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教学查房
儿科实习生教学查房
时间: 年 月 日上午09:30-10:10 地点:儿科病房
床号15床
姓名
主持者: 主治医师,记录者: 主治医师 参加人员:医师及全体实习生。学习内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实习同学汇报病史:略。
一、总结病史汇报情况:基本病史情况汇报清楚,对重点体查未详细提及。
二、查体肝脾触诊:单手、双手、钩指触诊。
触诊肝脏时描述的内容: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状态、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等。
小儿正常肝脾脏触诊范围:
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婴儿在第4肋间),腋中线在第7肋间,肩胛线在第9肋间。一般1-2岁时,可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触及<2cm,3岁以上绝大部分不能触及。
正常新生儿脾脏可在左肋下1-2cm,5-6个月的婴幼儿偶可触及,1岁以后脾脏不应摸到。正常脾脏浊音界在左腋中线的第9-11肋间,质地柔软。
轻中重分度:轻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以内;中度:肋缘下3cm以上至脐;重度:肝超过脐水平;极重度:肝脏大多已入骨盆,并横过中线。
三、传单概念:EB病毒所致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
四、流行病学:全年均有发病,以秋末春初为多,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病毒主要在唾液腺及唾液中,口口传播是重要途径。6岁以下大多轻型或隐性感染,15岁以上症状典型。
婴幼儿典型病例很少,主要是不能对EB病毒产生充分的免疫反应。
五、病理及发病机制:
1)EBV属疱疹病毒科Y亚科中唯一能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是线性双链DNA病毒,EBV特点是:亲淋巴细胞性和亲上皮细胞性。
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有C3a受体,与EBV受体相同)。回顾免疫学相关知识: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和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作用。抗原呈递细胞(APC):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2)树突状细胞(DC)2)B细胞;
淋巴细胞:根据细胞功能和膜表面标志的不同分为:1)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2)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T细胞根据CD分子分类:CD3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的表面;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根据功能分类:1)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毒性T细胞(Tc):具有细胞毒作用,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3)调节性T细胞(Tr)
适应性免疫应答:感染早期,病原体未完全清除,巨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异物传递给T、B细胞,诱导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发挥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识别: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即开始活化; 活化阶段:T细胞表达的TCR(T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识别受体)只能识别小分子抗原肽,对大分子蛋白质性抗原必须经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降解为小分子多肽,并与APC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相结合后,转运至APC的表面,才能被TCR识别,产生活化的第一信号;
效应阶段: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其效应是杀伤抗原靶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2)EBV进入口腔后首先在口咽部淋巴组织中B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结:T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75%,B细胞约占25%。脾脏:B淋巴细胞约占脾脏中淋巴细胞的60%,T细胞约占40%。),继而入血,出现病毒血症,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因B细胞表面有EBV受体,故EBV主要感染B细胞,B细胞多克隆活化,受感染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改变,继而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转化为细胞毒效应细胞而直接破坏感染EBV的B细胞。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就是这种具杀伤力的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受感染的B细胞两种命运:1)增殖性感染(细胞溶解性感染):因溶解感染而释放出病毒颗粒,繁殖出EBV进而感染周边上皮细胞与B淋巴细胞,将感染扩大。这种感染方式主要见于EBV感染性疾病如:传单。2)非增殖性感染:包括:潜伏性感染和恶性转化两个阶段:静止的记忆B淋巴细胞被认为是EBV持续存在的场所,在一定的条件和某些诱导因素作用下,潜伏的EBV基因组可被激活而转化为增殖性感染。这种感染方式主要见于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和EBV相关性恶性肿瘤性疾病,如: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平滑肌瘤、淋巴瘤、胃癌等。
3)除T、B细胞交互作用,还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及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免疫病理因素。毒T淋巴细胞除了杀伤受感染B淋巴细胞,还侵犯组织器官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
4)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是本病基本病理特征。(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高度增生,胸腺依赖副皮质区的T细胞增生最为显著,肝脾、肾、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主要为异常的多形性淋巴细胞侵润)
六、临床表现:潜伏期:5-15天,大多10天,青年期达30天。
1.发热,大多是出现发热,体温在38.5-40度之间,无固定热型,中毒症状多不明显; 2.咽峡炎: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血肿胀伴有咽痛;
3.淋巴结肿大,均有,病程第一周出现,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部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很少超3cm,中等硬度,无黏连及明显压痛,常在热退后数周才消退。热退后数周消退,如果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腹痛。
4.肝脾肿大:20%-60% 肝大,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有轻度黄疸),脾轻度肿大,伴疼痛及压痛。
5.皮疹:约10%患者出现在病程1-2周出现多形性皮疹,以丘疹及斑丘疹常见,多见于躯干部位,1周内消退。消退后不脱屑,也不留色素。本病病程2-3周。
七、并发症:重症可并发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期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炎。少部分咽部合并细菌感染。
八、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早期(发病1周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1周后白细胞总数逐渐升高,一般为10-20×10^9/L,单个核细胞增多为主,占60%以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以上或其绝对值超过1.0×10^9/L时具有诊断意义。血小板计数常减少,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复合物作用有关。
2.血清学检查: 1)EBV特异性抗体检测:衣壳抗原(VCA)IgM阳性提示新近感染标志,多在4-8周后消失。早期抗原(EA)IgG 是近期感染或EBV复制活跃标志。
2)嗜异凝集试验:起病1-2周,血清中出现一种IgM型嗜异性抗体,能凝集绵阳或马红细胞,效价高于1:64经豚鼠肾吸收后仍阳性,具有诊断意义。
3)EBV-DNA检测:血清中存在高浓度EBV-DNA,提示病毒血症。
九、诊断:根据流行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十、鉴别诊断:与其他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甲肝病毒、风疹病毒、疱疹性咽炎)所致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又名:类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占5%-10%)鉴别。
传单综合征:有1)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肝功能受损。2)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以上或其绝对值超过1.0×10^9/L。且EB病毒感染证据阴性(即嗜异凝集试验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阳性而豚鼠肾吸附后试验转为阴性或抗EB病毒抗体阴性),应诊断为传单综合征。
十一、治疗: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对症治疗,如肝炎症状安病毒性肝炎对症治疗;脾大卧床休息,2-3周避免与腹部接触。抗细菌治疗仅用于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忌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以免引起皮疹加重病情。
抗病毒治疗:1)阻碍DNA多聚酶合成的药物:阿昔洛韦800mg/kg.d,分4次,连用5天。更昔洛韦10mg/kg.d,分2次静滴,2)细胞因子:a-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及抗肿瘤活性,且可促进B细胞分化,增强杀伤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恢复患儿的免疫功能,清除EBV及EBV感染细胞。
重型患者发生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是,应用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强的松1mg/kg.d,第二周逐渐减量而停用。中毒症状明显是,丙球 400mg/k.d,每日一次,连用4-5天。
十二、预防:正研制EB疫苗,尚用于EBV感染的相关的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免疫预防。
十三、总结:通过这次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教学查房可以加深实习生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加强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最后感谢家属与患儿的 配合!
CY
第二篇:2018年【必看资料】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习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必看资料】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习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时间在8月25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周围血象检查时,可见
A、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下降
B、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
C、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下降
D、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E、白细胞总数增高,异型淋巴细胞10%以上
2、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壅滞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消风散
B、止痉散
C、白虎汤
D、甘露消毒丹
E、清瘟败毒饮
3、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邪犯肺胃证的治法是
A、辛凉宜透,清热利咽
B、清热解毒,泻火涤痰
C、辛凉解表,清暑化湿
D、凉血清心,增液潜阳
E、疏风清热,宣肺利咽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婴儿和幼儿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B、幼儿和儿童
C、年长儿和青少年
D、青少年和成人
E、儿童和成人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因感染
A、EB病毒所致
B、EV病毒所致
C、巨细胞病毒所致
D、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E、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营两燔证的选方
A、银翘散
B、普济消毒饮
C、败毒散
D、甘露消毒丹
E、竹叶石膏汤
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原则为
A、清热解毒,化痰祛瘀
B、疏风清热,宣肺利咽
C、清气凉营,解毒化痰
D、清热化痰,通络散瘀
E、益气生津,兼清余热
二、A2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1、患儿,4岁。发热4天,高热烦渴,乳蛾肿大溃烂,颈、腋、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清肝化痰丸
B、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
D、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E、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
2、患儿,8岁。发热3天,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溃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白虎汤
B、犀角地黄汤
C、清瘟败毒饮
D、竹叶石膏汤
E、普济消毒饮
3、患儿,5岁。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见发热,咳嗽,少汗,咽红肿痛,口微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藿朴夏苓汤
E、清瘟败毒饮 答案部分
一、A1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10%以上。嗜异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蕴滞证
证候:发热持续,缠绵不退,身热不扬,汗出不透,头身重痛,精神困倦,呕恶纳呆,口渴不欲饮,胸腹痞闷,面色苍黄,皮疹色红,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不利,舌偏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化湿。
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邪犯肺胃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咽红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颈淋巴结轻度肿大,或见皮肤斑丘疹,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咽。
代表方剂:银翘散。
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年长儿及青少年为多见,四季均可发病,多散发或小流行。
5、【正确答案】 A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传单时邪(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
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营两燔证
证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甚则溃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红疹显露,便秘尿赤,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痰。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
7、【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为基本治疗原则。
二、A2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痰热流注证
证候:发热,热型不定,颈、腋、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重,肝脾肿大,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散瘀。
代表方剂:清肝化痰丸。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营两燔证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www.xiexiebang.com)
证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甚则溃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红疹显露,便秘尿赤,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痰。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邪犯肺胃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咽红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颈淋巴结轻度肿大,或见皮肤斑丘疹,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咽。
代表方剂:银翘散。
第三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
• 定义: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
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所表现出来的一种 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
约占腰腿痛门诊的15-20% 好发年龄、性别:20-50岁体力劳动者; 男>女(4-6:1)•
好发部位:L 4、5
L5S1
三、入院评估
• 病史询问。• 腰痛性质、与休息体位关系,影响睡眠与否。• 下肢痛性质、与体位关系、与咳嗽、排便等与腹压增高关系、与休息卧床关系、步行、骑车关系 • 发病诱因有无外伤史、时间
• 其他症状 肢体发凉、下肢水肿、麻木、无力、关节僵硬、行 动不稳、大小便习惯变化、发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 • 现病史询问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了解
诱发、加重、缓解因素,了解疼痛与体位、天 气变化的关系。本病疼痛比较剧烈,沿坐骨神
经走形放射,咳嗽或用力大小便可使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可减轻。了解以往诊治经过。
• 过去史询问既往是否有扭伤史、手术史等。
二、解剖生理 病因病理 •
(一)病因
1、椎间盘退变(主因):
成人椎间盘无血液供应(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供)营养靠淋巴渗透 髓核、纤维环含水量(90%、80%随年龄逐渐递减)髓核蛋白多糖↓ 胶原纤维 ↑ H2O↓ 摩擦 退变 髓核
弹性(张力)↓ 纤维环 玻璃样变
纤维环与软骨板、椎体缘附着处松弛、囊样变
• 2.累积性损伤(促椎间盘退变的主因,也是椎间盘破裂突出 的诱因)
• 约1/3椎间盘突出患者无明显外伤史
• 即使有外伤史,也往往是累积性劳损基础上最后一次外力所 致; • 伸膝弯腰搬动20kg重物,椎间盘受力可达30kgf/cm2
• 尸检证明:未损伤椎间盘 70kgf/cm2不破裂;已退变损伤者 3.5kgf/cm2时即可发生破裂
• 椎间盘压力测定(1981年)以站立为基础,前倾取物增加100 %,前屈及扭转增加400%
• 椎间盘退变 挤 压 • • 牵拉 年龄 扭转应力
(二)病理类型
• 腰突症的病理机制复杂,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方位、破裂 形式、以及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 1.• • • 2.)
好发部位:> 90%下两个椎间隙 原因:下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 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 突出方位:椎退程度不一 力学因素
向上/下突入椎体内(Schmorl • •
向前突出(经骨突出)后外/后突出(临床主要类型)
单侧型
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 于一侧 • 后外/后突出 双侧型
从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 神经根皆受压 • 中央型
正中突出,出现马尾刺激症状
3、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 • 凸起型 破裂型
腰椎间间突出症 �6�1 定间:由于腰椎间间间性、间间间破裂、髓核突出刺 激或间迫神间根间尾所表间出 的一间间合征,是腰 来 腿痛最常间的原因之一。�6�1 间占腰腿痛间间的 15 - 20 % �6�1 好间年间、性间: 20 - 50 间 力间间者; 体 男>女(4-6:1)�6�1 好间部位: L 4、5 L 5 S 1
三、入院间估 �6�1 病史间间。�6�1 腰痛性间、休息 位间系,影 睡眠 否。与 体 响 与 �6�1 下肢痛性间、位间系、咳嗽、排便等 腹间增高间系、休息间床间系、步行、间间间系 与体 与 与 与 �6�1 间病间因有无外间史、间间 �6�1 其他症 肢 间凉、下肢水间、麻木、无力、间间 硬、行间不间、大小便间间间化、间间 汗、重 间、食欲下降等 状 体 僵 盗 体 减 �6�1 间病史间间疼痛部位、性间、间作间间,了解间间、加 重、间解因素,了解疼痛 位、天 间化的间 与体 气 系。本病疼痛比间间烈,沿坐骨神间走形放射,咳嗽或用力大小便可使疼痛加间,间床休息可减 间。了解以往间治间间。�6�1 间间 往是否有 间史、手间史等。既 扭
二、解剖生理 病因病理 �6�1
(一)病因 �6�1 1、椎间间退间(主因): 成人椎间间无血液供间(间间间表间有少量血供)间间 淋巴渗透 靠 髓核、间间间含水量(90 %、80 % 年间逐间间)随 减 髓核蛋白多糖↓ 髓核 原间间 胶 ↑ 间性(间力)↓ H 2 O↓ 间间间 璃间间 间间间 间骨板、椎 间附着间松弛、玻 与 体 囊间间 退间 摩擦 �6�1 2.累间性间间(促椎间间退间的主因,也是椎间间破裂突出的间 因)�6�1 间 1/3 椎间间突出患者无明间外间史 �6�1 使有外间史,也往往是累间性间间基间上最后一次外力所致 即 ; �6�1 伸膝 腰搬间 弯 20kg 重物,椎间间受力可达 30kgf/cm 2 �6�1 尸间间明:未间间椎间间 70kgf/cm 2 不破裂;已退间间间者 3.5kgf/cm 2 间 可间生破裂 即 �6�1 椎间间间力间定(1981 年)以站立间基间,前间取物增加 100 %,前屈及 间增加 扭 400 % �6�1 椎间间退间 �6�1 年间 �6�1 间拉 间间力 扭
(二)病理间型 �6�1 腰突症的病理机制间间,椎间间突出的好间水平、方位、破裂形式、以及神间根的 与 相互间系有间。�6�1 1.好间部位:> 90 %下 椎间隙 两个 �6�1 原因:下 间隙间间重、退间多 两个 �6�1 L5 及S1 神间在椎管 分间跨越 椎间间 内 两个 �6�12.突出方位:椎退程度不一 向上/ 下突入椎(体内 Schmorl)�6�1 力 因素 向前突出(间骨突出)学 �6�1 后外/ 后突出(间床主要间型)�6�1 间间型 髓核突出和神间根受间只限 于一间 �6�1后外/ 后突出 间型 后间间间 间突出,间 双 从 两 两 神间根皆受间 �6�1 中央型 正中突出,出间间尾刺激症状 �6�1 �6�1 凸起型 破裂型 游离 型 �6�1 �6�1 注意腰部活间有无受限,有无腰椎间突、间痛及 棘肌间间。有无感间 常,如痛、间间 退。肌 骶 异 触 减 力有无下降,反射有无 常。间间有无 性 征 异 阳 体。�6�1 步间、脊柱外形、间痛点、腰椎活间度、下肢肌肉萎 间、肌力改间、感间 退、反射改间。减 �6�1 直腿 高间间、拉塞格征(抬 Laseque)、直腿 高 抬 加强间间、健肢 高间间、股神间间拉间间、屈间间间 抬 �6�1 �6�1 34 45 5 1 �6�1 腰 4 神间根 腰 5 神间根 骶 1 神间根 �6�1 小腿前 间 小腿前外或足背 间 外 内 内 足外间 踝 �6�1 伸膝无力 拇趾背伸无力 趾及足 屈无力 跖 �6�1 膝反射 弱或消失 无 减 反射 弱 踝 减 �6�1 �6�1 1.脊柱间 畸形 弯(突出物 神间根的间系密切)与 与 2.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 �6�1 小腿、足部感间障碍(小腿后外间、足背、足 和足掌麻木)跟 �6�1 3.腰部板,间功能障碍 滞 运 �6�1 直腿 高间间和直腿 高加强间间(+)抬 抬 痛 × �6�1 痛 �6�1 腹间增高可间间症 加重 状 �6�1 腹间 椎管 间力 内 刺激神间根 �6�1 棘间间间 间可 及间痛点 两 触 �6�1 间痛点可间间症 出间或加重 状 �6�1 小腿前外间或后间皮间感间 退,趾肌力 退,膝腱、减 减 跟 腱反射 退或消失 减 椎管 容物 内 �6�1 正、间位 X 光片表间: �6�1 脊柱间弯 �6�1 椎间隙间窄 �6�1 椎 间间唇间增生 体 �6�1!X 光片不能作间本症唯一影像 间间 依据 学 断 �6�1 间需 确 CT、MRI、神间间生理 等支持 学 �6�1 症状 间间室间间 征 体 病史 �6�1 间间间断 �6�1 腰痛间主要疾病的间间 与 �6�1 腰部慢性间间、棘间间间间间、第3 腰椎 突间合征、横 椎弓根 部不间 脊椎滑 症、腰椎间核或间瘤 峡 与 脱 �6�1 腰痛伴坐骨神间痛疾病的间间 与 �6�1 神间根及间尾间瘤、椎管 窄症 狭 �6�1 坐骨神间间主要疾病的间间 与 �6�1 梨 肌间合征、盆腔疾病 状 �6�1 病名 急性病史 腰痛 NS 间间 直腿 高 抬 / 加强 急性腰 间 扭 有 有,下肢间 痛 掣(-)(±)腰突 大多有 有,下肢 放射性疼 痛(+)多数(+)�6�1 病名 病程 间痛点 下肢 放射 痛 间间因素 间后 腰突 短 腰、腰骶、间间间、骶 臀、下肢 有 挫间间多 扭 良 腰肌间间 间 腰、间 骶 骶 间间部 无 间累间境 可 尚 病名 腰痛 脊柱间 弯 主要疼 痛部位 直腿抬 高间间 梨 肌间间 状 间间 肌间间 腰突 有 有 腰 下肢(+)(±)根性 间害 梨状 肌间合 征 无 无 臀 下肢 疼痛弧(+)干性 间害 病名 病程 间病 年间 疼痛 位 与体 的间系 间痛点 直腿抬 高间间 腰突 短 青壮 密切 腰下肢(+)退行性 脊柱炎 间 老 无间 腰背部(-)�6�1 治间原间 非 手 间 手 间 �6�1 �6�1 �6�1 �6�1 �6�1 �6�1 �6�1 手间治间 �6�1 手间指征①腰椎间间突出症病史超间半年,间保守治 间无效②首次间烈间作的腰椎间间突出,以下肢症状 明间,病人因疼痛间以行间及入眠,被迫间于屈间屈 膝间间位,甚至 位③出间间根神间根麻 或间尾麻 跪 痹,表间间肌肉间间或者出间直间、膀胱症 ④中年 痹 状 病人,病史间间,影 工作或生活者⑤病史间不典 响 型,间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椎 造 静脉 影,CT、MRI 示椎间间退间或间大突出⑥间保守治 间有效,但症 反间间作且疼痛加重⑦椎间间突出 状 并 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椎管 窄 狭 �6�1 手间禁忌症①椎间间突出症影 工作和生活 响 不明间者②椎间间突出症首次间作或多次间作,未间保守治间③椎间间突出兼有间 泛的间间间 广 间炎、间 等症 ④疑间椎间间突出症,但 湿 状 X 间特殊间间未间有特殊征象。�6�1 需注意的间间 �6�1 hernia of intervertebral discs 腰椎间间突出 症 �6�1 osphyalgia 腰痛 �6�1 radiating pain 放射痛 腰椎间间突出症 �6�1 定间:由于腰椎间间间性、间间间破裂、髓核突出刺 激或间迫神间根间尾所表间出 的一间间合征,是腰 来 腿
第四篇:儿科疾病教学查房
儿科败血症疾病教学查房
时间:
主讲:
地点: 参加人员:
查房目标:了解败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掌握疾病的临床变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宣教。
重点内容及拟题问题:
1、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败血症的治疗及预防
3、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4、败血症的健康宣教
简要病史:患儿×××男。6岁6月,住院号××××.因“流涕10天,发热1天”入院。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流涕,1天前出现头晕,无畏寒、寒战,无抽搐,无皮疹,门诊检查血常规后,拟“发热待查:败血症收住入院。入院后,体查T:36.6摄氏度.P:96次/分R:22次/分BP:83/49mmHg,神志清,精神可,无皮疹,右颈部扪及肿大淋巴结3个,大小约0.5-1.0cm,光滑,稍粘连,无压痛,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1.0×10⒐/L L4%,N88%, Hb122g/L,PCT483×10⒐/L,急诊生化全套: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予Ⅱ级护理,败血症护理常规,予青霉素针针,头孢唑鹜针静滴抗炎等对症处理。
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体侵入血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发细胞因子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感染。
病因机制: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革兰阴性杆菌。
临床表现:无一定的潜伏期。主要症状高热,寒战,多呈驰张热,全身软弱乏力,烦躁不安,头痛,盗汗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0.8以上。
2、细菌培养:为确诊的唯一“黄金标准”
败血症的治疗:
1、彻底清除原发病灶和迁延性损害,以杜绝病原菌的来源
2、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以尽快消灭血液中所有细菌
3、及早发现新的迁徒性病灶,随时予以彻底清除
4、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支持疗法
5、对症治疗提问过高时给予退热药并采取物理降温
护理诊断:
1、提问过高:与疾病的炎症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正常:体温过高时,多饮水,温水擦浴等来降温,超过39.0摄氏度,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1次并记录。
2、清除局部病灶:及时处理局部病灶,促进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保证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同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保证营养的供给: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多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可按医嘱给予维生素及铁锌等制剂。对于病情危重者,根据医嘱酌情给予水解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高营养液。
4、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积极控制感染,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因静脉用药时间长者,应注意静脉保护,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凯尔尼格征阳性时,提示可能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时报告医生。
健康宣教:讲解有关败血症的知识,说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树立家长对患儿的信心,向家长介绍预防疾病感染的方法。指导家长配合诊疗,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
第五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
护 理 查 房
南昌大学医学院06级护理系 陈婧(实习护生)
带教老师:周玉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我要查的患者为18床,洪建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一)简要病情
患者:洪建军,男性,36岁,教师。患者主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左下肢麻木,疼痛,无腰痛,后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以“L4-5腰椎间盘突出、L5—S1腰椎间盘突出并后纵韧带钙化”收治我科。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于2009-5-26日在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今术后第10天,患者体温正常,切口愈合良好,精神、饮食可,睡眠可,有便秘。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传染病史:否认传染病接触史。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结核、肝炎、性病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可供。
(二)护理计划:
1.按骨科常规Ⅱ级护理;
2.普通饮食(术后组织的愈合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无论术前、后都应进食富含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3.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与家属、病友交流,增加自尊和自信心); 4.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下降50%,故卧床休息可减轻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
5.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手术方式及术后出现的问题,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以适应术后医疗护理的需要);
6.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 7.出院指导
(三)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术前:
1、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髓核受压水肿、神经根受压及肌痉挛有关 制定时间:5.21 护理目标:患者疼痛减轻或缓解。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期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3)必要时遵医嘱给患者应用镇痛药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4)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或想象,分散其注意力。效果评价:5.25患者感觉疼痛减轻。
2、焦虑与恐惧——与病区环境陌生,对疾病、手术恐惧有关 制定时间:5.21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恐惧减轻。护理措施:
(1)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2)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患者的疑虑。
(3)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做特殊检查时,由护士或亲属陪同。(5)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效果评价:5.25患者焦虑、恐惧减轻。
3、睡眠型态紊乱——与病区环境嘈杂、焦虑、恐惧有关 制定时间:5.25 护理目标:患者休息、睡眠良好,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护理措施:
(1)解除患者不适
① 指导其采取合适体位;
② 通过音乐、交谈等减轻不适感; ③ 给予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担忧。
(2)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夜间定时清理陪护人员,各项治疗、护理及检查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刺激。
效果评价:5.27患者休息、睡眠良好,达到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手术、麻醉的知识及术前准备知识 制定时间:5.25 护理目标: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能说出与所属疾病相关的因素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
(1)提供与手术、麻醉及患者配合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准备(2)讲解有关此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3)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效果评价:5.27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能说出与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术后:
5、舒适度改变 ——与术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舒适度改善。护理措施:
(1)体位:指导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取手术张力和切口缝线张力最小体位(2)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3)必要时遵医嘱给患者应用镇痛药。
(4)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或想象,分散其注意力。效果评价:5.30患者感觉疼痛减轻,舒适度改善。
6、躯体活动障碍——与疾病、手术需卧床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活动能力和舒适度改善,生活部分自理。护理措施:
(1)局部热敷以缓解肌痉挛。
(2)体位:平卧于硬板床,每2小时给予轴线翻身一次。
(3)做好基础护理,嘱咐患者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脸,漱口。(4)将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及呼叫器放置在方便患者拿取之处。效果评价:5.30患者躯体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能部分自理。
7、便秘——与术后长时间卧床、活动量减少,饮食量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能维持正常排便。护理措施:
(1)饮食和饮水: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但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粪便干结。
(2)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3)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通便或服用润肠药。(4)创造适宜的排便环境:患者排便时,用屏风遮挡。效果评价:患者尚未恢复正常排便。
8、有营养缺乏的危险——与术后消耗过多,摄入不足有关 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未出现营养缺乏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术后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饮食。(2)术后进食障碍时,给与支持疗法,可行肠内外静脉营养补充。效果评价:患者未出现营养缺乏。
9、体温升高——与手术有关(手术吸收热)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体温得以控制,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护理措施:
(1)嘱患者多喝水,必要时可用毛巾冷敷以物理降温。(2)密切观察病情,警惕继发感染的可能。(3)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效果评价:5.29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6、潜在并发症:
①有切口感染的危险;②有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的危险;③有压疮发生的可能性;④有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危险;⑤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⑥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制定时间:5.27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并发症得以预防,术后恢复顺利。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1)加强体温监测:加强对体温的监测,发现患者体温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2)切口观察和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敷料和引流液,包括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压痛或脓性分泌物;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技术操作。(2)功能锻炼:
1)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和直腿抬高练习。由被动至主动,逐渐增加抬腿幅度,以防止神经根粘连。
2)术后1周开始进行腰肌、臀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及范围,以预防肌肉萎缩。(3)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齐、干燥,被褥衣裤轻软,棉质为宜;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皮肤;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
2)每2小时给予轴线翻身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更换切口敷料。(4)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锻炼
1)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帮助其多翻身、拍背,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教会患者保护切口和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方法。2)嘱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稀释痰液。(5)泌尿道护理
1)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
2)促进排尿:排尿困难时可用听音乐放松或听流水声促进排尿。3)导尿:加强对泌尿道和导尿管的护理。(6)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术后卧床期间多作双下肢的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2)识别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效果评价:6.4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四)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术后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同时,为预防便秘,应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粪便干结。
2、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卧、立、行和劳动姿势,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1)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该患者需卧床2个月到3个月,3个月后需到医院进行复查,患者起床活动时,应戴腰围。
2)保持正确坐姿,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坐时最好选择高度合适、有扶手的靠背椅,坐位时使膝与髋保持在同一水平,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衬一和靠垫;站立时尽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3)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
4)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
5)采取保护措施:腰部劳动强度大的人,应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3、控制体重。
4、制定康复计划和锻炼项目,坚持锻炼,锻炼要有规律,指导患者做医疗体操,以增加腰背肌的力量。
椎间盘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长,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长度。
(2)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
(4)缓冲作用。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7)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