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

时间:2019-05-13 01:4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

第一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业务学习内容

(2011年9月)主持人

丁祥锐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目的之一。小学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给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方向,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既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度,又要通过科学探究最终达到科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科学方法的了解与应用,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的形成,科学习惯的培养,并学会学习。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深刻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引领有序的探究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既注重认识层面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内容,又要抓住操作层面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的内容,从而使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主渠道?下面谈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在教学三下册《磁铁》这一单元时,从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磁铁”的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兴趣课里已经接触过了磁铁,对磁铁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的“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等教学中,我及时修正了各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等逻辑思维能力和体验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从整个单元的教学的效果看,正是由于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较好地完成了本单元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还应该因人而异,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引领探究活动紧扣教学的重、难点 材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的依托,有结构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与方法。例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用更多的方法去比较水的多少,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包括天平、秒表和漏斗。但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材料结构性的研究,上课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用天平和用秒表、漏斗来比较少的多少了,不但费时费力,还完全偏离了目标要求;而在另一次的研究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除了盛水的容器外,只准备了几个果冻壳、一个圆柱形杯子和一支签字笔。这组材料的出现,不但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问题的核心即同一标准上,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而且为第二部分内容“量筒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迁移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通过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用到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对哪些现象的观察,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的兴趣,更能提高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取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此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六上科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的教学,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呢?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了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受到阻碍和压抑,教学也变得沉闷和程式化。在新课程教学中,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预设。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师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教学三上《蚂蚁》,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观察蚂蚁,再讨论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样解决的,然后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法再继续观察;接着让学生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问题一提出,我一时也愣住了,这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但学生们已经开始相互就这个问题开始了讨论,争论声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对此开展了探究活动,学生们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并聚精会神地开展了研究。看到学生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也许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田里发芽、开花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需要教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忍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

总而言之,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了学生幽闭的新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第二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目的之一。小学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给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方向,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既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度,又要通过科学探究最终达到科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科学方法的了解与应用,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的形成,科学习惯的培养,并学会学习。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深刻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引领有序的探究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既注重认识层面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内容,又要抓住操作层面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的内容,从而使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主渠道?下面谈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在教学三下册《磁铁》这一单元时,从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磁铁”的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兴趣课里已经接触过了磁铁,对磁铁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的“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等教学中,我及时修正了各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等逻辑思维能力和体验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从整个单元的教学的效果看,正是由于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较好地完成了本单元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还应该因人而异,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引领探究活动紧扣教学的重、难点

材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的依托,有结构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与方法。例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用更多的方法去比较水的多少,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包括天平、秒表和漏斗。但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材料结构性的研究,上课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用天平和用秒表、漏斗来比较少的多少了,不但费时费力,还完全偏离了目标要求;而在另一次的研究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除了盛水的容器外,只准备了几个果冻壳、一个圆柱形杯子和一支签字笔。这组材料的出现,不但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问题的核心即同一标准上,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而且为第二部分内容“量筒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迁移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通过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用到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对哪些现象的观察,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的兴趣,更能提高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取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此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六上科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的教学,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呢?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了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受到阻碍和压抑,教学也变得沉闷和程式化。在新课程教学中,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预设。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师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教学三上《蚂蚁》,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观察蚂蚁,再讨论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样解决的,然后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法再继续观察;接着让学生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问题一提出,我一时也愣住了,这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但学生们已经开始相互就这个问题开始了讨论,争论声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对此开展了探究活动,学生们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并聚精会神地开展了研究。看到学生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也许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田里发芽、开花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需要教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忍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

总而言之,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了学生幽闭的新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

践》

类别:┊作者: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发布日期:2010-6-11 16:19:00

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在进一步深化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因为参与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既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又要避免由于对主动参与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盲目追求形式参与、表面参与的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为正相关。如果不以内在思维的深层主动建构为目的,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那只能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流于形式,使得大部分的课堂参与时间成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的无效参与时间,甚至被这种表面的主动性所迷惑,认为这就是学生的有效主动参与,这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乏见。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更突出地体现在其思维参与的建构性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 2009-6-9 浏览(1421)【大 中 小】

一、真正重视科学课程

在小学阶段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缺乏,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造成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的科学课程不属于学生与学校认定的主要课程,在思想上没有很重视这门课程,就造成教师在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科学课的质量。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先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济南市历城区教研室 钱凤芹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来说似乎太短,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安排的内容还没有探究完就已下课了!是40分钟时间太短?还是自己教学低效?恐怕不言自明。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笔者向大家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避免主次不分,保证学生集中时间重点探究 下面是笔者听一教师在上《降落伞》(青岛版教材五年级内容)一课时所做的时间分配记录。

导入环节用时20分钟。播放空中跳伞的有关音像资料用时5分钟,对伞的结构进行探究用时2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了一个降落伞用时6分钟,试放飞用时2分钟,引导提出探究问题“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用时4分钟。再加上组织纪律,导入环节共用时20分钟左右。

真正意义的深度探究用时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学生要研究伞面、伞绳、悬吊物等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既要设计对比实验的计划,又要根据计划制作降落伞,还要放飞降落伞观察实验的现象。因为时间太短,每个小组只对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汇报交流用时5分钟。各小组匆匆将结论得出,因为已经超过40分钟,所以教师省略了质疑的过程。

课外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用时1分钟。草草收场。

关于降落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在电视上、图片中对于降落伞的结构早就非常熟悉了,至于做个降落伞,学生甚至在没有上学时就有了制作和放飞的经历。学生在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问题之前,已经有过对降落伞的初步认识,并且已经有过玩降落伞的经历。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区。而学生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则是已有经验在本课探究中的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是本节课探究的重点内容。而在本则案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对探究的内容不分主次、无有轻重缓急,重点探究的内容都把握不住何谈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不分主次、时间分配不科学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每节科学探究课都有一个重点的探究内容,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住重点内容集中时间重点探究,不要让次要的探究占用过多的时间。因此,对于《降落伞》一课的导入环节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降落伞,课堂中比赛放飞,从放飞中发现并研究影响下降快慢的因素。这样重点探究的活动学生就能进行得更深入,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就有了提高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得到了发展。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效果吗?

主次不分还表现在对教学形式的过分追求上。对此人们批评最多的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的确,有些科学教学也未能幸免。科学课注重探究过程及探究体验,很多内容使用多媒体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有些教师就是喜欢使用,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使用多媒体,美其名曰:创设问题情境。但有时往往本末倒置,只注重了情境设计这一形式,忘记了情境创设的目的。这也是科学教学中应努力避免的。

二、避免浅尝辄止,提高学生探究的深度

浅尝辄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管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方法的掌握都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在情感态度维度目标的达成上更是危害至极??思维不深刻,学习态度浮躁。对此,建议大家坚决杜绝,坚决杜绝课堂上的如下表现:

1、只提问不探究

很多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可取的。但是要警惕这种现象,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提出了众多的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提出的问题都去探究,怎么办?教师们通常的做法是选择那个自己早就预设好的问题进行探究,其余的问题一句“课下自己探究”匆匆了事。学生提出过多与探究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用课堂中的时间去想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另外学生提出问题要占用课堂学习时间,这些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

当学生过多地提出与探究主题无关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偏离了探究的轨道,对问题的点拨和梳理是否到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只汇报不交流

有的课堂教学对探究所获得的数据或结论,只是走一个汇报交流的形式,那种一人说众人听的现象只是汇报,不是交流。没有经过交流和质疑的结论其科学性是要打折扣的,学生的思维是不严谨的。因此,在交流汇报中,对于听者要求有质疑,对于说者要求有反思。结论得出要重证据,要符合逻辑,这样的思维才更深刻更严密。例如下面这则案例:

教师在教《土壤里有什么》一课。进入到探究后的汇报交流阶段学生1:我们组对于“土壤里有什么”这一问题作出“有水”的结论。理由是给土加热后,土上面有气体跑出。学生2:气体就是水蒸气吗?(学生1的结论显然证据不足,学生2体的有理。)经过其他组质疑后,一组学生又完善了自己的实验,让气体变成可以看得见的液态水,才算说服了其他学生,结论的得出才更加可信。

可见,科学教学中只汇报不交流,学生的思维难以走向深入。

3、只有探究程序无有思维发展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上,教师往往在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忽视了探究过程要和学生探究需求一致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是符合探究程序的,但是如果看学生的表情则不一定是符合学生探究需求的了。没有主体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是低效的,正如下面这位教师所谈:

“在教学《钢笔吸水的奥秘》(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谈自己给钢笔加墨水的体会来导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学生表情漠然和茫然,心不在焉,这样做实在没有新意,只是单纯地为了导入科学教材中的课题。后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尝试着将问题导入作了改变:教师拿一个空玻璃杯和一张硬纸板,将硬纸板盖在杯口,然后杯口朝下,手托纸板,问学生如果松手会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喊道:纸板会掉下来。教师接着问:怎样做才能不让纸板掉下来呢?学生还是不假思索的喊道:用手托住纸板。教师再提出不用手托住怎么办?这时学生安静了,开始思考想办法。在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演示杯子吸纸板的实验,学生一下子被教师的神奇表演深深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了……”

正是学生看到的现象(纸板不掉落)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纸板会掉落)发生了冲突,学生才具有了要探究个究竟的欲望,以后的探究活动才符合了学生探究的需要。在低效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喜欢对教学环节“贴标签”,这个环节叫问题提出,那个环节叫拓展延伸,殊不知只有当你贴的标签与学生的探究需要相吻合时,探究的效果才能扩大化。

4、只会教教材不会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新课改以来一直倡导的教材观,这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在此只点到为止。

三、避免无准备探究,保证学生探究的效果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材料齐全,探究目的明确,探究计划周密,在探究前做到“万事俱备”了,探究的效果才能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探究材料是真正实施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只能做“纸上谈兵”式的“想象”探究,无从谈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首先要有这一物质保证。新课改以来,许多探究材料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材料,给材料的准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建议大家在课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科学教学中还发现,学生明明自己已经设计了研究方案,学生讲述自己设计时也头头是道,实验时本该没有问题,但结果却令人吃惊,往往实验时间过后,只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经历了无效或低效的探究呢?其实学生在实验前的计划上还是欠周密。为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式”的低效探究,建议我们的教师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在方案设计的讨论和质疑上,也要让学生科学设计方案,也要形成严谨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的成功率、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即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教师的一则教学反思:

“在本课(《谁热得快》)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四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认为这是体现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使我很快发现,“自主”不应是“自流”,如果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对四个探究活动进行调整,效果会更好。第一个活动是将套在手上的黑白塑料带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到深色物体的吸热本领比浅色物体大。第二个活动是将黑白纸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观察哪一个颜色的纸先燃烧,学生的视觉会告诉他们观点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再让学生通过温度计测量进行其他两个实验,学生就会得心应手,还能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由此看来,指导学生实验前是要考虑再三的。” 当然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小学科学课与自然课程有很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课程目标的重大调整,由特别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例如执教《纸的观察》(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有的讲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要研究纸的特点,其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总结纸的特点;第二个活动的重要价值是学习用测量和计算的办法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活动,拓展观察的途径,而有的教师就非要学生计算出准确数据不可。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目标追求是有很大偏颇的。

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数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材料的特征》(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和《杠杆》(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

首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内趋力

再次要有开放的课堂设计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

1、收集事实;

2、整理事实材料;

3、研究事实材料,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4、解释学到的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环节设计要有开放性,幅度要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探究状态,进行充分的探究;只有开放的幅度大,学生才可能少受教师的遮断刺激。如在《教学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出示了带底电池和灯泡,让学生用电线接亮小灯泡,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却还是难住了学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接来接去都搞不明白这线该接在何处,后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终于得出了结果,原来只要把底座的弹簧压倒,就能把电线插进去就行了。虽然花去不少的时间,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看,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活动,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

因此,教师要从建构主义出发,安排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细了,做透了,使学生真正高度地投入。一节探究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真刀实枪地干科学,但有时却不能如愿。学生可能只对探究活动的某一环节感兴趣,探究目的不明确,说不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的心里只能留下遗憾。如制作彩虹时,只往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喷水,却不分析彩虹不会出现的原因。教学《热胀冷缩》时,学生只对吸管中的水滴会往外推,向里流感兴趣,到底是水还是空气在热胀冷缩,全然不顾。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为动手而动手。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探究只成为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谈谈探究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这些环节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或省略,使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

升序

文章评论 

降序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 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1、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 “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2、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探寻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邱永富

连城县罗坊中心小学,福建 连城 366200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自课程改革以来,可以说大部分教师是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朝着新课程方向扎实推进的,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科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一:《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材共有三项活动,一是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二是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距离的关系,感知弹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三是认识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研究教材文本时,我认为生活中弹性、弹力现象很多,学生也司空见惯,但真正有目的去注意这种现象,并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课设计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方法,多方位强化学生对弹力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弹力的产生和大小认识。

为此,根据这三个探究问题和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科学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2)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具体,容易操作,更利于开展有效的探究。

思考: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等功效,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要注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

案例二:《保护鸡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6课)本课属于“材料”单元,是在前几课研究材料的特征、材料的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在处理教材时,我把这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根据保护鸡蛋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上。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我把制作“鸡蛋保护器”放到课前,要求鸡蛋不碎就行,不管什么形状和用什么材料。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设计(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定型、改进。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鸡蛋保护器,然后进行比赛,了解鸡蛋破碎的原因,最后通过让学生反思失败原因、教师播放课件拓宽学生思路(碰碰车、滑翔伞和我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返回地面的图片)改进、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再比赛、教师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明白影响鸡蛋保护器保护效果的因素和了解常见材料的不同特性及创造性的选择材料。

思考:教材虽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但不再是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它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认知发展等提供的一个范例。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要向学生呈现、提供什么内容,如何呈现这些内容。

二、大胆放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案例三:《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在探究材料的沉浮能力这一重点时,我为学生提供一组大小、轻重不一(铜钥匙、硬币、大头针、塑料片、泡沫、积木、木制棋子等)的材料。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说桌上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进行分类——猜沉浮——汇报交流——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交流研讨——小结应用。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只在两个交流研讨中进行引导,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且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快就得出——金属材料在水中容易沉,木头材料和塑料材料容易浮,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无关的结论。

思考:课堂是师生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与生活场所,是课程最主要的时空支撑条件和核心载体。即使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质量水平仍然与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划上等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简单的“授——受”,而是必须经历一个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充分授权,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本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去自主地提问、探究、并寻找信息和寻求答案。充分授权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拓展探究空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案例四:《保护鸡蛋》

为延续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我布置了两个问题:(1)养鸡场如何把鸡蛋运出去卖?(2)我们知道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碰碎。现在工厂有一批陶瓷工艺品需要运到北京,供货商想减小碰撞对陶瓷的影响,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有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四种生活中保护易碎或易碰坏物体的方法。

其实,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如:天气单元,养蚕,昆虫的观察等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后续的探究。思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及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增强他们应用科学的意识。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明确科学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关注不同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亲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什么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呢?笔者根据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情况谈两点看法。首先,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得,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方面,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否则,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句空话。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基本性质以及改变磁极的办法,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亲自去实验、去研究;要让学生搞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奥秘,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去拆开电机看构造并接通电源看转动。离开学生亲自实践,单纯仅靠背知识性的答案去应付期末考试,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次之,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制作一些科技小作品,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也较多。五年级学生探究完光传播特点之后,就得让学生寻找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潜望镜、万花筒;六年级学生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之后,就得让学生能正确解释过节时燃放的鞭炮为什么会升向天空等许多问题。完不成这些设计制作任务,解答不清应知的一系列问题,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

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还有哪些问题,什么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如何再进一步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继续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

之我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对分别实施了一年、两年、三年新课程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和未接受新课改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问卷,有47%的学生认为“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仍有53%学生认为“收获一般”甚至“没什么收获”。分析之后,发现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当前科学教学中的“高能低效”现象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此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之一: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想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现象之二: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在调查中,有56%学生喜欢“活动内容多,只注重简单研究的科学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之三: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有学生把桌上的器材当作玩具在玩;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自由分散的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参与小组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参与,虽然相比上常识课的六年级学生的70%有较大改观,但仍是为数不小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科学教学,少了这40%学生的参与,教学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现象之四:课外拓展缺乏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在调查中,只有38%的学生会在课外继续开展相应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相比常识教学下的六年级学生的11%有明显增加,但仍折射出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现象。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现象,当前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按教学预设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课后的拓展延伸走过场,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有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方面加以考虑。

1、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备教材

备课为上课服务。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动脑设计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偏领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2)备学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在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较为丰富,62%认为一般,15%认为不丰富。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3)备材料

课前的材料准备如何促进有效教学?最简单一句话:材料要有结构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何时呈现,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就会有定势。因此,建构有结构的材料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1)有效的活动编排。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2)有效的小组合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经常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活动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这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团结互助,从而促进有效的小组探究。

(3)有效的指导调控。

在学生探究前,缺乏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没有时间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也就是教师没有挖掘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只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在已知的知识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片面的直接经验,导致整个探究活动低效,科学学习结束在肤浅的水平上。如果老师舍得花时间去利用课中产生的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去感悟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因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的困惑、需要以及他们的投入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及时指导和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也应注意指导的针对性。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指导促进有效的探究。

3、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总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将“教师成功”等同于“学生成功”,将“课堂成功”等同于“教育成功”。这片面的成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在欣赏孩子们喜欢我们的科学课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0年01月04日 08:56:01 来源:四川省绵竹市齐福学校【字体:大 中 小】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面对科学课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实际中的“有效教学”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真实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管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我认为从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效果较好。一是言语导趣。语言是师生传输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如一首好歌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的预定情境。二是悬念导趣。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特别是把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他们的激动与兴奋。三是实验导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科学实验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实验是我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常规武器。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主观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在两杯水中分别放入一个马铃薯,有浮、有沉的现象。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四是情景导趣。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如教学《指南针》,我先播放一段课件:一群孩子在大自然中迷了路,不能辨别方向,此时他们饥寒交迫,急需赶路,往哪走呢?谁来帮帮他们呢?学生身临其境,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的,科学并不神秘,马上来了兴趣。

二、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如在教学《拱形的力量》一课,将原定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受力的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改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显然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前一种目标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探究方向不明确,教师提问和引导的方向也不明确,课堂上所设计的探究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冷静分析一下并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学生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只是简单罗列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通过修订目标更多地关注了“科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和发展。

四、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9年秋季小学科学学科县级主题教研培训资料——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研讨主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辅导材料】

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的作用

1、在探究活动前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究的欲望;能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给思维以动力。

2、在探究活动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凭借观察、实验和文献资料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3、在探究活动后创设情境,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要小而具体。

如:四年级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能不断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学生沉默,却很少有人举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先明确:一杯水有多少?盐的多少怎么算?怎样才算溶解了?明确了这样的问题,科学探究就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

2、情境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如《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清水(一杯)、固体物质(一袋)(教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观察,固体物质用小儿感冒冲剂代替)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老师把这袋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能不能知道固体物质溶解的是快还是慢”,很显然,只用之一杯清水和一袋固体物质很难得出固体物质溶解的快与慢。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情境必须以“有结构”的材料做支撑。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归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情境要具有现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领悟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行探究。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观察、实验、谈话等方法,谜语、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问题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

一、问题过大,缺少“脚手架”,思考难以入手。

再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断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这似乎成了科学课上的一句不能不说的话,但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太大了,学生沉默不语,让学生无从下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的问题是:

1、一杯水有多少?

2、盐的多少怎么算?

3、怎样才算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然后,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等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二、问题不明,缺乏引导,学生活动无效。

如:五年级的科学课《斜面的作用》。这是我们这次教学视导和跟踪调研活动中听的一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弹簧秤和长短不一的两块光滑的木板。

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笔袋,我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什么是斜面?”“斜面有什么作用?”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板书,学生把头凑到一起,教室内一片嗡嗡声。教师开始巡视指导。大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结果是学生热热闹闹地“玩”了30分钟。

然而,教材把这一内容明显的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在同一坡度的斜面上拉不同物体所用的力不同”,二是“不同坡度的斜面拉同一物体所用的力不同”,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观察,自己发现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又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结果白白浪费了40分钟宝贵时间。

三、问题太多,缺乏思考,形成的知识不扎实。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的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小瓶(5个,装有多少不一的石子)、橡皮等材料,依次进行实验,研究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也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步进行的两项实验,而老师却把它们列在一个实验中,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物体的大小、轻重与物体沉浮的关系”是必然的。

师:物体的沉浮真的跟物体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办呢?

课堂出奇地安静,学生低头思考,面有难色。

在实验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系,可初步实验后又看不出关系来,学生前概念又模糊了,怎么回事?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来不及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从多角度关注同一个物体,是有很大困难的。当学生的思维迷失了方向,用“我们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后续探究活动,显然不是上策。

教师可以用以下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转化前概念:

1.出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五个正方体,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大小与沉浮有关吗?

2.出示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五个小瓶,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物体的轻重与沉浮有关吗?

3.将以上材料混合,实验演示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又有关系了呢

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体现出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对物体的沉浮认识不断向“既关注大小,又关注轻重”的方向发展,这实质上已指向物体的“密度”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结构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设计好问题,让科学探究更有趣更有效。

问题三: 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2003年进入新课改,2005年《科学》课进入我们的课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使用了整整4年,感觉到无论是《科学》教材本身,还是《教师用书》,都进行很大调整,比以前更系统、更具有操作性,原来教师无法把握的知识问题都能解决了,科学性更强了。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1、学生急于动手、争抢着做实验,实验缺乏目的性;

2、随意的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3、学生表现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缺乏有序性;

4、发言时只顾自己自我表现、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也不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实验缺乏批判性。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同时,我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思考,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呵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只要求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本身就十分强烈,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内容又是他们从小就缠着父母问个不停的东西。还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这一切都是求之不得的。这是学好科学课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胡思乱想”,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会偏离内容,随便摆弄实验仪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爱玩造成的。他们还没有建立最起码的科学实验的规范,我们老师心里要清楚,千万不能误会了这种行为。越是有这些现象,老师就越要顺应学生,并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多的表扬他们,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突发奇想”。这不正是老师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好桥梁的最佳时机吗?想看就看,想问就问。“想看”就要琢磨,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课堂上,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另外,对于刚开始学科学课的孩子来说,教师还要注重多演示、多讲解即将开展的活动,扶着他们学走路。比如,三年级(上)一开始就是《植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老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去认识大树。

对于刚开始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扶”就更有必要了。

即引领着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收益终生。

现在我们的孩子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这种好奇心不仅没有长进,甚至减弱了,这需要我们老师引起重视。南京师范大学的 郝京华 教授在一本刊物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在国外的一个飞机场上,有两个大胖子的老者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盯着什么看着。原来他们被一个小孩子玩的陀螺给吸引住了,陀螺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又反转,正正反反的在那里转。这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精心策划实验活动,规范科学探究程序。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探究性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它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听别人的发言。分析下来有这些原因: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学的设计不合理、不严密。有时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许多操作步骤,三年级的学生会理解不清,记不住,弄不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为了三年级的孩子不再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精心准备最适合的材料,不打无准备之仗。

1、科学实验前,让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些。教师在课前自己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并对实验要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全神贯注观察的,心中要有数。比如,今天的《温度与气温》一课,“在什么地点测量温度最能代表当地的气温?”第一次试教课时就出现了“想象与现实相矛盾”的问题。学生一致认为:“测量温度应该在通风、太阳直射的地方”,然而,现实科学恰恰相反:“是在通风、有阴凉的地方测量温度,能够代表当地的气温”。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

另外,课前材料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也要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制教具。这些预先做的准备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比如,6月份我县“小课题研究现场会”之前,在红旗小学听课中就发生了这样几件事:“小瓶盖儿和我捉迷藏”,“不听摆弄得橡皮泥”,“难以治服的易拉罐儿”。

我们老师还要打破上下课铃声就是探究活动的始终,开放的探究学习不仅在学习的方式,还体现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如,在执教《植物》单元时,课前收集树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活动。成功的准备活动,不但能够完成好多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大大减轻课堂40分钟的压力,使科学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动手之前,要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把问题都考虑周到了。实验的目标是什么、实验的步骤、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实验时的关注点在哪里、及时的记录实验现象、及时的和伙伴交流、实验后的简单整理等等。有的学生一时间记不住的,老师应该利用板书或者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单”或“实验报告单”等等,时刻提醒学生。这样使学生逐渐的养成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良好的习惯。

2、展开实验研究时,能潜心于实验观察中,不浮躁、不流于形式。科学实验最忌不恰当的比赛,学生会因为争强好胜而忽略了实验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这会使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在执教《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时,学生在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轻易下结论。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面粉出现了沉淀,这是不溶解的一个特征。这时候能下结论了吗?这杯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不能确定,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合物过滤,才能确定,才能得出结论。学生的心能静下来,对科学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吵闹、没有意义的比快只会使他们越来越浮躁。在一次市级大赛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做“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的变化”的实验中,他同时播放了一段音乐,学生一边欣赏着高锰酸钾在杯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一边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这时候他们的心也是浸润在科学课所特有的悬思、想象的乐趣中的。

3、制定分组实验的管理规范。充分考虑这种课型的开放型特点,即合作探究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人物,指定某学生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每个同学编上号,按编号规定每个同学做什么,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可以制定小组实验的纪律和实验情况评比标准。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小组实验时有人抢着做这做那,而有人则在一边只管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又相互联系,大家都在为完成同一项任务努力,对他们形成具有合作探究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养成科学探究好习惯。

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的自我表现、而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交流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质疑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对一个实验的解释、对一个现象的描述都存在个人的主观性的。有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有了争论有了质疑,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郝京华 教授又给我们举了例子,“在五十年代末中国,在农村全家老小一起敲蒸锅、敲脸盆,从早晨到晚上的敲,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让麻雀飞的根本不敢停下来,最后累死。很奇怪的是老百姓没有质疑,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质疑,这件事情究竟科学不科学?麻雀是吃粮食,但麻雀吃粮食和吃害虫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就是国人没有这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使得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他们会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问题四: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性

(开安一小 王宏达供稿)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孩子们去探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在我们前一段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常规,能够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但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热情似乎也结束了。在组内分析实验现象进行交流时只是个别好学生在说,有的同学一言不发;选汇报员进行汇报时更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爱说;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不注意倾听他人观点,人云亦云,跟风的多,持批评态度、有不同见解的少;还有的学生在交流时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记得在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将气球套在空试管口上,放在蜡烛上加热,然后气球鼓起来。但在汇报时,一位学生说:“我看到气球鼓了起来,实验说明气球受热膨胀了。”我想,也许学生对实验材料天生的好奇也就注定了他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于是我提醒他注意“是气球受热了吗?”“空试管真的是空的吗?里边有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对,我们做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思考,兴趣点只在实验操作上。我想,如果继续下去,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许会事倍功半,真正得到的东西很少,科学素养提高的也有限。

在科学教育中语言虽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在猜想、讨论、交流的同时却可以逐步建立起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量,语言清晰,条理性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我在平日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愿意说。

三、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有话可说。

学会做研究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记录能较好地保留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好的想法、数据等。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特别是交流时语言、逻辑更有序。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当提出“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且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些图,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接着,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同学们将实验所收集的信息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汇报时表达得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造一种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而招致别人的嘲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得到重视。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从担任小学科学教师以来,可以说迎来了我教师生涯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的科学课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面对这么一门涉及面广,给学生带去无尽新奇、思考与挑战的学科,我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对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备课一定要充分。

新课程之后科学课的内容很难教,它涉及的面广,跟中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已经接轨,对于我这种非专业毕业的老师来说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我提前精细化备课:提前备课会让我们发现很多问题,甚至我们自己怎么思考都找不到答案。这个提前的空间就留给我们去查资料,向别人请教,读懂教材。多方面广泛学习,提高自己学科素养。

2、材料要提前准备。

科学课的材料是课堂的灵魂,而且很多课堂的材料是多样化的。有时候借一堂课的材料从找到,到分组加工,可能不止一节课的时间。还有些材料的准备需要一个过程,不提前几天时间准备就会导致上课失败。比如现在六年级下册教材《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涉及到制作化石模型,从开始制作模型到把模型晾干差不多需要一两天时间,因此材料准备一定要提前,否则很多时候就会手忙脚乱地走进课堂。

3、体验要形式多样,张扬个性。

科学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学科教育的一个特征与优势。科学的学习“动脑、动眼、动手”是关键。“动脑”——在于知识的获取;“动眼”——则是体现在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特别强调对科学作品独特的感受;“动手”——则是敢于实践,掌握有关的形式表现手段,让学生由不会到初步掌握,由生疏到熟练,均得益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特别是作业体验环节主要体现的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动脑、动眼、动手”的成果。学生学习是有差异性的,因此,作业体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做到形式多样,以需而作,如一题有不同的成果,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等,让学生充分施展个性才能,创造出具有真正自我意识的个性作品

4、旁征博引,有点幽默感。

科学课涉及的范围广,学生对于丰富的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上就一些内容

展开延伸,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纪律调控的一种手段。另外,科学课不是在上午第3节就是下午,这个时间段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处于有比较疲惫的状态,所以他们往往对太严谨的课堂有些反感,尽可能地挖掘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笑几次,他们对课堂的专注度会高很多。当然,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等方法不断积累与提高!

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可以用玩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教师引导得当,他们不仅能玩的开心,玩得放心,玩得尽兴,而且能玩得有所感,从中悟出科学道理。

第四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王雪梅

在进一步深化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那么,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有效教学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提高,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例如我在教学地震时,就由同学们熟悉的5。12大地震引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目的地主动参与。我与学生激情互动时,适时地说明了本次课的目的是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学生明确了目标,马上开始探究实验。三是采用学生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方法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弄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再现模拟、实验、类比对照、直观展示、现场

互动等。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现在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1.课堂是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2.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三)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科学教学要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入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把过程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和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思维的舞台,让每个知识点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快乐音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一些传统的观念。

1.由注重“教” 转向注重“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然已提出很久,但在科学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适应和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收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最佳有效的结合,它要求教师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和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通过丰富的情境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讨论、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体现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培养。

2.由注重“传授” 转向注重“引导”。当今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地震的中心和强弱时,先让同学们做模拟实验来探究地震中心和强弱,然后在出示一些在5。12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地方的图片,让同学们来讨论这次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3.由注重“模式” 转向注重“个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其次是在优化教法上,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就可以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目的,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科学有兴趣,使每个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而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4.注重“结果” 转向注重“过程”。所谓重视结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却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甚至要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典型习题,严重影响创造思维的培养,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重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知识、思维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5.注重“成绩评价” 转向注重“多元评价”。课程实验需要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对于教师教学实践的评价应由单一的考试成绩的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机制。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行为必须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

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论文

——谈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单 位:惠安荷山小学

姓 名:刘 炳 辉

联系电话:***

2014.10.28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数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小学科学科特别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数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材料的特征》)和《杠杆》),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

因此,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

体性认识;其三至少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

首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

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内趋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就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上。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出示了插有一支吸管的一只灌满牛奶的酸奶瓶,放在两只已包装好的冷水盆和热水瓶中,学生发现在热水盆中的吸管中的水会喷出来,而放在冷水盆中却不会是喷出来。学生被这个情景牢牢地吸引住了。接着我就请学生分析猜测其中的原因,学生猜测可能是盆中的有冷热差别,热的能使物体膨胀,冷的能使物体收缩。然后学生就想出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与自己的分析相比较。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抓住了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成功地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有一种验证预测的迫切感,使探究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学生探究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再次要有开放的课堂设计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

1、收集事实;

2、整理事实材料;

3、研究事实材料,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4、解释学到的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

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环节设计要有开放性,幅度要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探究状态,进行充分的探究;只有开放的幅度大,学生才可能少受教师的遮断刺激。如在《教学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出示了带底电池和灯泡,让学生用电线接亮小灯泡,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却还是难住了学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接来接去都搞不明白这线该接在何处,后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终于得出了结果,原来只要把底座的弹簧压倒,就能把电线插进去就行了。虽然花去不少的时间,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看,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而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重视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其评价体系必然不同于传统单一的一张考卷、一份成绩的评价,而应该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点从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志趣、态度、技能、方法、思维水平、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把从评价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对学生的激励、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设计的调整上,以动态的发展历程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取得更好的评价效果。

1.科学学习评价单。结合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出科学学习评价单,让学生尽量详细地记录他们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一边做一边写下每个阶段的思考。教师在课后通过分析每位学生的科学学习评价单,从中评价其学习情况。

2.技能操作评价。

对技能学习型的实验操作,如温度计的使用、指南针的使用等,可以使用操作评价表,请小组长分别评价每位组员的操作技能,从中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3、小组竞赛。

平时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可采用小组竞赛的评价方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各组的代号(可以事先作一套各组的标志,用时贴在黑板的一侧),当小组或组员表现优秀时,就在该组标志下方加分,各组累计的总分在每次单元评价前结算成该小组每位组员的平时学习成绩。

4.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时以笔试为主,作为单元学习终结性评价。我们要特别注意端正评价目的,尽量避免单纯的偏重知识记忆、理解的考查。(1)挑选重要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学习。(2)单元评价能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思考。(3)尽量采用影片、图片等媒体或实物,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评价情景。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科学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的宗旨,设计每一教学环节,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发展!使“一切为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下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ord 文档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新房乡中心学校邱熙【摘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怎样在40分钟的......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点做法(共5篇)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点做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促使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值不断提高,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永恒......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心得体会林堡学区王辛庄小学 张素芳2月3日我参加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自己的......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多......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以《抵抗弯曲》的教学为例摘要: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以《抵抗弯曲》的教学为例浙江省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凌彬摘要: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