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最终版)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内容:
教材50—53页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5、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
6、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让学生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法律。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
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8、9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1)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交流: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一共有9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老师有几人?几人?怎(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4)汇报讨论结果。板书: 8—4=4(人)
三、思维训练
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的题,看图填算式8-□=□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法制渗透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
(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知道优美的环境是通过大家的热爱和得来的,这些小朋友参加栽花、种树、种草活动是为了保护环境,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2、学生通过观察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的人数、种植的花、草、树木的数量认识“8”、“9”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加法 被减数是8、9的减法 5+3=8 3+5=8 8—5=3
8—4=4 3+6=9 6+3=9 9—2=7
9—5=4
六、家庭作业
教材53页的练习。课后反思: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景教学是最容易吸引学生并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简单学习,小朋友们知道了植树、种草、栽花是对环境保护的好处,懂得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2013年9月25日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环境保护教案
教师:曹堃
一、教学内容:
《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50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
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1)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交流: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呢?
(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4)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6—2=4,6—4=2)
六、思维训练
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第六题,看图填算式7—□=□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七、法制渗透点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
(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1989年12月26日)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八、家庭作业
数学书的52页,练习六第3题。
九、板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5+1=6
1+5=6
6—4=2
6—2=4 3+4=7
4+3=7
7—2=5
7—5=2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内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5、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
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1)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交流: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呢?
(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4)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6—2=4,6—4=2)
三、思维训练
教材“想想做做”第六题,看图填算式7—□=□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列式,答案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四、法制渗透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五、板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5+1=6 1+5=6 6—4=2 6—2=4 3+4=7 4+3=7 7—2=5 7—5=2
六、作业设计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环境保护教案
教师:余章凤
一、教学内容:
《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50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关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懂得大自然的美丽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活动的情景。
(二)自主探索
1、请小朋友拿出小木棒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看学生植树图,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1)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交流: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呢?
(3)小组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4)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6—2=4,6—4=2)
六、法制渗透点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
(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1989年12月26日)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八、家庭作业
数学书的52页,练习六第3题。
九、板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5+1=6
1+5=6
6—4=2
6—2=4 3+4=7
4+3=7
7—2=5
7—5=2
2017年12月24日
第五篇: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科渗透法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8-49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八1-3题。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式”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法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已掌握小数的意义,另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大量关于元、角、分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垫定了扎实有效的知识基础,并为互助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6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法》第四条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要求:让学生知道、了解、运用。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知道如何保护和爱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策略:
1、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者,学习活动的辅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平台。
2、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方案所要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通过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的平台。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开路”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
二、课中:“研习筑路”
1、找准起点,导入新知。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3.4-2.65
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揭题: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题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1,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小数点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2、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追问: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3、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4: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再次强调:
1、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加起。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8)师: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完成了一次挑战,有信心和能力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吗?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设计意图:在4.75+3.4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基于这点考虑,后面3个练习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加以生生间的合作学习。)
8、总结和归纳
师: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恭喜你们。在这段探索的历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设计意图:不求算法一步到位,适当展开算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加强与整数加、减法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把练习题设计成“砸金蛋”的游戏活动,每个金蛋藏着不同层次的练习。
层次一: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设计意图:学生好多都在玩奥比岛或摩尔庄园,精灵就是他们的宠物,它们很熟悉,很亲切,这样为枯燥的计算添加活跃因子)层次三:口算,即练习八第1 题。
练习要求: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练习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寻求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帮助,然后交流解题策略和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练习没有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是难以有积极性的。基于这点考虑,我把所有的练习按练习的层次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学生说要砸几号金蛋,教师有意识的按练习难易层次砸蛋,展开练习活动,给课堂掀起又一次教学活动的高潮)
三、课后总结
师: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3.4+2.65 3.4-2.65 师: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并简单写上你的解题感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我对你们十分有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课后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性的实习活动,增智培能,开阔视野。又涉及学生体悟生活、复习旧知、自学新知等下一节新课前的活动,开始新一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强调:
1、(列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算起,先小数部分,然后整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