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合一”分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合一”
权小勇
摘要: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正是如今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贯彻好“教学合一”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合一,过程与方法,思维品质
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的过程与方法”与“学的过程与方法”有机合一,是我们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如今,物理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学合一”的思想,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过程与方法”都能当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前者为后者服务。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谓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都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但老师能教给学生的是有限的。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结合实践,下面通过二个案例加以讨论物理教学中 “教学合一”。
案例一:“力的合成”
教学方案一:第一步: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书上两个小孩提水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效果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的理解。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力的合成的方法。
第二步:介绍初中学过的“分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合成”。
第三步:探究“互成角度的分力合成”。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等于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课堂演示实验”。
教师做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实验,通过实验记录数值,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以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然后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例题1:运用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老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作图,得出合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图习惯。
例2:阅读课本中的两图,强调: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
第五步:精练反馈,巩固升华。
学生做课本后的练习,然后老师点评。
讨论: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F2(两力夹角为0)
Fmin =F1-F2(两力夹角为180度,F合与大的分力方向一致)
夹角在0——180之间,合力介于Fmin与Fmax之间。(播放动画,加深印象。)
想想、议议:多个力的合成。
第六步: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思路清晰,从例题的构思、教师的方法小结、直至最后作业题的布置等一系列环节,都围绕“方法”这一主题进行;该案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有用的结论,并把该结论用来分析解决新的物理问题。这一教学流程的背后体现的教学思想是:主要依据“教”的流畅性和按部就班的实验性思路来安排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在“教”的过程与方法上做文章。
该案例究竟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呢?笔者认为没有。因为案例所呈现的仍然是以教师陈述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一种能使学生探究的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发现的机会,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按照这一原则,可以这样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二:第一步,首先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书上两个小孩提水和一个大人提水产生相同效果漫画,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加深对等效替代的理解。通过设问:在提水的例子中大人用的力与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下一个环节:探究活动。
第二步,探究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可能会有学生猜想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等。为打破学生对“合成等于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时教师适时的进行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模拟大人、小孩提水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合力与分力不是简单的代数和关系,似乎还和夹角有关,如何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设计实验”。
如何进行实验?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此时老师首先演示互相垂直的两力的合成,为学生的探究作铺垫。然后让学生讨论:
A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B 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C 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D 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对四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印象开始清晰起来。
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记录角度、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等。老师巡视解惑。
第三步,活动三: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探究之后,请每一组同学在白纸上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以分力为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分力所夹的对角线,看合力与对角线是否重合,汇报结果,老师补充总结,得出结论:(1)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播放动画,加深理解。)
(2)说明矢量的普遍适用性。
第四步,教学第四环节例题分析强化主题:
按原方案一中的第四步进行。
第五步,精练反馈,巩固升华。
按原方案一中的第四步进行。
第六步,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本节学到了什么,默写到作业本上,相互交流。
然后教师小结。
第七步,布置作业:实践活动,自作合力随着分力的方向变化而变化的演示教具。
调整后的教学方案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创设探究情境,学生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测量、收集证据,把实验技能训练融入探究过程,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再进行解释和评价,获得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智力挑战;从例题的构思、教师的方法小结、直至最后作业题的布置等一系列环节,都围绕“学”的方法进行,可以看到调整后的教学方案其着眼点在于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等效替换”是物理学中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案例具体、有意识地应用该方法来分析合力与分力问题,并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有用的结论,再把该结论用来分析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案例二:“画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方案一:第一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由于小灯泡钨丝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通过不同电流时的电阻不同,因此它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第二步,分析电路图,介绍实验步骤。
(1)按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始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
(2)接通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开始增大,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增入表1中。
编号
U/V
I/A
灯泡发
光情况
(3)在坐标纸上以电压U为横坐标,电流强度I为纵坐标,利用上表的数据,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三步,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原理解释你描绘的曲线吗?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原理陈述清楚,实验步骤详细,但实验的功能偏重于验证原理和训练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教学合一”的角度来看,很显然,这一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的流畅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上存在欠缺。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一种能使学生探究的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发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按这一原则,可以这样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二:第一步,问题与猜想——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什么特点?“4V、0.7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能是什么样的曲线?试画出来。
第二步,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你们打算怎样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画出电路图。说明所用的实验器材,设计所需记录数据的表格。第三步,进行实验,记录和处理数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把测量数据填入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绘出实验图线。第四步,分析、论证和评估。描述实验得到的曲线的特性;实验的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致吗?试定性地解释实验图线的特点。
调整后的教学方案二和教学方案一中,使用的仪器完全相同,但实验功能却大为不同。让学生提出猜想,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收集证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的过程与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理解透,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方明主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2—19。
﹝2﹞ 李尚仁主编.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骆兴高.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尝试,学科教育,2002(8)19~22。
第二篇:教学合一
读书心得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 ××|× ××||、×× ×|× ××||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
——陶行知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不像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现在他拿书本来配学生了。他不但是要拿书本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果然比第一种好得多,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所以专拿现成的材料来教学生,总归还是不妥当的。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子才好?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个理由。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②先生(F.Paulsen)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第四篇: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
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学生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示功能,又关住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也为之折服。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通过教育“救国,造过,建国”;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通过教育“救国,造过,建国”;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第五篇:(李勇)“教学做合一”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教学做合一”——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新浦区岗埠中学李勇 【摘要】: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精神。本文从日常教学实际出发,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思想,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创新理念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了论证。同时指出了中学物理的创新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创新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从发展创造思维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本人在进行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再进行迁移联想后进行创新,培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物理课中的实验教学等特有的形式,观察、思考、想象、操作等,即动手又动脑,创新能力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适时引导,创建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恰当的问题情境创建是学生创造思维火花迸发的撞击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这里的“问”,指的是凡事问个为什么。新课标对物理课堂首先提出的就是“为什么”教学,不仅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把亲身经历的或想到的问题,写成“为什么”。“为什么”教学能把学生带到参加物理活动这一现实中来,并由身入、心入达到神入,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创设情境:让学生勤于“问”、乐于“做”,喜欢“想”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例如在“杠杆平衡条件”一节教学、实验中,有的同学保持钩码和弹簧位置不变,改变钩码数量,有的保持钩码数量未知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位置,有的即改变钩码数量位置,又改变弹簧测力计位置等,使的测量的结果各不相同。由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争辩问题情境:①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呢?②用什么方法测量更好呢?从而引导学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共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会自觉参与、大胆创新之目的。通过争议、辩论,学生明白:因为每人选择测量方法不一样,所得出的数据当然也不相同。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又可以学物理、理解物理、发展物理,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精神。“为什么”能激起悬念,引入概念或规律;“为什么”能埋下伏笔,唤起新知;“为什么”能启迪智慧,引导学生走向深入。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学生的“为什么”,教师或热情回答,给予启发,促其思考;或指导他们阅读参考书;或不能回答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把它暂时留下来,在事后解决或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深入。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才会从这些“为什么”当中迸发出来。
二、积极的观察实验,以活动为阵地开发学生创造能力 观察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是活的人,要施以活的教育。”“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我们讲的活的教育,就是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才。”通过实验活动,把“死”的物理知识变“活”,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利用“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池组、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根导线,试设法只连接一个电路就能测出未知电阻 Rx 的值。”很多学生设计出了把所给仪器串联起来,通过测量滑片位于变阻器两端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电源电压不变列出方程组,解出 Rx 的方法。这种方法为基本方法,我给与肯定。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陈述了自己采用的与众不同的测量方法——用短路测电阻。其步骤是:①按电路连接好实验电路,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 ;②闭合开关,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③利用Rx=(I〃-I')R0 / I' 算出Rx的值。最请这位同学谈了他是怎样想到这一方法的,他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设计的电路在不改变接线的条件下能够方便切换工作状态,所以可以用局部短路达到这一目的。”而这一点恰恰很少有人想到。
实验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以活动激兴趣、练技能、促思维、求发展。
三、“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知识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方法要采用自动的方法, 启发的方法, 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的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教育。”,指的是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乃至掌握独立探求知识的、自我获取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物理教材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因而是科学、显性的表露在教材中,而对一些物理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则隐含在教材的科学内容之中,需要去发现、挖掘。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尺度,充分对学生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把教学内容和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实现从隐性向显性过渡。
例如,验证牛顿第一定律,首先我们把小球放在斜面同一高度,这是控制变量法;小球滚到平面上,平面越光滑运动得越远,这是合理外推法;若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这是理想化模型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是把“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方法。
再如: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在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中渗透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直觉思维法等各种科学方法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渗透观察法、实验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在习题教学中渗透假设法、综合法、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等,从而使学生掌握独立探求新知识的方法和获得不断创造的能力。
四、通过“理想实验”让学生的创造性灵感在不知不觉中孕育诞生 新课程标准为教学内容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陶行知先生认为“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生会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判断、想象、创新等思维活动。”爱因斯坦在《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一文中也曾写道:“如果一个人自由地下落,他决不会感到自身的重量。我吃了一惊,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给我打上深深的烙印,这是我创立相对论的灵感。”思想实验是头脑中做的理想实验,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极好训练。小学生富于形象思维;初中生好奇好问,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缺少思维定势,缺少习俗之见,初生牛犊不怕虎,富于幻想;高中生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但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物理教学完全有理由、有条件运用理想实验教学法。如“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模样?”“假如不存在摩擦,我们能不能走路?”“没有惯性,世界又会出现什么?”„„这些问题与课本有联系,但又没有超出过课本。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绕有兴趣地在头脑里展开了理想实验,它把课堂内物理学习与丰富的大自然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理想实验的天地里,纵横驰骋。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明创造。例如有的学生想象,假如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电,将是什么一幅图景?假如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建成,世界将成什么格局?假如地球上哪一天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将何去何从?如此等等,看起来似乎离谱太远,但其间蕴含了学生们丰富中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维力,我们应予以热情的肯定与鼓励,正确地引导,不能冷眼待之,不屑一顾。想象力比知识更重,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一切创造的源泉,正如大科学家牛顿所说的,“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理想实验是想象和事实的结合,学生的创造性灵感不知不觉在理想实验中孕育诞生。
以上所述的策略和方法,仅仅是个人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初探,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物理学科和学生特点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将它们割裂开。同时应根据所授内容有所侧重,才能真正的开展创新教育。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恰而不失时机的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造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必然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发挥其特殊的学科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