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青教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竞赛活动评课发言
重庆市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竞赛活动评课发言 重庆市小语会副理事长
傅开国 老师们:
在这万物萌生的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梁平,参加重庆市第五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大赛识字教学竞赛活动。今天,历时三天的活动就要落下帷幕,圆满结束了。在此,我代表重庆市小语会,向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梁平教委的领导,向为赛事周到服务的梁平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同仁们,向为本次活动提供授课班级的梁平县实验小学、梁山小学、西大街小学的师生们,向全体工作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活动,来自全市各区县和直属学校的16名选手参加了课堂教学大赛。这些课堂教学,是我市各区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成果展示,是在前台的参赛教师和在幕后的同行们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艰辛而幸福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的真实记录,是我们不断创新实践的重要里程!活动中,各位参赛老师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不少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让我们看到了重庆市小学语文教育的希望,令人欣喜。他们展示的课堂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获益颇多。各位参赛老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创造性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为推动我市识字教学奉献出自己的课例。
来自全市各区县和直属学校的1000余名老师参加了活动。大家始终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表现出良好的会风学风。全体与会老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倾情参与。在这里,受评委会的委托,我就本次的课堂教学,做简要的评课发言,同老师们探讨。需要说明两点:第一,由于评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对16节课中值得肯定的精彩之处难免挂一漏万。第二,评课发言中的观点,是经过评委会认真讨论的,其中也有个人的看法,如有错误,由我个人承担。
这次的16节参赛课,执教一下教材的7节,执教二下教材的9节。16节课中,选集中韵文识字教材的7节,选随文识字教材——阅读课文的9节。教材版本主要是人教版,也有苏教版、西师版。
一、课堂教学中值得肯定的显着特点。
(一)力求做到删繁就简,注重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我们向来“倡简”。这里的“简”,是“简洁”,不是“简单”。因为语文并不那么简单,要是那么简单,何至于到现在还是有许多问题撕扯纠缠不清? “倡简”就是提倡简洁明快,就是剔除不足重轻的枝枝叶叶。
许多课准确把握教材,落实识字训练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层次清楚,主线明晰,充分展示过程,渗透识字规律。从而实现了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在简洁明快的语文教学中,突出了实效性。
具体表现在——
1、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简明,表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集中。
不少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初读、熟读、有感情地读词语、句子、段落、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能熟练地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能写要求写的汉字。集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把握目标,集中精力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指向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结构简约
本次参赛的16节课,基本环节是——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自学和生生互助中认准生字。(2)读中识字,理解字义。以读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读熟,让学生在书声朗朗中认识生字,有重点地理解字义,巩固生字,在熟读中感悟文本大意。
(3)自主析形,书写生字。不少课让学生自主分析把握字形,在观察与欣赏中引导学生写好汉字。
3、教学方法简便。
围绕识字教学目标,采取两种方式呈现生字。(1)整体感知文本后,相对集中呈现生字。(2)整体感知文本后,随文分散呈现生字,分散中也有小集中(如归类:结构归类、偏旁归类等等)。
然后再采用两种基本程序——(1)运用多种方法,训练掌握要求会认的生字。(2)运用多种方法,训练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
(二)力求方法灵活多样,着力培养自能识字能力。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法,从内容上说,自然就包括教学汉字音、形、义的相应方法。其目的,是达到让学生能识字、能写字、能正确使用汉字。
本次16节课,在音、形、义的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方面,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方面,都呈现出许多亮点。
1、字音教学方法多样。比如:借拼音学字音、形声字找声旁、多音字据词定音、熟字带生字、生活中识字。
2.字义教学方法多样。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老师们都十分字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比如:直观演示法、组词造句法、联系实际法、结合课文法、比较辨析法、同义替换法等等。
3.字形教学方法多样。采用的方法有:学生主动记忆、直观形象法、形近比较法等等。
4、注意音、形、义的整合,识字、写字、用字的整合。教学中的上述两个整合,提高效率,取得实效。这一点尤其值得充分肯定。好几节课在这方面亮点纷呈,令人欣喜。比如:江北区冉莉萍老师执教的《最大的“书”》、人民小学涂娅莉老师执教的《识字8》等等。
(三)工具性人文性并重,追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因素,必须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有如下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些要求,是“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语文课程而言,我们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要从爱我们的语言文字开始,爱祖国的的语言文字,爱用这些文字写成的作品,爱作品中描述的美好的人、事、景、物,爱作品中表达的美好的情感,爱写出这些作品的伟大作家……如此,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就在其中了。也唯有此,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才能得以落实。在此基础上,操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不就达成了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就实现了吗?
在这次的参赛课中,有些课做得不错。值得大力提倡,值得学习借鉴。
1、好多课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比如:梁平县罗芩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人民小学涂娅莉老师执教的《识字8》等等。
2、在教学中倾注浓浓的人文情怀。江津易娟老师执教的《游子吟》,识字教学活,写字环节实。通过教师饱含热泪的激情、传情,努力使作者情、学生情、情情交融。这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当时受到感染,有两句话在我的胸中涌动——世界上有一位最伟大的女性,那就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有一个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不是吗?有真情才有眼泪,有感动才有眼泪。凡有眼泪的地方,就有爱,就有良知。由于学生小,还不能很好地体味慈母情,听课的老师比学生感动。也有评委认为有的地方“过”了点儿。
3、在识字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渗透。比如教学“厚”字,老师说“一撇要谦让,让里面的朋友住得舒舒服服。”
(四)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得当。
1、多数课件使用恰当,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以前为使用而使用课件的现象、搞形式玩花样的的现象,在这次赛课中大大减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有的课件制作精美。如:《乌鸦喝水》(梁平县)、《识字8》(人民小学)、《识字6》(长寿区)、《最大的书》(江北区)。
二、课堂教学中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1~2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广大教师都在努力钻研,力求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使学生识记更多的生字,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但是由于因为教师素质、因对教材把握不是很好或度把握不当,因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表现在钻研教材不够,课堂生成能力不强,关注学生做得不够。
1、把握钻研教材不够。一是对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教材特点的把握(后面要讲其特点)。二是各种教材版本编辑意图的把握。三是对文本的钻研。
2、课堂生成能力不强。比如人教版一(下)《识字6》,读到“一畦秧苗”,学生看图、看课件,一学生问:“明明是‘三畦秧苗’,为什么说‘一畦秧苗’?”老师就没有了办法。当时这样处理可以吗?—— 图上是“三畦秧苗‘,这里只写了”一畦“。很多畦秧苗我们就可以说”一畦畦秧苗“。你能把课文中的”一竿翠竹“加上一个字,表达有很多很多竿翠竹的意思吗?——如此,水到渠成地生成,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相机利用了教学资源。这是一位很有潜质的老师,教龄才两年,经验不丰富,加上灯光强烈,众目睽睽。这里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只是研讨问题。
3、关注学生做得不够。有些老师只顾演绎教案,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学生明显的错误不能发现,不予纠正。如:一个学生用加一加的办法记”滩“,说成:三点水加”又“加”住“字,老师默认。”军“是”宝盖头“,老师没发现。再比如,唱读不纠正,错误的书写姿势不纠正,字写错了也不纠正。
对学生的学习,不评价。说”好言一句三冬暖。“不是吗?你看,一个又一个孩子受到表扬后幸福的笑脸啊!他们会终生难忘!
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低年级学生由于身理和心理特点,注意力不能持久,好动。有的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显得散。有的老师语言缺乏感染力、亲和力。板书写得不好。
4、有的老师内涵不够,功力不足。有的课,设计很精当。但老师在课堂上,由于经验不足,调控课堂能力有限,因而效果不太好。
(二)识字巩固不够,写字、用字训练薄弱。
1、有的课虎头蛇尾,不注重巩固识字,影响了学生识字的质量,下课时要求认识的生字还有部分学生不能认。
2、有的课把写字作为装点,训练学生写字很不到位。由于是赛课,有的课顾不了那么多,有点缀的现象。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敲击键盘的人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字写得好的却越来越少,字写得难看的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现在扎扎实实抓起。
3、不少课忽视对汉字的运用。
我们为什么进行识字教学?因为它是阅读和习作的起点。因为它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基础的工程,所以必须用。
我们这次参赛的老师,比全国到处上公开课的名师,从某种角度说难度要大。因为,教学展示两课时容易,一课时难度大得多。但是,这不是我们忽视汉字运用的理由,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用。这方面,有几节课就做得很好。
(三)缺乏针对性,教师说了算。
有的课堂上当教师出示本课生字时,有的孩子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识了其中的某些字,所以对他们来说再学就没兴趣了。可我们的教师不管你会不会,教材生字表上有,我就得教。这是学情意识不强,学生主体意识不强所致。
其实所谓生字,是指不认识的字。那么是否是生字,应该由学生说了算。因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掌握的识字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确定课文的生字时,不再以文后的生字表为唯一标准,而是由学生自己说了算。这样既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效果也会好很多。
(四)资料使用要注意实效性。课件不要只追求花样,课堂教学要进一步杜绝追求形式。
(五)要深入研究教材,掌握识字教材特点
这次参赛的16节课中,对识字教材特点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借此机会,讲讲有关的基本常识。
1、要认真研究识字教材,把握特点。
识字教学有三种主要形式,即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
(1)集中识字
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形式。集中认识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打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材编排方法和所谓”三五观点“(一篇课文里只能识三五个生字),大胆施行先识字后阅读,将生字拎出暂时脱离课文,集中识记,然后进行阅读教学。
集中识字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充分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通过比较、类推、举一反三,加快识字的步伐; 教学任务单一,教学重点突出,把识字和阅读暂时分开,防止了因识字和阅读任务并列而分散精力;大量识字以后,可以使学生提前阅读和写作。
(2)随课文分散识字
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形式。它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教学形式,其本质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主要优点是——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作文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生字反复巩固的机会多,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每课识字量不多,难点分散,学生容易掌。
(3)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
这是一种把大部分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学习,但又在一定阶段先把某些生字相对地集中起来教的识字教学形式。(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里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会读“)就是”小集中“。)
它吸取了集中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优点,采取分类集中,每次集中字数不多;而后读课文,在课文里再识少量的字。”小集中“有看图归类识字、形声归类识字、会意识字、反义词比较识字、以熟带生的加一加减一减等多种形式,所以,也有人将”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叫作”多种形式识字法“。
2、把握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教材的特点。
这儿只讲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在比较中,我们更容易把握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教材的特点。
(1)相同点
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只是集中识字更古老。①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掌握拼音;掌握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基本的独体字五个方面的字形工具;学会查字典。
②重视儿童主动分析能力的培养。③引导儿童比较辨认。④及时复习,巩固识字。(2)不同点
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集中识字:其一,先识字后阅读,两者暂时分开走,但并不与阅读割裂。其二,以解决字形为中心去建立音形义的联系。我国历代的集中识字教材,如《凡将篇》、《三字经》、《百家姓》等都强调”以类相聚,连篇成韵,便于诵读。“
分散识字:第一,边识字边阅读,随文识字,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结合。第二,识字初期主要矛盾是字音、字形,但经过一段时间主要矛盾为字义,因而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1922年《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是:”大狗、小狗“(学生字”狗“)。第二课是:”大狗跳,小狗跳。大狗叫,小狗叫。大狗,小狗,叫一叫,跳一跳。“(学生字”跳、叫“)。
②教学时出示汉字的方法不同。
集中识字采用的是”基本字带字“、”换偏旁部首“等。分散识字出示汉字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集中文中生字先教,随后读文。篇幅长的课文一般用这种方法。第二,随课文讲述顺序,边阅读理解文章边教生字。短课文常用这种方法。
各位同仁:此刻,这两天会场上曾经播放过的《橄榄树》的旋律又在我耳边萦回。”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我们相聚梁平,共同探讨识字教学良策。”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我们又将各奔西东,研究创新识字教学。让我们以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识字教学之树长青,最终为下一代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贡献我们的满腔热忱和全部智慧!
以上发言,不当处,请指正!
第二篇: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趣”上下功夫,“生”上出智慧
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
大家好!
薛老师执教《识字6》能以学生为本,以自主识字为目标,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堂课有两个亮点: 亮点
一、在“趣”上下功夫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首先就要激发识字兴趣。
这节课是这样激趣的: 第一、生活激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运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
上课伊始,薛老师带来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孙悟空。见到那个神气十足的齐天大圣,孩子们眼中放出异样的光彩,并能准确猜出 “看”字,自然地唤醒孩子对已学会意字的回顾,激发了学习新字的兴趣。课中,薛老师引导学生用“新鲜”一词说话,提了一个问:你喜欢新鲜的什么?用问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识字和说话的热情。
第二.开展游戏激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
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读生字时,采用“开火车”的游戏,火车呜呜开,孩子们的心也飞扬起来。在玩摘果子的游戏时,孩子们猜字读字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第三、创设情境激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低年级的学生欣赏美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薛老师就用多媒体课件,为“休字”创设了一个动态的“诞生”过程: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休息,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牢记了“休”字的形和义,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汉字的王国,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的眼中神奇起来,神圣起来,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是件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美好的情境,为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学生在识记 “森”字时,当那片广阔,茂密、层次感极强的森林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森”字的字形已了然于心,教师发问:在这座大森林里会有什么呢?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老师再让学生用“森林里有
,有
,还有
”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祖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出的一幅图画,里面有诗,有歌,有故事,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老师为了让学生乐学,在“趣”字上下足了工夫,那么,为了让学生学会、会学,用智慧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就是。
二“生上出智慧”
第一、认读字间,人人参与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建便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探究。
认读生字时,采用的方式是民主的,多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充分体现教师对个体的尊重,自主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男女角色读,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给生字脱帽读,用摘果子的游戏方式读等。更体现观注全体的教学理念。老师适时的评价和鼓励更让参与的学生不断进步。
第二、识记形义,个个探究
在自主识字的环节,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首先夯实了这个平台的基础,即以“休”字为例,巧妙教会学生识会意字的方法就是形义结合。之所以确定“休”字作为例字,是因为“人”“累了”,靠着树“休息”是最贴近学生生活,薛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定教,可谓匠心独运。
再次搭建了支撑这个平台的脊梁,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每个生字的形和义。老师的顺学而教,因势利导,让这个平台的脊梁坚实而稳固。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目标明确,指导方式,因学情而定。例如:遇到字形难记的字,教师就强化字形;易组词的多组词,比如教“信”字;难组词的,用词语搭配来理解字义,如教“晶莹”一词;想说话又说不流畅的,教师用提问式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如教“新鲜”一词;对新出现的品字结构“森”字,则让学生从画面中直观感知 “森”字的形和义。
学生参与多,探究实,首先归功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较强的识字能力,更归功于老师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中的智慧。
然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薛老师也注意了用真挚、客观、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和鼓励学生,但是评价的指向性要更明确,更具启发性,比如要巧妙的诱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造出独到的识字方法。那么,就会让每个孩子跃跃欲试,就会让每个跃跃欲试的孩子一展才艺;就会让一展才艺的孩子飞扬个性;就会让飞扬个性的孩子成就人生。
另外,如果多一点时间给孩子写字,多一点点时间去评价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书写水平,那就更好了。
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评课稿
评
课
稿
感谢郑@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这么好的高年级的语文示范课,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为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郑@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
整节课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二、课前准备充分。
赵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十分娴熟,对文章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熟悉,讲解内容正确、到位,过度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赵老师课前备课十分认真,没有这么认真的备课,就不能上出这么好的课,我认为,郑@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三、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在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第四篇:语文识字课评课稿
一(7)班语文下册《识字四》的评课稿
今天江老师为我们展示《识字4》的精彩演绎,江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在识字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识字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导入。
出示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同时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小动物,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可爱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认识新朋友的欲望,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
二、运用看图识字,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识字。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江老师在这堂课里,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
三、识字教学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江老师在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
四、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从课文出发,将词语单独提出学习,并且最终还是回归文本。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声情并茂,语言轻切,姿体语言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比较丰富,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扬与鼓励。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对学生的回答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这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老师没有强调;学生把“yin”说成后鼻音,老师没有及时更正;“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但学生进行了拼读,老师没有及时更正。这些可能都是老师的大意,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是不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一(1)班语文下册《识字三》评课稿
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听了李丽芳老师的一堂识字课,感觉非常好。“识字3”这一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与大自然有关,语言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这节课,李老师根据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里,在读中学习,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生字,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听后感。
首先李老师以和同学们进行对对子的游戏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找的东西。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一步步认识字音,再在情境中接触字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所见,运用他们已熟知的语言材料,认识词语,这样的安排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
最后,李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如通过象形字“雨”、“树”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发现“霜、雪、雾雨有关,“李、杨、桃、柳”则跟树木有关,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还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包装盒让学生识字,巩固所学。
总之,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如果教师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枯燥的识字也变得津津有味了。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的新理念,为我们的识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评课人:赵梅芳2012、3、14
第五篇:小学语文《我真希望》识字教学评课稿
《我真希望》识字教学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评课的内容是《我真希望》一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汪老师这节课牢牢抓住了新课标要求,立足于“新”字,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实用的识字教学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新。
汪老师从课题入手渗透识字教学,畅谈“希望”,引出全文,再读文、读词、识字、写字环环相扣,明确了以识字为主,写字为辅的教学思路,突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多识字少写字。
二、环节新。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汪老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1、字理识字法:在教学“囱、晶”二字时,教师先出示古代象形字,由古人造字的意义得出今字,再出示现代字,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并了解了生字。
2、情境识字法:在整堂课中汪老师充分运用了随文识字法创设情境识记生字。如老师提问:“小男孩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黑烟、云彩、粉尘、泉水、气味、芬芳”六个词语,相机指导朗读识记生字。做到了边阅读、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应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3、猜谜识字法:汪老师抓住了儿童识字的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字谜和朗朗上口的儿歌 “耳字进门听新闻,口字进门问声好,日字进门站中间.......”来帮助学生认识门字框的生字,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门字框的字创编儿歌,巩固记忆。
4、卡片识字法:汪老师精心制作了生字小卡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识记,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模式新。
作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汪老师摒弃了传统机械的识字教学法。大胆启用了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生字宝宝分组合作,识记生字,自主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将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语言环境中理解
字义。如“芬芳”一词,教师先由学生质疑“芬芳”是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芬芳”都是草字头的字,它们的气味都与什么有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芬芳”就是指花草的淡淡清香,将生涩难懂的字简单化。
四、评价新。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汪老师在课堂上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抓住了学生课堂生成的闪光点。如:学生在小组合作识字汇报时,有个孩子说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淡”字,两个火三滴水,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及时讲述古人造“淡”字时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淡”就是不温不火,淡淡的。整堂课上,我们随处可见竖起的大拇指,听到“我很棒”、“好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极大鼓舞了孩子的识字热情。在写字教学中还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及时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但是在这堂课中也存在一点小小的遗憾。
1、逐层猜字,帮助识记。
在巩固练习“猜卡片认字”环节中,教师直接出示卡片背面,让学生任意猜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识字的目的性不明确。既然是巩固识字,除了汉字的读音之外,结构、字义也很重要,老师可以逐步提示,比赛猜字。如猜“芬”字时,出示提示一:气味,提示二:上下结构,提示三:草字头。逐层揭示比比谁猜得最快,并对猜得最快的学生予以表扬。这样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低年级识字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认字课,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识字,应将识字教学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教学“淡”字时,教师讲解了“淡”的意义,但如能将“淡”字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淡淡的芬芳”、“衣服颜色淡淡的”、“今天妈妈对我淡淡的”来帮助学生理解“淡淡的”,不仅可以表示气味,还可以表示颜色、态度等。这样识字效率会更高。
3、品德为先,培养习惯。
字如其人,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更要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心态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在教写“粉、彩”二字时,教师讲到写字时要注意避让,如果在这适当地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在我们日常行为中也应该注意谦让,渗透一定的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
当然瑕不掩瑜,识字教学不易,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粗浅建议,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