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4家长会--好的性格需要培养
好的性格需要培养
如今的孩子,要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也很差,易泄气、易消沉;有的孩子社交技能更差,易孤僻、易冲动。与此同时,父母也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其实,孩子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塑造的。
一、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忧郁的孩子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在家里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类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相反,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他们将来往往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
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1、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2、教导孩子关心别人;
3、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权利;
4、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5、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6、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7、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量;
8、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性格·乐观·教子心经●
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的性格,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二、培养出一个坚强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坚强勇敢的孩子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经得起风浪。
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原因:
1、过分的关怀造成孩子的软弱性格;
2、不恰当的表扬造成孩子的软弱;
3、不适当的暗示、恐吓造成孩子的软弱。父母们都知道,坚强的性格是孩子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保证。
优越环境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1、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
2、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3、要有良好的家教方式;
4、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
5、让孩子在竞争中锻炼;
6、成功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坚强。
●性格·坚强·教子心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就要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独立去面对困难的挑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什么叫坚强。一般来说,胆怯的孩子的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应放手让他自己活动,积极鼓励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让自信伴随孩子成长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一个人的成长路线若是沿着这样积极上升的方式进行的,可以想象,其积累结果是十分可观的。
给予孩子自信,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做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有了自信,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父母让孩子具有自信的方法:
1、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2、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
3、培养孩子的个性与意志力;
4、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性格·自信·教子心经●
自信,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事能力上,都起着基石性的支撑作用。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力量之源,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它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许多孩子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在这美好愿望的驱使下,许多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结果却是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父母应从小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感可以带来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2、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3、让孩子懂得自己行为的后果;
4、让孩子体验成功;
5、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性格·责任感·教子心经●
责任感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只会坐享其成,缺少前进的动力。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否则他不可能对事情负责任。责任心也是孩子做事的准则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
可能认真去做事。
五、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态有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建立,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积累。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往往在长大以后也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好感和支持。
“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教我们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激。感恩是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
父母要培养孩子感激他人的习惯,使孩子成为一个人人欢迎、人人喜爱的人。
1、让孩子理解父母;
2、教孩子感谢父母;
3、教孩子感谢师长;
4、教孩子感谢朋友;
5、教孩子感谢生活。
●性格·感恩·教子心经●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了某些事情后,你应该表示感谢;当别人给予你关心、安慰、祝贺、指导以及馈赠时,你应该表示感谢;别人为你做事而未成功,但那份情意也值得你感谢„„告诉孩子,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六、让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能帮助孩子们相互尊重,摒弃差异。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化解矛盾的良药,利已利人的法宝。
怎样让孩子养成宽容别人的习惯?
1、想要孩子宽容,先要宽容孩子;
2、父母要注意自身修养;
3、教孩子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4、教孩子善待他人。
●性格·宽容·教子心经●
现在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现在的孩子在获得优厚的生活条件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学会宽容,而不是动辄因小事去报复他人。让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也是社会之福。
七、让孩子懂得谦虚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让人进步,一个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孩子不但会在成长进步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且还会造成与伙伴的关系紧张。有的孩子取得一些优异成绩或听到别人的赞誉,认为自己优秀;有的孩子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优越感强;有的孩子受个人英雄主义影响,总喜欢处处表现自己„„
让孩子谦虚的方法:
1、父母要让孩子认识骄傲的危害;
2、父母要帮助孩子全面认识自己;
3、让孩子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
4、不要轻易地表扬孩子。●性格·谦虚·教子心经●
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在他谦虚好学、扑下身子实干的时候取得的。当他什么时候骄傲了,自满自足了,那么他就必然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因此,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明白,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是一个人进步的最大敌人,也是失败的阴影。
八、让孩子学会自立
目前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生存环境也就要求人们具有很强的自立精神,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力更生的人,是孩子成长的必修科目之一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立,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呢?
1、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
2、让孩子自由的在天空中飞;
3、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4、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5、让孩子自己抓住机遇。
●性格·自立·教子心经●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给一个人一条鱼,他可以吃一天;但教一个人怎样钓鱼,他就会永远有鱼吃。”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而不是依靠父母替他做。
九、别让任性毁了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任性的故事,当孩子任性时,父母不要因此火冒三丈,或是大发雷霆。当然也不要对孩子姑息迁就,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应该开始教育孩子怎样做人的时候。此时表扬往往比批评和说理更有效。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不再任性:
1、父母不要强化孩子的错误动机;
2、父母不要轻易向孩子妥协;
3、父母必须做到有令必行。
●性格·任性·教子心经●
孩子一般比较任性,如果父母听之任之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助长孩子的固执等不良性格。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巧妙地引导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一个保护他的场所和堡垒,然而,让孩子受到最大的伤害也往往是在家庭中,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不只要求孩子尊重父母,还要求父母尊重孩子。这样就不会伤了孩子的自尊。
为了建立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家长必须起主导作用。那么,怎样做才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呢?
1、对待孩子要真诚;
2、父母在必要时要认真承认错误;
3、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要始终如一。
●性格·自尊·教子心经●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强烈。父母要知道,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对于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十分注意,如果父母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屑或是不尊重,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小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性格的形成时期,所以要在小学时期就要培养小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必须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根据各自的特点,注意细节,多方引导,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使他们长大后都能有成功的人生。
家长课程培训材料
希望小学
四年级一班
孙英秀2015、2
第二篇:儿童性格培养(推荐)
儿童性格培养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存在所谓的性格,但这却是性格开始发展的年龄。0—6岁的时候,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性格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爸妈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很大,因为这是儿童性格和社会观念形成的年龄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特征
1、求知欲强:爱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注意力比较稳定,善于把开始的事一直做到底。
2、富于友爱感: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时能友好相处,善于把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相结合。
3、爱劳动:自主能力强,穿衣、吃饭都要求自己做,主动帮成人做事。
4、有同情心:关心老人,愿意帮助他人,不欺侮比自己小的孩子。
5、道德感和美感:具有爱人民、爱祖国的萌芽,喜爱唱歌、跳舞、朗诵诗等。
6、克服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并想出办法去完成任务。
7、独立性逐步得到发展。
儿童性格培养
1、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2、培养独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如自己洗脸、穿衣、吃饭等);二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自信心等)。
3、培养果断性:即在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面前,能明确而及时地做出决定。这须要有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
4、培养坚持性:平时要培养儿童坚持完成作业,坚持为集体做事的性格。
5、培养自制力:要将其与培养自觉性联系起来,明确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养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好习惯。
6、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小孩子和别人相处好,多照顾别人,要从小训练,认真去做。家庭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1、教养方式
(1)爸妈教养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2)爸妈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
(3)爸妈过于溺爱,孩子就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骄傲;
(4)爸妈过于保护孩子,则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社交能力;
(5)爸妈教养意见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
(6)爸妈支配型教养孩子,孩子就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2、家庭气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结构:有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性格。孩子性格养成孩子的脾气不好,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而引起的,家长应当先检讨自己,在批评孩子前现象向海的优点,多鼓励孩子,然后再要求孩子去做你
想要他做的事情,不要责备孩子,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放弃自己。一般来说,孩子发脾气,肯定有原因,找到原因。不一定是孩子错哦。即使在我们看来是孩子不好,那么也是先和孩子产生“同感”,体会他的痛苦,告诉他爸爸妈妈理解他的感情,然后再谈为什么妈妈不能同意他的决定,或者做适当地让步,这样孩子会比较好接受。这种“同感不同意”的态度,在现实中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效果。而且,你一旦愿意和孩子产生同感,孩子也常常会和你产生同感,学会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痛苦。
对孩子要多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尽量多给孩子以鼓励,尽量多夸他,越是夸她好,她就越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这样她的脾气就会好起来!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独立的愿望,并萌生自我意识。他们不愿事事受父母的管束,对父母的包办或摆布产生反感。当大人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就会把内心的不满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另外,孩子只不过刚刚具备了一些初步的简单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借大世界个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还不能理解,他们要独立,却又做不好,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因为达不到目的而发脾气。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有些事情他们还说不清,因而在大人坚持要他做不愿做的事,或大人坚持不能允诺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就会用发脾气来宣泄其压抑的情绪。
人小脾气大的孩子,除了脾气倔之外,还有点“小聪明”。他们能摸透大人的心理,也掌握了一套规律:只要先撒娇,再磨缠,最后向大人发一通脾气闹一番,什么目的都能达到。孩子发脾气、耍赖,原是作为要挟大人的手段,并不希望太过火。可是,脾气一发,过分的兴奋就像决堤的洪水,奔腾呼啸,理智丧失,任凭情绪左右,只顾撒野,一点余地不留。过后,虽然愿望达到了,但对自己发脾气时的那种诸如以头撞墙、摔坏心爱的玩具的行为却也感到后悔,甚至内疚。同时,尝到了对自己行为的无可奈何的滋味,也体验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他们会感到自卑和痛苦。
因此,对大发脾气的儿童,家长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绝对不要斥责或体罚孩子。二是紧紧拖住孩子,不要让孩子撒野毁物和自毁。
第一个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斥责等于火上加油,适得其反。特别是家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等于是孩子发脾气的“榜样”。须知,柔能克刚,而刚却克不了了柔。第二个原则的着眼点,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帮助孩子控制难以自制的情绪,让他一动不动地呆上5分钟,爆发的情绪就会平息下来。待孩
子发过脾气过后,应同孩子谈心,教育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危害,学会以理智驾驭感情。平时,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主动地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让孩子明白: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
对人小脾气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径必须一致,切忌南辕北辙;教育务必坚持,坚持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孩子病后常会“长脾气”。家长今后应该注意,即使孩子病中也不要无原则迁就。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坚持原则很有必要,但不能让孩子一直哭闹,大人孩子都受不了,要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么小的孩子,在他大哭大闹的最高峰过去后,带他看看外面的车、小动物等东西,让他恢复情绪。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做真确的分析,该满足的正当需求应给予充分满足,对不适合的需求则要讲清道理。在孩子情绪波动听不进话的时候,要给些时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讲清道理。千万不要在对孩子愿望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先发火,更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希望初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少用家长的权威。
要孩子听话必须有几个条件:
第一,如上面说的,孩子必须要得到明确的信息。
第二,这信息必须是相当一致的,如果父母的意见有分歧,不要在孩子面前起争执,尽可能私下讨论,免得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孩子或许已经学会了颜色、数字,或者其他的具体事物,但是对于抽像的概念,如“时间”却未必能完全掌握。因此,对于未来式的命令,需要一再提醒,孩子才会照着去做。
除此以外,对于孩子尚分不清的概念,例如说谎与偷窃这一类的概念,需要多解释。
5、6岁的孩子也是开始沉迷于感兴趣的活动中的年龄。当他在玩的时候,可能将你的话当成耳边风。这时一再大声喊叫是没有用的,最好走到他房间或正在玩的地方,走近他的身边,用温和肯定的声音告诉他,该洗澡了,或是该收拾玩具了。
有时你会觉得孩子似乎不听话,好像总是跟你作对,不照你的话去做。在这里要给父母提几个建议:
1.谈话中表示你要找出事情的原因,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呢?必定有一个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解释。
2.要学习对事不对人,别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恐惧感。他只是做错了事,并不表示他是个坏人,也不说明爸爸妈妈已经不爱他了。
3.如果你决定必须给孩子一些责备,切记不要用恐吓的方式,否则“等到了晚上你就知道糟糕了”,对孩子而言,叫他担心那将是很残忍的,也许到时他早就忘了自己做错的事,如此做法就失去了处罚的意义。另外,把权力集中在爸爸妈妈身上,也不是一种很好的家庭关系形态。
当孩子发脾气时
方法一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当然这需要父母能沉住气哦。
●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去做你的事。
●适当地劝说。如果你还做不到置之不理,可以对孩子反复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什么事是不会被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
●不要议论他。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只要他能停下来就是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方法二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他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欢他的哭声。不要让哭闹左右你的决定。●搞清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
●让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做个四“心”妈咪
妈咪要有效地改变宝贝的坏脾气,必须具备四“心”——
1.慧心:体现在四个可接受范围的确定与变化调整上。每个范围是否可接受,既要考虑家长的情况,也要考虑宝贝的情况,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情况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家长一下子确定不准范围的界限,就得像科学实验一样,慢慢尝试,直到宝贝和家长都能接受。
2.细心:体现在对宝贝的教育要以安全为前提,同时又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现在家长都知道给宝贝“关黑屋”是有害的,但是安安全全地“关亮屋”是一种教育策略。“秋安的儿童房没有危险物品,而且光线、通风都很好。”这些安全因素的考虑是矫正宝贝不良行为的前提。
3.耐心:是做婴幼儿妈咪的基本素质。不要指望对宝贝提一次要求就完事了,他还会“屡教不改”,“屡不改”只能“屡教”,别无捷径。而且当家长要对宝贝的不适宜行为进行最初几次的管教时,他的坏脾气会爆发得更加厉害,这就是宝贝的行为特征。家长千万别被吓着,以为自己从头到尾出错了。错也可能是在“可接受范围”上定得不适度,根据宝贝的反应做些调整就行了,然后一定要把耐心坚持到底。
4.静心:是现代专职妈咪和职场妈咪关键的心理素质。“秋安一发脾气,家长不责怪也不费口舌讲道理,果断地把他领到他自己的房间里,房间门可以关也可以不关,这个权利交给儿子把握。”这是很“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管教风格——理性而不情绪化:废话不多,管教起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同时也没有大动肝火地发脾气。如果宝贝发脾气,家长也发脾气,岂不是亲子同唱一台戏?
第三篇:中学生性格培养
中学生性格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人对任何事都认真细致,有的却粗心马虎;有的人对人总是很热情,有的却比较冷淡;有的比较谦逊,有的非常骄傲。这些都反映出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一、性格的形成青春发育期是青少年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思维能力日益发展,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初步形成最初个性倾向,并在接触社会和参加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性格特点,不断得以巩固。
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社会实践和教育的作用下发展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对性格的形成起着确定性作用。性格的形成一般有以下规律:
1、性格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并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得到质的改变。
2、性格形成的速度和质量直接依赖于个人的积极性和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3、当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个人对自己的性格的自我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
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良好性格特征,可以促进青少年克服困难,有助于才能的发展,使他们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不良的性格特征直接妨碍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及学生本身要注意良好性格的塑造。
二、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多种多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不同的人由于各种性格特征结合的方式不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性格。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对现实所抱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工作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每一个人都有稳定的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情绪受意志的控制,可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既可成为鼓舞人行动的力量,也可成为消磨人意志的因素。
个体间的情绪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情绪易受感染,易于冲动,一经产生非常强烈、高涨,热情奔放;而有的人沉静稳重,情绪体验和表现比较微弱,易于控制。这两种情绪状况虽有差异,但比较稳定。也有人时而平静,时而激动。忽冷忽热,情绪波动较大,不能很好地把握或调节自己的情绪,易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一般随年龄的增长,阅历、经历的增加,情绪变化也趋于稳定。
三、良好性格的培养
人的性格是在长期 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一
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学生要注意对自己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性格。
2、发展道德意识,树立远大理想。
3、严格生活制度,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第四篇:第三讲 好的性格需要培养(写写帮推荐)
第三讲
好的性格需要培养
【教学目的】
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品格,也是一个人成长的保证。少年儿童正处在性格发展和初步塑造时期,有相当大的模仿性,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极易把这种影响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固定下来。
孩子很多看起来不好的行为其实都是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而这些性格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是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本课题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让家长明白好的性格是需要培养的。
【教学方法】 游戏、分享、话题讨论 【切入点】
由游戏导入,引导家长理解不同的性格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是自身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让家长理解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家长会,现在我们轻松的玩一下。先做个游戏:您的性格像哪个动物?
请大家分别描述墙上这些不同的动物的性格,主题是当他们遇到危险时的反应。比如:乌龟遇到危险以后,就会将头缩到壳里。
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面对矛盾,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一点和图中的哪种动物最像?如果图里没有,可以补充选择其他的,最主要的是要言之有理。
让每一个人描述一下他所选择的动物性格,说出理由。比如,我像刺猬,看上去浑身长满刺,很难惹的样子,其实我很温顺。
在家长述说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倾听并观察家长的情绪变化,以备分享时提问。
二、游戏体验分享
老师:各位家长,刚才的游戏带给您什么样的体验?
1、您选的动物与别人选的动物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您跟别人选的是同一动物,对性格的描述是否不同?为什么?
2、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性格,这些性格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3、从这个游戏中,您发现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或影响?
4、您是否能理解性格的差异是动物自身的特点,不分好坏?
三、话题讨论
今天就家庭环境的影响咱们来做一下深入的交流。到底平时您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1、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您认为是否与家庭教育有关呢?
2、造成孩子性格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弥补孩子性格上的不足?
3、您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4、当孩子的性格中有您不喜欢的一面时,您会怎样对待?
四、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是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的影响。
【针对原因,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对策】 如何帮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恢复活泼天性? 一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二是重视孩子的情绪反应。三是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
四是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使孩子有可能成功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五是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
【课后作业】如何帮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恢复活泼天性?
第五篇: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
案例分析:教孩子从小学会宽容
育儿专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宽容。案例: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积木的活动时,丹丹拒绝与身边穿着旧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皱着眉头对妈妈说:“我不跟他一组,我不喜欢他穿的旧衣服。”
丹丹妈妈担心这些话被男孩听到后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儿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严厉训斥她:“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此时,丹丹只是茫然地看着妈妈不做声。
专家分析:对于丹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现出如此“无情”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发现,6个月以内的婴儿就能注意到种族和性别上的差异;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人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哪一类人更好一些;到了5岁,他们会把一些优良的品德与自己认为好的那类人挂钩;到了8岁时,孩子才会注意到社会对不同人的态度;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会懂得如何面对社会的偏见,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应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宽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幼年的时期。
帮助孩子训练改变偏见塑造宽容性格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
方法1:“柠檬”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柠檬,然后要求孩子们了解它,孩子们可以在地上滚柠檬,也可以品尝或是闻其气味。然后把柠檬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刚才玩的那个。
虽然有些柠檬脏了,弄瘪了,还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们还是会认为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提示:把柠檬皮剥掉,再让孩子找出自己的那个柠檬,这时孩子便无法辨认了。这个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人的外表存在差异,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别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镜、不擅长踢足球等,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比较。
提示: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差别就认定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应该这样认为。方法3:实例讲解
父母可以通过发生在社区中的一件事,或是电影中描述的某个场景作为教育契机,与孩子讨论缺乏宽容行为的危害。
提示:可以在旅游途中,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展览馆,或是和孩子一起欣赏路边特色建筑的圆角屋顶或彩色玻璃,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社会交往。
当孩子遭遇偏见
1、确保孩子的安全不受威胁,并强化孩子的意识,让他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是错误的,会得到纠正;
2、培养孩子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心理准备,教他学会一些措辞,例如“以后别这么叫我,这不是我的名字”等。
当孩子中伤别人
1、立即上前制止,告诉孩子,父母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并会严肃地对待这件事;
2、帮助孩子分析这种偏见或成见为什么是错误的,并帮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3、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1、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妈妈。孩子最初是从妈妈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妈妈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诸如打破杯子这样的小错误,不要用惩罚或责备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其实妈妈有时也会犯这样的无心之错,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从原谅孩子的错误开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批评、惩罚以外还有宽容。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就像是下棋的人,一开始想着自己怎样走,不管别人,水平逐渐变高的时候,就会想对方怎样走,自己怎样应对。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要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站在妈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上小学的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要求个公平合理。多一次原谅,多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妈妈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妈妈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容忍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