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作业
1.夏夜
露珠在荷叶上睡觉,星星在天空中睡觉,宝宝在小床上睡觉。露珠的梦是绿的,星星的梦是亮的,宝宝的梦是甜的
2.《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身边
3.小螃蟹找工作
爱吐泡泡的小螃蟹长大了,他想去找一件工作干干。他来到理发馆,挥动大螯为顾客理发。小螃蟹剪发又快又好,可是电吹风的热气烤得他很难受,嘴里的泡泡都吐不出来了。
小螃蟹到图书馆去当图书管理员,他为小朋友送上书和画报。小螃蟹有许多手,一次可以拿许多书。可是,他的大螯一不小心就把书撕破了,嘴里的泡泡又弄湿了书。
小螃蟹到饭店去做服务员,他端着菜走得又快又稳。一对大螯就像钳子,开啤酒瓶盖可 方便了。啤酒瓶里冒出许多泡沫,小螃蟹的嘴里也冒着泡泡。小螃蟹想,来吃饭的小朋友看到自己一个劲儿冒泡泡,会不高兴的,还得另外找一个工作。
小螃蟹走到食品店门口,他想,我会冒泡泡,别人会以为我很馋,我还是去请医生治一治,不再吐泡泡了再来吧。医院的医生对小螃蟹说,螃蟹都会吐泡泡,这不是病。你耐心地去找,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螃蟹走到服装店门口,看着漂亮的衣服,担心自己的大螯会撕破衣服,还担心吐出的泡泡会弄湿了衣服。
小螃蟹沿着街道走啊走,来到卖肥皂和肥皂粉的商店,他想,“这才是适合我干的工作。”他用肥皂水吹出一个个大泡泡。大泡泡像气球一样飘在商店门口,把大家都吸引来了。顾客真多啊,小螃蟹心里快活极了。
小螃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我找到了工作,每天都很快活„„”
4.故事《想看冬天的小熊》
5.故事《小田鼠的快乐房子》
五个文学作品任选一个
第二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二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语言教育服从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大系统,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由于它又着力于促进绅儿的语言发展,因此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节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受其心理年龄特征制约。
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幼儿对环境中的语言刺激十分敏感,并有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且以模仿的形式出现。模仿的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的成人语言,也可以是同伴的语言,还可以是电影、电视、广播中人物的语言,甚至是广告语。模仿语最多的还是最接近的成人语言,如父母和老师的语言。但是幼儿只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对象进行模
据专家研究,幼儿的语言模仿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一)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如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某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幼儿初期。
(二)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 如老师说:“这个玩具小兔子是软软的。”幼儿模仿说:“小兔子是软软的。”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幼儿初期。(三)延迟模仿
幼儿从各种途径自然而然地接受语言,不立即模仿说出,只是隔一段时间后,或在类似情境出现时,才模仿说出相类似的语言。如幼儿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说话就是一例典型。当然,这种模仿经常不是原汁原味,已被幼儿无意识地增加或遗漏了一些。
(四)创造性模仿
幼儿模仿他人句子的句型或词语,根据需要更换谈话内容,这既有模仿因素,又有创造的因素。创造性模仿是整个幼儿期模仿说话的主要形式。
二、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研究表明,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听说经验,使其语言得以较快地发展。
(一)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心理知识表明幼儿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总是不断地在向成人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成人或者直接用语言予以回答,或者引导幼儿积极地观察,组织幼儿开展讨论、交流,寻求结论。这样,使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词语、句子,学习了语言。
(二)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幼儿和成人和同伴在一起,说话的内容除请求外,多是为告知,而告知的内容又常常是其自身感知过或思考过、有直接经验的事物或现象。在这类交往中,幼儿的语言会得到成人或同伴及时、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趋完善。
三、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其愉快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自由地支配自己,自主选择项目,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的武器和交际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幼儿的游戏进程。所以,游戏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在游戏中,幼儿初期的孩子常凭借出声的自言自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思考游戏的过程,这正是语言社会化的基础。
与同伴共同游戏,更是幼儿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在游戏中,角色分配,内容确定,规则遵守,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统一玩法。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实际练习。另外,在游戏中,幼儿随角色而有语言对答、协调等,又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有研究表明,在集体面前说话不多或有口语缺陷的幼儿,通过游戏疗法,可以极大地改变原有的状态,使其语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节 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内部因素,指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状态;外部因素,指幼儿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大脑语言中枢受伤或病变的人可引起失语症。天生的聋人不能学会口头语言。所以,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是幼儿学习口语的物质保证。
二、认知发展的水平
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认知能力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幼儿对语音的正确掌握、词汇的丰富和正确运用。概括能力的发展,使幼儿自然从成人的语言中总结出语法规则,并进一步类推,从而使其语言符合成人语法。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幼儿能主动接受、贮存信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形成概念,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进行交流表达。总之,认知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浯言信息的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的状况。
三、学习语言的内驱力
兴趣和需要是人的行动的内驱力。当幼儿对学习语言发生兴趣或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并获得良好效果。如文学作品或广告语中令幼儿感兴趣的词语、句子,幼儿生活中会主动学习、练习,效果很好。
四、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的交谈环境(氛围),为幼儿提供说话练习的机会。在成人与幼儿、幼儿与同伴间的不断交往中,可以不断修正、补充,完善幼儿的发音、用词和句型、语法,帮助幼儿正确表达思想,叙述事件,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其二,是指幼儿周围的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和父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无论是语音、语词、说话态度、倾听习惯,还是口语表达等,都应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五、丰富的生活内容
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幼儿说话的源泉。因为它不仅可给予幼儿多种刺激和信息,还可以有机会交流,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始终处于说话的积极状态。所以,带领幼儿多进行参观、游览、散步、访友、谈心、看图书、看电视、看电影,以及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六、有指导的学习语言
幼儿语言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虽然依靠其健全的生理机能和自身的自然习得。但是,如果在自然习得的基础上,加深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指导工作,将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人要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学习语言的特点,正确把握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就是有指导的幼儿学习语言的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和方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类别
根据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有关幼儿语言习得和学习语言的理论,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分为6类。(一)学说普通话
指在幼儿能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进行日常交际的基础上,要求幼儿学说普通话;在幼儿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说普通话,为幼儿提供多种内容、多样活动,使他们的普通话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1.愿意说,喜欢说,坚持说;
2.发音清楚、准确,努力学会普通话语音;
3.辨别方言与普通话中同词的不同发音和不同声调,努力从方言转向普通话; 4.注意普通话与方言中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述,学会规范的普通话。(二)谈话
包括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谈话在培养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语言交际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谈双方是否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所谈的问题。谈话中互为听者和说者,要倾听对方,作出应答,说清意思,注意反馈等,为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谈话也是讲述的基础。讲述的效果不但决定于表述是否清楚、连贯,还需要考虑听者已知什么,需要听什么,怎样说别人才懂。重视培养谈话能力,可以降低讲述的困难程度。因此,要为幼儿选择丰富多样的谈话内容,使他们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1.个别交谈
(1)注意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并作出积极应答(以表情、声音、手势、体态、词、句等不同方式);
(2)懂得听说轮换;
(3)主动发起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个别交谈;(4)注意倾听对方说的话,并听懂意思;
(5)针对对方说的话来表述自己的意见,并使对方听懂;(6)耐心地把对话延续下去,集中注意询问和答话。2.集体交谈
(1)积极参与多人、小组或全班的交谈;
(2)注意倾听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提问,并作相应回答;
(3)注意倾听同伴在集体中的发言,根据谈话主题陈述自己的意见;(4)针对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评价性意见。(三)讲述
讲述用的是比较连贯的独白语言,要求语言内容比较丰富,语句结构完整。幼儿进行讲述通常需要图片、情景表演、教玩具等来提示讲述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帮助构思语句。讲述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事情,则应培养他们不用辅助材料,进行回忆和构思,用恰当的语句表述。因此,要选择多种讲述内容和形式,使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会用几句话描述事物;
2.描述图片上的物体或人们的动作及心理活动; 3.讲述自己的经验(亲身经历的过程); 4.讲述图片所表现的事情(重点在事物间的关系上);
5.讲述图片内容所发生事情的过程(并利用想像补充完整情节); 6.能理解多幅图片间的联系及表现出的情节,并会进行连贯讲述。(四)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关系的重要经验。可以由教师先用口语对图书中的物体及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进行命名、描述,逐渐地讲述图书中的情节,再向朗读文学发展,让幼儿边听边参与说,最终使幼儿达到对熟悉的图书能独立地边看边自言自语地说内容或不出声地默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翻阅图书、辨认物体、理解情节以及懂得口说的和书上写的字之间的关系。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具有丰富内容的各类图书,使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能注意看画面,听成人讲; 2.根据画面内容回答成人的提问; 3.注意倾听成人讲述画面的情节;
4.看着画面会自言自语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5.能集中注意力倾听成人朗读图书中的文字; 6.爱看书,会按顺序翻书面,爱护图书。(五)欣赏文学作品
包括聆听和朗诵、表演两大方面。可先由教师朗诵儿歌,逐渐养成幼儿爱听文学作品(成人直接朗读或放录音)的习惯,从而提高积极主动吸收成熟语言信息的能力。因此,要为幼儿创造欣赏内容、形式不一的文学作品的条件,使幼儿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聆听文学作品
(1)能注意听成人朗诵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2)通过反复聆听,养成对文学语言的爱好;
(3)能在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成熟语言;(4)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想像力。2.朗诵、表演文学作品
(1)跟随成人朗诵作品中的对话;(2)参与成人朗诵作品中的对话;
(3)用动作、表情等参与朗诵,表现情节;(4)会分角色用道具来表演文学作品。(六)学习英语
是指幼儿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启蒙幼儿初步学习第二语言。教师可以听说训练为主来逐渐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步形成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产生听说英语的兴趣;
2.会说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句(词); 3.有用英语交际的欲望和积极性;
4.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高对英语的敏感性。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为发展幼儿语言创设条件和
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在对人、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有时,也可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来示范。示范模仿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的规范语言应包括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并且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能运用规范语言,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
2.语言教育中幼儿不易掌握的新的学习内容,教师重点示范。如难发的音,新词句的朗诵,要求幼儿学会的故事对话,连贯的讲述等,要多示范,使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表现,要善于发现语言发展好或语言能力提高快的幼儿,让他们做示范者,为同伴提供模仿学习的样板。
4.要妥善运用强化原则,随时鼓励幼儿正确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并给以强化;要及时指正其错误。严格避免误用不正确的语言或一味挑剔错误的两种极端做法。(二)视听讲结合法
这是以观察法结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方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录像、图片、图书、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是指教师用语言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领会;“讲”是指幼儿自己讲述。这三方面要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视、听”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学习讲述、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有效方法。视、听、讲结合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提供的讲述对象,应该是幼儿经历的、熟悉的、符合幼小认识特点的。2.教会幼儿观察讲述对象的方法,给幼儿留存一定的观察时间。
3.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启发性,能启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构思,有利于幼儿组织语言,进行连贯讲述。
4.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水平,提出独立讲述或创造性讲述的要求,但讲述内容要紧扣主题,想像要合乎情理。(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和丰富幼儿词汇、学习句式的方法。众多的幼儿语言游戏,正是运用游戏法的具体体现。游戏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编制游戏。目标要明确,规划要具体,便于幼儿理解,达到训练语言能力的目的。
2.在运用游戏法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教具或学具。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减少直观材料。
3.对于个别发音不清的幼儿,可运用游戏进行重点帮助,使他们在有兴趣的活动中,轻松地进行强化训练。(四)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头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表演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声调、韵律、节奏、速度等进行诗歌朗诵表演。
2.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对话及体会角色心理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有的故事的叙述部分也可由教师讲述)。3.鼓励幼儿在故事表演中创新内容和增加对话。4.要为全体幼儿提供参与表演的机会。
此外,还有提问法、练习法、评价法等。各种方法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补充,综合运用,才能共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基本设计的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设计活动时,教师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内容,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二)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尽管在教育活动中,活动的主体和活动的对象相互作用构成活动的主要关系,由于幼儿认识和经验的不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因而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对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主要起到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目的。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必须明确这样一点:教师参与活动必须以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了解每一个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操作工具的熟练状况。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参与指导的时间分配。
(三)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考虑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按活动内容选择一定活动方式时,教师要注意这一方式对教育对象是否适用。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若能抓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两个关键点,就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幼儿组织适合他们特点的适合教育要求的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
(四)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具有辅助意义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取决于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五)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果冻”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时,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如前所述,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表述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而详细地:说明目标内容,是谈话目标还是讲述目标或是阅读目标;二是要用特;定的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来表述。如能理解和运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词语:“在XXX上”,“在XXX下”,“在XXXX里”等;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XX在哪儿”;能在老师给出的10个句子中找出三个错句;能正确使用描述物体的形容词;等等。
(二)选择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将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活动设计和组织开展的主要依据。因而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完美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教师要根据目标、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已有语言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此外,在具体选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活动内容中的语言点,避免语言教育活动成为社会或其他领域的活动。
(2)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特点选择活动内容。如谈话活动的特点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学习和练习说话,教师在选择这一类活动的内容时,就要寻找有利于幼儿自由交谈的话题,诸如汽车、风筝、玩具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3)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包括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只有掌握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才能选择到有针对性的,并能产生新经验的活动内容。(三)策划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的策划,应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步骤;二是各个步骤的活动方式。1.活动步骤的安排
由于语言教育内容种类的不同,所以其组织步骤也存在特殊性。例如,看图讲述的第一步是出示图片,第二步是组织观察,第三步是启发提问,然后是讲述图片,最后是为图片命名(中、大班);而欣赏故事类的讲述的第一步是出现故事名字,第二步是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第三步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故事内容和学习新词、句式,第四步是明确故事主题。就其一般性而言,语言教育的活动步骤为:
(1)活动开始。这是引导幼儿准备参与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要让幼儿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初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基本活动。是完成活动目标的主要部分。除用少量时间展示学习内容外,主要是教育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学习和练习。
(3)活动结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结束活动。
(4)活动延伸。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对学习内容的继续练习、巩固和运用。
在步骤之间的环节过渡上,教师的安排要自然,促进幼儿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
2.各步骤中活动方式的采用
活动方式是指活动环境和条件、活动方法、活动形式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综合体现。采用的活动方式,既要适应教育内容类型的特点,又要起起幼儿对学习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幼儿参加语言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环境和条件。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教具、学具、教学设备的提供,要考虑提供的内容、形式、数量、出示时间和出示方法等。
(2)活动方式。如前所述的示范法、游戏法、表演法、提问法等,都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通常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3)活动组织形式。语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或大组的集体活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如集体活动中分组进行故事表演和个别的自由练习等。应根据各活动步骤、教育内容和要求,考虑比较合适的组织形式。因此,以上两种活动形式往往可以交替进行。另外,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正常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既可作为有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延伸,又可作为积累幼儿语言的经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
活动设计的结果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而活动的组织实施,则由于幼儿的参与,成了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进程。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不少问题,如教师如何全面实施计划,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如何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语言的发展和提高等等,对待和处理好这一系列问题,是一种高水平教育艺术的体现。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态度和情感,以发挥最大的组织作用。
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面发挥良好的中介作用。1.直接指导
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语言经验及语言水平的实际状况,一般对小班幼儿或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或教育内容难度较大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较多地运用直接指导方式。2.间接引导
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这种间接引导方式,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宜于多用。
3.环境条件的利用
从本质上讲,利用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间接引导。教师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像、VC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指导手段,使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达到目标,圆满结束活动。
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即语音是否准确,吐词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洁有条理,语调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等,都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但不
是惟一的手段。为全面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要十分重视对
幼儿日常生活中语言的指导,以全面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第三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之二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要想组织好一堂语言课,首先要备好课,而备课首先就是备教材,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前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当我们拿到一个语言教材时,首先要想的是“应该教给幼儿什么”,也就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对幼儿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重点);教材中幼儿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挖掘内在价值,掌握教材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备课过程中还应结合课程标准,备幼儿、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虽然教师们都掌握了相关的理论,但在实际制订中特别是在表述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之三
4、活动目标制订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目标陈述混乱、针对性不强
案例:中班语言活动“我喜欢的书”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交流活动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2、体验在阅读中发现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分析目标第一条中所提到的“与阅读有关的经验”过于宽泛,空洞无物。教师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对哪些具体的阅读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提升,同时又可以丰富哪些新经验,都应该在目标中予以较清晰的表述。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有针对性地围绕目标层层展开。改进建议: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书的结构和特征,知道不同的人喜欢看不同的书;
2、提高阅读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自主阅读并有初步的理解。(2)目标关注知识技能,淡化能力 案例:小班儿歌《伞》
老:在感受、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初步学念儿歌,并能大胆表现。
新:运用已有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尝试用儿歌表现,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分析:老目标指向儿歌的学习,重在知识的获得。新目标关注幼儿表现技能的提升。关注幼儿能否运用在主题中积累的已有经验。儿歌表现是一种载体,活动不特别强调学会具体的儿歌。应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和谐发展。
(3)目标超难度,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等。需要长时间培养,不可能一次活动就能完成。(4)目标不能突出本学科特点
案例:小班语言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目标:
1、知道冬天多运动就不怕冷;
2、通过体育运动进一步体验“不怕冷的大衣”。显然,这些目标虽体现了整合的教育理念,但却忽视了“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目标。
改进建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本学科的特点,即使进行整合教学,也必须以本学科的内容为重点,整合进来的内容应是为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来服务的。因此,建议将上述目标改为:
1、能认真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响亮地说出故事中主要人物,读准动词:躲、跑、跳:
3、通过运动感受到“不怕冷的大衣”就是运动。(5)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缺乏价值定位
案例:大班活动“摘橘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和录像回忆、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动中的经历;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橘子成熟的简单过程,萌发爱护植物的情感。目标的表述只要明确活动的价值定位即可,而没必要把过程一一罗列在目标中。因此,我们在目标的表述上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而详细地说明目标内容,是谈话目标还是讲述目标或是阅读目标;二是目标应从幼儿的角度发起。(要完成目标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三是语言要简洁、明了。
目前,我们主要用的是省新编教材,教材为每个活动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很多是大目标,不是一次能完成,教师们应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进行分解和细化,不应全搬照抄。
(三)选择有效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包括听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说话、调查访谈、填表、画图、做动作、听指令做手工等。形式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的,不是把什么方法都用上活动就会好。什么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让幼儿迅速理解才是有效的形式。比如,有位教师在上诗歌教学时一会儿让幼儿看碟片,一会儿请幼儿听磁带,还让幼儿表演诗歌,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忙得不亦乐乎。这首诗歌很美,也不难,但一个教学活动下来,大多数孩子没能学会。什么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对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人浅出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所以,尽管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教学并没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是无效教学。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
活动设计的结果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而活动的组织实施,则由于幼儿的参与,成了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进程。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不少问题,如怎样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也就是如何将一个高层次目标准确地转化为多个低层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递进。还有就是时间段的分配怎样做到科学、合理。一般来说,每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是一节课完成,可以是两节课完成,还可以是三节课完成,老师要根据课的内容的深浅、小朋友接受能力来看。在教学中,课的引入部分要较精彩,能吸引孩子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所占时间很短。课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老师的提问要到点,才能启发和引导幼儿清晰明了了解课的重点、难点,语言太多,提问太杂、没有主次、条理不清,会把孩子们弄糊涂了,自己的思路也不清晰。这部分所占时间较多,课的结束部分自然、合理,所占时间较短。如果时间段分配地不科学、不合理,衔接的不自然,那你事先备出那么优秀的课也没有用,教学效果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老师,备课备的很好,但上起课来总觉得哪里欠缺,孩子掌握的不好的原因。
(一)语言活动的指导
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发挥良好的中介作用。1.直接指导
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语言经验及语言水平的实际状况,一般对小班幼儿或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或教育内容难度较大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较多地运用直接指导方式。2.间接引导
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这种间接引导方式,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宜于多用。3.环境条件的利用
从本质上讲,利用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间接引导。教师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像、VC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指导手段,使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达到目标,圆满结束活动。
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即语音是否准确,吐词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洁有条理,语调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等,都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下面谈谈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见,提问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面向全体,引发思考。
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发展水平会有差异,个性也不同。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以调动全班幼儿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为目标。如在故事《小猴卖0圆》的教学中,可在故事前提问“小猴要卖0,谁会来买呢?”这样的问题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且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个问题“它们的o各是什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如“小鸭买的o是什么?”“小猫买的o是什么?”在幼儿回答问题后,对能力强的幼儿要适时追问,引发进一步思考。如当幼儿回答出“小鸭要买的o是游泳圈”时,可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辅助提示,如当幼儿回答不出小老虎买的是足球时,可辅助提问:“什么球可以让很多人在草地上踢来踢去?”这样可以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又能体验到成功。又如《鸟窝里的树》第一个问题:封面上有什么?就是面向全体幼儿所提。(2)简洁明了,目的明确。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来设计问题,尽量避免诸如“你是不是不能同意他不这样做?”之类的拐弯抹角、深奥难懂的问题.另外,还要避免太长的陈述,有的教师怕幼儿听不清楚问的是什么,先说一大堆的话再提问题,或提出问题后,又马上加了很多说明,让幼儿不能专注思考。好的问题应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能紧扣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使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如故事《小猫钓鱼》中问题设计就比较简练:小猫第一次钓到鱼了吗?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吗?为什么?猫妈妈是怎么说的?等等。又如:《鸟窝里的树》,小动物想了什么办法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它们同意吗?为什么?
(3)一问多答,激发创造。
故事中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但教师不能拿唯一的答案去束缚幼儿的想象、类比、推理等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使问题的答案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的选择性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以《小猴卖0》故事为例,教师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小猴卖给小伙伴的是什么东西,还要问一问“如果你是小猴,会卖给小伙伴什么东西?”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想象出相应的物体,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又如《鸟窝里的树》,书中虽然告诉了幼儿答案,但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引导幼儿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即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4)以问带问,发展语言。
设计这种问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如:“你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你喜欢故事里的谁?喜欢他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问题可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提,有话可说。
(5)适时提问,留有余地。
提问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能在开始问的不留到后面,需要在最后问的也不能提到前面来问,也可以边讲边问。但无论哪种问题都需要给幼儿预留充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空间、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6)积极评价,提升经验问题问了并不是完事了,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答案往往有一定的期待。对与自己期待一致的答案往往会充分肯定,对其他的答案则容易出现“请你再想想吧!”“噢”“恩”等模糊的评价,有的教师还喜欢重复幼儿的答案,还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的回答,这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这都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追问,应加强有指导性地评价,以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
1、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肯定正确的观点,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可以进一步询问幼儿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想?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办等。
2、当幼儿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时,通过提示继续问“还有其他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或给予一定线索给予有效的启发。老师在回馈反应时,应从实际出发。
3、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度、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给予线索”等方法。而不是采用干巴巴的语言让幼儿“继续”或你再想想、你再想想,一遍一遍地“逼”问,这样做不但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儿,反而可能让幼儿觉得老师在给自己施加压力。
4、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对幼儿的错误回答不予回应,让幼儿在随后的环节中自行纠正错误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培养幼儿的推理、分析能力。
5、鼓励幼儿自我判断或衡量同伴的回答,学会批判思维。让幼儿去评价班上其他幼儿的回答。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不同意见?让幼儿自我判定自己的回答是否准确,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有些问题教师可以马上给予反馈,有些问题可以在随后的教学中得到验证,因此没有必要马上给予回答。让幼儿相互作答,相互讨论,许多教师只抓住幼儿的第一个答案便迫不及待地做出反应,如进行评论出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如有可能,他们应首先提出问题,听取幼儿的两个或三个答案,然后再继续。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高效,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什么问题是“好问题”却没有固定答案和标准,教师要根据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从整体上去把握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应用》作业(专升本)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用》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次作业
1.阐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性质。
2.如何处理好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 3.阐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理。4.分析方案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局限性。第二次作业
1.阐述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2.阐述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
3.阐述相互渗透地选择和组合幼儿园各科目教育活动的原则。4.简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成。第三次作业
1.阐述凯米与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方案。
2.阐述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3.分析如何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有效性进行评估? 4.阐述对高结构化教育活动实施的反思和改进。
第五篇:幼儿园活动设计与评价作业
1.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及其实验学校反映了()课程设计理念。A.结构主义
B.实用主义标准答案:B
2.活动内容与材料设计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活动内容要与目标内涵相吻合、与儿童生活经验相适应 B.根据幼儿的兴趣随即选择活动材料 标准答案:A
3.人文价值取向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其内容选择往往突出()等特点。A.对环境的控制、管理
B.典型化、个性化、生活化标准答案:B
4.分科设计活动的设计考虑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 A.种族经验、学科逻辑体系
B.知识结构、学科逻辑标准答案:A
5.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中目标定位不当体现在: A.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假、大、空现象 B.不存在不适应情况标准答案:A
6.目前幼儿园在使用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A.档案袋评价形式化、片面化以及唯档案袋评价为其工作的核心和全部 B.档案袋评价较好的纪录了幼儿的发展,属于质性评价。标准答案:A 7.幼儿园活动设计各环节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A.活动目标、准备、过程及延伸的变化 B.活动材料、活动过程标准答案:A
8.活动设计原则是设计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针对幼儿园活动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与整合性原则 B.以幼儿的兴趣为最大原则标准答案:A
9.幼儿园活动评价设计存在的问题包括有:在()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但是()往往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进行横向的比较。A.理论上;实践中
B.理论上;原则上 标准答案:A
10.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对活动目标的评价包括: A.活动目标的定位、活动目标的表述
B.活动目标定位的适宜性、全面性;活动活动目标表述的艺术性;活动目标达成的程度 标准答案:B 11.幼儿园的活动评价中,根据评价的功能和用途可分为个体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X)
12.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13.分科活动设计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化,过分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园活动设计中应完全抛弃分科活动设。(X)
14.材料是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正是通过感知操作材料进行学习,材料的多寡与优劣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X)15.方案教学与传统的科目本位比较,不注重的是让儿童采取一连串的行动以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X)
16.幼儿园活动设计目标的超载现象的原因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社会导向,家长压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列问题。(√)17.活动设计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18.应用方案教学不能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X)
19.活动组织实施中不需要重视环境的作用和整合不同的教育资源。(X)20.方案教学不强调做的要素,也不强调思考的要素。(X)
2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依据评价的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X)22.幼儿园的活动评价中,根据评价的功能和用途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X)
2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社会活动的目标。(X)
24.评价时应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X)25.活动设计反映课程设计理念。(√)26.评价活动中的片面性,尤其是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实践活动中还是很严重的。(√)27.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是语言活动的目标。(√)28.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是科学活动的目标。(√)29.加涅指出,对活动任务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从重点目标开始,自上而下地确定各个层级作为先决条件的过渡目标。(√)30.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31.材料是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正是通过感知操作材料进行学习,材料的多寡与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32.评价时应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要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33.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质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标准化的客观性较低,难以评定分数,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只适用于过程性评价,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34.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健康活动的目标。(√)35.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领域核心能力发展线索,以及各领域要求的基本平衡。(√)36.分科活动设计由于过分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不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适合调动儿童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X)
37.幼儿园的活动评价中,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分为相对评价、宏观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X)
38.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健康活动的目标。(X)39.幼儿园的活动评价中,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X)
40.综合主题课程的局限性表现在: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幼儿教育机构的问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的问题以及当今知识琐碎化的问题。(√)41.评价视角要避免的单一化、片面性。(√)42.活动设计是教师将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4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社会活动的目标。(X)44.活动材料是教学策略具体化的载体,设计有结构的材料包括()和()两个方面。标准答案:选材、组合
45.活动材料是教学策略具体化的载体,幼儿正是通过感知操作材料进行学习,设计活动材料包括___,___两个方面。标准答案:选材、组合
46.幼儿园活动设计的整合性原则,运用系统的观点,将教育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的系统,不同内容之间、活动和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标准答案:完整
47.幼儿园活动设计的整合性原则,运用()的观点,将教育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同内容之间、活动和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标准答案:系统
48.课程设计活动史上,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标准答案:布鲁纳
49.人文取向的活动设计始终关注的是人,以人为价值的取舍,关注更多的往往是非实在是现象,主要探寻蕴藏于()幸福和苦难背后的意义。标准答案:人类
50.人文取向的活动设计始终关注的是(),以人为价值的取舍,关注更多的往往是非实在是现象,主要探寻蕴藏于人类幸福和苦难背后的意义。标准答案:人
51.幼儿园评价手段中,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标准答案:个体内差异评价
52.技术取向的活动设计,深受行为主义影响,它是一种技术理性,实质是追求()。标准答案:技术兴趣
53.技术取向的活动设计,深受行为主义影响,它的实质是追求技术兴趣,即()。标准答案:技术理性
54.课程史上曾出现种种不同的课程流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文化分析主义。标准答案:结构主义
55.课程史上曾出现种种不同的课程流派主要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标准答案:文化分析主义
56.课程史上曾出现种种不同的课程流派主要有___,___,___。标准答案:实用主义,结构主义,文化分析主义
57.目前幼儿园在使用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化、()以及唯档案袋评价为其工作的核心和全部。标准答案:片面化
58.幼儿园在使用档案袋评价过程中,幼儿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标准答案:有计划性
59.活动内容与材料的设计一方面要与()的内涵相吻合,另一方面要与()相适应。标准答案:活动目标、儿童的生活经验
60.幼儿园活动设计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技术取向,科学取向和()。标准答案:人文取向
6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有: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___,___。标准答案:教育性与道德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62.幼儿园活动设计要素包括:()分析、活动目标设计、活动策略设计、()设计。标准答案:活动背景、活动评价 63.幼儿园活动设计各环节的主要变化体现在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评价及活动延伸的变化。
标准答案:活动过程
64.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遵循()原则要求评价者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标准答案:客观性
65.英国的丹尼斯·劳顿是()课程设计的代表人物。标准答案:文化分析主义
66.幼儿园活动要素的分析主要包括:活动背景分析、活动目标设计、()及活动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
标准答案:活动策略设计
67.科学取向的活动设计倡导,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是真知识,科学知识最具有价值,科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科学方法具有()。标准答案:普遍性
68.一般而言,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包括目标定位不当,目标的超载现象与()。
标准答案:目标简单化
69.幼儿园的活动评价中,根据()可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评价方式。标准答案:评价主体
70.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应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标准答案:情感、态度、能力
71.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的目标。标准答案:健康活动
72.人文价值取向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其内容的选择往往突出()、个性化、生活化等特点。标准答案:典型化
73.美国的教育家()是实用主义课程设计的代表人物。标准答案:杜威
74.幼儿园延伸活动设计中应注重活动的(),注重整合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标准答案:有效性
75.实用主义、结构主义、()是课程史上出现的三种不同的课程流派。标准答案:文化分析主义
76.方案教学的出现与20世纪初期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化的儿童运动有关,与传统的科目本位比较其注重让儿童采取一连串的行动以培养()的能力。标准答案:解决问题
77.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是()的目标。标准答案:科学活动
78.幼儿园活动设计中,活动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以()为基本的形式。标准答案:活动
79.技术取向的活动设计,倾向于活动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遍性、()的模式。标准答案:划一性
80.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以及()。标准答案:整合性原则
81.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的目标。标准答案:社会活动 82.布鲁纳的课程设计思想反映了课程设计活动上___的设计思路。标准答案:结构主义课程流派
83.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是()的目标。标准答案:语言活动
84.美国教育心理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主要包括八种智能。
标准答案:加德纳
85.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中目标定位不当体现在:偏重()的倾向,假、大、空的现象。标准答案:知识化与技能化 86.“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是相对于()评价而言的。标准答案:鉴别性
87.文化分析主义课程设计代表人物主要以英国的()为代表。标准答案:丹尼斯·劳顿 88.活动设计原则是设计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针对幼儿园活动设计可以考虑()、活动性原则与整合性原则。标准答案:发展性原则 89.美国教育心理学者加德纳通过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给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带来的启示是()教育评价。标准答案:发展性
90.实用主义课程设计的代表人物是以美国的教育家()为代表。标准答案:杜威
91.幼儿园的活动设计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技术取向,___,___。标准答案:科学取向、人文取向
92.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及其实验学校反映了()课程设计理念 标准答案:实用主义
93.人文价值取向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其内容的选择往往突出典型化、个性化、()等特点。标准答案:生活化
56.方案教学:方案教学是一个目标导向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科目本位比较,注重的是让儿童采取一连串的行动以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它强调步骤性的学习过程、做的要素、思考的要素和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意义性,反对强迫性的和索然无味的学习。
56.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某一阶段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效果,提供一个总体评价成绩的资料。总结性评价具有对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56.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解决方案进行反思修改的过程。
57.综合主题活动设计:综合主题活动设计也称为儿童经验本位综合活动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与活动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促进儿童的经验生长和人格发展。
58.分科活动设计:分科设计活动是幼儿教育机构根据其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不同科学中选择出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60.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标准答案:(1)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否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是否注重组织和实施中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2)能否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时间安排方面,是否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是否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在活动的组织实施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儿童是否能够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组织活动中的时间浪费现象和消极等待现象是否存在,通过观察和评定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有助于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3)组织活动中,教师的态度是怎样的,——教师能否随时关注儿童的需要和提供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能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61.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对活动目标进行评价?标准答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对活动目标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对活动目标定位的适宜性、全面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活动目标的评价,可以了解教育活动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为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提供可靠的信息。通过对目标的评价可以了解,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的评价,明确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对活动活动目标表述的艺术性进行评价,活动目标表述的语言方式往往折射出深层的教育价值观念和儿童发展观,因为如何看待儿童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是关涉到整个活动、课程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一些活动目标表述的分析,活动目标的表述中,现阶段被动性的语词逐渐减少,儿童的地位和主动活动有了凸现。
(3)对活动目标达成的程度进行评价,活动目标是指导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活动目标要具有灵活性,而不是从头到尾保持不变,即使过程中有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活动目标大程度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教育活动的及时效应和发展的潜在性问题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于注重及时效应,那么我们可能会使得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
66.幼儿园活动内容与材料设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标准答案:幼儿园活动内容与材料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内容要与目标的内涵相吻合。活动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而不是对某一个因素有偏颇。(2)活动内容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适应。也就是要克服以下问题,包括克服教育活动内容的难以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要么是缺乏挑战性,要么是难度太大,这就导致教育活动内容不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又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克服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难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不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62.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与道德性原则等原则。(1)方向性原则,就是任何知识或者教育行为都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负载的,也就是总是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和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和对象服务的。(2)客观性原则,就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评价者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在分析、整理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情感、欲望与客观的实施判断之间的关系。(3)教育性与道德性原则,就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儿童)评价对象,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并且道德性应该贯穿评价的整个过程中。科学性原则,主要包括建立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构,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评价方式和手段的综合性,例如,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
63.档案袋评价的基本特点
标准答案: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儿童的作品,包括儿童自己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和记录,以及儿童、教师以及同伴对作品的评价。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而不是随意的。档案袋评价尊重儿童个体的发展差异,更加关注纵向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教师以及家长要对档案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64.简要回答幼儿园活动设计目标的超载现象? 标准答案: 一方面,活动所包含的价值、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从活动的时间角度看,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容量超过了特定课程所拥有的时间资源的许可度。
另一方面,就是在既定的时间里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活动内容的实施任务。从活动的目标、内容对特定学习者的适宜性程度看,课程的目标与儿童的发展水平严重不一致。65.简答活动设计的内涵及要素?
标准答案:
1、活动设计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解决方案进行反思修改的过程。
2、活动要素的分析主要包括活动背景分析,活动目标设计,活动策略设计,活动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
67.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设计的基本依据? 标准答案:
1、人类文化或者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相关的。
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3、儿童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和儿童的经验息息相关。57.诊断性评价: 标准答案:诊断性评价是指在事物发展进程的某一阶段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是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某一发展阶段的兴趣、态度,以及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存在程度等。61.幼儿园延伸活动设计的要领?
标准答案:幼儿园延伸活动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延伸活动设计中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延伸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使得活动设计在形式上显得更加完美,而是为了有效地巩固已有的经验,并为下一次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2)延伸活动中要考虑到整合家庭中丰富的教育资源(3)延伸活动,一般都是课后或者在家庭中开展的,这就需要在延伸活动的开展方面要考虑其他的教育资源。
63.简述综合活动设计的基本依据,并阐述其局限性? 标准答案:综合活动设计的基本依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文化或者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相关的。(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当今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就是每一个学习这都是基于其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建构知识的,学习者先前知识和其建构实在的独特方式是相对独立于学科知识的,应当成为课程与活动组织的基础。(3)儿童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和儿童的经验息息相关,也就是注重儿童在与真实世界地际遇中从事主动的学习。虽然综合主题活动具有理想化的优势,但是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幼儿教育机构的问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的问题以及当今知识琐碎化的问题使得综合主题课程有很多局限性。
66.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包括哪几方面? 标准答案:
1、活动设计目标的模糊现象
2、活动设计目标的超载现象
3、活动设计目标的简单化现象
65.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功能有哪几方面? 标准答案:(1)诊断功能;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与发现评价要素。(2)改进和形成性功能;评价对幼儿园活动中的教育计划、教学方法、教具、等的设计、改进和形成发挥积极作用。(3)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借助于评价,评价者可以区别、鉴定幼儿园、活动方案或个体(如教师、儿童)等对象的某些方面或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4)导向功能:根据一定的幼儿教育价值标准,设计或者指定出一套相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5)激励功能;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而言,激励功能不仅仅面对的是儿童,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是属于激励的对象。57.形成性评价
标准答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它的目的是监督事物的发展,并调整、修正发展进程,这类评价将原来预定的发展目标作为评价依据。60.分析活动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分析?
标准答案:活动要素的分析主要包括活动背景分析,活动目标设计,活动策略设计,活动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活动背景分析就是在活动设计中考虑儿童的先前经验、背景以及个性特征是极其重要的,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应该掌握的特定技能。活动目标设计就是考虑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以及均衡性的问题。活动策略设计主要考虑如何吸引并维持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活动评价考虑的是对活动的反思和总结。67.简述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存在的超载现象?
标准答案:一方面,活动所包含的价值、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从活动的时间角度看,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容量超过了特定课程所拥有的时间资源的许可度。另一方面,就是在既定的时间里不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活动内容的实施任务。从活动的目标、内容对特定学习者的适宜性程度看,课程的目标与儿童的发展水平严重不一致。61.简述幼儿园分科设计活动的优势及其不足?
标准答案:分科设计活动的优势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科设计活动从认识论角度看主要是一种知识本位的;在方法论方面,注重分析和独立完整性;在教育观念方面,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本位视角,也就是注重教育为生活作准备。(2)分科活动设计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化,使得教学内容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儿童可以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是由于过分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不宜调动儿童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3)分科设计活动的设计初衷主要是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注重传递人类种族长期积淀的种族经验,分科设计活动以学科逻辑体系来安排和组织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分科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主要是群体授课,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较大的同一性。分科设计活动的教学侧重于让儿童获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过多地关注活动结果。58.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标准答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56.档案袋评价 标准答案:档案袋评价是指在某过程中为达到某个目的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可以展示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动态性的评价手段,具有注重描述性、差异性、计划性和解释性的的基本特点。
59.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称为总结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某一阶段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效果,提供一个总体评价成绩的资料。总结性评价具有对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63.简述活动内容与材料设计要领。
标准答案:活动内容与材料设计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内容要与目标的内涵相吻合。活动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这就要求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而不是对某一个因素有偏颇。一方面,教学的实践中选择的内容往往不能恰当的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特别是现在注重学科知识、原理知识,忽视科学、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忽视过程方法知识的掌握的倾向。另一方面,在确立目标时,我们承认儿童是学习者的主体、是活动的开发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儿童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要注重儿童的经验在内容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就是尊重并提升儿童的个性差异的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内容以及所选择的内容与儿童自身以及其经验无缘,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因为任何说选择的内容,只有转化为儿童的经验,才能够对儿童产生意义。
(2)活动内容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适应。也就是要克服以下问题,包括克服教育活动内容的难以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要么是缺乏挑战性,要么是难度太大,这就导致教育活动内容不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又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克服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难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不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60.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对活动内容进行评价? 标准答案:(1)活动内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活动内容的评价主要关注内容是否能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对活动内容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就是要了解活动的内容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3)对活动内容的量与质进行评价。对活动内容的量判定,活动内容是否有超载现象;对活动内容质的判定,就是要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这些内容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和价值。选择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知的价值,也要关注情感的需要。对活动内容的整合性的判定,就是考虑活动领域内的整合,领域之间的整合、超领域的整合。61.简述幼儿园活动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活动设计原则是设计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既体现了某种理论观点,又反映了教育活动的客观特性。针对幼儿园活动设计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与整合性原则。
(1)发展性原则,就是指涉及活动时应该着眼于促进儿童得到全面发展,主要是考虑适宜性和促进性。如何理解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包括哪些基本的方面,以及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出儿童发展为本位,(2)活动性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以活动为基本的形式。特别是儿童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自身各种能力的发展。为儿童提供各种活动和操作的机会注重教师与儿童、儿童与环境之间有效的互动和作用。把握好活动的实质、处理好活动与引导和及时指导的关系。(3)整合性原则,运用系统的观点,将教育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同内容之间、活动和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活动内容的有效整合,多样化活动形式的整合,教育过程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