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接下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历史的必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
一、拓展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通常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书写板书,便于学生做好笔记,这不仅浪费时间,还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但是那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只能是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学生单单依靠听和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其中利用图片、声音等进行大量的课外知识链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而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一改平时单调的听和写的学习方法,可利用多种感官(比如听觉、视觉、运动觉等等)来参与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且记忆深刻。如在《荷花淀》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来展示那“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悲壮场面,那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领袖”,随后转入《白洋淀》中展示的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用优雅的音乐伴着白洋淀的图片,加上教师对课文的描述,学生情不自禁的就融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三、融声像图文于一体,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若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插入相关的优美图片,在进行朗读时可以利用动听的音乐来作为配乐,由此来生动展现课文的意境以及音韵之美。这样融声像图文于一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比如进行《蜀道难》的教学,教师可先将有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插入比较雄浑的音乐来配合朗诵,学生便能在这一情境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深切的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陶冶了情操。
四、易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现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为我们师生、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整理、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高中语文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即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便于识记,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指出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较为综合而全面的语文学习,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几乎涵盖了语文学习的所有科目与课程。由于一些学生在完成了高中的学习之后就不会再继续深造,因此综合而全面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是他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桥梁,所以,语文知识掌握的好坏关乎学生的整体和未来发展。因此,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不仅促进了传统教学与研究观念的转变,而且还改善了教学与教研方式,促进了教研方法的更新,推进了教学体系和内容方面的改革进程,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高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适当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
我国的语文综合知识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语文可以使人气质优雅、谈吐自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综合知识,增强自身的修养。比如在学习《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时,同学们就可以对红楼梦中所包含的饮食养生知识有所领悟。红楼梦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其中所包含的民俗学、养生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知识都可以让学生们受用无穷。甚至,一些学生还有可能因为学习红楼梦中的百科知识而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这样不仅减少了以后填报志愿时的忧虑,增长了自己的学科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谓一举多得。
二、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便于识记
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青少年期的学生在心理上的最大特色是表现在情绪情感上。从这点上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情绪感染上狠下功夫,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相关教学情境中掌握住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就可以利用视频进行教学。国家曾将一些著名文学家所写的优秀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边城》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看电影,在电影的烘托下,再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在感受到凤凰古城优美、超然的生存环境后,体味作者对于家乡人民的赞美。小说虽然是一个悲剧,但是《边城》中的悲剧却与众不同,它是指向人性善,它通过爱情的悲剧反应了一种美好的人性。同时,通过边城的学习,教师还可以进行阅读的拓展学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沈从文的写作风格一般是由两种风格组合而成,一种是类似于《边城》这样的乡土作品,一种是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乡土作品一般是持赞扬态度,城市作品一般反映批判态度,明白了这一点,则学生们在以后再碰到沈从文的作品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传播专家研究发现,影视可以调动一大部分人的阅读兴趣,而同时图书的阅读也会使人们有观看影视剧的冲动。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受众形成很深的印象,不易忘记。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将影视与课文教学相结合,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使学生更易于识记。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另外也可以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余领略到国外优秀的文化,观瞻异域风情。视野开阔了,学生们在以后道路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走得更加从容与自然。
诗歌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古诗词,占据了高考试卷的不少分数,重视对诗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批判性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些文化精品,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视频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有更加突出的表现。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杜甫《兵车行》等唐朝诗人的诗歌时,为使学生对于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作家的生平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教师们可以播放优秀视频《唐之韵》。这部被誉为“诗的纪录片”的视频制作非常精致,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创造了新的空间。《唐之韵》系统介绍了唐诗的发展脉络,对各个著名诗人做出了准确的描述,使学生在欣赏唐诗的同时,又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们在视觉、听觉中可以感受到大唐文化的气势恢弘。从飞沙走石的大漠到诗情画意的江南,无不有诗人的踪迹,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性情。事实证明,《唐之韵》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在一届一届的学生中均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反响。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想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路,这样,不管学生以后是继续求学还是直接就业,都会对他们产生良性的教导作用,社会也会向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剑阁中学 刘天琼
在新课改不断加快的今天,多媒体手段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直观,好比语文教学中无形的“魔术师”,变无声为有声,变枯燥为生动,直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多了一份乐趣和色彩,易为学生接受,因而赢得了众多语文教师的青睐。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
确实如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也好,网络环境也好,大多数教师使用的仅仅是它的演示功能。我们语文教师如果就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掺合”,那么,怎样才能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由“拼凑”提升到“整合”,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在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在教学《望海潮》时,先播放配有江南小调乐曲的钱塘大潮、西湖美景等图片,吸引学生在美的音律、美的景致中去先感受钱塘在柳永笔下呈现的脱俗之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认真删选课堂内容,化难为易。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深思熟虑,化难为易,力求准确高效。
首先,所选内容要贴近文本,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它的内容必须贴近文本,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所选内容与文本出现偏差甚至背道而驰,就会将学生的思维引上歧路,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起反作用。
如讲解《蜀道难》时,由于学生对本地名胜剑门蜀道较为了解,所以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搜集整理和蜀道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其他名句诗歌等,课堂上由学生展示,再联系作品中体现蜀道险、高、难、奇等特点的句子用动态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理解诗人热烈奔放的情感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雄奇险峻的写法。
其次,所选内容要贴近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选择内容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多考虑,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选取合适的内容。
如:高中学生正出于十五六岁的年纪,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阶段,在和同学相处时也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分析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搜集历史上爱国忠贞之士的故事,培养其爱国情操;同时学习朋友相处之道,引导他们建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三、实现有效互动,因时促教。
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根据教学安排去主动获取知识,远远胜过教师单方面的死教猛灌。由于课堂上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叫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认识,所以老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群,运用多媒体集中某个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如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发言,通过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的观点,思考空间大,辩论针对性强,这样,学生可以在短时间里更全面透彻地理解问题。
如学习《苏武传》时,谈论“有人认为,苏武是忠诚的代称,有人说他是愚忠,你如何看待苏武的忠?”有的同学认为他是大汉的脊梁,是民族的英雄;有同学认为他是不识时务不懂变通,各自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堪称是一场激烈的辩论。
同时,针对必修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选修中的《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指定一些阅读篇目,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感想,增加对文本主旨情感的理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虽然,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但是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时,必须注意多媒体演示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帮助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选、加工、存储、共享、利用、创新,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提炼和升华,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整节课就好像放录像课,教师就只起到了解说员和放映员的作用,而起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地采用多媒体,遵循适当性原则和服务性原则,让“好钢”用在有效备课上,才能对教师的“教”能起到推动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多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综合思考,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有效并能高效的运用。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教学多媒体是由以PC设备为主体,联通网络、投影设备等诸多辅助器材共同组成的现代教学体系。多媒体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得力助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有效
一、运用多媒体让教学设计实现博采众长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异彩纷呈,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借助于语文教学刊物和专业教学网站等媒介,广大教师能够汲取到更多的教学精华,能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了这一方面的经验汲取,一方面广泛阅读《中学语文》《语文天地》《教学周刊》等专业刊物;另一方面从教学网站中汲取经验精华,使自己在开展语文教学设计时思路更加开阔,措施更加得力,方式更加新颖。例如,笔者在教学网站中充分借鉴了许多教师行之有效的自主探究教学法,将这一教学模式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课文、进行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根据思考提纲研究和解决学习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了更加充足的表现展示机会,而且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包括文章的间架结构、人物的形象、表现的主题、运用的手法等方面理解更加深刻。运用多媒体在网络的世界中广泛搜集教学经验,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快速提升语文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的重要抓手。
二、运用多媒体让课堂信息容量倍增
提高教学成效离不开教学容量这一关键要素,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注重结合教材,立足教材进行拓展,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将多媒体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影音展示等各种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也有充足资料更加深入开展学习研究。
三、运用多媒体让教学互动过程更加精彩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辅助促进教学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互动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都有了显著拓展。多媒体手段运用到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之中,能够让互动更加精彩。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感悟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淡漠的情感和赤裸裸的金钱利用关系,笔者在教学的最后?h节设计了拓展性提问:当再一次遇到于勒叔叔时,他如果具有不同的身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这种拓展性思考题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宝盒,有学生提出如果于勒叔叔继续穷困潦倒,那么大家对他还是不加关心,如果于勒叔叔功成名就,那么他的亲人就会蜂拥而至。为了配合学生的发言讨论,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投影,两幅图同时投影在屏幕上:一副是于勒继续穷困潦倒的场景,亲人唯恐避之不及;一副是于勒叔叔功成名就风光回乡的场景,一群人前呼后拥。这样的对比画面以漫画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将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气氛更加和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讨论更加热烈,有效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让思想教育更为深刻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青少年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需要思想的引导,帮助他们筑起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防线。多媒体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参与到思想教育这一环节,能够使教育效果更加深刻,渗透力更强。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寻找出课文中四次出现的背影场景,思考这些具体描写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内心活动等感悟蕴含其中的浓浓父爱。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从课文回到生活,从课文中的父亲联系到自己的父母,谈一谈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含辛茹苦创造条件让自己生活学习得更好的。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我们的父母在干什么?从教材到生活,学生的情感实现了有效的迁移,他们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工厂辛勤劳动,有的在田间挥汗如雨劳作,有的干着重体力活等等,他们的心中起了波澜,情感得到了升华。笔者此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田间劳作、工厂生产等不同的劳动场景,将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播放《我的父亲》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和学生一起朗诵文中的精彩片段。此情此景,每一位学生在心中都会洋溢着对父爱母爱的感恩之情,多媒体手段的引导渲染使这种情境得到了有效增强,起到了说教无法完成的作用。
五、运用多媒体让教学流程安排更加紧凑
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之外,还有部分时间用于板书,这一部分时间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进一步压缩,腾出时间用于师生互动,用于启发引导,用于重难点突破。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几个环节的内容都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展开。首先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本节语文课在字词方面、写作手法、情感领悟方面分别达到什么要求,这些要求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揭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展学习,课堂教学中的书写时间得到了压缩。其次,除了简要的框架型板书之外,其他思考题的出示、重点难点的出示,包括问题的答案,笔者都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不再以慢吞吞的板书进行逐一演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平均每节课可以节约到3至5分钟,使宝贵的课堂45分钟时间所包含的信息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在大多数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每节课都设置了课内练习,通过3-5分钟时间、3-5个练习题检测回顾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这也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路径,通常也是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演示配合检测,学生直接书写答案,对照幕布投影回顾反思学习成效。这一环节多媒体的演示同样帮助课堂节约了时间缩短了流程,使教学进程更加紧凑高效。
由此可见,多媒体手段无论是对教学设计优化,还是教学活动中的补充信息、情境营造、流程优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强化多媒体运用方式方法的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语文教学。
第五篇: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学校评价制度的调整,要求教师自身的观念的转变与业务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学中必须以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为依据进行整合相关材料。【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历史教学 有效运用 【正文】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广,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快,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它通过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历史课堂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多媒体的运用有着其独到的优势。首先,多媒体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学科是以“已发生”的事情为载体的,具有过去式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的观察。多媒体的应用,正好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适量信息的提供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多媒体的使用,也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多媒体的应用也适应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正是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多样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三,多媒体的应用也适应了学生的需要。不少高中学生反映,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原有的历史教学过于“单薄”,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能更好的考虑到学生的需要。高中学生也正处于思维方式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过程中,多媒 1
体技术则能很好的填补这个空白。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各种形式的历史“公开课”、“评优课”,如果没有使用多媒体,往往能被视为跟不上时代。在现实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是另外一种现象:不少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或者是反对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理由当然那有很多,反对的教师中多数都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实际效果不佳。这一冷一热的对比,反衬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历史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限制。由于教师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多媒体在历史教学的有效应用;其二,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整合不同的资源素材,以适应教学预设的需要。新课程开展以后,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看,历史教师的课务负担相对较重,这对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媒体课件在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起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影响教师及学生的使用热情,自然就放弃了继续使用。
这一冷一热的局面,恰恰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尴尬地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避免这样“一冷一热”的局面,使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观察,谈一谈关于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
要实现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须在一系列环节做出改变。从学校层面上看,学校应转变管理观念,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性,进而改变学校现有评价体系,促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应用多媒体。对于应用多媒体的教学行为,予以形式上或物质的的鼓励。同时,也应该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后勤保障”。
从老师层面上看,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多媒体 2
既不是有些老师眼里的“花架子”,好看而不实用;也不是有些老师眼里的不可或缺的“万金油”。多媒体只是教育技术的一种形式,要服从和服务于历史教学。观念的变化也势必带来备课组织形式。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工作量巨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强分工和协作,真正意义上做到“集体备课”,为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保障。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也要求历史教师积极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技术,这也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必要前提,就像教育部在2002年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的:“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就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而言,要推进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首先,必须从多种途径占有多种形式的备课资源,既包括传统的纸媒体,也包括其他形式的媒体资料。多媒体的收集,要符合一下原则:符合教学需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特点、符合经济节省的要求。
其次,必须以课程标准、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资料的整合。多媒体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只是一个先进的手段,是为之服务的并不能取代历史教学。在设计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多种形式的多媒体的应用,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学会具体的方法与过程、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必须和课程相结合,材料要和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另还在围绕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选材和组合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和学生实际情况向结合。单纯的图片、文字的堆砌往往会给与学生过度的信息,干扰其正常的思维过程,超过其能接受的限度,同时也使整个教学呈无序的状态,进而会干扰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学效果。以必修二《古代手工业》为例,这一节的内容就极为适合使用多媒体,特别是补充适量的图片或者是视频,更能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纺织、制瓷、冶金的辉煌成果,有更直观的认识,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当然,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化。如果是单纯的 3
停留在补充信息阶段,则不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高中生思维有感性思维想理性思维转化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有补充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诸如图片、视频或者文字材料,就必须在符合该节课程的体系下,进行有机有序的选择,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转化的需要。依托所给的信息,结合教学需要,设计科学的问题,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课中,需要补充和四大发明相关的材料,更要依据所给的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设计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重实践而轻理论的特点。
此外,要推进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和学校都应对多媒体的应用加以总结和评价。历史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测试学生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校则应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例行评价、竞赛评价、研讨评价、汇报评价等多种方式,按照教学评价的一般过程,考察多媒体在高中教学包括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而推进教学的优化。
综上所述,仅就历史学科而言,要实现其有效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学校、历史教师自身、教学、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促进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4】《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