指什么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解释“行动就是一切”一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解释“脚步声”的象征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对这篇文章深刻的主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气味录放机”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如今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利用手机发送短信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做的事情。不仅是文字,现在照片、音乐、视频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送。可是,你想象过收到短信的同时还能闻到香味吗?三槐居
这一切并非不可能。据报道,日本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可以“制造”香味的仪器“气味录放机”。类似于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对声音的模拟,它首先通过15种感应装置捕捉各种气味,并对它进行分解,然后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这样,自然的香味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再现了。当然,对原气味的辨别越细微,数字保存形式越精确,选择的香料及合成方法越恰当,最终制造出来的香味就越能“以假乱真”。
气味录放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要求和上下文构成排比。(4分)
赶快为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20.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然后针对漫画反映的内容写一段评论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曾说:“心是花园,思想为种,既可繁花似锦,也能杂草丛生。”意思是说当我们播下怀疑、害怕、猜忌等种子时,我们便会生活在痛苦中;而当我们播下互助、勇敢、友爱时,我们便会生活在美好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现代文体验磨练阅读[范文模版]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把脉高考】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这一考点要注意“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也要以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为突破口,今年是体现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而这题又是新课程理念表现突出的一题目,所以备考时特别要以“鉴赏评价”和“探究”中的六个考点为主攻方向。
这里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接下来对本考点提出具体要求: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这单列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课标卷)
必考内容
关于现代文阅读
2007年必考内容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2008年改成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范围缩小,明确说明第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只考查社科类文章,我们今年要好好训练。
选考内容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只是顺序发生了变化,但是小说的阅读就不要再忽略了,应要加强一下小说阅读。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7年是“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备考策略】
题型回顾与预测
因为全国卷大阅读没有变化,所以我们主要来看2007年课改区文学类阅读,高考改革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的关注。2007年高考是山东、海南、宁夏、广东四个课改试验区的第一次新课改高考,面纱揭开,神秘尽现,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通过全景观察四个实验省的高考题,可以看出文学类文本阅读具有以下特色:
(一)从选文体裁上来看,散文为主,小说次之。
四个课改实验区共三套试卷,海南和宁夏共用一套。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著名诗人叶延滨的散文《灯火的温情》,广东卷选用的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散文《泥泞》,海南和宁夏则选用了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情节——《林冲见差拨》。与2006年高考大阅读全部采用散文相比,今年可谓是迈出了一大步,改革很见力度,尤其是优秀古典小说作为高考大阅读,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2008年大阅读的选材有可能向古代或现代经典作品发展。
(二)从题型上看,稳中求变,趋向探究。
稳主要表现在:1.三套题均考查了文章的写法及其作用,这和2006年高考是一致的。比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年海南和宁夏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广东卷在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是考查文章写作手法的,这种题型2008年高考肯定还会有。
2.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或重要句子的理解,如2007年山东考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2007年广东卷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2007年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些题型是2006年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2007年仍然沿用,相信2008年的高考也仍然不会抛弃。
稳中有变,变是主要的,四个省市课改新高考三套题同2006年高考试题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首先,题量减少,难度降低,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
山东卷2006年高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其中16题、18题均为两个小题,实际上成了六个题了,因而分量足,难度大;2007年高考文学类阅读文本变成四个题,再没有小题了,减少了题的数量,降低了题的难度。海南和宁夏2006年用的是全国卷Ⅰ,大阅读共四个题四问,2007年两个省市还是共用一套试卷,不过文学类阅读则变成了一道选择题(11题),三道问答题(12题、13题和14题),虽然还是四道题,但是已经大大降低了难度。广东卷2006年高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五个问题,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减少为三道大题三问,非常明显地减少了题量,同时也就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其次,课改试验区高考试题都增加了探究题。
新课改考试大纲规定:探究,能力层级为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根据大纲精神,四个省市实验区共三套题都考查了探究题。
山东卷2006年第19题实际上就已经考查了探究能力,题目是:“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2007年第22题又考查了“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海南和宁夏2006年高考没有探究题,2007年则在第14题上设置了一道探究题,并且在题干上明确提出“探究”二字,用来指导学生做题。题目如下:“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这可是带招牌的探究题,货真价实。
广东卷2006年高考没有探究题,2007年文学类阅读在18题上设置了一道探究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再次,引导学生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与旧教材最明显的区别是,强调学生的感情体验。旧教材只强调认知,认知与感情教育是分开的,新课标则首先把认知与情意统一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新课标最突出的目标是:使学生受到感动,在感情上得到陶冶,从而成为一个有情有意的人。
山东卷选取《灯火的温情》,文章由写作者在荒野黑暗中的感受写到人们在孤绝境界中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作者开头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引起同学们内心对黑暗中的灯火的感情体验,从小谁没有这样的体验呢?然后文章写孤绝境界,只要稍微长大些,有了朋友了,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孤独的:和小朋友闹翻了,到大了失恋、被诬陷、疾病等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验,有了这些体验并通过阅读调动它,回答问题就事半功倍了。
海南和宁夏选取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片断,写的是林冲被发配到沧州见差拨的一段。《水浒传》很多同学初中就读过了,那时无不对林冲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差拨的无耻充满了愤恨,因而文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共鸣。
广东卷文学类阅读选取《泥泞》由作者小时候对泥泞的体验,写到俄罗斯民族的罗蒙诺索夫,柴科夫斯基等伟大人物的成长都与泥泞有关,从而升华了文章中心,这泥泞也就成了挫折、困难的代名词了,这和我们当前提倡的挫折教育是一致的,学生读懂了“泥泞”的含义,也就读懂了文章的内涵,做题也就没有问题了。
以上这些改变适应了新课标,改变了原来那种“偏难怪旧”的局面,加强了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考查选材
新闻,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就、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或访谈。如水均益的《我与东方时空》等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表现力,着重新闻人物、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传记,一般选取较为典型人物的传记。传主的事迹能给读者思考和认识,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高度的,能供考生欣赏、探究的文章。如《史记•项羽本纪》等这类体现奋斗与机遇,养性与修身,挫折与成功的作品。
新题预测
① 探究评价型
此类题型是针对文本阅读里的某一个疑点或难点,通过考生阅读后对文本的认识与体会,再联系考生长期积累的社会阅历、认知与判断能力,对文本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例: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 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疏忽,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12分)(广东省教研室: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调研题B)
②探究拓展型
这类题型主要是从文本出来,根据文本的某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再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阅读感悟、成长经历、社会认识等等进行探究文本以外所延伸的意义、价值等。例如: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也像巴金一样,拿起笔来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请你试举例阐述。(8分)(广东某重点中学2007届的月考题)
② 探究赏析型
此类题型是对文本中的一些亮点,如篇章结构安排、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赏析。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研究工作,而去做普及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请你就此二事,谈谈居里夫人这样处理的得失。(14分)(广东省教研室: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调研题A)
考查方向
新闻
① 对新闻常识的考查,如考新闻要素等。
② 对文章中重要句子及词语的含义考查。
③ 对文章整体或段落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④ 对新闻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
⑤ 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
⑥ 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实用效果的探究。
传记
① 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 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 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 对作者给传主的观点态度
⑤ 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的探究。
阅读方法
新闻
①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弄清楚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主要人物要了解,事件梗概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把握。
③要学会欣赏新闻其精练,有品位的语言。
④要注意探究其新闻价值和新闻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还有其新闻主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篇:200体验磨练9-2010学个人总结
2009-2010学个人总结
2009-2010学我担任高三9、10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任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同时兼任顺义区高三语文兼职教研员。现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思想端正,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努力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并努力践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从参加新课程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认真研究各课改省份高考题,研究高考资料,认真组织备课组进行复习研讨,制订了周密的复习计划。
在正式开展复习之前,针对2010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关注改革省前几年的改革方向。积极参加市区两级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之后,我都要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领会其精神,力争把新高考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专题中去。在专题复习中,做到集思广益,每个专题都要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深入领会,细心吸收,精心选题,力争使全组共同提高。
3.用好课本及复习资料,扎实复习。
高考语文虽然很少直接考课本上的知识,但基础知识均与课本有关。尤其是字词、文言实虚词等,我们逐一过关;背诵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我组织我们备课组成员细心查证每一段背诵篇目,力争给学生一套最准确的复习篇段,认真检查,逐篇过关,后期更是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力,每人出十套以上的背诵练习,绝不能留下背诵死角。
近年来高考作文不乏化用课本素材的优秀范例,我们将课本中的材料从备考角度进行分类,将其化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注意搜集时政、感动中国等优秀材料印发给学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用细致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确定学生奋斗的具体目标。
由于今年我教的是两个平行班,相对来讲学生学习水平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课堂上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学生保持自信,使学生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课下利用作业批语、短信、谈话等形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表看法,与学生交流,给予鼓励。尤其是下半学期我所带的班分成了文化课和艺体类两个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艺术生,由于脱课现象十分严重,有时一个问题要分为几次反复复习,为了学生,我没有丝毫怨言。对于尖子生和艺术生以及学困生,哪类我都没有放弃,对于他们的心理困惑一视同仁,认真开导,有效的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工作管理。
三.履行职责情况: 这一学年,我认真履行了一名高三语文教师以及语文备课组长的职责,努力抓好自身及备课组的工作,较为圆满的完成了高三语文教学。
会考合格率达到96%以上。
高考平均分文科达到95.7分,理科达到93.11分的较为理想的成绩,保住了理科在全区排名第五的位置。
到兖州一中和杜郎口中学参观后,有了深刻感受,撰写了参观体会《争》发表在校《教育信息》上,并率先在全校语文教研组上了一节《古诗鉴赏》示范课。成功举办了一节由杨曦老师执教的现代文阅读散文部分的区级研究课,获得教研员老师及各校老师的好评。
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配合教研组长李贵明老师和高一主任李海军老师听课辅导,参赛教师郭跃伟获得区级一等奖,杜娟和徐鹏哲两位教师获得区级二等奖。
第五篇:湖南高体验磨练考作文题
湖南高考作文题: 现在在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中国现代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述。写一篇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他为我摆渡 我想他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绝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黯淡而不见生动的枯槁岁月。一摇曳都可以带来许多惊喜与闪光。大概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及他的自身阅历有关。他很稳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嚣张我的任性,要求我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未雨绸缪。可是他不知道这样我很累,结果及过程都预测好了,安稳得让我觉得一切都很程序化。他对我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一只孤独的大雁,疲惫的飞翔。我很努力的学习,可是总达不到他想要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该拥有的激情与活力。他从来不表扬我,即使我拿了稿费获得荣誉证书。有一次我看到席慕蓉的一句话:“青春的无暇与无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复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识到我已经背离了青春的道路,背离了我的梦想。他是教师,总喜欢说一大堆的话来教训我,他告诉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受多在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没有说我不喜欢这种处世基调,就因为他是我那很辛苦很敬业的父亲,他的话我不想违背。我记起了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他肩上带我去看马戏,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划的练字,灰濛濛的雨天带我去很远的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高兴,让我拥有一个可回忆的童年。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我不喜欢看马戏,不喜欢练字爬山,我更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自如的嬉戏玩耍。我很想鼓起勇气对他说,没有他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改变初衷,没有他的导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是有一天我翻了他的抽屉,里面放满了我的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伫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梦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梦想一样,我们都在努力的去实践,只是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以前,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对岸。现在,我才知道,对岸的不是他,他是我摆渡的那个人。只是,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他能够递一支桨给我,我们一起来掌握方向。点评:《他为我摆渡》写得很巧妙。作文主题是“家庭教育”,如何找到一个很好的角度切入?该考生巧妙地引喻,把父亲比喻成自己摆渡的人。将一个宽泛的命题很好地窄化,因而行文言之有物。此外,该文感情真挚,考生我手写我心但又不失直白,富有哲思。同时文字富有美感与张力,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胡力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