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剪纸是幼儿美术教学重要的一课
浅谈剪纸是幼儿美术教学重要的一课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在我美术教学课中就设立了剪纸课。通过几年下来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创设良好的剪纸环境
由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平时接触的很少,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教室里墙面的布置是与一幅典型的剪纸画,在窗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窗花,而墙上坠的是幼儿自己动手做的花链。平时,经常带领幼儿观看一些我国著名剪纸艺人的作品,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二、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剪纸就是在嫁娶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喜”字,有圆形的,方形的,心状的,他们也特别感兴趣。因此我收集了这些“喜”字,并展示给幼儿看。幼儿看后,都要求我能够教他们剪这些“喜”字,我便让他们跟我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双喜剪法。活动后,每个幼儿都拿着他们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从这开始,他们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区域角剪各种各样的窗花。
三、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都来源与生活,来源与大自然。因此,当幼儿在创作剪纸时,他首先就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学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在我第一次创作剪纸的教学中,我要求幼儿来画一种小动物,这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引发了许多问题。很多幼儿画出来的小动物都没有典型的特征,可以说是四不象。这也就充分说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缺乏观察。因此我留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孩子,让他们在生活周围找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然后再来进行创作。第二次,孩子们的作品着实有了很大的改观,尽管线条上还不够流畅,但是他们都能够很准确的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从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也知道只有用心的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你才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作品。以后,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的发现,孩子们每到一处都特别留心观察。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操场游戏,几个孩子就围在操场的一个角落观察着什么,在第二天,有一个孩子就交来了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蜈蚣。我当时十分的惊讶,询问他为何想到剪一只蜈蚣,他告诉我他昨天在操场上发现了一只蜈蚣,他有很多很多脚,特别好玩。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学会观察了。
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剪纸的教学中,我先教幼儿剪直线和曲线,练习最基本的线条。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他们学习剪简单的图形,从圆形开始。在剪的过程中,我逐渐教授一些技巧。例如在剪圆的时候可以将正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剪出半圆,打开后即成为一个圆形。通过多次的折纸,剪一刀就可以成为五角星等。整个教学进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十分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通过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已经能够在己有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了。
五、多种教育渗透与剪纸教学中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每次剪纸前,我都要求他们先想好自己需要剪什么,用什么方法剪比较合适,可以添加一些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建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学会在做任何事情前都有一个目的性。当他们在剪的过程中,有时也往往会出现败笔,剪出的形象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这是我会让他来想象此时剪出的形状像什么,从而再来根据这个已有的成品进行创作,完成另一幅作品。这样既没有造成幼儿的失败感,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完成一幅作品后,我请所有的幼儿都来做小老师,一起来评价他们的作品,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每到一些季节或节日,我还让幼儿剪一些有关这些主题的作品,增加他们对季节、节日的认识。
六、将趣味性寓于剪纸活动中
剪纸活动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活动,因此我常在剪纸教学中插入一些小插曲,增加幼儿的活动 积极性。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把各种图形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使幼儿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如:练习目测剪直线,便可设计为“学做小厨师”,要求幼儿把方形线剪成细长的面条,比比-哪位小厨师的面条做得好;沿线剪圆形便可设计为“削苹果”,比谁的苹果皮削得长等。2.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的表现物体,如:剪-蝴蝶、花篮其中细小的部份:蝴蝶的触角、花篮的提手,幼儿很难剪出,可指导幼儿用笔画出。有些面积大的-物体,如:衣裙、房子,可指导幼儿剪装饰图形或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3.剪纸的作品可用来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剪面条、服装,可以玩开商店的游戏;剪的拉花、窗花,可以做节目装饰。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游戏,美化了环境,能激发对剪纸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并且继承里中国的传统艺术,所以,我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篇:=重要一课
重要一课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即墨实验四小五年级四班王正清
上学近五年了,学过许多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让我感受最深,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本文主要写了司马迁遵照父亲的遗嘱,坚持写史书,在写史书的过程中,因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几次想一死了之,但想到史书没有完成,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用了十三年时间,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终于完成了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史记》。
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但都没有去。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让我很佩服他,如果换做别人,是不会这样想的,只有他这种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人才会这么想,才能这么做.司马迁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很让我佩服。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司马迁这种精神,让我想起了聋哑盲海伦凯勒,她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写出了十四部著作;瞎子阿炳,双眼失明,但他用二胡演奏出《二泉映月》;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完成了神圣的《命运交响曲》„„这些我们常人做不到的事,他们却做到了。
与司马迁相比,我们幸福多了:有着健康的体魄,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零花钱„„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冬暖夏凉的空调„„身边有不辞辛劳关心教育我们的老师,无微不至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
可是,我的同学字练了几天,进步不大,就退缩了;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就灰心丧气了,稍感不舒服就不参加体育锻炼了„„
与司马迁相比,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向司马迁学习,不被困难所吓倒,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刻苦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
第三篇:研究幼儿剪纸教学(推荐)
灌云中专附属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计划
2010.5-2011.6 幼儿剪纸教学,就是集体剪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教学方法,换句话说:我们要运用新的理念,探索剪纸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指导策略和灵活的指导方法,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经过近一年探索,计划如下:
一、有效的指导策略显现剪纸的艺术
有效的指导策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摆正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很好教学效果。教师运用环境、材料、互动、隐性教学和指导等多种暗示因素,让幼儿进行大胆的、自主的剪纸,习得相关经验。
1.环境和材料的暗示
在创设环境中,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工具、资料等,以萌发幼儿动手剪纸的愿望,给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教师事先把准备好的剪纸步骤图、教师的剪纸作品展示在活动室的周围供幼儿欣赏。
2.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在幼儿剪纸时,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外,还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颜料、胶水、油画棒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剪纸作品情节。
3.幼儿活动时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活动中,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大胆、自主的剪纸活动,发展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在幼儿剪纸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剪纸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和了解,进行分析与价值判断后,作出积极的呼应和跟进的对应指导。
二、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剪纸能力的提高
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剪纸能力的提高。示范讲解是剪纸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教会幼儿剪某件物体的技能,但这种方法比较呆板,无法激发幼儿学习剪纸的兴趣,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1.共同讨论法——让幼儿在互动交流中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幼儿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幼儿的独创性与积极性。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就会对幼儿的具体创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幼儿有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游戏情境法——让幼儿在情境化的剪纸活动中乐于表现。
新《纲要》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游戏情境法就是,即通过创设游戏的教学情景的来调动幼儿学习剪纸积极性。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幼儿的剪纸激情与兴趣。
3.感官参与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中体验剪纸的乐趣。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做一做、学一学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剪纸,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用眼去观察感知事物的本质,掌握其主要特征,使幼儿对事物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地认识,才可以进一步用剪纸等艺术形式去表现。所以,有了充分的观察作基础,再加上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们自由表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第四篇:幼儿剪纸打印
剪纸的基本折法有:
对边折剪、三角折剪、四角折剪、五角折剪、六角折剪、二方连续折剪。(折法见下图)
使用剪刀的规则与要求:
剪刀是工具,起立离桌时,剪刀要合拢、平放在桌上; 剪刀不能对着人;
剪完纸后,剪刀放回小筐;
传递剪刀时应合拢刀片握于手心、将刀柄部分递于他人。碎纸要随时放在容器里。
剪纸的方法与注意点:
1.一般在剪纸过程中转纸不转剪刀。2.步骤为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
3.可以先把形象画在纸上,让孩子沿着轮廓线剪。开始由大人画,慢慢让孩子自己画。4.逐渐过渡到脱离画线直接剪纸,达到想剪什么就剪什么的程度。
附:对边折剪图样及效果图
苹果
橘子
菠萝
柿子
西瓜
萝卜
白菜
牵牛花
郁金香
鸡冠花
松树
椰树
背带裤
背带裙
短裙
长裙
连衣裙 马甲 衬衫 绒线帽
皇冠
提包
花瓶
酒杯
电话
蝴蝶
蜻蜓
瓢虫
附:四角折剪图样及效果图
铜钱、纽扣、四瓣花
1、四瓣花
2、四瓣花
3、四瓣花4
手帕
1、手帕
2、手帕
3、手帕
4、桌布
1、桌布2
小草
郁金香
鱼
合唱
看书
朝鲜女孩
第五篇:幼儿剪纸初探
4—5岁幼儿剪纸活动初探
【内容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剪纸活动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幼儿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的游戏和学习中剪纸课程通过其主动的剪纸活动,以及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的指导,获得体、智、德、美等身心和谐的发展,这种思想的支柱是幼儿发展的特点。幼儿动手能力的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特点的三者整体统一。
【关键词】
剪纸活动 兴趣指导
一、激发幼儿兴趣,寓教于活动中。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动脑想、动手做,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在剪纸教学中,并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来约束幼儿、训练幼儿。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相反会使幼儿感到压抑、厌倦和畏俱。所以,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有趣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让幼儿高高兴兴地投入剪纸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例如:在一次剪花瓶的教学中,起先,我收集了各种造型别致形状不同的、花纹漂亮的花瓶,在班上开了一个花瓶展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花瓶,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其次,我又在幼儿面前像变魔术似的,把一张张纸剪成一个个奇特的花瓶,进一步给予幼儿足够的刺激,以激发幼儿也想剪花瓶的欲望。在幼儿剪花瓶的过程中,我不过多地干预他们而是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感性知识,通过一次次地实践操作,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来剪。当一幅幅富有想象的花瓶作品被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时,幼儿得到了被肯定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把激发幼儿的兴趣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幼儿只有对剪纸活动真正有欲望,他们才会乐于参与、乐于创作。根据不同的欣赏形式采取不同的指导,帮助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通过视频录像,让孩子们感受到剪纸的魅力觉得无比神奇,产生了强烈的剪纸欲望。
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活动。
在剪纸过程中,我们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初期学习,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与协调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尝试让幼儿从基础的剪直线、曲线、沿轮廓线剪入手。
第一步:先教孩子学会握剪刀,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实践、思考、讨论,总结出运用儿歌教学法帮助孩子学习使用剪刀、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方法。例如儿歌“剪刀尖,要朝外,大拇指伸上边。妈妈哥哥伸下边。”“小手变成小手枪,伸进剪刀的把手里,张开剪刀的大嘴巴,对准要剪的小纸条,咔嚓一下,咔嚓一下,沿着黑线剪呀剪„„没用的废纸揉成团,放进桌上的小篓里。”儿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孩子边念边按要求反复操作、练习,很快就掌握了使用剪刀的方法。
第二步:学剪直线,同样运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孩子边念《小火车》的儿歌边练习,小手就能努力控制剪刀沿着直线剪。
第三步:学剪简易图形。幼儿沿画好的轮廓线剪出简易图形,如方形、三角形等,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学剪圆形。
第四步:学习沿轮廓线剪简单图案,将印有人物、动植物、玩具等画面的彩色广告纸,废旧幼儿画报等让孩子剪剪玩玩,孩子们很喜欢这种剪纸活动。
三、在剪纸活动中教师有效地进行指导。
在剪纸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指导幼儿剪纸,运用各种指导方式使幼儿有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为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教师适时、恰当、有层次、有目的的指导显的十分关键。
1、耐心等待,适时帮助。
①思考的时间:幼儿的剪纸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在幼儿动手之前,应给幼儿一点时间思考。离开了思考,无次序、无目的的动手操作是无法达到预定目的的。
②介入的时间: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通过他们的动作、面部表情、同伴间的对话等一系列外在表现的观察来推测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不同的指导,而不是一看见情况就加以干预。
③制作的时间:因为幼儿有能力差异,同样的作品,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能需要的时间较短,很快就能完成,但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因为能力较强的幼儿完成了就强迫所有的幼儿放弃制作,这是教育的失误。
2、分类指导,共同提高。
在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幼儿不会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在操作前忽略说明,二是教师对幼儿的知识水平不甚了解,高估幼儿能力,三是教师准备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集体指导。教师应大声提醒全体幼儿注意,大家协商,共同解决。面对个别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幼儿各自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动手,主动探索、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加以鼓励,对能力一般的幼儿,我们可以轻轻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悄悄地说:“别着急,想一想,你会做的。”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老师可与他协商:“我想和你一起做,行吗?”总之,教师在指导中应视幼儿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3、让幼儿自己探究。
在最初的剪纸活动中,老师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引导,幼儿会跟着老师一步步地完成制作。经过这样的过程,幼儿完成的作品成功率高,作品准确、精致使人爱看。但在活动后,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让他们独自完成同样的作业,他们就会显得毫无办法。这种剪贴活动虽然提高了幼儿的模仿能力,但却完全抹煞了幼儿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后来我认识到了这样的剪贴活动存在的缺陷,开始把制作物品的图纸展示出来,并从讲解图纸开始引导幼儿尝试能看懂图意并根据示意图来完成作品。在辅导幼儿制作作品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更多地让孩子们自己找出正确的制作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使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影响制作的速度、准确性和成功率,但孩子们更喜欢的是制作的过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错误可以有助于孩子去思考:刚才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不成功,怎样修改才能完成,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学方法给了孩子们更多更大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真正把脑力活动与手的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孩子们手的灵活性,掌握了制作的技能技巧,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剪纸活动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剪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内容,老师及时表扬、鼓励,突出体现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幼儿的剪纸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大班让幼儿学习剪昆虫,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昆虫,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剪纸的信心。为孩子的想象、创造提供丰富的生活,头脑中有大量的表象,为表现作品积累大量的材料。
3、培养幼儿独立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性的培养,对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好处。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实践,遇到问题时让老师点拨一下,对各种事物的态度表现出一定的主见,能专心、静心地投入学习操作活动,能整洁、有序地整理、收拾、摆放各种物品,生活更具规律性。
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是幼儿乐意接受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教育潜力,也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土壤和艺术空间,发挥其得天独厚的潜在优势,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天地中去自由发现、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这有助于完善幼儿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提高幼儿的智能和内在的潜质,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使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发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使其在幼儿素质教学中常开不败,使幼儿在艺术的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传统民间剪纸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整合,开发幼儿园剪纸活动课程,己经形成我园的美育特色。目前,幼儿园剪纸课程己改变了剪纸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幼儿自主探索与实践。幼儿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了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开发了幼儿的潜质,在剪纸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剪纸作品体现了幼儿对剪纸的审美水平和蕴藏的创造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