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00:1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D

1、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颜之推

B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礼记?学记》 B韩愈的《师说》 C韩愈的《进学解》 D孔子的《论语》

A

3、“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A李吉林 B段力佩 C顾泠沅 D邱学华

B

4、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A布卢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杜威

A

5、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罗杰斯 D加涅

B

6、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C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

A

7、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合作学习理论

C

8、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A一般的教学能力 B特殊的教学能力 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 D课堂组织能力

C

9、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实现的。A终身学习能力 B教育科研能力 C参与精神 D文化素养

B

10、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A具有明确知识 B具有策略性知识 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

D

11、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运用和反思”。A集体讨论 B听报告 C民主讨论 D理论筛选。

A

12、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A思维 B判断 C运用 D理解

B

13、学生的成就属于()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美的需要

B

14、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A知识的习得 B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经验的积累 D信息的加工

B

15、项目学习属于()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B

16、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A 教育的目的 B课程内容的选择 C教学过程 D教学对象

D

17、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学习者是()A语言表达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循序渐进型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B

18、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性 D发散性

D

19、课程、教材、教科书的相互关系是()

A 教材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课程,课程包括教科书 B 教材的概念最大,课程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课程 C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材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教材 D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

B 20、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设施环境是学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A时空环境 B物理环境 C自然环境 D教学环境

C

2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层级性的模型构成的,其第二层次的主成分是以()因素为主要标志。A记忆 B判断 C理解 D评价

B

22、以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水平是属于()A记忆水平

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B

23、在教学模式的功能中,指明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的这一功能被称为()A解释功能 B构造功能 C启发功能 D推断功能 C

2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A主导性、创造性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B发展性、主导性

C主导性、发展性 D创造性、发展性

A

25、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 B尊重学生的人格 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D师生学习共同体

A

26、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能动的要素是()A师生角色

B教学理论基础 C教学目标 D教学程序

D

27、程序教学模式是()中最为典型的模式。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C

28、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策略是()。其中“1”是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2”是指讲解先行组织概念;“3”是强化认知组织。A1-2-3 B1-3-2 C2-1-3 D3-1-2 A

29、基于教师学生对话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是()A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

B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提问策略分析模型 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

B 30、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A内控 B外控 C物控 D自控 B

31、布罗非和古德曾经将由教师的低期望导致的学生成就失败的恶行循环称为()

A消极循环 B失败循环 C退步循环 D期望循环

B

32、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即()A教学科目

B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C预期的学习结果

D学习经验

C 33、20世纪末,课程和教学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对于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A课程与教学 B教学与课程 C课程教学 D教学课程

B

34、课程的本体功能表现为()A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B培养人 C传递文化 D选择文化

B

35、“活动—经验”型的课程设计其所依据的设计原理是()A以学科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D以活动为中心 A

36、在评价时注重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吻合的程度的评价模式主要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B

37、注重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收集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处理手段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静态评价 D动态评价 A

38、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参照性评价 B

39、侧重于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被称为()A第四代教育评价 B另类评价

C古典教育评价 D形成性评价

A 40、对信息源与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A信息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信息技能 D信息处理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资料:http://jsks.offcn.com/html/jszp/zpstzl/

第二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习题精选及答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活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2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2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2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2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3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3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转

3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3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3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3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3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3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4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4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4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4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4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4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4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4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4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5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参考答案:1.D 2.B 3.B 4.A 5.C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21.B 22.A 23.D 24.B 25.D 26.C 27.D 28.A 29.C 30.C 31.D 32.C 33.D 34.C 35.A 36.D 37.B 38.C 39.B 40.C 41.D 42.C 43.C 44.B 45.B 46.A 47.D 48.C 49.C 50.B

5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5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5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5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5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5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5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6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6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6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6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6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6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6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6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7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7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7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7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7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7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7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7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8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8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8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教学

8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8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D. 备课

8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8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8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9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9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布鲁纳

9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9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9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9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9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9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参考答案:51.A 52.D 53.C 54.B 55.A 56.B 57.C 58.A 59.B 60.D 61.C 62.A 63.B 64.C 65.B 66.D 67.B 68.B 69.C 70.A 71.D 72.D 73.B 74.D 75.A 76.D 77.D 78.B 79.C 80.C 81.C 82.B 83.D 84.C 85.B 86.C 87.A 88.B 89.B 90.A 91.D 92.B 93.C 94.D 95.B 96.D 97.A 98.A 99.A 100.B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教育内容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法。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

3、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突出了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特点。而现代,现代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加强学校与生产部门的联系,这就表现了现代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教育是培养各种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

(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现代教育打破了古代教育被统治者独占的局面。现代生产不仅要

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整个教育网络突破了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规格、多功能的教育机制和机构。

(4)教育具有商品性。商品经济决定了教育的最后产品——劳动力具有商品性,因而教育也要服从市场规律,具有商品性。并不是说教育只具有商品性这样一个特征,更不意味着使教育的一切方面都要商品化。例如,基础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未来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方面,属免费义务教育,就不能商品化。

(5)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生产培养劳动力。教育的科学性决定了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方面。现代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占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它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教育具有发展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发展性。不过古代教育的控制性要高于发展性,现代学校教育不但要使每个公民成为具有一定思想的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劳动者,而且还要使每个公民的个性都得到比较全面和比较充分的发展。

(7)教育具有阶级性。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教育是具有阶级性的。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为本阶级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各自的阶级属性。在阶级性问题上现代教育和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未来教育有何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看,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种特点。(1)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20世纪的前半叶,世界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科技和其他种种原因,多数国家之间是孤立的、封闭的,彼此互不沟通,互不联系,也互不了解。但进入50年代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国际间的联系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国际接轨立刻突出了国际通用人才的必要。进入90年代,有些国家开始建立国际学校,设立国际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能在末来的国际事务中大显身手的人才。21世纪将强化这种趋势。追求教育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将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因为经济的国际化,商品贸易的国际流通,必然带来国际间交往的增加,从而产生以通晓国际经济、商贸、法律、会计、金融、交通、公安等各类人才的渴求,促使各类国际性学校的诞生。(2)追求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争取和标榜的权利之一,也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胜利成果。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资产阶级虽对其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免费制度、大学的奖学金制度等,但真正的民主与公平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民主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是一种政治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民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直接或间接掌握国家政权。因此,在剥削制度下,有了剥削阶级的民主,就没有被剥削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在形式上享有平等、自由、民主,实际上始终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教育民主问题将依然是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民主化,其基本要求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身心发展程度的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3)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教育的单一化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教育单一化的主要表现是:办学形式、教育结构、学制、课程、培养模式等趋同或划一,培养目标上强调共性,缺乏个性。在教育过程上主张同步化、集中化、标准化,忽视差别和个性。教育的单一化是传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反映。教育的多样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

决定的。社会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社会行业和部门的多层次与多类别,客观上要求的层次和类型必须多种多样。同时,人的价值取向、理想需求和智力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工作、生活、年龄等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社会和人的需求现实,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基点出发去构建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制、课程、质量标准到具体的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等,都应在21世纪有一些新的特点。(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到80年代中以后,终身教育的思想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21世纪,终身教育将继续成为各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闲暇时间增多,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生产中的科技和文化投入,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客观必要性。各国对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使得教育的发展更贴近受教育者的需求,从而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现实性。

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和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就业的学历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都必将强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21世纪的扩散和普及。(5)追求教育的现代化

追求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将是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实践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上做了种种尝试和努力,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到教育的硬件设施、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番现代化的陶冶和改造。21世纪的教育现代化,除继续进行上述各方面的现代化改革之外,将推进教育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将包括:科学划分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标准,追求现代化的实质的改变、效益的提高、内容的完善、质量的提升。总之,教育现代化将向内涵式方向发展,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教育将在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上向前大大地推进一步,总体水平上也将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

5、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在一定社会中,凡是参与或关心教育活动的人,如教师、家长、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对受教育者都会有各自的期望,也就是说都会有各自主张的教育目的,这是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这种教育目的是社会的总体上的教育目的,它可能是由某个人(如教育家、政治家等)提出、倡导而得到社会承认的,也可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的,它对个人的教育目的起着指导、调节、统摄作用。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同,但人人都应该是劳动者,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培养的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造就这种新型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要求。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提出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劳动者的具体提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是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两种职能的统一要求,即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是合格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是接班人。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发展既各有其作用,是受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成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发展。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第三个层次的每一因素(德、智、体、美、劳)又由多种因素组成。如果继续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层次和组成因素。目前,我国教育学对教育目的的研究,还主要是在较高层次上讨论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必要的,但又是空泛、抽象的。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层次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的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才能设计出具体化、系列化、科学化的培养目标。这对于指导教育实践,评价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都是有益的。(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但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从来都极力掩饰其阶级实质,表述上一贯笼统抽象,尽量把他们的教育目的说成是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明确提出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型的劳动者。这种新型劳动者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德才兼备;既有科学的世界观,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又有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这些都反映出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7、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涵义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同义语,提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搞文字游戏,没有实际意义。这一观点可称作“同义说”。第二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的含义完全不同,二者是排斥的或并列的,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目的的否定。这可称作“排斥说”。第三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即不是同义反复,也不是排斥的或并列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我国的教育目的过于概括和具体化,很难操作,教育目的本身存在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者心目中的教育目的等多种层次,其价值判断难于转化为事实判断,在贯彻教育目的的实践中易于出现混乱和误解,因此非常有必要使教育目的具体化,素质教育正是这种具体化的形式,这种观点可称为“具体化说”。

8、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根据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政治素质,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国史国情教育等都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思想素质,主要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问题,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教育属于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素质,主要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职业岗位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的基础。身体素质教育,是要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段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心理素质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包括顽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承受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的自我调整与矫治。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方面发展,把以淘汰、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不是与素质教育平行或并列的一种教育。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1)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10、教育具有哪些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即使是通过加强法治的手段实施社会政治控制也是与加强教育密切相关的,法的控制本质上也是法治思想的教育而实现。

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政治人才是指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各级政治人才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这是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功能的另一突出表现。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教育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政府或执政常所希求的政治理想与信念。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宏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力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张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而推动。民主意识、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到。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11、教育具有哪些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在现代社会得以加强。现代物质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的发展与变革又强烈地反作用于现代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应立足于现代教育对现代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育和训练。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上。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种领域和各种层面的变化。科技革命缘何如此持续推进?显然,这依赖于教育的贡献。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它并应用于生产中去,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

12、教育有哪些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与传播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教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现代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成为促使文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3)教育具有普及文化、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扫除文盲;其次表现为使原来少数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被更多的人或全民所掌握;还表现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4)教育具有整合世界先进

文化的功能。

13、教育在人口发展中有何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文化构成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惟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方能生存与发展。然而,教育在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等功能。(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人类文化的传承固然可以物或物化的观念形态存在,但更多地是以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存在。无论是何种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以人对文化的理解为中介。人对文化的理解则需要依赖于教育。教育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社会通过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化藉助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社会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发展就意味着要有创新。没有文化的创新自然也无真实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而文化之创新则需要通过教育而实现。一方面,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传承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急剧变革,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突破原有的文化范成,实现对文化的创造、拓展与更新。

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有融合不同文化的作用。

14、教育的生态功能的作用是什么?

现代社会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教育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起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人类逐渐成了大自然的主人,但同时自然资源的渐趋衰竭和生态环境的明显退化也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二是通过发展创造科学技术,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提高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正因为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重视和普及环境教育,并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15、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能促进个体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其“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的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首先表现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个体观念是指个体对于社会事物的看法和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个体的观念也是其思维活动的结果。个体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前景和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乃是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而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看,正是个体内化社会观念的过程,即是人的观念的社会化过程。在人的观念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对教育作广义的理解,可以这样认为,人的观念的形成一刻也离不开教育。即使对于任一具体的个体,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但这种不同的观念也是不同教育的结果。没有教育的参与,人的观念的形成便不可思议。

我们所期望于教育的,就是在个体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促进个体政治观念的社会化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

个体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一点早已成为教育学的共识。教育学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研究也揭示出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特征。在人的智力、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教育指导或规范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教育对个体的智力、能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的。作为开发人的智力、能力的教育资源(主要指教育内容)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智慧积累的结果。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同时又需要教育的指导与规范。首先,不同阶段的教育或不同类别的教育,指导与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个体智力、能力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在总体上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同时又受教育的指导与规范。教育将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引导到适应社会生存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其次。教育也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发展。教育以特有的目标、内容以及特有的方式与途径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它规范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所可能指向的目标与水平。

教育加速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教育因其传授的人类科学文化具有简约化、浓缩化的特点,所以它对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与加速剂的作用。人类之所以持续不懈地运用教育并发展教育,其根本动因就在于它能缩短人类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历程。教育传授书本知识可能不受个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个体认识的起点,促进个体智力、能力的社会化。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个体智力与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过程的速度如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教育发挥的作用如何。教育对于促进个体智力、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影响人的智力、能力发展的因素的作用所无法比拟的。

(3)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社会职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变革客观上要求教育的变革。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的使命。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通常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的,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的手段。教育也是促进个体的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的身份是指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身份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有相联系的一面。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即人的身份)往往相一致。在这种意义上,个体的身份社会化也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与训练为前提的。个体的身份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也有相区别的一面,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或所具有的身份与从事的职业并非是统一的。身份是一种更具广泛性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非职业性的身份与地位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教育素养分不开的。任何社会身份都程度不同地蕴含着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对促进个体身份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6、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⑴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⑵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口质量,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⑶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⑷教育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7、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或专业特点)是什么?

第一,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第二,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第三,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即教师有自己的专业权力。第四,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第五,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起来看比较高。

18、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如何理解?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在理解上,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而教育的专业性,是一种技艺性的专业,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19、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1)复杂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而且又都处在不同的发展变化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教育的主体。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发现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完成艰巨复杂的劳动任务,必须配合家庭、社会来进行,把工作深入到家庭和社会。(2)创造性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但教师的劳动则要求有更灵活的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需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但它决不能单纯模仿或机械重复,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3)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素质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4)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

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师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打下的基础,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角色是:学生的诊断师,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学生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不断进取的人。

20、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21、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上。教师祟高的道德素养和伟大的人格是为学生所敬仰的直接原因,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

其次,体现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自身工作与工作态度的调节、对师生关系的调节、对教师与其它人际关系的调节三方面。

再次,体现在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在广泛的社会接触中,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为世人所瞩目。并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发扬光大。

还有,体现在对教师自身人格的陶冶上。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对诸多的困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够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

22、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1)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

(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的知识越广博,越能做到知识讲解的透彻生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懂得并掌握了教育的规律和理论,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效率。

23、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内容?(1)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高超的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出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进展计划和教案的能力;分析和重组教材体系的能力;运用教学参考书及编写补充教材的能力;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制作教具的能力;收集、整理、归纳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等。(2)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

教师要善于掌握并运用教育影响去作用于学生,要使教师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感情等变为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传导工具。其中,语言是传导的最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的语言表达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做到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同时,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快慢适中、抑扬顿锉、富含感情,并及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充分发挥语言在传导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体表达能力也是传导教育影响的重要工具。(3)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面对班集体进行教育工作,其组织管理能力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这种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群体,既要把课堂组织得有条不紊,使学生有秩序地学习,又要创造出思维活跃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二是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这主要是针对班主任而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具有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能力。(4)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各级各类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课题的总结、实验及创造发明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他们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因为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把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和自身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24、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教育学意义上看,学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被割裂开的、片面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来理解和对待学生,那么,教育措施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作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2)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终极,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青少年学生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因此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就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而不应求全责备,要求他们做到十完十美。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从中发现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而且这种学习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不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化学习。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发生着重要影响。

25、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客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百题精选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A.笛卡尔

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A.原因

B.动力

C.基础

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A.疏导宣泄

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

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A.独立性

B.自我认识

C.自尊

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素质

B.早期营养

C.环境

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A.补偿

B.相互作用

C.对比

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A.需要

B.目的C.动机

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2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2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2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2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2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3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3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3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3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34.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3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3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 D.欲望内驱力

3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3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4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4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4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4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4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4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4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4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B.5 2 C.6 2 D.7 2

4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5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教育心理学精选(答案)1.C 2.B 3.C 4.C 5.D 6.A 7.A 8.A 9.B 10.D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D 18.C 19.D 20.C 21.B 22.A 23.C 24.B 25.A 26.B 27.A 28.A 29.B 30.B 31.A 32.B 33.D 34..C 35.C 36.D 37.B 38.A 39..B 40.D 41.C 42.A 43.C 44..B 45.D 46.D 47.D 48.D 49.B 50.D

5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5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5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5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5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6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6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3.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65.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6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6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6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7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7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7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73、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7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7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7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7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7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8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81、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8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8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8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8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8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8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8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8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9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9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9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9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9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9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9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100、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参考答案:

51、C

52、B

53、D

54、A

55、B

56、B

57、D

58、C

59、C 60、B 61、A 62、B 63、A 64、C 65、C 66、C 67、C 68、B 69、D 70、C 71、D 72、B 73、D 74、A 75、B 76、B 77、D 78、D 79、B 80、A 81、D 82、C 83、B 84、C 85、C 86、D 87、D 88、B 89、A 90、C 91、A 92、A 93、C 94、C 95、D 96、A 97、B 98、A 99、D 100、A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3.语言的形式,能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所以也

B.为什么因而就

C.之所以所以就

D.为什么因而也

4.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听说读写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语

B.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一句没有语病

C.心灵 天地 成都 病人都是名词

D.他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是有着一颗热忱助人的心这是转折复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

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7.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文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8.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李逵--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诸葛亮--三顾茅庐

二、填空题(10分)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果是19世纪(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5.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_____。

6.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_及_________的制约。

三、科技文阅读(9分)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的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选自《语文报》)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3分)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3分)

3.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3分)

四、文言文阅读(9分)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五、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古诗词鉴赏(6分)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分)

2.古诗文默写(4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六、现代文阅读(12分)

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答: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一棵独特的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通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怎样才能做到更接近诗意的生存。(2分)

2.文章第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具体指什么?(4分)

(1)成熟:

(2)不成熟:

3.文中卖手编草帽的老者那番话想说明什么问题?(2分)

4.请写出最后一段中用大脑指导人生的具体内容。(2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也是持赞赏态度的B.从20岁经常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到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以热情对待人生的许多前辈给我的鼓励,使我成就了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的独特性格

D.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人生的感动和幸福

E.作者以哲人的思索、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七、论述题(12分)

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八、写作题(30分)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

(4)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A项:菁华(qīnɡ)应改为菁华(jīng);B项:吐蕃(fān)应改为吐蕃(bō);C项:梵文(fán)应改为梵文(fàn)。

2.C[解析] A项:分庭抗理应为分庭抗礼;B项:推心至腹应为推心置腹;D项:估名钓誉应为沽名钓誉。

3.A[解析] 解这道题要分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句,因果倒置;第二句,因果关系;第三句,并列关系。所以第一空要填之所以,排除B、D;很显然第三个空填也,因为此句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是并列关系,排除表因果关系的就。故选A。

4.B[解析] B项有语病,应在成功后加与否。

5.B[解析] 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一挥而就:挥,指挥笔,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B项属于用错对象;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林林总总:形容繁多。故选B项。

6.C[解析] A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句式杂糅,可改成获得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B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概念交叉;D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删掉的张扬。

7.D[解析] 这几句话讲了鼎的制造过程,根据制造过程的先后顺序不难找出答案D。

8.A[解析] 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讲的是花和尚鲁智深的一段故事,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得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脱下外套,右手向下,将腰胯一掀,竟然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众泼皮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二、填空题

1.郁乎苍苍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焚百家之言多于南亩之农夫

3.法国

4.围城

5.人本主义学习论

6.社会生产力科学文化水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科技文阅读

1.(1)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所引起。(2)由海洋发光细菌所引起。(3)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

2.(1)火花型海发光的特点: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2)弥漫型海发光的特点: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时,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3)闪光型海发光的特点:一亮一暗,反复

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

3.(1)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2)可以预报天气。(3)便于渔民在夜间捕鱼。

四、文言文阅读

1.C[解析] 这里请假意为:请求唐临暂代县令一职。

2.A[解析] 第一个且意为暂且;第二个且为将要。

3.D[解析] ……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文中并没有体现。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祖是从北海迁移到关中的。他的伯父唐令则,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的职务,因为谄媚地侍奉太子勇而获罪被杀。唐临和他的兄长唐皎都有好的名声。……他出仕担任万泉县的县丞。万泉县关押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没有准许。唐临说:明公如果有什么疑问,我请求自己来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唐临暂代县令一职,唐临召来轻罪囚犯,命令他们全部回家去耕地。与他们约定好(时间),(到时)要求他们回到监狱,轻罪囚犯们都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们全部聚集回到了监狱,唐临因为这件事而出了名。

唐临又升迁为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勘查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关押三千多人的冤案的申诉。后来多次升迁,出任黄门侍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唐临性情俭朴清心寡欲,没有修筑宅第,服装用具都很简单朴素,对待事物要求很宽松。他曾经想要去吊丧,让家僮回家取白色的衣衫,家僮拿错了,心中害怕,不敢呈献给唐临。唐临察觉了这种情况,就派人把家僮召来对他说:今天感觉呼吸不畅,不适合哀伤哭泣,刚刚让你去取白色的衣衫,(就不要去了)暂且停止这件事吧。又曾经让人煎药,那人没按程序煎(出了错),唐临暗中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因,说:天气阴暗不适宜服药,应该马上把它丢弃。终究没有宣扬他的过错,唐临待人宽厚到了这种程度。

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一年,又升迁为大理卿。高宗曾经问唐临在押囚犯的数目,唐临的回答很合皇帝的心意。皇帝高兴地说:我从前做东宫太子的时候,你已经在侍奉我,我承继皇位,你又担任近臣,因为从前对你的委重,所以让你担任这个职务。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经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的大理卿裁断的死囚都号叫喊冤,唯独唐临裁断的死囚没有喊冤。皇帝很奇怪,向他询问原因,死囚说:我确实犯了罪,唐大理卿的裁断既然不是冤枉我,所以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叹息了很久说:主掌诉讼事务的人不应当像这样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迁为刑部尚书,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历任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因事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六十岁。

五、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

1.古诗词赏析

(1)①想当年,到而今。②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古诗文默写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六、现代文阅读

1.用心脏生活。

2.(1)成熟指熟谙人情世故,通晓社会常识,掌握生活技能。(2)不成熟指不能遵守社会规则,放荡不羁,傲慢自负。(意思对即可)

3.老者做事并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最终目的,在他看来,追求美好的心灵感受更重要。(意思对即可)

4.以得失、对错为准则来取舍生活。(意思对即可)

5.AD[解析] A项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是持批评态度的而不是赞赏。D项不符合文意。

七、论述题

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即语文知识指导听说读写训练。一方面,语文说到底是一种工具,学习的目的是要获得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而且,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所以,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必须是听说读写训练;另一方面,听说读写训练必须是科学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已经为事实所证明。听说读写训练的理论是什么?就是语文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训练,就是语文知识指导下的听说读写训练。迄今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建立不起科学的体系,听说读写训练长期处于无序或半无序的、盲目或半盲目实践的状态,语文教学改革长期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八、写作题

例文: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去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但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待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当时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的,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同意,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故去了,爸爸想必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

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滑稽(jī)洗濯(zhuó)孪(luán)生 B.梦寐(mèi)称(chèn)职赏赐(cì)嫩(rùn)芽 C.诀(jué)别什(shí)物笼(lǒng)罩猝(cù)然 D.厄(è)运虐(nüè)杀炫(xuàn)耀匿(nì)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6.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A.激励式结果

B.拓展延伸式

C.比较式结果

D.悬念式结果

7.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二、填空题(10分)

1.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2.为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2分)骸骨静谧喑哑憔悴

3.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入适宜的空格。(2分)瑟缩惊惶绝望傲然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走出,留他地站在小屋里。(2)他很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着。

4.泰戈尔是(国家)著名的文学家,曾获文学奖。(2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3分)(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5分)

四、科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据说,全世界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第1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和。(2分)3.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2分)

4.下面的句子是从第4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处。(2分)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5.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不超过10个字)(2分)答:本文说明了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2)药之可以即愈(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苍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2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固执()倔强()愧疚()沉甸甸()2.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2分)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分)

4.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5.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6.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但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3分)

7.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是()。(2分)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七、论述题(7分)

为什么说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

八、写作(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B项应为嫩(nèn)芽。

2.B[解析] A项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C项振辐应为振幅;D项坐阵应为坐镇。

3.D[解析] 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娜》《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4.B[解析] A项搭配不当,应该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项宾语中心词残缺,在目标的后边加的地方;D项语序失调,命题、决赛、海选改为命题、海选、决赛;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将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改成我们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B[解析]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意在解释③,故②应紧跟在③之后,故选B项。

6.B[解析] 略

7.B[解析] 板书的特点包括趣味性、示范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故选B项。

8.C[解析] 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二、填空题

1.(1)应该或必须(2)的对象(的人)(3)走进翻开(一页一片天地)(4)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2.háimìyīnqiáo

3.(1)傲然绝望(2)惊惶瑟缩

4.印度诺贝尔

三、古诗词鉴赏

(1)屈原白居易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四、科技文阅读

1.不能。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意思对即可)

2.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3.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4.D[解析] D处应紧接着说指纹和计算机的联系,而抽出的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5.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1.(1)记;记住;(2)给……吃药 ; 吃药;用药治;(3)结束;完;了结;(4)脸色;神色;面色。

2.C[解析] 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是在的意思,而C项也是在的意思。

3.(1)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

(2)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当面(到时候)把原因告诉他。

4.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参考译文: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人呢!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如果)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了。

自从出了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火一样。第二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很害怕,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芳容于是说: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清醒,用药治疗,就可以痊愈。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芳容)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有时遇到风雨突来,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有时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了父亲的遗骨。

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把父亲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母的遗命。

六、现代文阅读

1.zhijuéjiùdiàn

2.D[解析] 文章末尾点题,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3.本文记叙了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个花格子书包。(意对即可)

4.相照应的句子是: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或是)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任答一句即可)

5.表现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6.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7.A[解析] A紧扣本文的中心,能揭示主旨。

七、论述题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赖于选择与应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作出学习反应。不过,教学对象不同,他们对教学媒体所作出的学习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只有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来选择与应用相应的教学媒体,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选用教学媒体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突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注意时间十分短,且多为无意识注意,因此对他们可多使用幻灯、电影、录像等媒体教学,而且一定要形象生动、重点突出、色彩鲜明,这样才能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而且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因此为他们选择的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广泛一些(如计算机媒体等),传递的内容也可以多一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理性知识的分量,重点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培养他们抽象的思维能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教学媒体中进行选择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八、写作

例文:

学 会 放 弃

科学家找来马林鱼做试验:在水池中用一大块玻璃隔着,马林鱼总想能够冲过去,却碰到玻璃,一次、两次、三次……十多次了,马林鱼碰得头破血流,仍然向着玻璃冲去,仍然又是碰得头破血流……

学会放弃,放弃不是舍弃,是一种等待,等待更好的时机。义字化身的武圣关公,不也有过降汉不降曹的经历?可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心中总想着扶刘复汉,最终就有了千里走单骑的壮举!

学会放弃,放弃不是退避,是一种贮蓄,贮蓄更大的勇气。古语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长远的策略,是为了伸得更远。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大败吴国的战绩。

学会放弃,不要硬挺着坚持,这样只会消磨你的意志,终究会迷失自己。一味地坚持再坚持,只能作出无谓的牺牲,这是一种愚蠢者的傻与痴。孔明出山有出山的辉煌;约玛·奥利拉使诺基亚放弃电视机制造、机械以及其他产业,专心搞好电信业和移动电话业务,自有他的奥妙之处。握住手中最后一张牌固然美丽,但那得看看你的脸上是挂满泪水还是写着笑意。

学会放弃,但是永远不要放弃你人格的尊严、做人的本质。放弃了荣华富贵,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放弃了懦弱苟且,闻一多便有了面对敌人枪口仍然挺身,大义凛然发表最后一次讲演的壮举;放弃了美国面粉,朱自清用死诠释了一个中国男儿的骨气。正确地选择放弃,会有一种更多的得到、更大的自豪!

学会放弃,放弃是一针清醒剂。让你静下心来反思,让你的头脑更加清醒。做什么事都得量力而行,你不会一伸手就能摸着天际。学会放弃,放弃是一个更新的起点。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会焕发出你应有的美丽。有了一个清新的头脑,你就可以认真地构想你的前景,你一定会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

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的美丽。懂得放弃,才更懂得拥有,懂得珍惜。

第三篇:上海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方法概论》复习题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

A 科学 B 艺术 C 专业 D 职业

2.最早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概念的是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时间是()年。

A 1966 B 1983 C 1986 D 1999 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1对专业的界定是()。

A 为公众服务 B 寻求社会利益 C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 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4.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在统计上()。

A 没有显著相关性 B 有显著相关性 C 有高相关性 D 有低相关性

5.造成教师学历层次与整体能力脱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

A 实践性知识 B 工具性知识 C 整合性知识 D 技术性知识 6.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学科性知识 B 教育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7.在专家型教师阶段,()占主导。

A 实践性知识 B 经验性知识 C 案例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8.学科性知识占主导的阶段是()。

A 职初教师 B 师范生 C 专家型教师 D 有经验教师 9.微格教学是一种()。

A 教学理论 B 教学方法 C 教学环节 D 教育理论 10.微格教学环包括()个阶段。

A 4 B 5 C 6 D 7 11.反馈评价是微格教学环的第()个过程。

A 6 B 5 C 4 D 7 12.微格教学专家布朗指出,微格教学可以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

A 合格教师 B 高水平的教师 C 好的教师 D 好一点的教师 13.在微格教学环的角色扮演阶段,()是受训人员不需要扮演的。

A 学生角色 B 教师角色 C 行政人员角色 D 评价者角色 14.反思是一种()。

A 实践 B 经验 C 思考方式 D 教学活动 15()不是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

A 教学反思 B 从经验中学习C 实践者即研究者 D 教师即研究者 16.随堂听课是在行动研究的()模式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A 理论筛选 B 问题筛选

C 案例教学 D 实践后反思教师即研究者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职业特点是()。

A 行业 B 专业 C 事业 D 职业 2.科尔提出的专业特征是()。

A 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B 终身投入的事业

C 为公众服务 D 将安全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3.教师追求的社会利益是()。

A 实现学生在知识、个性、情感、道德、精神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B 满足学生的需要 C 公众福利和健康 D 挑战学生的能力 4.教师的素养内涵包括()。

A 学科知识 B 文化素养 C 职业理想 D 进取精神 5.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学科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6.条件性知识包括()。

A 人际交往知识 B 学与教的知识 C 学生发展的知识 D 教育评价知识 7.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是补充()。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8.实践性知识是指()。

A 课堂背景知识 B 与课堂背景知识有关的知识 C 教学实践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9.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阶段。

A 师范生 B 职初教师 C 有经验教师 D 专家型教师 10.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基本特征。

A 知识中心 B 教师中心 C 书本中心 D 课堂中心 11.案例具有()作用。

A 教学理论的源泉 B 教育机智的基础 C 教师成长的阶梯 D 解决问题的源泉 12.微格教学能够()。

A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B 有效培养教师教学技能 C 简化正规教学程序

D 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得到系统训练 13.微格教学环中的事前学习和研究主要是学习()。

A 教学技能的功能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 D 微格训练方法 14.在参与型课堂观察中,观察者是()。

A 研究者 B 旁观者 C 参与者 D 评价者 15.参与型课堂观察的对象是()。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环境 16.非参与型课堂观察的对象是()。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环境 17.课堂观察记录的方法有()。

A 记笔记 B 录音 C 录像 D 抄本 18.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类型有()‘

A 对实践反思 B 实践中反思 C 实践后反思 D 为实践反思 19.斯巴克斯——兰格提出的反思的内容包括()。

A教案 B 认知成分 C 教师的陈述 D 批判的成分 20.以下()属于布鲁巴赫提出的反思的一般方法。

A 课堂观察 B 课前备课 C 开展行动研究 D 职业发展 21.案例的作用是()。

A 问题的源泉 B 高度的拟真性 C 典型性 D 启发性 22.案例的关键特征是()。

A 高度的拟真性 B 代表性 C 典型性 D 针对性 23.行动研究是一种()。

A 研究方法 B 教学方法

C 改善教学的方法 D 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24.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包括()。

A 问题筛选 B 理论筛选 C 教学运用 D 总结反思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戴维斯认为道德理想是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2.艾利斯顿以为,对工作和顾客负责并注重服务质量并不是专业所特有的特征。

3.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限的。4.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5.“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而言的。6.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体现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7.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8.“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认为是作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

9.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动态的。10.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充分条件。11.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有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主要是案例性知识。

13.主要由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所组成的条件性知识是保障教师成功的前提条件。1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由区别的。15.微格教学和听课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6.反思就是通过课堂观察、对别人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吸取经验进而改进自己教学成效的一种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途径。

17.问题筛选是对教育教学中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的选择过程。18.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模式之一。

19.写反思日记是行动研究的必要环节和过程。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 11 16 C C B B 2 7 12 C D D 3 8 13 D A C 4 9 14 A B A 5 10 15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 6 11 16 21 ABD BCD ACD ABCD BD 2 7 12 17 22 ABC BC ABCD ABCD BC 3 8 13 18 23 ABD ABC ACD ABD AC 4 9 14 19 24 AB BCD ACD BCD ABCD 5 10 15 20 AB BCD ABCD ACD

三、判断题 6 11 16 Y N Y N 2 7 12 17 Y N Y Y 3 8 13 18 N N Y Y 4 9 14 19 N Y Y N 5 10 15 N N Y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是认识的感性阶段。

A 记忆 B 想象 C 实践 D 感知 2.知觉比感觉()。

A 真实 B 准确 C 完整 D 直接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级阶段是()。

A 归属与爱的需要 B 美的需要

C 心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不是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体现。

A 自主性 B 主观性 C 能动性 D 创造性 5.关心属于()。

A 尊重需要 B 认知需要 C 安全需要D 归属与爱的需要 6.学生的成就属于()。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美的需要 7.《学会关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提出的宣言。

A 20世纪7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

8.美国学者布莱克斯特等人认为,人类思维方式的第四次革命是()。

A 左脑革命 B 右脑革命 C 全脑革命 D 计算机革命 9.多元智力理论是()提出的。

A 奥托 B 维纳 C 叶弗利莫夫 D 加德纳 10.情感的诱导作用可以激发()。

A 好奇心 B 积极性 C 驱动力 D 想象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发展是指()。

A 身体的发展 B 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的发展 D 思维的发展 2.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一般包括()。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态度 3.记忆包括()三个方面。

A 识记 B 巩固 C 保持 D 再现 4.思维的类型有()。

A 感性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理性思维 5.情感对认知发展起()。

A 组织作用 B 诱导作用 C 驱动作用 D 调节作用 6.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爱好 7.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开发脑潜能的关键时期是()。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童年期

8.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显著特征。

A 有洞察力 B 有创造性 C 有建设性 D 有抱负 9.学生一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A 优秀学生 B 学业困难学生C 有争议学生 D 另类学生 10.以下()属于尊重的需要。

A 荣誉 B 信心 C 独立自主 D 接纳 11.信息素养包括(还有一个信息情感)。

A 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 信息态度 D 信息技能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学生发展必须要遵循教育方针。2.在学生发展中,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总是矛盾的,满足和个性需要就有可能违背社会需要,反之亦然。

3.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4.身体素质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5.道德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6.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的发展。7.思维和思考是一回事。

8.研究发现,虽然想象是增长学生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不能鼓励学生过多想象,否则就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

9.在众多的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英国物理学家伯纳尔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前者需要思维,后者只凭本领。” 11.情感的驱动作用指激发个人的热情、好奇心,推动或抑制目的的达成。

12.因为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因此说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13.马斯洛认为,需要是按低级到高级排列的,例如,如果认知需要没有得到,就不会产生美的需要。14.促使“文化反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的出现。15.教学过程的反哺现象是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权。

16.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一起成长的过程。17.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 D A 2 7 C C 3 8 D C 4 9 B D 5 10 D D

二、多项选择题 6 11 ABC ABCD ABD 2 7 ABCD BCD 3 8 ACD ABC 4 9 BC ACD 5 10 BCD ABC

三、判断题 6 11 16 Y Y Y Y 2 7 12 17 N Y Y Y 3 8 13 Y N N 4 9 14 Y N N 5 10 15 N N Y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

A 知识的习得 B 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 经验的积累 D 信息的加工

2、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什么定义学习A 知识的习得 B 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 经验的积累 D 信息的加工

3、哪位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A 鲍尔 B 希尔加德 C 华生 D 加涅

4、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是根据什么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A 按内容分类 B 按学习过程特征分类 C 按理解程度分类 D 按学生互动的情况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创立者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A 鲍尔 B 希尔加德 C 加涅 D 奥苏伯尔

6、项目学习是哪一种学习中的一种

A 有意义接受学习B 有意义活动学习C 机械的接受学习D 机械的活动学习

7、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 A 个体的知识 B 群体的知识 C 社会的知识 D 间接知识

8、“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同一类事物中各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认识。”这是对什么概念的定义

A 表征 B 贮存

C 图像

D 图式

9、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的途径是 A 言传

B 内化 C 外显 D 意会

10、实验表明,儿童阅读—记忆的能力一般在智龄多大时开始出现 A 3岁2个月 B 4岁 C 5岁 D 7岁

11、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更好保持和理解信息的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积极主动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2、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直觉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3、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属于

A 视觉型学习者 B 感觉型学习者 C 语言表达型学习者 D 直觉型学习者

14、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是 A 语言表达型 B 深思熟虑型 C 感觉型 D 循序渐进型

15、个体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是

A 学习风格 B 认知风格 C 智慧特征 D 认知模型

16、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作为两种稳定的个体知觉或认知方式,是在二次大战时谁发现的 A 卡根 B 威特金 C 鲍尔 D 塔巴

17、在处境不明、难以作出抉择时,倾向于仔细考虑观察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与经验相联系、使思维更广阔和系统、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风格是

A 反省性认知 B场独立性认知 C 分析性思维 D 直觉性思维

18、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 卡根 B 威特金 C 鲍尔 D 吉尔福特

19、分析性思维是一种

A 以归纳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B 是一种强调整体的思维形式

C 是一种强调精确的思维形式 D 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20、以个体形式开展的学习称为

A 合作学习B 竞争学习C 小组学习D 个别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1、早期的行为论与认知论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活动的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刺激情境 D 反应

2、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 A 加工系统 B 调节系统 C 执行控制系统 D 预期系统

3、通常认为学习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学习者主体产生某种变化

B 学习者主体发生的变化能够持久保持

C 学习者主体变化是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D 学习者主体的变化是自己所愿意接受的

4、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 有意义接受学习B 有意义机械学习C 有意义活动学习D 有意义灌输学习

5、通常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是:

A 有意义的与机械的 B 发现的与接受的 C 个别的与小组的 D 试误的与顿悟的

6、活动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A 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 B 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 C 注重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 D 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师以外进行

7、知识的掌握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A 知识的理解 B 知识的巩固与记忆 C 知识的运用 D 知识的评价

8、按照来源划分,知识可以分为: A 理性知识 B 感性知识 C 直接知识 D 间接知识

9、BCD

10、A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D 20、AC

9、知识的性质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知识的性质与学校的性质 B 知识的性质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C 知识的性质影响课堂内容的选择 D 知识的性质影响教学过程

10、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A 命题 B 网络 C 表象 D 线性序列

11、表象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 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

B 能够承受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

C 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模糊、更概括,或者说欠完整、欠精确 D 人对复杂图像形成的心理表象是一种有层次的结构

12、知识的冰山模型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A 就量上来说,明确知识只相当于露出水面的冰山部分,大量的默会知识是不为人知的。B 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构成了知识的连续体。C 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是可以相互转换的。D 默会知识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

13、体现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风格测验表主要从哪些方面测定学习优势 A 积极主动/深思熟虑 B 感觉型/直觉型

C 视觉型/语言表达型 D 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

14、一般认为学生的交往存在哪几种基本形式

A 群体 B 个体 C 合作 D 竞争

15、小组学习具有哪些优点 A 能激发学生发挥出最高水平B 促进学生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C 增进学生感情、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D 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16、增强小组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有

A 问题具有挑战性,以高质量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B 合理分配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研讨具有民主性、超越性 C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D 扩大小组学习范围,不局限于校园

17、课堂教学中的合作需要具有以下基础

A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B 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 C 有一定的条件 D 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18、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ACD

19、A 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 B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C 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D 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9、学徒制的主要缺陷是

A 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 B 只限于小范围教学,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 只适合于手工操作,不适合现代工业生产 D 受师傅文化水平限制,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20、认知学徒制是

A 为克服学徒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学徒制的现代发展 B 是与学徒制没有关系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C 认知学徒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 D 认知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三、是非判断题

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不是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也不代表学习的主要特征

2、有意义接受学习时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去理解新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3、对教师来说,项目学习被视为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和合作性,增强教师的自立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

4、项目学习是有意义活动学习的一种。

5、知识的习得也称为知识的掌握,指个体学习人类已有知识的过程与结果。

6、知识可以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7、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8、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如何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

9、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相当于我们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10、程序性知识可以分为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11、可控制的程序性知识运行速度极快、具有惊人的准确性。

12、明确知识是指存于个人经验、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的知识。

13、默会知识向默会知识的转化通过意会完成,以听讲为主。

14、智力的准备对于儿童的各种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充分学习就会获得进步,准备不充分学习就会困难重重,一筹莫展。

15、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执拗,即执着于某一观点,不愿意考虑别人的观点。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反比例。

16、学习风格可以定义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

17、人们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与智力上的差异相似,不同个体有着明显不同。

18、发散性思维产生的是单一答案。

19、课堂教学中的竞争行为,是指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的一种较量。

20、课堂教学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景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答案

一、单项

1、C

2、B

3、D

4、C

5、D

6、B

7、C

8、D

9、B

10、C

11、A

12、C

13、A

14、D

15、B

16、B

17、A

18、D

19、D 20、D

二、多项

1、BCD

2、ACD

3、ABC

4、AC

5、AB

6、ABC

7、ABC

8、CD

9、BCD

10、AC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

15、ABCD

16、ABC

17、ABCD

18、ACD

19、ABD 20、AC

三、判断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11、错

12、错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17、错

18、错

19、对 20、对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目标,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这是对那个概念的定义

A 教育 B 教学 C 教育学 D 教学论

2、你认为教学是

A 教学是科学 B 教学是艺术

C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D 教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

3、课程、教材、教科书的相互关系是

A 教材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课程,课程包括教科书 B 教材的概念最大,课程的概念最小,教材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课程 C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材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科书,教科书包括教材 D 课程的概念最大,教科书的概念最小,课程包括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

4、我国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班级规模的要求是

A 30-34人 B 40-44人 C 50-54人 D 60-64人

5、我国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要求前排课桌距离黑板至少

A 1米 B 1.5米 C 2米 D 3米

6、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

A 最近发展区 B 教学目标区 C 教学可能区 D近期发展区

7、教学相长的意思是

A 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 B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C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的过程 D 《学记》中提出,意思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8、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层级性的模型构成的,其第二层次的主成分是

A 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 B 以判断因素为主要标志 C 以理解因素为主要标志 D 以评价因素为主要标志

1、B

2、C

3、D

4、C

5、C

6、A

7、D

8、C

9、D

10、A

11、C

9、教学目标可以演化为

A学习行为(三种行为)×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B 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行为(三种行为)C 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D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学习行为(三种行为)×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10、目的在于识别或记住事实材料,是指再认和再现,不求理解,机械模仿,教学中以教师得出结论为主,反复训练学生记忆功能的教学被认为是那个水平的教学

A 记忆水平教学 B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D 开放性转换教学

11、有目的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是 A 记忆水平教学 B 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C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 D 开放性转换教学

12、发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作用,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是

A 教学方法 B 教学目标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模式

13、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属于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4、社会探究模式属于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C 20、D 8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5、凯程序属于哪一种教学模式

A 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B 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C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D 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6、经典教学模式中概念形成模式是谁创立的

A 塔巴 B 罗 C 布鲁纳 D 萨奇曼

17、角色扮演模式是基于谁的实验以及主张提出来的

A 塔巴 B F.谢夫特和G.谢夫特 C 马夏拉斯和考克斯 D 萨奇曼

18、包括了定向、假设、定义、探索、证明、概括等程序和策略的教学模式是

A 探究训练模式 B 程序教学模式 C 角色扮演模式 D 社会探究模式

19、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谁根据自己心理治疗经验而建立的一种灵活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A 斯金纳 B 凯 C 罗杰斯 D 克劳福德 20、衍枝式程序是谁提出的一种可变程序模式

A 斯金纳 B 凯 C 罗杰斯 D 克劳福德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二者的对象不同 B 范畴不同、方法不同 C 侧重点不同、来源不同 D 内容不同、形式不同

2、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密切联系与相互补充表现在 A 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的和谐统一构成教学的整体

B 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揭示的规律 C 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是在教学发展中统一起来的 D 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验的生命力

3、构成教学的主要要素包括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媒体 D 教学环境

4、构成教学的动态要素包括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环境 D 心理环境

5、控制和制约教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是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媒体 D 教学环境

6、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活动主要包括 A 计划 B 组织 C 辅导 D 评价

7、教学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

A 文化环境 B 设施环境 C 自然环境 D 时空环境

8、最重要的两个教学空间变量是

A 教室的大小 B 班级规模 C 座位编排方式 D 教师的容积

9、常见的几种典型座位编排形式是

A 秧田式 B 马蹄式 C 讨论式 D 模型排列式

10、良好师生关系的两个特征是 A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B 学生对教师的敬畏

C 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 D 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11、从教师角度上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交流的几个方面 A 教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特征

B 教师关心学生进步,根据学生需要和理解开展教师,多种形式评价和指导 C 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D 师生之间平等,通过相互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关系

12、在师生双方的教学关系中

A 教师是主导性主体 B 学生是发展性主体 C 教师是教学的唯一主体 D 学生是教学客体

13、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性主体表现在

A 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教导行事 B 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知识的优势 C 对施予学生教学影响的控制作用 D 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14、在教学中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含义包括

A 学生是教学的要素 B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C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D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5、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的相互联系是

A 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的操作 B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相互依赖的,两者必须匹配 C 教学水平包括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D 教学内容包括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16、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

A 说明性理解 B 封闭性理解 C 探究性理解 D 开放性转换

17、一个完整教学模式包括的要素是

A 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条件 B 教学程序、师生角色 C 教学安排、教学方法 D 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8、教学模式的功能包括

A 构造功能 B 解释功能 C 启发功能 D 推断功能

19、先行组织者模式的程序与策略包括

A 形成概念 B 讲解先行组织概念 C 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 D 强化认知组织 20、直线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

A 解释 B 问题 C 解答 D 确认

三、是非判断题

1、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翼”,只有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功地迈向理想的彼岸。

2、心理环境是使教学系统中人和物的要素得以有机运作的文化与情感支撑。

3、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其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商与所取的成绩是完全一致的。

4、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5、作为的马蹄式排列有利于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控制班级。

6、课堂气氛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

7、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师生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

8、合作教学是一种与权力主义、强迫命令的教学相对立的全新教学观。

9、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10、记忆水平的教学目标包括记忆和模仿。

11、记忆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是同一层次的三个教学目标。

12、在概念获得模式中,教师并不直接将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提出一对或一组正反例证,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并最终对概念进行命名。

13、探究训练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组织作用的概念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整合关系和适当程度。

14、探究训练模式是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15、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主要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

16、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依据的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17、衍枝式程序同样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但每一步比直线式程序的步子要大。

18、凯程序与衍枝式程序不同的是,学生通过支序列的学习不再回到原点,而是前进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

19、教师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时,通常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规划、教学、评价和课堂管理。20、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教学功能,满足来自学生、社会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需要。

答案

一、1、B

2、C

3、D

4、C

5、C

6、A

7、D

8、C

9、D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C 20、D

二、1、ABC

2、BD

3、ABCD

4、ABD

5、AB

6、ABCD

7、BCD

8、BC

9、ABD

10、CD

11、BCD12、10

AB

13、CD

14、BCD

15、AB

16、AB

17、ABD

18、ABCD

19、BCD 20、ABCD

三、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10、对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错 20、对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一、六、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

A 勤学、博学、眼学、实学 B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C 勤学深思、博学求精 D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2.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型是

A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 B 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 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 D 人种志交往模型分析 3.杜威所主张的课程是

A 七艺课程 B 尚武课程 C 经验课程 D 百科全书式课程 4.“课程与教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是哪种关系模式的特点: A 二元论模式 B 联锁模式 C 同中心模式 D 循环模式

5.斯宾塞论证和建立起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所依据的课程本质是 A 课程是经验 B 课程是知识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情感体验 6.“活动—经验”设计属于哪种课程设计模式:

A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B 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C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D 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 7.从课程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以下那种课程的历史最为久远?

A 分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综合课程 8.教师的行为举止、期望、态度、教学风格可以被称之为

A 显性课程 B 核心课程 C 隐性课程 D 校本课程 9.评价者只关注课程计划设计本身的优劣,这种评价叫作

A 结果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内部评价 10.我国古代著名教育著作《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 颜师古 B 颜回 C 颜真卿 D 颜之推 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 《礼记·学记》 B 韩愈的《师说》 C 韩愈的《进学解》 D 孔子的《论语》 12.《大教学论》是哪位教育家的作品

A 夸美纽斯 B 苏格拉底 C 赫尔巴特 D 卢梭 13.西方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 A 柏拉图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4.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三中心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陶行知 C 凯洛夫 D 巴班斯基 15.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中,传统的智力测验能够测出的智力是

A 实践性智力 B 创造性智力 C 分析性智力 D 人际交往智力 16.要想获得一个班级内学生间的社会关系,从下面选择一个最佳方法

A 实地笔记 B 录音 C 录像 D 社会人际关系图解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那些说法属于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思想?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以下属于韩愈教育思想的是:

A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深思)C 读书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博学求精)

D 师其意不师其辞;宏其中而肆其外(学习与独创向结合)3.以下属于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的是

A 知行并进 B 学思相资 C 因材施教 D 积渐不息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 因材施教 B 手脑并用

C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开展创造性活动 D 强调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5.顾泠沅的“尝试教学—效果回授”教学法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哪些? A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B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

C 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 D 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6.以下属于对夸美纽斯教育教学思想描述的是 A 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B 提出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 C 采用直观教学

D 教学上要井然有序、循序渐进

7.以下描述符合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是

A 赫尔巴特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B 赫尔巴特提出了以“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程序为基础的教学法

C 赫尔巴特的弟子又提出了“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段教学法” D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8.凯洛夫“知识教育”教育思想强调的教学的“三中心”是

A 以教师为中心 B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C 以教科书为中心 D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9.克拉夫基、瓦舍根因的“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的三个质的规定性是 A 基本性—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

B 基础性—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 C 范例性—利于学习的迁移 D 超越性

10.以下关于赞可夫教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教学中引进了“最近发展区”概念 B 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C 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D 强调“从做中学”

11.以下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思想的说法有 A 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使接受学习有意义

B 强调“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C 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中的不断分化和总和贯通的方法 D 接受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械学习12.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它们是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感觉领域 13.以下关于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学生为中心 B 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 提倡意义学习14.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是指

A 分析性智力 B 创造性智力 C 实践性智力 D 言语性智力 1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有:

A 积极的学生观 B “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 C 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D 言语逻辑一元的测量观 16.交往在教学中作用表现在

A 达成认知与情感沟通 B 达成信息的交流

C 达成(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符号的交流 D 只会对学习产生阻滞作用

17.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将教师的言语行为分为

A 过程问题 B 结果问题 C 教师说话 D 学生说话 18.研究课堂教学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A 实地笔记 B 录音、录像 C 访谈、调查问卷 D 社会人际关系图解 19.以下关于人种志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A 强调研究者亲自经历教育现象

B 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研究 C 所得的结论一般具有普遍性 D 不太强调一系列具体程序

20.对课堂交往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有

A 认知障碍 B 注意的分配 C 兴趣与动机 D 交往技能障碍 21.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 主要有:

A 物理环境 B 班级规模 C 座位模式 D 时间因素 22.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情感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

A 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 B 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惩罚

C 加强非言语交流 D 鼓励学生自治、自立、自尊、自信 23.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在教学领域里的策略主要有

A 进行有效的提问 B 提供即时的反馈 C 强化课堂语言的使用 24.以下关于课堂中的反馈说法,哪些是对学生有益的 A 学生必须对班级讨论的氛围感到适宜 B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反馈信息 C 教师的表扬或批判要有针对性 D 教师应讲究表扬艺术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概念的新趋势主要包括 A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B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C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D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26.奥利瓦总结出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有

A 二元论模式 B 联锁模式 C 循环模式 D 同中心模式 27.关于课程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

B 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文化和选择文化

C 课程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活动而影响社会

D 课程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的经济活动而促进经济发展 28.以下属于“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是

A 科目设计 B 学科设计 C 大范围设计 D 生活领域设计 29.以下属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是

A 生活领域设计 B 核心设计 C 科目设计 D 学科设计 30.关于“活动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B 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 C 又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D 杜威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31.关于“外围课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指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 B 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

C 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有相应的变化 D 与核心课程是相辅相成的

32.从教材开发的主体看,可以把课程分为

A 国家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33.以下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上

B 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研究或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 C 实现知识迁移

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4.关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以下说法争取的是 A 课程目标的开放性

B 课程内容的综合、开放、弹性大的特点 C 课程组织的合作性与独立性的结合 D 评价方式上的过程性 35.课程改编的基本假设是:

A 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在课程中发挥作用 B 允许教师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的人 C 课程内容的不可变更性 D 学生接受程度的划一性 36.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A 课程变革的特征 B 学区的特征 C 学校的特征 D 外部环境的特征 37.影响课程实施的课程变革特征有:

A 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 B 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 C 课程变革的复杂性 D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和实用性 38.影响课程实施的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

A 校长的角色 B 教师之间的关系 C 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39.课程评价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指

A 对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 B 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C 对社区支持程度的判断 D 对教师“效能感”的判断 40.课程的“外观评价模式”强调应该从那些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 A 前提条件 B 相互作用 C 结果 41.以下说法属于《学记》教育思想的是

A 教师应善喻、及时施教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藏息相辅 4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体现在:

A 因材施教 B 手脑并用 C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D 开展创造性活动 43.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有

A 生活展现 B 实物演示、图画再现 C 音乐渲染 D 语言描述 44.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法有: A 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 B 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C 以广远的意境,激起学生拓展课文的想像力

D 以蕴含的意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45.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哪些作用: A 旧知识的基础作用 B 准备题的引导作用 C 课本的示范作用 D 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46.“青浦实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所确立的历来片基础有哪些: A 情意原理 B 序进原理 C 活动原理 D 反馈原理 47.以下哪些教育家强调启发诱导方法

A 孔子 B 苏格拉底 C 朱熹 D 陶行知 48.关于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做中学 B 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 C 提倡在活动中学习D 采用启发式教学

49.赞可夫认为,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以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 B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C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D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50.要促进赞可夫所说的“一般发展”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A 重视学习的内部诱因,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B 重视学习的“情绪生活” C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D 精心设计练习

51.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包含以下哪些因素

A 根据教学规律所引出的原则、方法、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B 既考虑教学的外部条件,又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C 随时控制和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进程

D 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教养、教育、发展)的效果 52.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B 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并与教学内容的特征相适应 C 考虑教学的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 D 考虑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教师自身的可能性

53.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反馈和纠正是通过评价来实现的,这些评价主要有: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指导性评价 54.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这种人的显著特征是: A 有洞察力 B 有创造性 C 有建设性 D 有选择性 55.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态度品质是 A 对课堂严格的控制能力 B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C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

D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56.实地笔记的主要用途有

A 记录某一时间的特定主题和教学行为 B 反思课堂的整体印象及其气氛

C 提供关于某一个案进展中表现的描述 D 记录一个教师的进步轨迹

57.一个成功的访谈应该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访谈者应富有同情心,专注、欣赏被访谈者 B 对某一主题应抱有中立的、尊敬的态度 C 访谈者要保持轻松、平和的态度 D 访谈前要拟订问题提纲

三、是非判断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喻”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提出的。()2.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了“勤、博、眼、实”的学习思想。()3.朱熹读书法是指“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4.李吉林的语文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5.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6.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采用的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8.杜威的教育方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9.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思想最优化的核心是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15

10.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11.加涅认为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整套条件。()12.在布鲁姆的掌握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进行反馈和纠正。()13.课堂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人际互动。()14.课堂当中师生、生生之间多维度的交往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5.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模型是基于教师、学生对话分析的模型。()16.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批评学生的频率分析的模型。()17.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是一个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分析模型。()18.人种志研究不太强调一系列的具体程序,它是各种研究方法整合的过程。()19.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20.学生成绩的差异与跟教师交往行为系统的差异相关。()21.向学生提问分析、理解等需要高级思维的问题时,不能使用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方法(X)22.一般说来,教师的即时反馈与学生的学业成就高度相关。()23.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是教师有即时反馈就是有效的。()24.教师单独给成绩差的学生以高出他实际表现的表扬总是有益于学生的发展(X)25.在教学中,只要是表扬就是有效的。()26.中国周代的“六艺”课程是指礼、乐、射、御、书、数。()27.西方中世纪的“七艺”课程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28.“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课程观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的培养。()29.“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的课程观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体验上。()30.“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观极大地体现了对隐性课程的关注。()31.“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的课程观的实质在于使学生能够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32.“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摆脱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世界观,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33.20世纪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34.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即活动”的课程本质的体现。()35.“课程是知识”的课程本质观过分强调了客观学科教材,而“课程是经验”的课程本质观则过分强调了主观学习经验。()36.课程的功能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培养人。()37.课程的文化功能既体现为文化的传递,又体现为文化选择()38.“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了目的、目标、学习活动对课程组织的作用。()39.“大范围设计”的课程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实现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过程目标。()40.“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41.“活动—经验”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在目标确立、活动实施等方面的合作计划。()4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

43.“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都根植于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

44.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45.核心课程强调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46.我们可以把学生从学生团体交往、校园文化中所获得的经验称之为“显性课程”。()47.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48.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49.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50.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51.科学主义的课程评价取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并常常把测验分数作为主要数据。()52。科学主义主张评价者的中立态度,而人文主义主张评价者与实际情境的融合。()53.科学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量的分析,而人文主义课程评价者注重定性的分析。()54.在课程评价中,持“结果评价”的人强调对课程计划本身优劣的考察。()

55.一般说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关注课程计划的改进,而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

56.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的实质,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57.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58.课程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了“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59.CIPP课程评价模式的四个步骤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60.普罗弗斯提出的差距课程评价模式包括设计、装置、过程、产出、成本效益分析等五个阶段。()61.朱熹把教育活动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阶段。()6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指的是“在劳力上劳心”。()

63.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注重在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4.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最近发展区”。()65.凡是有意义学习都是发现式学习。()66.凡是接受式学习都是机械学习。()67.布鲁姆认为,教师必须“为掌握而教”。()

68.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分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69.诊断性评价是指在过程中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70.终结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是否具有达成目标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技能。()71.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的前提。()72.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九种多元智力()

73.一般说来,学生在短暂的“等待时间”中对问题能够做出极有深度的回答。()

74.一般说来,教师将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75.所有的教师期望都会产生期望效应。()

76.积极的教师期望就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同样的高期望。()

77.一般说来,在同等智力的学生中,内控型学生的成绩会优于外控型学生。()78.教师过多的评判与指令容易形成学生的内控观。()79.延长提问等待时间的做法最适宜于提记忆性问题。()

答案

一、1.B 2.C 3.C 4.C 5.B 6.A 7.A 8.C 9.D 10.D 11.B 12.A 13.C 14.C 15.C 16.D

二、1.AB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 9.ABC 10.AB 11.ABC 12.ABC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 17.AB 18.ABCD 19.AB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 28.ABC 29.AB 30.ABCD 31.ABCD 32.ACD 33.ABCD 34.ABCD 35.AB 36.ABCD 37.ABCD 38.ABC 39.AB 40.ABC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D.45.ABCD 46.ABCD 47.ABC 48.ABC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 54.ABCD 55.BCD 56.ABCD 57.ABCD

三、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对

18、对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错

24、错

25、错

26、对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

32、对

33、对

34、错

35、对

36、对

37、对

38、错

39、错 40、对

41、对

42、对

43、对

44、对

45、对

46、错

47、错

48、对

49、错 50、错

51、对

52、对

53、对

54、错

55、对

56、对

57、对

58、对

59、对 60、对 61、对 62、对 63、对 64、对 65、错 66、错 67、对 68、错 69、错 70、错 71、对 72、对 73、错 74、对75、错 76、错 77、对 78、错 79、错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教育评价诞生的标志是: A《史密斯――泰勒报告》; 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育论》;D《学记》 2.最早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的人是:.17

A泰勒;B艾钦;C杜威;D古巴

3.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影响评价对象的思想、品质、思维的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4.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的功效与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5.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6.在教育评价的功能中,教育评价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上进的功效或能力,是指教育评价的: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E鉴定功能 7.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是:

A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D知识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8.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共同趋势是:

A注重教育的外在价值;B注重教育的内在价值;C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D注重知识的价值

9.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我们真正要评价的属性之间并非必然一致的,这在评价中必然要涉及到评价特性中的: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0.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具有客观性强、真实性强、要求严格特点的评价是: A他人评价;B自我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

11.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2.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3.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内的全面状况所进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4.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所作的鉴定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5.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改进手段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6.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反馈调控、改进完善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7.在教育评价的类型中,其主要目的是甄别优劣、鉴定分等、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的评价是指: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8.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的评价,被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19.在我们所进行的教育评价中,一般大型的标准化考试、升学考试、心理测试以及各种竞赛性考试,应归属于: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20.侧重于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的评价,被称为: A第四代教育评价;B另类评价;C古典教育评价;D形成性评价

21.在教育评价中,通过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被称为: A卷宗评价;B实作评价;C另类评价;D第四代评价

22.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评定方法,通常被称为: A卷宗评价(档案袋评价);B实作评价;C另类评价;D第四代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评价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一般包括:

A价值目标子系统;B组织管理子系统;C技术方法子系统;D社会心理子系统;E评价操作子系统

2.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功能;B教育功能;C管理功能;D激励功能 3.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其教育评价表现为:

A偏重于鉴定、选拔功能;B偏重于相对评价;C偏重于总结性评价;D偏重于改进、激励、导向功能;E偏重于绝对评价;F偏重于形成性评价

4.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现代教育评价表现为:

A偏重于鉴定、选拔功能;B偏重于相对评价;C偏重于总结性评价;D偏重于改进、激励、导向功能;E偏重于绝对评价;F偏重于形成性评价 5.传统评价的实质是:

A以学业性评价为主;B过分注重测验和量化C过分重视形成性评价 6.就传统的教育评价而言,以下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教育评价的特点:

A追求控制B追求认知兴趣;C追求一元化标准;D追求科学范式下的量化;E重结果轻过程 7.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目前主要有三种价值取向,它们是:

A社会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取向;D知识本位主义教育价值取向

8.纵观历史,主要有三种教育价值观,它们是:

A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B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D知识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

9.纵观历史,主要有三种教育价值观,它们是:

A外在价值观;B内在价值观;C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辩证统一观;D知识本位的价值观 10.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A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B片面强调知识的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C过分强化终结性评价;D过分强调诊断性评价;E过分强调形成性评价;F主要用于鉴定、选拔学生 11.按是否采用数学方法,教育评价可分为:

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

12.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到达完满程度的一种评价,通常可称为: A目标参照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到达度评价;E相对评价 13.另类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另类评价的特色:

A反映了真实生活及跨学科解决问题;B呈现给学生的任务是复杂的、模糊的、开放式的且整合了知识和技能;C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能力、学习风格、背景的差异;D反映了学生的优点而非弱点;E鼓励自我评价;F反对不必要的和令人泄气的比较;G按照明确陈述的操作标准而非常模评分;H倡导“为测验而教”; 14.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档案袋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理想型;B展示型;C文件型;D评价型;E课堂型 15.理想型档案袋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

A系列作品;B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C学生的反思;D目录

三、是非题

1.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所以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有评价。

3.教育评价在西方首先起源于在英国20世纪初叶兴起的教育测验运动。

4.教育史上有名的“八年研究”中的评价委员会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领导下开展的。

5.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工作的改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6.在教育评价中,同一教育行为对不同教育对象,其效用是不可比的。

7.在效用评价中,它注重一定教育行为方式下教育对象或群体发生的变化程度,效用本身与受教育对象的感受,与社会价值没有必然联系。

8.定性评价必须有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也必须在取得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作了科学判断。

9.定量评价因为排除了评价工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运用了数学方法就是实现了评价的客观化。10.档案袋评价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进行的评价。

答案

一、单项

1.A 2.A 3.B 4.A 5.C 6.D 7.A 8.B 9.B 10.A 11.A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A 19.A 20.B 21.B 19

22.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BC 4.DEF 5.AB 6.ABCDE 7.ABC 8.ABC 9.ABC 10.ABCF 11.AB 12.ABCD 13.ABCDEFGH 14.ABCDE 15.ABC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错

《教育方法概论》习题(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计算机中,那些呈现在人眼前和送至耳边的文字,被称: A文本;B字节;C比特;D网点

2.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它组织信息的单位是: A文本;B字节;C结点;D网点

3.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构成要素中的: A硬件;B软件;C信息输入设备;D信息处理设备

4.现代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首先要决定于其所具有的: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和情感;C信息技能;D信息开发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比特,作为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如下的性质:

A没颜色、尺寸、重量;B能以光速传播;C是一种存在状态;D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E可无限复制;F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 2.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基础是:P295 A多媒体计算机;B网络技术;C印刷技术;D.CDMA 3.多媒体本身是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产物,多媒体通常包括: A文本;B图形;C图像;D声音

4.超文本中使用链将结点连接起来,一般来说,结点间连接方法有: A索引链;B结构链;C链源;D网络

5.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的主要方面有:

A信息游览与查询;B进行远程教学;C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D开展教育评价 6.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具有特点主要有:

A虚拟性;B互动性;C多元性;D快捷性;E开放性;F全球性;E自主性;F创造性 7.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指:

A多媒体计算机;B教室网络;C校园网;D因特网

8.信息素养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通常包括:

A对信息的需求能力;B对信息的检索能力;C对信息的评价能力;D对信息的有效使用能力 9.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它的内涵通常包括: A信息文化素养;B信息意识;C信息技能;D信息开发能力 10.信息系统通常由下列的要素构成: A硬件;B软件;C人;D计算机

11.硬件是对信息系统的所有物理的实际设施的通称,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A信息存储设备;B信息输入设备;C信息输出设备;D信息处理设备;E信息传输设备 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指:

A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B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C计算机素养;D数字化生存 13.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称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通常包括: A网络环境资源;B网络信息资源;C网络人力资源;D网络物力资源

三、是非题

1.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2.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3.比特能以光速传播,可无限复制。

4.比特能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5.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8个比特。

6.简单而言,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多媒体技术加计算机网络。

7.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进度莱达到同一学习目标。8.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之一就是教学形态将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

9.由于个人的学习需要与接受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发展的目标差别很大,只有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个别化教学对学习内容的要求。

10.在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中,人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1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育。

12.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13.因特网教育资源呈现出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14.信息处理设备除了CPU外,还有声霸卡和视霸卡等压缩图形和声音信息的设备。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F 2.AB 3.ABCD 4.AB 5.ABC 6.ABCDEF 7.ABCD 8ABCD 9.ABC 10.ABC 11.ABCDE 12.AB 13.ABC

三、是非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教育方法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论著《学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2、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为“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3、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导致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形成。()

5、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要采取直观与循序渐进的思想教学。()

6、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的任务,而教学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

7、教学论的三大教学流派包括范例教学、学科基本结构思想和一般发展性教学。()

8、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性教学”这一思想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

9、赞科夫所认为的“一般发展”是特指儿童智力的发展。()

10、接受式学习是否有意义,决定于学习的外在形式。()

1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12、作为教师,拥有的本体性知识越多则其教学水平越高。()

13、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14、以问题筛选、理论筛选、运用与反思作为基本模式的是反思教学的思想。()

15、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习的观点可用公式表示为“S—O—R”。()

16、学习指的是凭经验产生的,按教育目标要求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17、下课时,同学A咳嗽了一声之后,同学B也紧跟着咳了一声,这时我们可以说,B的这种反应是因为学习A所产生的结果。()

18、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19、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20、有的接受学习属于有意义学习。()

21、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学习就是习得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

22、冲动性认知方式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往往低于反省性认知方式的儿童。()

23、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4、教学模式是具体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25、教学模式是各项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26、非语言行为的交流在师生课堂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7、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学生等待回答教师问题的时间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

28、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

29、学生往往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30、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积极的期望,正确地说就是对学生要有高期望。()

31、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原理是基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与问题解决为主线。()

3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都属于特定的评价方法之一。()

3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上。()

34、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35、目标参照标准评价,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评价某个对象在其所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教育评价。()

36、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颜之推

1、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颜之推

3、提出“使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的是()

A、赫尔巴特 B、莱因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4.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杜威

5.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意义学习”思想的是()A、加涅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罗杰斯

6、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罗杰斯 D、比内 7.教师作为职业的最基本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8、作为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9.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10、由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是()A、言传 B、内化 C、外呈 D、意会

11、专家型教师的核心是()

A、具有明确知识 B、具有策略性知识 C、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D、具有反思教学的能力

12、以案例性知识占主导的教师类型是()

A、职初教师 B、经验教师 C、专家教师 D、发展性教师

13、对于专家教师而言,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类型是()

A、学科性知识 B、案例性知识 C、经验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4、“S—O—R”中的“O”变量指的是()

A、刺激 B、反应 C、能力与倾向 D、环境

15、项目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6、采用联想的方法来记住电话号码,这是属于()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7、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性 D、发散性

18、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A、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性 D、直觉性

19、以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水平是属于()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

20、在教学模式的功能中,指明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的这一功能被称为A、解释功能 B、构造功能 C、启发功能 D、推断功能

21、基于教师学生对话分析的师生交往研究模型是()

A、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 B、布—古互动观察系统模型 C、提问策略分析模型 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

22、如果将考试失利的原因归之于运气不好,这种控制观称为()A、内控 B、外控 C、物控 D、自控

23、与课程相比,教学是解决下列哪方面的问题?()A、教什么 B、为谁教 C、如何教 D、为什么教

24、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即为()

A、教学科目 B、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C、预期的学习结果 D、学习经验

25、课程的本体功能表现为()

A、塑造人 B、培养人 C、传递文化 D、选择文化

26、“活动——经验”型的课堂设计其所依据的设计原理是()

A、以学科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D、以活动为中心

27、无计划、无意识,并获得非学术性知识的课程类型是()

A、综合课程 B、外围课程 C、隐性课程 D、校本课程

28、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基于以下哪种思想的课程?()

A、学科逻辑体系 B、学生兴趣 C、问题解决 D、地方发展需要

29、在评价时注重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相吻合的程度的评价模式主要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0、主张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1、注重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及其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这种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32、注重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收集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处理手段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是()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静态评价 D、动态评价

33、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参照性评价

34、对信息源与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

A、信息文化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技能 D、信息处理

三、多选题(每题1分)

1、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A、循序渐进 B、学思结合 C、长善救失 D、启发诱导 E、因材施教

2、提出“学”与“思”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之 E、颜之推

3、提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有()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之 E、陶行知 4.提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这五段教学程序的是()

A、赫尔巴特 B、莱因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E、巴班斯基

5、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A、教师 B、学生 C、课堂 D、活动 E、教科书

6、范例教学法中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三个特质包括()

A、基本性 B、基础性 C、指导性 D、范例性 E、动机性

7、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主要指的是()

A、分析性智力 B、运动性智力 C、创造性智力 D、内省性智力 E、实践性智力

8、教师职业的特点包括()

为公众服务 B、终身投入 C、具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D、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 E、注重服务质量

9、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发展性知识 E、经验性知识

10、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策略主要有()

A、微格教学 B、课堂观察 C、反思教学 D、形成教学案例 E、开展行动研究

11、学习的特点包括()

A、它是知识的习得 B、是能力或倾向的改变 C、是经验的累积 D、是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12、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明确知识 E、默会知识

13、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明确知识 E、默会知识

14、默会知识的特点主要是()

A、可言传的 B、格式化的 C、存在于个人经验中的 D、本质上是理解与顿悟 E、可反思的

15、教学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教学方式 E、教学环境

16、从性质与归属上看,班级规模与座位编排方式是属于()

A、设施环境 B、时空环境 C、组织环境 D、物理环境 E、教学环境

17、教学水平的三个层次分别为()

A、记忆水平B、解释性理解水平C、探究性理解水平D、应用水平E、评价与判断水平

18、经典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 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 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 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

19、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A、概念获得模式 B、探究训练模式 C、认知发展模式 D、社会探究模式 E、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0、有关课堂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交往是多维度的 B、它是认知沟通的过程 C、它是情感沟通的过程 D、它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E、它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21、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

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 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 C、少语言交流 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 E、多非语言交流

22、为诊断课堂教学情况,可选用的课堂研究方法有()

A、实地笔记 B、录音 C、学生日志 D、录像 E、案例研究

23、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A、噪音 B、班级规模 C、采光 D、座位模式 E、疲劳

24、在教学领域里,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有()

A、合适的期望 B、进行有效的提问 C、提供适时的反馈 D、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 E、加强课堂语言修养

25、课程设计的原理主要有()

A、以科目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D、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E、以社会发展为中心

26、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国家课程

27、影响课堂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A、课程本身的复杂性 B、社区支持的力度 C、学校的风气 D、行政的领导与政策 E、技术的支持

28、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主观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差距评价模式

2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教育功能 B、管理功能 C、激励功能 D、甄别功能 E、选拔功能 30、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信息文化素养 B、信息意识 C、信息技能 D、信息情感 E、信息处理

答案

一、判断题

错 错 对 对 对;对、对、对、错、错;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对; 对、错、对、错、对;对、错、对、对、错;错、对、错、对、错;对

二、单选题

A;D;A;B;D; A;A;A;C;D; D;B;D;C;B; A;B;D;B;B; A;B;C;B;B; B;C;C;A;B; D;B;A;B;

三、多选题

BD;ABCD;DE;AB;ACE ABD;ACE;ABCDE;ABC;ABCDE; ABCD;ACD;BE;CD;AB; BDE;ABC;ABCD;ABC;ABCDE;

ABD;ABCDE;ABCD;BCE;ABC ACD;ABD;ABDE;ABCDE;ABCD;

《教育方法概论》综合练习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学思结合、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是中国古代哪一位教育家倡导的? A、孔子;B、颜之推;C、韩愈;C、王夫之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中古代哪一部著作? A、《学记》;B、《师说》;C、《颜氏家训》;D、《进学解》

3、“读读、议议、讲讲、练练”这八字教学法是哪所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的? A、上海市育才中学;B、上海市大同中学;C、上海中学;D、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4、“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 A、李吉林;B、段力佩;C、顾泠沅;D、邱学华

5、顾泠沅主持进行的“青浦实验”的主要成果是

A、尝试教学;B自学辅导教学;C情境教学;D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6、“提出了系统改造旧教育的主张,形成了具有其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生活教育理论”的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顾泠沅;C、段力佩;D李吉林

7、陶行知提出了“五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大解放”分别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儿童的嘴、儿童的时间、儿童的空间和

A、解放儿童的眼;B、解放儿童的脚;C、解放儿童的脑;D、解放儿童的思维

8、将教学看成是“把一起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A、杜威;B、夸美纽斯;C、布鲁姆;D、布鲁纳

9、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运动技能领域;C、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D、运动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

10、布鲁姆的掌握教学认为,反馈和纠正是通过评价来实现的,掌握教学的评价由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组成

A、形成性评价;B、实作评价;C、卷宗评价;D、常模参照测验评价

11、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合作学习理论

12、美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的中心意义是积极的学生观、()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A“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B、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C、创造性的能力;D、无法用智力测验测出。

13、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A、一般的教学能力;B、特殊的教学能力;C、对知识的处理能力;D、课堂组织能力。

14、一般来说一节课当中,回忆性的问题不要超过()为宜。A、20%;B、30%;C、40%;D、50%

15、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一本是职业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而事业心、进取精神等通过()实现的。A、终身学习能力;B、教育科研能力;C、参与精神;D、文化素养

16、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

A、学科性知识占主导;B、案例性知识占主导;C、策略性知识占主导;D、创造性知识占主导。

17、在课堂观察中,主要可以围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学生来说可以围绕参与状态、思维状况、情绪状态和()。

A、交往状况;B、回答问题的准确性;C、上课的坐姿;D、课堂的气氛

18、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 25

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A、自我觉察;B、教学能力;C、思维能力;D、组织能力。

19、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运用和反思” A、集体讨论;B、听报告;C、民主讨论;D、理论筛选。

20、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即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A、思维;B、判断;C、运用;D、理解。

21、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与银河系的星数大体相等,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的电脑,控制论创始者维纳认为:“即使做出过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脑的潜能还不到百分之一。”这一事实说明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B、学生是具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C、学生具有情感发展需要;D、学生具有个性发展需求。

22、按本教材的分类“偏才、怪才、退学生”是属于

A、另类学生;B、学生困难学生;C、好学生;D、优等生。

23、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是表征学习、()、命题学习、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与创造。A、概念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个别学习。

24、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 A、教育的目的;B、课程内容的选择;C、教学过程;D、教学对象。

25、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B、内化(融会贯通的方式为主);C、外显(逐步清晰化的方法为主);D、意会(做中学的方式为主)。

26、儿童语言的学习和()的发展,是智力准备状况的主要标志。A、思维能力;B、联想能力;C、记忆能力;D、推理能力。

27、从古代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学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艺术,17世纪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把教学称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A、《大教育论》;B、《教育学》;C、《教育学讲授纲要》;D、《普通教育学》。

28、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A、教学手段;B、教学内容;C、学生;D、课程。

29、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他(她)的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辅导和()A、评价;B、备课;C、评价评价;D、科研。30、同等智力水平下,造成学习成绩显著差异的是

A、知识结构;B、智力水平;C、遗传;D、情意品质。

31、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设施环境是学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A、时空环境;B、物理环境;C、自然环境;D、教学环境。

32、学生对教师组织和管理的“权威”地位的接受,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紧密联系是()的两个重要特征。

A、良好的班风;B、和谐的课堂气氛;C、健全的班风;D、学校文化心理环境。

3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具有创造性说明学生是

A、学习的主体;B、自我教育的主体;C、学生是发展的主体;D、学生既有受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

34、合作教学的重要前提是

A、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可塑造的;B、尊重学生的人格;C、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D、师生学习共同体。

35、合作教学的空间是

A、教材的难度略高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B、克服困难;C、强烈的认知欲望;D、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36、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能够自尊自爱和自信自强;教师从“教人”到“终身学习”。这是()的教学原理。

A、教学相长;B、合作教学;C、师生互动;D、循序渐进。

37、记忆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性水平的教学和探究性理解性水平的教学这三个等级是指 A、教学水平;B、教学方式;C、教学行为;D、教学内容。

38、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

A、教学程序;B、教学策略;C、教学评价;D、教学目标。

39、教学模式的重要的、能动的要素是

A、师生关系;B、教学理论基础;C、教学目标;D、教学程序。

40、教学模式以实践中的案例提供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方式方面的参考,所以,教学模式科研帮助教师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模式的()功能。A、构造;B、解释;C、启发;D、推断。

41、美国乔以斯和韦尔通过对80多种教育理论学派的研究及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系统地概括了几类几种教学模式。

A、三类、23种;B、四类、23种;C、四类、32种;D、三类、32种。

42、探究训练模式是属于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43、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最为典型是

A、创造历程模式;B、意识训练模式;C、课堂会议模式;D、非指导学教学模式。

44、程序教学模式是()中最为典型的模式。

A、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B、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C、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D、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45、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策略是()。其中“1”是呈现学习任务或材料;“2”是指讲解先行组织概念;“3”是强化认知组织。

A、1-2-3;B、1-3-2;C、2-1-3;D、3-1-2。

46、着眼于人格()、行为()的两类教学模式。

A、发展、关系;B、关系、控制;C、发展、控制;D、发展、处理。

47、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和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B、生生关系;C、师师关系;D、教师和家长关系。

48、清晰、成功的教学,还必须以特定的概念或术语来实现师生对具体内容的共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认知交往地理解。这种交往是()的过程。

A、认知、情感沟通;B、信息交流;C、符号交流;D、多维度。

49、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变革

A、主客体关系;B、交往关系;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内容的选择。50、学生成就与教师的关系是由()进行研究。

A、布卢斐-古德互动观察系统;B、弗兰德互动分析模式;C、罗的体外策略分析模式;D、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式。

51、问题的答案是事实性的,回答的正确率很高,这似乎可以让教师体验到“让学生大面积成功的同时把错误率降到最低”的感受,但却没能帮助不同学生检验和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种问题是()A、过程问题 B、结果问题 C、程序问题 D、回应式问题

52、人种志交往模式在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报告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的观察、反思和反应的有些方法,它是在观察记录基础上的课后进行及时整理。这种报告方式称为()A、录音 B、实地笔记 C、访谈 D、调查问卷

53、教师研究课堂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A、调查问卷 B、录音 C、录像 D、社会关系图

54、布罗斐和古德曾经将由教师的的期望导致的学生成就失败的恶行循环称为()A、消极循环 B、失败循环 C、退步循环 D、期望循环

55、获取学生各方面的信息、经常与学生沟通和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是有效课堂交往情感领域策略中的()A、合适的期望 B、少说不(少否定)C、增加非语言交往行为 D、鼓励学生自治、树立自尊心

56、课程的本体功能是()

A、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培养人 D、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57、“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决定,重在问题解决”为特征的课程设计是()

A、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 B、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 C、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 D、以案例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58、20世纪末,课程和教学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对于这种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这就是()

A、课程与教学 B、教学与课程 C、课程教学 D、教学课程

59、()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该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即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

A、外观评价模式 B、差距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60、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确定并分析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方案,做好评价的准备工作”----“选择评价开始时间”----“分析评价信息,()”----“根据评价结论,提出改善评价对象行为,达到预期目标”

A、提供依据 B、进行统计 C、整理信息 D、形成评价结论

61、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这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其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

A、主导性、创造性 B、发展性、主导性 C、主导性、发展性 D、创造性、发展性

62、另类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主要目的,可解释性、监控、安置的基础上增添了另外一个目的是()A进行整体判断 B、提供榜样 C、培养良好的教与学 D、为检测而教

二、是非判断题

1、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2、成功智力可以通过智力测验的方法测出其中有意义的内容()

3、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传授和掌握知识()

4、微格教学中的教案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案是相似的,都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详尽描述。()

5、反思性教学时间可以分为三类,一时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时间前反思。()

6、“S---R”强调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由克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这是认知论学习观的观点。()

7、“S---O---R”的学习活动公式中,O称为中间变量,包括能力和倾向,能力和倾向作为两个中间变量,它们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导致人体行为或反应变化的原因。

8、学习的类型按学习的载体可以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

9、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是等同的两组概念。()

10、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是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是陈述性知识。()

11、由于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个人的默会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12、现代学者用“知识的冰山模型”说明,只有借助于默会知识的力量,人类所有的明确知识才有可能,人类的知识创新才有可能。默会知识是明确指示的“向导”和“主人”。()

13、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推迟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

14、执拗是情感未成熟的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反比的。()

15、直觉型的学习者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的内容,而感觉型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16、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有层次的步骤和严格的逻辑来理解课程材料;总体统揽型学习者倾向于以跳跃式,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

17、分析性思维是一种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形式,而直觉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时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18、要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学好的学科,冲动性风格的学生更利于学习;但对于不太需要注意细节或应急的任务,深思性(反省)风格的学生往往更利于完成。()

19、学生的竞争可以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20、学徒制最初是适合手工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学徒制教学是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形式。()

21、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不仅反映了教科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2、秧田式的坐位编排方式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

23、马蹄式的坐位编排方式,全体学生面向教师,教师最易于控制全班。()

24、教与学的行为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应用和教学评价。()

25、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及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26、教学模式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表达一种教学思想和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为某一教学思想或理论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型结构,并指明了该模式所对应的教学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秩序和关系,这是教学模式的解释功能。()

27、角色扮演模式是属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28、概念获得模式是属于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29、教学的本质即为交往,师生关系就是通过师生交往实现的。()

30、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学生,才能将所理解的“文本”注入学生头脑,这是教学最终目标。()

31、课堂交往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认识、情感沟通的发展。()

32、在提问策略分析模型中,教师第一个问题回答后等待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1”,提出一个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2”。()

33、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必须一味采取同情的态度,这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提高学生的“预期”水平。()

34、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反馈机制。()

35、研究发现,当教师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增加60%,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更高一级水平的动机和认知,反馈促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36、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是一种二元论模式。()

37、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更多地具有个人主义的观点,而不强调集体。()

38、活动课程在所有的课程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从学校教育产生即已存在。()

39、核心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外围课程。()40、与核心课程互补的是外围课程。()

41、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42、研究表明,隐性课程含有消极效果,必须注意改变和削弱其消极影响,依据一定的价值和规范,建构起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关系结构。()

43、研究性课程的评价,不适宜运用过程性的评价,而应该运用目标评价。()

44、课程改编的关键原因仅仅是生态与社会文化的不同。()

45、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国际上社会参与课程计划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发展中第三世界社会参与的趋向和工业化国家社会参与的趋向。所以,这两大类的根本目的也是不一致的。()

46、课程评价主要是指教育过程(校内)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

47、在课程的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许多教育者都倾向于采用结果评价。()

48、CIPP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49、目的游离评价是针对差距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50、差距评价注意到课程计划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并关注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以便及时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其它评价模式所不及的。()

51、教育评价的历史已经经历了三个时期。()

52、“鉴别质量、区分优劣、选拔安置”是指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53、早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故教育评价偏重鉴定、选拔功能,所以,在评价方法上偏重于实施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

54、传统评价从评价的标准看,追求的是科学范式下的量化。()

55、从评价关注的焦点看,传统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传统评价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行为目标是结果取向的。所以,课程、教学和评价之间被处理成线性关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

56、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它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57、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58、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5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整合,即通过技术促进多学科综合;二是横向整合,即将技术融合于一门课程。

60、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能力)、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是提示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多项选择题

1、朱熹是我国南宋的教育家,它的学生将他的读书归纳为六条,称为朱熹读书法。朱熹提出了哪些相当有效的学习方法:

A、循序渐进;B、学思结合;C、温故知新;D、教学做合一。

2、教育家与所在的国籍正确的是

A、捷克、夸美纽斯;B、美国、赫尔巴特;C、德国、瓦根舍因;D、美国、奥苏伯尔;E、前苏联、凯洛夫。

3、被称为“新赫尔巴特主义”的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是 A、前苏联的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B、前苏联的赞科夫(一般发展教学);C、德国的瓦根舍因(案例教学);D、美国的布鲁纳(发现式教学)。

4、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理论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A合理安排教学序列;B、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难度;C、注意适时强化;D、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

5、教师的知识一般包含三个方面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

6、教师主要对教学活动中哪些内容进行反思

A、认知的成分; B、批判的成分;C、教师的评价;D、教师的陈述。

7、范例教学对教学内容的三个质的规定性是 A、基本性;B、基础性;C、范例性(典型性);D、启发性。

8、教学案例是对一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描述,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教学案例的作用是

A、高度的拟真性;B、灵活的启发性; C、鲜明的针对性 D、开展行动研究。

9、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观念是

A、从经验中学习;B、民主讨论;C实践者是研究者;D、集体研究。

10、在家庭和学校中,“文化反哺”现象变得愈加明显,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分为哪三种基本形式 A前喻文化;B、并喻文化;C、后喻文化;D、反思文化。

11、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是

A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B、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C、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D、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12、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三种形式 A、合作;B、小组研讨;C、竞争;D、个体。

13、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养成社会交往的能力;C、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D、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14、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的,主要表现在

A、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B、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基础和依据;C、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践的生命力的体现和升华;D、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实践的生命力的体现和升华。

15、哪些因素有利于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A多些高级认知的问题;B、延长提问等待时间;C、回忆性的问题不少于70%;D、要求学生的回答要简短且答案唯一。

16、三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一层级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相当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的

A知识;B、理解;C、应用;D、分析;E、综合;F、评价。

17、教学的整体视野是将()整体考虑。

A、教学内容;B、教学方式;C、教学目标;D、教学水平。

18、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的教学目标有

A探究性理解;B、开放性转换 C、封闭性转换;D、说明性理解。

19、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变式是

A、直线式程序;B、曲线式程序;C、衍枝式程序;D、凯程序。20、在课堂交往中,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它们是

A,技能信息;B、知识信息;C、心理信息;D、实践信息。

21、在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有四种水平的问题,它们是辨认、()、推断(推论)、()。A、解释;B、记忆;C、理解;D、概括。

22、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主要是

A、生理因素;B、班级规模;C、心理因素;D、环境因素。

23、影响课堂交往的环境因素中教室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 A、噪音;B、采光;C、班级规模;D、温度。

24、形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主要是指

A、访谈的策略;B、调查的策略;C、情感领域的策略;D、教学领域的策略。

25、一般来讲,儿童的发展初期通常是外控型的,经常因为某个不如意而报怨别人。随着他们的成熟长大,大多数孩子认识到生活当中的许多经历实际上要靠他们自己来把握。教师促进这种转变的主要方法是 A、教师与学生分享学习的责任;B、让学生表现出责任感;C、教师要少做一些批判;D、教师要多做些批判。

26、对于课程的本质,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观点,比较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是哪三种 A、课程是社会改造;B、课程是知识;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

27、课程的基本功能是

A、传递文化;B、选择文化;C、培养人;D、社会文化的在生产。

28、在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中,三个具体设计的例证是

A、科目设计;B、学科设计;C、时间顺序设计;D、大范围设计。

29、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它也常常被称之为

A、儿童中心课程;B、实践课程;C、体验课程;D、经验课程。30、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科研将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研究型课程;D、校本课程。

31、上海市中小第二轮课程改革,将整个学习课程的结构按功能分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活动型课程;D、研究型(探究型)课程。

32、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故教育评价强调()等功能。A、改进;B、激励;C、导向;D、选拔。

33、传统评价的弊端是

A、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B、造成大量的成功者;C、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D、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34、理想型档案袋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

A、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B、系列作品;C、以及学生的反思;D、事件任务。

35、信息即使对教育的挑战主要是

A、学习方式革命;B、学习时空革命;C、学习内容个性化;D、资源共享。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D;A;A;D;A;C;B;B;A;A;A;C;B;C;C;A;A;D;A;A;A;A;B;B;D;A;C;C;D;B;C;A;A;A;A;A;D;A;D;B;A;D;D;C;C;A;C;B;B;B;B;D;B;A;C;B;C;A;D;C;B.二、判断题

Y;N;N;N;N;N;Y;N;N;N;N;Y;N;Y;N;Y;Y;N;N;N;Y;N;N;Y;Y;N;N;Y;Y;N;N;N;N;Y;Y N;N;N;N;Y;N;Y;N;N;N;N;Y;Y;N;Y;Y;N;N;N;Y;N;Y;Y;N;Y.三、多项选择题

ABC;ACDE;BCD;AC;ABC;ABD;ABC;ABC;AC;ABC;ABD;ACD;ABD;AC;AB;BCDE;ABD;AB;ACD;BC;AD;ACD;ABCD;CD;ABC;BCD;AB;ABD;AD;ABD;ABD;ABC;ACD;ABC;ABC.模 拟 试 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对,就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就打 “×”,空着不得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

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

2、《学记》发展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特别强调教师要“善喻”。()

3、朱熹在《进学解》一文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

4、韩愈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行以求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顾泠沅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又称为“青浦实验”()

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知识的产婆”。()

8、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9、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

中学”。()

10、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思想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

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1、前苏联教育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12、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发现式教学”,他认为要重视学

科基本结构和直觉思维。()

13、虽然教师已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性的特点,但“专业”的性

质还不充足。()

14、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1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化训练的最佳手段是让教师参加

提高学历的培训。()

16、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二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

识。()

17、能言传的是明确知识,不能言传的是默会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明确知识要远多于默会知识。()

18、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模式,这是造

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19、对反思教学,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简要的公式:“实践 + 发思

= 经验”。()

20、课堂教学理论一直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以杜威、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接受式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条是以赫尔

巴特、凯洛夫等人为代表的“活动式教学”理论体系。()

21、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学生发展包含:身体素质、道德素养、认

知能力、情感和信息素养的发展。()

22、一般地说,中小学生自己的个性还没有形成。()

23、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在教师。()

24、学生是具有自身发展需求的人主要体现在能动性和自主性。()

25、另类学生有时会被称为“退学生”,或被称为“偏才”、“怪才”。()

26、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知识 的运用等几类。()

27、项目学习是有意义活动学习的一种。()

28、反映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理性知识。()

29、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两类,程序性知识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

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如何做的知识。()

30、有研究表明,执拗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例关系。()

31、儿童兴趣的发展是突进的。()

32、在认知方式上,“辐合思维”又称“发散思维”。()

33、分析性思维是一种对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为特征的思维形式。()

34、课堂教学中的竞争可分为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

35、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

36、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37、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

环境等几个基本要素。()

38、课堂交往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

过程。()

39、分科课程,通常又被称为科目课程,有不少人把它称为学科课程。()40、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呈现线性的网状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

A.主导作用 B.中心作用

C.决定作用 D.重要作用()

2、提出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赞可夫

C.凯洛夫 D.奥苏伯尔()

3、发现式教学的倡导者是

A.赞可夫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鲁姆()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学习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5、实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哪些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A.优秀学生 B.后进学生

C.每个学生 D.特长学生()

6、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主动性 B.独立性

C.自觉性 D.创造性()

7、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的

A.发展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学习过程()

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 D.教育形式()

9、专家型教师,他们以哪种知识为主

A.明确知识 B.案例知识

C.策略知识 D.默会知识()

10、教学形态从班级制走向个别制,教学形式更能体现

A.自主学习B.因材施教

C.应试教育 D.兴趣教学()

11、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综合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2、《学记》提出了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是

A.学思结合 B.“善喻”

C.勤学深思 D.博学求精()

13、提出“敏而好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韩愈

C.颜之推 D.王夫之()

14、韩愈提出“尊师重教”是在哪本著作中

A.《学记》 B.《进学解》

C.《师说》 D.《大教学论》()

15、学生正确的道德态度应是,首先要学会

A.对学校的责任感 B.对社会的责任感

C.对家庭的责任感 D.对自己的责任感()

16、人具有巨大的潜能,研究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多少的大脑

功能

A.30% B.10% C.20% D.40%()

17、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过程,称之为

A.并喻文化 B.前喻文化

C.文化反哺 D.传承文化

18、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这样的学习者,其类型是

A.积极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直觉型

19、《大教学论》是谁的著作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赫尔巴特 D.巴班斯基 20、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

A.理论体系 B.策略体系

C.中介体系 D.实践体系、班级规模要适宜,据我国有关规定,在容量上每班学生为 人 B.45-50人

人 D.55-60人、我国周代以什么为课程

《六艺》 B.《春秋》

《中庸》 D.《论语》、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是

核心课程 B.外围课程

校本课程 D.显性课程、教育评价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A.泰勒 B.布鲁姆

C.豪斯 D.克龙巴赫、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什么评价

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整体评价 C.形成性评价、另类评价又称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常模参照标准评价

B.真实性评价 D.单项评价、校园网是一种

A.广域网 B.局域网

C.宽带网 D.窄带网、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正式于哪日开通

A.1995年10月 B.1994年10月

C.1996年9月 D.1995年9月、在计算机中,CPU是指

A.硬盘 B.主板

C.中央处理器 D.服务器、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起,用几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

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A.5到10年 B.3到5年

()

()

()

())))())()

()

()

()

A.30-35 B.50-54(22 A.C.(23 A.C.(24 25 A.C.(26 27 28 29 30

C.5到8年 D.4到8年()

31、Photoshop是一种什么软件

A.动画制作软件 B.图片制作软件

C.常用工具软件 D.网页制作软件()

32、《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孔子 B.韩愈

C.颜之推 D.王夫之()

33、把“温故知新”作为“人师”前提的学者是

A.朱熹 B.韩愈

C.孔子 D.颜之推()

34、在课堂上倡导“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的学者是

A.段力佩 B.李吉林

C.卢仲衡 D.顾泠沅()

35、在小学语文课开展“情境教育”的学者是

A.邱学华 B.李吉林

C.卢仲衡 D.顾泠沅()

36、提出“知行并进”教育理论的古代学者是

A.王夫之 B.孔子

C.韩愈 D.朱熹()

37、“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斯腾伯格 B.罗杰斯

C.加德纳 D.加涅()

38、“人的需要说”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A.罗杰斯 B.马斯洛

C.加纳德 D.夸美纽斯()

39、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自信心强,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反抗意识

和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要,对不愉快有更大的耐心,情绪表现广泛,这样的学生被称为

A.好学生 B.有争议的学生

C.另类学生 D.普通学生()

40、“学者怎么搞科学研究”属于

A.明确知识 B.默会知识

C.直接知识 D.间接知识()

三、多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全部符合题目要求,可能全部不符合,也可能有几项符合,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隐性课程也称

A.潜在课程 B.隐蔽课程

C.无形课程 D.自发课程()

2、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教育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研究功能()

3、现代教育评价的趋势是重视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数量化评价()

4、另类评价包括

A.实作评价 B.卷宗评价

C.个体评价 D.自我评价()

5、多媒体的含义包括

A.计算机交互综合技术 B.数字通信技术

C.文本、图形、图象和声音 D.局域网()

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A.资源共享 B.更快地传送信息

C.建立信息高速公路 D.联结因特网()

7、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A.虚拟性 B.情感性

C.开放性 D.创造性

8、信息系统中的人包括

A.信息系统开发者 B.信息系统管理者

C信息系统使用者 D.信息系统得益者

9、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

A.勤学深思 B.及时施教

C.博学求精 D.学习与独创相结合

10、斯腾伯格提出了

A.三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多元智力理论 D.数理智力理论

11、教师必备良好的专业品质和素养,至少可归纳包括

A.职业道德 B.学科知识

C.教学能力 D.科研意识

12、教师的数学、英语知识等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13、由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是知识的什么过程

A.言传 B.内化 C.意会 D.外呈

14、教学案例的作用有

A.拟真性 B.启发性

C.实践性 C.针对性

15、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包括

A.道德常识 B.道德态度

C.道德行为表现 D.道德品德

16、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

A.能力 B.气质

C.特长 D.性格

17、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是

A.教材包含了课程和教科书 B.教科书包含了课程和教材C.教材、教科书是课程的环境 D.三者是平行的关系

18、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发展性主体,包括

A.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B.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C.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主体 D.学生是班级的主体

19、教学模式的功能有

A.构造功能 B.启发功能

C.推断功能 D.综合功能 20、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

A.交往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B.交往是单维度的

C.交往是符号交流的过程 D.交往是策略形成的过程 答案

一 判断题 Y 2 Y 3 N 4 36))())))

())))))))

N 5 Y

((((((((((((11 16 21 26 31 36 Y N N N N N Y 7 12 17 22 27 32 37 N N N N Y N N 8 13 18 23 28 33 38 N N N Y N N Y 9 14 19 24 29 34 39 N Y N N N N Y 10 15 20 25 30 35 40 Y N N Y N Y N 二 单项选择题 6 11 16 21 26 31 36 A D A B B B B A 2 7 12 17 22 27 32 37 A A B C A B C C 3 8 13 18 23 28 33 38 B A A D A B A B 4 9 14 19 24 29 34 39 B C C A A C A B 5 10 15 20 25 30 35 40 C B D B B A B B 三 多项选择题 6 11 16 ABCD ABCD ABCD ABD 2 7 12 17 ABC ACD A 无 3 8 13 18 无 ABC D AC 4 9 14 19 AB ACD ABD ABC 5 10 15 20 ABC ABC ABC AC

本复习题集主要功能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并有效巩固书中的内容和知识要点。

敬请不要误解其与考试有令人信服的十分密切的关系。由误解造成的结果,编者遗憾地告诉您将无法承担任何责任。

您的理解决定您的判断,建立在准确理解基础上的判断是取得成功前提。

第四篇: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习题精选及答案2

5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5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5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5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5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6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6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3.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65.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6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6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6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7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7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7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73、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7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7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7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7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7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8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81、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8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8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8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8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8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8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8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8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9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9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9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9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9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9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9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9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100、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参考答案:

51、C

52、B

53、D

54、A

55、B

56、B

57、D

58、C

59、C 60、B 61、A 62、B 63、A 64、C 65、C 66、C 67、C 68、B 69、D 70、C 71、D 72、B 73、D 74、A 75、B 76、B 77、D 78、D 79、B 80、A 81、D 82、C 83、B 84、C 85、C 86、D 87、D 88、B 89、A 90、C 91、A 92、A 93、C 94、C 95、D 96、A 97、B 98、A 99、D 100、A

第五篇:教师招聘考试应试方法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师招聘考试应试方法

本文由哦起笔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教师职业是一个融道德、能力、生活实践、基础理论水平于一身的综合职业岗位。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师岗位的关注以及教师待遇的普遍提高,很多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都将眼光投入到教师这个岗位上,这样不但可以为教师队伍增添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推 动了教师招录考试如火如荼的进行。

一、教师招考范围及形式 目前,由于国家没有出现统一的大纲和参考教材,所以各地的教师考试呈现出地区教育 局自己命题、审核、招录的局面。华图教师培训专家在综合分析各个省市区的相关教师招录 考试情况之后,将教师招录考试考查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考查类型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考查方式,笔试部分考查的重 点是教育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规等,面试通常采用说课或是试讲的 方式来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具体学科的讲授,例如语文、数学等。2.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组合方式逐渐成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范 围。它不但对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各门科目进行考查,同时也会考查考生对于所报专业学科的 基础能力和知识,以上两部分会成为笔试出题测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重点。面试中采用说课或讲课的方式进 行考查,同时很多地区说课考查后会附带出现结构化的面试题目。总体来说,在笔试方面,虽然各地所考内容不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教材教法、教育政策法规,德育和师德教育,法律法规,班主任常识,教材教法,教师基本素质及你所报的专业知识,有些的地区还会出现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英语以及 时事政治的内容。在面试方面,一般就是专业课的考查,具体比如你面试的是小学语文教师,那么面试的题目很可能就是当地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的一篇,各位考上可以根据具体的科目 进行复习。说课或讲课之后考官还会即兴的出一些教育类的相关问题,对你进行考查,主要 考查教师的基础理论和应急处理能力及对教育事件的看法。

二、教师考录的复习方法 通过对教师招录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想顺利的通过教师考录,其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参加教师考录的众多考生中,不乏拥有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他们经常会认为曾经对所考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育学相关课程的复习中,常会抱 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对内容大致有了记忆的印象,在复习时,就不用在认真的去掌 握了,而这种考生的笔试成绩往往是不尽人意。因此,在教师招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考生 要认真对待,尤其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任何事情都是有法可循的,教师招聘考试的复习法同样有规律可循。下面是几个基本复习方法的介绍: 1.整体复习法 把所有的章作为整体把握,建立整体结构,除了整体联系之外,还可以进行前后的比较。比如说我们在复习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育学基础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的定义首先对教育学要掌握的几个

大的方面进行粗略的划分。根据狭义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学基础中,需要掌握 的宏观方面就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和教育的内在规律。再划分又能包括作为教师需要了解的课 堂以外的知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具体课上的相关知识、(教师和学生地位关系的把 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等)新形势下具体改革所产生的理论(新课改的课程理论、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所有的划分都不是固定的,每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理解 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学科理论的脉络,使得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有复顺序和条理。另外在复习某 个章节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可综合此章节的思路,可利用图表、图画的形式,对所复习的知 识进行再次的梳理,这样即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也能再次随学知识进行复习。2.以题促学法 首先复习之前,做题,复习之后,再做同一套题。这个方法对以前有过学习或是了解教 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相关考试学科的考生比较适合,首先做一份历年的真题,在做 题的过程中不但能考查目前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为下一步自己的复习做个参考。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考生就能明了如果以当时的水平去参加考试,那时的掌握程度会有多少,以 便安排下一步的复习。在经过一遍系统的复习之后,再从新去做题,这时首先是查漏补缺,再次也要培养自己的一种发散能力,除了要了解考查题目中正确的答案,也要对给出的相关 答案所能联系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这样无论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后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我们也能从容应对。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复习法 所谓中心,围绕着教材和大纲为中心,尤其是强调大纲。而两个基本点就是要以基础知 识为基本点;以重点为基本点。

三、教师考录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常搜集 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定会涉猎到和很多的书籍和相关的理论,无论我们是自己看书还 是上网、看报。对于考试的信息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我们都要善于搜集总结,以备自己在 复习时有多方面的参考。另外除了要多搜集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各家之言外(当然要有自己的 鉴别),还要多搜集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现实教育改 革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搜集理论界对这种种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尝试用自己的观点 进行阐述和解析,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2.多总结 对各科内容进行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整理和总结,最好能做笔记,把各种观点融合到 一起,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又可以边写边记,相对只看不写而言,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要根据大纲,在笔记上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分清主次,减轻记忆的负担。整 理过后,当然要及时复习巩固,翻来覆去的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可以随时增添新鲜 血液,争取与发展同步。3.善思考

记住不等于会用,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分析,多多理 解。复习时要吃透课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 解的要充分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熟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行,只有在理 解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才算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知识学活了,才能坦然面对各 种考题,才能做到运用自如。4.勤交流 交流才会碰撞出火花,交流才能真正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人喜欢闭门造车,自己 复习自己的,甚至害怕交流,以为交流之后自己就会少点什么,会吃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 错特错了。交流不仅可以锻炼思维,扩展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使自己对 该理论该问题产生非常深刻的记忆,从而不易忘记。可以说,交流或者辩论是学习的最好方 法。每一项考试都是一个艰苦、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其顺利完成不仅要有学习方法技巧的掌 握,还要有体能精力的支撑,以及良好心态的调整等。在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外的 困难,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虽然说坚持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如果放弃肯定会百分 百失败。所以困难面前要及时调整心态,劳逸结合,或者寻求帮助,力求尽快解决。希望大 家在备考教师招录的考试中,能够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方法概论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应试方法

    教师职业是一个融道德、能力、生活实践、基础理论水平于一身的综合职业岗位。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师岗位的关注以及教师待遇的普遍提高,很多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都将眼......

    土木工程概论习题汇总(答案)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 砖按生产工艺分烧结砖 和非烧结砖。 2.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 人工砂 。 3. 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中砂 。 4. 所谓灰是指 石灰 和......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答案)

    《教育方法概论》模拟练习题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礼记·学记》 (B)韩愈的《师说》 (C)韩愈的《进学解》 (D)孔子的《论语》 2、“形真、情切、意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 一、简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年7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 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 中......

    2014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全真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体现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3.有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激发学......

    特殊教育概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提干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