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时间:2019-05-14 10:2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第一篇: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广东省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语文 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谢飘云

审题不准 作文丢分

命题评价:今年语文试题内容和形式更新很少,基本按照大纲要求出题,保持稳定性。

考核效果:考生答卷整体成绩略低于去年。古诗文题目的难度略有下降,但与往年相比,古诗文鉴赏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上升。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中学古诗文教学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学生在散文阅读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及格率较低,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相当薄弱。

今年作文突出问题:1.审题能力不高,对题意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主要表现是:立意若即若离,“天使”对象的选择不恰当,对历史人物及其材料的采用,生搬硬套;对“天使”与“雕琢”两个层次的问题顾此失彼。2.语言表达上,文句不通十分突出,逻辑混乱。3.作文内容幼儿化。4.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全文抄袭背好的文章。

启发教育导向:中学语文教学仍然要把基础训练放在首位,尤其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提高。在作文练习中,必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现实生活。另外,高中阶段议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但近年高考卷很少见到高水平的议论文,必须引起注意。

广东省2005年高考试卷点评

语文 语文科评卷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柯汉琳教授

古文功底差 作文抄歌词

今年语文(非选择题)成绩略低于去年,总平均分约66分,其中作文平均分约38.4分。今年失分最多的是现代文阅读与分析,作文题50分以上的还不足7%,好文章凤毛麟角,满分卷全省只有20多份。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广东考生总体的语文水平亟待提高,基础教育必须强化基本功训练。例如,古文文句翻译题得0分的有1万多份,有的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许多考生不懂律诗的颈联在什么位置,不会分析古诗诗句的情感表现;对现代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文句的含义不能准确把握,等等。

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少,有几百份试卷空白或完全跑题;有少数学生干脆抄袭、照搬别人的文章,还有的学生“直录”一首流行歌曲或一首诗歌当作文。

此外,今年的作文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滥用华丽当辞藻排比句,单一当形式美,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二是把事先准备好一些古人的材料,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杨贵妃等,无论是什么作文,都硬套进去,结果写不出真切感受,也不能把材料组织得紧扣主题。这是一种文风问题,反映出广东考生的语文水平值得严重关注。建议:中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写身边的事,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猜题押题,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硬套。

第二篇:江西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江西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命题人: 周流清

第Ⅰ卷(选择题,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安详

层见迭出

陨落

真知灼见

B.蔓延

和颜悦色

泻漏

销声匿迹

C.慰藉

万古长青

缥缈

不加思索

D.光彩

曲指可数

传诵

众口铄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时值中国电影百年,自称代表专业水准的金鸡奖遭遇明星大腕的空前______,竟然要赶搭“超女”的顺风车才勉强多凑了几条新闻,这大概是近几年星光格外黯淡的一届。

②2002年末,姚明曾遭遇新秀墙,他面带微笑以回应;现在,他又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瓶颈这堵墙,这是成为巨星之前的必经之路。姚明只有突破自我,_______心理素质,才能挽救自我与火箭。

③北京2008年奥运“福娃”刚刚面世,就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而福娃图案文字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家奥组委,但据电视台报道,在北京雅秀市场已见到未经_______的福娃商品。

A.冷淡

锤炼

授权

B.冷淡

磨炼

授权

C.冷淡

磨炼

受权

D.冷落

锤炼

受权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落成的“巴蜀饭店”素雅、洁净,不禁令我怀念起家乡那冰清玉洁的水仙花。

B.在央视“CCTV歌手大赛”中,选手们个个才艺双全:比赛唱歌,曲尽其妙;考查素质,文化底蕴丰厚。

C.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做到一言九鼎,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D.经常使用“您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绝不是繁文缛节,而是一个人文明程度较高的具体体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少毕业生认为,一些单位只认“证书”不认“能力”的做法是“虚假简历”产生的催化剂,毕业生简历造假也是迫于无奈。

B.平日悬挂培根、鲁迅等名人头像的紫竹厅,如今被读书标兵所取代。

C.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许多同事、工友都纷纷议论着她的“壮举”,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闻人物。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斗智斗力,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博弈技巧;围棋的魅力,还在于它源远流长,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B.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05全国投诉情况汇总》,对去年消费者的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C.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矢志不移,传为千古佳话。

D.目前我国的听证制度还很不完善。哪些公共事务要组织听证,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组织听证,听证会应该走怎么样的程序?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

二、(9分,每小题3分)

建筑审美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严肃„„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整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蒙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

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

6、在西方,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B.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C.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7、第二段中加点的“某些特定的内容”指的是()

A.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既是直觉情绪,又是初步的审美判断。B.所有的主观的感受,都是建筑组合、尺度、式样、花纹等外在形式的反映。C.建筑美感的深化和发挥大大突破了单纯的形式美法则,从而获得里更多的内容。

D.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

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 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

C.建筑美感终究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①满篝,污邪②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③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为髡为诸侯主客。

【注】①瓯窭:犹“杯窭”,形容高地狭小之处。②污(wā)邪:低洼田地。③帣:同“卷”。9.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淫:过分、无节制

B.先生少之乎?

少:认为少

C.见道旁有禳田者

禳田:收割庄稼

D.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加:施加、凌压 10.全都体现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①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②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 ③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④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⑤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⑥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但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B.楚国大举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兵车。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了兵。

C.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D.淳于髡虽出身低下,但他善于巧谏齐威王,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其胆识才智确有过人之处。

第 II 卷(共117分)

四、(24分)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4分)

(2)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3分)

(3)“„„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3分)

13、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

(2)简析本词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5分)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人们常用《史记•屈原列传》中的“

,”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比喻虽然生活在恶浊的环境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清醒和纯洁。

(2)姜夔《杨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潜的诗不仅有“

,______________”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

,”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15根据下面对联内容的提示,填空(2 分)

①.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_____________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_____________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一片晚霞的消失

阿含

我必须小心对待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

折实八月山区的傍晚,远处的山峦形成一个辽远的背景,地势由高而低,开阔舒缓。一条河流同时从这里经过,它并不汹涌,也不浑浊,它的河岸以及河滩都是光滑白净的鹅卵石,它浅浅细流,是这片开阔的背景上一处柔软的记忆。晚霞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绚丽,山区的云层向来诡异,天使可以迅速狰狞,雄伟可以顿时委顿,只是晚霞,自始至终的圣美,红润,深阴,金黄,河流为它幻化成一条悠长的七彩碎片。

此时,河岸上有一个懦弱的男子,他是一个喜欢抒情的男子。河岸上的草地开满了细碎的野花儿,那片晚霞的红润鼓动着他的胸膛,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扯开嗓子“漫”起花儿。他唱得真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气,他从一个年轻的后生唱到背脊已经弯曲的老汉,他的花儿越唱越悲凉。可是今天,他拒绝歌唱,他倔强地不开口。我看见他的嘴唇在抖动,他不敢抬头多看一眼那片晚霞,他羞愧地低下头,扛起硕大的一捆青草,朝晚霞走去。我知道他已经很久不唱了。他的背脊不是被青草压弯,更像是来自声声责骂和抱怨。除了会唱花儿,他一无所长。他娶了媳妇,养了孩子,但家景贫穷。他不是一个好劳动力,他的力气都用在了“漫”花儿上,母亲、妻子和孩子都因此而鄙视他,怨恨他。他娶了媳妇,还在山上“漫”花儿,唱得村子里的姑娘也红了脸,姑娘们爱听,但遭受痛斥。他真的一无所长,臂膀的肌肉始终比不过相邻的汉子,他不会做地里的活儿,整日“漫”在花儿的妄想里。后来他去了镇上,他来到镇文化站,告诉站里的干部,他会唱花儿,他的花儿是最好的,他可以代表镇上唱,代表市里唱,代表他的民族唱,他的条件是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他说他有了这笔生活费,他的家人就可以放过他,不再责骂他,他可以正天地唱了。文化站的干部说没有钱给他,让他回去了。后来他又跑到了旅游景点,但是很快被辞退,大家说,他的花儿总是悲戚感伤,总是让客人心绪不佳。事实上真是如此,那些欢快的唱的姑娘们脸红的花儿,他已经没有心境再唱出口了。他回到家乡,从此失声。

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诚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知道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你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各个是控制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联席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

16、从全文看,本文以“一片晚霞的消失”为题,有什么寓意?(4分)答:

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什么?(4分)答:

18第三段描写了一位农民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6分)答:

19、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文中在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出现的晚霞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答:

(2)这位民间歌手失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六、(13分)

20、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团将在江西省人民会堂举行报告会,在“神六”执行完美飞行任务的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将在会上做报告。请你为会场主席台两侧拟写一副对联,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4分)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关键词:□□ □□ □□ □□

22、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惯通。(5分)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 是 22.2% 不是 66.8% 不回答 11% 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 重要 67.4% 不重要 8.5% 无所谓 27.1%

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发现,网民们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女人向邻人抱怨药房对她服务不周,希望邻人代她转告药房老板。第二天女人去药房时,老板热情志接待了她,立即给她配好药,还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来找他。后来那女人和邻人谈起此事,说:“你把我的不满转告了药房老板,还真管事。”“噢,不是,我没那样做,” 邻人说,“我只是告诉老板,你很佩服他的乐业精神,说你觉得他的药房是你光顾过的最好的药房之一。”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你以“批评与赞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江西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A层见迭出,当为叠 B泻漏,当为泄D曲指可数,当为屈)2.B 3.D A望文生义。冰清玉洁:比喻人高尚纯洁。B望文生义。曲尽其妙:委婉地细致地把妙处都表达出来。曲:委婉,不是歌曲。C不合语境。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到极大的作用。D正确。繁文缛节:烦琐、无意义的仪式或礼节;也用以比喻烦琐多余的事情。4 A。(B被人取代的是头像,不是紫竹厅,偷换主语;C“壮举”不能成为“人物”,主宾不搭配;D“至少”与“以上”重复,不合逻辑

B(A冒号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用在此处,与后文的“所以说”重复,应将冒号改为句号;C“北海边”后的句号应删去,在引号后加逗号;D连续问都应该用问号。)

6、C。注意“演变”“一代社会”等词语。

7、D。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某些”二字。

8、B。(A“历史悠久”没有涉及;C“明确具体”不符合实际,参考第二段最后完整的一句;D。(“必将”不对,文中第二段只是说“有可能”)

9、C(禳田:祈祷田神)

10、A

11、A(“初即位”,“沉迷于酒色之中”等说法有误。)(1)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滑稽”1分,“数”1分,“受过屈辱”1分)

(2)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很多,所以笑他。(“狭”1分,“奢”1分)(3)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委婉地劝说齐威王。(“言”1分,“以(之)”1分,“焉”1分)【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招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没有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期望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齐威王八年(前371年),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品黄金百,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呢?”齐王说:“那你的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只猪蹄,一杯酒,祷告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茂盛丰熟,米粮堆积粮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很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品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双,驷马车百辆。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而去。

齐威王大为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喝酒。问他说:“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讲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赐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颤,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如果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间交游,好久没见面了,突然相见,欢欢喜喜说起往事,互诉衷情,大概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坐在一起,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厅堂上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一阵香味,这是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委婉地劝说齐威王。齐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

13(1)本词表现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中用的英雄内心的愤懑和矛盾,也表现了诗人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愿望。(得分点:怀才不遇 愤懑矛盾 扫荡黑暗的愿望)(2)本词巧妙地运用深化传说,借助于象征和大胆想像,构成了一幅瑰丽宏大、气势磅礴的超现实艺术境界,有力地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得分点:神话传说 想像象征 超现实的或理想的世界)

14(1)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分,每点2分,答三处者取前两处,有错别字或答对半句不得分)15①..杜甫②..陶渊明

16、“晚霞”象征那位从青年一直唱到老年的非常优秀的民歌手,(2’)“消失”是说这位民歌手在贫困生活和贫瘠文化土壤中最终“失声”(2’)。

17、定了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2’)

18、(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2分)(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1分)

19、(1)第一段描绘绚丽的晚霞,为唱花儿的男子的出厂布置了一个美丽的背景;第二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民歌手的晚景的悲凉,渲染一种凄美;结尾出现的美丽的晚霞,表达了作者对民间歌手的永久怀念。(3分)(2)根本原因是贫困的现实和世俗的偏见。(3分)20 字数相等、句子通顺占2分,主题有积极意义占2分,句子主体结构一致,占2分。参考示例:(1)为江西之崛起齐奋斗

以英雄为榜样勇争先(2)斗志昂扬振兴赣江大地

意气风发学习航天英雄 21.古籍 修复 人才 缺乏

22(5分)网民的主观愿望与自己在网上的行为非常不一致。

第三篇:200体验磨练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报告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报告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2007年6月13日至19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组经过7天时间的紧张工作,完成了81,111份试卷的评改工作。现把评卷的情况和学生答题的情况简述如下:

2007年广东省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本着“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充分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说来,本的历史科试题体现了以下十方面的特点:

第一,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观的转变,考查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二是学习观点转变,既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也考查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三是历史价值观的转变,在命题中体现了史学观念的更新、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历史教材版本并存而带来的命题上的困难。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试卷70%以上的选择题、100%的非选择题使用了各种版本教材均未出现过的新素材,其载体包括考古资料、报纸、统计图表、研究著述等,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也相应解决了应教科书版本差异所造成的矛盾。

—1— 第三,较好地解决了选修课程的考查问题。选修课的开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内容所具有的选择性的特点,但同时也给高考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今年的试题通过设计选做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约有七万多的考生选做了第一个选修题目,约有四千多的考生选做的第二个选修的题目。由于试卷、答题卡和计算机阅卷系统设计合理,也使得评卷操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第四,成功地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既符合改变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现状的新课改精神,又有利于高考有效地选拔人才。试题较好地贯彻了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没有偏题、怪题和过难的题目;同时坚持以能力立意,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较好地拉开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容易做”,这是大多数考生对历史试题的评价;“不容易拿高分”,这是大多数阅卷教师的感受。这种效果与降低难度、提高区分度的命题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五,缩短试卷长度,降低阅读量,给予考生更充裕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的阅读量大大降低。在选择题中,所有题目的题干表述都简明精炼,没有杂语冗词;而在非选择题中,所有材料的选用都精益求精,力求通过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第六,进行了题型的创新,把“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合并为“非选择题”,为命题者灵活地命制试题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也为考查考生的能力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更为下一步明确每一道题目的能力考查方向作好了准备。

第七,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能力,但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大量精确的历史年代。试题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历史。大多数非选择题的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既突出新课程“专题”的特点,更强调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比如第27题,以梁启超一段论述“思想自由”的原始材料为切入点,要求考

—2— 生分析“思想自由”在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及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不同表现及重大历史作用,并归纳这三个时期的共同之处。

第八,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在25道选择题中,共有15道题目提供了全新的材料或设置了独特的情境,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提取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解答新情境下所出现的问题。

第九,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的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如法国大革命一题鼓励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的个性化解释,评分说明明确指出,考生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给分。考生可以做出“是”、“否”或“两可”三种不同的解释。又如29题目考查了考生理解和诠释多种历史现象和不同观点的能力,提供两种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要求考生据此分析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事件、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意义。

第十,能力层次评分方法进一步推开,采点评分和采意评价有机结合,主观题的评分趋于公正合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引导新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从2006年开始,命题组就有计划地进行能力层次评分法的尝试,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主观题评分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和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了评分技术的支持。今年,大多数的主观题目都采用了层次评分方法,实践效果良好,也使更多的阅卷教师了解并掌握了这一技术。

由于今年历史试题的创新点很多,也相应地给评卷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例如,由于试题的难度降低、阅读量减少、开放性试题增多,使许多学生都感觉到有话可说,空白卷大大减少,下笔百言的学生大大增多。又例如,由于实行了较灵活的层次评分方法,阅卷教师需要仔细考虑学生答案中每句话的真实含意,并且需要认真核对更多的落分点。这些情况都增添了评卷的难度,也减缓了评卷的速度。但是,这样的改革方向是正确有效的,它能够更公证准确地评阅学生的试卷,拉开考生的差距,让好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对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广大教师在平时

—3— 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因此,尽管工作强度与往年相比大大增加,但今年的阅卷教师都深受鼓舞,认为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并且大大坚定了对课程改革的信心。

通过阅卷我们发现,三年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这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第一卷得满分的考生相当多;二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第二卷不少考生思路灵活、分析深刻。但从阅卷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历史概念不清。今年历史的主观题涉及到较独多的历史概念,不少考生在这方面的失分相当严重。这包括三方面的情况,一是混淆历史概念,如把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混为一谈;二是历史概念写得不正确或不完整,如把“乡镇企业”写成“城镇企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成为“家庭联产制”或“家庭责任制”;三是出现错别字,如把“人民公社”写成“人民工社”,“大跃进”写成“大越进”,“互助组”写成“扶助组”、“亨利八世”写成“享利八世”等等。二是答题思路不清。今年主观题有好几道大题都是高分值的题目,答案要点很多,当学生答题思路不清的时候,他就只能够答对小部分的要点。如“评价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一题,拿高分的学生基本上是沿着三种思路来回答的:长期与短期的对比;积极与消极的对比;工业与农业的对比。没有明晰的思路、东拉西扯的考生往往失分很严重。

三是历史时空观不强。如不少考生弄乱了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先后顺序、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先后顺序、新经济政策与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先后顺序、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先后顺序。因此,在专题教学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准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2007年是接受新课程教育的学生参与高考的一年,也是广东省实施新的高考方案的第一年。总体来讲,命题者给我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力图贯彻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尝试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并且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以求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与

—4— 此同时,阅卷教师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完成了整个评卷工作。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对命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研究,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5—

第四篇: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刘祎琳 大阅读分析:

根据目前已有发布的试卷来看,今年的高考大阅读总体上看水平与去年持平。很多作者再次出现,譬如迟子建、史铁生、季羡林„„迟子建的文章《泥泞》在07年广东卷中出现。史铁生的文章《合欢树》在05年北京卷中出现。季羡林老先生是高考热门候选,果被命中。再如韩少功、茅盾、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者和文章(以前是鲁迅先生追思刘半农,今年是萧乾怀念鲁迅先生)等,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随着其它各省考卷的陆续揭秘,相信更多的高考露脸率排行榜前几甲的作者,考生一定不可忽视。另外,从文章题材角度看,全国卷的文章和题目十分稳定,符合大视野、大局观、大气魄的全国卷风貌。从2005年开始,全国卷的文章题材从生活中感悟美、从小中见大发现美转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讴歌,视野变得宏大、气魄变得雄浑。地方省市的大阅读文章也与往年水平持平,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往往小处见大,不注重宏观题材而偏重与本地更贴近的内容。不仅阅读题这样,作文题也大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08年全国卷《阳光古道苍凉美》VS07年《总想为你唱支歌》 《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寅公。这篇文章和试题均依循规律,可以说与07年高考大阅读如出一辙。试题分为四道主观题。下面分别从文章解析和题目解析两方面来进行总结说明。

从文章看,体裁均是散文,题材均为对我国大西北风貌的抒写和联想讴歌。07年文章为《总想为你唱支歌》。结构上看,是从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四个意向为轴,分别描写和联想抒情。戈壁石这一意象在文章结尾,点明并升华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平行兼在结尾加重分量。中心来看,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西北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并表达了号召人们去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呼唤。08年《阳光古道苍凉美》,文章题目和07年的题目字数都是一样的。从结构上看,是从现实—联想—现实的线索行文。主体结构依次按照阳关地名的含义由来、阳关的自然风貌及破坏、阳关的历史文化风物特产、阳关的历史沧桑和哲人诗人笔下的形貌这四个方面进行抒写。在文章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点名深化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由表及里、逐层递进在结尾加重分量。

从试题看,均为22分。07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6—4—6—6,08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4—6—6—6。其实本质上依然是相同的,因为07年第二问分为两小问,各占2分;08年第二问分为三小问,各占2分。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07年试题的具体特征。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08年试题的具体特征是:第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第15题,格局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第16题,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第14题,均为对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考查,是信息筛选整合题。第15题,均为画线句子理解题,需要从句子本身和文章背景进行联系阐述。第16题,均为对文章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考查层次深了一些,需要从内容形式上兼容考虑作答。第17题,均为对文章结尾处深化和升华的考查,本质上都是对中心主旨的提问。

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作者迟子建。安徽卷《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江西卷《朦胧的敬慕》,作者萧乾。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作品。湖北卷《雾》,作者季羡林。

小阅读分析:

今年小阅读特点,从目前来看,科技类文章多于社会类文章。但是笔者认为,过分偏重社会类文章或是过分偏重科技类文章都不是最佳的。任何一种偏重也许都会对文理分科的学生造成一种事实或潜在的不公。然而,今年全国卷小阅读的文章,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向,即题材是科技类和社会类的混合,既有天文知识又有历史知识,读起来相映成趣。下面对已公布的高考各省小阅读题目进行汇总和说明。全国卷《盖天说与浑天说》(摘字秦建明的《盖天图仪考》);重庆卷《生物钟》;江西卷《白日梦》;广东卷两篇文章,一篇社会类朱光潜先生的《诗与直觉》,一篇科技类的美国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绝妙的错误》;湖北卷《湿地》;安徽卷《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讲述了人择原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周帅

就已经公布的试卷来看,总体而言,今年高考语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仍然是紧扣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常中见新;既强调了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体现出了相当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下结合已出试题分述之。

字音,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对于字音的考查在2008年得到突出和强调,2007年未考字音的全国卷

1、北京卷和安徽卷今年均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而在已经公布的各省试题中,均考了字音的识记。考查的侧重点仍是学生容易误读的多音字、形声字和音近形近字,而前些年试卷中出现的对于“地方音”的考查则被淡化。北京卷在2007年未考查字音,今年则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并且是与字形糅合在一道题中,这种综合的现象和思路值得注意,2007年的浙江卷也是采取了这一考查方式。

字形,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与字音正好相反,对于字形的考查在2008年有所淡化,作为高考风向标的全国卷1和北京卷均是如此。北京卷将字形与字音糅合在一道题中,而全国卷1则干脆没有单独考查字形;安徽卷、广东卷同样没有单独设字形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考语文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单纯的识记性内容的考查日趋式微,上海卷和课改的福建、宁夏海南卷就是典型;二是今年高考在作文部分加重了对于错别字的“处罚”力度,因此可以认为这一部分的考查在作文中已得到了体现。而就已考的字形题而言,依然是学生平时易错的形声字和音近义近字。

词语,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对于成语的考查,这些年来形成了两种题型,一种是选词填空,一种是熟语辨析。对于前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见易误用的实词(主要是近义词,一般有一个字相同)和虚词(主要是关联词)的理解和使用;对于后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用易误解熟语尤其是成语的理解和使用。就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的试题来看,对于成语的考查历久不衰,几乎是每省每年每每考之;而对近义词和关联词填空的考查,由于其组合选择题的性质和排除法的使用,使得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均难以实现,因此有逐渐失宠的趋势,不过北京卷倒是年年在考,乐此不疲。2008年的重庆卷、湖北卷将实词、成语和熟语糅合在一道试题中,不失为一个中庸的选择。而就已经考查的词语的内容,仍然是日常容易误用(实词)和误解(成语)的词语,如量入为出、叹为观止、骇人听闻等。

标点,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早年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是必考题,近些年却几乎成了必不考题,在今年已出现的试题中仅江西卷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了单独的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重要的,且是考纲要求的,但其在考题中失宠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与考生及生活实际的脱节。考生写作文由于行文和结构的简单化,一般不大会出现标点使用的错误,而考题中出现的标点错误仅在于纯技术性的体现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这也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标点题考试难度和区分度的不被看好。

病句,考察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题也几乎是每年每省必考,以客观辨析题为主,偶尔放在主观题中考修改。早年间病句题是分为语病题(结构错误)和歧义题(表意不明)的,现在将其放在一道题中进行考查,一般是选出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就考查的内容而言,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涉及宾语中心词),而这与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和考生平时易犯的错误是一致的。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察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能识记文学常识,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前这两道题都是必考而且单独命题,后来名句名篇的默写一直被保留着,因为名句默写和古诗文阅读一起构成了考生可能关注语文教材的两大理由;而文学常识则长期不被重视和考查。2007年北京卷开始恢复考查文学常识,2008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但考查方式有所创新,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与名句名篇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尝试;无独有偶,2008年的重庆卷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中加入了文学常识的填写。体现人文素养和回归教材两个精神在文学常识的回暖中得到了体现。

语言表达,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考纲中对考生的要求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8种)。历年的高考语言表达题都是体现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用兵之地,今年也不例外。2008年大事不断,雪灾、地震、奥运的主题不仅在作文中时有体现,在语言表达题中更是被直接“拿来”就用,如全国卷1的“灾难”概括、畅想奥运,北京卷的14:

28、奥运奖牌,重庆卷的火炬登顶珠峰、以地震语段为背景填关联词等,无一不是在考纲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精神,考生只要平时多积累这样的感性材料,辅之以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答这样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在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上,语言表达的连贯更多以客观题形式(排序)出现在第一卷中,而其他部分的考查总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信息的提取概括,一是对于主题的扩展表达,即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考查考生如何把话说得简洁精辟、如何把话说得丰富生动。就题目的形式而言,既有经典题型的延续,如压缩概括语段、扩写仿写等,也有新题型的闪现,如重庆卷的对联(04年风靡一时,之后沉沦),安徽卷的“言外之意”,湖北卷的“电影镜头”等;值得注意的是,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并得以保持,体现了相当的生命力,如今年北京卷的“14:28”,重庆卷的漫画《孵蛋图》,广东卷的剪纸画等,“看图说话”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表达的考查,又不断被重视起来。因为语言究其本质,是传达说话者对于其所见所闻所想的描述和理解,而其所见,绝不应仅仅是文字本身。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纠正一个网上所流传的错误,本次北京卷并没有所谓的“小作文”,那只是一道要求学生用45字去完成的语言运用题。题目是一幅漫画,让你去写感想。故不在本文所评述的范围内。)北京卷: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本次的作文题目依旧秉承了北京卷去年在出题尺度上的特点。即以较为开放的方式主打新材料作文。采用材料加提示的格式在提出要求的同时给出指引和范围,同时又不失自由度与时效性。而这一切又以丝毫不故弄玄虚的方式呈现,其目的直指对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

材料:老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一个空的玻璃杯,先在里面装满石头,装不下的时候再放沙子,沙子装不下了再放水。这时老师又拿出一个空杯子先装了沙子和水,装满后问学生如果现在要装石头怎么办?一个学生上来将沙子和水都倒掉然后装了石头,随后有几位同学针对这一现象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材料本身平淡无奇,相信很多学生之前也都看过类似的故事。但能否写的清楚,写的深刻,写得新颖,这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北京的题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仅仅是一则这样的故事让大家自由立意,那可能有好多同学会写得很偏。所以这里比照去年高考作文题一样给你若干种提示,而上过新东方语文课的学生,尤其是上过我课的就应该知道,为了保证作文题目公平性的特点,对于材料作文,材料固然重要,但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就是提示部分。

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全部的提示,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极限的问题,表面看似达到极限,其实还没有。所谓的极限就好比这个杯子,你放了石头后发现这个杯子已经放满了,然后沙子还可以放进去,放完了沙子以后还可以再放水进去„„所以我们从生命的极限这个立意来看,同学大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故事去谈谈自己对于极限的认识。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自我超越出发,比如不敢在人前表现的人第一次克服了内心的羞涩;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通过努力终于体育达标;原本不会写作文的考生在上过新东方的课程之后竟拿到了满分„„最好再提出类似“极限只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儿”之类的观点揭示主旨。然后再结合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以小见大的深化主题。这也就找到了高考题目的“谱”。比如对于地震中很多人认为灾后72小时之内是“黄金解救时”,这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极限。而极限一定是要拿来超越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再比如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记录的产生都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类极限的超越。这样自然的引出“二类材料”(在我课堂上将社会热点等“新闻”归为二类材料)自然就达到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的要求。

二 有的同学觉得这里强调了一个顺序。

你到底先放石头,再放沙子,再放水,还是把水放满了,你那个石头就没法放进去了,这有一个顺序的问题。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事。学习的阶段就应该尽量的自我充实,这样才能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的顺序就不能颠倒。如果过早的接触社会,可能之后的生命里只能选择不断的为生计奔波而没有一个时间去安心读书,吸取知识,收获思想。而这里所落下的部分也势必在将来彰显出来,就好比那些再也放不进杯中的石头。还有的同学理解为应该要先抓重要的。

这里可以理解为上一条观点的引申。石头是几样东西里最重的,体积也最大。自然可以理解为重要的,所以要先放。这里仍然存在一个次序问题,只是更加强调有主有次,先主后次。这点在同学们的生活当中则更加常见。只有做完了作业才能去娱乐,而不是反过来,不然就要出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强调做计划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行事,没有条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在写完一类材料(我的课堂上将学生自己的经历和故事称为一类材料)之后再以小见大的引出二类材料深化论点。比如在抗震救灾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尽管都很急迫可是仍然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解救被困的生命,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所作的。而其他的诸如灾后防疫,灾后理赔,灾后重建则应暂时往后放。这就让文章又有了“谱”,想不拿高分都难。

由此可见,这还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一道题,这也是近几年北京卷的趋势。这道题开始的时候光看材料觉得好像不太好写,但一看底下的提示,稍作联系也就可以很快的解决了。属于“知难行易”类。

全国卷I作文题目是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提供了包括捐款、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题材。这显然就是在考前最被人看好的一类题目,即明确提出社会热点,要求学生作文。题目难度和高度都不尽如人意,考察性不高。而要想写得真,写得新,写得深则有一定难度。属“知易行难”类。

其他省市如上海卷“我们,他们”突出换位思考;重庆卷“生活在自然中”强调人地和谐;还有四川卷“坚强”和天津卷“人之常情”等等„„只要保定社会热点稍作思考和联系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于是又想到在考前就对学生们说过的一句话,即使08年作文不直接考奥运,地震等热点问题,仍应该主动与之联系。在深化文章主旨的同时表明自身关心社会现实的积极态度。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断。

第五篇:2014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时关于影像在不同时代所内涵的意义以及如何影像我们的生活的。作文题如下: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曰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对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作出点评,谈谈影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下为陈少华点评全文: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像,内涵丰富。材料中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陈述,既描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也提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不论是“黑白胶片”的发明,还是“数码技术”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变得丰富而易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多样,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读,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

较大的写作空间。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应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写呢?这其实也是“材料引„„”型的作文,其实华南师大 陈妙云教授在2013年的作文备考建议中就重点讲了“材料引„„”题型应试训练,并且在《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突出强调了要强化“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

“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是2012年广东卷出现的作文新题型。这一题型虽然首次在广东卷中出现,但在全国各地试卷中已经出现多年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命题形式和应考策略。因此,我们除了研究好2012年广东卷作文题以外,还应该借助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来加深对“料引写作范围”型作文题的理解。

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认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解读材料的训练,自选角度的训练,明写与暗合的训练和引用材料的训练。(《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

所谓对材料的解读,就是要读懂材料。与现代文阅读题一致,读懂材料应包含着对表层义和深层义的理解,所谓的表层义,就是整个材料客观、整体的意思;所谓的深层义,就是在理解表层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验挖掘材料中所暗含的话题。所谓表层解读就是对整个材料的客观整体的阅读与理解。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整体客观的阅读。

本次作文题目的材料及要求中没有任何表达主观倾向的字句,是一种完全客观中立的陈述。学生可以从材料表层内容和深层含意中自选角度立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赞成支持材料中的某一方的行为、观点、态度,也可以反对,能言之有理,自

圆其说即可。本次命题力求在开放性与限制性上取得平衡,既保证了对材料的多元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切入角度的任意扩散。

广东卷作文题干中对选角度的要求是“自选角度”,没有像全国卷的“选好角度”的说法。即目前来说,广东的材料作文评卷中,“角度没有优劣之分”。但必须承认,材料作文中必然有好的角度和相对较差的角度,陈妙云教授甚至认为,“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学生乱选角度”。因此,训练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角度,就成为了全面备考的必然要求。

根据目前的经验,要选好角度,一是重点关注材料中提示性的话语,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提示语是妈妈的话“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这是全文的中心意思。

所谓的引用材料,就是在文章中明确引用材料的内容或话语,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夹引夹议三种方式。本次考试按照2012年高考评卷的原则,可引用材料,也可不引用材料。不引用材料的学生,则必须做到暗合材料。所谓的“暗合材料”,是指文章中没有出现“引用材料”的三种方式,但能够通过具体的话语判断出考生读懂了材料的内容材料处理方式,是一种较复杂的处理材料的方法。本次作文许多优秀的作文就体现了暗合材料的写法。

但也不能忽视了一个现象,即本次作文中许多低分作文正是由于考生写作能力不足,无法在文章体现出自己已经读懂了材料内容,因而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作文。因此,从全面备考和稳妥立意的角度出发,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引用材料的训练。

介绍一些建议:

1.鼓励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认识,当然,这种经历感受要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2.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阅读一些新闻类报纸、杂志的评论型文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深度,要在模

仿中借鉴名家的写作技巧:比如《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杂文选刊》;

3.与阅读同时并进的,是写作,比如可以写一些要常写一些时评、随笔、杂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4.教会学生一些立意方法:正向立意、反向立意、辩证立意、延伸立意等。

下载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台中体验磨练学化学高考复习

    天台中学化学高考复习张慧敏 2010年的高考,天台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里边也有化学老师的功劳。在这儿由我来介绍一下天台中学的化学高考复习是何做的。 一、2010年高考浙......

    200体验磨练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200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夯实基础,记死学活,注意与大学教材靠拢。 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

    2013年广东省高考高分作文点评

    2013年高考高分作文翻一番 ------全省作文平均分较去年提高0.58分 2013年广东高考阅卷工作已经结束,考生成绩即将于25日正式公布。23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部分2013年高考......

    2011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范文1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

    广东省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省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广东省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

    现代文体验磨练阅读[范文模版]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把脉高考】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

    陕西2013高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3语文试卷点评平稳中见功夫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徐殿东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课标卷试题,在整体上,与2012年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平稳试题中变......

    2010年新课改高考试卷点评

    2010年新课改高考试卷点评 编者按:到昨天17时,哈尔滨市绝大部分高考考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高考挑战。在不影响考生情绪和备考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方便考生定位自己,让高一、高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