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22: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

第一篇: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 第三课 童 趣

教学目标:

1、“猜猜谜语”、“玩玩木偶”、“吹吹短笛”、“哼哼小曲”四首音乐作品,让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2、为《一支短笛轻轻吹》、《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3、从《猜调》、《摇船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4、掌握反复跳越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轻快地演唱《一支短笛轻轻吹》和《摇船调》

教学难点:

1、为《一支短笛轻轻吹》、《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

2、掌握反复跳越记号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三、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四、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五、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六、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二、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三、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四、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五、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六、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七、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八、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九、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十、评价小结。

十一、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十二、教学小结。

第二篇:小学二体验磨练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

开县汉丰三校

肖前华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认识如何与动物相处,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2.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明确认识如何与动物相处,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三、课前准备:

1.小狗、金鱼、兔子等小动物。

2.数码照相机。

3.玩偶。

4.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猜谜语,奖玩偶: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活动一下,好不好?我们来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学生(高兴):好!师:“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生(高呼):老虎。

师:你真聪明!老师就把这个老虎小玩偶奖给你们这组,让它今天陪着你们一块上课。我们继续猜!“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生:青蛙。

师:对极了。让这个青蛙小玩偶作你们这组的学习伙伴吧!

“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 生:猫头鹰。

师:真棒!奖给你们猫头鹰,那你们就是猫头鹰小组了。其他组加油。“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赛顽童,爬竿上树是能手。” 生:猴子。

师:对,现在会爬树的小猴子就是这一组的学习伙伴了。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躲进洞。” 生:狮子。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把老师的谜语全都猜出来了。看,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了老虎组、狮子组、猫头鹰组、猴子组、青蛙组。今天我们就比比哪组同学表现得最棒!

2、活动一:看一看,猜一猜,导入新课。(1).师:课前,老师发给了每组一个小玩偶。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 生:动物。

师:你们想不想到动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谁呢? 生(齐呼):想。

(播放动画:美丽的动物王国)

师(画面介绍):美丽的动物王国里,有着茂盛的树木和活泼的小溪。瞧,欢快的马儿跑来了!洁白的兔子多惹人爱啊!乌龟弟弟也出来散步了!咆哮的老虎这时也舒服地伸起了懒腰!胖呼呼的小猪多淘气啊!灵敏的小猴在跟我们打招呼呢!看,这不是可爱的小狗吗?

(2).师: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

生(开心):我最喜欢小兔子,因为它非常得漂亮,红红的眼睛就像两颗红宝石。生(自豪):我最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武,森林里的动物都怕它。师:那你能不能跟我们学学老虎威武凛凛的样子? 生(大叫一声):嗷!

师:哇,真威风啊,果然是百兽之王。(3).师:动物们这么可爱,又这么地讨人喜欢,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 生:我们也想和动物交朋友。师:真的想吗? 生(齐说):真的想!

师:那老师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动物是不是很了解。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测试吗? 生(肯定):愿意!

(播放课件:猜猜它是谁)(生听鸵鸟、壁虎、百灵鸟、小猫、大象、熊猫的声音或介绍,猜出动物的名称。)师:你们真棒!认识这么多的动物!那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和动物交朋友!(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点评:课前教师以猜动物谜的方式引入主题,并根据学生猜出的谜底发放动物玩偶,在游戏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音像动画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使孩子们很自然地产生要与可爱的动物交朋友的愿望,新课导入十分自然。)

3、活动二:和动物亲密接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生活中老师拍下了许多人和动物交朋友的精彩画面,我们先一块去看看,好吗?

(播放录象: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

(1)、师: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在看录象时都露出了甜蜜、幸福的微笑!什么让你们那么高兴啊? 生(开心):我觉得人和狗拔河特别有意思,我也想跟小狗比比力气。生(惊奇):我真没想到小朋友竟然能抱起小老虎,太有趣了。(2)、师:看到别人和动物那么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们也想和动物在一起。

师:好,老师就满足你的愿望。今天,我还真的请到了一位动物小客人。它是谁呢?大家先把眼睛闭上,我数到3大家再睁大眼睛瞧瞧它是谁!(生兴奋紧张地闭上眼睛,老师抱出小狗)师(摇着小狗的小爪):小朋友们好!生(惊喜):小狗狗好!师:多么可爱的小狗呀!同学们,快说说你想怎么和它交朋友啊? 生(请求):我想摸摸它!

师:行,我们小组轮流来摸摸小狗!(老师请小组轮流摸小狗。)师:你们觉得小狗狗的毛怎么样啊? 生(争说):太暖和,太柔软啦!

师:轻轻地摸了小狗,现在,你们还想干什么呀? 生(请求):我想和它说说话。

师:那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狗说呢? 生(上台握握小狗的爪子):小狗,很高兴见到你,我们交个朋友吧!生(上台摸摸小狗的头):小狗,你真漂亮,我太爱你了!生(请求):我想给小狗取名字,叫它毛毛,因为它的毛太暖和了。生:我给它取名叫逗逗,因为它逗得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师:这个名字取得真好,我们就叫它逗逗吧,这说明我们都很喜欢它。生(请求):老师,我能不能喂喂小狗呢?

师:行,这还有小狗爱吃的火腿肠,你来喂喂它吧!(生上台喂小狗吃食物。)

师:大家猜猜,小狗为什么会吃小朋友喂的食物呢? 生(骄傲):因为小狗饿了,而且它喜欢我们,所以愿意吃我们喂的食物!师:今天小狗和我们见面,你们觉得它表现得怎么样? 生(甜蜜地说):它好乖哦!

师:对,它可乖了!我们奖励奖励它,给它戴顶小帽(师给小狗戴上小帽)大家夸夸它吧,“小狗,小狗,你真酷!” 生(大笑,伸出大拇指):小狗,小狗,你真酷!

(3).师:好啦!小狗很小,和我们交流了这么久,很累的,咱们让它回窝里休息一下吧!(老师把小狗放回窝里)小狗虽然休息了,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和小狗交朋友的呢? 生(高兴):我们给它喂了食物!

生:我们给它取了名字,还抚摸了它!生:我们跟它说了知心话!

(点评:在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的基础上,教师抱出了真正的小狗,并在与小狗的亲密接触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怎样和动物交朋友,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如“摸摸它、和它说说话、给他取名字、喂它吃食物”等等都是爱护动物的表现,接着又让学生在与动物的交往中去感受去体验,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观察,真心实意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并随机给予积极的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 你们猜小狗愿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呢?对,它特别愿意!因此它还请来了它的动物伙伴呢!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也认识一下? 生(惊喜):愿意!

师出示小动物,生大声喊出动物名字:金鱼、小白兔、乌龟、白鼠、鸽子。师:你们想不想也和这些小动物交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动作要温柔,声音要轻!生:而且我们也要注意不被小动物抓伤!

师:说得真好,既要有礼貌地对待动物,也不能让它们伤害我们。下面就请小组 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并且老师还要用照相机把你们和动物交往的过程拍下来,我们比比哪组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最开心!

(小组和动物交朋友,亲密接触;老师抓拍照片。)

(4).师:同学们和小动物交上了朋友吗?祝贺你们又多了新朋友新伙伴!那这些新朋友也很小很易累,我们把它们先请台上休息休息!(小组长把小动物送到台上来休息。)师:看到同学们细心地照顾小动物,老师感觉此刻的教室仿佛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因此,我把最令自己感动的画面也抓拍了下来,下面我们互相来交流交流!(老师展示照片,小组阐述自己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生(兴奋):我们让3只乌龟赛跑,还把龟宝宝放到了龟爸爸龟妈妈的背上,它们的壳可真硬啊!

生:我们摸了小白兔的毛,它好温顺,还一直吃白菜!

生:我们拿小玩偶猴子跟金鱼说话,我们一直夸它们好漂亮!生:我们小组给小白鼠取了个名字,叫“精灵鼠小弟”,它太可爱了,就像米老鼠的弟弟!

生:小鸽子开始很害怕,可是后来它还是吃了我们喂的食物,它肯定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可真好!老师看出来了,你们真的很喜欢动物,对,要想和动物交朋友,首先要喜欢动物。(板书:喜欢动物)

(5).师: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为动物所做的,我们还能用哪些方式表达我们对动物的喜欢?

生:我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生: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捏动物的模样。生:我们可以唱歌。

师:你会唱什么有关动物的歌呢?带大家一块唱唱吧!生(集体得意地表演唱“两只老虎”)生:我还会跳舞,我来跳孔雀舞。(生扭扭腰,伸伸手高兴地学孔雀)生:我们可以写作文,比如把今天这节课写下来。

师:对,我们可以在文章中写出我们对动物的心里话,表达我们的爱意。

(点评: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本环节中教师用数码相机及时记录下学生与动物亲密接触过程的画面,让学生在阐述画面的过程中交流,由此唤发出“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共鸣,从而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4、活动三:听一听动物和人类相处的故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1).师:我们喜欢动物,和动物交朋友。在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和它们相处。我们该怎样和动物相处呢?老师这有个小故事,我们一块来听听!(播放故事:长颈鹿、小猫和小鸟的遭遇)

师:听到长颈鹿和小猫的哭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难过):我太难过了!小鹿死得太不值了,小朋友不应该随便给它们喂食。师:你知道小鹿是怎么死的吗?

生:因为它吃了食物的包装袋,消化不良,连医生都治不好它。生(伤心):我也很伤心,小猫的主人对它一点都不好,它身上有那么多伤。师:听完快乐小鸟的故事,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开心):我很为小鸟高兴,它非常的幸运。

生:我觉得小鸟能飞回大森林,得到自由,一定特别开心。师:通过这三个动物的遭遇,同学们明白了什么吗? 生:我们不能随便打骂动物,要善待它们。生: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师:对,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爱护它们。(板书:爱护动物)

(2).师:你们有没有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呢?你平时是怎样对待 动物的呢? 生(兴奋):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叫菲菲。我天天给它喂食,从不让它饿着。我还跟它做游戏呢!

师:是啊,悉心地照顾动物就是爱护动物的表现。生:我曾养过小猫,我从来不打它。

师:你不伤害动物,做得非常好,大家要向你学习。

生:我以前到动物园里曾给猴子喂食,以后我再也不会了,要不然它们也会消化不良的。

师:是的,我们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也是在爱护动物。

(点评: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与教材内容的互动。长颈鹿、小猫、小鸟的遭遇材料来自教材,但教师却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的三个小故事连贯起来,让刚刚与动物们亲密接触的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体会。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4、活动四:集体领养动物,延伸课堂教学行为。(1).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老师现在要奖励你们,我想让大家集体领养这缸小金鱼。你们愿意照顾它们吗? 生(开心大叫):愿意。

师:说说,小金鱼在我们班生活,你们会怎么照顾它呢? 生:我会天天给它换水。

生:我会跟它说话,不让它孤独。生:我会给它喂鱼食,而且不喂多。

(2).师:看来你养过金鱼,我就选你为养金鱼的小组长!老师这还有一张“养金鱼知识卡”,上面写了小金鱼的一些生活习性,你带领大家好好地照顾金鱼,好吗?同学们要好好照顾它,老师可要抽空来看看它哟!(板书: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点评:《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教师在新课结束前送可爱的小金鱼,不仅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而且孩子们在领养这缸小金鱼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与动物做朋友,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5、活动五:诵读拍手歌“我和动物交朋友”,总结全课。(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既表达了对动物的喜欢之情,还懂得了要爱护动物。最后,老师这有一首“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拍手歌。现在,你们想请哪个小动物和我们一块读呢? 生:我们想和小狗一块读。师(微笑):好,用掌声请出小狗吧!同学们拿起小玩偶,我们大家一块拍手读!(老师抱出小狗,同学拿出玩偶,大家和动物互相拍手读歌谣。)

(2).师:听,下课铃响了,今天我们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和动物交朋友的情谊结束了吗?对,下节课我们还要一块来交流生活中自己和动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和小狗再见吧!生(挥着手,依依不舍):小狗狗,再见!

师:小狗可想和大家握手再见哟!谁想跟它握手告别呀?(学生上台围着小狗告别,结束新课。)

(点评:结尾再次抱出可爱的小狗与孩子们拍手共读爱护动物的歌谣,深化了主题。)

(总评:《品德与生活》是面向小学低年级(即1-2年级)儿童设置的一门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课程。可以说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品德教育的积极而大胆的尝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即《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它是在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课程、《自然》、《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课程,所以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或《生活》课程了,而是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五、板书设计

我和动物交朋友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喜 欢 动 物

爱 护 动 物

第三篇:中小学体验磨练音乐课程标准理论复习题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理论复习题

(一)一、填空题

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五个方面。

2、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织体、复调、曲式等。

3、音乐课程标准的自我评价是:目标明确、理念清晰、领域扩展、知识难度降低、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易于理解执行。

4、《课标》在分段内容标准中,对识读乐谱的表述是:小学3-6年级:用已学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中学7-9年级: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

5、中小学音乐学科常用的教学媒体,大致可分为传统类音乐教学媒体、电声类教学媒体、光源类教学媒体、影视类教学媒体和电脑类教学媒体。

6、艺术课程的性质: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

7、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即:有趣阶段、乐趣阶段和志趣阶段。

8、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9、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审美体验价值、二是创造性发展价值、三是社会交往价值、四是文化传承价值。

10、识谱方式分简谱、五线谱两种,低年级以听唱法为主,一、二年级不要求识谱,主要是积累音高的感性经验,三年级开始进入识谱,学五线谱的到了高年级时也要学简谱。课堂乐器,低年级主要是打击乐器,从三年级开始。以竖笛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选用口琴或口风琴等。

二、选择题

1、下面哪条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C)

A.审美体验价值

B.创造性发展价值

C.兴趣爱好价值

D.文化传承价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B)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4.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

A.迁移。

B.同化。C.顺应。

D.模仿。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三、连线题

1、找出与下列著名音乐教学法相对应的国家,用直线连接起来。①柯达伊教学法

②美国 ②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①匈牙利 ③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④德国 ④奥尔夫教学法

③瑞士 ⑤铃木教学法

⑤日本

四、简答题

1、艺术课程的内容。

答:它主要体现为两大类:a、从艺术门类上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b、从学科内容上指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

2、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答: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一种口头创作。这种口头创作形式从原始社会起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体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3、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①感知体验类:聆听法、观察法、演示法、观赏法、②实践类:练习法、模仿法、体态律动法、创造性活动法 ③语言交流类: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 ④探索研究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发现法

4、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音乐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单纯地评价音乐教师的优劣,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发现音乐教师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做法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持其合理部分,摈弃其不合理部分,达到优化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教学评价有着导向作用,起着引导评价对象朝预定目标前进的作用。音乐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标准将直接引导评价对象向标准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提示和引导了评价对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促使评价对象在课堂教学操作中,逐步地养成一种自觉地行为,达到“自律”的境界。因此,音乐教学评价就像一把“标准尺”,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着“定标导航”的作用。

5、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教学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与时俱进,并内化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育思想。(2)具有发展自主性和超前性

能不断学习,主动地或超前地迎接社会的发展,并能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3)具有独特发展个性和风格

个性化特点进一步丰富,特色相对稳定,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4)具有评价结果多元认同性

评价结果得到学校领导、学生、同行和社会的认同。(5)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形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

6、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思所得,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思所失,任何一节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足,教师课后要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3)思所难,教师课后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的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4)思创新,教师在课后,应该静心思索自己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扬长避短,精益求精.(5)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和同事评价尤为重要.(6)在评价学生中反思,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五、论述题

1、请你谈谈音乐课中如何合理的使用多媒体?

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入情入理,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的传授,无论怎样创新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将音乐知识的落实和歌曲情绪表达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虚拟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3)以情带声,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4)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

(二)一、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新编教材有三大特点:一是(准):二是(新);三是(实)。

3、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

4、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必须具备四个“学会”,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5、目前课程设置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难、繁、偏、旧)”。

6、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九种: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或视赏智力、(音乐智力)、运动和身体协调智力、内省智力、人际智力、自然智力、存在智力。

7、音乐教育的功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智能);(丰富生活),增进健康:开发右脑,(培养创新)。

8、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9、音乐是典型的“(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所以音乐教育自然成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10、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11、个性教育是与(划一教育)相对立的教育。

12、“表现”包括“(演唱表现)、(演奏表现)、(综合性艺术表现)、(识读乐谱表现)”,“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13、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三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是(浅、广、新)。

14、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改变单纯的书面测验,倡导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发展性评价”重过程,强调给学生多次机会。

15、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

16、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于首位,体现了课程的新理念。

17、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过程与方法);⑧(知识与技能)。

18、音乐学科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

19、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学段来表述;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石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20、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教学领域: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21、课程标准中的音乐课程内容有(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类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还有(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歌剧舞剧音乐)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音乐的形式有(独唱)、独奏、齐唱、(合唱)、齐奏、合奏。

22、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三个部分内容。

23、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三个方面。

24、识读乐谱教学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五线谱教学应采用(首调唱名法)。

25、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6、音乐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

27、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8、编写音乐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学生的(教科书)、教师的(参考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音响教材)。

29、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内容的(75%)左右,其余25%左右留给(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

30、教师的参考书包括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及有关参考书目等。

31、新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其最大特点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32、新的课程观认为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其情感、体验与理智具有同等的地位。

33、新的知识观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34、新的学生观坚持“(学生是人)”的看法,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5、新的教师观认为视教师为(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学生生存)”。

36、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现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7、新的课堂观认为现代课堂观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地方;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平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平台。

38、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等,最受世界重视的是“(研究性学习方式)”。

39、音乐优质课的“标准”是(美的体验)、(美的探索)、(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成长)。

第四篇:浅议七体验磨练年级英语两极分化问题及对策

浅议七年级英语两极分化问题及对策

[提 要]七年级学生经过三四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对于刚接班的英语教师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分析形成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并想方设法来缩小差距。本文简略分析了分化的三个原因: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提出通过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等对策和措施来防止和缩小两极分化现象。[关键词]分化;自信心;兴趣;技能训练

[引 语] 对于已经有几年小学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七年级英语往往会出现并加大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升入初中以后,不但增加了新的课程,而且各门课程的难度都增加了不少,更主要的是,小学时对英语的新鲜劲已经过去,英语的教材内容也复杂得多,要求也更高。这对于习惯于相对宽松的小学英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无法一下子适应,甚至束手无策。

二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再惟命是从,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的更换,理念的转变,大部分习惯于旧教材的英语教师对新教材既缺乏教学方法,又缺乏教学经验,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一味采取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极和创造性。

根据分化原因的分析,在七年级学生刚入学阶段,英语教师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来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一、熟悉中小学教材,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成为七年级新生英语教学的一个紧要环节。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点,抓好这一环节,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事关中学6年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和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英语教师,不能只熟悉初中教材,而应该了解中小学英语整个教材的体系,知识点和重难点,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等,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以缩小差距。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 ”转变成为“我要学”,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断寻求更好的教法。比如对于背课文,学生一般颇感头痛。但如果把每一篇课文都尽可能设计成情景对话,中小学生积极性会很高。在争先恐后表演对话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就能把课文背诵出来。在引入新单词时尽量采用图片和卡片,使学生能够把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在一起,加深印象。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讲英语幽默故事,多阅读英语趣味短文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英语教学的连续性,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都应熟悉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对每一册书的重点和难点有总体的把握。在教学中,避免某些内容的机械重复,有序地安排好每一堂课。例如五年级牛津教材已出现一般过去时,那么在六年级再教授一般过去时就可以用五年级学过的句子来举例和练习。此外,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加强联系。小学教师可到中学了解中学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中学教师也可到小学去了解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形式、内容及方法,大家共同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的方法。

3.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不断鼓励学生将课本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运用于真实语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每一组包括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安排结对子和小组活动,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多讲多练,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生生互动”,共同完成各种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从传统的仅由教师传授英语知识转变到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认识英语,使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材施教。中学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小学学习方法的不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多鼓励,少责备,常给学生“减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单词、词组前背后忘很正常,不要总是归罪于自己记性差,脑子笨。避免对学生苛刻要求,对要求背诵的内容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设计教学环节,重要内容反复复习。不必要求今天学,明天背,人为地增加学习英语的困难。多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及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能够及时解决。多采用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作业布置以及词汇、课文默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背诵大纲所要求的词汇和词组,而基础较好的同学除此以外,可以适当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量和课文的背诵。

二、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具体做法是: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首先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认识,学生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特别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尖子学生要从速度和分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也感到摘果子并不那么容易。

2.创设语言情景。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设置情景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使学生马上能联想到,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因而在课堂上会积极动脑和配合,从而达到主动学习,主动接受和消化的目的,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一是继续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学得轻松;二是以手势、表情、动作配合教学;三是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例如:You are in a boat on a lake.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going fishing.You fall into the lake,but you can’t swim.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又如:Do you like riding in a fast or slow car?Why?or Suppose you will have a week-long holiday,what are you going to do?etc.四是组织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五是坚持少讲汉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总之,要尽量营造一种英语的氛围,把抽象的内容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宏观化和动态化,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活跃,产生创意。

3.语言知识系统化。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应用能力,教师要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是图表法,把学过的知识用线条或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

4.指点学习方法。如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那么就要及时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辩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5.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默契与配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到了七年级,知识点和重点增多,教师不要一味讲重点和难点,满堂灌,也不要十分严肃,使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战心惊,生怕会说错,挨批评,以致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时间一长,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或怕上英语课。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多用一些手势和体势语言,多用一些赞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使学生能专心致志的学习,积极举手发言并运用语言。

6.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成绩已有较大的分化。学习较好的同学觉得学得轻松、简单,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表现为或许听得懂,但不会做题目。教师在上课时对能力强的学生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鼓励他们有机地复习旧知识,分析综合新的内容,发展语言能力努力运用语言交际。对成绩差的学生要耐心启发等待多加辅导,及时或当面批改他们的作业以便及时发现其困难所在,给予帮助。

7.要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作业最好放到课堂内完成,这样至少有四点好处:学生精力集中;可以对差生进行辅导;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三. 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一般感到新奇有趣,其爱好程度往往超过其他学科。进入初中后,如何因势利导,保持这种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防止分化要解决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察觉,学生的行动受自己情感的支配,因此,不间断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爱好,是激发七年级学生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应当从得益感和创新感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学生的得益感主要来自会运用英语。能听懂老师和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能用几句英语来表达简单的思想,能看懂课外的几段简易英文,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盎然。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练习(包括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学生的语言技能才得以形成,得益感也就油然而生。学生的创新感主要取决于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尖子学生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教师要允许他们在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有独特的见解和新的运用,让这些人的兴趣不受到抑制。

2.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批评也要考虑场合,特别是要与事实相符。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循循善诱。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生的动机。最好让学生成立外语课外活动小组,发挥每个人外语方面的优势,使他们对外语不感到乏味。

四、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

学生在小学获得的十分薄弱的言语技能,能否在初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以下几点:

1、侧重听说训练。对于我们农村初中来说,七年级同属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听说仍然是训练的侧重点。对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仍应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只是在内容上要有所增加,面要有所加宽。

2、继续开展会话活动。坚持在课堂上进行,每次三五分钟,费时不多,但如持之以恒,会有很大收获。

3、听写训练。听写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活于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英语和写英语的能力。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只能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4、及时进行课文问答和复述。在各项训练中必须抓住“及时”二字。比如,在学生预习之后,听一遍课文录音之后就要求学生作口头问答练习。听两遍之后就要求尖子生能够复述课文。听三遍之后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记下来。这样训练可大大加快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而掉队现象也并不明显,减少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综上所述,研究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缩小两极分化。参考文献: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高 越:《中小学外语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五篇:小学数体验磨练学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张荣庭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 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 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尔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 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 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 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 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 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 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 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 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 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 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 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 学生的教育。

2.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 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 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 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 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 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 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 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 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 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 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 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 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 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 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 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 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 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 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 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 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 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小学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张荣庭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砖头、小猪和木头、小白兔和萝卜、苹果和梨一一对应后,进行多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五、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现行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1 ÷ 3 = 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六、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我们实施教学时,也是经常用到它,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如: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式中,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为理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

八、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用“□”或“()”代替变量 x,让学生在其中填数。例如: 1 + 2 = □,6 +()=8,7 = □+□+□+□+□+□+□;再如:学校有7个球,又买来4个。现在有多少个?要学生填出□ ○ □ = □(个)。

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数学符号是抽象的结晶与基础,如果不了解其含义与功能,它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九、统计的思想方法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求平均数是一种理想化的统计方法。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

小学数学除渗透运用了上述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渗透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从教学效果看,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约数和倍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周丽凤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约数和倍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会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根据信息进行分类、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约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交流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师:(拿着数学课本)问这是一本? 生:数学课本

师:“数学”就是关于“数”的学问,我们的身边有“数”吗? 生:有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1:我有7本书。生2:我有3个好朋友。生3:我们班里有26名女同学。……

2.根据信息组成应用题。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课件出示)A组 B组(1)35张圣诞贺卡(8)共用去6.6元

(2)每本练习本2.2元(9)平均分给11个同学(3)有5个同学给灾区捐款(10)共捐了15.5元(4)小红每天读2页课外书(11)已经读了24页

(5)买了4枝同样的钢笔(12)共用布15米(6)小东参加三门考试(13)共考了273分(7)做7套同样的校服(14)小明带32元钱买钢笔

师:请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选择两条相关的信息组成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学生伴随轻音乐读题思考)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师:谁来说说看,你先择的是哪两条,求的是什么?怎么列式? 生1:我选(2)和(8)求的是可买多少本?列式为6.6÷2.2=3 生2:我选的是(1)和(9)求的是平均每人得到几张贺卡,列式为35÷11=3……2 生3:……

共得到7道算式,分别是:6.6÷2.2=3 35÷11=3……2 15.5÷5=3.1 24÷2=12 32÷4=8 273÷3=91 15÷7=2……1

[学生的学习材料来源于学生自己,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这些算式,并根据算式的特点分类,分好后小组交流。(学生自己分好类后小组交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师:为了方便,老师给它们加上序号。(分别给7道算式加上序号)①6.6÷2.2=3 ②35÷11=3……2 ③15.5÷5=3.1 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 ⑦15÷7=2……1

生1:我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为一类,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第三类的除数都是整数。

生2:我也将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第一类是有余数的,第二类是没有余数的。生3…… 师:从同学们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那我们先选择其中的一种分类来研究。(课件出示)

师:(先择②和⑦分为一类,①③④⑤⑥分为一类)这位同学他是按是不是除尽来分类的,那什么叫除尽?什么又叫除不尽呢?

生:商是有限小数的就是除尽,商是无限小数的就是除不尽。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分析、比较和分类,在头脑中建立了小数除法、有余数的整数除法和没有余数的整数除法三种类型的除法的表象。学生的分类,恰当地提供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素材资源,使学生乐学、会学。]

三、归纳特征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些除尽的算式(①6.6÷2.2=3 ③15.5÷5=3.1④24÷2=12 ⑤32÷4=8 ⑥273÷3=91),看看这些算式还能不能再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生:①6.6÷2.2=3和 ③15.5÷5=3.1分为一类,因为这里面有小数,④24÷2=

12、⑤32÷4=8和 ⑥273÷3=91这三个算式分为一类,因为这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类后)指着整除的一组算式:象这样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除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称它为“整除”(板书“整除”)(课件出示)师:那我们仔细地观察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呢? 生:除尽的范围比整除的大。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大圈来表示除尽,那整除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圈。(课件出示集合图)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整除的算式吗? 生1:4÷2=2。生2:30÷5=6 生3:280÷70=4。……

师:整除的算式实在是太多了(在整除的小圈后加……)那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概括整除算式呢? 生:用a÷b=c(板书)师:是不是要加个什么条件呢?

生:b≠0(板书),因为b=0,除法就无意义了。

师:如果a、b、c都是整数(板书),且b≠0,那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教师先从圈中拿去除不尽的除法算式,再将这些能除尽的算式进行分类,揭示出整除的算式。这样以集合圈的形式,渗透整除和除尽的关系。在学生找出了整除算式的特征后,教师请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算式,让学生再次感悟和应用整除算式的特征,并体会象这样的算式有无数个。并通过用一个含有字母的算式来抽象概括,既让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整除的概念。]

师:如15÷3=5,我们就说15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15。谁来说说这几道的(指着黑板上的几道整除算式)?

生1:24÷2=12我们就说24能被2整除,或2能整除24。生2:32÷4=8我们就说32能被4整除,或4能整除32。生3:273÷3=91我们就说273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273。师:我们一起看看书P49的练一练1。(课件出示)生答……

[教师针对内容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说明、学生模仿。不容忽视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记忆和模仿还是必要的。在教师揭示了数的整除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说、请学生说和学生自己任选两个算式说给同桌听,到一起其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来区分两种说法的区别,自我感悟。]

四、感悟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数

下载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体验磨练年级音乐下册[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体验磨练年级学生作文教学探究(小编整理)

    小学四年级学生作文教学探究 施海萍 一、问题的提出。 何谓作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 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小学......

    现代文体验磨练阅读[范文模版]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把脉高考】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

    运用多体验磨练媒体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优秀范文5篇)

    运用多媒体促进小学音乐教学 YY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

    游戏在体验磨练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艺术,可以精雕细琢;课堂教学是科学,应该有严谨的结构、可循的规律。至于如何雕琢、如何认识其内部规律,使之理性化和具有概括性,从......

    小学英体验磨练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2007-10-23 14:04 英语教学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小学部英语组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

    小学语体验磨练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小学美体验磨练术第十册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第十册教学计划 周献忠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了解”指对......

    浅谈中体验磨练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 镇江市第六中学 吕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随之呈现形式多样化,教材版本呈现多种化,进而使将要进入中学学习的小学毕业生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