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冰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及教学预防(小编推荐)
冰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及教学预防
【摘 要】随着冰球运动的开展,由冰球运动导致的身体伤害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冰球的比赛中,运动员由于缺乏一些冰球运动的基础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往往在激烈的冰球运动中,身体各个部位都有所损伤。因此,本文基于冰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身体部位开展论述,提出了教练员要提高运动员冰球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教会运动员在发生了运动损伤后的自我保养措施等,以此避免运动员在进行冰球运动时发生身体损伤的问题。
【关键词】运动员;冰球运动;运动损伤;教学预防
冰球是一项全民运动,不论是对运动者的体能、反应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且冰球运动相较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其具有灵活性、不定性。但是这也导致了冰球运动者如果不注意在运动过程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保护,极易造成身体损伤,轻者扭伤或是软组织挫伤,重者甚至发生骨折、骨裂等问题。因此,对运动员冰球运动中遇到的损伤问题和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提高我国运动员冰球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冰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一、冰球运动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来看,运动员冰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主观原因主要是从运动员自身出发,包括了运动员对冰球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冰球运动时的自身情绪问题等;客观原因在于冰球场冰球场地的建设是否符合规范、冰球场地是否设置有防损伤装置等。一般而言,运动员在进行冰球运动时,往往由于忽视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对冰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掌握不充分,加之好胜心强,从而导致了自身受到了损伤;而一些冰球场地以及器材不符合安全标准,在本可以避免的一些运动损伤发生时,由于缺乏安全保护设备而导致损伤加深。
二、冰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部位及预防措施
(一)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是冰球运动中最为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之一,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姿势不正确以及滑动摔倒导致的,许多运动员在滑动摔倒时都会发生“崴脚”的问题,即:在滑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姿势,或是在快速的启动过程中,没有掌握好身体重心的移动,最后摔倒在冰面上,着都会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在滑动中摔倒也会导致踝关节的扭伤。踝关节的损伤往往是扭伤和软组织挫伤,当踝关节发生了损伤后,关节肿大且发红,严重者难以直立行走,更为严重者会发生骨折、骨裂等问题。
除此之外,踝关节扭伤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于冰球运动之中,踝关节是冰球运动中频繁使用和移动的关键,许多运动员不理解合理的运用身体重心,来降低对踝关节产生的压力,一些快速启动或是高速移动时,脚步踝关节承受的身体负荷较高,一旦出现摔倒或是碰撞,这便会导致在移动和滑动的过程中身体的重量和对方带来的压力,都一并施加在踝关节之上。有些运动员的传球姿势不正确,使得身体重心产生偏移,或是在高速移动中出现碰撞或是动作失误,也极其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扭伤。因此,在冰球运动前,教练员需要带领运动员提前活动踝关节,以脚尖点地的方式来回画圈保障关节得以舒展并活动开来。另外,教练员还要指导运动员如何在滑动和移动的过程中,移动自己身体的重心,而并不是一味地利用踝关节发力。
(二)头、颈、肩部损伤的预防
头、颈、肩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一旦头、颈、肩部出现了损伤,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在山东省的一例运动伤害故事中可见,由于其在滑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对方球员的阻拦,身体失去重心后其头部撞击到了冰球围栏,导致轻微脑震荡。那么,我们便可以得知,头、颈、肩部损伤主要是由于碰撞而导致的,在冰球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单人与多人对抗,以此突破对方防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进攻方的球员俯身后,使用肩部发力顶、推、压防守球员,这时头部和颈部即使穿戴了防护护具,但仍旧是暴露于无保护的状态下,如果发生较为激烈的碰撞,那么就会导致头、颈、肩部的损伤。那么,对于在对抗过程中的头、颈、肩部损伤的预防,就需要运动员自己掌握并使用适当的力度和方式,运用腰部和腿部力量发力,来顶、推、压防守球员,而并非一味地使用肩部和颈部发力。
(三)手肘部损伤的预防措施
在冰球运动的过程中,手肘部位是冰球运动损伤的一个常见部位。手肘部位的损伤一般是由于推、顶、挤、拉等动作造成的。因为在冰球运动的过程中,不乏有一些对抗的动作需要运用到身体的手肘部位,例如:在冰球的抢夺过程中,防守队员需要打张双肩,向内屈肘,利用左右手的手肘尽可能得卡主进攻方球员的位置,防止冰球落入进攻方球员的手中,当冰球落下的瞬间双方球员都会在同一个区域内产生激烈的对抗。运用手肘将对方推、顶、挤至自身的身体范围外,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和手肘的碰撞。如果球?T在争抢中动作幅度过大、情绪过于激动,极有可能在快速地摆动、推顶的过程中导致手肘部位的碰伤;又如:在移动、滑动的过程中打门得分,即作出挥杆、身体前倾等动作时,冰球运动员由于动作力度过大、姿势不正确,或是遭遇到防守球员的顽强对抗,容易造成肘部肌肉的拉伤或是由于对抗造成软组织的挫伤。
因此,对于手肘部位损伤的预防需要做到如下的两点:
第一,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进行运动时,需要先提醒每一位参与冰球运动的做好手肘部位的准备活动。手肘部位的准备活动,可以通过反复地伸屈手臂、小幅度地扭动手肘关节保持一个画圈的姿势。
第二,教授运动员在冰球活动中正确的使用手肘来进行对抗,例如:在冰球对抗的过程中,要注重手肘部位与小臂的配合,一味地使用手肘部位发力极易在对抗时造成扭伤或是碰伤。
另外,教练员也需要教会运动员在手肘部位造成损伤时,如何及时地防止伤势恶化,尽快地通过治疗和自我保护的方式恢复。
(四)腕部损伤和手指损伤的预防措施
手腕和手指的损伤是冰球运动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运动员在进行冰球运动中都会出现手指扭伤、手腕扭伤的问题,而手腕、手指的损伤主要是由于倒地、运球、接球等动作不规范造成的。在冰球运动的过程中,传球和打门得分是运动的核心,传球和打门得分的动作姿势需要运用到手指和手腕的发力,但是很多运动员没有掌握正确的打门得分和传接球的动作,且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使用的错误的动作,便会造成手腕部位和手指的损伤。
因此,教练员在教授运动员手腕部位和手指部位预防损伤的同时,也要教会运动员如何正确的传接球、拼抢等动作,让运动员能够熟练地掌握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例如:在打门的过程中,需要微微屈膝、快速移动、顶腰、伸展身躯,直到将力量从手腕和手指部位发出,这是一个正确的打门动作,而很多运动员在实际的冰球运动中,忽视了这一点直接用手腕甚至使用手指发力,在力量发出的同时对手腕和手指产生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有球员在其打门的过程中进行过激的防守性行为,就会加大外力对手腕和手指部位的作用,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在冰球运动前,教练员需要提醒运动员做好手腕和手指的准备活动,通过双手十指交叉后来回扭动手腕、十指按?骸⑺κ帧⒌榷?作来预防手腕和手指部位受到损伤。
(五)大腿损伤的预防措施
大腿部位的损伤常见于冰球滑动中,但是大腿部位的损伤较为少见的一种运动损伤,由于我国大部分冰球运动员除奥运会、世锦赛一些大型赛事外,其余的冰球活动均为小规模、形式开展,运动的激烈程度较低,不容易造成大腿损伤。但是一旦大腿部位受到损伤,那么其恢复相对于其他的运动损伤来说,恢复周期较长且在康复期内活动极为不便。
大腿部位受到损伤其常见的原因有二:其一,在运球滑动的过程中,进攻方球员被防守方的球员以犯规的形式恶意阻拦,如果进攻方的球员想要绕过防守方的阻拦,进攻方球员就需要快速地做出变向的动作,加大了对大腿部位的力量负荷,一旦没有把控好变向动作带给大腿部位的力量负荷,就容易造成大腿部位肌肉的拉伤;其二,如果进攻方球员其没有时间对犯规动作进行反应,从而双方产生了直接的碰撞,任何一方倒地、急停等均容易造成大腿部位的碰伤。因此,大腿损伤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运动预热、腿部拉伸来进行,在冰球运动前,球员需要进行适当的快速跑、小跑、折返跑、原地高抬腿等活动,同时,需要做一至两组10个体前屈来保持大腿部位肌肉的松紧程度适中,避免在上场时由于快速地来回变向、滑动导致大腿部位抽筋后拉伤。
三、降低运动员冰球运动损伤的建议
冰球运动现已成为热门的运动项目,冰球运动的强度大,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在攻守交替、突然启动、加速或停止、跳跃或下蹲、体位改变等对抗中完成各项技术动作,是一种灵活性极强的运动。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对冰球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损伤。
(一)开展冰球运动预防损伤的理论课程
冰球运动预防损伤理论课程,主要是教授给运动员一些在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技能,帮助运动员能够安全地进行冰球运动。一般冰球场的体育课程基本都为实践性和活动性的课程模式,但是实践性的课程课时数远远大于理论课程的课时数,这就导致了一些教练员为了提高冰球实践课程的效果,将理论书本知识穿插在课程的活动之中教授给运动员;或是在冰球运动、训练、基础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授给运动员,但是这对于运动员的学习和接受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教练员应积极地设立冰球运动预防损伤的教学课程,让运动员们全面地、系统地对冰球运动的损伤预防措施和对策进行学习和了解。最终,教练员再以实践结合理论的方式,在冰球活动中得以运用和进一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自身冰球损伤预防的能力。
(二)树立起运动员冰球运动损伤预防的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冰球运动者来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冰球运动中,变数是一直存在的,如果没有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给自己的重要身体关节部位带来损伤。从现阶段来看,许多运动员在冰球运动中并没有建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一些拼抢、抢夺、争夺的过程中激烈的碰撞和身体对抗往往会造成损伤。甚至一些运动员认为,自己的冰球运动并不激烈,就没有必要去在意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这就需要运动员能够提前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地了解冰球损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在哪些对抗过程中,容易造成何种运动损伤,应用何种方式来规避这类损伤的产生,这对于降低运动员冰球损伤发生概率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教练员需要教授运动员如何在冰球运动中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拼抢过程中,身体的重心位置是否过于靠前、靠后而失去了平衡,又如在快攻时要注意观察两边防守球员的动向,避免因观察的疏忽与其直接产生碰撞。又如,教练员需要教会运动员如何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冰球运动,在基于一定的冰球基础之上,完善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冰球场需要完善场地的保护设备
冰球场是运动员进行冰球运动的主要场所,冰球场地保护设备的安装和设置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一些冰球运动损伤的产生。但是,现阶段许多冰球场中的冰球场地没有设置有保护装置,有些冰球场是由于经费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冰球场地进行保护设备的安装,还有一些冰球场的管理者是没有意识到保护设备对于冰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性,以及对于运动员冰球运动的保护性。例如:在冰球围栏周边应包裹有防撞带和缓冲带,防撞带和缓冲带的作用是主要防止运动员在冰球运动中,头部、肩部、颈部、上肢等部位在发生碰撞时受到损伤。其中,防撞带通常是包裹于冰球架上,包裹的厚度约为4公分,这是避免运动员在拼抢的过程中身体失去平衡撞向冰球围栏;也避免了运动员在冰球围栏附近进行抢夺的过程中,被对手推挤到冰球围栏上产生肢体的损伤。这些保护装置作用看似甚微,但是当冰球运动损伤发生时,其对运动员的身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规避一些小幅度的碰撞、摩擦而造成的损伤,也可以在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时,降低受损身体部位的受伤害程度。
四、结论
冰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冰球活动中,运动员也应该积极地配合冰球教练员的运动教学,开展一系列有关于冰球损伤预防的课程,帮助运动员建立起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降低运动员在冰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概率。同时,一些冰球场馆也要调整经费的使用方式,对冰球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加装一些冰球运动场地的保护设备,降低运动员在冰球运动时发生损伤的严重程度,提高冰球运动的安全性,保障冰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付振国.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预防[J].冰雪运动.2014(02)
[2]李美霞.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7(01)
[3]张健,孙辉,张建华.旱地冰球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7)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对在校的学生来说,体育课也许是他们最主要的运动时间。由于缺乏对体育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容易导致身体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
教师在教会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在运动中保护自己,预防运动损伤。如何教导学生保护自己预防运动损伤,笔者根据几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教师平时应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使之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安全上的隐患应及时地让学生知道。在课前的热身运动中,一般学生会对其产生一些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要做这些无聊的事,这时就应该讲解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在其中插入一些预防运动创伤的知识。在遇到下雨等上室内课的时候也应该经常讲解发生运动受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运用各种途径、方法大力开展学生安全教育。
二、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状况
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生病史状况,以便确定参加锻炼的禁忌症,掌握哪些学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等第一手资料,以便在教学中注意这些学生,以免发生意外。例如,患心脏、肾脏病者不宜参加剧烈体育锻炼,如比赛、快跑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或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不适合此运动,身体不适但碍于“面子”不愿告诉老师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必要时进行劝导,要及时和这些学生沟通或者通过家长的反映,进行辅导,以免发生意外。这类学生我就碰到过,她原来身体健康,在课前也没有告诉她身体不适,但在练习中发生了意外,下课后她才告诉我她近来身体一直不适,但碍于“面子”就没有告诉我,教育后她也知道自己的错。但从这件事后,我就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进行了解掌握,再也没有出现过同类问题。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使身体器官和肌肉组织能够达到锻炼的基本要求。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锻炼内容或比赛项目而定,既有一般性又有专门性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锻炼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兴奋性低,锻炼者水平较高,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等,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时间稍长。相反锻炼者基础差,运动时间长或天气炎热,准备活动的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些。总之,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异常
准备教学内容要合理,难度要适中,合适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有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学生练习没激情;难度过大,学生没信心,易受伤。所以内容准备要根据实际,科学合理安排。
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引起学生厌学心理,容易引起意外事故;不合理的组织更是引起以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练习前抛实心球时,学生间距不够或不在口令下统一进行,很容易发生事故。
学生之间有较大差异,教师不要统一要求。有些动作也许对于一些体育有专长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就很难,不安全的因素就多了一分。这时就要求教师个别对待,在教学目标与要求方面应有所不同,采取合理有效的组织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和体验,更要密切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保证教学正常安全进行的重要手段。
五、即时有效的放松整理。
锻炼后,要注意做好整理、放松活动,及时消除疲劳;进行自我或相互按摩。注意保暖防止风寒侵袭;更不能用冷水浴,用温水浸泡,有益于消除运动疲劳。如发现身体异常,立即报告并尽快去医院治疗。这样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以便迅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六、课前要检查场地器材
场地是一堂实践课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有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等等。
上课前老师要检查场地器材,特别是要检查器材的摆放是否合适,例如:跑的项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它容易滚动而离开原有位置,可能让学生绊脚,更甚者脚踩球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投掷课后不宜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等随意摆放在操场上,以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伤害。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常出现,为此平时要以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增加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教师要认真做好运动场器械设备的管理,从而使体育教学中的损伤减少,让体育的真正作用得到发挥。
第三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说课稿
说课,是一名称职教师的必备功课。建议大家在学习和教学中多做总结和积累,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以下这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说课稿是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的,欢迎前来学习。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属于健康知识领域。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际交往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更加的关注人际交往,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运动损伤的一些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运动损伤的掌握,学生能够增强与他人交往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展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进一步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热爱自然、热爱健康。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教材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说学情
初中的学生对体育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开始具有独特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已经对社会交往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人际交往等方面还有所不足。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首先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将运动损伤原则进行概括。针对本节课的难点,也即是运动损伤处理的方法,我将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学生通过观察及交流感受等活动,更能加深了解。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针对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式上我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等相结合的教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学习方法
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学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课程的内容而定。通过对课程内容及学情的分析,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学法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与合作交流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在课堂的开始,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今天的课题。同学们大家知道运动中,如果活动不当容易引起损伤,那大家知道如何处理损伤吗?通过提问建立关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讲授新知、增强理解
1、分析教材
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原则,通过对人际交往结构的探讨与分析达到对意志的认识与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扭伤的处理原则,得出团队交往、交往有度、自尊自爱、保持独立的异性交往原则。
3骨折
通过讨论与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学习,通过交流感受的方法加深对骨折的了解。最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忆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运动损伤的处理
擦伤
扭伤
骨折
第四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设计
襄阳市二十中
何 兴
一、指导思想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的课程内容,是在学生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强化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进而达到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体育与健康》课本中,水平三阶段,内容是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重点是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和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是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本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了解,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也不够了解,但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纯理论课的讲授式教学,相信通过师生的努力会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主要教学策略及特色
本课是一堂体育理论课,如何使体育理论课上的有新意、有实效、学生愿意参与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运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力争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一)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前教师讲授时,学生只是听讲、记忆,过程机械乏味,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本课中,学生将以主动学习为主,每个环节学生思维和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充分发表意见,并且实际进行操作,一切学习都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相信学生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
(二)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自学、讨论、操作展开,要求学生组织实施每一步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理论知识操作化比较容易掌握。由于本课题的关键内容可以实际操作,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领会和掌握。这种需要多种感觉通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效果将会更好,而且更实用。
(四)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发生的损伤,做出冷静有效的处理。
(五)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理念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性;体现学科特点,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性强。
教学设计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学会擦伤等开放性损伤和关节扭伤等闭合性损伤及骨折的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
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刘翔受伤、科比受伤、c罗受伤、鹤伴中学学生擦伤。
2.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组图片进一步说明,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能不能预防或者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呢?在运动损伤后,我们会不会进行紧急处理呢?),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结合导学案,快速阅读课本,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巡查。
三、合作探究,激发潜能
(一)屏幕出示三个问题: 1.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有哪些? 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二)目的:通过学习讨论总结,解决问题。
(三)学习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四)具体操作: 1.教师出示问题。
2.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初步解决问题。3.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进一步明确问题。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相应补充)。
5.在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五)观看视频:前臂骨折的简易固定方法,提示:视频中有个地方讲解与操作不一致,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
(六)三个问题参考答案如下:
1.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主观原因:(1)注意力不集中(2)运动量过大(3)准备活动不充分(4)技术不熟练(5)身体状况不佳(6)情绪低落(7)恐惧心理(8)没有遵守学校制度(9)没有遵守运动规则 客观原因:(1)场地条件不好(2)恶劣天气(3)保护帮助不力(4)运动器械故障(5)其他原因
2.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运动前:(1)着装合理,护具正确(2)身体不好,要求见习(3)掌握预防损伤的知识(4)检查场地,消除隐患(5)检查体育设施与器械(6)避免环境带来的危害 运动中:(1)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适中(2)遵循动作要领,重保护帮助(3)练习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4)遵守课堂规则,忌违规行为 3.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是怎么样的? 参考答案: 擦伤:(1)清洁创面(2)伤口消毒(3)碘伏涂抹或使用创可贴 关节扭伤:(1)中止运动(2)冷疗(3)加压包扎(4)抬高患处 骨折:(1)防止伤者休克(2)出血先要止血(3)寻找固定材料(4)进行简易固定
四、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一)目的:学生掌握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形式:小组内两人或者三人一组,互相练习,准备展示。
(三)具体操作:
1.认识本组医疗器械。
2.按组长安排,两或三人一组动手体验处理运动损伤。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指导。
五、技能展示,提高本领
(一)目的: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进行运动损伤的处理。
(二)形式:三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三)具体操作:
1.对三种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展示。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做出评价。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展示,借助了老师准备的器械,如果没有准备这些器械呢?请看下面的问题。
六、知识检测,拓展延伸
(一)小组讨论:周末,小明在野外登山时,发生了前臂骨折,又没有携带任何医疗器械,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明进行紧急处理呢?
(二)火眼金睛大比拼:
1.篮球活动,如果在粗糙的水泥地进行,可以佩戴护膝、护踝等。2.运动完毕,我经常大量喝水来缓解口渴。
3.上学、放学路上,我们三五个同学一边骑车,一边说说笑笑,非常开心。4.前滚翻是简单的技巧类运动项目,保护与帮助是多余的。5.带校牌或者脖子上挂着钥匙上体育课有一定的安全隐患。6.准备活动虽然很重要,我们班个别同学经常不做,也没受伤。7.800米测试完毕,我们都会躺在塑胶篮球场上,真舒服啊!
8.爸爸是游泳高手。每当夏天来临,爸爸总是带我到多个自然水域游泳。
七、各抒己见,总结提升
(一)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认知、技能掌握、情感态度方面来说。
(二)教师总结:同学们,运动损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缺乏安全运动的观念。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不畏惧运动损伤的发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给我们的愉悦。
第五篇:浅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范文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摘 要:本文归纳了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了运动损伤的意义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相应的参考。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损伤 ; 预防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1.1运动损伤的概述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之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它多与体育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研究总结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等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也为改善运动条件,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1.2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首先,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二是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粘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中暑、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1.2.1出血
健康成人全身血液总量在4000~5000ml左右,平均血液分配量为75ml/kg。若急性大量出血达全身血液总量20%左右,人即可出现乏力、头晕、口渴、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全身贫血症状。若出现量达30%即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2.2骨折
骨折在体育运动中是常见的损伤。发生骨折当时疼痛较轻,随后疼痛较重。活动时受伤肢体则更疼,若持续疼痛,可引发休克。骨折时骨及周围软组织的血管破裂,发生局部出血和肿胀。若软组织较薄骨折的部位表浅,血肿渗入皮下,形成青紫的皮下瘀斑,亦可因血液沿肌间隙向下流注。在远离骨折处出现瘀斑。四肢长骨完全骨折时,骨折处会出现类似关节的异常活动,移动肢体时因断骨端相互摩擦而出现摩擦音,这是完全骨折的现象。1.2.3关节脱位
直接暴力打击引起关节脱位者较为少见,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关节脱位。如跌倒时,只要是肩关节处于上臂外展位,用手或肘部着地都有可能发生肩关节前脱位。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是肘关节后脱位和肩关节前脱位。任何外力只要使肘关节过伸或外展致使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都能引起肘关节后脱位。如常见的,肘关节过伸,尺骨鹰嘴又猛烈冲击肱骨鹰嘴窝,使肱骨下端前移尺骨鹰嘴后移,引起典型的肘关节后脱位。1.2.4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轻度影响学习,重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家庭、个人都带来不应有损失。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开展课内体育活动,对增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身体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中学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就更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如何预防呢? 3.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克服麻痹思想
体育锻炼中发生运动损伤,常因体育教师或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他们存在某些片面认识,不重视安全教育,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3.2培养稳定心理状态
锻炼者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发生有一定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恐惧、害羞、急于求成等,都可能成为运动损伤发生原因,某些中学生缺乏锻炼知识和经验,好奇心大,好胜心强,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或冒失地参加运动,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要克服上述不良心理状态,以积极心理状态去参加体育锻炼。
3.3体育场地、器材、服装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体育课上的一些事故,不少是因组织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清理一节课所用运动场地的杂物、浮沙、尘土等,以免出现意外事故。要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符合卫生要求的场所或体育场馆进行教学。严格检查上课时所用的体育器材,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运动服要选择宽松、柔软、有弹性的运动衣,还要色彩明快、吸水性能好的服装。冬季寒冷要穿质地较厚的运动衣,夏季炎热要穿轻而薄或半袖运动衣。如果直射日光强还要戴帽。总之要避免中暑、感冒及紫外线的损害。运动鞋要选择透气性能好、尺寸合适,鞋底有弹性,鞋面要平滑柔软,结实耐用,落地稳定好等。此外还要穿棉线袜。3.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惰性,增强各器官系统功能,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锻炼内容或比赛项目而定,既有一般性又有专门性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锻炼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兴奋性低,锻炼者水平较高,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等,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时间稍长。相反锻炼者年龄小,基础差,运动时间长或天气炎热,准备活动的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些。总之,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3.5掌握动作要领和遵守纪律
技术动作错误,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力学原理,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前滚翻时,因没有低头而引起颈部扭伤;接排球时,因手形不准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特点估计那些动作不容易掌握,那些动作容易受伤,事先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3.6运动项目和运动负荷要适合学生特点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器官局部负担量和伤后、病后的体育活动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大。中学生活泼好动,既使出现疲劳,仍然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强烈愿望,对此要特别注意,给予适当调整。要贯彻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动作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动强度和重复练习次数要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
3.7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体育课中发生意外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倍加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尽量让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要针对教学内容,重点加强保护。例如:在“山羊”或跳箱上做腾越动作时,教师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确,保护及时。教师一般站在器械左前或右前方,一手握学生大臂,另一手扶其背腾越,落地时帮其臂上举,保证平稳落地。在球类及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顺势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防摔倒;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刻低头、曲肘、团身,以背部着地,以肩背着地前滚翻,切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并同时屈髋、屈膝。不要在高低不平的场地上进行活动。如没有合适的场地,活动的节奏要放慢。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因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跑、容易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3.8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他们身体健康状况,以便确定参加锻炼的禁忌证。例如,患心脏、肾脏病者不宜参加剧烈体育锻炼,如比赛、快跑等。此外疾病发作期,如感冒或扁桃体炎仍发热的病人也不宜锻炼,否则对恢复健康不利。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学生大都是腹空肚饿,精力体力均不充沛了,所以要控制运动总量。
因此,总体来说,我们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当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和苗头)。这样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小结
4.1根据科学化预防原则,针对该运动损伤的特点进行正确的预防和处理。4.2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与运动损伤的不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4.3要以合理而有效的预防手段进行预防,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参考文献:
[1]《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
[2] 程法国
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
2002、(4)[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
[4] 吴军民
避免学生意外损伤的七项措施 [J].中国学校体育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