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手段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手段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教学课堂的主导,全面的促进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养成。要在新课标视野下审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而全面分析和理论探讨,认真研究相关发展对策,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朝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有效性
一、革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小学体育是一门对学生参与程度要求很高的学科,长久以来,小学体育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观念有待革新。很多教师过分地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为了学而学,学生丝毫感觉不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首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宰课堂。教师为学生做好辅助和引导的工作,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保证。在自身强大兴趣的推动之下,学生的体育成绩和体育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最为可靠的保证。
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并不能成功的通过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学校体育教学并不能被学生广泛的接受,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细心的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它能尽量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说,可以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也可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游戏,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些新颖的课程有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2、建立体育课堂保障机制。
我们只有弄清楚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行为,才能全面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当前全国各地小学的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有迟到、早退、捣乱、顶撞教师、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来解决的。所以,建立体育课堂保障机制,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的质量。
3、加强课堂常规实施力度。
体育课堂常规是保障在体育课堂中促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守的一些硬性规定和要求。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的课堂常规意识十分薄弱,课堂常规的履行完全达不到标准。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课堂上形成严格、有序的规章制度是有必要的。只要这种制度成功形成,学生的心中会逐渐形成一个有意识的思想约束。再加上班主任和体育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班级的课堂管理,来逐渐形成体育课堂的常规,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进行,有利于建成一个优良的课堂教育环境。
4、加强对教案编写的监督与管理。
教案是一个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一般的高质量教学都离不开任课教师所设计的合理教案。上课前设计好切实、有效、可行的教案,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据可依,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是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教案的编写情况不够理想。先不说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质量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单就不设计教案的情况看,都是比较严重的。这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必备的功课,学校的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进行考核,促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体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实施是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过程,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策略。课堂实施才能真正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有效性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环境的创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参与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无法让学生兴奋起来,在活动时也无精打采。有了
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参与活动,与同伴一起探究合作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是朋友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应该鼓励,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之间能有正常的交流,能有竞赛也有合作;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况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教学内容趣味化。
2、学会学习的方法。《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给学生知识与技术,不如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他们终身学习的保障,他们能自己进行活动,这是主动性的前提,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的指导。比如说,在学习跳远时,有的小学生不能做出蹲踞式的动作,自己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提醒她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进行试跳,比如,可以站到高的地方跳下,在空中体会蹲踞的动作,接下来就可降低起跳的高度,直到体会蹲踞动作为止。其实,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学不会,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对方法,如果教师给以指导,他们就会很快掌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方法的学习过程。
3、体育教师要保持教学的热情。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没有精神,不想说话,处处表现得懒洋洋的,学生的精神肯定也不会足,他们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口号宏亮、运动敏捷、表情丰富,他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传染给学生。这种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后,学生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喜欢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练习时也表现的格外卖力。当然,体育课堂需要高涨的热情,在体育学科的研究中也需要高涨的热情。表现出对自己的体育工作热爱,喜欢去探索与研究体育,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有较高的热情去研究体育教学改革。
四、结束语
新时期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向深入,体育课程重要程度不断提升,其教学效率的优化是每位体育教师重点研究课题。对于小学体育而言,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重点在于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上。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目的、重效果的活动性课程,教师在今后还应从实践中不断提取经验,通过各方面的优化以及新策略、新内容的实施切实提升体育课堂有效性。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严格要求一味地在语数等学科中挣扎、喘息,造成了对文化课都有产生厌学的心理,却不知道体育深的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课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但由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奇缺,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专业业务素质普通低,农村很多是兼职的体育教师,就算有一两个体育专业教师也让他们主教语数、而忽略体育。很大程度上教师还是喜欢“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体育课就是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下课就集队。没有引导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误以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当然学生乐于这样的体育,但教师没有能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质和深度去认识,不能达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目前,农村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又不能吸引该学生……
为何让体育教师、学生改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值得每位上体育课的农村教师深思。
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学习与思考我认为:
一、加强体育课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特别是兼职教师的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率,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
预设解决方案:
由上级多组织教师培训;教师自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不断增强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二、转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群体,从我们体育教学中,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并不是讨厌上体育课,而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按照书本的规定的轨道去做,上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形成了体育的“教”与“学”的对立,由于学生反感于这样的体育教学,好多教师就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指导意识,导致学生误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做自己喜欢的,在跳跳蹦蹦,玩玩乐乐中上完体育课,让学生体会学生自认为的所谓“快乐体育”。
预设解决方案:
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念和思想,不能懒于上学生反感的体育课,而采用“放羊式”淡忘体育的本质。好好在体育课上花心思使学生真正的在体育课上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三、树立新意,打破常规,提高体育的兴趣。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和传统的“放羊式”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它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思维定势,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而厌倦于体育课的锻炼身体的思想。有了快乐,学生才喜欢教师上体育锻炼课,才能摆脱学生对体育课错误的认识。所以教师想要上好体育课就要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是观看表演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师除了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台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同时也在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情实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而我们在执教过程中,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的训兽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快乐体育”。反而使学生厌倦正规的体育课,反感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只乐于“放羊式”体育,学生的这种恶性循环的造成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我们自己。要使教学发挥有效性,第一要紧就是把学生从“放羊式”的体育中吸引过来,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体育,这样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才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打破原有体育课的教学常规,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显得平等、自然、和谐而有生机。
预设解决方案:
在准备活动时打破以往那样以跑步,或单调的准备活动为主的练习,如:让体育课上增加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律伴奏下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操,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女生,这种调动其积极性很显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在基本部分中,把猜谜语、讲故事和同学之间经常玩的游戏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始终充满盎然的活力,激发体育兴趣。在教学跳和跑运动时,我适时增设进学生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如:“单足跳越推人”比赛,规定人数、次数和技巧,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技巧和跑速,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强自主、合作的意识。这比单一练习短跑和跳远就有趣多了。又如“掷纸团击人“的比赛,我把一个班男女进行分组,规定好时间、人数,以时间用的少,击中人数多的队为胜队。同学们在互相配合,合作和叫喊声中越玩越有劲,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不知不觉学会了投掷,全体学生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保持浓厚。
四、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体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小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项 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的项目,自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引导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预设解决方案:
首先,教师要按学生兴趣进行分组,让他们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体育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培养各兴趣小组体育骨干,发挥小组骨干作用,减轻教师因分组造成的教育不均等,和教师疲惫的负担,为差异性教学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其次,按男女分组,针对男女对体育爱好不同,男生可以选择篮球、排球、足球等授课内容;女生可以选择羽毛球、跳绳、呼拉圈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唤醒他们自觉、主动选择练习项目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技术技能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不能心急,教师要适当将教学步子减小,从最基本的知识、技术、技能上分析问题,分析症结所在及产生的原因,耐心指导,有的放矢地鼓励帮助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技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要注意到体育课的结束,要巧妙选择轻松活动内容,使学生过高的兴奋度降下来,让学生能够得到身心放松,如:做一些轻松的小游戏或者教他们韵律操,让他们在“快乐体育”中轻松结束体育课。
五、指导科学学习体育方法。
出现意外伤害是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尤为重要。
预设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增强科学锻炼知识,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将科学锻炼和医务监督的保健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同时对身体状况和身体机能有所了解,明确其利害关系,让他们有意识,有目标的锻炼和保护自己。从而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和减少在体育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恐惧的心理,这样就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展开。
总之,在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的今天,为了学生能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和信念,我们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作用,让学生在快乐、健康、安全的体育课上健康成长。
第三篇: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孔祥建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无效低效教学现象,作者从课前充分的备课,科学搭配主辅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评价、有效的课后反思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指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教学的标准必须建立在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四个方面。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总结,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就提高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的备课,科学搭配主教材与辅教材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充分的体育课备课便是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保证。四川省教学研究所专家肖成全引用的于漪老师的“一堂课,三次备课”的思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第一次备课是在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是在分类处理各种文献和资料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是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要保证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时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怎样才能找到实用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第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很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第三,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师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形式课的一个直接原因。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时目标随意性较大,一个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又转向另一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要求模糊不清,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学了什么。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增强自信心,降低焦虑和不安,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积极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我认为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应该做到以下四点:①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技术技能的要求。②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③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运动负荷目标。该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同时也照顾到学有余力和体弱学生的不同要求。④确定目标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检查有方法,测量有依据,考核评估有标准。
三、有效的课堂组织
有效的课堂组织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组织是顺利进行教学的“支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体育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智力发展、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中,队伍组织变动时间较多,有效组织将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组织时我们强调简约化、简短化。内容变化上,自然地转入下一教学,使教学程序科学合理、教学程序井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教师指挥不清,路线不明,费时费力,且不能满足讲解、示范和练习的需要,出现“无效组织”。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能发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平时训练不够,调动队伍时不用口令指挥,而是用“过来”、“过去”的随意语言,教师的口令、示范失去了实效性,让学生不知所云,从而出现队伍始终处于游动状态,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另一种是教师过于形式,本来一个口令就能把队伍调动到位的,却要用各种花样,给人以忙碌不堪的景象,这些其实都是不可取的。小学的课堂一般都是3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如果队伍调动时间花费较多,那么学生练习时间就更少。
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技巧:1.声音控制法。例如,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或从口音变为哨音时,学生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也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2.表情控制法。教师的表情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调控学生的注意力。3.停顿吸引法: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4。目光注视法: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愉快地投入学习。再如,课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用目光注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等。5.情感暗示法:情感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发挥着动力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老师、对课堂缺乏情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并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6.短暂休息法:连续的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体力跟不上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醒或警示对学生注意力的长久保持已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放松性的小游戏,让学生休息片刻。这样,不但消除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增加师生间的感情。7.手势示意法: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会交头接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双手向他们做出一个暂停的动作,以示意这部分学生保持安静或终止违纪行为。8.活动变换法:变换课堂活动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方式包括师生交流的方式、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教师示范变为“小老师”示
范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9.设疑吸引法:巧妙的设疑是课堂组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方法。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计一些疑问,让学生回答与练习,以促进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充实教学内容的作用。但设疑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注重提问的思考价值和练习作用,无目的的设疑会破坏教学设计的目标,影响学生思维。10.竞赛刺激法:在学生学习情绪不佳、疲劳或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小型教学竞赛活动,如采取集体竞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学生跳出不良的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效率才会高。因此,在教法选择上应该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对上体育课一般都有比较广泛的兴趣,但不专一,不持久,加上各人对教学内容、项目有所偏爱,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对该项目可以产生直接兴趣,而有的则通过思想教育,启发其了解学习、掌握该项目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未来效果之后,才能产生间接的兴趣。所以,要想把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地集中起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形式的教法。当进行学生兴趣较浓的教学内容时,切不可把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减弱或去掉,而且围绕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学,为主教材服务。如上足球课,大多数同学乐意分组比赛或射门,对基本技术动作练习感到不够过瘾,所以,教材任务很难组织完成。掌握到这种学习心理,我就把基本技术贯穿到比赛和射门中去,使各种基本技术都和射门衔接,既提高了兴趣,又符合了实战的要求。当进行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在布置课的任务时就要明确指出这一项目的意义,加强思想和学习目的的教育,并选择有效的提高兴趣性的教学方法。如:长跑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又苦又累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分组循环接力赛和走跑交替接力赛来进行竞赛性的练习,或用跳绳跑、运球、足球跑比赛,使学生有竞争,有趣味,而跑的耐力练习亦寓于其中,保持课堂在“动”中进行,不觉呆板,而学生又能间隙休息,思想集中,保持最佳状态,准备迎接下一个“接力”,使课堂气氛始终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做好了这些,我们的体育课堂就会“活起来”,那么我们的体育课堂永远都会对学生充满魅力,吸引着他们去学习。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由于每位队员水平不同,水平差的同学往往会受到队友的歧视,无法触摸到球,使之逐渐失去练习的兴趣,篮球水平无法提高。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良现象?我通过学习与实践总结出了较为有效的比赛方式:在比赛时,我将技术不等的同学安排在一起,比赛时规定技术差的队员将球投进得三分,技术好的队员投入得一分。通过这样,技术较好的同学看到自己要投入三个球才能当技术差的同学投入一个球。技术差的同学得分那么容易,技术好的同学拿到球就会就传给技术差的同学投,并非常积极的去帮助技术差的同学(教别人其实更能提高自己技术,纠正错误),给他们指点,技术相对较差的同学也会为集体荣誉和友谊而去努力学习、拼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技术就会很快的提高。技术差的同学也会感受到大家的关心,感受到自己在队伍中存在的价值。这样相互间的友谊也得到了发展,大家练习起来就会更加默契,更加团结,学校的篮球运动就会得到更好的开展,使之成为一个群众性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最好,适合就好”,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遵循三个原则:①、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同一练习内容,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新颖,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练
习效果。如小学教材教学立定跳远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我采用学生从70公分高的台阶上跳下接着又跳过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变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使学生寓立定跳远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立定跳远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②、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的原则。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个性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一样,只有关注学情,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学情分析后的合适的方法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方面,是使每节课达到有效教学的保证。如上面讲的立定跳远,我根据学生的身高、弹跳力的不同,在台阶高度均为70厘米(起到拉伸肌肉和韧带的作用)的前提下,对橡皮筋的高度、离台阶跳下落点的远近都有所不同,这样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所有同学都会去努力完成规定任务,不会出现难度过高让水平低的学生无法完成而失去信心;更不会出现无难度,让高水平学生失去挑战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差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为了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知识技能,身体得到锻炼,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得到真实的有效的发展。做到教师心中有学生,在教学上才会选择好合适的方法,构建出一个有效教学的框架。
在教学中我们又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何才能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两点着手:①、做到讲解要精炼、准确、生动、形象、具体。如,如前滚翻教学时,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示范动作要正规优美,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我都会先做一遍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③教学中多用启发式教育,变“灌输”为“启发”,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时由同学们自己去摸索,然后组织讨论总结,再引导学生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再练习。又如前滚翻教学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整个胸露出来,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而产生的。于是,我找来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蓝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我问:“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是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和低头。身体成篮球形姿势。紧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让其作实地示范。通过结合示范练习与改进,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率达80%以上。
五、有效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课堂评价时应具有发展性,强调教学进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课堂评价内容要充实具体,有根有据,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要抓住时机,该评价的时候就评价,充分体现评价功能。如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动作时,我们就要立刻点评纠错,帮助学生早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课堂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赞赏、批评或点拨。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手势,而更多的是用语言的评价。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课中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学生,尽可能做到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学生,有亮点,就不要吝啬言语,多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同时评价语言带一点商榷、来一点幽默、多一点宽容、留一点暗示,有时我们的一个大拇指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微笑等都会起到即时评价的作用,表
达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另外还能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而默契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对同伴的出色表现作出肯定的反应;比赛时组织学生拍手打节奏给伙伴加油等等。眼下听课,你会时不时听到有节奏的“啪、啪、啪”鼓掌声“你真棒!”“你真聪明!”,一节课,往往掌声不断,赞声不绝。有的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得了小红花,觉得表扬得来实在太容易。课堂评价成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点缀,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六、有效的课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说明了课后反思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上功不可没的作用。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第三、反思不足。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通过反思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第五、反思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第八、反思教学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有效体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在工作中,我们既需要“任劳的落实”,更需要“任怨的坚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小学体育老师而言,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有很多途径,我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不管施教者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感兴趣上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首先,因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去学习,老师叫做什么他才会勉强去做,或者只是为了考试去学,这样的体育课堂老师教学会感到很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也很差。反之,如果学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则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会努力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课后也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甚至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从小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环境和人去引导。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不会产生特别的喜好、厌恶。小孩子对比较陌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对它产生兴趣。因此,作为向小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再次,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而且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一、正确理解新课标,确定目标和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组织方式,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细心研究、分析教材,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能力基础,结合本校特色,确保最基本内容的落实,如低年级的走、跑、基本跳跃、掷轻物、滚动、爬行、悬垂、攀爬、跳绳和律动等,要有机融入其他基本内容的教学,体现确保基础、简中求精、贴近生活和增进健康的原则。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科学理顺教学过程。要改变单一的跑、跳、掷等练习内容,尝试将跑、跳、掷、攀爬、滚翻、民间体育、韵律活动、队列队形训练等内容,结合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先进行科学拆分,再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场地、师资、学生等)进行合理组合,分别确定出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佳教法,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备课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者课前要主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及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课堂环境,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遵循教与学的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要注意研究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到达到终级目标应具有的过渡目标,再考虑目标达成应具备的条件及顺序,设计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的阶梯和思维路径,主动考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和怎样教”等问题,最后拿出可行的教案,在教与学的交互中逐步达成目标.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机智和教学灵活性的统一,有效备好每节课。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巧妙地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并非是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和学校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样都是小学某年级的学生,但这一届跟下一届的学生可能身体条件、接受能力就不一样,另外,同一届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比较显著的。如果老师搞一刀切,那么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例如,快速跑教材,有的学生跑得比较快,但姿势不对,老师对这部分学生就应着重纠正他们错误的跑步姿态,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快的跑步速度;有的学生姿势很漂亮,就是跑不快,老师就应在着重提高他们的爆发力上方面多思考。
(二)教师优雅标准的动作示范
体育课上,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动作示范,不仅包括老师的动作示范,也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甚至是学生的动作示范。潇洒、漂亮、标准的动作示范,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倡教师大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老师可以通过电脑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现竞技比赛或表演的精彩片段,演示分解动作,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然而,要强调的是,老师本身的动作示范,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人示范,给人的震撼程度会大大超过那些虚拟的画面。老师动作做得好看标准,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心服,吸引学生注意力,还有利于教师更好的驾驭好课堂,另一方面,会让学生认为这个动作好像很容易完成,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老师也可以请动作做得好的学生当示范者,让学生得到展现的机会,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满足了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更好的激发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上篮球课时,老师可以先播放国际国内著名篮球运动员比赛、训练的经典镜头,使学生感受到篮球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教师示范篮球动作(真人示范、挂图示范等),指导学生进行小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对于技术动作较熟练的同学,可以请他们在各自小组内进行演示,带动其他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结合多媒体展示分解动作,总结该技术的要点。
(三)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作用是很大的,一位外国心理学家曾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更可使交流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减少了思想传递的阻力。老师如果学会并且善用幽默,学生会感觉很有趣,注意力会集中在老师身上,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快速跑时,有的学生会低着头往头冲,速度挺快,但动作不标准,影响了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时老师可把学生的这种跑步姿态比喻为火车头,或者是小野马,并鼓励其要像豹子一样的奔跑。这种做法既肯定了学生的跑步速度,同时又指出了其动作的不规范性,学生在笑笑之后就会努力去改进自己的动作。
(四)巧妙运用体育游戏
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首先,对体育游戏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般新颖的形式,生动的情节,较强的竞争性,都会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另外,老师要经常变换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一个游戏就算再好,也不能每次都用它,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五)适时组织课堂竞赛活动
人天生是有竞争心理的。根据上课的内容,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组织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在竞赛过程中巩固运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例如,在跑步练习时,可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接力赛;在教授篮球球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比赛,高年级可进行分组对抗淘汰赛。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生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的耐力好,有的速度好,有的可能都不好,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竞赛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竞赛的乐趣。例如,在篮球课上,老师可根据各个学生的技术特点,合理安排他们的位置,根据个人的能力合理搭配、分组,给予战术和技术上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愉快的参加到篮球运动比赛中,同时体验在汗水挥洒中的痛快淋漓,享受竞争中成功的快乐,咀嚼竞争中挫折的苦涩,感受体育竞技的神奇魅力。
(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漂亮地完成了某个动作,或者成功完成了某一项教学内容,会感到很愉快,如果还能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同学的喝彩,那就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这种成功的体验,可以很好地增强该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其在其它方面也要尽可能地表现好。因此,老师要善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例如,老师可提出一个目标,让学生稍经努力就能完成,这样当学生完成这个目标时,就会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学习下面较难的内容的自信心。反之,有的老师非常严格,给学生提的目标很高,使得大部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增加了他们的挫败感,并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甚至可能扼杀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每一节体育课都应该富有激情。在40分钟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又能保持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用点心思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取向,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将体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作用最大化,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的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_2
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 孔祥建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出现的无效低效教学现象,作者从课前充分的备课,科学搭配主辅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评价、有效的课后反思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指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教学的标准必须建立在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四个方面。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总结,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就提高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的备课,科学搭配主教材与辅教材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充分的体育课备课便是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保证。四川省教学研究所专家肖成全引用的于漪老师的“一堂课,三次备课”的思想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第一次备课是在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是在分类处理各种文献和资料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是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要保证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时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怎样才能找到实用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第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很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第三,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师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形式课的一个直接原因。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时目标随意性较大,一个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又转向另一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要求模糊不清,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学了什么。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增强自信心,降低焦虑和不安,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积极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我认为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应该做到以下四点:①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技术技能的要求。②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③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运动负荷目标。该目标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同时也照顾到学有余力和体弱学生的不同要求。④确定目标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检查有方法,测量有依据,考核评估有标准。
三、有效的课堂组织
有效的课堂组织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组织是顺利进行教学的“支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体育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智力发展、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中,队伍组织变动时间较多,有效组织将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组织时我们强调简约化、简短化。内容变化上,自然地转入下一教学,使教学程序科学合理、教学程序井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教师指挥不清,路线不明,费时费力,且不能满足讲解、示范和练习的需要,出现“无效组织”。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能发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平时训练不够,调动队伍时不用口令指挥,而是用“过来”、“过去”的随意语言,教师的口令、示范失去了实效性,让学生不知所云,从而出现队伍始终处于游动状态,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另一种是教师过于形式,本来一个口令就能把队伍调动到位的,却要用各种花样,给人以忙碌不堪的景象,这些其实都是不可取的。小学的课堂一般都是3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如果队伍调动时间花费较多,那么学生练习时间就更少。
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技巧:1.声音控制法。例如,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或从口音变为哨音时,学生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也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2.表情控制法。教师的表情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调控学生的注意力。3.停顿吸引法: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4。目光注视法: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愉快地投入学习。再如,课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用目光注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等。5.情感暗示法:情感在课堂组织教学中,发挥着动力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老师、对课堂缺乏情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并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6.短暂休息法:连续的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体力跟不上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醒或警示对学生注意力的长久保持已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放松性的小游戏,让学生休息片刻。这样,不但消除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增加师生间的感情。7.手势示意法: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会交头接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双手向他们做出一个暂停的动作,以示意这部分学生保持安静或终止违纪行为。8.活动变换法:变换课堂活动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方式包括师生交流的方式、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教师示范变为“小老师”示范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9.设疑吸引法:巧妙的设疑是课堂组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方法。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计一些疑问,让学生回答与练习,以促进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充实教学内容的作用。但设疑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注重提问的思考价值和练习作用,无目的的设疑会破坏教学设计的目标,影响学生思维。10.竞赛刺激法:在学生学习情绪不佳、疲劳或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小型教学竞赛活动,如采取集体竞赛、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学生跳出不良的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效率才会高。因此,在教法选择上应该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对上体育课一般都有比较广泛的兴趣,但不专一,不持久,加上各人对教学内容、项目有所偏爱,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对该项目可以产生直接兴趣,而有的则通过思想教育,启发其了解学习、掌握该项目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未来效果之后,才能产生间接的兴趣。所以,要想把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地集中起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形式的教法。当进行学生兴趣较浓的教学内容时,切不可把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减弱或去掉,而且围绕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学,为主教材服务。如上足球课,大多数同学乐意分组比赛或射门,对基本技术动作练习感到不够过瘾,所以,教材任务很难组织完成。掌握到这种学习心理,我就把基本技术贯穿到比赛和射门中去,使各种基本技术都和射门衔接,既提高了兴趣,又符合了实战的要求。当进行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在布置课的任务时就要明确指出这一项目的意义,加强思想和学习目的的教育,并选择有效的提高兴趣性的教学方法。如:长跑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又苦又累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分组循环接力赛和走跑交替接力赛来进行竞赛性的练习,或用跳绳跑、运球、足球跑比赛,使学生有竞争,有趣味,而跑的耐力练习亦寓于其中,保持课
堂在“动”中进行,不觉呆板,而学生又能间隙休息,思想集中,保持最佳状态,准备迎接下一个“接力”,使课堂气氛始终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做好了这些,我们的体育课堂就会“活起来”,那么我们的体育课堂永远都会对学生充满魅力,吸引着他们去学习。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由于每位队员水平不同,水平差的同学往往会受到队友的歧视,无法触摸到球,使之逐渐失去练习的兴趣,篮球水平无法提高。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良现象?我通过学习与实践总结出了较为有效的比赛方式:在比赛时,我将技术不等的同学安排在一起,比赛时规定技术差的队员将球投进得三分,技术好的队员投入得一分。通过这样,技术较好的同学看到自己要投入三个球才能当技术差的同学投入一个球。技术差的同学得分那么容易,技术好的同学拿到球就会就传给技术差的同学投,并非常积极的去帮助技术差的同学(教别人其实更能提高自己技术,纠正错误),给他们指点,技术相对较差的同学也会为集体荣誉和友谊而去努力学习、拼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技术就会很快的提高。技术差的同学也会感受到大家的关心,感受到自己在队伍中存在的价值。这样相互间的友谊也得到了发展,大家练习起来就会更加默契,更加团结,学校的篮球运动就会得到更好的开展,使之成为一个群众性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最好,适合就好”,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遵循三个原则:①、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同一练习内容,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新颖,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如小学教材教学立定跳远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我采用学生从70公分高的台阶上跳下接着又跳过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变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使学生寓立定跳远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立定跳远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②、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的原则。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个性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一样,只有关注学情,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学情分析后的合适的方法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方面,是使每节课达到有效教学的保证。如上面讲的立定跳远,我根据学生的身高、弹跳力的不同,在台阶高度均为70厘米(起到拉伸肌肉和韧带的作用)的前提下,对橡皮筋的高度、离台阶跳下落点的远近都有所不同,这样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所有同学都会去努力完成规定任务,不会出现难度过高让水平低的学生无法完成而失去信心;更不会出现无难度,让高水平学生失去挑战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差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为了学生更好的去掌握知识技能,身体得到锻炼,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得到真实的有效的发展。做到教师心中有学生,在教学上才会选择好合适的方法,构建出一个有效教学的框架。
在教学中我们又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何才能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两点着手:①、做到讲解要精炼、准确、生动、形象、具体。如,如前滚翻教学时,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示范
动作要正规优美,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我都会先做一遍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③教学中多用启发式教育,变“灌输”为“启发”,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时由同学们自己去摸索,然后组织讨论总结,再引导学生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再练习。又如前滚翻教学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整个胸露出来,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而产生的。于是,我找来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蓝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我问:“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是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和低头。身体成篮球形姿势。紧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让其作实地示范。通过结合示范练习与改进,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率达80%以上。
五、有效的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课堂评价时应具有发展性,强调教学进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课堂评价内容要充实具体,有根有据,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要抓住时机,该评价的时候就评价,充分体现评价功能。如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动作时,我们就要立刻点评纠错,帮助学生早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课堂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赞赏、批评或点拨。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手势,而更多的是用语言的评价。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课中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学生,尽可能做到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学生,有亮点,就不要吝啬言语,多给学生以口头表扬,同时评价语言带一点商榷、来一点幽默、多一点宽容、留一点暗示,有时我们的一个大拇指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微笑等都会起到即时评价的作用,表达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另外还能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而默契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对同伴的出色表现作出肯定的反应;比赛时组织学生拍手打节奏给伙伴加油等等。眼下听课,你会时不时听到有节奏的“啪、啪、啪”鼓掌声“你真棒!”“你真聪明!”,一节课,往往掌声不断,赞声不绝。有的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得了小红花,觉得表扬得来实在太容易。课堂评价成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点缀,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六、有效的课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说明了课后反思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上功不可没的作用。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第三、反思不足。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通过反思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第五、反思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第八、反思教学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有效体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在工作中,我们
既需要“任劳的落实”,更需要“任怨的坚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