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00:2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做充分介绍

(二)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进行全方面的阐述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四)详细叙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

(五)介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做充分介绍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入手,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转 换;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从学生本身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

学生的帮助。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8)09-0119-02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就导致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意见下,本文采用如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广义概念:

计算机作为一个教学媒体,是帮助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只要提高了这个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开展,有利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这个教学活动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存在价值的,这个教学活动就应该被认为是“正统的”。所有这类的教学活动都应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和现状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质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任何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都要达到教学与学习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质是以计算机的各种特性和功能对教育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从而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其次,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育教学信息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的,而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图、文、声像、动画及活动影像等信息的存储、加工、传输和呈现。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人类学习本质上都是人为事物,都具有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适应问题,具有符号系统来进行高度抽象的功能等特性。因此,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中,人类可以获得新知,可以完成发现过程,可以发展创造性思维。第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对人类学习活动的模拟,在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活动中实现教学过程。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数字方式将表现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图、文、声、像、动画及活动影像等信息的存储、加工、传输和呈现,用户可人机交互方式使用,以便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活动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以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成了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按照这一理论推断,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唯一要素,课件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一线的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时也经常抱怨课件的缺乏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认识是有失偏颇和错误的。这种狭隘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观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工具作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丰富内涵,从而大大缩小了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空间。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直观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微观、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真实化、形象化,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被割裂的静态的缺陷,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2)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实现情感领域的教育目

标,全面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课堂上如果单纯讲解,很难吸引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些能用微机演示的教学用电脑演示给学生,即直观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加强学法指导

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教师应在课前讲解,说明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最后归结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如果进行过快,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让计算机演示,由学生来进行,计算机会对正确与错误加以评判和解释,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问题可通过编写一些选择题,供学生选择,选择正确计算机会给出一声喝彩或一张笑脸、一副美景,若选择错误,计算机会给一声鼓励或发出一种声音给学生重试的机会等,激发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的影响

1.教师向导师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经从“教”转变为“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信念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具备区分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信息作弊、侵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2.教师向教学合作者的转变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各种技术把跨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课堂,他们支持地理上分离的研究单位、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公平地获取专门知识、信息和工具的途径,因而对教育改革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制度上分离以及个体之间的工作相互隔绝的状况。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以共同合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学科教师还可合作开发教学软件。在教学中还可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使教学内容产生变化,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化认知工具;另一方面,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1.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文字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形、图表,不能用声音、图像、动画一体化的表现教学内容。近年来随着电化教学的开展,也只能用录像、录音教材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可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等。这些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形成了一种多媒体信息表现形态的结合体。这样,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括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过程;对于事实性知识用声像去揭示等等,而且多媒体存贮信息量大,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甚至同一教学内容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克服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易读性强。

2.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组织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文字及其辅导材料都是以现行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知识内容的结构及其顺序都是以教为主,阅读时顺序性很强。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教授下获得正确的事实、概念、原理及其层次逻辑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因而,传统教材是一种教授材料,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而且难以促使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的有效迁移。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采用了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层次网络模型,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便是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络结构是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认知形式,既包括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五、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比如在讲解相关概念时,我们可以自制一些投影片(PowerPoint)。演示时形象比较醒目,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结合课上的提问和讨论我们可以使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容易理解。这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2.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知过程。而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是在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教学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渐进、形象、灵活等特点,它所呈现的直观画面不仅可以反复出现,而且可以适当调整演示节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加工处理信息。

3.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合理、稳定的认知结构

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力,但并不很强,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样接受的知识信息是简短的,建构起来的认知结构就会有漏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比较完整清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并揭示出其本质特征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同化顺应,使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六、结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短深入,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认可。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在实践中去进一步发展、总结和完善。[参考文献] [1]李文静.关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利与弊的再思考[J].重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2]杨曾.浅议计算机辅助教学[J].时代人物,2008,03.[3]王继红.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与弊[J].中国科教创新导 刊,2008.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he Impact of Teaching ZHANG Yan-p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concept of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conver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eaching 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uter-aided Teaching students for help.This study can hope for the relevant areas of research to contribute.[Key words]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teachers;study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

黄蜀平重庆市酉阳民族小学(409800)实践证明,适时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加快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放飞学生的心灵想像 小学生天真、稚气,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课文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活泼的动画及美妙的声音并呈现给学生,对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进入文章意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文中的文字形象变为活生生的真切感人的实体形象,把抽象的文学意境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把学生难以感知的现象情景、过程通过图文、声像充分展现出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登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感受小路的危险来领悟人物的品格,我决定让学生扮演列宁走险路,同时演示惊险的画面,配以急促的音乐、巨石滚落悬崖的声音以及惊恐的旁白,使学生仿佛置身悬崖峭壁之上。学生经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后,我问:“如何理解列宁下山时要走险路?”学生们畅所欲言,兴趣盎然,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始终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电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动并存”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动感等特点,可以生动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不仅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而且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引导学生独到、深刻、灵活地思考。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知情统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多彩、极富情趣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象,美妙无比的声音效果,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融语文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于一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你能时时看到学生如花的笑脸,你能时时听到学生开心的笑声。学生始终表现出活泼、开朗、善言、善思、善于发现、感情丰富、积极参与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合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学生对更赢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不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片,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演示投影片并播出配音,指导学生观察思 考。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创造性推测: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就拉弓振声,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速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难点突破了。电化教学引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会有非此即彼的现象,如有了实物投影就可以不用幻灯机,但这只是不同模式应用层面上的非此即彼,而不是这两种模式本质上的冲突。对于传统电教模式下的研究成果仍具有它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

2.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硬件配置方面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3.电教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一种新的电教模式的健康运作需要有切合本地实际的经验作指导。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用英“文Com-puter Aided Instructing”表示,它的缩写为“CAI”,它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们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一、提供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授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创设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中,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较容易地体会了教学内容。多媒体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提高教学效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的步伐,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

四、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而且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会摇尾巴的狼》的情景创设时,可以把形象的动画、适当的音乐和鲜艳的色彩结合起来,再配上狼和老山羊的对话,并在老山羊说完“你不会活太久了”以后,动画、音乐和配音嘎然而止。接下来让学生想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潜能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创造性思维获得了培养。

五、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利用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动画:公鸡每天天不亮就打鸣催人早起。然后提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学生答“道这是一只勤劳的公鸡。“”这是一只

美丽的公鸡。“”这是一只能为人们做事的公鸡。”„„这时巧设悬念:以前这只公鸡是什么样的呢?接着播放前几个自然段内容的动画,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化解课文难点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讴歌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课文虽然篇幅不长,却构思精巧。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歌颂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崇高品格。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另外,本文是作者60年代初的作品,现在的小学生对那时的社会背景很陌生,这也给本文的学习加大了难度。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白杨的特点。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和“生命力顽强”的品格特点后,播放自制的第一段录像: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画面上,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插蓝天,在茫茫黄沙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学生在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感知了白杨树的特点,加上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建设者建设新疆及新疆变化”的录像突破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了解新疆建设者的品格,发现白杨树与建设者的共同点。当学生通过交流查找的资料,初步了解了一些新疆建设者建设新疆的事迹后,再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边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心中充溢着对建设者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发现了建设者与白杨树的共同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利“用文字片”“和图文片”巩固教学难点。在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了白杨树与建设者的共同点后,用自制的文字片出“示爸爸说的话”,请学生朗读,从而进一步理“解爸爸话”的深刻含义:借对白杨树的赞美来表达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然后,再出“示图文片”,本片中的文字部分还是“爸爸的话”,背景部分的图片共6幅,3幅是白杨树在戈壁滩上防风固沙的景象,3幅是建设者辛勤劳动的情景。爸“爸话”的两层含义:既赞美白杨树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的品格,更赞美了建设者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图文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到这里,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借物喻人,借赞美白杨树赞美边疆建设者。

七、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文采华丽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架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到课文深层的美的内涵,获得美的体验。如课文《荷花》所表达的自然之美,蕴涵在图画和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景的美和情趣的美。为了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生长美,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中“的冒”字,设计了一幅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丛中冒出的情景动画。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并要求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情景。同学们说出“了长出来“”、钻出来“”、伸出来“”、挤出来”„„我再让同学们和作者的“冒”字作比较,说说这“个冒”字好在哪里?说明了什么?学生答道“:说明白荷花的生命力很顽强。”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欣赏课件仔细品“味冒”字,学生感受到了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那喜人的生命之美。

八、体味语言美感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非常有利于学生抓住“诗眼”,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九、接受情感熏陶

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师必须在对作品进行鉴赏、深入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情感信息。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月光曲》的情境中,欣赏、品味,激发学习的欲望。课文重点段内容含蓄,我用精心制作的软件,把宁静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和狂风巨浪、雪亮浪花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随画面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随着逐步展示的直观画面和乐曲的节奏变化,学生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道: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月光曲》,他的作者就是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贝多芬自幼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贝多芬11岁就被送到剧院的乐队当演奏员,22岁时他来到了音乐之乡的维也纳,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音乐作品表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领悟到了贝多芬遇知音时的激动和对盲姑娘兄妹俩的同情,以及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的愤恨。信息技术研究

(四)详细叙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等范围极广。计算机及相关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新型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在2000年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时教育还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都提出了在中小学逐步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将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教学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我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近几年将计算机融入到小学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介绍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一、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将计算机融入小学教学工作中

作为小学生来说,主要特点是好动,自制能力差,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爱好新鲜事物,以兴趣来主导自己的学习。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被现在的小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深刻变革也是必然趋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要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现在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从小学阶段就需要学习的一项新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他们成为对固定的学校和班级模式的一种新尝试。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网络和多媒体的环境中,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以教为主,教学过程是线性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在计算机融入到教学中后,学习内容具有了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变为多媒体化,这样做是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间的差异的。小学生当中每个人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认知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经常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可能在上课前很少接触计算机。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我将计算机上面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不同的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我要求我的学生提前完成布置的课业任务的,要帮助其他同学。所设定的一些简单而又有趣的任务,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能完成,可以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及学生们对计算机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会设计制作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件,让学生去完成。他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是请教别人,或是互相协作配合,完成课件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小树立一种合作理念、集体观念,这也是团队精神的最初体验。

二、随机设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的是和学生一样的多媒体和信息网络的教学环境。作为教师我们能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我熟练地掌握了Windows2000、office2003、字处理软件、文稿制作、网页制作、课件编制等计算机技能。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完善的现代化计算机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教学用局域网,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素质。

教师自身技能的培养和学校的硬件建设,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提高小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而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模式的改变才是关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是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处于初始阶段,记忆力强。根据这些特点,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来设定任务,引导学生去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变为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

在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中,我根据授课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提醒学生们一个问题也许不止一种解决办法。让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所做的答案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然后我将学生们的答案分类整理汇总。每一个学生最后都可以在电脑桌面上看到共享的答案,让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我再予以讲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生动和易接受得多。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不只是讲给他们听,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多动手,多操作,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让他们放到系统的留言簿上。我会十分重视他们写的这些内容,给予解答和肯定,这样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得到认同感。

在教学中,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操作及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再只是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师成为教学资源、课业资源、信息的设计者,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职能很大一部分由计算机及网络替代,通过网络及计算机,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中,随着计算机在我们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教育及教学模式发生着深刻变革。使计算机成为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助推器,而不是新的学习负担,这是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的。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体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小学生的自信、自我认知、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广泛。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2]宋连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3]信息技术.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2.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初步探索将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教学的一些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小学教学应用

(五)介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得到生动、高效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一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其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情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课文描写的是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去过那里,很难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西双版纳”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广阔时空,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象。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较好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对信息重组和变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还能促进学生建立新旧信息间的内部联结,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得与保持。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回乡偶书》一课中,学完诗文后,可由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怀乡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观看者,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零距离交流,可以使教师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指导,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学习《鸟岛》一课时,可以建立“青海湖鸟岛”“、鸟岛”两个主题学习网站,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满怀热情地展开学习。“青海湖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关于青海湖鸟岛的知识平台,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可以了解到鸟岛的各个方面知识,还可以通过留言板交流网站上没有的知识。“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课文内容的学习的平台,这个网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通过这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留言板交流信息。基于这两个网站,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就能够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完全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效益,求得最佳的效果。【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李文琪、解月光《,中国电化教 育》,2001年11月).[责任编辑:张新雷]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邹宗勇1安君生2刘晓静3(1.章丘市官庄乡青野小学山东济南250207;2.章丘市官庄乡闫家峪小学山东济南250207;3.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山东济南250207)【摘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已经进人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古诗比较重视诗歌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常利用电教手段,沟通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欣赏效果。在教学《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时,虽然教材给出了一张图片,但是区区一张静态的图片又怎么能够将长江冲破天门出奔流东去的气势描述得呼之欲出呢?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长江的大气、浩气和生气,在看长江汹涌东流的同时,配上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的古诗荡气回肠的吟诵,把语言变为可知形象,以声传情,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不言自喻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三、巧妙设疑,拓展思维

在教学中,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我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四、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平时,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

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人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个个笔下都能生花。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西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走进教育领域,走进学生课堂。把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教师不易讲清楚或学生难懂不易掌握的知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就多媒体教学在我县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个人的体会和观点。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教学,推动改革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育教与学的改革。多 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 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增多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

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 统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有机

地结合起来。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等信息融为一体,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它 可以突破教材体系、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的制约,还给 学生一个生动、具体、奇妙的世界,使学生由过去的 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创设了“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氛围,有利地促进了教与学关系的和 谐。多媒体的运用还促进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1)教学方式的改革。多媒体技术改进了传统的

教学方式,它由传统的集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既能进 行集体协作教学,又能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方式。由此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使教学方 法更灵活。多媒体技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其他的 教学形式不能比拟的。

(2)学习方式的改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 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图文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 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也将学生从

“一言堂”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 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让学 生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 性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 解、掌握和记忆,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呈现过程,动静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利用

课件将学生要掌握的新知分层次地展示给学生,使他 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将静止的知识变成鲜活的内 容,实现动静结合。将难的内容简化成条理清楚的知 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情趣,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演示 了以下几组课件。

课件一:风光片———美丽的清原,逐步将镜头特 写到河堤公园的一块空块。提出问题:公园准备将这 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铺上草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课件二:播放一个简易图。平行四边形的长5米, 宽3米,每个小格代表1平方米,数数、拼拼共有多少平方米?通过学生交流、汇报,得出数拼的方法和结果。课件三:学生汇报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 形。教师边归纳边演示(用多种方式),然后推导出结 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以上课件的演示,呈现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这样

[摘要]把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教师不易讲清楚或学生难懂不易掌握的知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小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2007)12-0100-02 ·100·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方法,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这样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 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思维,突破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音、像、文于一体,能把教学 时学生不容易理解、难学会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解释 清楚。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例如,教师在组织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考虑 到学生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 样,无法体会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更不能走进文中的 诗情画意,为此分别演示了以下课件。

课件一:有关桂林山的风光片。通过观看让学生 从感性上体会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课件二:有关漓江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感性上 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再让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想想作者笔下 的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中心句入手,进一步 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更深处。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 顺”。桂林的山水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呢?让学生仔 细品读,美美地读一读,使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语言 文字中的情感,体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水多 么令人陶醉,从而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 采。

课件三:有关游人乘坐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

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心灵上来理解山与水 的特点,并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倒映着这样的山———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课结尾 采用图片加音乐的方式,再次荡舟漓江,使学生加深 了对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身临 其境地到桂林山水风景区旅游了一番,很轻松地突出 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层层 深入地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同时培养了学 生的美感和语感。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知识又必然要服务于

生活,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 学中,尽量把书本知识放到生活实际中去学习,学生 就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后更有成就感。例如,教师 在讲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制作并运用了以下课件。课件一:明明家正准备为房屋粉刷涂料,爸爸让

明明算一算该买多少涂料合适,明明该怎么办呢?请 大家帮助明明。

课件二:有关明明测量室内墙壁及面积计算的短

片。观看后,比较一下明明的做法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课件三:有关明明在商店和阿姨的一段对话,最 后把涂料买回来了。明明和阿姨的对话是什么? 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

去,将自己的想法和明明的做法作对比,当学生得出 正确结论时,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五、运用多媒体,方便教师,提高质量

我县大部分小学安装了远程教育“模式一“”、模 式二”。经过使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为教师备课 上课、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创造了条件,能把教师从收 集资料、整理信息等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远程教 育资源为我们准备了大量信息,如课堂实录、教材辅

导、教学案例、专家讲评、课件、课后习题、辅导材料等 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料。教师可以直接从资源库中下载 课件和资料,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或者进行二次 开发,拿来我用,这样就可以为老师制作课件节省大 量的时间,更方便教师备课。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 毁灭》一课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找如下内容。(1)知识背景。(2)课件。包括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火烧圆明园 两部分。

(3)参考资源库中的教案,编写出符合本班实际 的教案。

(4)观看优秀教师上课的实况。

通过以上的准备,上课时显得得心应手,学生学 起来也轻松愉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时,必须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一定要认识到,教材仍 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多媒 体只是起辅助作用,用来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生动地 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是 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渗 透,这是多媒体无法做到的,而且多媒体不具备对课 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所以在课 堂教学时,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 并用,处理好它的主次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最 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呈现 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再现与教学内容完全吻合的生 活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全面调动 学生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通道。因此,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 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责任编辑:王伟)·101·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肖登权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 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动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 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 娱乐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传递教学信息,从而实现教 学的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

直接动因,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王冕学画》时,王冕开始画得不像”,这时 在屏幕上出现他开始学画的荷花圈(形状不像,运笔不流 畅)“,可他不灰心,天天画。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 里采来的一样”。屏幕上又出现了后来画的荷花图(与湖 里的荷花一模一样)。接着两幅图在屏幕上同时出现,让 学生进行观察对比,讲出为什么会画得跟湖里的荷花一样。这些生动的动画影像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使课堂气氛异常 活跃,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形象鲜明的对比,认真阅读课 文,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王冕学画成功的原因是“不灰心, 天天画”,从而懂得了做事不灰心,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 道理。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 生,在刚上课时,情绪很难马上平静、稳定下来,如果运用 图像、动画、声音、颜色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则一开始就能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一 上课,大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张运用动画制作的飘飞的纸片, “这是什么呀?”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心里装满 了疑惑。接着纸片展开,原来是一则寻人启事:“我们是一 群小蝌蚪,我们的妈妈不知在哪里?请小朋友们帮帮忙, 帮我们找找妈妈吧!”同时,传出小蝌蚪们无奈而可怜的话 音。就这样,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顺利地进行下面的教学了。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

理解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 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 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在《小蝌蚪找 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 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 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 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我充分发挥多媒体 的优势,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并设计制作成慢 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地 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 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他们理解了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 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在 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 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让学生看着屏幕就能认识 生字,还能让他们知道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范句等, 既清楚又生动,效率也高。如复习《王冕学画》的生字时, 我要求学生边听边输入。如听打“省”字,成绩差的学生能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输入“省、节省”;成绩好的学生 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输入“省、节省、省时、省电、省吃 俭用”等,把自学课外书所学到的知识也显露出来。然后 利用多媒体的广播功能直接反馈给学生,从而激励学生积 极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识字能力。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无 疑是既“活”又“实”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 的潜能与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爱学乐学。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 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 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 彩。

小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于佳王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指出了多媒体教学在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弄清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对于如何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应用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它能够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数据库、声音等多种媒体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为一体,并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人机双向交流,具有生动形象和友好的人机界面,以及非常方便的媒体跳转能力。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大量地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建学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若使用不当,会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要扬长避短,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辅助作用。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通过近一段多媒体教学,深刻的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来说有下面几大优点: 首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

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次,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信息的集成性、人机实时交互等特点,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使学生扩展感知时空、激发质疑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大发展,也提高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大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发挥多媒体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2.1多媒体教学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更是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发展的教学体系,这是构建多媒体教学体系的基础。

2.2在多媒体教学中更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通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们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体会到,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之间语言的交互、情感的交互和动作的交互,达到师生互动,从而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以主动方式获取知识,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管什么性质的课程,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可以从网上获取很多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且多媒体课件一经设计完成,便可年复一年地使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播放课件,教师全神贯注于显示器,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光忙于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结果彻底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我们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应当走出播放课件的误区。因此我们主张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相结合,仍以传统的讲述加板书为主,将多媒体演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过多的文字叙述、图表,可以辅以大屏幕显示;对于过于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现象、不可见的过程,可以通过大屏幕形象地演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节省了部分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或启发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3多媒体教学还应该表现出教学的艺术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应该表现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一节内容丰富,各种媒体素材巧妙组合画面优美、富有深刻教育内涵的多媒体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给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这点是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较高层次。

3合理性建议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搞得更好。

3.1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硬件,就无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没有软件,同样也不能发挥已有硬件的作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与普及,软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开发的利用日显重要。因此如何使软件和硬件的配备相适应,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媒体硬件配备过程中,有些细节问题要考虑全面些,比如控制台的位置,投影的位置和与传统教学媒介如黑板或是白板的距离等,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克服两者不足,发挥最大优势。

3.2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的讲解借助于传统的黑板、粉笔也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改善了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3.3处理好教师与计算机多媒体的关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确能替代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那种认为机器能代替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计算机总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的;课件需要教师制作与开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去引导。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更要走到学生中去,用自己的感官和肢体语言和学生交流,而不是完全借助于计算机教学。责任编辑:杨帆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青龙小学 张鑫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到学习中去。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每节新课都避免不了学习生字,生字的教学大都是学生看,教师讲,或是范写,迫使学生强制性地记住生字,而往往碰到生字多,笔画复杂,且有容易搞错的笔画、结构时,学生常会张冠李戴。分辨不清了,而强制性的机械识记,因缺少了感性的成份,所以容易遗忘,错字、别字就会不断出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生字的音、形、义进行有序、趣味的编排,通过编程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亲身的体验,学生的记忆就牢固了。

1、帮助学生读注音,区分同音字。教师上课出示生字时,可事先配上生字的读音,鼠标轻按,学生就能听到正确的读音,可以跟读。要注意的地方,如:后鼻音与前鼻音,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字,可将这些注音的部分变色,提醒学生注意,同时还在拼音下出现相应的字。如,教学“风”时,学生跟读出示读音,并说明“风”是后鼻音,可将eng变红,此时设立热区,学生可自由点击如读成fen,则变为分,读成fong是错的,屏幕上也可出现“×”提醒学生注意。或在教学中有读音相同的字,如有“蜘、知、、只、支”,这些字都是同音但字不同,在教学读“蜘”后,也可没立热区,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读一读,在课堂中就逐步消灭别字,同时新旧知识也得到了巩固练习。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听、看、读有了亲身体验,字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2、学会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中国的文字奥妙无穷,多一笔少一笔字义,读音就差之千里了,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对字缺乏整体性认识,遗忘率高,笔画多而繁的字识记就更差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有趣的字的图案,通过图画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事倍功半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慢慢地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图文并茂,理解字词义。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说出一个词的意思是非常难的,有时他们明白了,可说不出所以然。在教学字、词时,可通过图画或画面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劳动”一词,它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时教师可出示人们在果园里劳动的情景画面后,再请小朋友说说,人们在干什么?最后教师解释,刚才说的“摘苹果”、“剪葡萄”等都称为劳动,这样意思就一下子清楚了。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听说训练是语文低段教学重要任务。而现代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从学生刚入学,我便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看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连贯的画面,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一天晚上,小女孩在家里认真地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给原本枯燥贫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使多媒体技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第三篇: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多媒体计算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PPT课件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再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我在教《雨后》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倾听课文的朗读,图文并茂,使学生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低年级的阅读课文,一般比较生动、有趣,情境再现十分容易。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喝水的部分时,先播放动画,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书上哪一部分写出了这一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没有感知到的部分,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的学习。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但是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而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

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

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

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4利用多媒体突破朗读中的难点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即使能够做到。但由于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仍然难以达到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效果。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5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5.1适可而止

在教学中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束鲜花》时,将《祝你生日快乐》一曲引入课堂。尽管“祝你生日快乐”与《一束鲜花》都涉及生日这一相同的题材,但《一束鲜花》重在表现亲情、母爱的珍贵和对母亲的怀念,;而欢快的“祝你生日快乐”则表现了生日时的幸福与愉悦的心情。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

5.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

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智能平板电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突然实现了电脑走进课堂的梦想,我感觉豁然开朗。智能平板电脑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应用在课堂中,由原来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老师们都想改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力求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大信息的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尝试,探索创新,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就英语课为例,与大家交流智能平板电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智能平板电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也是与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兴趣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他们才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陶醉于学习之中,乃至达到自我境界,形成一种期待的求知欲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扣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1、利用动画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从动画设计的创意来看,画面要鲜艳美观,动作要精心设计,注意对象与背景形成反差,声音与音乐形成对比。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地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于是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2、看视频,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多媒体教学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可以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第一个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

多媒体教学,可以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新课程小学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抓住黄山的三个主要景点的特征,描绘黄山的美景和奇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从网上收集了很多有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的风景资料,配之幽雅的音乐),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黄山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黄山最具代表性的“迎客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这棵松树长在哪儿?”“这就是迎客松最奇的地方。”“那么这个‘奇’字该怎样写呢?”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3、点击四线三格,规范字母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分析字形理解字意,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新课程小学语文第二册中“弓”字的笔顺和第三笔(ㄅ)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弓”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ㄅ”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都”、“教”、“甜”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绿”中的“氺”;“冷”中最后一点不要忘记;“声”中的“士”是上横长,下横短,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在教“禾”字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

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对比显示。如:好、妈、请、爸等合体字,部首是红色的、偏旁是蓝色的,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较早较好地让学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学生很快学会了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而不是一笔一笔的零星记忆,这就简化了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在范写时,屏幕上可以出现一个较大的田字格,教师可根据需要调控“描红”的速度。学生跟着屏幕逐笔“描红”。书空完毕,田字格中出现的是笔画形状准确、布局合理的范字,右边是同步显示的该字的笔顺。这种比传统书本、小黑板字样更清晰、对比更强烈的范例,使学生一开始学写字就有规可循。经过这样有序的训练,学生的字一般都写得较整齐规范。

二、发挥平板电脑功能,指导细致观察,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总结出写作后,应借助多媒体网络功能逐步演播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时,第一次放映录象软盘,意在显示拔河比赛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当学生有序地把比赛经过叙述完整之后,再运用多媒体网络功能展示赛前准备、比赛经过、赛后场面的情景及某些特写任务的写作、表情,并且对需要重点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镜、放大、重播等处理,为学生提供可控观察。从而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通过分析、鉴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比赛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让人最激动、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迅速清理比赛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描写,也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当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即练习写作文的重点部分。可见,多媒体网络提供物象使观察作用大、效果好,学生写作有序,有物有情,实现了重点的突破。

三、充分发挥智能平板电脑的认知作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精心策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事先设计出课件,引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来解决。由于以小组形式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起,又为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能够冲破教材和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应有的效果。

创设激趣氛围,诱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注意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课伊始,或播放引人入境的音乐,或演示绚丽多彩的画面,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对表达对象的有意注意。例如:我在教学My school中的句型A:Where is the library? B:It is on the second floor.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这篇作文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了拔河比赛的录象软盘,学生们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了比赛之中,个个兴致盎然。接着又把这次训练要求配以有趣的动画演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写活动的记叙文,既要写清楚活动全过程,又要点面结合,写好重点部分,突出活动特色。这样,不仅创造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记忆犹新,为后面的写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3、依靠多媒体网络,提高师生评改作文的效果与质量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作文批改更是一项需要掌握方法的工作。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实物投影、电影显示、放映软盘、录象收听等,把学生写的好的或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通过学生互评互改,集体评改,总结优点,给予表扬,寻找毛病,及时纠正,不但提高了修改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了欣赏水平,而且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学生直接大面积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斟词酌句,实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宗旨。

在作文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好作文进行编辑整理,打印成册。看者自己的作文被别人欣赏,看者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心里的高兴劲真是无以言表。有的同学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有的同学请老师为自己的作文写上评语,有的同学精心设计了封面,还有的同学甚至制作了光盘。在一次一次的删选、整理中,在一次一次的设计、改进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欣赏他人的意识也增强了。

一、智能平板电脑辅助英语语音教学 拼音字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传统的拼音教学,教师既教得累,学生也学得很苦。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设计

苏教版如

i u ü

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运用动画演示,揭示拼读规律 拼音教学中,准确拼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字母读音与表音的图片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如“p”的发音与“猴子爬坡”的“坡”联系起来,我们还要开发更有效的手段来突破拼读教学的难点。

口腔动画,辅助发音 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这些在网上都有)。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动画演示,教学拼读

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设计了“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了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儿童的认识能力,关系到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一生的成长。就汉字本身来说,由于其演变历史的久远和造字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汉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字,尤其对于以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音字、形近字的频繁出现,为他们的识字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当前小学实施的新课标语文中,每篇课文都有10到12个的识字任务,而现在的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机械记忆、重重复训练、学生学习枯燥无味、兴趣不高的现状,运用多媒体,把声、像、动画等信息引入课堂,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还可以为他们展示汉字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而解放孩子们的学习,让洋溢着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无意识识记代替痛苦不堪的反复训练、机械识记,提高儿童识字效率。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识字教学,是提高儿童识字效率的新方法、新途径。

1、。

2、3、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内容。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我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令”、“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令”繁衍出“领、铃、零、岭”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漂浮”和“飘浮”两个词语中的“飘”和“漂”,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漂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这个词语跟水有关,闪动偏旁“氵”,加深刺激,再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接着随图出示“飘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它与风有关,是“风”旁,闪动“风”,也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漂浮”还是“飘浮”。这种由图到字(词),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我早在一年级下的时候就训练学生写话。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话,到现在写三句以上的话或段。当然在写话中,学生写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 “?”(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 “?”(受九影响),念写成“?”(受令影响)。小学生写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4)读字谜猜字。

这种形式是学生最受欢迎的。如:“大雨推倒一座山”———雪,“人在门中站”———闪,“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的欲望,要自己给新学的汉字编顺口溜。学“天”时,有的同学说:“大字上面加一横”,有的说“一人顶个二”,学“入”时,有同学说出:“人字照镜子”,还有的如:“国”———口里含块玉,“会”———人在云上站,“雷”———雨在田地上等等。这些充满稚趣的儿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知识的练习。学“月”时,就有“什么时候的月亮最圆”———八月十五;“弯弯的月牙象什么?”———相继出现小船、香蕉、眉毛等图象。这样就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配合所学汉字,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做些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增强观察力,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5)游戏巩固识字。

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我在教学新课程小学语文第四册《找春天》一课中,学习到初读课文、认写生字在这个环节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点击出现生字画面),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在学完生字以后怎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巩固生字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只只忙碌可爱的小蜜蜂,要到花园去采蜜,可是今天的采蜜要聪明的小蜜蜂才会有收获,利用奥斯韦尔制作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利用鼠标把一只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对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词语相对应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会快乐的开始采蜜。如果找错了,小蜜蜂只好又飞回到原处。这样不仅加强了演示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鲸》这课时,在课的开始,有一位教师首先放了一段鲸的录像片,学生亲眼目睹了庞大的鲸在海洋中遨游的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鲸吗?”用录像的形式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情境,带着他们来到了茫茫的大西洋海底,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须鲸吃食物的温柔和齿鲸吃食物的凶猛。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接着开始提问:“你能读出鲸吃食物时凶猛的感觉吗?”在饱满热烈的情绪中,一只只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在教学《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又如学习《海底世界》,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个村庄的故事》一课虽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好课例。主要讲了早先有一个美丽的村庄,那里村民为了眼前的利益无节制地砍伐树木,用来盖房、造梨、做家具......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林越来越少,一个雨水的季节,村庄不知被洪水卷到何方。为了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我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小村庄的变化过程:美丽恬静的小村庄中,树木郁郁葱葱,鸟语画香,在斧头声声重击下,一棵棵哀叫着倒下。在雨水多发的八月,凶猛的洪水咆哮而来,美丽的小村庄顷刻间被洪水吞没,洪水过后,只留下了裸露的土地„„看到美丽小村庄最终变成这样,听到阵阵斧头的重击之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砍伐者的愤怒之情,对小村庄的惋惜之情油然而生,然后,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就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是一封信,是一个牺牲在维和战争中的烈士的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在信中强烈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让学生细细品味课文,感悟文中悲情

A、战争使雷利永远地失去了爸爸,两年多了,他们全家一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爸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快速读读全文,找出描写“爸爸”有关句段反复读一读,想想“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的牺牲会带给他的亲人如此巨大的伤痛?(找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生: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生: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出色的人才。

B、如果你有这样一位爸爸,你会感觉怎样?有这样一位爸爸,家庭又会是什么样的?

师: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失去了自己至亲至爱的亲人,心情会怎样呢?(无限的悲痛和无比的思念中)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的这种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说说你的感受吧!(自由读、指名读、同学互评)

师:(深情而激动)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这里抓住了几个细节的描写?(征衣、手表、嘴)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他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父亲心底的呼唤吧!为什么要连用三个和平?可以看出爸爸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语调应逐步提高,一次比一次强烈)

师:看到大家都读得那么动情,我也想来读读这段话,好吗?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再去感受一下小作者的内心。(配乐朗读)师:你们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雷利,站在爸爸的灵柩前,你会怎么想,会怎么说?

生:我会说:“爸爸,你的死是光荣的,你是为和平而倒下的,我为你自豪。” B、师:爸爸倒下了,可是战争停止了吗?两年过去了,雷利仍然痛苦地看到当今世界这种悲剧还在上演,世界并不太平,你是从信中的哪个地方知道的?

课件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关于战争的资料,大家把资料拿出来,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看看世界上有哪些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怎样的伤害。

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课件 师: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这都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拍摄的真实的镜头,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心灵一定会受到强大的震撼,情感一定会受到激发。(出示课件)

教师有感情地介绍:当无情的战火熊熊燃起,房屋倒塌变成一片废墟,人们背井离乡,开始了逃难的生活。孩子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只能在战争中悄悄哭泣。炮火炸残了强健的身体,年轻的妇女即将被战争夺去生命。世界唯一的智慧建筑美国市贸大楼也因战争毁于一旦。看到这一幕幕的惨景,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想说点什么?

(指名回答)我们祈盼和平,可它却像一朵娇嫩的花,一不小心就摧毁了。同学们,把你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吧!再读世界并不太平——

师:雷利正是看到这些,他才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呼吁吧!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谁再告诉我,雷利的呼声是什么?

生: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这只是雷利的呼声吗?

生:这是全中国孩子的呼声。

师:这只是全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生:这是全世界孩子的呼声。

师:这只是全世界孩子的呼声吗?

生: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师:是的,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让我们再为那些受苦受难的孩子们呼唤一次吧!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让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呐喊!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C、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出示课件: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可以是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的准备,可以上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也可以给也可以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来发出我们的呼声。我们还可以给战争中的孩子们写信,鼓励他们勇敢地生活。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力量,为捍卫世界和平尽微薄之力。

师:二十一世纪已经来到,可是战争的丧钟还没有敲响,今天战争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孩子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写下来。(生写话)抽生念所写内容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想写,写完后可以送给同学,还可以送给老师,孩子们,我们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指板书)一起读:(生读“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中国孩子的呼声。

生:再读

师:相信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呼声,也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课外拓展,呼唤和平。

作业: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封信。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写的是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海底世界》一课写的是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这两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编制集音画像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秘的境界中去,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绝好教学效果。上课时,打开电脑,啊,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各种各样的的海鱼,笨重的海龟,还有树林中的海鸟,他们似乎正在侧耳倾听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学生们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桂林山水》一课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围绕着桂林山水之美,祖国山河秀丽可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人们悼念总理时,放一段录像:夜幕中,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升,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3、运用多媒体,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享受成功中,增添自主探究的劲头。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时,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就需要把十六船泥沙铲入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在教师的指点下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

4、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观,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子,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用课件展示荷花池的全景、近景及动听的韵律,把学生“带入”荷花池边,使他们“置身”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那全开的、半开的、含苞欲放的荷花,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这时学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这样,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山雨》一课,学生对文中的情景不熟悉,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山雨的美妙,出示一幅合适的图画,配上班得瑞的大自然音乐,把学生带入山雨中,用心感悟文中的意境。

《月光曲》一课的教学,把贝多芬的《月光曲》音乐带进课堂,感受音乐的恬静,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像《黄山奇石》《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赵州桥》《五彩池》《黄继光》《迷人的张家界》《狼牙山五壮士》《“诺曼底”号遇难记》《飞夺泸定桥》《桂林山水》《开国大典》《鸟的天堂》《长征》《黄继光》《观潮》等等,这些课文都有适合的视频资料,如果能使用好,对学生理解文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使作文教学如虎添翼

小学生作文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写什么,既不懂得观察生活,欠缺题材;二是不懂得怎样写,缺少写作方法。所以,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点。而把多媒体网络运用于作文教学,有助于难点的解决,因为多么为提网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它通过形、声、色的传递,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学生身临其境,迸发出其强烈的写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去,从而轻松愉快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

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语言的学习重视积累,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件,帮助学生学习。《成语擂台赛》《有关花的诗句》,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积累不同类型的大量成语。(展示)

五、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带来了用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好处,它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语文这一门学科,让学生能够更为简单快速的了解自己所不懂的问题,给学生枯燥无味的语文课程带来了巨大的乐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语文,学习语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助手。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虽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它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学生过度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那么它很容易使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丧失主动性,会使的学生过分的去依赖于电脑,而不会自己去思考、理解问题;还使的学生在写字方面出现很不好的现象,学生首先要把字写好,如果经常运用信息技术而字写不好那也是很不好的。所以信息技术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合理,千万不要运用过度。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一堂课的设计和实践谈多媒体教学在小语教学上的应用

2017.11.13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得不那么应付自如了。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硬件再好也是虚设。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就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并非高深莫测,可望不可及。电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机器,只要肯钻,入门并不难,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也是很简单,完全可能实现的。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形式,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语文人教实验教材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做这堂多媒体语文课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自然大于普通备课,但是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讲授方法。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势在必行,它直接的优点表现在:

1.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

2.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3.引导想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4.孕育情感,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光声的有感模象,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十分重要。

下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至教学课堂,语文课堂也不例外。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确实给小学数学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帮助,从而使得数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通过多媒......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当今界,现代科学技术猛速发展,它正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将计算机、音响等设备和网络技术......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新课改中的应用 永靖县四局小学 党淑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单位:邮编:电话: 程刚 虎滩乡后丰小学 2 5 7 4 4 9 0546—5 3 5 5 3 0 4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旨在论......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 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平罗县城关七小 韩丽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时代,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修改后)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是普遍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