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在观评课活动中的收获与思考综述
我在观评课活动中的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次的观评课收获颇丰,六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与感悟,使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对我自身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在观评课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点收获与感悟:
1.历史地图和图片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一段极不寻常的历史,也是很难理解很难讲清楚的一段沉重历史,面对这个难题,马金玲老师采用了大量的文革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图片,生动再现了文革的真实画面,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并理解那个荒唐、疯狂、动荡的年代,深刻感受到文革给国家、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当时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普通群众造成的沉痛的心灵伤害。整个文革十年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国民经济基本停滞,文化科技事业中断,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被虚掷……有了这些认识才能认真吸取教训: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迫切性;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每个人的生活是多么重要。文革的沉痛教训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没有文革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就没有之后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大量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文化大革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姜老师也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其中历史地图就用了7幅,这些地图帮助学生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广义和狭义的大致范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途中的艰难险阻;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等等。在使用地图、学生亲手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是历史教学的使命。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是赵云焕老师执教的,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记忆,而是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抛出两种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思考、争论,并且要自圆其说,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讨论激烈,在全班交流的同学也都言之凿凿,他们就是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这个环节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都会完善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结构,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这难道不是我们历史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吗?
除此之外我还有自己的几点思考 1.基础知识和拓展延伸的时间分配问题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但目前的状况是历史学科课程压力大,而课时有限,一节课下来既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又要拓展延伸到位是一件两难的事。如果学生自主的时间久了,课堂上其他任务就完不成,所以大多数老师的课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环节给学生的时间都不充足,这样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就大打折扣,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避免尴尬,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的时候,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就由老师直接说出了答案。其实这么做,老师心里是很纠结的。如何突破这个瓶颈,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
2.优化历史教学语言的问题
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它同时要满足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要求。
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历史课靠的就是历史教师的一张嘴,历史教师语言应用的正确与优劣与否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苏赫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絮絮叨叨车轱辘转的罗嗦使人厌烦,它是吹灭学生兴趣的冷风。要使学生学好并且喜欢我们教的课,语言这个基本功不能不予重视。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应用最重要的要注意两点:
(1)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讲求科学性
历史教学语言按其内容可分为一般教学语言与历史专业语言。历史专业语言是指正确运用历史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专门用语是由历史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词都有其特有的定义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它不同与文学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从史实出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历史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逻辑性,即阐述、议论问题严密周详、无懈可击。
语言逻辑性是同语言的简洁分不开的。好的历史教师讲课扼要而透彻,精微而又准确,举例不多而又说明问题。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精练性,即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应该防止出现“官腔”、“训话腔”。一句话一个“啊——”,两句话一个“懂吗”,不断的“这个这个”,无数的“嗯嗯”……。多遍重复,只会对学生的思维起抑制的作用。在特别重要的地方,或者估计学生有听不清楚的地方,要重复一下。可以换一个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再表达一次。精练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历史课堂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史。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修养,对知识点和概念的掌握要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文字修养,丰富词汇量。此外,备课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疑点。如果一个教师的历史知识不够科学严谨,那么,他的教学语言也就难以做到严谨了。
(2)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
历史教学语言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效果要通过学生受到的影响体现出来。应当满足两个要求:一不但学生能听懂,二还要让学生喜欢听。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但这个过程却不能重现,也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去做实验。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应在讲述时,用具体的史料来充实教学,事件的叙述要有情节乃至细节,通过生动的形象,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讲究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把不能重现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面前,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观评课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优秀教师们的风采,透过几位老师的课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借鉴他人,反躬自身,找到了今后前进的方向。这是一次值得珍惜和纪念的活动,以后的活动我也会积极踊跃的参加,让自己得到提升和进步!
评价: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想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教师对研修态度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的,“你变了,你的世界就变了”,期待老师们更多地改变自己,那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更大地改变!
携一缕春风,静待繁花盛开
----记远程研修观课有感
看过六位老师的优课后,犹如一缕春风拂面,喜闻阵阵花香;又如醍醐灌顶,寻出柳暗花明。六位老师录制的优课亮点频出,精彩纷呈。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的教学设计、紧凑的授课环节、珍贵的图片、视频资料,犹如带领我们走进了历史大观园,更像是穿越时空,回到了先前那段已逝的时光。特别是细致入微的情感教育,更是让观课者时而群情澎湃、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泫然而泣,将情感、德育渗透于课堂,更重要的是永久镌刻于学生的内心。每次观课,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课堂的魅力,也让我不断反思:历史课堂原来如此精彩!
一、板块教学,让知识明晰条理
纵观这六位老师的课堂,均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课前导入到新课讲解;从重点剖析到难点突破,从学生自主到合作探究都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架构拼接有序,知识合理地划分,并结合教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合,或依据时间、或依据人物、或依据历史事件等进行了划分。孙贵秋老师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更是将知识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加以呈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让学生从主题探究上便可将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刘红老师讲授的《辛亥革命》分四大篇章进行了讲解,每个篇章都有不同的主题,也都有不同的意图,对学生从历史背景、知识、国情、爱国情感进行了教育,悄然育人,润物于无声。
二、史料再现,让历史回归真实
每次观课,都被这些老师的精心设计所折服。无论是在史料收集上,还是在图片的挑选上都非常恰当,又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既能轻松地从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中获得所需的历史“营养”,又能感知形势、走进历史进而了解历史,激发探究兴趣。无论哪个环节、哪个知识点,这六位老师都能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中完成教学目标,还原历史真像,让历史回归真实。
三、情景交融,使情感得以升华
枣庄市第二十六中学刘红老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时,以歌曲《走向复兴》作为背景音乐,寓意深刻,给学生以志向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共鸣,一开始便抓住学生的心,使整节课堂充满激情;孙贵秋在课前播放的视频更是将学生一下子拉回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代,以学生的好奇之心,揭开序幕,让现代的学生以现代的眼光去评判历史,以前卫的思想去审阅过时的着装、口号,评判他们的行为,进而剖析历史,找寻到了知识与育人的结合点,实现了课堂的真实、高效。当然,在《伟大的历史转折》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两个中更是将视频、音乐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振奋,群情激昂,从开始到结束,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反思深刻,让德育渗透心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这几位老师都很好地利用了史料进行了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教材进行了深入挖掘,有效地整合了育人资源。《辉煌的隋唐文化》让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领略了华夏文明的风采;《辛亥革命》让学生知道了伟人孙中山忧国忧民的复兴情怀,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伟大的历史转折》让学生感受到了祖**亲饱经沧桑的沉重,激发了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决心,知道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济宁市实验中学李云龙老师的《科举制的创立》让学生以中央10台《隋唐考场风云》栏目组的小记者身份制作了关于科举制的三集节目,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带着自己的独特视角走进了历史,其制作的课件更是引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精美的字体,给学生以感观上的享受,思维上的引导,最后更是借鉴古诗《劝 学》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实现育人目的。其法、其意、其情令人震撼!
当然,每一堂课都有其亮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许不足,有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在观看这六位老师的优课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反思,如果换作我会怎样进行突破,会如何进行设计。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谈一谈几点建议:
1.应注重细节。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仍采用师问生答的模式,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认知、剖析能力,在教学环节、课堂提问技巧上进一步改进可能效果会更好,达成度也许会更高一些。
2.重点、难点要明确。《辉煌的隋唐文化》课前导入感觉偏长,特别是在“高超的建筑水平”环节更是占用的大量的时间,而“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我们对世界文明最出的巨大贡献反而寥寥数笔一代而过,没有很好地把握重难点,此环节也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情感。
3.习题的设计要精华,有层次、有梯度。课后的习题要依据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提炼,不要展示一些没有深度的问题,建议设上一些开放性问题。
我的建议可能很偏面,站的高度不够,定位不准确,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是我此次观课的目的。边观、边学、边思,一路走来,携一缕优课春风,为我的课堂添一抹绿色,静待繁花盛开!
刘老师在研修中边观、边学、边思,一路走来,携一缕优课春风,为自己的课堂增色添彩,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历史课堂的魅力
观摩了的六位老师教学视频课, 被各位老师高超的教学素质及修养所折服,老师们不仅对教材把握精准,也充分研究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我受益匪浅,也同时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与感悟。
六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五位老师都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授课老师们专业知识扎实牢固,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语言精练生动,很有感染力和魅力,又非常注重语言的过渡衔接。我也明确的感受到老师的语言表达在课堂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们让学生展示问题并标示下来。重点的内容让学生记在课本上,便于随时翻阅记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了其认识问题、记忆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中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给予学生比较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互动充分。通过观课,收获颇多,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多媒体和教材的有效结合,关注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利用多媒体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
在认真观看了邸玲老师《海峡两岸的交往》的课堂实录后,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1.运用多媒体声画并茂导入新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很容易达到教学效果。《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含量多,知识信息量大,因此,邸老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教学效果比较好。在开篇环节,邸老师创设历史情境,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乡愁》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转了入正题。
2.运用多媒体突破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差距,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规律。在讲授新课环节,对教材原有的三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在这四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邸老师很好地兼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形成过程,以及梳理两岸关系的发展,等等,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由武力解放台湾变为和平统一?”“为什么不担心港澳台搞资本主义会改变我们的国家性质?”“为什么统一是必然趋势?”“为什么台湾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层层剖析,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观看视频“香港回归”等,使学生认识到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师生齐唱国歌、学生朗读于右任的《望大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本课结尾部分,邸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国共前两次合作,展望国共的第三次合作,请学生为台湾问题的尽早解决出谋划策,将本课知识进一步升华,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4.丰富的材料,正确的取舍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以上部分,邸老师的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的地方,比如她的语言艺术、对课堂的驾驭等等。但纵观这节课,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地方略显不足。比如:运用课件时应该重点突出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的多样性常使得大量图片、资料被牵扯进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面对丰富的材料,正确的取舍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就是邸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讨论,但从课件上看,好像提供的材料略显不足,使得学生的讨论无法真正展开,无法深入下去。
以上是我对邸老师《海峡两岸的交往》这节课的一些浅薄认识,不对的地方望指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历史新课程改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二篇:学习《如何观课与评课》专题讲座心得收获
观课评课,是一名教师从事一线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教学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从教多年,听课和被听课无数,评他人的课也被他人评课。一直以来,在观课评课这个问题上,仍有很多欠缺。在评课方面有一些观点不够成熟。记得有一次听了华师附中的黄老师一节课。当时黄老师讲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黄老师这节课设置了两条线索:第一,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而归?第二,写了什么景?为何写这样的景?怎么写景?整节课始终围绕着这两条线索来展开教学,思路明确,条理清晰。
我当时听完课后是这样评的: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在教学中,黄老师能够联系学生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来加以比较阅读,如先从《五柳先生传》中可知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再从《归园田居(其三)》中摘一句表现陶渊明的特点;由对“但使愿无违”的“愿”字的理解进而联系《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性本爱丘山”;又联系《桃花源记》和《饮酒》中的相关语句,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陶渊明。在体会“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闲余”等描写田园生活的语句时,黄老师巧妙地联系了《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联系比较阅读,能很好地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黄老师很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从作者背景到词语理解又到表达技巧,尤其注重细节上的东西,如:当学生回答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时,只从“方宅十余亩”念到“鸡鸣桑树颠”,但黄老师却追问一句:“下面一句不是田园生活吗?”由此引发学生对写景的多种方法途径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把握诗中的景物描写,进而更深入地体会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平静和谐的心境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当学生在讨论的时候,黄老师不忘提醒大家:不用面面俱到,提你所需,感你所感。从后面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细节上的提醒还是不无作用的。
从整节课提的问题来看,黄老师一再强调这些问题是取自同学们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解决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使得教学活动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最后,黄老师对大家读诗歌的忠告和建议,可以说是这堂课的升华。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方法的导向,一种能力的培养。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也会有些许不足。对于诗歌的教学,这节课在“读”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整堂课就只让学生齐读了一次。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诗歌教学,诗歌教学应该重视朗读,体验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诗歌的主旨,去体会语言的丰富意蕴。
这节课的最后,对诗歌的思想主旨提炼不够,师生把时间过多花费在对“陶渊明做官”这个问题得纠缠上,却忽视了对题目“归园田居”的解读,其重点应该放在“归隐”的动机上以及“田居”的生活中。然而,从黄老师的教学课件来看,最后还有一部分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得到实施,这一部分内容恰好就是对诗人归隐动机的探讨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说明黄老师在备课时已经有体现这一点了。
总的来说,整节课是朴实无华的,但实实在在,于平实中见功底。黄老师那低沉舒缓的语气语调以及富有亲和力的笑容,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拉进了授课者与听课者的距离。黄老师的这节课就如同一杯浓茶,初呷时颇带苦涩,过后细细回味,却口留甘甜,余味无穷。
现在看来,这样的评课还稍显简单仓促,对课的分析并未做到深入浅出,仅是停留于表层评价。今天,学习了《如何观课与评课》专题讲座,尤其是当中的视频课例,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观课的精髓和评课的要义。
第三篇:在磨课中收获专题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如果在你的教学中已经经历过“磨课”,那你就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正在进行“磨课”,那就请你收起烦躁的心,静静地去做好它;如果你还没有进行“磨课”那就请你去珍惜并争取每一次机会吧!尝试过后,你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
根据学校领导组织安排的磨课活动,我有幸成为磨课教师中的一员,至今磨课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现在回忆起来,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领导所赋予的机会及磨课教师的帮助。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感悟一:浓厚的教研氛围,给了我上课的勇气与自信。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的这些日子里,经常有身边的人问我是不是很累?而我,总是用微笑来回答,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张主任、刘主任、路辅导员、组长周老师、师傅林老师及我们组的全体老师为了我执教的每一节课更是煞费苦心,大家齐心协力。每一次的试教,她们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每一次评课后我将大家给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我的进步与不足。当时大家坐在一起其给我耐心讲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将大家的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领导及老师们,让我真诚地说声“谢谢!”。
感悟二:在磨课中历练自己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当时只是感觉磨课真不容易。这次经历了磨课的过程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我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 中,我得到了进步、得到了成长。
感悟三: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现将贾慧杰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送我的十二个字与大家分享:备熟教材,思路清晰,抓住重点。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总之,磨课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让我们相互指正不足、取长补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第四篇: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中收获在赛课中成长 —— “课内比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张居武
近年来,追求课堂高效的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被恩施市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试验学校的小渡船中学,迅速投入到课改浪潮中,探索出了“学、教、练”高效课堂流程在全校推广。本学期以来,学校积极响应省、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让“学、教、练”模式的高效课堂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作为“全员赛课”中的一员,经历了自选课例、个人主备、组内磨课、试讲、再磨课、再讲、反思、评课的全过程……我终于体验到了破茧成蝶的惊喜。
课前研讨——十指抱拳力千钧
开学初,学校制定出了各学科组赛课的日程安排表,我参加赛课的时间是9月26日。我担任的是八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赛课日程表我积极投入到导学案的设计中去。我紧紧围绕着导学案要充分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指导科学化”的原则开始了个人主备。经过几天思考,经过几番修改,导学案编写出来了。9月12日下午,我们八年级语文组的全体教师针对我主备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导学案进行了课前研课。同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给了我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导学目标要具体,叙述要一目了然;导学过程的编写要重学法指导;检测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等等,经过研课使我的导学案的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组内磨课——反复切磋求成形
9月17日上午,我们组的全体老师齐聚八四班教室,问诊我的第一次试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上,我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讲不清,说不准,浪费时间多,放不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小组展示时,一出现学生吞吞吐吐,思路不清时,我就急于强行介入,一节课下来,教师活动的时间远远超过学生活动的时间。
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们再次聚在一起开始了磨课。同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有的建议先分任务,然后再开展小组的交流,可节约时间;有的建议将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分解难度;有的建议交流一定要充分,全班大展示可有选择性地进行……听了同事们真诚的建议,我的教学思路开阔多了,这为我下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许多参考的依据。但同时也把我带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觉得这些建议都特别好,因而全盘吸取、不忍舍弃,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我的课更完美、更精彩。结果在第二天的试讲中,面对导学预设的一连串问题,“学”这一环节却又占用了过多的时间,眼看剩下的预设内容完不成,我只好又来越俎代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再次走了过场,根本无法很好的落实。面对再一次的失败,我开始灰心丧气:这哪里是磨课呀,简直是磨人嘛!
下午,教研组成员再次坐到一起,坦诚相待,出谋划策。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同事们各抒已见。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致认为,讲台一定要让给学生,黑板一定要腾给学生,话语权一定要还给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一味追求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内容,而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动起来,思维是否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激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讨论结束后,同事们鼓励我再来试一次,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教、练”的流程。
有了这三次磨课,我终于对语文课堂中的“学、教、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我在整合同事们的意见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形成了我最后确定的导学流程,就是将原来那个比较细化、复杂的导学案大胆的简化成了三大版块:有味地朗读——有味的分析——有味的欣赏。
全校展示——蚕蛹破茧终化蝶
9月26日,我开始在八五班面向全校上展示课。上课后,第一组八位同学对作者苏轼和当时的写作背景互相补充,说的说,写的写,配合得非常默契,只花了短短的三分钟时间;第二组同学采用了小组齐读、个别读、重点句子领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每读完一段,还安排了评价环节,针对同学们不同的见解,小组解释得头头是道;第三组到第五组的展示汇报,通过 “对学”和“群学”,对所涉及的问题基本能融会贯通,所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展示起来也显得有理有据,让大家心服口服。最后轮到了第六组和第七、八组同学针对文中关键字词进行赏析时,大家各抒已见。一节课下来,讲台成了他们的地盘,黑板成了他们的舞台,我在教室一角静静地倾听,仔细的观察,在他们展示的精彩处给予真诚的鼓励,在他们迷惑处给他们适时、恰当地点拨……
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维的互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悬着的心落地了,心中有了丝丝的惬意。
我知道,这份成功中有我个人的付出,更有同事们的帮助,不论怎样,这都是一种幸福。这种经历了“磨”的阵痛后的幸福,就像蚕蛹化蝶一样的美丽。通过参与这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课内比教学”,比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能力,更是教研组团队的智慧,它还是我们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中收获
在磨课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过程中,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通过这次磨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总之,磨课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让我们相互指正不足、取长补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