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教师:张洪海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⑴。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其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因此,构建家庭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除了应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外,还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语文教学。本文试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即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这一角度从现行初中教材(人教板)七年级上册语文选的当代作家张之路先生写的《羚羊木雕》一文谈起,说一点语文教学应重视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育的看法,以期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的赐教。
一、常见教学资料对《羚羊木雕》中人物的评价
二、(一)、人教版两个版本的不同分析评价:
人教版1992年11月第1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十八页倒数第2和3段的部分分析是:
„„“我”被迫对朋友反悔,心灵上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健康的天性被扭曲,孩子只能成为心胸狭隘,淡于人际交往的人。课文赞美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友情。„„含蓄的指责了爸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道理是多么片面,课文写了6个人物,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
下面是人教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206页的分析评价:
整体把握: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
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侯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问题研究中,针对内容,该版本编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并做了研究分析:
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
研究第一个问题,应该进行评论性阅读。不难看出,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当然女儿拿来送人,也是意想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给女儿时,讲讲这件工艺品如何名贵,让女儿增长点知识,防止损坏,也属常理,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是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推而广之,包括大人在内,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由此还可以明白,凡是考虑不周,就有隐患,要清除隐患,就要尽量想得周到一点。
研究第二个问题,先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事情有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呢?„„例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的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的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董事。
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能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课文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娇艳的鲜花。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人总是不理解我们,由此产生代沟。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在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任志鸿主编的初中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4版,2007年5月第四次印刷)的设计也大体跟人教版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6至207页的分析大体一致。
(二)、从以上教学资料的引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1992年11月第一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的分析,其立场完全是站在“我”一方的,对妈妈、爸爸和万芳的妈妈是持批评态度的。用今天的眼光看,无论是全站在“我”的一方,还是对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的批评,都是片面的,不公允的。而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是较为公允合理的。同是人教版出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什么会前后分析设计的理念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认知的理性回归,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虽然很早以前儒家就提出了“中庸之道”,但在实际中常常是走极端的。就拿对孩子这一问题来讲,在解放以前,强调的是家长权威:即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没有述说理由的权利,一切事情家长说了算!解放后的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推翻家长专制的目的,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今天:孩子的权利最大,是小皇帝。父母是大臣,是奴仆!于是形成孩子中心论。父母唯孩子的需要是从!再如教育制度,封建时代老师的话是权威,学生必须听老师的,为此,老师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老师不仅没有权威,并且稍不慎就要被学生随便找个理由批斗,因此教师是人人自危。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社会认知终于迈人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二、编者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这些变化肯定会在编者所编的书中。原来《羚羊木雕》在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自读课文,现在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讲读课文。同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前后编排的目的不同,体现了编者认识的发展变化。因此,前后两个版本的分析评价不一样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虽然是较为公允合理的,但编者只注重事情本身的处理,没有设计如何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举例讨论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学生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是不够的。
二、语文教学应重视给学生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最迫切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吸收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因此是非常及时和英明的:
(一)、从中国历史上看,社会不和谐的教训是深刻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和谐现象就是战争,战争成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无情的,其破坏是无法估量的。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次数及规模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按理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存语言文字没有中断沿用至今的国家,并且有儒家的“中庸之道”的论述,哪为什么战争却频繁发生呢?笔者认为不和谐的等级制度、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内战的根本原因。在不和谐的等级制度中,处在上一级的根本不把下一级的放在眼里,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格尊重都做不到,反过来,下一级对处在上一级的必须百依百顺,不管对错,为命是从。这种不尊重人的等级制度怎么会使社会和谐呢?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中最不合理的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过分抬高读书人的身份,导致读书人就连农业生产者也看不起,更不要说让读书人这一点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鲁迅先生的《孔已己》中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二)我国目前虽然提出了和谐思想,但完全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原因如下: 第一、历史上不和谐的等级思想和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并且在一定范围及领域内的影响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不和谐现象:部分干群关系紧张,部分领导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有的办事要求有尝服务,甚至腐化堕落,违法犯罪,此外。家庭离婚率也呈上升趋势。
第二、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台海局势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并且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还十分猖獗。此外,西藏藏独分子也还没有停止分裂活动,这些问题处理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战争,后果当然是非常严重的。
(三)、世界上,目前美国和日本是头号强国,然而只要读世界历史就知道: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内战很少的国家。美国从独立后,国内仅出现过一次南北战争;日本国内战争也仅有几次,并且规模都不大。这里特别值得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天皇及其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他国的战争,最后战败,然而日本人民并没有起来推翻天皇的统治。试想,要是在中国,不发生内战才是怪事。按理说,日本文化跟中国的渊源最深,而日本国民为什么比我们做得更好呢?笔者认为,日本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日本人对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研究及运用是非常成功的,这就是日本国民为什么会原谅发动侵略战争的天皇和军国主义者的原因。此外,日本历史上的几次成功的改革,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虽没直接提和谐思想,但实质上两国历史以来就是比较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及应用的,故其国内就很少有内部战争,因而现在国力为世界最强也就顺理成章了。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力于国内的团结与稳定,更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构件和谐社会,必须要求全社会成员有和谐思想意识,且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在社会上要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外,最有效的是在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谐思想教育。公民从小受到构建和谐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扎根于心中,在社会上就能形成和谐思想文化氛围。学校教学中,能更好体现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又莫过于语文教材教学。因为“文以载道”,所以笔者斗胆建议专家们在选编初中语文教材时尽量选能体现和ఐ思想的文章。楤外,应大力加强初中语文教嘈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认识。然而,目前初中的语文教材虽然对构建和谐思想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还沉湎于围绕考分敉学的怪圈丬。因此,加强教师构廲和谐思想认识的力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羚羊木雕》一文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尝试
笔者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除了按常规教学外,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体现构建和谐思想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能力: 1 文中人物言行有哪些不妥?
2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3在我们周围是否有类似文中的现象发生? 学了本文后,我们从构建和谐家庭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第一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父母的不妥是给“我”羚羊木雕时,没有讲清楚不能将羚羊木雕转送给他人;“我”的教训是在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前,没有跟父母商量。第二问题,大家踊跃举手发言,其中一个学生动情的说了这样一件往事:
有一回,我跟几个同学利用星期六不上课,去丹霞山(盘县水塘佛教名山)玩,去前没有跟家人讲,结果父母不知道我去哪里,到处找。我回来就被(父母)暴打一顿﹗ 第三个问题,其中一位女同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她家的一户邻居,男主人经常不跟媳妇讲就拿钱给自己父母亲用。为此媳妇经常跟男主人吵:“你太看不起我了,我又不是不给﹗” 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都认为,如果该邻居的男主人拿钱给自己的父母亲前先跟自己的媳妇讲一下,可能就不会发生吵架了。
第四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做子女的做事也好,还是给别人送东西也好,一定要先跟家长讲,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才去做或送。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看法,然后接着补充道:“不仅作为子女的做事或给别人送东西要跟家长商量,就是成人做事或给别人钱财,也应先跟家中的主要成员商量,相互尊重,才能避免家庭矛盾的产生。再扩展开来,就是工作中,有许多事也要跟自己的同事商量或自己的下属商量沟通,尽量取得支持或谅解才能较好的开展工作,否则形不成合力,很被动”。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案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⑴。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其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因此,构建家庭和谐是保证社会和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除了应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外,还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语文教学。本文试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即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这一角度从现行初中教材(人教板)七年级上册语文选的当代作家张之路先生写的《羚羊木雕》一文谈起,说一点语文教学应重视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育的看法,以期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的赐教。
一、常见教学资料对《羚羊木雕》中人物的评价
二、(一)、人教版两个版本的不同分析评价:
人教版1992年11月第1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十八页倒数第2和3段的部分分析是:
……“我”被迫对朋友反悔,心灵上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健康的天性被扭曲,孩子只能成为心胸狭隘,淡于人际交往的人。课文赞美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友情。
……含蓄的指责了爸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道理是多么片面,课文写了6个人物,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
下面是人教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206页的分析评价:
整体把握: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
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侯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问题研究中,针对内容,该版本编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并做了研究分析:
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
研究第一个问题,应该进行评论性阅读。不难看出,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当然女儿拿来送人,也是意想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给女儿时,讲讲这件工艺品如何名贵,让女儿增长点知识,防止损坏,也属常理,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是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推而广之,包括大人在内,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由此还可以明白,凡是考虑不周,就有隐患,要清除隐患,就要尽量想得周到一点。
研究第二个问题,先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到结尾为反悔而伤心之至,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事情有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呢?……例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的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的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董事。
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抓住几个关键,例如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能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课文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娇艳的鲜花。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作者的褒贬倾向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人总是不理解我们,由此产生代沟。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在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任志鸿主编的初中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4版,2007年5月第四次印刷)的设计也大体跟人教版版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6至207页的分析大体一致。
(二)、从以上教学资料的引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1992年11月第一版,1999年5月云南第7次印刷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的分析,其立场完全是站在“我”一方的,对妈妈、爸爸和万芳的妈妈是持批评态度的。用今天的眼光看,无论是全站在“我”的一方,还是对妈妈、爸爸和万芳妈妈的批评,都是片面的,不公允的。而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是较为公允合理的。同是人教版出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什么会前后分析设计的理念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认知的理性回归,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虽然很早以前儒家就提出了“中庸之道”,但在实际中常常是走极端的。
就拿对孩子这一问题来讲,在解放以前,强调的是家长权威:即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没有述说理由的权利,一切事情家长说了算!解放后的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推翻家长专制的目的,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今天:孩子的权利最大,是小皇帝。父母是大臣,是奴仆!于是形成孩子中心论。父母唯孩子的需要是从!再如教育制度,封建时代老师的话是权威,学生必须听老师的,为此,老师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老师不仅没有权威,并且稍不慎就要被学生随便找个理由批斗,因此教师是人人自危。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社会认知终于迈人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第二、编者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这些变化肯定会在编者所编的书中。
原来《羚羊木雕》在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自读课文,现在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中是讲读课文。同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前后编排的目的不同,体现了编者认识的发展变化。因此,前后两个版本的分析评价不一样也就不足为怪了。此外,人教版2001年6月第4次印刷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羚羊木雕》一课的设计分析,笔者认为虽然是较为公允合理的,但编者只注重事情本身的处理,没有设计如何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举例讨论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学生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是不够的。
二、语文教学应重视给学生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最迫切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吸收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因此是非常及时和英明的:
(一)、从中国历史上看,社会不和谐的教训是深刻的。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和谐现象就是战争,战争成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无情的,其破坏是无法估量的。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次数及规模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按理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存语言文字没有中断沿用至今的国家,并且有儒家的“中庸之道”的论述,哪为什么战争却频繁发生呢?笔者认为不和谐的等级制度、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内战的根本原因。在不和谐的等级制度中,处在上一级的根本不把下一级的放在眼里,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格尊重都做不到,反过来,下一级对处在上一级的必须百依百顺,不管对错,为命是从。这种不尊重人的等级制度怎么会使社会和谐呢?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中最不合理的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过分抬高读书人的身份,导致读书人就连农业生产者也看不起,更不要说让读书人这一点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鲁迅先生的《孔已己》中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二)我国目前虽然提出了和谐思想,但完全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其原因如下:第一、历史上不和谐的等级思想和儒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并且在一定范围及领域内的影响还较为突出。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不和谐现象:部分干群关系紧张,部分领导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有的办事要求有尝服务,甚至腐化堕落,违法犯罪,此外。家庭离婚率也呈上升趋势。第二、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台海局势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并且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还十分猖獗。
此外,西藏藏独分子也还没有停止分裂活动,这些问题处理稍微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战争,后果当然是非常严重的。(三)、世界上,目前美国和日本是头号强国,然而只要读世界历史就知道: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内战很少的国家。
美国从独立后,国内仅出现过一次南北战争;日本国内战争也仅有几次,并且规模都不大。这里特别值得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天皇及其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他国的战争,最后战败,然而日本人民并没有起来推翻天皇的统治。试想,要是在中国,不发生内战才是怪事。按理说,日本文化跟中国的渊源最深,而日本国民为什么比我们做得更好呢?笔者认为,日本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日本人对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研究及运用是非常成功的,这就是日本国民为什么会原谅发动侵略战争的天皇和军国主义者的原因。此外,日本历史上的几次成功的改革,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借鉴。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虽没直接提和谐思想,但实质上两国历史以来就是比较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及应用的,故其国内就很少有内部战争,因而现在国力为世界最强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力于国内的团结与稳定,更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构件和谐社会,必须要求全社会成员有和谐思想意识,且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在社会上要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外,最有效的是在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谐思想教育。公民从小受到构建和谐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扎根于心中,在社会上就能形成和谐思想文化氛围。学校教学中,能更好体现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又莫过于语文教材教学。因为“文以载道”,所以笔者斗胆建议专家们在选编初中语文教材时尽量选能体现和ఐ思想的文章。楤外,应大力加强初中语文教嘈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构建和谐思想的认识。然而,目前初中的语文教材虽然对构建和谐思想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还沉湎于围绕考分敉学的怪圈丬。因此,加强教师构廲和谐思想认识的力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羚羊木雕》一文渗透构建和谐思想教学的尝试
笔者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除了按常规教学外,将教学设计重点放在体现构建和谐思想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防范类似事情发生的能力:
文中人物言行有哪些不妥?
2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3在我们周围是否有类似文中的现象发生?
学了本文后,我们从构建和谐家庭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第一个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父母的不妥是给“我”羚羊木雕时,没有讲清楚不能将羚羊木雕转送给他人;“我”的教训是在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前,没有跟父母商量。
第二问题,大家踊跃举手发言,其中一个学生动情的说了这样一件往事:
有一回,我跟几个同学利用星期六不上课,去丹霞山(盘县水塘佛教名山)玩,去前没有跟家人讲,结果父母不知道我去哪里,到处找。我回来就被(父母)暴打一顿﹗
第三个问题,其中一位女同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她家的一户邻居,男主人经常不跟媳妇讲就拿钱给自己父母亲用。为此媳妇经常跟男主人吵:“你太看不起我了,我又不是不给﹗”
笔者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都认为,如果该邻居的男主人拿钱给自己的父母亲前先跟自己的媳妇讲一下,可能就不会发生吵架了。
第四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做子女的做事也好,还是给别人送东西也好,一定要先跟家长讲,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才去做或送。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看法,然后接着补充道:“不仅作为子女的做事或给别人送东西要跟家长商量,就是成人做事或给别人钱财,也应先跟家中的主要成员商量,相互尊重,才能避免家庭矛盾的产生。再扩展开来,就是工作中,有许多事也要跟自己的同事商量或自己的下属商量沟通,尽量取得支持或谅解才能较好的开展工作,否则形不成合力,很被动”。
—
END
—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内容提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处于改革与开放的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已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灵,这一切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我们教育机构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不利态势。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德育 渗透 高中语文 学生 正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将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培养教育青少年,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作品都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剥削压迫,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思想,无私忘我献身人民的高尚情操、认识世界观点、方法等,都具有教育作用。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情感熏陶的力量,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将这些作品蕴含的有价值的成分挖掘出来,与学生共同分享。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历史背景的简介,作者生平事迹的了解、课文内容的小结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教材。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平事迹可以用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去领会他浪漫、豪放、潇洒的情怀,学习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人格。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和《纪念刘和珍君》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马丁路德当年的的演说片段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电影片段资料。这些视频资料能够形象直观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与作者共鸣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反动派的增恨和对烈士的怀念崇敬之情。
在《小狗包弟》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学这一课应让学生我学习巴老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陆蠡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讴歌。读他的作品,还要学他的为人。讲解《离骚》,不能不让学生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高蹈出世的品质,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虽体解吾尤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有名的诗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多让学生对照名人检查自己的言行。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德育渗透的机会,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都有不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列出相关书目,如《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艰难时世》《繁星 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读,必要时让他们写出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及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所生活的时代的特点,比如: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生来不是北大白的,他宁可被打到也不被打败。”如果让学生学习并落实,那将受益匪浅。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知道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探讨作品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在形成品德时受到启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多看报,了解国内外大事,端正自己言行。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且,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一再地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酷热的高考作文批改室内,忙碌的老师最关注的还是立意、思想,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打分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因为它体现这作者的思想境界高于低。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养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使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作文教学中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渗透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我经常利用片段作文和整篇作文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并做一些分类的作文,内容上基本有这些类型:诚信、坚强、乐观、细节、亲情、友情、爱国等等,形式不拘一格,批改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动向,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作文批改与讲评也很是重要,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一个广大天地,作文批改的形式多样,无论那样都能让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使学生在作文中赞扬真、善、美,分辨假、恶、丑。这些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坚持有计划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施行德育,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启迪、激励、矫正、改正等作用。
四、以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德育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孔雀东南飞》让我们深深感到封建的思想、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摧残是无以复加的,它极大的阻碍,甚至是牢牢地捆绑着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手脚。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深刻性。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也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封建卫道士别里科夫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如举办诗文朗诵会,举行作文、演讲竞赛和辩论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进行影评比赛等。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德育教育。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学内容因其道德意义而存在,德育因素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作为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载体,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取的课文,汇集了历代名篇,是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资源。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实施德育渗透,使民族精神得到培育和弘扬,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还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正确把握语文与德育的关系,是教师必备的素质。特级教师于漪说:“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她要求“教之不顾此失彼,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都强调必须全面培养人。只要适当的把握好时机,利用语文课堂阵地,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能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提高道德水准,成长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
1、王义洲《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做法》(2001年《中国教育报》)
2、朱永新《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简论》2004年
3、钟声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4、《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倡导自主、合作、创新为主要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课改形式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旨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质疑 创新 自主
正文:胡锦涛说:“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能动作用。”这句话极具前瞻性的话道出了国家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在创新型人才,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因此,教师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致力于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为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
一、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应先有创新意识,因循守旧的教师永远是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别里科夫”。我们应转变传统观念,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多思考多研究,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鼓励学生的个性见解,允许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以生为本地实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有多种说法“爱情说”、“讽喻说”等,让学生去探索,鼓励新鲜见解,张扬个性,才是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佳径。《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分析的。近年来关于他性格的研究颇有进展,认为“虚伪”说是最不合理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周对鲁究竟有没有感情,这出戏的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两个都是开放题,不求统一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关键是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样,课堂上的教师将会充满激情,学生兴趣浓厚,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创新意识随之增强,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他们的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提议和理解。”而我们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一言堂,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了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在学生没有完全把握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些问题等等。在这样的环节中,表面上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积极的,实际上学生是被动的,无所适从的,这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吗?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在充分把握文本的前提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被极大地调动出来,自我意识被唤醒,潜能被发掘,为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兴趣让创新的种子萌芽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进一步创新做好充分准备。如精彩的导入,挖掘教材本身意蕴魅力,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给诗词谱曲,排课本剧,举行课堂辩论会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先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录音,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理解词的意蕴就容易多了,于是学生带着激情深入到诗词中,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有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在谈到苏轼的积极与消极思想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兴趣正浓。又如讲授《囚绿记》一文时,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几个片断,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感染着,也试着朗读,感情很投入,有的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反复纠正,有的自发组织学习小组,探讨朗诵技巧,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深入到了作品中很快投入到学习中,掌握了课文的重点。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种子就在这里萌芽
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重要因素,是创新的翅膀。它能使人打破一切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产生创造的幻想,从而形成新的见解。有人说:“文本给读者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曾指出:要真正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得以拓展,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的确,有丰富的想像力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因此,我们应着意于唤起学生想象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探究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也让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发挥想象,从声音、颜色、形体、味道等方面去感悟和解读文本。如读《故都的秋》时,我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写对象进行联想,描绘出一幅幅秋景图,并给每幅图起名,如“小院读秋”、“清晨踏秋”、“残声鸣秋”、“佳果映秋”等,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北平浓浓的秋味。如《荷塘月色》中的比喻运用得贴切生动,匠心独运,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将出水的荷叶比作是“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是“星星”、“珍珠”,把月光比作“流水”,突出了荷叶、荷花的风姿绰约,写出了月光的轻盈而灵动。我请学生根据画中或生活中所见,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叶荷花和月光,体会作者的高超技巧,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很多美文都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了它,我们的课堂才更生动,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创造意识才更强。
五.质疑是创新的途径
教育专家文兰森说过,最不完美的创新要比完美的守成伟大100倍!可见创新的重要意义。阅读中的质疑,使读者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才会有创新的灵感产生。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往往满足于不求甚解,领会不了文章的深刻内容,把握不住文章的精妙之处。但如果从文章的思路、主旨、意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就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通晓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把握,由表及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如讲韦庄的《菩萨蛮》这首诗,反常的叙述:“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品读之后就会发现其不合常例,多问几个为什么,诗句表达的对中原战乱的担忧的主旨就水落石出了。我们应启发学生注意发现课文的规律性的问题,如:题目如何理解?写了什么,为什么?结构怎样?哪段吸引你,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如学习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上述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总结后,大家交流,进一步研究观点的正确性,思辨性,从而真正把握小说主题,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意义。质疑是探究的前提,为下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
六.有比较,才有鉴别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而进行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诸方面的理解。在比较中的研究对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比较的方法有很多,内部比,如王熙凤与贾宝玉出场有何不同、横向比,如陈焕生与阿Q身上的相同点等,都能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中起到重要作用。事物的特征在与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可以大到作家整个作品风格流派的比较,如李白与杜甫;小到某篇作品遣词造句的比较,如:“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的“泻”字与“流”字的表达效果;如增加一个情节阶段,如《项链》叙写结尾;增加一个论据,如给《咬文嚼字》一文在添加一个推敲实例;删去一个对象,如删去《纪念刘和珍》的结尾;删去一个细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删去墙上挂着酒葫芦的细节;删去一个事件等等。还可以改换人称,改换结构如《纪念刘和珍》结尾两段换位;改换写法如《祝福》倒叙换成顺序;改换标题等等。通过这些修改,学生认真比较改后的文章与原著的不同,体会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那么学生会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主题凸显出来,这利于创新,创新思维从这里产生火花。
“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恩格斯)。我国的腾飞要靠人才,成为人才的关键是创新能力,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这样的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开动机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将新的教学理念注入课堂,给青年学生营造创新的适宜的环境,并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个性心理和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踏实的科学态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我想我们的教育必将给语文教育带勃勃生机。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玉秋、广西师大出版社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万福、于建福、和平出版社、2005
3、《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浙江、马伯成、人民教育出版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教育性。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文章,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从中感悟,进行思想的熏陶。身残志坚的霍金能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 至诚友爱的韩愈,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屈原的《离骚》让学生知道了高洁自守,爱国忧民,学生的德行深受其影响;李白的《蜀道难》让学生不再厌学,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从中受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品德教育。
二、教学中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语文课堂应注重“写作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1
写真事,抒真情。因此批改、评讲作文,我不仅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批改和评讲,更注重通过批改和评讲作文,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写作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写作充实学生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在教学中我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针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让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去剖析,去了解,端正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教材,加强阅读,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
书,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因此,可以借助“读书活动”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①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②鼓励学生读《二十六史》、《诗经》、唐诗宋词、现当代散文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③挖掘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我以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本校德育教材,让学生了解白求恩烈士革命的一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在学生的学法上加强引导,深化德育教育。
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去感受德育魅力,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学法,鼓励学生从德育的角度去置疑问难,竭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内涵和源泉,从而整合自身与文本以及作者与文本及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文本中的人物以及编者、作者的思想品德,从学法上去感受其德育内涵,使学生自然进入一片充满美好的德育氛围中,且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自身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素养自然形成。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存在一些不同意见,主要是用正面进行方法,还是用渗透穿插方法。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体、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妥善地处理好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效果。以渗透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似乎更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
一.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笔者通过20多年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感到以下三点是切实可行的。1.抽出格言式的句子重点讲解
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言,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摘引、精选出来。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我们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由于作品中格言式的句子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2.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
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学生们对西蒙·亚力山大·黑尔的成功,产生了两种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的成功,改变命运得助于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之所以成功,是他本身素质即认真、执着起决定的作用。同学们争论热烈,那是他们在阅读时思考的结果。这是一篇课内的阅读课文,是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我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抓了一对反义词:偶然与必然,偶然只是一种机遇,真正起作用的是老黑尔本身具有的良好素质,即使没有“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凭着做人认真、执着,凭着对目标的追求,“好运”会再次与他有缘,这是必然的。这篇课文的精华在于:改变命运的实质是一个人的素质。而素质是我们学生时代应该培养和训练的,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3.把握课文中德育渗透的重点
有时候,一篇课文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存在着多义性。此时,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在此,可以用综合、对比、选择的方法,找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有其闪光的思想和精神,但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爱国主义,有的是集体观念,有的是自强不息,有的是舍己为公„„,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尽管选择各有不同,但无意中却让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种方式,对德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
在语文教学和政治教学中,虽然都涉及德育教育,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课程中的政治教育显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上,而且表现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和不同的教学步骤上。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区别。
第一,政治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的是直截了当的,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向学生开设政治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强调的是一种思想方面的教育。因而可以直接地向学生灌输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并且越明白越好。而向学生开设语文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水平,它首先强调的是一种语文方面的基础训练,而不是一种思想方法的训练,或单纯的思想教育。因此,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德育教育,不应该象政治教育那样明确和直接,而应该结合课文实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出现,这是由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这样也较能为学生们所接受。
第二,政治教育主要是观念型的,以理性化为主;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则是感情型的,以感性化为主。在学校开设政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而且要让他们从小就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关心政治,并不断把他们从感性认识提高和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渐培养、诱发和训练他们在理性方面的思考能力。而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凡文学作品,不论诗文、小说,都是感情的产物,其中都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内涵,与理性颇强的政治教材区别甚大。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往往就是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来打动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三,政治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并不强调文学性,也不以文学性为标准,有的甚至根本谈不上文学性,所以它的教材本身决定了它的德育教育只能是正面的、直接的。而语文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性,有的甚至还带有趣味性,这种文学语言往往本身就充满着感染力,再由语文教师加以分析和讲解,其感染力就更强。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往往就是通过这种文学性、或带着笑意的趣味性,或带着哀婉、悲壮的情感,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我们找出以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并不是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于政治教育,而是找出二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异,以便各自更好地加以发挥,取长补短,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证实,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似乎更符合语文教学的特性,如果说,学生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和远大理想仅仅是一个骨骼,那么,只有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净化,才能使他们成为丰满红润有血有肉的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完成这一任务,语文学科具备了特殊的条件和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从总体上来看,人们还是比较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贯串和兼顾一些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我们之所以把它详加论述,并不是要削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不是把它与德育教育对立起来,而完全是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处理和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与以往贯串的德育教育还是有区别,它更讲究艺术性和语言的特殊功能,是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