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要介绍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特点,分析它们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
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特点及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
汪欢欢
1.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和情感等,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情感,或加深对原有知识、技能情感的认识,进而影响其态度、价值观。
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基于个体认知图式而形成的学习过程,是个人通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的参与而获得的形体、情绪、情感、知识上的体验。体验式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有所感受,并对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讲授-接受学习相比较具有如下一些有特点:
(1.)主动性。
在传统上,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体验式情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不知不觉地,认真地感受、操作、发现。学生的学习是在情景的吸引下、情景推动中,自然融入,各种感官都自动参与,就象旅游、就象劳动、就象看电影、就象聊天。自然参与,学习显得轻松自然。
(2.)寓教于乐。
新课程提倡快乐学习,提倡使学生 由“厌学”变为“好学”、由 “苦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但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快乐的前提是,学习者愉快情感被调动起来,怎样才能把学习者的愉快情感调动起来呢?前提有两个,即要有让学生兴趣的事物或情景和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儿童学习知识、参加活动、接受教育、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主动”才能使主体的内在积极性被充分发挥出来。体验式学习中学生一般被放在一定的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学生的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体验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体验,身临其景观看庐山瀑布和录象,亲自体验磁力线,亲手操作电脑,亲自运动学习打篮球、排球,亲身朗诵诗歌、散文、与同学老师争执见解,这一些体验过程无不是一种快乐的事。因此体验式学习就是有这种功能把学习与娱乐融汇在一起。
(3.)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而体验式学习,把学习与应用的过程直接结合在一起,或者把学习放在真实的情景中,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更有利于学生明白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的意义,更能使学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比如初二思想品德课2.3《与人为善》有一个框题的内容是“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上这部分内容时,事先要求学生去帮助有困难的做一件好事,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他们的体会。学生们一定有很多的体会,通过同学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升华到“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的道德知识,还实践了一次道德活动。(4.)虚实结合。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这里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5.)感性化
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设计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生动、可听可观、可触可摸,而且学生直接参与的情景中,学生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学生所获得的东西,有的是语言描绘的难于达到的,体会到的东西往往比语言描绘对思维的冲击更大,给学生印象更深刻。比如观看电影《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学生对“坚强”体会要比任何语言说教都要强烈;观看有关泥石流的录象要比单纯的学习有关泥石流的灾害的文字印象深刻。访问孤寡老人更能让学生体会“乐于助人”的意义。这种学习方式体验性很强。学生的这种收获是传统讲授-接受学习中难于得到的。(6.)亲历性
体验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无论是观赏、参观访问、情景模拟还是活动、角色扮演等等具体的体验学习活动,都是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参与,亲自经历。外人无法代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多途径地学习感受。我上面提到的观看庐山瀑布录象、磁力线实验、观看电影《汪洋中的一条破船》或者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都是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的,亲自参加活动,亲自感受了整个过程,其主体认知作用是教师所无法替代的。(7.)感悟性 体验式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具体化的感觉、获得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等的感觉、知觉、表象,但又不能让学生的收获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这些东西进行升华,升华为科学理论、文学手法、道德、观念、为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要让学生从中感悟出一定的道理、道德观念等等。比如观看了庐山瀑布,学生有了感受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交流他们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优美、和诗人写作手法的奥妙。学生做了一件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好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升华到对道德的认识。
3.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异质小组(优、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并存)为单位的、受共同的学习目标所规范并体现群体凝聚力的、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测量依据的教学形式。
采用合作学习有多种积极意义: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生
生之间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激发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欣赏别人,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接受式学习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功扎实,解题能力强,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传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实行“说教式”、“灌输式”的应试教学模式,存在“满堂灌”的现象;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些不足必然要求改变中学政治课教学方式。
5.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全班集体教学和同质分组的方式,在奖励与评价方面以全班或个人为奖励对象,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奖励依据,从而导致了竞争型的课堂目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常处于一种极度的焦虑之中:你如果想获得优胜,就必须击败所有的对手。竞争使学生倾向于能力归因,由于只可能有少数人获胜,结果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甚至逃避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班级教学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主转变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为主。目标结构的改革,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以“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大多数学习“失败者”自信心遭到彻底摧毁的弊端。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相互启发和共享经验,为孩子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作为信息教师,我认为在网络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因为网络教学其中的一大优点就是网络协作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也有所应用,希望大家多指教.
6.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区别
传统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方式
过去的知识
即时的感受
记忆思考
领悟认识
个人学习
团队学习
注重知识技能
注重观念态度
单一刺激
多元体验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员为中心
标准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理论化
实践化
强调学中做
强调做中学
间接学习
直接学习
学习的资源是教师和教材
学习的资源是参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
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
第二篇:合作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意义和特点[推荐]
一、“体验性学习”的意义和特点
1、特点
①、“体验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体验性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在“体验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的着力点不是把书本上的、自已头脑中已有的条条框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悟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③、提倡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形成“体验-感悟-反思”的新的“体验性学习”方式。
2、意义
①、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和生理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②、“体验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
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体验性学习”,对于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体验性意义的建构,它提倡民主、开放、合作、科学的教学理念,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 关系,由过去的“教书匠”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体验性学习的参与者。
④、“体验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能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意味着身体参与性,要用自已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学生在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合作,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创造,不仅提高了能力,而且提高了觉悟。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特点
1、特点:
①.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
②.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③、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小组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④、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2、意义
①、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③、合作学习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帮扶学习。④、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⑤、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巡视指导。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有效利用教学空间。
三、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体验、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学生在体验、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的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也一笔是财富。
总之,传统的学习方式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记忆与
技能的学习。而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即时的感受、知识的领悟和学习观念与学习态度的引导,体现了一种团队学习与合作的精神。
第三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高中数学课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发展成了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老师从主导地位变成引导。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特点与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特点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它明确指出:评价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历程,通过激励与改进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信心。数学历来作为一门逻辑、枯燥的学科,受严谨性与抽象性等因素影响,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在学习方式与特点上也存在着严重的恶性循环,对此怎样改变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就成了教育界必须深思的热点。对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整合已有的学习特点与方式,改善教学过程,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良好的发展。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完善
从《数学课程标准》来看: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或者熟知的生活情境,进行实验教学或者数学探究。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明显不够,很多工作都只是表面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做好教学准备,这样才能让课堂发挥更大的价值。
2.课堂驾驭水平不足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但是真正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随之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虽然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同时,很多都属于始料未及的问题,这对教学管理带来了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任务的完成。事实上,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不只是课程结构的问题,和老师的掌控力度也有很大关系。对此,数学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对课堂的驾驭。
3.忽略了学生情感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情感教育明显还有待改善,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与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改善个人魅力与自身修养,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帮助其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了老师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从情感上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尤其是差生。
二、改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
1.以人为本,完善探究性学习
从构建主义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相关技能与知识的获取,虽然会借助老师讲解,但是更多的是学习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关知识的内化、探究与构建的过程。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必须注重实践动手、自主创新、交流合作与阅读学习的培养,以此更好的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习过程称为再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拥有多种教学方式,在多元学习目标的整合下,帮助学生拓展创新精神,同时这也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发展的渠道。所以,在现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在手脚同时放开的情况下,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与发展。
如:余弦定理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在△ABC中,a、b、c分别对应∠A、∠B、∠C,已知ab两边的长度与∠C,求c。此时有学生提出设ab分别为固定值,根据∠C的几种情况进行论证,具体如:当∠C为90度时,c2=a2+b2,当∠C小于或者大于90度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计算与研究,当∠C为30度、45度、60度时,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在步步为营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明白c2=a2+b2-2abcosC。这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不管是抽象公式、数据,还是具体的概论、定理丢充满了学习乐趣。
2.充分利用投影仪助教,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观察力
根据电脑图像中的正弦曲线,在鼠标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当然在x轴上,图像能自由延伸,得到y=sinx定义域(-∞,+∞),即:R。当然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得出。再整合三角函数得到1≥sinx≥-1,也就是x∈R,y=sinx的值域为[-1,1]。然后再将其放到电脑图像上,表明正弦期限在y=-1与y=1间,即:函数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函数周期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利用CAI,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还会加深记忆,让周期性理解更为透彻。
3.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更注重的是知识传输,却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教学反馈的信息,除了要做好合作学习与思维培养,还必须从自主研究与开放性学习等方面,鼓励学生探索。如:在复习《反函数》时,针对反函数与原函数关系,很多老师已经提出了研究方向,针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进行纵向探究,此时就必须依赖学生的探究。如:奇函数不一定存在反函数,y=-x属于奇函数,但无反函数,y=sinx属于奇函数,无反函数。
三、结语
数学作为一门创造性学科,它让课堂充满了光芒。从高中数学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其教学方式与特征很多已经不能胜任时代要求。对此,数学老师必须从现实出发,整合教材、课程与教法要求,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同时,改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康.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J].新校园(学习),2012(3).[2] 黄红健.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上旬,2014(7).[3] 朱文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进行创新教育的再探讨[J].未来英才,2015(5).[4] 王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四篇:项目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
项目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
项目的本义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唯一的产品和服务的任务。与之相对应的项目学习则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拓展某项任务来开发内容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探究,并通过产品和表现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学习。立足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是由重要的课程框架问题驱动的,课程框架问题能够将内容标准和高级思维与真实世界的情境密切地联系起来。简单地说,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真实世界的情境,目的在于促使学习和活动紧密关联,围绕大概念整合高级思维,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所以,项目学习和传统学习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心不同:
在传统学习中,中心是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你都得学;无论你理解,还是不理解,你都得朝前走,从而造成天才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而在项目学习中,中心是学生,因此完全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只要在这个课程框架问题内,学生可以根据各人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学多,学少以及难易程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决定,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中遇到困难还可以通过小组同学讨论解决。
2。角色不同:
在传统学习中,老师是主要演员,学生一般都是观众,一台戏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老师的演技,老师演得好,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多一些,反之就少一些。而在项目学习中,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老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按排他们担当不同的角色,这样不仅能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且还能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3。学习方式不同:
在传统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在项目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4。获得的能力不同:
在传统学习中,由于学生处在被学习的地位,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更谈不上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只能处在了解、理解、应用等低级思维阶段,在项目学习中,由于学生处在主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就高,他们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敢于挑战新问题,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养成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高级思维能力。
5。学习的结果不同:
传统学习的结果往往是理论到理论,学习的结果是看不见的,缺泛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时间长了会使学生迷失前进的方向,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项目学习是有课程框架问题驱动的,这样就能保证内容标准和高级思维与真实的世界情境密切地联系起来,学习结束后都会有可见的产品问世,从而能使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动力。
6。时间单位不同:
传统学习是以课时为单位的,一般情况下每节课40分钟。而项目学习是以任务为单位的,只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中间是连续的。
第五篇: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分析报告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
学习心理是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迁移等。笔者于2013年3月——6月对六安市堰口镇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吕桥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
二、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21%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29%的学生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3.学习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更希望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的科目。调查中还发现41%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2%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30%的学生还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三、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大多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几点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