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过程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过程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1-12-24 08:55:39 浏览人数:9 【摘要】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提出了一些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过程评价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育部于2004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突出了许多教学新理念,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就是其中之一。过程评价理念认为: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价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交互在一起,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途径。
一、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第一,重点关注学习过程。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过程,因而对学生的关注度更应该放在过程上。于是,新课标就鲜明地指出: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第二,重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学习结果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传统的学业评价,忽视了很多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非智力因素,评价导向的积极作用被削弱。过程性评价则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认为凡是学习中的积极态度、情感、学习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合作探究精神与创意等有价值的非智力因素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都应该纳入评价的目标范围内。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
二、过程性评价的积极意义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而学生优秀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内化过程更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漫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老师的积极引导,也要有学生的自我反思。于是,通过过程评价,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时时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更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研究精神、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与个性的机会。总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课改区在新课改中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于我们学校的政治课教学。本着过程性评价应该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使学生通过评价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在2013级6个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索。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在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课堂参与评价
即对每一个同学在课堂的出色参与都给予即时评价,或者一声喝彩,或者一问一分,一答一分,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由课代表负责记分,月末给予优胜组一些奖励。这样一来,课堂活跃起来了,竞争激烈起来了,学生一般都能认真听讲、看书,都能积极回答,思考问题。学生就在这种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下,在这种不断地被激励和鞭策下获得内驱力而发展。
2.课堂展示性评价
这包括课堂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通过课堂演讲、辩论,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概括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所掌握知识的理解程度。
3.课后作业评价
在进行课后作业检查时,要明确课后作业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后训练平台、导学案、综合探究报告等等。教师对学生每一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在判出正误、给出等级的同时,适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帮助学生尽快进步,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课后作业的整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4.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它是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
5.课外项目研究评价
项目研究是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取一个科研项目,运用类似科学研究方法完成这个研究项目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称为研究性学习活动。完成这类学习任务,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亲自体验科学研究活动的酸甜苦辣。所以,项目研究评价可以较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四、过程性评价中的注意事项
关注过程性评价,是要用动态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去矫正过去评价中单纯过分重视静态的学习成果而提出的,这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但矫枉不能过正,因此,过程性评价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任何评价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这就需要我们的评价方式坚持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注意必要的简约性,要化繁为简,确立最简单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
2.过程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之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不能将“过程评价”形式化,否则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而丧失课堂实效。
3.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程性评价有优势,也有局限。因此,不要过分夸大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否则会把教学和评价引入歧途。
4.教学是双边活动,评价也就不应该是单向的。我们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是被学生评价的客体。
总之,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实现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不断探索,努力追求,把过程评价理念和方式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提高,为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 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3]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第二篇:初探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反思性教学
初探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反思性教学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0 更新时间:2011-7-11 21:52:05
名师讲解课堂实录视频下载:
经济(点击下载)政治(点击下载)文化(点击下载)哲学(点击下载)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具有深刻意义,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反思教材、反思教学方法、反思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确定目标,撰写反思型教案、实施反思性授课与听课、开展科学的反思性教学评价。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必要性基本策略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反思性教学包含着三层含义: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分析中,尝试用新思想、新策略、新技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制定反思后的修正计划,使教学更规范、更有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许多反思性教学专家认为,反思性教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
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学会教学虽是新概念,但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家看来,对于大多数有合格师资的学校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进行反思性教学可以为切实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提供新的视角。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起步较早,但多数政治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是“穿新鞋走老路”。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批判思考,要求教师不断审视自身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反思性教学使教师超越了传统教学中机械复制的教学思路,有助于教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第二,反思性教学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所确立的能力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把“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能力目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反思性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运用反思性教学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力目标的确立。
第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采用演示、讨论、活动、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性教学积极倡导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批判、反思和探究,要求将教与学看作是一个不确定的历程,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实施反思性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教师的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善于思考的专业人员。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反思教材
思想政治课由于特殊的学科地位,教材的变动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要多一些。这就为我们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反思提供了素材。例如:高中政治课本为强调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增加了一些十六大的报告结论。这些结论一方面为教材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为学生更好理解国家有关的政策提供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这些结论的分析。例如: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我认为要讲好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在教学中结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目的、市场经济、三大产业等内容,渗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教育。又如: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认为要讲好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原则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二)反思教学方法
每一个教师上课上了一些年后,就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一种风格,由于人的惰性就可能会在某种风格下不断地进行着教学。这种现象在常规性教学中是最常见的。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面对变化的学生、变化的时代,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适应新时期成长的一代新人。每一种教学方法,会受教师风格、学生学习特点、学科教学特点的影响。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更要在教材、学生、社会的不断变化中,进行反思,寻找到最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连续四年(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在高三年级担任政治教学,由于前两年(200
4年9月至2006年7月)的高三学生素质较高,基础较好,自觉性较强,所以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工作学生在课外已经知道要自觉做好,而我在课堂上则重视与学生一同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训练。后来由于本校高中部扩招,生源质量下降,当我在2006年9月继续任教高三时,发现以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在反思札记里写下了对我的课无法听懂的意见。这深深地刺激了我,让我不得不好好反思我的教学方法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和备课组其它教师进行交流,后来找到了答案:现在的高三学生与往届的同学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以前我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生跑”,现在针对实际情况,我应该先“教会学生走”,然后再让“学生跑”。反思了这样的教学实践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细致的讲解,并加强检查学生对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我在复习“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考点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这一考点涉及的基础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组归纳得最好,优胜组可获得全组同学政治总评加分等奖励,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知识归纳中去。经过讨论后,学生们总结出“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等相关内容。然后我进行总结,细致地指出这些基础知识的要点,并让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把笔记作为课后复习(特别是强化记忆方面)的主要依据。“教会学生走”后,我再“教会学生跑”,借用历届的政治高考题,分析以上基础知识在高考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一种“让学生先走后跑”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本校现阶段高三政治班的同学,经过近两年的高三教学实践,都取得较好效果:本人执教的政治普通班均在07年和08年的高考中,政治高考平均分均超过市平均分以及超过同组(C组)平均分,列校政治普通班第一名。
(三)反思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是通过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要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这样的教学任务,我们的教学就必须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特点进行反思。教育研究不断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能否正确运用学习策略,直接决定他们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策略,受需要水平和动机水平支配。也就是说,所谓“会学”,受制于“爱学”“乐学”的程度。学生学习成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些教育研究结论出发,我采用了调查问卷(见附件一)的方法去了解本校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政治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欢迎的,在学生心目中有它的存在价值,但是政治课并非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课程,消极反映的比例还比较大,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大,学习动机很大成分是为了应付高考;基本上能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再认、再现,但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差,学科知识仅限于课本,知识面窄,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仍旧是知识点的堆砌,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很不到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靠机械的死记硬背,使得政治课的能力目标达成很不理想,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不敢问、不会问、没兴趣问,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缺乏;对喜欢的政治教师上的课就比较喜欢,反之就提不起精神上课。高中学生如果还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来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既不能很好掌握基本知识,也不能很好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无法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他人的觉悟。反思了我校高中生学习政治课的这些情况后,我就有目的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针对所学知识通过
质疑问难、课堂讨论、专题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说;针对学科特点,开展知识的应用活动,如小论文的写作、时政评论等,使学生尝到运用知识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学会运用;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生要学会求知,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所以我就有选择性地组织社会活动,例如组织社会调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学会做,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三个培养目标的统一。这些做法既沟通了师生间的交流,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问问题的意识。当然教师的各种能力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得到提高。这就有利于实现反思性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确定目标,撰写反思型教案
高中政治课开展的反思性教学,除了完成传统的常规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外,还要实现反思性教学目标:培养师生强烈的反思意识,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提高师生的主体意识。撰写反思型教案时,注意与常规的操作性教案区别,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教学目标方面。高中政治课反思性教案的撰写不仅要有发展学生的目标,而且要有发展教师的目标。如:我在反思了我校高三学生存在阅读能力较低,表达能力不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这些问题之后。我在教案中明确写明发展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针对教师本人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多为“播音员”,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的问题,我在教案中写明发展教师的目标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教师要适当由‘播音员’转为‘主持人’的角色,并努力往受学生欢迎的主持人角色发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幽默、富感染力”。
第二是教学方法方面。高中政治课反思性教案中,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等外,还应有移情法(这主要是发展学生和教师的同情心,人际理解能力等)、叙事法(指师生剖析社会现象时常用的方法,能提高师生表达能力)讨论法(让教师转化为主持人角色的一种有效方法)等。
第三是教学过程方面。高中政治课反思性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这些内容:①激发动机。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和教师授课的动机,使师生都保持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确保政治课反思教学的有效开展。②教学新知。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的内容中,师生都要有一定的收获。学生的收获主要是品德、思想、觉悟、认知能力的提高等。教师的主要收获是教学道德、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提高。③教学评价。每节课,针对所学过的内容,用什么方式来评价这节课师生所获得的发展。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是,除了在认知方面进行检验外,还布置师生写出反思性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过程。
(五)实施反思性授课与听课
这个阶段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反思性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与常规的操作性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师生之间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的意识比较浓重些。成功的反思性授课与听课的要求是:
1.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通过政治教学,我们要达到“提高政治教师的授课技能、教学道德;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运用政治观点分析社会各种现象的能力,在政治课学习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积极关注教学目的和结果。如我在复习“货币与财富”这一高考考点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调动学生们参与积极讨论的号召能力。而我的学生则在这节以讨论为主的复习课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明确了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2.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学法。成功的反思性政治教学,教师的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围绕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的反思,进行适当的调整,用科学人文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例如:在复习“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考点时,我发现学生混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因有:(1)概念不清;(2)方法论不能熟悉应用;(3)解题思路混乱。紧接着我就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办法并立即调整了教学方法:如果是概念不清,应着重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特别要强调“主要矛盾是指在多个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的区别。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应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如“擒贼先擒王”是指在众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而“学生全寄宿,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则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应加强练习,通过做题提高解题能力。学生的学法也必须围绕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而进行。反思性教学下的学生学法,一个要求是学生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技巧。学会提问是一个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教法、自己的学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在提问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3.开展课堂反思小结,撰写反思札记。在传统的操作性教学中,政治课会和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在每节课要结束的几分钟里,都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对一堂课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做知识性的小结,或是布置相关的练习达到对课堂教学的巩固。高中政治课反思性教学在这个环节里,要求师生用反思的观念总结这一堂课师生的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影响的,在下一次课中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补救。这样的反思小结可以放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几分钟时间里做。而教师也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反思,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譬如,把一堂课中自己认为最精彩和最糟糕的教学片段记录下来,分析一下“精彩”的原因和“糟糕”的教训;或者把自己的困惑和察觉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作初步的分析,等等。不管撰写的教学札记简单还是详细,对于加深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求得改进是非常有意义的。
4.互相进行观摩与讨论。反思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常规教学,在于用群体的科学反思,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体进行观摩与讨论。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来提高教学水平。这是因为教师个体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往往局限于个人的视域而难以发现问题和缺陷,而同事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有助于推进教师集体的教学反思,为反思性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公开课、示范课、录像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都是教师进行观摩与讨论的最佳载体。在我校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科组的教师经常参加不同的研讨课,进行集体听课,利用本科组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见附件二)进行评课, 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中找出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然后通过质疑性的讨论和对话,通过集体智慧的分享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解决实践问题,实现反思性教学目标。
(六)开展科学的反思性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一个过程。它可以是综合性的评价,如评价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或全面地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可以是比较单一的评价,如评价教师的某节课的教学质量,或学生某节课的表现。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评判、促进的功能。教学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还影响到其它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重视反思性教学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反思性教学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内容:①教师的教法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②教师的教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德育水平。③教师的教法是否有助于教师教学技能、道德水平的提高。④学生的学法是否能有效地掌握高中政治基本知识,是否掌握运用所学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知识进行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分析,是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这些形式: ①组织本科组的同行们,去听完某位教师的授课后,进行集体的评议,围绕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学法进行评价。
②师生可以在某段时间里(每节课后,或一周内,或一月内,或一个学期里)撰写课后反思,总结这一段时间内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寻找理论进行实践,探究解决。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态度、自我鉴定、父母的期望、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等方面。教师可以从档案袋记录前后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客观真实地评价,而学生则可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④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课后的政治科学习情况以及对本班政治教师的看法。要让学生本人参加,人数不宜过多,应控制在10-15人左右。座谈的气氛要轻松,让学生发言没有顾虑,敢于讲真话、实话,能真实反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看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是否抄袭、考试是否真实、与其他同学相互探讨是否经常、学习态度及主动性如何等等)。
四、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反思性教学后,教学中有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但是,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的困惑甚至盲点,然而有我们对反思性教学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相信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1.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吴志贵、陈方良主编:《心有阳光就灿烂——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刘广二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该贯彻这一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并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我们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可以尝试并熟练问题教学法。鉴于笔者所在单位宁波滨海学校已于数年前开展省级课题《中学自主学习背景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研究》,笔者多次尝试在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有些许体会。
一、问题教学法总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实施的开发者、组织者与执行者。而问题教学法正体现了上述双方面的要求。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循序渐近的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教师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问题教学法通过主体作用于客体,即通过主体与其前所未知的知识产生碰撞,并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问题对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此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这一方法有利于确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主导的组织者地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主要有三个过程:创设教学问题、组织问题探索与讨论、检验问题实效。
(一)创设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教学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老师于课前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出情景问题并发给学生预习准备,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准备,写出分析提纲和思路。老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考虑问题提出的角度,选准设问的最佳时机
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合理性、诱导启发性,设置问题需要符合从运用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思维规律,同时需要考虑人们的思维规律。孔子认为,只有在学生“心
②
①
未知而求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去设置设问,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因为此时正是学生产生强烈认知冲突及求知欲的时候。此时,学生已经处于深入思索阶段,一经提问,便能即刻进入极度活跃的思维状态。同时,经过认知,对该问题的印象也更深。
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一条目时,“对立统一关系”显得难度较大,学生正在冥想之时,我出示南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诗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二句佳句。然后问学生这二句中有没有存在对立统一关系?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开始活跃,学生开始争论,有学生回答:没有噪则无所谓静,没有静则无所谓噪!“噪”与“静”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还有学生回答:听到夏天蝉噪,才显得林更寂静。听闻婉转鸟语,才知人迹鲜至,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显得“林静”,用“鸟鸣”衬托“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等等。学生在讨论中既领略到了诗句中包括的关于“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奥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注意问题的数量适当、难易相宜
问题设计固然要多方面、多角度,但在一个教学课时内,提出的问题不宜过多。老师可在众多的可选问题中,选择其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或重点性问题,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的问题。如若选择的问题过多,不但不会达到使学生很好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这将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利于老师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例如:在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几个问题:
1、矛盾即对立统一,所以矛盾的双方就是对立与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矛盾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3、矛盾具有特殊性,说明不同的矛盾之间无共性可言。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如何区分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6、两点和重点各是指什么?
这六个问题完全依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有难有易,数量适当。
最后,注意问题的逻辑性
由于问题教学是由一系列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构成,故问题与问题间的承继关系至关重要。应按照从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入手步步推进,以承上启下的问题展开,以利于学生探索发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活跃。按教材内容进展铺开和从辅问题出发逐步引出主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教学中各问题的协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水平,也有助于使学生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也使考虑问题的思路清晰明了。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条目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我先出示的问题是“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会出现什么结果?”通过探索讨论,学生得出“懒惰者生产的商品价格高,勤劳者生产的商品价格低。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紧接着再出示“不同性质的劳动生产率有何不同影响?”的问题,学生就可迎刃而解了。
(二)组织问题探索与讨论
讨论前,教师要列出讨论问题,提出讨论要求:学生依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要点与难点,标注疑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诱导他、激励他,引导他解决问题的方向,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更要引导学生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认真作好记录。讨论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各种不同见解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进行必要的评价并概括科学的结论。老师在组织问题探索与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前提是要放下“师尊”的架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自己仅仅充当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互动,“如果仅仅强调‘控制——服从’,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也不利于师生交往中师生双向作用和交互影响的本质”。尊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开辟了通往学生内心之路。师生互动不同于一对一的单主体双向互动,而是一个教师与多个学生间的多主体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公平对待与一视同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必然会带来教学相长。
其次,老师要适当引导,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
学生由于受到已有知识和认知条件的束缚,对提问的方式、叙述等没有掌握,对新知识点不知道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因而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准确,质量不高,甚至太大、太空、不着边际。这就意味着老师不能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说了算。老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和灵魂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老师的主导意图应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第三,教师要学会倾听,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倾听并不是教师一言不发,而是要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把自己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说出来。“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交流,是打开学生智慧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条目时,对“单位要求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但并没有补偿三倍报酬的官司要不要打?”这一问题的探索讨论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对于这些不同意见,我们老师不妨听听他们的分析,进而理解其持有这种观点的原因及目的。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欣赏他们的奇思妙想,欣赏他们的优点长处„„并且毫不吝啬地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欣赏,以鼓励他们不断进步。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赞扬中受到激励,毫无保留地与老师沟通。
(三)检验问题实效
问题教学法最终的目的、归宿和落脚点是对问题的解决。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或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或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补充式讨论,组织作答。不管是哪种形式,务求问题的彻底解决。
⑤
④
③
最后即可通过运用对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的知识分析相关材料,并与既定的参考答案进行对照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材料题自我分析的结果很难与参考答案取得一致或完全正确,这个时候又是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提升的绝佳机会。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正误,获取知识的升华。
例如:上述在复习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时,适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我出示了这样的一个检验问题:
2011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阐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物价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述材料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观点。
首先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进而讨论分析,最后亮出答案,对照分析。取得的效果是优异的,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参考答案: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持了全面了观点。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明年的任务,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做工作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所以会上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人通过在一线课堂中实践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也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不注重理解、死记硬背的现象;许多同学对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运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其他各种条件的制约,只是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初步的运用和探索,本文的阐述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之处。如:如何才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问题?如何机智的处理学生分析探讨问题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等等。这些都还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学习、探索并完善。
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性学习》 郝春荣、于水 ③《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 党建强
④《课堂教学要达到“活而不乱”》 郭凌 ⑤《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有效开展情感教育》 杨宝林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南京市秦淮中学
周志芳
内容提要: 文章从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入手,以一节多媒体教学课程《美国的利益集团》为例、从教学过程和课后总结两方面,对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及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多媒体
课程优化
当今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必须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依靠现代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我校从去年开始组建了校园网,所有的教师都配备了电脑,多媒体教室通过电信LAN与因特网实现高速连接,这为我们探索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解决课程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等诸多矛盾,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结合高二政治选修3《美国的利益集团》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创设生动多样的导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情景设置:今年五.一节,我校高二年级小尚同学去了趟美国,探望在美国做社会研究工作的父母。游山玩水之余,小尚注意到
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发达、现代的美国,游行、示威、游说几乎成为城市街头一景。晚上,小尚上网进行了查阅,这是他查阅到的部分图片和资料。(多媒体放映相关镜头和资料)。
资
料: 一项美国调查表明,60%以上的成年美国人至少参加了一个利益集团。前众议院院长托马斯.奥尼尔曾经说过:“在美国,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院外集团。”事实上,在现今美国,各类利益集团兴旺发达,数目和种类之多,堪称世界各国之冠。美国成人无论关心的问题是多么具体或特别,往往都能找到一个专门关注这种问题的团体.最近几年,以色列在中东的所作所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侵略巴勒斯坦,引发黎以冲突,轰炸联合国观察站.安理会几次意欲制裁以色列,却都因为美国从中阻挠而很难形成正式决议。美国政府之所以态度暧昧, 与其国内犹太人组织的活动及影响密切相关。
查到这里,小尚觉得有所发现,同学们猜猜看,他发现了什么?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便了教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课件,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感官上得到刺激,并在生动热烈的情景中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注意力被情境深深吸引,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转到了课程内容上,经过讨论,就会有很多同学要求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稍作总结,投影图
示:
新课讲授: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与政党、政府共同成为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2)影响:少数人利益凌驾于多数人利益之上的各种政策出台,常常同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直接相关。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到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接受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全面、快捷的特点,及时收集时事材料,增大课堂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二)、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多媒体放映美国04年总统大选的相关片段、08年竞选的有关内容、07年5、1节纽约街头游行、游说片段,让学生概括出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手段和途径)
1、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
——承担法庭诉讼、游行示威、影响选举、直接游说、间接游说等。
2、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途径:
通过金钱、人数、知识等来干预政治、影响政治、向政府提供专业知识,充当智囊。
资
料:
据《华盛顿观察》统计的数字,美国大概有:
3000
多个“游说”组织兴趣集中在税收政策领域; 2700多个组织主要关心预算问题; 2400多个组织关心公共医疗问题; 2000多个组织集中在对外贸易领域; 1900多个组织在环保领域; 305个组织集中在种族问题上; 605个在国际关系上; 499个在移民问题上; 美国首都华盛顿堪称世界“游说之都”,专门针对国会的专业说客就有8000多人,如果算上为这些说客服务的助手,据说人数有四五万之众。这些组织每天四处奔走,踪迹遍布华盛顿的主要酒店、饭馆、会所等政要们可能出现的各个角落。
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时事千变万化,其中蕴藏着许多鲜活的案例和材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学生情况,结合历史史实和时事,对教材作些适宜的补充,从而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材料,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实效性。
三、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美国的利益集团》教学案例:
(三)、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多媒体放映两种观点的辩论场面,学生分两组参与讨论,从中概括出正确结论)
共同探究: 观点一:
利益集团把政府的情况转达给公民,又把集团及选民的意向转达给政府.利益集团作为公民参政的渠道,使普通公民对美国政府决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观点二: 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最终导致少数人说了算.政府不能保护人民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只会维护某些强大的利益集团的权利。
建议思路:(1)你是否赞同这两个观点或者你认为哪种观点更有道理。
(2)分别分析两个观点的正确与不足之处;(3)阐述正确的观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图文并茂等诸多优点,可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隐形化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难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反复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多媒体的优越性无与伦比。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从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适用性原则、学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适时适当适度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这些原则,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
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手段的
优势互补。
现在有的老师误认为多媒体是一种“全能媒体”,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大有“除去多媒体不成课”的痴情。整堂课不管是课题、基本概念,还是课文中的事例,思考题等,一切由电脑来完成。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学生由“学习的主人”变成“电脑的观众”,教师由思维的“点拨者”变成鼠标的“点击者”;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装,但其实质仍是“填鸭式教学”。这样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多媒体教学情境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板书、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信息的输出量和接受量之间的关系。课堂容量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特点。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
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情境创设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因此,政治课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正确处理信息的输出量和接受量之间的关系。
3. 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知等主观因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指出:“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学情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拿来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教学中缺乏个性和针对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是一个教师制作,全组甚至全区、全市教师通用。这需
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无论选择何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要考虑学生感官的承受程度;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
4、正确处理理论性和时效性的关系,教学材料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精神。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时效性是很强的。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最新的,把最能剖析、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的各种社会现象、人物基本事实、趣闻和例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加深了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提高道德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5、正确处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教学课件的制作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多媒体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多媒体课件在画面的构思、布局,字体、字型的搭配,色彩的明暗对比,图象、动画和音像的处理艺术和制作质量等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艺术相匹配。因此,教师要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构建课件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审美观点出发。要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和谐的情景中激发起情感,这样才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美感和追求,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更强。教师要紧密
联系教材实际,围绕教材选择素材,课件内容只能是教学内容纲要,并在不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前提下,凭借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入辅助教学需要的图片、影像、声音或动画以及扩展学生思维的课外知识等。
教育产生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政治课教学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每个政治教师在这个新一轮教学改革大潮中都身负重任,义不容辞,每个教师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才能不负众望,不负社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新型人才。主要参考书目
1.高二政治新教材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
2、曾巧文《浅谈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3. 吴永志 周丽英《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分类、配置及特点》 4. 张帆 陈晓东《用“先进的方式”传授“先进的知识”》
5、中国教育在线《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第五篇:“问题群”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
“问题群”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更加注重有效教学。随之,“问题群”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群”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素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群”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群”教学模式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群”教学模式远远优于“鸭填式、放羊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以问题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巧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迅速融入课堂学习中,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对新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问题群”教学模式作用下,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优化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原理等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逐渐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
2.有利于政治课程知识、技能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问题群”教学模式作用下,各个单元、各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政治课程知识,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为实现政治课程知识、技能目标做好铺垫。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章节内容,全方位分析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以学生未思考过的问题为切入点,多角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发现新的知识点,提出、分析、解决对应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群”教学模式,解读当下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重大时事政治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宪法、法律,拥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群”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问题群”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时事政治、新课题学习、复习课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教学中,都能有所进步。因此,本文作者以“时事政治”为例,探讨了“问题群”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想要优化利用“问题群”教学模式,巧设问题情境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应将其贯穿到整个教与学中。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章节内容,明确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结合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该问题,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新课题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群”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系列讨论,找寻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在设置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相关问题,比如,学生是否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发现该问题早已存在,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掌握这些未知知识,老师是否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导入新问题,多角度展示发现问题的整个思路,渗透一些重要的方法,促使学生清楚这些问题是怎样被发现、提出的。以“时事政治”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利用其集“图片、文字、视频”等于一体,优化利用“问题群”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融入“时事政治”材料分析中,引导他们全面、深入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时事政治”,以时事政治材料为中心,巧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知识,客观分析关于“科学发展观”材料,让学生根据相关材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以“政治、经济”方面为切入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问题群”教学模式的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改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理解“问题群”教学模式,将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等角色,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其更好地学习政治课程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框架,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红军.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王建慧.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