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时间:2019-05-13 01: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第一篇:《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卫灿金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以下分几个专题,分别转录《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中所选的叶圣陶、张志公、朱绍禹、于漪、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所注页码均为原著页码。

一、卫灿金教授的有关论述:

1、关于语文的思维特征:“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却缺乏一种全面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多从语言的工具性方面看问题,忽视了它的思维特征和思维教育的功能以及人文教育的功能。”(自序,第3页)

2、怀特海论思维训练:“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着重号是原有的,引者注)。(转录于自序,第6页)

3、卫灿金对语文思维教育的三点认识:“第一,要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问题。”(第6页)“第二,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坚持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第8页)“第三,思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师自身思维教育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第16页)

4、关于语文学科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素质,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各科教学的思维培养发展起来的。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思维素质的培养上负有更重要的责任。这一是因为思维的主要凭借是语言,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总是具体表现为语言水平上的思维素质,而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教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如何进而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去思维、去创造、去表达、去交际的学科。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就是通过这种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得到发展的。可以这样说,在各门学科中,既教学生学习语言、又教学生学习思维,在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中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又发展学生的思维的学科就是语文学科。二是因为思维素质本身又具体包括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及平时所养成的思维习惯,语文学科思维教育这一综合性的特点又是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自序,第7页)

二、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

叶圣陶论思维教育有关文献

1、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作讲解工作,从跑进教室始,直到下课铃响,只是念一句讲一句。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因为他们一辈子要读书看报,必须单枪匹马,无所依傍才行,国文教师决不能一辈子伴着他们,给他们讲解书报。”(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卷,1941年发表,第87页。)

2、叶圣陶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人不能虚空无凭地想,必须凭着语言来想。文字的依据既是语言,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分不开来。”(《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2年发表,第383页)“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6年发表,第399页)“我惯常说这么一句话,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953年发表,第637页)

3、叶圣陶论思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57年发表,第692页)

4、叶圣陶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这是智育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里,必须有完备的语言课程,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语文学习》,1958年第8期)

5、叶圣陶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很注意语文课中的基本训练。基本训练确然要加强。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61年发表,第177页。)

6、叶圣陶论自主学习:“于此我欲进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2年发表,第720页。)“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第721页)

7、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4年发表,第733页。)“‘讲’字我不甚赞同,而以为须令学生自求得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5年发表,第739页)

8、叶圣陶论教学的提问:“教学的时候,似可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待他们真答不出,然后明白告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73年发表,第740页。)

9、叶圣陶论教师的引导:“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77年,第477页。)“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78年发表,第203页。)

10、叶圣陶论教师学习语言:“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关重要。思维要锻炼得经常有条有理,一步一步地想丝毫不乱,而且没有不相干的东西搀杂在里边,说出来的语言才是正确的有效的语言。试想想,如果无论什么级别、类别的学校里的教师全都经过锻炼,随时随地说的语言总是正确有效的,学生受到的感染将有多么深,受到的实益将有多么大。”(《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83年发表,第551页。)

11、叶圣陶最后论思维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因此,应当由学历深,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的人来教小学,担当这个为孩子们一辈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工作。”(叶至善等编:《叶圣陶散文乙集》,三联书店1984年版,1984年发表,第734页)

12、(2004/10/22于临汾)

三、张志公先生的有关论述:

张志公语文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张志公著、孟宪范编:《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1、张志公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于如何培养、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视它甚至压制它。”(《语文教学论集》,第148页,1963年发表。)

2、张志公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就是在训练思维;反过来看,不重视语言训练,实际上也就影响了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论集》,第66页,1978年发表。)

3、张志公论教师的引导:“高明的老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他们的讲解总是既有所启发而又留有余地。”(《语文教学论集》,第99页,1979年发表。)“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对这门课更加重视了,感到更有所得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第198页,1979年发表。)

4、张志公论语文学科的现代化:“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呢?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要现代化。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可能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有的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在格外突出了;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编选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决定内容,采取措施。古今中外共同一致的那些要求大家都会注意到,而后两种要求往往被忽视。研究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要着重考虑这两种要求。”(《张志公自选集》,第244页,1981年发表。)

5、张志公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就是阐述一些事理,举一些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想象、思考,这就是启发。所谓启发式,是教学用的一个术语,指的就是采取这种启发的办法进行教学,来代替完完全全由教师来讲,学生完完全全的被动的来听的这种方式。”(《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6、张志公论教师的讲:“满堂灌显然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说法。可是我们万万不能从这里得出来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的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讲可以是灌,也可以不是灌。”“不是灌的讲法,就是启发性的讲法。”“教师不讲是不行的,教师不能当哑巴,教师的本领,相当大的一部分就用在讲上,教师就是要讲的。”“只要讲的能够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那就不能叫灌。”(《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7、张志公论文学教育:“我很重视文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张志公自选集》,第297页,1994年。)

8、张志公论智力:“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张志公自选集》,第316页。)“能动地让已经储存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见解,新的成果,这才是智力。”(第317页)

9、张志公论智力与知识:“知识丰富,对于发展已有智力,开发潜在智力,起着极大的作用。智力不是凭空发展起来或开发出来的,它需要凭借一定的基础,其中知识就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谈到开发智力,绝不可忽视知识教学。同时,智力水平提高了,对原储备起来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加以运用,实现知识迁移,甚至有所突破,从已知到未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开发智力和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必要基础。绝不能抛弃正常的教学,另外设计一套特殊的办法来开发智力。”(《张志公自选集》,第319页。)

10、(2004/10/24于临汾)

四、朱绍禹先生的有关论述 朱绍禹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中学语文教育概说》,朱绍禹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语文教育序文集》,朱绍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学语文教材概观》,朱绍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语文教育文存》,朱绍禹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绍禹文存》,朱绍禹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朱绍禹论阅读与智力的关系:“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首先取决于阅读训练,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在发展智力方面之作用,并不低于数学课的计算训练。古今中外,恐怕很少有阅读能力低而智力高的人。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核心是思维,而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阅读正是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训练,任何谋求智力发展的意向和计划都是离不开阅读的。”(《语文教育文存》,第197页,1983年发表。)

2、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本质:“迄今为止,我们把语文教学看得有些简单了,而实际上,比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它之所以复杂,就因它不仅是语言训练,尤其是思维训练。”(《语文教育文存》,第209页,1984年发表。)

3、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法宝”:“其实,语文教师手里掌握着一个最好的法宝,只是大家还不把它当作宝,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个‘法宝’,就是思维训练。”“过去的文道之争,读写之争,讲练之争,争得很激烈,但这都没有争到节骨眼上。没有语言与思维争,正表明了语文教育观的不健全。不仅把语文科看作语言教育科,而且把它看成是思维训练科,才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现在应该好好研究,充分发挥思维训练的作用,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这是当今世界性的课题,学校的读、写教学也应进入新的时期。标志是:由记忆进入思维,由一般思维进入求异思维、横断思维、创造思维。”(《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上海教育》1985年第9期。)

4、朱绍禹论当今的语文教材:“如果以现代社会进程的需求来观察,它的缺陷虽说较少却较突出。举其荦荦大者,大概可以指出它的某种‘封闭性’和‘划一性’,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个性的不足,自然不会不和它的缺陷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这样的认识没有大错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教材的选编方面和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在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封闭性和划一性似尤为明显。”“当然,理解性思考是必要的,没有这一进程,就说不上是在阅读。但只有再进入评价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阶段,学生才可能从读者的地位(某种被动地位)上升到评论者和创造者的地位(主动地位)。”(《语文教育文存》,第88页,1986年发表。)

5、朱绍禹论中国语文教育的演变:“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字型教育。及至本世纪初,则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这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思维培养学·序》,1994年发表。)

6、朱绍禹论语文训练的中心:“语文训练当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朱绍禹文存》,第563页,1997年发表。)“重视思维训练,强调智能训练,应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采取的观点和态度。”(第564页)“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同时,把语文教学也引向思维教学之路,这可能已是一种潮流,至少在先觉者的认识上是这样,许许多多教师的实践也是这样。事实上,时至今日,任何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都必定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都必定要抛弃语言训练的单一性而驶向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的轨道。”(第564页)

7、朱绍禹论语文学科的本质观:“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语文科的目标有三:知识、能力、思想。思想目标虽属重要,但它不是设科的基本出发点,而知识和能力目标的主要内容,则是语言知识和逻辑知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知识能力二者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疑占有决定性地位。”“在语文科中,语言和思维往往二位一体,密不可分。”“当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极大的理论问题,在脑科学还未得到更高的发展之前,认清这一点是困难的。不过语文科中的问题,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问题,其着眼点在语言和思维的实际方面,而不是理论方面。”(《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6页。)

8、朱绍禹论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经过思考,去锻炼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十分重要。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得出结论,以至养成学生依赖的心理和习惯的教学方法,是把有价值的过程变成没有价值的了。依赖的心理和习惯,来源于不当的教学方法,理应由教师去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法》,第91页。)

9、朱绍禹论作文教学:“可以说,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四种教学活动中,是能够最有将地发展学生语言力和思考力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48页。)“纵观作文教学的历史,过去一向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得益不多,教师付出的劳动却很不少。”“实际教学效果表明,与其都由教师代劳,不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的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再思考、再加工,他们的印象深,理解透,收获大。因此,应该以指导学生批改为主,教师批改为辅。凡是学生能改的,教师不改,指导学生改;学生不能改,教师可以又改又批,仍然启发他们思考。”(《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95页)

10、朱绍禹论学生讨论:“在读文课中,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不仅是发展思考力的极有益的方法,也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实际上,学生在讨论方面可能受到的训练,远比单纯听讲和机械练习有价值得多。”“当然,也不要过于热衷于这种方法,如果常常占用较多时间,就会影响讲授和练习。”(《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26页。)

11、朱绍禹论自主学习:“从方法论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把有效的方法加以分类,而且在于强调指出这些方法的精神实质。这个实质就是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之积极思维,发挥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批判过去和现在都起支配作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提倡富于启发性的讲授、提问、讨论、研究、观察、练习和视听等教学方法,由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完成课题。这也就是把以死记硬背和过量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观转变为以指导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观。”(《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54页。)

12、朱绍禹论提问:“记忆性提问是必要的,它能促使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和基本事实。„„但提问主要应该是思考性提问,它能促进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考,它可引导学生自己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进而做出比较和评价。可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提问,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心理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64页。)

13、朱绍禹论优秀教师的特点:“其先进思想一般表现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中心的地位,着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进行发展独立思考、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少保守性和封闭性,而多进取性和开放性。”(《语文教育序文集》,第2页。)

14、朱禹禹论有成效的语文学习:“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必定是不独致力于言语能力的提高,还应从言语活动中发展人脑的思维功能。”(《语文教育序文休》,第27页。)

15、朱绍禹论语文学科:“我们总是说语文科是工具学科,其实所谓工具科目不过是个比喻的说法,并没直接回答语文科到底是什么。倒是说它是语言和思维学科,那才是确切、恰当不过的。”(《》)

16、朱绍禹论语文教材:“许多时候,学生只是自己阅读语文教材,就足以获得语言的和精神的营养。”(《中学语文教材概观》,第11页。)“语文教科书的现代化,不单意味着获得有关现实生活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还要使学生学习到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感受方法。”(第25页)“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史,其历史轨迹大致可以表述为:从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到现代的文字——语言型教育,再从文字——语言型教育到现当代的语言——思维型教育。未来的语文教材的类型,需要我们沿着这条轨迹去寻求。”(第40页)“依据语文教材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未来的语文教材应该是更具有现代性的语言——思维教材。这种教材的语言能力结构和思维能力结构应该更富效益;这种教材应使学生能更恰当更有力地运用语言,和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在未来,在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目标即使不比语言能力目标更显著,至少也要摆在同等地位。”(第41页)

17、(2004/10/24于临汾)

四、于漪先生的有关论述: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追求综合效应》,于漪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于漪著,《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在进行思考时,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思想无法表述,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因而,在进行能力训练时,须坚持语言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2页。)“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194页)

2、于漪论启发式教学:“要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把课上活。要善于点拨,点在问题的关键所在,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开学生的心窍。要善于开动学生思维的机器,让他们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一种误解是:教师一提问,学生举手如林,答得滔滔不绝,就是启发式。其实不然,课文有深浅,问题有难易,如果都像按电钮一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的实际。”(《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72页。)

3、于漪论课堂效率:“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不高要看学生在课内是否活跃,当然这不是形式主义的,按电钮式的活跃,而是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真正的活跃。做到这一点,在于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68页。)

4、于漪论课堂上的思考探究:“‘学而不思则罔。’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促进他们开动脑筋,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75页。)“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第195页)“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第195页)

5、于漪论探究:“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却有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逐步展开。教师激疑、生,要注意设置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而丧失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再说,教师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超过学生,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常常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这种火花是思维进入最佳状态的结晶,教师敏捷地抓住这些火花,把它在全班学生心中点燃,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效果会大大加强,可以说是拨亮一盏灯,照得通屋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7页。)

6、于漪论学习中的建构:“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知识小仓库里的知识,使其运转,发挥作用。学生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知识库存,即使是程度差的学生也是如此。温故而知新,启发他们运用旧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8页。)

7、于漪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绝不是包办代替,把学生抱着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门扉,使他们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进入求知的佳境;在于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能否主动地提出疑难问题,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又能否独立分析,并能否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于漪语文论集》,?)

8、于漪论听说训练:“一个学生练口,其他学生认真听着,讲者积极思维,力求把要介绍的内容说得清楚明白;听者同样积极思维,对讲的内容作出反映。这对发展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很有好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357页。)

9、于漪论作文中的讲评:“讲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极好时机,凭借学生自己的材料培养他们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学生有贴肉之感,效果有时比学范文还强。一篇好作文在其他学生身上可产生连锁反映。”(《于漪语文论集》,第502页。)“一堂讲评课选择几个学生未思之处逐层深入地进行点拨,不仅使课的容量充实,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灵敏度都进行了有益的训练。”(第521页)

10、于漪论教与学:“‘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为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吹氧鼓劲。”(《追求综合效应》,第71页。)

1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读、写、听、说只是语文能力的外部形式,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探索语文思维培育学》,《光明日报》1995年2月 23日。)

12、于漪论教育的最大可悲:“我教了一辈子学,深切感到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可悲的是把学生变成操练机器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架操练的”

五、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帕夫雷什中学》,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999年重印本)。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蔡汀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第10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50页)

2、苏霍姆林斯基论思考:“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给教师的建议》,第24页。)

3、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课:“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给教师的建议》,第99页。)

4、苏霍姆林斯基论词的教学:“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42页)

5、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素养:“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给教师的建议》第167页)

6、苏霍姆林斯基论思想自主:“我坚定地认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3年,得到一条信念: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创造自己的思想。”(《给教师的建议》)

7、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支柱:“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给教师的建议》第179页)

8、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与智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本句要加上着重号)”(《给教师的建议》第202页)“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第202页)“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第436页)

9、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疑问:“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揭示出能够引起他们的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的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思维的情感——意志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

10、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发展与教学技巧:“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

11、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自然:“为什么儿童的思想如此贫乏呢?我仔细地倾听和思考着儿童的言语,有一个信念逐渐地在我心中形成:这就是我们,教师们,没有教给儿童思考,我们从儿童入学最初几天起,就在他的眼前把通往周围自然界的迷人世界的大门关上了,于是,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他只能在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毫无色彩的句子。„„不,不应当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忘记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泉源——周围世界、自然界,我们强迫儿童死记硬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迟钝了。”“我开始把这种到自然界去上的课称为‘到活的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这种课逐渐地在目的上、儿童脑力劳动的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了。这首先是一种思维课。”“词——这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是任何别的东西不可取代的。自然界——这是思维取之不竭的泉源,是发展智力的学校。”(《给教师的建议》第453页)

12、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21页)

13、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生活背景:“消灭负担过重现象不能靠机械地缩减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而要靠学生智力生活的内容和性质,要靠丰富那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帕夫雷什中学》第294页)

14、苏霍姆林斯基论死记硬背:“做到使学生不通过专门的背诵就牢牢记住规则(定义、结论)——这是教学技艺的一个很宝贵的特征。我们根本不允许在低年级死记规则,同样也不允许用询问规则表述法的方式检查知识。”“有时还让学生把他没有理解的那种表述法从脑子里抛弃掉,忘掉,一切都重新开始——深入思考实例和现象的本质。”(《帕夫雷什中学》第308页)

15、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的学习:“作为劳动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人愿意动脑筋,有一种想进行思考,想完成其中有许多困难的智力任务的愿望和志向。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中充满着对自己的力量的乐观的信心和自尊感,这正是一个人能享有的东西——脑力劳动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01页)

16、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人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和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的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实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19页)“我们认为,使脑力劳动带有研究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研究、对比,竭力在改造自然界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第121页)“只有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儿童才能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劳动,而自己则是一名劳动者。”(第616页)

17、苏霍姆林斯基论观察与思考:“让儿童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又在思考的同时观察——这是使儿童表现其天才的极为重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28页)

18、苏霍姆林斯基论语言与思维:“青年人的积极思维是与语言的发展分不开的。学生到这一年龄时,不仅意识到明确无误的语言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努力做到彻底、深刻地分析思维目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473页)

19、苏霍姆林斯基论创造能力:“学生的学习首先是一种智力劳动。由于这种智力劳动,学生才能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获得知识和实践技巧。如果在智力教育中不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智力放在首位,那么实质上也就停顿了个人和集体的智力活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642页)“要把一个儿童能说出自己的(自己的三个字要加着重号)词汇的那一瞬间,当做教育活动中的最重大的创造性的发现。就在这一瞬间,这个儿童又向自己智力发展的阶梯登上了一级。”(第663页)

20、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的重要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吧。思维是最复杂的劳动。学校里给予你知识,是为了使你学会去猎取新知识。要活在有思维的世界中,要理解思想。凡是不愿思想的人,归根结底会丧失理解。”(《苏霍姆林斯基选集》2卷第336页)“根据思考的需要,青少年应当加倍地去阅读,要大于教科书向他所提出的阅读要求,这就是我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第336页)“对于感情,形象地说,是需要丰富的食粮的,这种食粮就只能是思维和思想。没有思维、思考、思想,感情会变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第445页)

21、苏霍姆林斯基论问题与思考:“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69页)

22、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思考:“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思维的人,就要求您带着思维去接近他们,用您童心未泯的好奇心,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作为思想者的自豪感去感染他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739页)“学生要做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真正的学校应是积极思维的王国。”“好奇、探索和求知的火种就在每个少年的心中,只待教师用思维之火去点燃。思维之本,就是教师点燃的好学之火。能够担当向儿童展示思维之美妙绚丽角色者,惟有教师。”(第829页)

第二篇: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点滴

魏书生:1950年出生,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教育局长、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43项社会兼职。28岁起到中学任教至今,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1981年)、省劳动模范(1982年)、特等劳动模范(1984、1987年)、特级教师(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全国劳动模范(1988年)、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全国十大德育标兵……等几十种最高级别荣誉称号。著名语言专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6年便指出:魏书生“是个教育家”,但他“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一.课堂教学十条要求: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2.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3.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5.学生动笔练别少于10分钟。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9.下课后的课间10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类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减少。

二.要求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1.每天都要做家务,至少一分钟。2.每天写一分钟日记,至少写一分钟。3.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4.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5.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7.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三.培养学生八个好习惯。1.定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质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三种教学方法: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是其二。“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学导式学学法是其三。“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

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学习方法:

一、引发动力 :1.明确目的 2.激发兴趣 3.磨炼意志

二、发展智力 :1.培养注意力 2.训练记忆力 3.发展思维力

三、掌握技术 :1.计划预习的技术2.听课巩固的技术 3.复习检测的技术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教育思想:1.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适当交替。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行。

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进行十年制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从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而在他毕业时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因为他在十年过程中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生活,精神生活是空虚的,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好生活准备,特别是没有劳动情感,这无论从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来说,还是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体的五育任务。在论述五育时,既强调了各育的“相对独立职能”,又阐明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论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他从智育的基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发展的总任务。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或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反对把教育看成与学习和教养相隔绝的东西,他说:“训练和教养能够形成各种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可见,他是教学、教育和教养的统一论著。

关于教学—发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

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装有“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教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此外,他还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2.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年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课。他说:“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如果今天去区里开会,明天就得补上,听四节课„„如果我在一年中没有听过一位教师的至少15至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校长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动和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研究儿童,定期举办了研讨会,就某个学生的情况实行教育会诊。他本人亲自搞调查,作记录,深入研究了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试办了一个6岁入学的预备班“快乐学校”,从预备班到一年级,再连续跟到十年级,一直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认为这是一非常实际又迫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学过程逻辑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技能体系”听、说、读、写12项基本功。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他说:“教师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他对学校里的每一名教师都了如指掌,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素养,包括: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培养和工作激情。三者不可偏废。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因此,被人尊称为“教师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学年总结。他把总结工作这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当作把握教育规律的一个重要环节。反对校长自己不动手而分派别人东拼西凑,然后加以“剪辑”的做法,也反对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到年末临时搞突击的做法。提倡校长亲自动手,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整理,不断分析研究,直到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他认为,总结不应刻板公式化,年复一年一个模式,好的总结应该既是全体教师一年创造性劳动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鉴。

主要作品: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 《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怎样

培养真正的人》《我把心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艺术》《致女儿的信》。简要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

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他敢公开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发动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20世纪30至40年代直至凯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循循善诱: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他把运用民间童话故事作为自己在学校教育的方法之一,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从他运用这一方法的众多教育实例中撷取的一个片断。

那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考虑到所带东西较多,其中一个学生建议,两个人结成一对,有的东西可以合用,这样可以减轻旅途负担。建议受到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的赞扬,孩子们开始自由组合,呈现一片欢乐的场面。大家都有了对子,惟独平时自以为是而妄自尊大的学生安德烈卡没有对子,他在一边哭泣着。苏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边,问明情况,知道是同学都不愿和他组合成对。这孩子委屈地认为,是同伴们嫉妒他。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便直截了当地对安德烈卡说:“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难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觉。你迫使自己去感觉,那你就会以另一种目光看你的同学、去看人。如果你老是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成一个最孤立的人„„”“但是,实际上我就是在解题上比谁都强,并比谁都快地背会诗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说:‘好样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学习了,现在就懂了„„’我比谁都懂得多,这难道是我的错?”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能用什么语言再去解释呢?说教显然对这个孩子没有多大效果。他思索着如何对这位男孩子进行解释,才能让他懂得、认识并相信„„

“安德烈卡,咱们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这件事十分相似,愿意听吗?”安德烈卡点点头。他们来到大橡树的树荫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菊花和葱头”的故事。“在一个农村老大娘的住处旁,长着一株菊花。菊花老是沾沾自喜:‘你们瞧,我多美啊!在这地方我是最美的。’在菊花旁边长着一棵葱头,一颗普普通通的葱头。夏末,葱头熟了。绿色的茎叶蔫了,葱头散发出辛辣的气味。菊花扇动鼻子。‘呸,你发出一股多难闻的味道呀!’它对邻居说道。‘我真感到奇怪,人们干吗要种这种植物呢?想必是为了薰跳蚤„„’葱头没有作声,它把自己视为灰姑娘。这时,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朝菊花走去。菊花屏住了呼吸。她想:大娘马上就会说,她的花多美啊。菊花由于心满意足,已经感到有点飘飘然了。大娘走近菊花却弯腰拔起了葱头。大娘端详着葱头,惊呼了一声:‘多好看的葱头啊!’ 菊花感到困惑了:难道葱头会被认为是好看的吗?”听完了这个故事,安德烈卡眼泪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好像悟出了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周边的人。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这种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并从类比中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第三篇:幼儿教育学外国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卢梭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著有《忏悔录》、《爱弥儿》等书,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卢梭是西方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开一代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教育。他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中发现儿童,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

2、感官教育。他认为应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让儿童多摸、多看、多嗅、多接触外界事物,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知识,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3、性教育。他反对在性的问题上一味欺骗儿童的做法,强调应使儿童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精力有发泄的出路。

4、德育。他是一位性善论者,提出“天赋良心说”,主张“博爱”,认为道德教育应经历“自爱”——“爱亲近的人”——“爱全人类”三个情感阶段。

5、“自然后果律”。他主张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

福禄贝尔(也译成福禄培尔)

德国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福禄培尔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主体。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养万物统一的人生观。基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为了实现以上教育目的和任务,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

1、体育卫生。他既重视对儿童的体育活动和锻炼,也要求向儿童传递一些知识,养成必要的卫生习惯。

2、游戏活动。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

3、恩物。这是他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球体、圆柱体、立方体、三角体等为幼儿设计制造的一套玩具。

4、语言。包括说话、听讲故事、叙述小说、学习文法和文字等。

5、手工。具体包括排列积木、折叠纸等。

6、绘画和颜色辨别。他让儿童在由横线、直线构成的空白图形中填充作画,而颜色主要用来训练儿童的视觉与和谐感。

7、自然科学常识。他重视对儿童进行自然常识方面的教育,主张让儿童在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学到自然知识、科学常识等等。

在课程教学中,他主要强调了三种教育方法:

1、让儿童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

2、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3、充分利用恩物,让儿童在操作中获得发展。

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福禄培尔 赫伯特·斯宾塞

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教育的倡导者,其代表作为《教育论》。

在教育史上,斯宾塞以哲学和社会学为基础来论证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各国实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该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使教育伟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就课程而言,他认为课程应符合知识的实用价值、比较价值、训练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标准,并据此提出了一个以科学为中心的门类繁多的课程体系:

1、为完成“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需要学习生理学、卫生学等。

2、为完成“准备间接保存在自己的教育”,除了必学读、写、算之外,还需要开设逻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

3、为了准备从事抚养和教育后代的生活,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外,还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

4、为完成“准备做公民的教育”,要开设历史学等。

5、为完成“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要开设美术、音乐、诗歌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了“自然教学”的问题,认为在教学中要找出儿童能力自然发展的次序,据以供给所需的知识,同时注意给儿童提供练习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各种教学的实践,在学习一定的知识、技巧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赫伯特·斯宾塞

维果斯基

苏联早期卓越的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著有《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学龄前期的教学与发展》《思维和语言》等书。

维果斯基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始自儿童出生之日,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以儿童一定的成就作为基础。为此,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必须确定儿童现在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使教学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他还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理论,认为儿童只有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才能使学习某一学科成为可能,但是如果超过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则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充分利用儿童学习的最佳期。

教学必须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是通过经验而确立,并多次验证过的不可争辩的事实。

——维果斯基 玛利亚·蒙台梭利

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著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等书。

蒙台梭利博士于1907年在意大利创办了“儿童之家”,用来研究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她认为教育过程应是儿童在适应环境中的“自我教育”和“自动学习”,应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儿童能够自由表现和自由发展;她认为纪律对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应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让儿童在“工作”中形成纪律。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蒙台梭利博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实际生活练习实验,包括清洁、秩序和安静练习、日常活动中的实际生活练习、园艺活动和制陶作业。

2、感觉教育实验,儿童之家设计了具有“自我纠正”性能和系统性的感官教具,并将各项感官循序渐进地独立训练。

3、读、写、算教育实验,儿童之家运用简单的字母教具让儿童进行练习,使视觉、触觉、听觉和发音结合起来,并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帮助幼儿练习计数。

4、新型教师的培养实验,儿童之家要培养会使用仪器、“进行实验”的教师,其应能积极观察儿童,随时准备着指导儿童的工作。

以这些实验为基础,蒙台梭利博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主要有:

1、以儿童为中心:她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她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征,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她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5、混龄教育:她主张让1岁到6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的身心自然发展。

——蒙台梭利

张宗麟

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是我国第一位当幼稚园老师的男性大学生,为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提出“明日的幼稚教育必定是普及的”“必定是‘教’与‘养’并重”“必定与家庭沟通”等9点设想。并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提出了实施社会活动的七条原则:一是要把学校生活和社会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二是个别学习而能互助合作;三是“朋友制”的师生关系;四是成功与有效;五是继续不断地练习;六是兴趣与目的;七是交替反应。

张宗麟先生非常重视幼稚园课程,他认为“幼稚园的课程应是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应是“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其内容应来源于:

1、儿童自发的各种活动。

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

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产生的活动。

4、人类流传下来的经验,合于儿童需要的部分。

张宗麟先生还非常重视幼稚园教师的培养,认为幼稚园教师的任务实际上重于小学教师,提出了“中国急需有富于国家精神的幼稚园教师,所以急需设立完美的、富于研究试验精神的幼稚师范”。

教育之第一义为谋儿童之健康,若徒有知识增进而身体不健康,是畸形的教育。

——张宗麟

苏霍姆利斯基

是前苏联最有名望和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教育专著。

苏霍姆林斯基从德、智、体等方面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关于德育,他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需要;他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提出“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认为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没有“差生”,只有“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关于智育,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并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

就教学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教学发展的统一论。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因此,他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为“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约翰·杜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就教育本质而言,杜威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他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2、“学校即社会”,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

就教学论而言,杜威一是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他还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这就使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二是论述了“思维与教学”的关系,他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学校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景。由“思维五步”出发,他提出了“教学五步”:

1、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

2、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

3、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

4、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

5、儿童自己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心理化的教材是有兴趣的——这就是把教材放在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之中,以便它分享生活的价值。

——约翰·杜威

陈鹤琴

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先驱、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

陈鹤琴先生认为,要挽救病弱的中国,必须从教育人做起,而儿童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儿童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幼稚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幼儿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因此必须“从小教起、从小教好”,呼吁全社会都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抨击“全盘洋化”,疾呼“幼稚教育抄袭西洋,不切合中华民族性,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使中国儿童适应。”他决心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中国化、科学化、民主化、大众化的现代幼教之路。

陈鹤琴先生指出,要使儿童教育科学化,首先要正确了解儿童,正确对待和教育儿童。他的儿童观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这表现在对儿童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充分体现了民主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是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富有潜力和创造力,只要善于引导都可以成才;儿童应该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和幸福。他把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作为弃旧立新、改革教育的突破口。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庭教育、幼儿教育,为教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了儿童。

——陈鹤琴

罗里斯·马拉古兹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领导者。二战结束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市民学校的创建活动之中,1952年在罗马国家研究中心攻读心理学,后回到瑞吉欧参加心理康复服务和学校教学工作。从1993年瑞吉欧第一所“鲁滨逊”幼儿园诞生起,马拉古兹先生一直致力于幼教研究工作。他的杰出贡献,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赏。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

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

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和发现.

一百个世界,去发明.

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一百再一百)

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学校与文明,使他的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

不需用手思考,不需用头脑行事,只需听不许说,不必带着快乐来理解.

爱和惊喜,只属于复活节和圣诞节.

他们催促孩子

去发现已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个,他们告诉孩子:

游戏与工作

现实与幻想

科学与想象

天空与大地

理智与梦想

这些事

都是水火不容的. 总之,他们告诉孩子;

没有一百存在,然而,孩子则说:

不,其实真的有一百!张雪门

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与陈鹤琴先生并称为“南陈北张”。张雪门先生主张以发展儿童个性和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他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研究幼稚教育,主要致力于幼稚园课程的研究,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

就课程的本质而言,他认为:

1、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是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2、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就课程的来源而言,他认为课程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1、儿童自发活动。

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的活动。

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的活动。

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就课程的编制而言,他认为应注意三点:

1、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整个的。

2、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需求,编制课程时,不能忽视社会的需求,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园的课程,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张雪门名言选萃

1、从行动中所得知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驾驭环境的能力。

2、好多人以为课程就是知识,甚至于将课程当作了书本上的知识看待。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等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换一句话来说,课程是适应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

3、课程的来源是出于人类的经验。可是儿童的经验,决不是成人的经验;儿童的生活,又决不是成人的生活;而儿童的社会,也决不是成人的社会。

4、教材和方法是分不开的一件事,实不是两件事。没有教材就没有方法;没有方法,也就得不到教材。方法,本来就是从教材上产生,并不是离开了教材,另有方法。

5、人类生长的历程,并不是一步能够跨过的;所谓历程,就含有一步进一步的意思。教师所应注意的,儿童现在究竟发展到哪一步,就从哪一步起开始引导,使他一步进一步地学习,也就是使他一步进一步地生长。

6、一个人的生长,本来是一种活动,除活动以外,更没有别的种种。但是人类的生活,是团体的生活,是社会的生活。幼稚园是社会生活的小团体,于是对于事物的活动,常附带有对己对人的两种关系。

7、“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种课程应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第四篇: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简介

一、陶行知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育才学校择优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校内不仅教学生文化课,还努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陶行知又派学生戴爱莲等人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学习《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在校内组织演出。他还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师生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农场。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果,我没有更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的教育观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反思:今天的教师如果还不敢放手发动学生去“学”,还在孜孜不倦地“以教为中心”,不妨回到陶行知那儿找寻力量,“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提出“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以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

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以“沟通文理,废科设系”为原则设置学科;采取“选科制”的教学制度和教授治校的行政管理方式。

蔡元培的教育智慧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北京大学根据这一原则对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和整顿,一方面延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一方面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梁漱溟投考北大落选,但对佛学有独到见解,引起学术界注意,为蔡元培所赏识,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哲学教席。

蔡元培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上任伊始,他即告诫学生要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针对北大缺乏高尚的娱乐和自发的组织,学生不得不于学校以外寻求不正当消遣的情况,他倡导成立了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对于教师,蔡元培历来以学识为重,认为个人的品行应由自己负责,学校不宜多加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坚决解聘。

蔡元培的教育观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我们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于对学生的掌控与钳制,热衷于替代、包办学生的一切,这甚至已经成为教师的“集体无意识”。蔡元培所提出的“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或许可以纠正我们原有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可以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三、陈鹤琴

提出“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现代中国人”包含5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提出五指教学法,主张幼儿教育如同手指与手掌,应当涵盖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5种其本项目,手指与手掌骨肉相连不能单独而存,要注意教材的连贯性及整体性。

此外,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

陈鹤琴的教育智慧

一天,陈鹤琴询问一个小女孩:“小朋友,你见过小松鼠吗?”她说:“看见过的。”“小松鼠有多大呢?”女孩双手比画了一下,两寸多的样子。陈鹤琴追问:“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女孩说:“在书上。”

陈鹤琴发现这样的幼儿园根本就不适合儿童,于是他在家里办起了幼儿园,这就是著名的“鼓楼幼稚园”,第一批孩子只有12个人。

陈鹤琴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尽量满足他们的天性,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工作”,亲自购置和制作玩具,开创性地把木偶戏引入儿童教育。鼓楼幼稚园从一开始就立意冲破旧式幼教制度的束缚,是现代中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的试验田。

陈鹤琴一生的志向,就是让全国儿童都能身心健康,都能享受教育。儿童健康是幼儿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应带领幼儿多到户外活动,让儿童在接触自然中学到各种经验。在户外劳动时,陈鹤琴自封为“老狮子”,并亲切地称其他教师为“大狮子”,儿童是“小狮子”,打破了师幼界限。通过共同劳动,“老狮子”、“大狮子”与“小狮子”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陈鹤琴认为,溺爱与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法只能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为此,他常常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跌打滚爬,操拳练武,或者领着孩子摸鱼虾、螺蛳,捡卵石,让孩子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生长。

陈鹤琴的教育观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

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我们反思:不知从何时开始,溺爱与专制成了我们对待儿童的两大“法宝”,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在乐此不疲地实践着。但这样真的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吗?在陈鹤琴的眼里,让儿童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生长,才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才是真正满足儿童的发展要求。

四、晏阳初

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教育智慧

“五四”运动之后,晏阳初回到中国。与朱其慧、陶行知等人创建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任总干事。先在长沙、烟台等地进行城市平民识字教育实验。1926年之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选取河北定县作为“社会改造实验室”,进行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实验。试图通过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医治中国社会的“愚、穷、弱、私”四大病症,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本土化,以及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行探索。

他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回到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中间去。并身体力行,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转化为文化启蒙、科学启蒙、民主启蒙与个体意识启蒙的具体实践。在他的倡导下,一大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学有所成的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纷纷舍弃了城市中待遇优厚的职位与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携妻将雏,来到乡间,开始了乡村建设的实验,掀起了现代史上著名的“博士下乡”运动。

“定县实验”前后达10年之久,创造了乡村平民学校、生计巡回训练实验学校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形式。他们还编制了不同程度不同对象使用的字表、词表、简化汉字,以及各种类型与不同程度的平民千字课本(城市平民、农民、士兵与初级、高级等)、历史图说、国族精神讲话等一系列平民教材。从教育入手,对农业生产、农村卫生、保健、社区组织、县政改革进行了一揽子实验。总结出教育、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补以及农村教育基础化、经济化、普遍化等一系列经验。

观点

知识分子到乡村去,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要虚心向农民学习,“给农民作学徒”。

要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在同他们广泛深入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训育”,而是“到乡间来求知道”,“努力在农村作学徒”。

反思: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一个整体。他提出的“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其实就是系统改造社会的良方。可惜,今天的教育依然偏“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之弊如何解,多看看晏阳初,或许就可迎刃而解。

梅贻琦主张通才教育,他认为“通才教育”是一种以中国古代儒家“大学”教育思想为基础,博采近代中外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粹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思想体系。大学阶段的直接培养目标应该是“通才”,不应该也不可能负担起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才”的任务。这种任务应该由其他教育机构来承担。而大学应着眼于为学生们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训练。

倡导学术自由,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强调教师的楷模作用,对学生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

教育智慧

梅贻琦任清华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清华大学教授会由所有教授、副教授组成,其权限包括:审议改进教学及研究事业以及学风的方案;学生成绩的审核与学位的授予;从教授中推荐各院院长及教务长。教授会由校长召集和主持,但教授会成员也可以自行建议集会。

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召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又破格将一位系资料员转升为助教,而且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破格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去“访问研究”;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被聘为教授,上述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在国外发表论文。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就可以休假一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如云,共开出1600门课程,且各人学术及兴趣爱好迥异,互为印证。

梅贻琦特别强调教师的楷模作用,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

观点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反思:“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难道不是言传身教最生动的诠释吗?作为教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要将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学生,因为对学生来说,我们就是“楷模”。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

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大胆的革新者,早在1904年教家馆时,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束缚。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

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道: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

倡导“公”“能”教育,即熔社会教育与个人教育于一炉的教育,寓教育于生活及课外活动之中。

教育智慧

张伯苓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要求很严格。他认为“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他把人格的培养归纳为五个方面:(1)立志,(2)敦品,(3)勤勉,(4)虚心,(5)诚意。他亲自抓这方面的教育工作。每逢周三的“修身课”,总是邀请校外专家名流,或者自己对学生作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授,宣传为人做事和处世治学之道,他曾不厌其烦地带着一把筷子登上讲台,向同学们做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百折不断的演示,说明“分则弱,合则强”的道理。从而强调团结可以拯救危难中的中华民族之真谛。他的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言简意赅,在许多年轻人的灵魂深处,星火般地撒下救国图强的种子。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张伯苓专门在校门的一侧设整容镜。镜子上刻着严修书写的“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使学生出入校门有所警诫。

为了禁止学生吸烟,他曾带头折断自己的烟杆,并当众销毁所存的吕宋烟,终其一生不再吸烟。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博得广大师生的尊敬,这种榜样的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强健学生的身体,他十分注意体育教育的普及,在南开学校的各年级均设体育课,每周两小时,他有时亲自带领学生踢足球或参加比赛。

为了使学生在校的时候就能了解社会的组织,南开的学生每年都有参观考察的活动。

为了培养民主政治的基础,学校里更特别注重学生们对集会组织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他从不肯为他们轻易地写一封谋事的介绍信。

观点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华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

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无论学校与社会,必须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

大家不要你赖我我赖你,自己要负些责任,国家的事情我有份责任,你不要指责这个指责那个,你指责你自己,你尽责任了没有?大家都说中国有我,中国就有办法了。

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

反思:今天的人们,言必谈素质教育,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大家未必真正明白。在当年的南开系列学校里,“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张伯苓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或许有助于我们读懂何为素质教育。

七、叶圣陶

教是为了不教。

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

教育智慧

叶圣陶做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一贯如此。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

叶至善在回忆其父指导他们练习写作时说:“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错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说是父亲改,实际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我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子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

叶圣陶曾应某大学聘请,担任教授。本来他在大学教书并非第一次,又是很有名气的作家,而且在各大书局掌握过文柄,他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上几大行。可是叶老到校后,在经历栏中只写了4个字,“小学教师”。

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和作家,但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当年小学一共1~2次升级考试,他竟有4次不及格,别人只需读6年的小学,他竟不得不读了8年。奇怪的是,被人称作大文学家、大教育家的叶圣陶,从未因此焦虑。在叶至善的印象中,父亲从不逼着他考个好分数,也从不强迫他将来一定要上大学。父亲对他实施的似乎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教育。

观点

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

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

反思: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叶圣陶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然而今天的一些人,依然是在灌输,而不是给予方法。有时,教育不需要很多“创新”,而是去实践,实践那些朴素的教育理念。

八、经亨颐

经亨颐以西方教育的视角观察中国教育,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铸型教育”,即教育目标只顾眼前、教育原则固步不前、教育手段千篇一律、教育方法一成不变、教育对象不分差别。针对这些弊端,他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即“以社会教育个人,以个人教育社会”。

他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校训,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并实施学生自治、教学自主,大力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

教育智慧

经亨颐把自己的教育思路称为“纯正教育”、“人格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他认为,学校应纪律严明、学风鼎盛,且应常举办远足、运动会和文艺活动。在课程上,经亨颐认为图画与国文两科“最合人格教育之本旨”。所以经亨颐在浙江一师任校长期间,亲自给学生上课。每周他会为每个班级讲授“修身”课程。

在授课之外,经亨颐同样重视活动中的“修身”。1913年,浙江一师成立了“校友会”。成立校友会的第一个目的是弥补教室里教授智识之不足,使学生活泼、热情,使校风振作、清新,也使教师得以考察学生的个性。第二个目的是“联络感情、敦笃友谊”。校友会的会员包括本校全体教职员和全体学生,校友会设有文艺、运动等部门,定期组织演讲、文艺、运动会、远足会等活动。各部门部长由教师担任,学生任干事。另创办《校友会志》,刊登校友会的讯息和学生作品。

经亨颐倡导学生自治、教学自主的教育思想,并为学生写下自治歌:

不知人生,哪知自治?自然淘汰误至斯。

禽兽草木无理性,山川风月无意志。

教育为何治何为?理性意志各自制。

经亨颐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尚之品性”,反对那些“因循敷衍,全无理想,以教育为生计之方便,以学校为栖身之传舍”的庸碌之辈。1908年,正在东京高师读本科一年级的经亨颐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王廷扬的盛情邀请,特意休学一年,担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来到学校后,经亨颐发现学校的教师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新式教师,也有些是通过关系进来的,且只能教国文,如此一来,学校文学教员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有一位国文教员是抚台大人介绍来的,却在国文课上写错字,胡乱解释。学生来告状,经亨颐到教室查看后,顾不得抚台的面子,立刻解聘了那位教员。

观点

教育不以外力的改变而更改自己的本性

教育永恒的使命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养成学生的人格。

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

反思:教育目标只顾眼前、教育原则固步不前、教育手段千篇一律、教育方法一成不变、教育对象不分差别„„经亨颐当年所面对的那些棘手问题,今天的我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让我们沉下心来,阅读经亨颐,阅读当年的春晖中学,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九、黄炎培

19l3年,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认为小学普通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需要加以改良;1917年,针对当时学生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开始倡导职业教育;1926年,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认为职业教育只有冲破旧教育论的狭隘圈子,主动与社会保持沟通与联系,努力体现社会性的特点和社会化的作用,才可能最终形成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

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教育智慧

1920年,美国哲学大师杜威博士应邀来华,黄炎培邀杜威在上海举行讲座。活动中,黄炎培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字,每百名中学毕业生中,升学的有多少、失业的有多少,数字翔实、有理有据,说明了传统教育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台下听众中就有毛泽东。这场讲演给27岁的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25年后在延安机场,毛泽东迎接来访的黄炎培,握着黄的手说:“我们20多年不见了!”黄炎培疑惑不解,毛讲述了1920年这段往事。

黄炎培认为“要救中国,只有到处办学堂”,“教育为救国唯一方法”。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在江苏省教育司长任上,拟定了《江苏教育行政五年计划书》,其中不但规划了各县小学、师范学校、中学、农校、工校的校数和办学地点,而且还有关于大学、留学生、图书馆、博物馆的设立。

黄炎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对子女循循善诱的好父亲。

一天,他故意把鸡毛掸子扔在地上,然后走出门来,喊道:“孩子们,赶快上楼来,爸爸有事找你们。”孩子们听到后急忙去找父亲,经过鸡毛掸子边时,孩子们有的绕过去,有的迈过去,有的干脆直接把它踢到一边,而黄炎培的妻子经过时却顺手捡起并放回原处。等孩子都来到他身边时,他问孩子们“刚才的鸡毛掸子在哪里”,“在屋地上。”孩子们答道。“是谁把它捡起来的?”“妈妈。”“为什么你们就不知道捡起来呢?”孩子们答不上来了。他用孩子母亲的行为告诉他们,“要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不能事事依赖大人,要学会自己料理生活,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情”。

观点

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

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众的义务。

教育者,教之育之使备人生处世不可少之件而已。人不能舍此家庭绝此社会也,则亦教之育之,俾处家庭间社会间于己具有自立之能力,于人能为适宜之应付而已。

反思:尽管已经过了近百年,但黄炎培当年所面对的“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等问题仍困扰着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其实,黄炎培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我们为何就不能遵循呢?

48位世界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也许纯属巧合,苏格拉底的母亲恰恰就是一位接生婆。苏格拉底算是子承母业,母子俩共同做着助产的工作而乐此不疲。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

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7岁前的教育以体育为主,要及时地引导儿童做些适宜于肢体发育的各种活动。儿童自幼养成耐寒的习性,很有必要;儿童习惯于寒冷,不仅可以促进其体格健壮,而且可为其长大成人后的从军入伍作准备。至于儿童的啼哭,则不必禁止,啼哭时扩张肺部,有助于身体的发育。5岁前不可教儿童任何功课,以免妨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5岁前的儿童主要活动是游戏和听故事。“儿童游戏要既不流于卑鄙,又不致劳累,也不内涵柔靡的情调”。故事应由负责儿童教育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游戏和所讲的故事,最好能与将来的工作相联系,是将来应从事的工作的简单模仿。儿童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不要使儿童听狠亵的语言,更木能让他们讲狠亵的语言,一旦轻率地口出恶言,离恶行也就不远了。同样,也不要允许他们看狠亵的图画或戏剧表演。人们对最初接触的事物往往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在幼时,务使其隔离任何下流的事物,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儒目染。”从5岁到7岁这个年龄时期,儿童可以旁观人们正在从事的他们将来将要从事的工作。

根据亚里土多德的学制,要使儿童从7岁起便就学于“体育教师和竞技教师”。体育的任务是帮助增进健康和“增进战斗力量”。为使体育能发挥效用,应采取一种合适的方针。当时,有的希腊城邦以培养运动员的办法去训练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亚里土多德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方针,因为少年儿童过度地锻炼会留下恶果,儿童的体质经过长期的剧烈运动将受到损伤。一些在儿童期参加竞赛而得到优异成绩者,到了成年仍能在竞技中得奖者至多只有两三例而已。所以在17岁以前,儿童的体育规程只能是一些“轻便体操”。同时,体育教师应训练儿童身体养成正常的习惯。竞技教师只能教给儿童以轻巧的武艺,如弓箭、弹丸之类,使其初步得到军事技术的训练。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斯巴达人所采取的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严酷训练的方针。斯巴达人用野蛮的措施培训儿童勇敢的品德,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勇敢是与凶猛不同的。“凡属最凶猛的往往未必是真正的勇敢”,例如在兽类中,真正勇敢的如雄狮,其性情往往是比较温和的。那些以掠夺为能事的匪徒以及那些吃人的生番,他们并无真正的勇敢和美德。只有那些能正视危难,临危不惧,威武不屈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3.伊索克拉底

伊索克拉底(公元前436前338)是古希腊修辞学家。他出身于雅典富裕奴隶主的家庭,是智者派高尔吉和普罗塔哥拉的学生,有时跟苏格拉底学习,以撰写法庭诉讼的演说词为职业。公元前392年,他在雅典吕克系附近创设第一所修辞学校,这是古代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学生来自希腊世界的各个部分。在他的教导下,许多学生成为政治家、哲学家,因此他被称为古代最成功的专业教师。

伊索克拉底认为雄辩是德行和智慧的产物。他自己也不只是一个具有单纯技巧的修辞学家,他要求把修辞和演说提高到真正艺术的水平,而认为华丽的辞藻对于个人的美德和国家的正义只能起着衬托的作用。为培养演说家,他提出了广泛的课程,特别强调语言和文学在高等学校中的重要意义,他帮助哲学家们使雅典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学中心。

伊索克拉底现存的著作有多篇,主要是一些政治演说和法庭的辩论。4.西赛罗

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而且是一位才干超群的政治活动家,他对于古代罗马的教育有着重要贡献。他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雄辩术》一书,是古代有关雄辩教育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西赛罗的家庭属于骑上阶层,家道富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先后在著名的修辞学家、法学家以及斯多葛派哲学家所办的学校受教育。青年时期,按照传统习惯,他接受过军事训练,服过兵役,最后按当时的教育传统到雅典的哲学学校游学两年。他受完教育以后,便从事律师工作,不久便步入政界,凭其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天才以及纵横掉阁的政治手腕和阴谋诡计,而步步高升,公元前64年,在竞选运动中,击败了著名的民主派首领卡提柯那,而当选为执政官,登上了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在政治斗争中,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死守共和制不放,当共和制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时,西赛罗本人也就成了它的殉葬品。罗马三头专政清洗反对专政的元老院时,西赛罗逃亡未遂而被害。

雄辩术起源于希腊。罗马的共和时期,雄辩术在政治生活中曾起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争取民众,击败政敌的重要工具。到了共和末期,它的重要性逐渐消亡,随着帝制的建立,雄辩术也就逐步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但是却在另一种含义下,继续为帝国效劳,成了有教养的罗马人的标志或代名词。

西赛罗生活的年代正是这个时期。西赛罗的雄辩家教育的理论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丰富了雄辩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理论意义。他的培养雄辩家教育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话点。西塞罗认为,在培养雄辩家的方法中,练习应占重要地位,练习是培养雄辩家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他强调,练习是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效果的最重要的方法。西塞罗指出,练习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练习法是模拟演说。这种方法是指,先确定一个与在讲坛上讲演类似的论题,然后对讲题作充分的、深思熟虑的准备,最后发表演说。

按照西塞罗的意见,在各种练习中,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写作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演说词要求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得体,富有韵律。这些只有通过演说词的写作练习才能得到。写作的练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不可能得到明显的效果。这是西塞罗本人从几十年的亲身实践中得到的一条经验。5.昆体良

昆体良(公元35—95)生于西班牙北部,先在罗马受教育,然后回西班牙当教师,公元68年应召到罗马,由罗马皇帝授予他罗马帝国第一个修辞学教授职位。公元90年昆体良当罗马皇室两个贵族儿童的教师。著作有《演说术原理》,约成于公元96年,后失落,于1416年重新发现。

昆体良在《演说术原理》一书中,不仅反映了公元前后二百年间罗马学校教育的实际,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培养演说家的教育思想。他与西塞罗一样,认为一个理想的演说家,首先必须是一个良善的人,道德的生活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得多。他对于教育事业怀有很大的信心,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天赋的素质在学习上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抱怨只有少数人有能力可以接受教育,而多数人是迟钝的;相反,大多数人是敏于理解和乐意学习的,那些呆笨的人如同不正常的事物一样,是非常少的。他竭力主张并多方论证了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优越的观点。他要求未来的演说家必须生活在最公开的和阳光普照的公共生活之中,要善于与社会交往,从而经常受到新的刺激和鼓舞。在学习上,他认为作为一个演说家,必须有广博的、稳固的知识基础。他特别强调文学教学(包括学习历史家、科学家和诗人的著作)的重要性,他说:“除非很好地、真正地打好基础,否则,上层建筑就会倒塌。”

昆体良看到并提出了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问题。他对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必须以父母般的态度对待儿童,并彻底了解儿童能力的差异和倾向;惩罚、鞭打,乃至嘲讽,只能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教师的鼓励和榜样是使学生学习成功的有效方法。《演说术原理》一书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6.维夫斯

维夫斯(1492—1540)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人文主义者、教育家。他出生在瓦伦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幼年受家庭教育,1508年入瓦伦西亚大学学习。1509年入巴黎大学,1512年因不满当时经院主义的教育,离开巴黎去佛兰德,在卢万大学学习和讲学,并与伊拉斯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523年应邀到英国,任玛丽公主的家庭教师,并担任牛津大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教授,和莫尔过从密切。在英王亨利第八的离婚案中,他站在王后凯瑟琳一边,后离开英国,终老布鲁日。

维夫斯和伊拉斯谟及法国的布迪,号称欧洲人文主义的三杰。他是和经院哲学进行斗争的一位中心人物,他广泛采用归纳的科学方法,注意观察和实验,比培根早了两个世纪。他从事教育实践,注意教育研究,德国教育史家朗格称他是教育新道路的开拓者,是近代欧洲的昆体良。他的重要教育著作有《智慧入门》(1524)和《知识的传授》(1531)。

《智慧入门》是一本道德箴言集,共592条,内容包括论智慧、人的三个领域、事物的性质和价值、身体、精神、学习、德行和感情、宗教。耶稣基督、食物消耗、睡眠、慈善、如何与人共同生活。言语和交往、誓言以及如何待人等17个部分。这本书在16世纪后半叶以后的百余年间,曾经一直是英国学校的教科书,成为英国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知识的传授》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基督教教育学。共分教育的起源、学校、语言教学、高级课程和学习与生活五卷。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一体的,在人的一生中,对于智慧的追求无有终结。知识和德行是教育的目的,一切学问都是为了公众的幸福。热爱上帝是生活的最高目的,所以教育的目的和宗教的目的是一致的。在维夫斯看来,莫尔的“乌托邦”大家庭是柏拉图的学园的复活,因此他给学校取名学园,合小学。中学及大学为一体。他很重视校址的选择,要求空气清新,供应方便,远离市区和交通要道。

三、四两卷是课程论部分,他认为课程的基础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拉丁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讲拉丁误,阅读拉丁文专著,也要学习希腊文。维夫斯也很重视本族语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族语和拉丁语两种语言。他认为自然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知识的各个部门都来源于自然,感觉是通向知识的道路,所以应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感觉的训练。他提出体育运动应在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重视教师的培养,主张教师应经过试用,接受校长的仔细考察,然后授予其教师称号。维夫斯的这些教育观点曾对培根和夸美纽斯产生过重大影响。7.蒙田

蒙田(1533一1592)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人文主义者、著名的散文家。他于6岁时入塞恩中学,受过极严格的古典教育,从13岁起学法律,后曾游历欧洲许多地方,并当过波尔多市长。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文》三卷,其中论述教育、学校和教师的文章有《论学究气》和《论儿童的教育》等。

蒙田对当时流行的狭隘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嘲讽和批判,他指责学究气的人文主义者以空洞的。死板的书本上的东西去填塞儿童的记忆,这种教育所培养的只是迂腐的学究,而不是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文化修养的绅士。

蒙田所关心的是贵族儿童的教育。他认为,适当的教育应当在慎重选择的导师指导下进行。他希望做导师的应陶冶儿童的感情,使他们成为最忠诚于国王的臣民和绅士。他认为贵族儿童注定要成为统治者,因此,应使儿童从幼年时期起就学会优雅的风度、高尚的举止、礼仪以及音乐和舞蹈,并要经受体育锻炼的严格磨练。

针对极端形式主义的烦琐的教学方法,蒙田提出了许多值得予以重视的意见。他希望教师改变像漏斗灌东西似的教学方法,而应当按照儿童的能力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应当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话,而且也应允许学生有讲话的机会,教师应当让学生说出学过的东西,并理解它的意义和实质。他还希望教师让学生谨慎地吸取一切东西,而不相信只凭权威树立或者未经考察的东西,认为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因而也寻找不到什么。他说,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培养儿童完美的判断能力”。他的结论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蒙田这些教育观点对后来的洛克和卢梭有很大影响。8.路德

路德在教育上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写的《致全德市长及地方议会参议员的信》、《遣送子女求学的责任》,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观点。

对于当时的教育,路德作了严肃的批判。从大学到初等学校,来不存在着严重问题。许多学校已经堕落成罪恶的场所,成为“地狱和涤罪所”,儿童整天在其中受到鞭打、折磨。在大学和修道院学校中的教师们、修道士们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是一些只关心填满自己的胃的人,他们根本不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学校的工作,由这些人教出来的学生,除了变得更加盲目和愚蠢外,是不能指望得到什么的!路德甚至把大学、修道院学校中的教师、神父、修土比作“粗劣的肥胖的驴子”,“戴着珍珠的猪猡”。各级学校的沉沦还表现在没有好的图书馆,没有好的书籍,所有的只是一些充塞着谬误的书,那些有毒的不干净的书充斥修道院的各个角落。既然无书可读,路德问道,那么学生和老师又怎么能与他们所读的书显示出不同呢?“乌鸦不能孵化出鸽子,同样,愚人也不可能培养出聪明的人”。教师教的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同时他们对于教法也是一窍不通。因此青少年们在学校里呆上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到头来既学不到拉丁文,也学不会德文。所以路德认为,大学、修道院除了把人变成“驴子和笨伯”,人们是不能得到其他东西的。再加上这些地方所存在的“可耻的罪恶”的东西,以致使青年人在其中遭到“令人痛心的摧残”。既然如此,青年还不如不进这些学校,使他们保持无知状态,反比身心遭到摧残要好得多。因此出路是,或者把这些败坏和摧残人的学校加以“毁灭”,或者改造成“基督的学校”。

路德认为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职责,一是培养僧俗两界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一是对人民实施普通教育。他认为僧俗两界所需的专门人才中最重要的是神学家、法学家和医学家。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而提出的。首先,路德十分重视法学家的培养,理由是德国的政权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的法律的基础上的”,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就必须维护法律,而要维护法律就要有知识和智慧。在世俗政权中,正是那些有知识的法学家和其他学者在维护着法律,并以此来维持世俗政权的正常运转。

教育的另一个职责是提高人民的文化和道德。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当权者就不应吝啬钱财,在教育工作上要舍得花钱。因此,路德在致市长、议会成员的信中呼吁他们把青年教育的责任担当起来。城市的快乐、光荣全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有责任把城市治理好。他们应尽心竭力,日夜为此而工作。如果认为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与己无关,那么这种人是不配统治人民的,他只配统治猪狗。那些王公大臣们只知吃喝玩乐,整天在酒窖厨房梭巡。所以办好教育的责任,自然地就落到了市长、市议员的身上。

根据以上的理由,既然僧俗两界都需要教育,那么,僧俗两界的领导人也应把办教育的责任担当起来,教会应当办教育,世俗政权机关也应办教育。路德这种主张对于宗教改革后的欧洲各国影响很大。从这时起,教会和国家政权机构同时办教育就逐渐成为欧洲数百年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只不过是世俗政权机构在办学中逐步处于主导地位,教会由国家支配日益显著而已。9.夸美纽斯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消除宗教压迫以及教育改革事业,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人权与神权、理性与信仰、现实与来世、科学与迷信、民主与专制之间发生了激烈碰撞。夸美纽斯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人文主义及唯物主义感觉论思想。他肩负历史重任,力图打破旧传统的闸门,让适应新时代的新教育思潮汹涌奔流。但他并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常常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发表其教育观点。夸美纽斯的各类著作共有265种。

《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它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病、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学制、教学法、体育、德育、宗教教育。学校管理等。这里着重选编了该书中关于教学法的几章。《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胎教以及学前教育的内容。此书虽然论述的是家庭条件下的学前教育问题,但后来给幼儿园的创立者福禄培尔以重要启迪,并构成其学前教育理论的中心思想。《泛智学校》是夸美纽斯以泛智论为指导,为其在匈牙利建立的实验学校所拟定的实施计划。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是探索将一切有用的实际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论。这一理论适应了弘扬理性、尊重知识的时代潮流,表达了重视普及教育。普及知识的民主精神。这一计划部分地被付诸实施,其中许多观点和措施成了近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0.威廉·配第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676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著作中,首次试图运用数字资料去计算广义教育之成果的货币价值,并从其结果中得出制定经济政策的结论。配第把“技艺”看做一种特别的,除了土地、物的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配第认为,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出现差别。他对比了海员和农民,认为由于海员所受到的训练,使得在货币价值比值上,令“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配第还从人的劳动使人力的货币价值生息这一假设出发,算出英国“有生命的资本”的货币价值。这是第一个力图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本”量的尝试。11.洛克

洛克(1632—1705)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本书所选内容集中反映了洛克关于教育的作用、知识的来源、德智体教育等方面的观点。

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即有道德、有学问、有礼貌的人。为此,洛克提出了一套包括德、智、体等在内的教育内容和实施办法。他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绅士首先要有强壮的体魄,能吃苦耐劳;德育是第一位的;智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但其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洛克还提出了包含大量实用知识在内的教学科目及具体的教学方法。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特别是18世纪的法国教育影响很大。他的绅士教育理论较之封建的、宗教的教育是一大进步,符合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洛克的思想具有妥协性。他的唯物史观不彻底,仍然相信上帝;他歧视劳动人民,主张为他们设立劳动学校,等等。12.亚当·斯密

第一次百接对教育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意义进行论述的人,首惟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他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国富论》(1776)当中。

在亚当·斯密看来,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意义。他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做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他还指出:“一种费去许多工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工资外,还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命长短极不确定,所以还必须在适当期间内做到这一点,正如考虑到机器的比较确定的寿命,必须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那样。熟练劳动工资和一般劳动工资之间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则。” 13.裴斯泰洛齐

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一1827)关于劳动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中心,因此生产劳动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他关于教育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因此教育应该和劳动人民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全面地发展儿童的劳动能力的思想,他关于“使学习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场相联系,使他们合而为一„„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是手工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203页)这一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和结合的思想,他关于通过群众性学校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思想,都是大机器生产出现前(从他生活的国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最杰出的表现,他的这一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14.朱利安

毫无疑问,第一次以相当完整的方式同时论及比较教育的学术性和实践性的人,当属朱利安。此外,他还为比较教育提出了一种无疑独立于其他学科的认识论。

马可-安托万·巴黎的朱利安,1775年3月10日生于巴黎。给他取这个名字,是为了不与他父亲的名字(德龙的朱利安)相混淆。巴黎的朱利安总是朝气蓬勃,一直对政治和新闻有极大兴趣,尽管他不久对教育问题同样表现出了明显的爱好。他首先是一个启蒙运动思想家,拥护典型的理性主义理想,倾向于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坚持以广阔的世界主义的观点考察文化和社会制度;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法国国内外的多次旅行。

从1808年起,他的主要注意力明显地转向了教育。这一年,他出版了一部名为《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的著作;这部著作文字过于繁琐,内容过于空泛。尽管如此,该书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革新建议。1810年,他考察了裴斯泰洛齐的伊弗东学院,并对裴斯泰洛齐及其独创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两年后,他出版了名为《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朱利安把他的两个7岁的儿子留在伊弗东,这也说明他对该学校十分赞赏。15.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爱弥儿》是构思20年和撰写3年于1762年出版的不朽之作。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旧教育的失败,同时,积极地提出了建设新教育的系统的方案。《爱弥儿》一书分为五卷,其主线索是回归自然,发展天性。文体是夹叙夹议的小说。前四卷指出当时男子教育的荒谬,提出自然主义的改革方案;第五卷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设想。卢梭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应该在乡村的自然中进行教育,应该读的惟一的书是《鲁滨逊飘流记》,应该学的工艺是木工;女子的教育应该以贤妻良母为宗旨;教育中,应该把儿童看做儿童,而不能看做成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启发诱导,对儿童的错误应该用自然后果法进行教育等。16.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1715-1771),系法国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位医生家庭,曾在耶稣会的学院受过教育,1738年成为包税官。他看到社会不公,立志为社会谋福利,开始探讨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及教育等问题。1758年出版《论精神》一书,反对宗教和当时的统治制度,引起巨大反响。该书短期内印了50次,并译成欧洲主要文字。因教皇等人的反对,该书虽三次删改,仍被当众焚毁。其《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写成于1767年,因怕受迫害而未发表。1773年一俄国人为其发表该书,但被禁止在俄发售。爱尔维修认为人的天赋智慧平等,入的理性和知识来自后天的教育,天才是教育的创造物,人人都应该有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权利。爱尔维修认为教育万能,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变成什么样的人。爱尔维修反对教会干预教育,主张教育世俗化,用公共教育培养能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的爱国主义者。爱尔维修主张重视科学教育和体育,使儿童健康、强壮,能真正享受幸福生活。17.赫尔巴特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著名代表。他的贡献就在于从资产阶级的立场阐明了教育的目的,研究和阐述了教学过程、它的阶段性及某些规律,并阐述了教育过程和对儿童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赫尔巴特是古典学科和古典文科中学的拥护者。他的教育思想是对古典文科中学转向现代学校的教育经验的总结。他偏爱古典文科中学,但也主张办好实科中学和群众性的国民学校。他偏爱古典学科,但也主张设立现代学科,包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赫尔巴特是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师的作用和重视教科书的作用的著名教育家之一。他是现代教育思想中古典派和传统派的著名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18.欧文

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1778—1856)同时还是一位现代教育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验家。生于威尔士一个手工业者家庭。9岁离家,自谋生计,自学成才。1800年1月担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纱厂经理,推行改革计划,如改善工人福利,为工人创办性格形成学院(新馆),即从幼儿学校直至成人业余教育在内的教育机构,等等。其改革实验一度获得很大成功。

1824年去美国试办共产主义新村──“新和谐”村,结果失败。在他生活的时代,英国的现代工业已发展起来,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他同时作为一位企业家,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的作用以及对现代社会的问题十分敏感。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已经远远超出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们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萌芽时期的教育的反映的那些教育思想。他不但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同时也看到科学和大生产的力量。他看到“科学或机械与化学力量每有增加,都直接造成财富的增加”(《欧文选集》上卷,第299页),感到科学的“增长是没有止境的,它的发展能力也将随着它的增长而扩大”(同上,下卷,第52页),他还看到“某些人的劳动比其他人的劳动的价值大得多,这主要是他们所受的教育造成的”(同上,上卷,第181页)。

因而,他认为,“必须拟定方法,使贫民子女受到最有用的教育”。(同上)“培养他们的德、智、体、行方面的品质,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同上,下卷,第13页)。正是基于改造社会的目标和上述这样的认识,他举办了公共、免费和普及的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在小学里开设了比当时英国小学更广泛的课程,如本族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等,取消宗教课。他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了起来,儿童根据年龄和体力要参加一些生产劳动,但禁止十岁以下儿童受雇做工,十岁以上儿童的劳动受到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六小时以下)。他还主张儿童学习一些园艺、农业、手艺和生产技艺。欧文的教育思想对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和后来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实践都有重要影响。19.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其教育理论以德国古典哲学和早期进化思想为主要根据,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人的教育》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反映了他对于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在《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把“统一”或上帝的精神看做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他以辩证的眼光把人的教育描述为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的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人的教育》第一至四章分述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和教育的主要任务。福禄培尔强调家庭生活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重视自我活动和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探讨了学校教育的课程问题,其特点是将手工和艺术课列入学校课程。此外,在第四章第四节“空间表现’中所反映的主张为后来恩物游戏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局限,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同时,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不能科学地解释儿童发展的特点。20.第斯多惠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中第一篇总论部分为他的手笔;第二篇专论部分则是合著(中学和师范学校教师)的手笔,系有关各科教学法性质的论文。第斯多惠反对德国教育目的中存在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他把“自动性”视为人的发展的主观基础,而以社会中的真、善、美为教育的客观基础,认为两者结合才算是培养了“全人”。

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和文化适应性原则,认为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他的有关思想符合自裴斯泰洛齐以来教育心理学化的趋势,但他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具体观点则受到当时心理学发展水平的局限。作为自然适应性原则的补充,第斯多惠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这是装斯泰洛齐关于使人发展并达到完善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不能在真空中进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但他尚未意识到文化和自然两个原则的实质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即没有认识到适应自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文化,而把自然适应性原则放在主导地位。

第斯多惠论述了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这两个目的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的。在正确组织教学的情况下,两个目的均可达到。但他更为重视教学的形式目的,指出在学校中还有单纯的熟读死记的遗迹,就无论如何不应放弃关于教学的形式方向这一思想。第斯多惠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和“德国的裴斯泰洛齐”。他所提出的教学法原则成为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界研究各科教学法的指导原则。他被认为是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逝世以后西方最伟大的教学论专家。21.纽曼

纽曼(1801-1890)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一部经典著作。该书是一部演讲集,前九篇主要论述大学的教学,后十篇着重论述大学的学科。

纽曼认为,大学中教学与科研是相互冲突的,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在大学中,不能开展狭隘的专业训练,应该实行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理性。大学的教学中应提供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识,其中神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纽曼反对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本身即为目的。

纽曼认为,一个理想的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智力。22.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一19l0)这位天才的俄罗斯作家,怀着建立使学生完全自由和不受约束的教育机构的美好愿望,于1857、1860和l861年对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进行了访问研究,试图寻找可能给他以启示的经验。但他在欧洲所看到阶情况无一令他满意。他特别鄙视当时被公认为是超级榜样的普鲁士教育。甚至小学的强制入学,他也认为是不能容忍的强制。他写的观感,成为他的《教育文稿》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方面,他具有绝对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他又具有绝对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他认为所有国外经验与他的教育思想毫无共同之处。俄罗斯不仅不应该模仿西方,相反必须避免他们的影响。

这种观点并不意味着托尔斯泰把欧洲的教育经验看得一文不值。马赛的劳动者学校,哥达和魏玛的福禄培尔式“幼儿园”,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这并不是俄罗斯应该加以效仿的理由。托尔斯泰认为,俄罗斯应该创造自己的模式。23.凯兴斯泰纳

凯兴斯泰纳(1854—1932)从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研究了劳动人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即所谓“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的问题。他的“公民教育”和“劳动学校”都是针对国民学校的,所完成的是同样的两项任务;即性格训练(灌输忠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和职业训练(训练能干的双手的职业教育),以便把学生培养成德国“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著:《劳作学校要义》,1935年,第13页),即把学生培养成既能为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惊扰主人安宁的伶俐工人。凯兴斯泰纳关于工人子女不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关于他们倾向体力劳动的观点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应该批判,但他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劳动教育,他注重培养儿童的劳动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和培养他们熟练的技艺以及后来试办的夜课制的两年制继续教育,对培养熟练工人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人们把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看作德国工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不能说和凯兴斯泰纳的努力没有关系。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的有益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24.萨德勒

迈克尔·萨德勒大体上可以而且应该被视为19世纪的教育旅行家之一。他生于1861年,大半生生活在19世纪,其职业生活也开始于19世纪。在20世纪开始前几年,他开始关注外国教育。1894至1895年间,他是布莱斯(Bryce)中等教育委员会成员。1895年,他在伦敦教育委员会的特别调查报告局工作,这个职位使他最终确立了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喜好。最后,成为牛津大学学院领导人长达11年。由于他被任命为1919~1923年加尔各答大学委员会主席,他就有了一个较好的机会重新开始他的教育比较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他满载荣誉离开了人世。

萨德勒没有写下比较教育学科的大部头理论著作。总的来说,他宁愿用报告和座谈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如此,他的最大贡献恰恰是他对比较教育的理论和科学特点所持的新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创者。从那时起,人们出国不再仅仅是寻找国外的可移植的具体经验,而有更多的目的:研究这些经验的深层原因。研究者应该着重研究外国经验的原因,而不是经验自身的“结果”。

比较研究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发现那些能从一国照搬到另一国的机制(虽然不应忽视这种仿效的通常可能性),而在于证明某种外国制度之所以崇高和伟大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以便以后找到某些手段,在认为有必要改正国家生活中某些缺点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国土上移植这种精神。

虽然萨德勒非常欣赏德国的教育制度,但他谈到任何国家都不能指望靠模仿德国的组织,把德国教育的精髓谁确地移植过来。德国教育的组织结构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是它的成就,也是它的危险所在。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德国教育,否则就不要去效仿它。

由此,萨德勒第一次以自觉的和系统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信念,这就是: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只涉及它的学校。萨德勒还认为,不能把“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混淆起来,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回事。学校制度本身并不就是国家教育。相反,一个国家不依赖任何学校制度也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方式来训练和教育年轻的一代。25.列宁

列宁在他自己的时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他们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列宁在下列思想指导下研究了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第一,列宁是把综合技术教育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的原则高度来看待它的,他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因此,把它多次列入党的纲领中,例如19l9年俄共(布)八大党纲中就有这样两段文字:“对17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施免费的和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一切主要的生产部门)。„„对17岁以上的人广泛开展跟普通综合技术知识相联系的职业教育。” 26.阿诺德

迈克尔·萨德勒(1861—1943)19世纪最著名的教育旅行家之一,不过,他的工作很多是在20世纪做的,他本人远不只是一个教育旅行家。他不局限于外国教育经验的收集,而是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进步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我们也注意到他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不同,他严肃地希望自己的评价不要带有主观主义色彩和民族偏见。他严肃地提请注意:比较研究不应事先决定证实什么,而应该去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他告诉我们,最好的比较“不在于试图让比较来迎合我们的倾向或偏见,而在于简单和严肃地把我们看到的东西搞清楚”。

此外,阿诺德也是首先隐约认识到教育制度及其效果永远受一系列因素影响的人之一,这些因素中,除了地理类型、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环境外,他还突出强调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关于教育政策,他特别关心在他的国家里按普鲁士方式建立国民教育部,坚决主张制定强制学生入学的法律,并保证这项法律的贯彻执行。

27.尼古拉斯·汉斯

尼古拉斯·汉斯是努力寻找“解释”教育制度的适当途径的比较教育学家之一。他出生于1888年的敖德萨(俄罗斯),但他主要是在英国开展活动。他对我们这门学科的系统化也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书目索引中列举了汉斯所著的大量著作,最初的著作是1929年出版的,书名为《教育政策原理》。这本书受到赫森的某种影响(这以后再说),而且后来他们俩合作撰写了另外一本书。1929年的这部著作已清楚地表现出,作者倾向于把比较作为主要方法来使用。除了至今仍保持其重要价值的大量著作(主要参见他1930年、1931年、1951年的著作,以及《教育年鉴》上的大量文章)外,他1949年出版的一部著作,无疑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使他成为当今比较教育学科的集大成者。这部著作的名称本身已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参见书末目录索引中1980年的再版本,下面使用的也是这个版本)。除了撰写大量著作外,他还作为伦敦“国王学院”的比较教育教授,在30年代开展了紧张的教学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反映在他的这部主要著作中的基本思想。在第一章界定比较教育并揭示它的目的之后,汉斯用三部分分别研究他认为制约着教育制度的三组因素,即:

自然因素种族因素、语言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

宗教因素在欧洲的传统宗教中,汉斯选出三派:天主教、英国国教、清教;

世俗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28.阿兰

阿兰(Alain,1868-I951),原名爱弥尔·奥古斯特·夏提塔,法国哲学家、散文家。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在巴黎亨利第四国立中学任哲学教授。写了不少短篇论文和散文,

第五篇: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点1

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点滴。

一 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

2.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3.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

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5.学生动笔练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下课后的课间10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类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减少。

二 要求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

1.每天都要做家务,至少一分钟。2.每天写一分钟日记,至少写一分钟。

3.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

4.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5.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

7.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三 培养学生八个好习惯。1.定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7.筛选质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近距离聆听魏书生的报告,领略教育大家的风采:平凡的穿着、平和的语言、平静的神态,娓娓道来的故事,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三个小时的讲述竟然只是弹指瞬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表现在他的报告中,体现在他的行为中,更是浸透在他的灵魂之中。他的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令我们如醍醐灌顶,如梦方醒。一次报告,三个小时的讲述,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发人深省,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真可谓:真理总是在最平凡的言论中。

以下是魏书生报告中的一些经典言论,略做整理,以供分享。

对我来说,教课就像有些人愿意打麻将一样,纯粹是为了自己快乐才教这个课。(找到了教育的乐趣,从内心深处的热爱教育)

我用的都是长胡子的老办法。

我是个上得去下得来的人,上的多高,咱也不比老百姓高多少;下得多低,也能踏踏实实地做好。

做一件事做得对就把它守住,别乱折腾。

守住民主、科学,练注意力体操

一小点:一松、二静、三匀、四乐。

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情绪乐

1、松,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人之一

2、静。守住心灵的宁静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本领。有效信息请进来,无效信息一边去。人生最累的是自己跟自己作战,消耗了大量的生存成本。

3、匀。对人的生存来说,排在第一位的是呼吸。对学生进行平常心的教育。守住平常心还能快乐的人,就能天天快乐。珍惜一呼一吸的时候,满怀感恩之心对待每一天的时候,你就会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4、乐。乐观 = 观乐

观生活中的乐趣。坚守自己内心深处快乐的阵地。不嗔、不怨、不怒、不恨。宗教情怀。人生之苦产生在求不得之苦。爱到深处是无我。把上课时的成功快乐守住。

关于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的问题:教学大纲就是课程标准,以前苏联角教学大纲,于是咱们中国专家角教学大纲,现在专家们看美国的书,美国称课程改革,所以咱们中国又把它叫课程标准,其实是一回事。专家是什么?专家就是自己没搞清,把别人搞糊涂的就是专家,举例:这是一堆萝卜,专家们说成此乃若干萝卜组合也,你不懂于是请教专家,专家说此乃就是这是,若干就是一些,组合就是放在一起,就是这是一堆萝卜的意思啊。

在名上用力过猛容易忽视孩子的成长。两大点: 关于民主:

一、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当老师的,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一寸一寸朝前走。

凡是普通学生能干的事,班委不干;

凡是班委不干的事,班长不干;

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

懒老师才能培养勤学生。

一个老师总是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出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为某某学生服务的菜单,研究为他服务的标准和档次。

以不同的服务标准为不同的学生服务。

教育要为所有的学生服务,把80%的农民孩子教得不种地。

二、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不请别人给我代课。我所有的同学都是我的副班主任。

干了22年班主任,没摸过学生的钱。班级有花长、校服长、手套长…

学生管理能力是在为班集体尽责任的过程中堆积起来的。越管越爱管。

三、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天性—追真向善求美

老师善待学生最占便宜的是自己。凡可气之人必有可爱之处。

关于差生:何等顽强的意志(哪有能听懂的课啊!一坐八节课,天天如是)何等抗挫折的能力(屡考屡败,屡败屡考)

何等开阔的胸 怀(对看不上自己的老师还能恭恭敬敬,笑脸相迎)。

教师假装不知道他的毛病,专门找优点长处。

训的角度对头,越训学生和你的心贴得越近(魏书生训学生:你怎么能没有长处呢?再找,你肯定有。)

学生长处越少越要珍惜。

同样的话换个角度去说。

考试得了8分,千方百计让他喜欢这8分。再帮助他分析:有没有不服气的题?

把语文画成树、排成串、分成类、列成表。定个目标,小一点。

养成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元帅当不成,好好当士兵。

上边不着天,赶快要落地。

只要不放弃,就是了不起。

教育从来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魏书生是个有性的人:

(1)管理有个性。是人都当班长(班长轮流制)

(2)教书有个性(基本不教课)指导不同的学生自学。

(3)生活上有个性。不追风。自己理发。当了11年局长没有手机。现在也没有。当校长时没有办公室,在教室中办公。闹中求静,忙中求闲,失中求得,苦中求乐。能站着不坐着,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把工作、学习、吃苦当成便宜去占。35年没请过一天病假。

是个爱活的人,扔到哪儿都高高兴兴地活着。

四、决策过程多商量。

学生作业如果会做了,再去做,就把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了。

人得乐观,就得想法观乐。

越让他做,他才会产生责任感。自习课,老师把嘴闭上,把时间还给学生。老师讲课别超20分钟,给学生去读去讲去想去学。

把难解决的问题交给班会。把班会开成西方的议会,我们的人大常委会。班会:讨论问题,制定措施,找到办法,形成规划。

真理只要前进一步就是谬论。我所有的方法都是谬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一定的时空。要树立辩证的方式,不走极端。

老师进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活动,和学生的距离越近,办法越多。

关于科学:

一、建立计划系统。民主的层次越高,制度的规范越细。

当你学会在法纪的范围内施展才能的时候,你是最自由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之内,人人自由。

1、按时间范畴定的制度: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2、按空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引导学生从小做能做的事情,尽能尽的责任。

五个一:做一次家务,写一篇日记,唱一首好歌,大课间,让学生每天跟自己搞一次“每天一分钟”注意力比赛。

幸福既可外求,也可内取。不能外求时,便要内取。

什么是大事?一分钟一分钟的小事就是大事。

有多少人是做给自己享受的,有多少人是做给领导检查的。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创新首先是坚守。没有坚守,何来创新?不断往深处打出新的深度。

辽宁省所有考场全安监控器。

每年10月16日,培养习惯现场会。

二、监督检查系统。

五道关口:

1、自检关(良心关)。老师别把自己推到监督检查的第一道防线。引导学生跳出自我看自我。

2、互检关。同桌、保护

人、互助组、学校间。

3、责任人检查。

4、集体舆论关检查。

5、局长抽查。不轻易出马,尽可能不露面。把干事当成享受。给干部印工作日记。

教育必须奖励惩罚并重。改进惩罚的方式。

三、总结反馈系统。收集学校、家长、学生的意见、反馈,不断调整和补充。

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快节奏,高效率,做实实在在、平平凡凡的事情。

练气功(后改为做早操)以做操代替签到

用公家时间锻炼咱私人身体,为什么不珍惜?(每天早晨领着机关全体做早操)

下载《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科教兴国的要求。教育创新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 学习之体会 ——石艳小学: 2013年11月份,我们学校举行了二级培训,在一周的午间的学习中,我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报告,在此,我从学习中......

    近现代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

    近现代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 夸美纽斯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与名师对话 让思想升华 ——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培训 2013年12月14日,我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 亲耳聆听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民主科学......

    中国当代16位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集萃(定稿)

    中国当代16位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集萃 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培训

    与名师对话 让思想升华 ——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培训 2013年10月12 、13日,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赴庆阳市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 我们除了亲耳......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与名师对话让思想升华 ——全体班主任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培训 2012年12月8 、9日,我校校级领导、各职能处室负责人与全体班主任一行55人在校长的带领下赴临......

    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心得体会 杨杰 教学应该以“书本”和“大纲”这个本为出发点,在魏书生的讲课中我们看到的是始终紧扣住课本和大纲的要求。我想一堂课学生能学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