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

时间:2019-05-13 01:2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

《醉翁亭记》整理

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

一、段落大意与内容主旨:

(一)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二)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二、理解默写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醉翁亭记》整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4、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5、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请仔细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6、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

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1)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3)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大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

7、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醉翁亭记》整理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8、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9、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10、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第二篇:《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

一、原文及词语解释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在山上)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递进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指老人)提携(指代孩子),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以……为乐)其乐(乐趣)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的升起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象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俊秀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近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三、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四、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下《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正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hù)林壑(hè)琅琊(lángá)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íng)伛偻(ǚ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ì)颓然(tuí)阴翳(ì)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复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第2段描写山!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2)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A)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B)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D)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6、理解背诵。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6).写出《醉翁亭记》中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山肴野簌

与民同乐

7、请举出本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第四篇:《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介绍

导语:《醉翁亭记》不仅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游记,也是一篇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 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 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 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 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 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 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虚词注解

用法:

①而:表并列

②而:表顺接

③之:结构助词,的④而:表递进

⑤而:表递进

⑥而:表顺接

⑦而:表顺接

⑧而:表顺接

⑨而:表修饰

⑩而:【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而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而表修饰

而:表并列

而:表并列

而:表修饰

而:表顺接

而:表顺接

而:表转折

而:表转折

而:表修饰

而:表转折

以:意为“用”

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酿泉为酒酿泉:用酿泉,名词作状语。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4.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古今异义词

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

第五篇:《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

1、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 醉翁亭记

上,这就是醉翁亭。

5、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译文: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6、原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取名,命名。

译文: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7、原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译文: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

“醉翁”。

8、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在乎:在于。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9、原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

寓:寄托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中。

10、原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若夫:用在一段的开头,用来表示提出另一事。要说那......,像那......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开,消散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归,聚拢。

暝,昏暗。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译文:要说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

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醉翁亭记

11、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幽香:清幽的香味。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秀:茂盛,繁茂。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

译文: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12、原文: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上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3、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

至于:说到那......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倒装句,即“于树休”)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小孩子。(借代手法)

译文: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

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旅游。

14、原文: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临:靠近。

渔:钓鱼。

酿泉:名词作状语,用酿泉的水。

洌:清澈。

醉翁亭记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

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错杂的样子。

前:在前面。

陈:摆开。

宴:名词作动词,兴办酒宴。

译文:来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酿酒,泉水香,酒甘醇;山中的野味

野菜各种各样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15、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情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

喝酒。

弈:下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交错:交互错杂。

译文: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16、原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颜:脸色苍老。

醉翁亭记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译文: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17、原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已而:不久。

译文: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

18、原文: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译文: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雀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了。

19、原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

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译文: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他们的快乐而快乐。

20、原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乐:快乐。

以:用

译文: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21、原文: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谓:为,是。

译文: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醉翁亭记

1、出自本文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通常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本意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大白。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了新的转机。

前呼后应: 本指前行的人向后行者呼喊,后行者向前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风霜高洁: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秋高气爽。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2、全文的主旨是:

与 民 同 乐。

”字贯穿全文的线索。

3、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是: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醉翁亭记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5、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6、醉翁亭记

10、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醉”和“乐”是统一的。

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11、“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1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3、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都具 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14、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15、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与民为乐。

积极意义:形成一种关注民生的意识。

16、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醉翁亭记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17、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18、本文最后一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众人游宴之乐,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19、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下载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醉翁亭记》

    文言文复习笔记整理:李景堂 《醉翁亭记》 一、作者:欧阳修.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其他作品有《朋党论》......

    《醉翁亭记》123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误的一组是( ) A、环滁(chú)林壑(hè)琅玡(yá) B、潺潺(chán)瞑(míng)觥(gōng)筹交错 C、山肴(yáo)野蔌(sù)阴翳(yì) D、晦(huì)明宴酣(g......

    《醉翁亭记》

    28 《醉翁亭记》 一、重点字词 [环]环绕[蔚然]茂盛的样子 [临]靠近[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取名,命名[意]情趣 [寓]寄托[开]散开 [暝]昏暗[芳]香花 [秀]繁茂[伛偻]提携 [......

    醉翁亭记范文合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醉翁亭记练习题

    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著有 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__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 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

    醉翁亭记导游词[范文模版]

    醉翁亭记导游词6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优秀的导游词都具......

    《醉翁亭记》读后感[范文模版]

    《醉翁亭记》读后感12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

    《醉翁亭记》 练习

    《醉翁亭记》 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林壑蔚然琅琊 潺潺酿泉辄醉晦明 野蔌酒洌山肴伛偻 弈者觥筹颓然阴翳 2.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