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步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化学中的实践探析
五步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化学中的实践探析
摘 要:在特殊教育中,教?W手段的使用和教学效果的实现相比普通教学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在实际特殊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是特殊教育从业者长期探讨的问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五步教学模式对特殊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操作意义,对特殊教育的教学也具有更大的实用性。要上好一节课,那么这节课的准备和设计非常重要,如何将课堂设计的更具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课堂教学是比较难的。本文就通过对五步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揉捏重造从五个方面深入运用到特殊教育化学课堂中。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特殊教育;应用
为了更清晰的描述五步教学模式在特殊教育化学中的运用,文章选取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理科》三分册《几种常见的酸》中的第一节内容为案例,由于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在真正学习之前,学生对酸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概念,只有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了基础的酸,才能更好的开展其他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由于教学理论必须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所以要更好的教学,首先要探讨更好的学习。学习主要是由提问、解决、知识内化以及构建这个过程组成的,如何使学生正确的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并且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起来,实现较好的学习目的,为之后化学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好带头作用,在此我们充分利用五步教学法对这一节内容进行安排与学习。
一、问题指导
从研究学的角度来讲,问题解决过程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要完成学习,就要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知识内化与构建的过程。问题提问对于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问题的提问与回答中,既能强化学习的知识又能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填补,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分层次,结合逻辑和关系的进行问题提问,每一个问题要由相关递进关系,提出这一个问题,在回答中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学生们也在不停的回答问题当中一步步递进式学习,渐变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学到的知识有逻辑性的记入脑海中,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同时,简单的问题和有难度的问题对学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通过提问简单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主动进行知识学习,而相对有难度的问题,则可以激发优秀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开发潜力和智力同时,对其它同学也有一定的引导学习作用。只要我们把握好问题的层次感,深度挖掘,一定能使课堂进入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去,对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极有帮助。例如在七年级生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中,课堂教学当中,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递进式提问: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你知道的酸呢?
2、盐酸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3、还有那些同学进行补充的呢?
4、加下来谁来说说盐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呢?
5、什么是中和反应?
这个提问过程就从生活中酸的常态到化学中的盐酸,然后再从盐酸的物理性质延伸到盐酸的化学性质,然后再以中和反应的提问结束,层次分明,从简到难更利于学生一步步挖掘对知识的探索欲望[1]。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学生的接受能力由弱到强的过程可能相对更缓慢一些,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耐心,对简单问题的解决千万不能浮躁。
二、学生自学
在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主动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的接收方,主动性差,对于传输过来的知识消化能力都不一样,导致学习成效差异比较大。引导学生形成自学习惯,使学生的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带着老师留下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更有目的性,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学生再看书就能分清书本知识的主次,自学也能快速找到学习的重点,避免在次要内容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更迅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以后的长期知识学习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养成。带着老师提问的问题,自己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学中学生的思维更具扩散性,有利于学生独立主动思考问题和探究出更多延伸性问题,提高学习质量。这种自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节凑进行学习,更利于一点点消化新知识,独立完成学习作业[2]。
三、交流展示
为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在课堂进行问题讨论活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分配5个人,将课程中安排的问题分发给不同的小组,给出15分钟的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自由的讨论和交流,在交流的时候每个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余同学同意或者有不同意见,都可以进行沟通,最后得出大家公认的答案。讨论时间结束后,老师根据问题的层次顺序让不同小组进行回答,每个小组排出一名学生代表,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阐述,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让其他同学参与这个问题增加补充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动脑力进行答案想象,之后再由老师进行答案的认定和补充,进一步对问题和答案深层次讲解。这样师生互动加上生生互动的讨论模式,能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意见,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既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学到了课程知识,同时也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氛围,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这种议论问题的模式相比单纯的问答更能诱导学生更好的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对于课堂问题讨论的模式,应用到盐酸的化学学习中,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将盐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当做讨论的问题,将学生分为四组,每个组根据分到的化学性质进行讨论并由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
一组:盐酸能够让石蕊试液的颜色发生改变
老师:能具体的举例说明吗?
一组:盐酸能够让石蕊试液的颜色从紫变红
老师:非常好,大家鼓励一下!鼓掌!
二组:金属在和盐酸发生反应之后会产生气体。
老师:具体一下,什么金属和盐酸发生反应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气体呢?
二组:金属锌在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之后会产生氢气。
三组: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之后就会生成氯化钠跟水。
老师:很好!那么它们之间的这种反应属于什么反应呢?
三组:中和反应。
老师:非常对!我们可以看出,酸跟碱发生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四组:盐酸在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时候也会生成气体。
老师: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是什么气体?除了气体还有什么呢?
四组:生成二氧化碳还有水和另外一种盐。
老师:很好,大家都回答的非常正确!接下来…
在老师和学生不断的互动当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学生也在老师一步步的指引下学到了更全面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刻和牢固,也有利于下一步学习课程的开展[3]。
四、?c拨解惑
在问题讨论当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的错误回答和不完整性回答,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站出来进行纠正和引导。而由于学生基础能力有限,在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学生解决不了,回答不上来的问题,针对这一类问题,老师就要体现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对疑难问题亲自解决,仔细讲解,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开发性问题更深刻的思考。在老师点拨解惑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严守“示范性、重过程、激励性”的原则,为学生学习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4]。尤其老师们在回答学生疑难问题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特殊性,不管这个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都要用心细致的进行讲解,且不能浮躁不耐烦,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五、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主要是针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们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状态,还能在当堂练习中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又对当堂知识进行了补充,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
对于“练”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是围绕着课程的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提问的题目展开练习,主要通过练来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方面进行检查。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为了使学生练习的更方便,老师们一般要为学生印发自己编写的题目或者将题目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联系,老师以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
当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不仅能够有效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点记忆力,还能暴露出一些课堂中没有发现的学习问题,老师从学生的当堂练习中及时找出学生没掌握的知识点,并当场解决,有助于弥补课堂知识的遗漏,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老师也能及时找到自己教学设计中的各种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找原因,及时想出策略进行弥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在高效达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长期目标[6]。
六、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更使人们知识结构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各种现象的变化,对人们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特殊人群要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立足,更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在特殊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方式结合新型的教学观念,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灵活的将“五步教学法”运用到化学课堂上,在课程的安排设计中吸取五步教学法的精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深明.“五步探引”教学模式的实践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6(14):29-29.[2]张俊宝.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探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65-65.[3]周文俊.中学化学“5E”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5):38-38.[4]莫忠汉.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20):86-86.[5]柏翠.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的探析与思考――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沈阳干部学刊,2015(5):69-70.[6]王艾青.“五步教学法”探析与应用[J].管理观察,2011(34):96-97.
第二篇:在“自主五步”教学模式中探索提升
在“自主五步”教学模式中探索提升
龙津小学陈美华
我县“自主五步”教学模式的实施已经进入攻坚年,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已尝试、反思近三年,随着课改常态课评定活动的开展,在校内、校外的观摩、交流就更多,也有了更多的感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和经验。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的环境,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懂得确定目标、自选方法、自我展示、自我评价,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整套教学结构体系。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自主学习法最主要的作用是激发、促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自学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全面探求能力、应变能力、并促进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自学能力可谓“授人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求知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开始,恰当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比如,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前,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同住一个地方的小明和小红的上学视频,小明拐过商店再到学校,而小红直达学校。播放后,抛出问题:小明和小红谁走得路线近一些,为什么?教师的设疑,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兴趣,各抒己见,情绪高昂。之后,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考察”、“做”、“思考”中体验、经历、感受,形成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克服了众多的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目标。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多数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提出来的,所以往往不被学生认同。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 2
习的一种表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知识点,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分组合作学习。
每组均有一名组长组织组员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该节的学习内容,并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出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涉及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地引向深入。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2.汇报交流成果,揭示规律。
在学生为主,教师精心点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组汇报他们探究的成果,并让学生总结,提示规律。比如:四年级的简便运算88×25,有些组的同学探究到80×25+8×25,有的组探究到8×25×11,也有的组提出:4×25×22„„。全班探究的成果合在一起,那就全面了,各组汇报成果之后,他们就会发现: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3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一道题可以找到多种不同的解法,也让他们懂得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3.知识、规律的运用。
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3个左右难易适中的题,引导学生运用他们总结出来的知识点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尽可能独立地(也可以讨论、交流)思考、分析、探索问题,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然后,通过反馈信息,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进行示范性讲解,教师的讲解分析,要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概括提炼规律,由例及类,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教师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题目的形式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变化、引申、编制形式多样(最好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解答,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改变只是教师编题的传统,让学生自己模仿或创造性编拟变式题,供全班学生解答和研究,在编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题的结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评价学习结果。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几个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展示,让同学们评价,并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是否能运用本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6.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收获了什么。
通过前五个环节的努力,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和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规律进行总结,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形成观点。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尽可能多些,让学生只见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
总之,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得转变观念。每一个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学不会,学不深,解决这个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充分备课,精心编制“自主学习提纲”,引导学生逐渐踏上主动学习的正确途径。
第三篇:五步教学模式
横山县第五小学“五步教学模式”探究指导意见(初构模式框架、人人试用、修改完善发展、优秀者表彰奖励)
一、“五步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打造有效课堂,力求高效学习,提炼教学模式,实现名师工程,展示名校风采。
二、“五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五步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问题提出”,第二步“诱导学习”,第三步“问题解决”,第四步“展示评价”,第五步“归纳总结”,即:“问、学、解、展、结”。
三、“五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第一步“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提出问题,因此这一环节显得至关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人(学生、教师)是问题提出的主体。对于低年级来说,主要由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承担问题提出任务;对于高年级来说,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承担问题提出任务。因课型、学情而定。
2、问题的呈现形式:大致分为两类—口头和笔头回答的问题,形式包括圈一圈、连一连、画一画、图一图、写一写、算一算、背一背、记一记、选一选、答一答等,也可以以试题等多种形式呈现。
3、问题设置遵循:抓住课程的重点、突破课程的难点、依据课程的标准、关注课型学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渗透德育教育。
第二步“诱思导学”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围绕“核心”,狠抓“中心”的落实。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要恰到好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学生学的精彩是衡量有效课堂的唯一标准,学生自己能学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似是而非的教师作必要的提示,学生无法学懂的教师诱导或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学生回到“核心”,应用“中心”,解决问题。
1、重点解决第一步设置的问题。简单问题独立完成,较复杂问题合作完成,纯复杂问题指导完成。
2、动态生成的知识,教师重新设置问题让学生再解决巩固。
3、极力提倡“一题多解”,杜绝“多题一解。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智慧。
第四步“展示交流”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活心”,学生将学习成果活跃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1、展示分“自我展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三类。自我展示即自己给自己展示。三类展示形式可以都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二。
2、展示必须伴随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全班评价;可以是学生评价,也可以是老师评价;总之评价以激励为原则。
3、展示交流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学生或教师立即回应、讨论、纠正。
第五步“归纳导结” 提问式对本课进行总结、反思,这一环节是理论提升阶段,必不可少。
1、就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式总结,可将要点板书黑板上,反复提问强调,加深理解。
2、将三、四步暴露出来的问题在通过提问的方式反复训练,强化纠正。
3,作业布置。上课前设计好的作业根据课堂反应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分类布置完成,也可根据三、四步暴露出来的问题重新设计作业内容分类布置完成。
四、“五步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1、该模式是基本框架,是理论指导,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模式步骤可增可减,灵活应用。
2、该模式对小学一二年级不太适用,请一二年级老师依据本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加以修改、创新,确立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各老师在实践本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本模式的教学环节、思路和思想,不断形成赋有个性的、适用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4、本模式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教师在应用过程中理清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照应的关系。
第四篇:五步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模式”反思
内埠小学 杨晓燕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而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五步教学模式推广以来,在六年级课堂引起了很大的改观。“学前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梳理—拓展延伸”这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是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学前指导”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景导入的关键是如何设计教学情景。我认为,设计教学情景,必须坚持紧扣教材和主题、创新形式、创新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一紧二创三贴近”原则。这样的情景设计,才能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真正发挥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当然,“学前指导”环节也是教师的课前设计,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对知识脉络的梳理。没有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头脑里没有知识的框架结构,不了解和把握不准教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不能高屋建瓴,不能从整个知识体系中分析知识,只能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孤立地传授知识,这对于学生知识结构与系统的建构是不利的。“自主学习”环节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发挥他们对文本整体的感知和独到的见解。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教师根据情景设计问题,以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思考具有针对性,防止无的放失。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又可以促使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
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合作探究”学习这种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像一股清泉让课堂顿时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认为应充分体现这种学习方式。比如,《卖火材的小女孩》一课,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的。要想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以来学生们各抒己见,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这一做法也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相符合。(2)想象和表达能力。理解课文后,我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过大年夜时的幸福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让两者进行强烈鲜明的对比。“总结梳理”是“五步达标”教学法的第四个环节。以六年级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例,教师要通过准确简练的语文,使学生明白,这一课是以饺子为线索,串联出浓浓的母子情谊。这样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很好的回忆,更使学生的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了升华。
“拓展延伸” 是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过程。只有践行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的理念和知识,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理念和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和理念进行检验和丰富,才能认识到这些理念和知识的价值之所在;也只有认真践行这些理念和知识,学生才能不断地锻炼和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的教学以及“五步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课文的最后环节我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 “ 面对饱受饥寒的小女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请写下来” 学生们尽情的表达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都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 “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一适度的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的侃侃而谈中,他们深入理解了课文,课文的中心也从而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通过虚拟这一情境,一方面深化了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五步教学法”在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实用高效。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五步教学法”,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定能够获得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
第五篇: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感知阶段(课前预习)、感受阶段(交流预习、质疑答惑、品读课文)、感悟阶段(课文感悟)。运用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文章的自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一切都围绕着教师。在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发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当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感知阶段(课前预习)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无疑应从预习方面入手,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技能,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是不少语文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有的语文教师只以一句“去读读课文,预习一下”草草了事;有的教师让学生的预习存在有布置无检查等情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安排预习呢?一般分三个层次
安排预习。
第一层:通读感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学习生字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层: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第三层: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出预习笔记的内容,即“我学会了(哪些生字)、我理解了(哪些词语)、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什么内容)、我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不明白的问题(是什么)。
总之,语文预习多在课外,看似较难调控,但只要教师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切实落实指导规范,定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感受阶段
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要进行第二步“交流预习”、第三步“质疑答惑”和第四步“品读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情况,让每一个学生从其他组员身上学到一些预习中可能没学到的知识,对于预习过程中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相互讨论,合
作交流达成共识,但也会出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接着进行第三步的学习“质疑答惑”,学生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让学生多参与,学生理解不透彻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因势利导,和学生共同解决,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又达到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这一步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可能和教师备课时所设想的问题顺序是不一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和教师想的不一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深度,涉及不到中心问题。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在此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控作用,随机应变,对学生没提出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提出并引导学生解决。中心问题解决了,接着进行第四步的学习“品读课文”。这一步要求学生通读全篇课文,或抓住重点词句,或抓住重点段落,或全文品读,从而谈出自己的感受、体会。这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深一层的感悟,提高了知识层次。
三、感悟阶段
课文的美景虽然无处不在,但却需要教师去发现它,并带领学生去寻找、感悟,探索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此时,学生经过前面几步的学习,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了活动尝试之后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对课文的内容及重点部分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思想境
界和课文的写作技巧上去感悟课文,感受文章的美,悟出文章的精髓,悟出文章的写作技巧,以提高写作水平。在感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对所学内容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学课文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心境。在深刻感悟中,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先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教师再说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发现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和审美力。
四、布置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文所讲内容进行灵活安排,争取所留作业既使学生感兴趣,愿意做,又可以达到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目的。通过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写作业时,不断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落实新的“三段五步”教学法,此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也引导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和兴趣,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更加懂得反思自己,更加懂得如何生活,自然成长得又好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