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课互动式教学初探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其内容深邃广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真切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光辉,值得思考和探索。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整合的师生双向互动型教学模式,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课堂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唱主角
文学重在读者的参与和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将不复存在。开设文学课也就是要把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读者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所以,文学课上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空间。为此,我们尝试采用双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争为他们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实施双主教学,我们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品和参考资料,同时列出思考题目,上课时再加上分析作品时引发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比如在讲授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我们要求学生读作品的同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成因,焦母为什么要逼迫焦仲卿休掉刘兰芝;二是焦仲卿是不是真的软弱。这两个问题很具体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引出一系列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另一种就是开展专题讨论。联系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来进行,比如就《三国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吸收,独立思考,写发言提纲,参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切实突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归原典
结合每学期的教学重点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同时规定一定量的背诵作品和选背作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考核。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诗经》中的经典篇目15首。同时,为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我们在给学生开列课程必读书目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鼓励条件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采取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谈读了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和感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以课堂即时评论、论文撰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课堂即时评论,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比如我们在讲授诗词鉴赏专题后,选择一首唐诗让大家当堂写鉴赏评论;又如在介绍苏轼、辛弃疾两位大家后,让大家比较苏辛词风格的异同;再如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片后,让大家写心得感想。二是学期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每学期均采取开列参考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论文撰写。
(四)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音乐、绘画、影视为一体,信息量丰富。把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能扩大授课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视作品,比如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播放《中国古代文化先贤》;讲唐诗的可以播放《唐之韵》;再如介绍汤显祖的剧作时,可以播放昆曲《牡丹亭》等等。
(五)利用即兴朗诵、课本剧等形式引领学生感受艺术
一是通过课堂即兴朗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在教授唐诗宋词时,就采取了齐读、诵读、吟唱等多种方式。试图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真正感受文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另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古代文学中的戏剧和小说,生活气息浓厚,最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来演绎。比如讲授戏曲部分的时候,我们就精选其中适于表演的作品,让学生改编成剧本,自导自演。
(六)改革考试方法,让互动教学模式得到有力支撑
与互动教学模式配合,我们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是改革考试方式,采取了课前演讲、课堂讨论、学期小论文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方式,即课前演讲等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权重。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在期末考试增加开放性试题,尤其是文学鉴赏类题目的分量,而这类试题均只设置参考答案,提倡学生答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综合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艺术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恩列斯论文艺
马列论文学 毛泽东论文艺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京大学编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北师大中文系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诗菽
胡应麟 随园实话
袁枚 艺概
刘熙载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中国史稿
郭沫若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主编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
中国文学史纲要(1-4册)
北大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
社科院文研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绎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63年版)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
中国诗论
陆佩如、冯沅君(101-171校图书馆馆藏书号,下同)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
冯其庸 赋史 马积高 赋史述略 高光复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中国小说史 北大中文系
中国戏曲通史
张瘐、郭汉城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周贻白 昭明文选 肖统;李善注、刘臣注 昭明文选译注
陈宏天等主编 古诗源
沈德潜 古诗笺 文人
古诗评选
王夫之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瘐、冯沅君主编 历代诗歌选 季镇淮、冯钟芸等选注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
全上古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严可均 古文观止
吴调候等选编
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等主编 历代文选
冯其庸等选注 古代散文选
隋树森等选注 中国历代赋选
尹赛夫等选注 历代小说选 吴祖缃等选注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 古文鉴赏辞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
刘桐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徐中玉、锦启华主编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 先秦
先秦史
吕思勉 先秦史
詹子庆 战国史
杨宽 中国文学 杨公骥 先秦文学史 徐北文 先秦文学论集胡念贻 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 先秦伦理学概论 朱伯
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
施昌东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山海经校注
袁珂 淮南子
刘安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 列子集释
杨伯峻 古神话选释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国古代传说词典
袁珂编著
毛诗正义(十三经著述本)
郑玄笺、孔颍达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从书集成初编)陆玑 诗集传
朱熹10(8)4,10(8)A-19,I222ZX 诗毛氏传疏
陈奂 I222.2CH 诗三加义集疏
王先谦 诗经通论
姚际恒
读风偶识
从书集成初编 诗经原始
方玉
风诗类钞
闻一多 101-160 诗经新义。诗经通史
闻一多101-187 神话与诗
闻一多 101-166 诗言志辨
朱自清101-163 诗经
金开诚101-736 诗经
周满江
诗三百篇探故
朱冬
诗经漫话
程俊英
诗经研究史概要
夏传才101-1317 诗经选
余冠英 101-722 诗经选译
余冠英
101-109 国风选译
陈子展I222.2JQH,101-1324 雅颂选译
陈子展 10(7)-77 诗经全译
金启华 I222.2JQH,101-1324 诗经译注
程俊英
I222.2CJY 诗经今注今译
杨任之 I222.2YRZ 诗经全译
袁愈英等
I222.YYY 诗经译注
袁梅 101-1230 诗经今注
高亨 I222.2GH 诗经国风译注
邓荃
I222.2DQ 诗经解说
陈铁镔
I207.22CTB 诗经选译
赵浩如
101-1143 诗经选注
蒋立甫
101-1196 诗经国风今译
蓝菊荪 101-1315 诗义会通
吴
诗经译注
江阴香
101-1415 I222.2ZM 诗经百首今译
庄穆 I222.2ZM 诗经试译
李长之
101-93 诗经赏析
黄素芬
I222.2HST 诗经词典
向熹 I222.2XX 毛诗品物图考
冈元凤
I222.2GYF 诗经直解
陈子展
101-1483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10(7)-554 诗经学篆要
徐澄宇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7)-146 诗经索引
陈宏天等
Z89CHT 诗经韵读
王力
101-1229 诗经双音词论稿
朱广祁
IBZGQ 诗经鉴赏辞典
河海大学出版社 史记.屈原列传
汉.司马迁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1011.3-20 楚辞集注
宋.朱熹 楚辞听直
明.黄文焕 楚辞集解
明.王瑗 楚辞通释
清.王夫之
庄屈合诂
清.钱澄之
楚辞灯
清.林云铭 1011.3-4 离骚汇订
清.王邦采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
楚辞新注
清.屈复
屈骚指掌
清.胡文英
1011.3-12 I222.3 HWY 离骚解
清.顾天成屈原赋注
清.戴震
楚辞微
清.马其昶 屈原
游国恩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10(5)-127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10(7)-37 屈原研究
郭沫若
楚辞学论文集
蒋亮夫
I207.22JLF 楚辞今译讲录
蒋亮夫
1011.3-17 楚辞通故
蒋亮夫 楚辞选
马茂元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10(7)-35 屈原
陆佩如 1011.3-5 先秦词赋原论
蒋书阁 I207.22JSG 屈赋新探
汤炳正 I207.22TBZ 屈原问题论争史稿
黄中模
楚辞研究论文集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评论资料选
杨金鼎
I207.22YJD 楚辞资料海外编
尹锡康 I207.22YXK 楚辞要籍解题
洪堪侯
I207.23HZH 楚辞书录
饶宗颐
1011.3-10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楚辞作于汉代考
何天行
10(5)-31 楚辞与神话
肖兵 屈赋新考
张中一 楚辞校补
闻一多
屈原赋今译
郭沫若
101-102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10(5)-136 屈赋音注详解
刘永济
1011.3-22 楚辞解诂
朱济海 屈赋新编
谭介甫
楚辞选注
金开诚
1011.3-13 楚辞拾渖
何剑熏
屈原赋译释
张家英
1011.3-18 楚辞选
马茂元
1011.3-14 楚辞注释
马茂元
I222.3MMY 楚辞选
陆侃如等
1011.3-8 楚辞选译
陆侃如等
1011.3-16 楚辞新注
聂石樵
1011.3-15 屈原赋译注
袁梅I222.3YM 屈赋全释
邬霄鸣
I222.3WXM 楚辞译注
董楚平
I222.3DCP 楚辞全译
黄寿琪等I222.3HSQ 楚辞今读
瞿蜕园
101-22 楚辞韵读
王力
91-251 离骚纂义
游国恩
101-1200 离骚笺疏
詹安泰
屈赋新笺——离骚篇
台湾•杨胤宗
I222.3YYZ 离骚语文疏解
王泗源
10(7)-173 离骚今译
郭沫若
101-1043 九章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九歌解诂
闻一多 I222.3WYD 屈原九歌今译
文怀沙 101-103 天问纂义
游国恩 1011.3-19 天问疏证
闻一多
天问论笺
林庚
1011.3-21 天问新注
程嘉哲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周易杂论
高亨 尚书注疏
孔颖达 尚书译注
王世舜 尚书史话
马雍 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 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左传译文
沈玉成 春秋左传读本
王伯祥 左传选
郑天挺 左传选
徐中舒 左传选
朱东润
左传纪事本末
高士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刘文琪 国语注
韦昭 国语集解
徐元诰 国语正义
董增龄 国语选
付庚生 战国策注
鲍彪 战国策注
高诱 战国策校注
姚谷 战国策选讲
刘忆萱
战国纵横家书
文物出版社 诸子考索
落根泽 论语正义
刘宝楠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孔子思想体系
蔡尚思 墨子闲诂
孙诒让 墨子校释
王焕镳 墨学源流
方授楚 孟子正义
焦循 孟子译注
杨伯峻 庄子集解
郭庆藩 庄子集解
王先谦 庄子解
王夫之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庄子浅注
曹础基 荀子集解
王先谦 荀子简释
梁启雄 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韩非子浅解
梁启雄
中国古代寓言选
陈蒲清等 中国古代寓言选
北京大学 古代寓言选读
王铁民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译
杨宏选译 两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史略
何兹全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题辞注
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注
陈中凡 贾谊评传
王兴国
贾谊文选注
徐超等译注 全汉赋
费振刚等辑校 汉赋研究
龚克昌 汉赋通论
万光治 汉赋通义
姜书阁
唯美主义文学之潮——汉赋
刘斯翰 汉赋美学
章沧授 汉赋综论
曲德来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
汉魏六朝四十家赋述论
高光复 汉赋赏析
仇仲谦 汉赋艺术论
阮忠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汉魏六朝赋选注
裴晋南等选注 史记评林
凌稚隆
史记会注考证
泷川资言 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
季镇淮 司马迁年谱
郑鹤声 史记选
王伯祥选 史记选注集说
韩兆琦 史记评议赏析
韩兆琦 司马迁评传
萧黎 司马迁论稿
聂石樵
司马迁与史记
刘乃和主编 汉书
班固 汉书注
颜师古 汉书补注
王先谦 汉书选
顾廷龙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乐府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六朝乐府与民歌
王运熙 玉台新咏
徐陵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魏晋南北朝史
岑仲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 中国文学史论集
王瑶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注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 曹子建诗注
黄节注 曹集诠评
丁宴纂 三曹诗选
余冠英
三曹资料汇编
河北师院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注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注 陶靖节集
陶澍编注 陶渊明集
王瑶注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陶渊明诗论集
文学遗产编委会 陶渊明诗文汇评
北大编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北大、北师大编 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钱仲联补 鲍参军诗注
黄节注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瘐信诗赋选
谭正壁、纪馥华选注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采菽堂古诗选
陈祚明 古诗赏析
张玉谷 六朝诗选定论
吴淇 古诗评选
王夫之 诗比兴笺
陈沆
六朝文絜笺注
许槤选评 黎经诰笺注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水经注
郦道元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搜神记
干宝
世说新语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 古小说钩沉
鲁迅辑 诗品注
陈延杰注 诗品集解
郭绍虞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隋唐史
岑仲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全唐文
董浩等编 全唐诗
彭定求等编 唐诗品汇
高棅 唐诗别裁
沈德潜
唐诗三百首详析
喻守真编著 唐诗选
马茂元选注 唐诗选
文研所选注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唐诗纪事
计有功 全唐诗话
尤袤 唐诗白话
施蛰存 全唐诗佳句精编
潘天宇 唐人绝句选
中华书局 唐人咏物诗评注
刘逸生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唐诗杂论
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三 唐诗论丛
陈贻焮著
唐才子传
辛文房著 唐语林
王谠著 唐摭言
王定保著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定稿]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修订版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郭预衡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王运熙、杨明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1年 中国小说史稿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中国通史 范文澜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中国史诗 陆侃如、冯沅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輯 中华书局 1987年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年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编 作家出版社 1957年 庄子集释 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 1961年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校对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乐府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年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 1979年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笺疏 中华书局 1993年 玉台新咏笺注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 1985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史记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 1959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輯 中华书局 1983年 玉台新咏 徐陵编 吴兆宜注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1985年 曹操集 曹操撰 中华书局编辑 1959年
曹子建诗注 曹植撰 黄节注 叶菊生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王粲集 王粲撰 俞绍初校点 中华书局1980年
阮步兵咏怀诗註 阮籍撰 黄节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搜神记 干宝撰 汪绍楹校注 中华书局1979年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 陶渊明集校笺 龚斌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庾子山集注 庾信撰 许逸民校点 中华书局 1980年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谔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5年 文心雕龙注释 周振甫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诗品集注 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文选注 箫统辑 李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唐诗选 中国社科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王右丞集笺注 王维撰 赵殿成注 上海古籍出版杜1984年 孟浩然集 孟浩然撰 上海古籍出版 1982年影印 李太白全集 李白撰 王琦辑注 中华书局 1979年 高适集校注 高适撰 孙钦善校注 中华书局 1984年 岑参集校注 岑参撰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王昌龄诗注 王昌龄撰 李云逸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 杜诗详注 杜甫撰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 1979年校点本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韩愈撰 钱仲联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 1980年 白居易集 白居易撰 顾学颉点校 中华书局 1979年 元稹集 元稹撰 冀勤点校 中华书局 1982年 柳宗元集 柳宗元撰 吴文治等校点 中华书局 1979年 李贺诗歌集注 李贺撰 蒋凡等标点 上海古籍出版 1997年 花间集校([后蜀]赵崇柞编 李一氓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南唐二主词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选注 上海古籍文学出版社 1983年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 1962年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柳宗元诗文选 上海师大中文系选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 李商隐诗选注 陈伯海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杜牧选集 朱碧莲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79年排印本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李清照集校注 王仲闻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苏东坡诗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词话丛编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86年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 1962年 元曲选校注 王学奇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元人杂剧选 顾肇仓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 西厢记新注 张燕瑾等校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 汤显祖戏剧集 钱南扬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
牡丹亭 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 桃花扇 孔尚任著 王季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三国演义 罗贯中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聊斋志异 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儒林外史 吴敬梓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红楼梦 曹雪芹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 古代白话小说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佛雏校辑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0年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中华书局 1981年 西游记 吴承恩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新刻金瓶梅词话 兰陵笑笑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老残游记 刘鹗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 孽海花 曾朴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
1、隋朝李谔的《上隋高帝革文华书》
2、“初唐四杰” 王勃 杨烔卢照邻 骆宾王()
3、“文章四友”:杜审言 李峤 苏味道 崔融
4、“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5、洛中八俊是北宋和南宋交接时期,在洛中地区活跃的八位文人,他们被记载于宋代楼钥《攻愧集》第七十一卷。历史上,只有其中的三人被确认,这“三俊”分别有“诗俊”陈与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其代表作品有《登岳阳楼》和《墨梅》(陈与义)、《雨中花》(朱敦儒)等。
6、《春江花月夜》
7、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好颜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8、宋之问 沈佺期 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9、“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0、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11、《黄鹤楼》崔颢 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12、元结的《系乐府》中《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
13、诗鬼 李贺
14、诗豪 刘禹锡“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
15、“二王”:王叔文、王丕
16、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7、“七绝圣手”“诗家之夫子”是指 王昌龄
18、“皮陆”:陆龟蒙、皮日休
二、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上官体、城斋体、易安体?其特点)
上官体:指唐初贞观、龙朔之间,以宫廷使人上官仪诗风为代表的封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工于五言,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宫廷化诗风,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最高水平典范,对律师形势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1页《箧中集》:诗集名,元结收沈千远、赵微明、孟云卿、张彪、王季友等诗二十四首,命名为《箧中集》。他们诗中没有盛唐诗中那种慷慨豪雄情调,而以悲愤写人生疾苦,他们是最先感受到哀败景象到来的一群人,冷眼旁观,走向写实。元结把他们的诗作编在一个集子里,给予了很多的评价。元结主张诗应有规讽寄托,有益政教,故选录其中以警时人。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均是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吃哦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干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是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唐遗风。
山水田园诗: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
影响较深,寻求隐匿,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风清新流利,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魏晋、隋及唐初以来边塞诗的创作传统,以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多方面反映边塞生活,表现了巩固国防,为国立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进取精神。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气息,开阔了诗歌创作题材,气势磅礴,乐观向上,描写生动形象,风格雄浑豪放,富有艺术感染力,促进盛唐诗歌的繁荣。
大历诗风: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使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他们大多青年时期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心里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的自信与气势,也没有杜甫的反映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但也有少量盛唐余韵,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净高逸的情调,淡远凄静的情志,虽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但气骨顿衰,转录出中唐面目。代表有李端、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等。
大历十才子:
1、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因在大历年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他们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2、他们的诗歌内容上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冷清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3、艺术表现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
4、手法上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的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
5、“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郊寒岛瘦:对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称谓。孟郊一生困顿,贫寒凄苦,其诗也常道穷愁凄凉;贾岛的诗注重字句的雕琢、推敲。因二人诗歌都有清峤硬瘦,好作苦语,固有此称。
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小说,它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的愉悦性情作用,油菜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其题材扩大,篇幅加长,情节完整、描写细腻,注重人物思想刻画,展示人物命运,反映复杂社会,代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质变,标志我国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代表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
变文:也简称“变”,是寺院僧侣向听众做通俗宣传的一种文体,是转变的一种底本。这种文体盛行于唐代。因清光绪年间才从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故又称“敦煌变文”。现存的变文,其内容一为佛经故事,如《降魔变文》,一为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如《伍子胥变文》,一为当时当地的重大的人物和事件,如《张议潮变文》。变文对我国通俗讲唱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后蜀赵崇祚编,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黄埔松、韦庄等十巴家词500首,欧阳炯作《花间集序》,指出这些词人把视野完全转向女性姿色和生活情欲,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形成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对词体影响极大,“诗庄词媚”一说成因即与它有关。
新乐府运动:是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反映现实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标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强调诗歌“补差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提出诗歌通俗话的具体要求。不论是古题还是新题,只要是为事而作,都被看做是新乐府诗。
俗讲:与僧讲对立的概念。佛教传入中土后,僧徒为弘扬佛法,利用说唱手段为俗众讲佛家
教义宗教活动。是一种讲道通俗化的手段。主要来源于六朝以来佛家的讲道化俗手段:“转读”和“唱导”。唐代形成俗讲。
变文:或简称“变”。是转变的底本。敦煌说唱类作品中保留较多。一种说唱艺术,适应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也有佛教文学的影响。想象丰富,语言活泼。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散韵结合。
260韩愈诗风:
278张王乐府:张籍王建 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317晚唐小品: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是韩愈、柳宗元杂说、寓言小品等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物。基本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情感炽热,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318“三十六体”: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兄弟中皆排行第第十六,故有此称)
“西昆体”
苦吟诗人
三、阅读翻译题()
(1)也是论述题,原文: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翻译:
分析:“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咏歌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而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则是一种缺憾。二192页(2)原文: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东方公1足下2:文章道弊五百年矣3。汉、魏风骨4,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5。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6竞繁,而兴寄7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8也。一9昨于解三10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1,骨气端翔12,音情顿挫13,光英朗练14,有金石声15。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16。不图正始之音17复睹于兹18,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9。解君20云:“张茂先
21、何敬祖22,东方生23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24,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翻译: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于是乎心目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所以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
分析:
241页(3)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举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翻译:
分析: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苏李:指苏武、李陵。过去把汉时期的无名氏的诗都附会在他们的笔下。最早见于《文选》。是汉代文人诗的代表。
曹刘:是指曹植与刘祯,二者均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把二者并称。
颜谢:是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和东晋诗人谢灵运,后者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
徐庾:是指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徐陵和北周文学家庾信。他们集六朝诗作之大成。
四、论述题(选取一篇默写分析其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煜 虞美人)
南北文学的优缺点或区别
初唐统治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文风?对后来的唐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25页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特点
233页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240页 杜甫诗的艺术风格
257页 韩孟(韩愈和孟郊)诗派的理论主张
267页李贺的诗歌特征
276页简述韩愈的“以文为诗”
277页新乐府诗歌的特征
284页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主张
303页简述韩愈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主张(散文艺术成就308)
357页论述李商隐的艺术成就
五、综合题(任选一名诗人或词人的作品分析其内容和风格,或任选作品分析唐诗宋词的区分)如:375页李煜《虞美人》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2.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江湖诗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 二.填空题
1“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王昌龄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3.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贾岛 4.唐代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
5.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可分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时被贬江洲司马为分界线
6.北宋 三.简答题
1.《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如下特点: 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7.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首先,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其次,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四.论述题
1.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主张创新。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冷斋夜话》卷一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2.《长恨歌》主要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白居易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所以,诗的前一部分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五十年太平天子”和悲剧的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3.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要结合作品和例子回答)
4.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