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体会
九年级数学导学达标321体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行,我校在张校长的带领下适时推出了我校的特色“导学达标321”的全新教学模式。老师由台前走向了幕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浅谈我在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1、学生要自主学习——完成自学要求
学生需要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学案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2、讨论与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案中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进行粗略解释,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通过讨论来解决,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来将重难点解决。而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讲解要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
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课堂练习,可以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考察,并得到反馈。
课堂练习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落实答题的规范性。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听,要读,要写,要记,要思考,要回答问题,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给学生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学生也可以把握好复习环节,课上课后都提高了效率。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导学案体会
导学案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水磨小学郑惠莉
高效课堂的学习分为三种形式:独学、对学和群学,合起来称为自学。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高效课堂的灵魂是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的两个关系,即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简称“惟学”;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简称“惟生”,两个关系的重建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颠覆性”!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听课状态(动作、声音、表情)、参与(教师统计到组、组长统计到人)及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来判断,课堂应该能够围绕“学习和学生”进行设计。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分为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从时间上划分,即为10+30+5。从师生角色的分工上,教师在课堂上用10分钟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然后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高效课堂“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概括为“五步三查模式”。五步模式即:自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纠错本、达标测评。“五步三查”的要求是:
第一步:根据“导学案”独学,找出“不会的问题”,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解决60%;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尝试解决问题20%;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小展示”,解决10%;第四步:老师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归类共性问题,反馈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五步:学生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自我反馈,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教学是有助于学习的行为。学习是获取知识或技能的一种行为、过程和体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教师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李炳亭认为,高效课堂要围绕“四主”,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课堂如果从知识学习的角度,也应该明确学习的基本任务——“学会自己不会”的,或者“把不会的学会”,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花费宝贵的时间。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还要学会“老师不会的”,或“把老师不会的学会”,因此课堂上就要让每个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确立目标攻关克难。高效课堂认为“不活不动”,活和动是孪生关系,动起来才能活起来,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第三篇:导学案体会
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
尹吉梅
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到了实验小学,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在实小迅速铺开。全体教师都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精炼的电子教案,启迪思维的导学案,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演绎了活泼有趣、生机盎然的课堂教学。教改后,我们惊喜地看到: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让我切实体会到了:“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含义。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第四篇:导学案观摩课体会
学习导学案心得体会
实验三小李玮
2016年3月17日我在东南街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我们学区组织的导学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听两位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我从中受益匪浅。
我知道了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的设计为师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篇:楚青华导学案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楚清华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近段,学习了《学案的问题与应对》之类的文章,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进一步感受了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针对此次学习谈几点收获:
一、“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着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席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几点感悟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虽然才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整理归纳如下:
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还要注意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受到激励,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引导学生学会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会自学的学习习惯。
为了使导学案的使用更高效,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课前一定要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另外教师应强调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2.导学案一定要在课前统一上交,教师全批全改或部分批阅,目的是发现问题,让学生明确课堂重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而且还要设计几道典型例题,要求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或学生代表精讲释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导学案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3.课后一定要要求学生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并且要认真完成达标检测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之间互相批改导学案中的习题,并对出现的错题进行批注或修改。
相信“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不仅会成为我们熟练的一种武器,而且能真正能够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效教学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