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尽可能借助各种学习途径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就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获取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新的学习途径。它是通过脑、眼、口、手和肢体的协调活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进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实现学生自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纵横信息数字化知识的实践与探究?
一、激发兴翅,让学生乐于探索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主体性教学的前提条件。
1、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彻底将过去课堂教学“全班学习”的形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分组交流、自我总结”的“立体组合形式”。在这种组合的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是学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形式。学习时,教师要根据课程和实验课题的需要,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并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能力、兴趣和习惯进行多次有目的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渗透纵横信息数字输人法,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和游戏等活动,比如口诀操玩游戏记口诀,拆字比赛、单字比赛、词组比赛、成语比赛、成语接龙、短句比赛、限时输入短文比赛等趣味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学生分组交流时,要引导所有的学生自由表达学习成果,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促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用纵横输人法给生字、词语、成语编码,既能提高学生拆字能力、识码能力、快速取码能力和打字速度,又能帮助学生止确认识汉字的字形、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在学习纵横输人法的过程中通过“看打”、“选打”、“想打”的训练,学生在输入汉字的过程中记下了短文中好的句子和词语,丰富了自己的作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忆力和眼、脑、手快速一致的协调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OK
2、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
在教学中,我们应时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把纵横输人法培训学习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四结合原则(把生字的结构教学与取码原则结合起来,把学生生字认识量与“看打”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学生用词造句能力与同语接龙游戏“选打”结合起来,把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与“想打”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发现生字结构与取码的规律,不断总结词语或成语的打字技巧,让学生在“想打”训练中多用词语和成语,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和用词量,从而提高学生学生写作水平帮助学生从小就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通过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成功和快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想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乐于自主学习的心理。在指导学生练习的同时,注重学生
大脑的开发,不是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单调的,固定的让学生练习,而是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练习“想打”作文时,就会发现运用纵横信息数字输人法不光可以打词组和成语,有的五字词和短句都能打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发现,有了成就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善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已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这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因此,在每学一篇课文时,应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教师再结合纵横信息数字化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它必须有目标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可根据本课课后教学提示去发现问题,也可以将所有问题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筛选,选择那些主要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学生的发现问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
到成熟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是不分巨细的有疑必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逐步引导学生抓重要的本质的问题。
1、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买际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明确探究的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倡“勤学好问”、“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使学生由不问、羞十问到敢问,并最终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低年级语文时可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再由小组同学通过用纵横输人法给生字、词语、成语编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字的字形、结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高年级时可让学生运用纵横输入法通过“看打’‘、“选打”、“想打”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眼、脑、手快速一致的协调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由小组共同提出解决不了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探讨,这里个人独立研究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集体研究可以发挥大家的智慧.实现知识互补互动的信息处理网,有利于探究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全面探究。
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视通万里的网络媒体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等等,都是学习语文的绝好载体因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奠定浓厚的文化底蕴,是阅读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理解了课义的思想内容,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形式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的作业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使情感得到升华。
1、开放教材。
语文教学是从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人手,启发学生发现课文中值得探究的信息点,进而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收集与课文探究点相联系的信息。对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少,加上拼音不熟练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这时可引导学生运用纵横数字信息输人法进行查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课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阅读信息的能力。
2、开放课堂
在预习感知、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带着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带着对查阅信息的理解进人了课堂,这些增强了学生课上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以大量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以“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作为前提,课堂上教师将不再是权威,教材也不再是学习的全部。使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师教与生学相互沟通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语文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语文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这给识字量少,拼音不熟练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时同样可以借助纵横信息数字输人法查找资料、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同句等问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纵横信息数字化知识,将纵横信息数字输人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人我们的语文教学,它不仅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尝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识字、理解等学习问题,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发挥潜能的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沈丘老城镇第二初级中学金静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广泛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本人根据教学实践有一些粗浅尝试,谈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凸显的作用
巧用课件,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注入了活力,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执教《苏州园林》这篇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先播放了《苏州水》中介绍苏州园林的碟片,随着解说员形象入情的讲解,学生不仅对苏州园林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有了如临其境的实感,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在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先介绍背景,然后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
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巧设氛围,创情境美。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从而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角色”意识,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朗读效果。如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碣石山的风景和大海波涛汹涌的音效,曹操即兴赋诗的形象,学生完全陶醉在奔腾的大海、雄浑的声音、博大的胸怀之中。为下一步朗诵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完全感受到了。又如在教学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把冰山撞船的情节展现在屏幕上,相应的声响或音乐、图片,不仅带给学生全方位的视听感受,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候,再讲解小说三要素、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就诱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观看了影片,学习了小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当时就是一名乘客,目睹了这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请你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与本次作文有关的情感积累,让学生提前进入写作的准备。我特意还将写作要求通过幻灯片巧妙地呈现出来。并且添加了这么一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将这次完成的作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觉得很新鲜,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这次作文通过积极挖掘、运用知识、积淀创作情绪,很好地完成了习作任务。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享受到美妙和谐的情境美。
三、展示图片,提审美观。
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美景更美。如七年级朱自清的《春》,我认为若能从网上精选相关图片或链接网站,给学生直观的美的感受,不仅让学生领会作家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教学《春》时,为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要点和难点,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这么几个环节:会晤作者——快乐旅游——结构揽胜——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为了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导课时,我在幻灯片上链接《春天在那里》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学生跟着画面找寻小朋友眼中的春天,然后引入学生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进行 “寻找春天”的快乐旅程。加以配图朗读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画面声色并茂,学生就容易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再加上几张“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的幻灯片,又增加了文章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样讲解《济南的冬天》时也找了几张图片,刮着大风的北平、雾气弥漫的伦敦、赤日炎炎的热带风光,然后是济南的风景图,刚刚一上课,学生头脑中就有了比较更能引发对济南的憧憬。
借助信息技术,既可以高密度进行知识传授,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把握,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四、启发思维,促进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能适当利用多媒体特殊演绎功能,创设富有变化的、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灵感,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创新力也会逐渐提高。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个肥胖男子光着身子(只穿一条裤衩)在大街上的画面,问:他是什么人?有些同学答:疯子;有些回答:乞丐。阅读过后同学就会回答:皇帝。接着,我又提出:请大家给他设计一件服装。同学们通过想象,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设计。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西装皮革,让他变成一位名符其实的老板;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运动服,因为他太胖了,需要锻炼减肥;有的说他是皇帝,应给他一身龙袍。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两个骗子是怎样给皇帝设计新装的?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互动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尽管不那么尽善尽美,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利用多媒体,那么,以知识灌输为主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状况将得以极大的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也将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
河南伊川县彭婆中心校范云鹏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VCD、DVD等电教手段的应用,可以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让抽象的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由接受信息到思维加工,形成心智技能,主动地完成知识点的挖掘学习。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VCD、DVD等电教手段应用的意义,作以简要介绍。
突出具体形象,加深课文理解。文字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学习推理;图像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两者结合,能使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协调地发展起来,形成一种能力上的互补。如在进行《题西林壁》一文的教学时,先播放有关庐山风光的VCD,教师再适时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使其懂得“对比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调查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事物”。创设意境、营造氛围。中学语文课文中,许多文章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文字符号,只有正确地理解范文中的每一个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借助一定的形象思维,才能在脑海中再现事物形象,尤其对教材中的一些抒情性很强的散文,VCD、DVD电教媒体所产生的作用更是妙趣横生。
寻找自热美、表达现实美。电视解说词《从宜宾到重庆》说明了宜宾、泸州、重庆的特点,电视片在介绍地理知识时,插入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在说明重庆、宜宾的特点时,采用了拟人、抒情等手法,让学生兴味盎然,看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分析人物性格。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关的章节,知道《杨修之死》是节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一节,体裁是小说。知道本文运用插叙来组织材料,开篇写杨修被斩,把故事推向高潮,然后运用插叙揭示曹操与杨修的矛盾发生的过程,展示了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从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变化过程,得出曹操与杨修二人的性格。调动思维积极性。影视作品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形声并茂的精彩画面,扩大了学生感官的感受力,加深了对事物的感知,思维中艺术形象的成熟和完美,诱出其丰富的想象,启发了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向深层发展。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诗时,要让学生感受到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可以通过播放《董存瑞》《大决战》等VCD、DVD革命影片的片段,让学生沉浸在影片的感人情节中,再联想“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无坚不摧的气概时,就很自然地领会了“黄河颂”的真正内涵。
学习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选择一些VCD、DVD为模板,可以让学生在立意与选材、线索与顺序、刻画与描写等方面得到训练。如影视故事片有利于学生的写人记事训练,风光片便于写景抒情,时事片有利于议论说理,科教片便于说明文的训练。这样的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到写作中去,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VCD、DVD等电教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益。
第四篇:数字化教学手段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
幼师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能看到的声音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数字音乐制作技术和在幼儿师范学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教学新模式,已成为21世纪幼师音乐基础课发展的重要环节。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即为幼师音乐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本文探讨数字化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对幼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以及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 幼师 数字化教学手段 视唱练耳教学 直观化 形象化 运用 拓展
音乐是幼儿师范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并且,音乐基本理论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为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为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更为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它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开阔视野,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影响,课堂媒体较为单一,教师即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粉笔+录音机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也提不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好在科技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电脑在音乐方面的应用,使我们更深的体会了高科技给我们的切实的好处。
多媒体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成熟的。它是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传达形式的综合。在这里可理解成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集中并偏向于MIDI音乐、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电影、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又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直观化形象化
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把很多乐理概念、记号等,把它们绘成图表、制成多媒体课件,使杂乱的记号系统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各种练习由原来的枯燥变为有趣,由静止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声,使乐理的抽象概念化,内容实例化、具体化、形象化,而且,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与唱歌、键盘等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音乐理论的教授与学习都是很枯燥无味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并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的气氛也呆板没有生机,把多媒体数字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通过有关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使得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乐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理性思维活动。如果教师在课中一味地讲授某一些音乐术语,先解释其含义,随后举例子说明,最后课堂布置作业练习。这种理性、枯燥、机械,缺乏生动、灵活性的教学;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同时也达不到我们所要的教学目的。
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却能把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相结合起来,在解释概念的基础上,调用软件SONA7.O里面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
在音高、音程、和弦等课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Encore4.0制谱软件展示谱例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播放谱例的音响效果。它可以模拟钢琴等近百种音响效果,并且还可以多声部播放,这样就为学生充分理解,记忆不同的谱例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而且还可以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彻底避免了因人为重复师范演奏时的失误,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这种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知识性和趣味性互补,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目标。
2、视唱教学中的应用
视唱训练中学生要不断模仿、反复训练给学生也基本的感知,运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好训练内容,如:用不同音色播放音程、和弦、旋律、节奏。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对视唱曲目内容进行实现或即时编写并自动播放,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解放出来进行实时辅导。在视唱训练中更可以减轻我们反复伴奏和范唱的麻烦,同时也可避免钢琴使用中因调律不及时造成音律不准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弊端等等。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意愿及熟练程度播放,而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都可以随时调整。我们也可以在若干视唱中跳出部分曲目,事先利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好简单音乐伴奏,既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上百种音色,并可以转换不同伴奏风格,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同一条旋律带来的不同表现风格,更对幼师学生的钢琴伴奏有很好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手段不但满足了学生对兴趣学习的要求,同时也让学生从感知到认知再到主动理解,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专业技能学的距离。为幼师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
3、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美国MidiTec Denmark公司研制的《EarMaster Professional》(Version4.0)练耳教学软件进行练耳教学。
《EarMaster Professional》(可译为“练耳大师”)是一款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听辨;原位与转位和弦的音高听辨;长短不
一、风格各异的四声部和声听辨;数十种调式音阶的类型及音高听辨;十多种拍子类型,1—6小节长度的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对比练习;4—12小节不等的旋律听记等十项训练内容。每一项训练内容又根据不同的练习难度分别设定不同的课时。《EarMaster Professional》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例如,第一,在音程性质听辨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同度至两个八度之间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旋律音程或是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的进行方向。第二,在音程的音高听辨中,可以设定是否指定调性、显示调号、显示旋律音程的第一个音域和声音程的低音、参考 音等。第三,在和弦听辨中,可以设定听辨材料的范围、听辨的音域、柱式和弦或是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的进行方向等。第四,其余各项练习内容如音阶、节奏、旋律、四部和声等,都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练耳大师》软件听觉训练进行教学,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不同层次给我们设立了教学和训练内容;它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训练课程设置人性化很强,可以满足师生的专业训练需要,它绝对是老师和学生最亲密的“伙伴”。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拓展
1.使理论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
传统的乐理、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如果把上课的视唱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照在课堂上良好的音准状态去练习,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视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音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视唱教学中
传统的视唱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视唱曲目的表达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
电脑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后,不光是使学生对理论形成形象的掌握,在音准、节奏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它还对幼师学生在钢琴、舞蹈方面也有帮助;另外,利用它丰富的音色制作成的MIDI也让学生提高了对音色的感受力;声乐学生与电脑伴奏的合作,也使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了加强;大量的MP3也让学生对视唱曲目学习更多,自学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对电脑的操作、对各种音乐软件的运用,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脑与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结合,是理论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我确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从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而这所有的一切,对于深化幼师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易山,付妮.电脑 网络 时代 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 [2] 李重光 怎样教孩子学音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9 [3] 首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1:11(非出版物)[4] 韩飚 《提介使用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培养现代音乐教育人才》 [5] 张戈,张旭著.电脑音乐的制作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
幼师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
——能看到的声音逄锦山
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第五篇:电教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电教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扶沟县新村小学 郝美玲
摘要: 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有着其特殊的优越性。它可以使课文的语文材料变成可感的声像资料,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材料的空间,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关键词:电教手段 低年级语文教学 优越性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教学改革。即便是低年级学生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电视机等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表现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电教手段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电教手段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使得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生机焕发。无论是在识字、写字和阅读的教学中,还是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教学中,电教手段都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一,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一)、片面强调识字写字对阅读写作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将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单纯的“重要任务”,忽视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忽视了及时发展语言,忽视了读写对识字写字的促进作用,延误了语言的及时发展,也造成识字效率不高。
(二)、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和写字是1——2年级(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000个汉字,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低年级语文每篇课文都有十几个生字要认识,看似容易其实很困难。运用传统的讲读方法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仍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一半。导致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望而兴叹,这并非教师没有认真教,也并非学生没有努力学,只是教学手段和课堂结构均已“老化”。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印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遵循教学的直观形象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尤其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简单具体,使得呆板枯燥的汉字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1-2年级)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然而,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按笔顺规则写字,写出来的字也相当难看,这只是现象之一;现象之二,有的学生写字总是缺笔少画,错字一大堆;现象之三,有的学生写的字笔画不到位,看上去非常别扭。尽管教师反复给学生纠错,可是很难改正过来。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反复讲读、书空、练写等,让学生写字课堂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写字的主动积极性,甚至厌恶写字课。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怎么能写好汉字呢?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优化写字课堂教学结构,使一个个静止、繁杂、乏味的汉字,变成一幅幅活泼有趣的画面,动静结合,音像俱全,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泼、高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难对抽象的文字进行合理的想象,脑海中很难再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绘声绘色,大多数学生仍然云里雾里,无法真正实现和文本、教师间的对话,总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灌注的知识。现代化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来实行意义建构,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的形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这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最精辟的叙述。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文学科,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可是,我们在教学口语交际的时候往往出现“启而不发”“导而不说”的现象,或者是只有几个学生重复说着几句不完整的话,哪怕教师再努力地提示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学生仍然是满脸疑惑地看着老师。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更广阔、更深远的情景或事物。没有情境的再现,口语交际的教学只能是“无米之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尽管教材紧跟生活,但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他们只凭着浓厚的兴致体验生活而缺乏更深的思考。现代化电教手段具有直观、形象、情感性强等优点,能使交际内容中各种美的因素被直观而有效地再现出来,往往比文字描述更鲜明、更集中。加上画面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的抑扬顿挫等因素,使每个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极大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
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有一次口语交际为:说说你打算怎样保护环境?上课伊始,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谈怎样保护环境。眼看半堂课都快完了,只有几个学生在重复着“不能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要捡起来”等几句不完整的话,其他学生都在观望。随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交际情境,向学生展示了两集不同动画片,一集是几个小朋友在学校草坪上玩耍,边吃零食边扔零食袋和瓜皮果壳,并折断了许多树枝,最后停留在一片狼藉的画面上;另一集是几个小朋友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他们看见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仍进了垃圾筒,小树歪了都扶正,并给它们浇水,最后停留在草绿花红,树木翠色欲滴的画面上。通过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快明白怎样保护环境,一下子激起了它们说话的强烈欲望,都举着小手争着表达,说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画面所描述的内容,直至下课仍意犹未尽。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进的视听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从而增强活学活用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正如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一书中所写的:“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既是教师教的难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词句积累量少,很难用已有的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然而,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学生初识作文的起步。假如这个时机不把握好,轻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就为今后的作文教学设置了一道门槛,使教学陷入被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低年级强调“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乌申斯也明确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语文练习册上有一道看图写话题,图画内容为:一天晚上,一个小女孩倒水给她妈妈喝。学生看着图若有所思的样子,但半天也没有写出几个字,有的学生写了几十个字,可仔细一看,要点都没有写到(时间,地点,她们在做什么,她们说会说什么等。)。当用电教手段将这幅图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鲜明的色彩,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学生的思维也立刻飞入的画面。随后,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写话,而且要点都写得很好。同样的图画内容,通过不同的手段展示,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足以说明电教手段在写话教学中的优越性。
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要注意合理有效的使用电教媒体,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