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汤旭蓉)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汤旭蓉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实验教学环节是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实验教学的研究。文章从四个方面指出当前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关键词:计算机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正在不断地转变和转型,以培养出创新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要求学生到岗后能马上独立地完成工作,这一供需差距,给高职院校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理论知识,通过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想使计算机实验教学更富成效,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只是为验证相关理论课的内容而设立的,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实验课的课时也比理论课要少得多。而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前期理论课的内容设计好与之相关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上机操作,按要求完成实验。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有两个:一是各次实验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缺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综合性,二是学生不了解实验设计思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独立思考、创新能力。而我校计算机类课程推行的“大案例,一案到底”的实验教学模式就克服了这些弊端,首先,缩减理论课课时,加大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课时比例,实验与理论之比至少为1:1,甚至更高,这样就保证了实验内容丰富,学生有足够的上机实践时间;其次,每次实验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事先设计好的与学生生活经验接近的大案例,对大案例进行分解,让学生自己分析当前能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一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以任务的形式提取出来形成实验内容,再自己设计具体步骤来完成实验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最后,学生在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后,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项目。通过这一新模式,将原来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变为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同时我校在毕业班中还增设了“顶岗实习”实践环节,通过这一有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综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二、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现在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通常是把学生简单地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实验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这样,就没有考虑实验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基础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差异,没有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好。其实,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工作,我总结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师把学生编成一个个小组,采用小组成员集中自行讨论的方式,来确定实验任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同时实验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的进程由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情况决定。这期间,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正确的方法,使走入歧途或暂时有困难的实验小组顺利地完成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的采用,让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如果能在课余时间多多开放机房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上课时间,学习效果将会更好。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教学时,教师往往要先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知识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先把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讲解一遍,然后告诉学生每一步骤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等等。实际上,这种讲解和实际操作分离的做法不符合计算机教学的学习规律,学生表面上好像是听懂了,可实际操作时遇到问题还是不会解决,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再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而是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教给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由被动的“学会”变为主动的“会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知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并启发他们思考“还能怎么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适当时间进行讲解,讲解时间不宜过长,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实践。
四、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已决定了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老师必须是“复合型”或“双师型”人才,即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我校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采用这种“请进来”的办法,选聘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一则优化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参与将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本校的教师也制订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使得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具体措施有: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制订了科研及项目管理与奖励办法,以科研资金促进实验室建设,用科研成果充实、改进实验内容,使教师在科研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所有专业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双肩挑教师、兼职教师)都必须通过相应的“技能题库”测试,并达到中级以上水平,与此相结合,实现教师职称的评聘分开;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仅在校内建立了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校内培训,而且还与知名IT企业挂钩并建立高职教师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产学研”合作交流,每年寒暑假派老师去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平均每年到企业三个月以上培训人数为10人次;创造条件让教师经常参加有关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使他们掌握新知识,开阔教学视野.及时了解计算机理论与实验课的发展趋势、动态;鼓励青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校减免或承担部分学费等等。
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涉及面广,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才能够充分的保障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水平,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和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治国,黄建忠;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年10期
[2] 曾艳华;计算机实验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探讨;科教导刊;2009年29期
第二篇:关于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策略
[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将近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15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有1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000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结合当代社会实践,以自己动手能力为主,理论为辅,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为当今世界创造财富的使用型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得到了国家,各地政府公司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但是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舞蹈课程,问题比较多,比如: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舞蹈实践性差,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效率低。
[关键词]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11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5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制定舞蹈整体改革的长远目标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都不能漫无目标的这里改改,那里修修,学院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教学改革方案。特别是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一个整体方案,改革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性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制定整体方案,要成立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对舞蹈课程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舞蹈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阶段性,长远性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其中包括舞蹈课程基础教学设计改革,舞蹈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舞蹈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对舞蹈课程进行督导,舞蹈教师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对学院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系统改革等等。
(二)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主体的变更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一般都是领导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对学院舞蹈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方式一般脱离社会实践和具体情况,学院的官味浓厚,不能和社会有效结合起来,我们要制定长远的符合社会实践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就必须改革以往的以学院领导为主体,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一线舞蹈教师,社会用人单位为舞蹈课程改革主体,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为辅的舞蹈教育教学改革机构,结合学生,社会实践,一线教师,对舞蹈课程进行系统的综合改革。
(三)舞蹈课程改革必须教学观念观念先行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改革不是某个具体教学改革环节的改革比如舞蹈教材,单个的教学单元进行改革,首先是舞蹈教师的观念和能力进行改革,更新。许多高职院校舞蹈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啃老,没有进行舞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缺乏和当代社会接轨的思想观念所以,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从舞蹈教师的观念人手,以正确的先进的舞蹈职业教育观念为指导,改造每个舞蹈教师的传统陈旧的舞蹈职业教育观念,从而提升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水平。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改革应该以提高学生舞蹈职业能力为目标,与时俱进,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舞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教师示范教学,讲授教学等方法,采用舞蹈项目方式推进,让每个舞蹈学生都有学习任务。舞蹈效果有测评。舞蹈教学改革的每个子项目的目标要明确,效果要明显。
二、舞蹈整体教学改革的实施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学院新的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现在分为三个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子项目实施的方案,对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讲解。
子项目1:舞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
舞蹈课程专业建设是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同样的舞蹈课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是舞蹈整体改革的龙头,舞蹈课程专业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职业活动为内容导向,按照舞蹈职业的社会需求设置舞蹈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按照项目导向来设置新型舞蹈教学方法,把舞蹈职业技能证书纳入到舞蹈课程体系教学中。
舞蹈教学改革的目的一定要明确:就是要解决舞蹈课程教学和??践衔接的问题,解决舞蹈课程相关培训机构演艺公司的社会相融问题,解决各机构用人标准和学生课堂之间差距的问题,解决如何强化舞蹈实践能力,解决如何将德育融入舞蹈课程体系,解决舞蹈盲目传授,盲目积累的弊端。
高职院校舞蹈课程教学建设改革的核心仍然是如何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舞蹈教学。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依照课程改革要求,提升舞蹈实践教学条件,实现舞蹈教学场所和实践场所一体化
(2)依照课程改革要求,改造舞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提升舞蹈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建立健全舞蹈双师型结构队伍。
(3)依照课程改革要求,改革管理政策,对不适应的行政法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教师评价体系,舞蹈学生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4)依照课程改革要求,改造舞蹈教学大纲建立舞蹈优质核心课程,在舞蹈课程的设计,教研方面下大工夫。大力气。
子项目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舞蹈课程评价体系。
舞蹈课程评价体系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起着导向作用。舞蹈课程评价可以诊断现有课程与正在开发的课程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问题,舞蹈教师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舞蹈教材的问题等等。可以发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舞蹈课程评价体系所收集的许多资料与信息都来至真实的显存具体情况,专家们依据这些问题信息,能够很快地发现并迅速、及时地解决问题,使舞蹈课程教学尽可能地达到完善的程度,也为矫正舞蹈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而保证舞蹈教学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舞蹈课程评价的决策功能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给学生个人学习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给学校行政规程的决策提供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建立发展性评价新体系,发挥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舞蹈教学实践的功能。
舞蹈课程诊断性评价:是对特定事物进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互有关联的一些问题做出的评价诊断,也是在事物进行之前或事物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所做的评判,以求发现问题所在并且确定下一阶段的任务。
舞蹈课程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或为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它是一种过程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探明计划的失当之处,以便为修订或改进提供证据,着重于分析、比较、诊断、改进。
舞蹈教学目标本位评价是以目标为基础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测定通过课程实施学生的行为到底发生了什么程度的变化,也就是评判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目标本位评价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学者泰勒提出的评价模式和美国学者布卢姆提出的评价体系。
舞蹈目标游离评价:它要求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目标游离评价事先不把课程的目的、目标告诉评价者,而让评价者收集关于课程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不管这些结果是预期的还是非预期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样才能真正对课程做出正确的判断。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者可以在没有偏见的情况下自由地肯定其优点,不受预期目标的限制。
子项目3: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标志着高职舞蹈教育的振兴与普及。社会的需要、政府的支持给舞蹈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舞蹈教育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备受青睐,其特点是:专业理论丰富、表演能力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掌握了这些实际情况后就可以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安排训练内容。相反,急于求成强拉硬搬是很容易受伤的,舞蹈动作难度大,而且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还不能为了掌握某一个高难度动作而失去了对更多知识的学习。可能有个别的学生从小就接受了舞蹈的基本训练,有一定的功底,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天生的身体柔软度就好,横向对比遥遥领先,对此另当别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对于高难度动作不求做到位,力求方法对,要淡化局部、优化整体、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且要求有广泛性、实用性。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在学校创造企业环境和企业氛围,以企业为理念,企业文化需求来定制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以企业文化改造舞蹈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以企业的文化背景来要求学院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这个子项目的特点就是以极大的强化学生第二课堂教学为理念,重点解决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基地急需的舞蹈实践教学条件问题。项目完成后,建设一批以学生自主管理为特色的舞蹈实训中心,舞蹈创业中心,舞蹈编排中心更新舞蹈教学设备,增加舞蹈专业模拟实训室,建设舞蹈职业仿真实训条件,建设与企业工作环境一直的实习室,这样将极大地改善学院舞蹈整体教学质量。
三个子项目完成之后,一所高校的舞蹈专业将成为实力强大,位居中??高职院校前列的,当之无愧的示范性舞蹈专业。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大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对现有的高职院校舞蹈课程进行深入改革,使高职舞蹈课程教学与工学结合从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轨道上,并且对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三篇: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在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认知基础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样就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加之基础化学知识本身苦涩难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方式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的依据,接着提出了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等方面发生变化使得在教育教学中也不断发生改变,在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发展中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导致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将统一班级学习的学生根据其认知差异和兴趣氛围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体会其教学效率。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何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是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作为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依据
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此,分层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应运而生。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能够遵循因材施教和最近关键期原则,教师要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转变其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以此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索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职化学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不同,这样就导致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如果不采用分层教学方式使得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吃不饱”,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消化不了”,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发展。为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要对了解?W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以及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便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充足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辅导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在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在基础化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以便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一方面,需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教学效率。
(三)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工专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化工生产、生物工程等相关知识,通过这个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较为基础的知识,能够熟悉化学知识中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基础化学课程是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生产进行服务,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了解物质的结构,能够熟悉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即可,只要能够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对于层次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时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除了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拔高。通过这样教学目标的分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基础化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分层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探讨-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学习思考,问题层次设置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基础比较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多方面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是从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还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基础化学教学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综合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在能够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在应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还要注重考核内容的分层,在基础化学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基础化学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媛媛,潘献晓,曹国庆,陈玉霞,武亚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3,(35):191-192.\[2\]刘美玲.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77-78.\[3\]徐〖HT《黑体》〗??〖HT5《楷体_GB2312》〗,陈来成.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时刊,2012,(04):61-64.\[4\]任亚敏,王宏慧,张彩芳.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4,(16):75-76.
第四篇: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研究
陈雄/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实践工作能力强、富有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成人。《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要求的课程,具有信息量大,内容要求新,图表分析多的特点,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教学中应以证券投资分析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依据完成证券投资分析任务的需要,兼顾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基于证券投资分析过程,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所教知识和技能系统化,以实训任务为载体聚集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创设仿真的工作场景,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自我构建知识、技能和综合专业素养,并在毕业前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关键词】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目录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3
二、课程教学项目化设计.............................................................................................................4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6
(一)证券信息收集、运用.................................................................................................6
(二)评估证券价值.............................................................................................................6
(三)证券价格走势分析论和方法.....................................................................................6
(四)撰写投资分析报告.....................................................................................................6
(五)证券投资组合管理.....................................................................................................7
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7
(一)企业现场教学.............................................................................................................7
(二)教室角色扮演.............................................................................................................7
(三)讲授案例教学.............................................................................................................7
(四)教师启发引导.............................................................................................................8
(五)分组讨论.....................................................................................................................8
(六)模拟交易.....................................................................................................................8
五、课堂教学组织管理.................................................................................................................8
(一)学习目标.....................................................................................................................9
(二)任务分析.....................................................................................................................9
(三)制定计划.....................................................................................................................9
(四)实施计划.....................................................................................................................9
(五)评价与总结.................................................................................................................9
六、课程教学评价改革...............................................................................................................10 参考文献.........................................................................................................................10
针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实践性强、并具有行业资格认证的特点,在教学中不仅需要理论性教学,更应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需具备相应软件和硬件基础条件,包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系统知识的任课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和实验软件的实验设施设备。教师应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充足的模拟实践,并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等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校及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分析教学改革的需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建立一种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环境,使理论教学的目的性更加直观。这样构建一种学生自发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实践。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搜集和处理证券信息的方法;掌握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以及证券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掌握趋势分析、K线分析、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各种技术分析理论;掌握各种形式的股市评论、投资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熟悉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行情研讨和投资分析咨询业务的流程,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和证券市场。本课程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包括以下六方面:(1)能熟练使用证券行情分析软件及其他专业软件。
截止至2016年元月,各类证券公司、现货延期交易公司等纷纷推出自己公司冠名的行情分析软件,但这些软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几大分析软件。证券投资看盘分析软件以“同花顺”为主,兼有钱龙软、指南针博弈版软件等;期货软件主要有博易大师、文华财经等;黄金、白银、石油等大宗商品现货及其延期交易的软件主要是在上述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在教学时都会介绍,但统一使用一种软件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自己喜好的一款软件。
(2)能收集与处理投资分析所需的各种信息。收集信息的要点在于收集的渠道、归纳分析的方法以及信息与行情之间的关系。
(3)能够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提供投资建议。
学生对所用的分析理论依据可以有所倾向,但必须含有基本面、技术面两方面的分析结论,根据分析结论做出的操盘建议必需包括“进场三点”(进场点、出场点和止损点)与近期行情价位可能触及的压力和支撑价位。(4)能撰写各种形式的评论和投资分析报告。
这些评论主要包括现货、期货、股票、期权的早评、晚评等行情分析报告,也包括给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分析报告和套期保值分析报告等。(5)能够与证券业内人员进行证券行情研讨。
对具体交易对象的充分了解和对专业术语的灵活应用,是与业内人研讨行情的基础,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当然,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6)能独立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咨询业务。
咨询业务最核心的技能是与准客户和客户的充分沟通,这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和沟通能力应用的综合考验。
二、课程教学项目化设计
第一,围绕现货延期、股票、基金、期货和期权经纪等公司的投资分析,投资公司、投资顾问等岗位工作人员完成证券投资分析任务的需要,选择相关知识,以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为主,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序化和排列知识。但是,应届毕业生早期投入的工作,都离不开业务和团队协作,因而,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将是第一培养目标。
第二,以实训任务为载体来聚集知识,在讲授证券投资分析理论的同时,进行模拟投资分析训练和模拟证券交易,把相关的理论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己设计实训任务,并有取舍地重新组合教材内容。
第三,采用“任务引领”和“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来教学,这些“实训任务”均是来自于上述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一次课堂教学的过程,即是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被学生完成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进程由“任务”来引领,而非教师的讲授来推进。在教学中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即“做学一体”。教师刚开始时讲授相对多一点,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讲授的时间越来越少,转而变成指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进而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知识,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能,积累证券投资分析经验和培养证券职业素养。
由于行业认证的考核方式还是应试的闭卷模式,所以,对有意参加考证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另行安排复习时间。
第四,在教学实施中突出学生的工作者角色,强调学习方法、工具的应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做法光有内容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形式。比如,学生角色扮演的可交替性,角色绩效与学生成绩挂钩,出勤率与绩效挂钩等。
第五,为学生营造仿真(真实)的工作场景.对现有校内理财实训中心进升级改造,营造出仿真的工作场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和期货经营机构现场观摩,并邀请证券投资分析一线实践专家到校指导学生,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感受真实工作氛围的机会。
由于本课程所能适用的企业类型较多,在教师或实验室模拟具体类型企业的场景有难度,建议仿真企业。在意识上将学生当做企业“员工”,并期末总评的100分按17周的主要教学时间均摊到每周、均摊到考勤考绩的过程中,期末总评就是学生的“薪资”。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内容如下:
(一)证券信息收集、运用
掌握信患收集的各种方法能迅速获取证券相关信息,能准确判断相关信息对证券价格走势的影响机,理理解相关信息影响证券价格的内在因素,掌握宏观分析理论和方法,掌握行业分析理论和方法能判断证券市场大势,掌握公司分析理论和方法能评估行业的投资价值,掌握证券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能读懂公司财务报告。
(二)评估证券价值
能评估上市公司价值,理解宏观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理解股市供求关系,能对证券价格行情走向的资金供求因素进行分析,能评估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的影响。掌握趋势分析、K线分析形态析、指标分析等各种技术分析理论,能熟练运用趋势理论判断价格趋势,能熟练运用K线理论分析价格走势。
(三)证券价格走势分析论和方法
能熟练运用形态理论分析价格走势,理解投资者行为对证券价格的影,能熟练运用常用技术指标分析证券价响格趋势,掌握股市评论的撰写方法,能撰写较高水平的股市评论。
(四)撰写投资分析报告
掌握投资研究分析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掌握中长期投资报告的撰写方法,能撰写较高水平的中长期投资分析报告。
(五)证券投资组合管理
掌握证券收益和风险的含义及其度量组合方法,能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建立相应的证券投资组合,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这些“任务”均来自于证券经营机构一线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一次课堂教学的过程即是一个典型任务被学生完成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进程由“任务”来引领,在教学中实现“做学一体”。为此,教师应灵活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企业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厦门市证券期货业协会组织的厦门市证券期货投资论坛,现场观摩全国知名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安排学生到证券营业部参加内部研讨会。
(二)教室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全面实施角色扮演,由学生扮演(模拟)证券分析人员的角色,以证券投资顾问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教师的讲授,示范与学生操作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提高业务技能。如在证券投资分析咨询中,可由学生互相扮演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角色,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安排固定时间由每位学生进行大盘点评。
(三)讲授案例教学
在证券投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素材,本课程应精选部分最新的国内外证券投资分析的案例,证券市场热点问题等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并将教材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有关内容、分析方法结合实战案例进行即时的解答和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应用,从而掌握和运用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教师启发引导
由于完成证券投资分析过程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部分内容如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内容较难,这就要求教学中善于利用各种资料,设备和软件,应用多媒体、投影、电脑、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设置各种问题,任务情境,在课堂中安排恰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过程由浅到深,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教学设计尤其注意将课程内容前后左右、上下纵横加以有机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触类旁通的效果。
(五)分组讨论
教学中不定期进行证券行情分析研讨.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根据证券市场热点的转换选择不同的讨论主题,提出明确的讨论目标与要求,通过分组讨论形成小组结论并进行报告.讨论时注意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证券投资报告会,进行现场观摩.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职业道德,达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有机统一。
(六)模拟交易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证券软件,把模拟交易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模拟交易,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效果,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模拟交易的成绩也是判别学生真实水平的重要依据,使学生不仅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
五、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采用“任务引领”和“做学一体”教学模式,一次典型的《证券投资分析》课堂教学应该由五个部分组成: 8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促成目标,是对完成本任务要达到能力目标的描述和说明。这部分由教师提出。
(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由学生或小组对教师给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提出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讨论,教师在岗开始上课时就对学生的任务分析结论进行点评,之后再切入当天的任务课题。
(三)制定计划
由学生或小组制定计划,研讨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找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老师依据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重点、难点以及解决办法,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过程指导。
(四)实施计划
由学生或小组完成任务,教师给予指导。
(五)评价与总结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予以评价与总结.比如小组任务,则由各小组就取得的成果和获取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感受等展开相互交流,之后,在教师组织下,对各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并给出评价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像“导演”和“教练”,负责设计典型任务(项目),组织,指导和监控学生完成任务,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学生则由“听众”转变为“做学一体”的“演员”,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
六、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一)本课程不能单独考核证券投资分析专业理论知识,而是以完成证券分析人员具体工作任务过程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及其结果作为考核依据。
(二)综合采用素养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应用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客观量化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考核方法为应用操作考核、综合作业、现场评价、取消闭卷书面考试。
(三)综合课堂考勤纪律、提问回答、平时作业、学习主动性、技能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华.对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1(1).2.孔立平.高职层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11(2):29-30.3.于志武.开放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1(8):96-97.4.贺素文.《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商界, 2011:142-143.10
第五篇: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田涛 覃月宁
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第03期
【 摘 要 】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对培养对象能力的要求,就电子商务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计算机类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定位与作用,整合课程体系等几点改革措施。
【 关键词 】 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o Explore
Tian Tao 1 Qin Yue-ning 2
(1.Business Schoo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6 ; 2.The Xiangsi Lak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8)
【 Abstract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system,combined with electronic business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develop a target for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zed in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class,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course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some reform measures.【 Keywords 】 electronic commerce; computer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商务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贸易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能够较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网络环境下的商业、贸易和营销管理等的实践或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
1.1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综合性学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构成其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对象在3~6年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管理、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战训练,达到掌握经济管理、网络贸易、市场营销、在线交易、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商务应用系统规划、可行性论证及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的技能;侧重在分析和规划的能力培养。
1.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运用能力包括:商务应用平台规划、网络集成运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①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规划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②掌握大规模商务应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可行性论证、概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设计、测试、培训、评估、部署等方法。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初期,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技术方向,一个商务应用方向。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确定其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技术方向的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高级语言、商务应用等;而商务应用方向则偏重于会计、营销、管理、物流等专业内容;两个方向的交集是数据库、会计、营销等专业内容。这样,偏重于技术的学生,缺乏商务知识,而偏重于商务应用的又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替代,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替代,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学生都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能干什么。
2.2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师分别由机电、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师组成;各专业领域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无法明确商务和信息技术真正、合理的切入点,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应用知识类课程的随意和简单组合;在实践环节,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培训和应用经历,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并引导学生,难免出现教学实践和现实应用的脱节。
2.3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计算机课程设置随意性比较大,目标不够明确;例如为便于学生考二级,将Access数据库原理列为基础课程,大二学生要学习高级语言,又开设网络数据库作为先行课程,两种数据
库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考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时均在50个左右,未能考虑该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先行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Web站点设计,所需的先行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及网页设计、项目管理等。一般为了拿出更多课时安排商务类课程,将必须的先行课程压缩数个,导致综合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成为演示课程。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其培养目标是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但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硬件轻软件,认为组建了实验室,配置了电脑,接入了网络,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思维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
2.5 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
综合性实验是高校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潜质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理工科教育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许多综合性实验环节,例如电子器件设计,给学生一个课题名称和内容介绍(或者学生根据课题方向,自拟题目),让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和翻阅各种文献,完成设计工作,最后提交一个产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对于许多有创造性实用价值的产品,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通过校企合作推向市场。和理工科相比,电子商务专业在综合实验环节还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环节起步较晚,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高素质实践性教育人才。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将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识,熟悉商务过程、精通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对象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体系,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计算机课程与商务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能片面的剥离;例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物流、经济管理课程时,可将涉及到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并对各类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架构、服务等进行讲解,同时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熟悉商务过程,同时掌握系统平台的架构、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2 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重点,实验环境、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构
建各门课程实训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搭建,综合性实训平台应作为一项独立实践环节开设,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旨在培养学生参与商务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提前做好铺垫。
3.3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侧重几个方面。
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限于学历、职称的提升,应该“走出去”,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甚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深入锻炼、学习,教师的商务素养提升了,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课堂教育。在当前科研氛围浓重的高校,教学过程被许多教师轻视,这种趋势要遏制,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质量,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站稳讲台。
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按学科分类,加强各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各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提高专业教师待遇。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和其他专业相比,比较繁重,因涉及到信息技术,要不断学习,在薪资待遇方面,要对其进行补偿,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稳固教师队伍。
从企业、高校引进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或者学科带头人,创建良好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突破常规,去除说教思维,根据前沿的商务信息技术应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走出学校,加强和商务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取各种应用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分析、论证、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部署上线、维护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过程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实战过程,可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思维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综合实训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团队,并协调团队内部分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5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
学是学生集中做实验,密度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学生很难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要做实验,必须提前预约,学生预约实验就需要提前主动的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效果更佳,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为综合性实验科目、独立实验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曾凡奇.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09-111.[2] 瞿彭志.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
(4):76-79.[3] 徐学军.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经济师,2004(4):106-107.[4] 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7-58.[5] 孙刚成,田伏虎.谈创新性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教育探索[J].2008(7).[6] 孙军军,赵明清.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10期(总第142期)第90页.[7] 周国勇,陈磊.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体系设计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8期(总第140期)第167页.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0GXNSFB013053)。
作者简介:
田涛(1979-),男,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海量存储、对等网、数据库。
覃月宁(1979-),女,壮族,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