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时间:2019-05-13 01:1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第一篇: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一、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实践

一)打造“高效课堂”,抢占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为了让“家常课”变得有滋有味,莘县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开展了“区域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所谓“整体推进”,就是全县各个学段、各个学校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留空白点;所谓“分步实施”,就是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所谓“重点突破”,就是在大面积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突破;所谓“全面提升”,就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新路子,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各学校围绕“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一高效课堂灵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新华学校以“三全教育”(全员育人育全员、全体参与全过程、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教学中全方位落实“真正意义的学习”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三核心”(“321”教学模式、主题班会、学科实践活动)、“四配套”(多媒体教学、英语特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局面。妹冢镇中心初中以“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愉悦工作”为目标,确立了“三环五步”有效教学模式(三环即“课前、课中、课后”,五步即“预习、自主、互动、拓展、回归”)。莘亭中学以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确立了“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实施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实行“5+2”教育管理模式和“135” 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养成为根本;三个平台:搭建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的平台,构建师生共勉、真情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搭建总结反思、丰富完善自我的平台;五个环节: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激情互动、达标检测、拓展应用)。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三个转变”:一是学生的学习由“供应式”向“超市式”转变,学生在学习中有充足的自主选择权,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现状。二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由“注射器”变为“启动器”,由“讲”到“动”,将课堂塑造成“快乐享受的地方”。三是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由知识培养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振兴“阅读工程”,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空间”,就是创设一个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现在,全县中小学实现了“校校有图书室,班班有图书角”的目标。中外经典、少儿百科、名人传记等上千种图书,遍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图书角”。为了使书源充足,各学校开展了“捐一本读百本”活动,开展“图书漂流”。

所谓“时间”,就是让师生有时间阅读,能够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各学校把阅读课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每周每班安排一节。语文老师上好六种课型的阅读课,即“比较阅读课”、“名著导读课”、“精读课”、“专题阅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成果交流课”。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全县中小学开展了“晨读—午诵—暮省”活动。

所谓“活动”,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几年来,我们精心组织“主题读书活动”,使之成为营造全县校园读书氛围的重要载体,我们的口号是“年年都是读书年,月月都是读书月,日日都是读书日。”

所谓“联动”,就是“家校联动”,充分发挥家庭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振兴阅读工程中来;通过评选“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通过提倡“以书压岁”活动,倡导阅读新风尚。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学校的管理制度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做到凡事有规范。二是“阶段性原则”,按学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每学期重点突出几项。三是“双向性原则”,教师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体现“身教胜于言教”,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之目的。四是“循序渐进原则”,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每天进步一点点,常抓不懈。

采用“三个策略”。一是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与途径,“少说教,多训练”。二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练,注重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三是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读懂一个故事、悟出一个道理”开始,提升学生的养成教育知识水平。

强化“八项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抓好学习和宣传,四是建立详实、务实的评估机制,五是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六是抓好“特殊生”的提升,七是抓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八是抓好检查与评比。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就素质教育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多措并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名师少、学科带头人少、骨干教师少”的现象仍比较突出,“进不来,留不住”的现实亟待解决,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一是新教师招聘向农村学校倾斜,保障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还要考虑到学科的结构问题。二是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建立“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自我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新架构,特别是要大力开展“教有困难教师”的培训提升工程。三是建立教师定期轮岗制度,落实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四是建立县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积极疏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五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激励关爱机制”,政府可以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实际,定期调整数额;可以设立“教师农村终身任教奖励基金”,对终身在农村任教的教师,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农村学校的教师“进的来,留得住,成长的快”。

(二)加大投入,强化评估,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合格的办学条件。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并不达标,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从根本上说,推进素质教育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比如,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和仪器设备要达标,学校的操场和体育设施等要符合要求。要强化并完善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将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

(三)进一步改革现有中小学教材。一提到“减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减少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学生的考试次数”、“不给学生排名次”等等,很少有人对学生用教材提出质疑。实际情况是,教材越来越“胖”,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根本“消化”不了。对此,提两点建议:一是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查教材内容,下决心给现有教材“减肥”。二是教材编写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最好能编写几套适合农村学生使用的教材,供大家挑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四)抓好“三教网络”的育人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要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片面的理解,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就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结果,学校的作业量减轻了,家长布置的作业量加重了;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了,社会上的辅导学校增加了,学生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个“学校”……因而,只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使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推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它的发展需要政府来谋篇布局、协调运作,需要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二是办好“家长学校”,让学生家长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员。三是教育、妇联、共青团、公安、工商、民政等各部门“联动”,取缔非法办学,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

第二篇: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拼搏精神;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的德、智、体、美等实践的基础上,特制定出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教育观念及目标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教育对象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高尚的品德和顾全大局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的人才;

学会求知——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求知的本领;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更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专业实践和技能锻炼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服务社会的新本领;

学会健体——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锻炼身体,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新世纪建设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觉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忠于职守、热爱劳动的品质。

3、开展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途径:

1、以品德课教学为主渠道,按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以舆论为先导,抓好校园的宣传主阵地。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1)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开设“国情、校情系列讲座”。

(2)学生工作处认真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校纪校规的学习工作。

4、以《宿舍管理条例》为依据,在净化、美化的基础上搞好宿舍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宿舍建设活动,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

要求:

1、所有教育内容面向全校学生;

2、各项活动要求见《小学生思想品德操行考核实施细则》。

(二)人文科学素质培养

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本质、识别他人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情感智商和审美素养。

2、锻炼学生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增强对事物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3、通过人文知识宣传,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使学生提高人文知识素养。

主要途径:

1、以礼仪美育课教学为主渠道,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低年级开设《人际沟通技巧》,高年级开设爱国教育课程或讲座。

目标: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要途径:

1、教务处和系部要积极探索现代化职教思路;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实施。

2、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要求:

1、以上各类培训考核,重点在一至二年级阶段进行。

2、各项工作制度化,各项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主要途径:

1、学校结合专业课教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维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每年举办运动会和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4、认真做好学生体育素质达标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实施措施

1、成立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检查和评估学校素质教育方案的实施情况。

2、构建以教师、专职辅导员、学校政工系统为主线的素质教育实施网络,逐步形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四育人(即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体系。

3、素质教育工作部门分工

(1)教务处全面负责学科教学改革、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美育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

(2)大队部全面负责劳动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考核、奖惩工作。

4、素质教育工作的考核

(1)素质教学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在期末或年终时按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

(2)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3)对学生在科技文化活动中的成果,学校给予奖励。

第三篇:浅谈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浅谈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望谟县大观乡教育辅导站:岑继彪

内容摘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存在“办学经费、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急需加强;教育不均衡发展,学生基础普遍下降;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寄读生管理难度增大,家庭督管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农村中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致力于县城与农村教育的公正与平衡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范农村寄宿学生的管理”等几个面来,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确保农村教育事业的稳步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素质教育

教师

学生

前言

十二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中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这给我们指出了办学方向和最终追求。但长期以来,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素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直处农村教育工作的我认为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才有可能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改变农村素质教育落后面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办学经费、教育资源不足

2007年,我县的“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2008年通过“国检”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级“两基”复查、“普实”验收。从中,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还远没有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硬件设施设备还处于一个待完善的阶段。随着“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的落实;再加之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历史和现实原因, 导致农村中小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对农村素质教育的总体投资规模还不够,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素质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导致许多学校的教室、寝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体美等设施严重欠缺。也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社会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师资力量急需加强

1、教师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现象逐渐加重。各乡镇有近1/3的教师出现老龄化年龄现象,这直接带来的是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老化。其后果就是降低了小学的教育质量,削弱了教育的基础。

2、学科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教师缺编或年龄结构的原因,大多数音体美专业毕业的教师只能担任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如:我们大观乡里穴小学是一个完小,只有6个公办教师。开设的课程每位教师都得上,何谈专业课呢?怎么能培养出有专业素养的学生?

3、骨干教师分布不均衡,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多数偏远学校,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同学科教师数量很少,村级小学一人教一个年级几个学科。这种情况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少教师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

4、部分学校教师严重缺编,教师工作量较大,负担偏重。各大部分学校还处于严重缺编现象,还存在一人一校几个班,加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竞争意识,职业倦怠心理比较严重,对待工作得过且过。

三、教育不均衡发展,学生基础普遍下降

1、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日益减少,办学规模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稍好及家长见识广的家庭都想方设法带孩子到好一点的学校就读,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便出现“陪读妈妈”或“陪读奶奶”们携带行囊,涌进县城,想方设法,插班就读;如我们大观乡大塘小学由原来近100名在校学生,到2008-2010每学期只有6-8个在校学生,迫使学校停办。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学生数自然逐年减少、农村办学规模日渐萎缩。

2、县城学生急剧增加,超级大班屡见不鲜 随着大量农村学生的涌入,县城的超级大班现象日见严重。比如望谟县一小、二小最多的一个班达到七八十人,初中有些班近百人,教室里塞得如沙丁鱼罐,前排桌子离黑板不到一米五,后排靠墙,学生出进都十分困难;上课的老师个个都带着便携式扩音器,即使这样,很多老师的嗓子还是坏了,部分学生听课还是困难。同时县城学生的增多又从客观上需要从农村调入教师,每年都有不少教师借调进县城,又使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使原本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质量进一步下滑。

四、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

贫困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中小学在校生留守儿童少年占据70%,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促使其人格发展走向极端,大多数留守儿童行为古怪、表现固执、顽固不逊、纪律涣散。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过于溺爱的祖辈没有及时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二是父母本身的原因——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他们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三是由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盲,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前途失去了追求,对学习自然就失去了兴趣。

五、寄读生管理难度增大,家庭督管力度不够

(1)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寄读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由于学校建设资金有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房舍及设施十分简陋,大部分农村寄宿学校无浴室,无水冲厕所,无饮用热水机,给寄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2)农村寄读学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又不能完全到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容易受到不利影响。

(4)寄宿学校缺少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利学校管理。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相关服务人员不在国家定编之列,学校无法配备专职保育员,寄宿生的教育与管理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1、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变革,是一项社会工程。社会各界只有对素质教育的意义有深刻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引导监督学校实施教育健康发展;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全面发展;才能帮助孩子走好人生路。一句话,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树立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紧迫感,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产生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21世纪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突出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推动素质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比例,依法保证教育经费增长,积极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从物质上保障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与提高。

二、要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1、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招考录用素质较好的师范院校生,同时,鼓励优秀的初高中学生选择了师范院校,让更多的人才向往并投到教育事业中来。

2、进一步落实县级培训。县级培训应该切实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开展了诸多有效的培训形式,比如加大了对骨干教师和培训辅导员等乡镇学校培训者的培训力度,但县级培训还缺乏国家级培训者的专业引领,只限于自身的培训,所以在短期内也很难有效提升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

3、创建互换机制,鼓励教师流动。采取城乡互动,联谊政策,鼓励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骨干教师带着任务到城市学校锻炼,相互对接式服务政策,期限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学期,甚至可以先尝试在一部分试点。同时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音、体、美、英语教师)跨校任课,放宽对此类教师的评价政策,聘任工作和职称评定可以优先考虑等。

三、致力于县城与农村教育的公正与平衡发展

1、要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广大教师乐于奉献,自愿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抓好农村教师向县城调动政策,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扩充;同时还可规定新招入教师必须先到农村工作5至8年方可调动。

2、要努力控制农村学生向县城的流动,这是推动县城和农村教育双优发展的关键。农村学生入城主要是追求优质教育,这是人之常情。要维持农村的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加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程序的审批,外籍户口进城就读需经教导处、校长、中心校、基础教育股、教育局分管领导五级审批,从而较好的控制了外籍学生的入城就读的浪潮。同时可以改革小升初、初升高的录取方法,根据学生人数比例,把重点初中和示范高中的升学指标下分到个乡镇,由教育局分乡镇录取。

四、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范农村寄宿学生的管理 农村中小学应该抓住布局调整的良好机会,大力发展和建设农村寄宿学校,完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体系。由于农村寄宿学校的寄宿用房与配套设施投资没有全部纳入政府教育经费预算。要从此出手:(1)政府要抓住县城一体化建设的机遇,科学、长远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用房及配套设施投入必须全部纳入项目经费预算。(2)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财源稳定、资金充足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完善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将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员、服务员、心理咨询员列为学校工作人员的正常编制,保证他们的经济收入;(3)加强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一套能够适合当地情况、满足农村寄读学生需要的管理服务制度,让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有“在家一样”的感受,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良好的环境,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内动力,促使他们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以上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情况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在贫国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如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推行城乡统筹、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花大力气从“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为农村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从而实现推动农村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四篇:浅谈如何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实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有许多年了,全国各地开展的红红火火、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多年来农村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许多教师认为在农村小学很难真正开展素质教育。针对如何在农村小学真正开展素质教育略谈我的两点看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首先要解放教育者的思想,农村教师接触面较窄,对新的教学动向接受不及时,加上“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片面认为农村孩子基础差,能力差,对孩子各方面的潜能不善于发现和开发,对素质的定义、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初浅的感觉,开展素质教育无非多上几门功课而已。有些老师仍然搞“题海战术”,对技能科敷衍了事,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假如教育者这种思想观念不改变,主观上就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处理好活动类和学科类课程的关系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各种情趣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凝结物。个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个性意识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一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所以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个性对于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抓好个性素质,把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做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在各个科目中渗透爱美、爱科学、爱劳动、爱制作、爱体育、爱想象等情趣的教育。

其次,要解放学生家长的思想。农村学生家长只问子女考试的分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分数高就是“龙”,分数低者就是“虫”,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老师会不会教、学生会不会学的一把水准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特长不闻不问,对子女好奇发问,好奇举动,动手操作,有些家长进行制止,叫他们整天抱着语数课本转,限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家长这种观念不改变,客观上阻碍敢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家长明白当前的教育新动向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为今后人生和社会打造基本素质.先天与后天全面开发与发展,明白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全面素质、基本素质、个性素质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只有家长思想解放了,进行家校配合,双管齐下,这样就大大推进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加强学习,使教育者具备各种素质,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农村教师七八十年代师范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年龄基本是四十五岁以上,还有大部分是民办教师转正,“亦工亦农”,家庭负担重,家里有责任田可耕,学习钻研的时间较少,教师本身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呢?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从结构讲教师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思想、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职业思想是一个教师应该确立的最为根本的条件,人们普遍认为,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孜孜不倦,燃烧着自己,点燃了别人,他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容纳在一起,就是对学生的爱。教师的职业理想就是牢牢地树立起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一个教师缺乏这种职业思想是不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知识水平也是一个教师所具备的条件之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想有些教师只能承担语、数科教学,对技能科、活动类课程无从下手,对学生的提问答非所问,不求甚解,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所以它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过去大家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育发展到今天,我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须备源源不断的泉水,才能适应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在素质教育中,他所要求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农村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师生观。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的心理,还要钻研教学理论,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行为更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效,集中反映了教师素质的总和。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位教师要努力进取,永不停步,不以现有的知识水平为满足,讲究一专多能,发扬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使自己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轨。学习主要途径可以从教育网站中索取,多观看名师教学实录,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杂志,从书本中索取先进的教学范例,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自觉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探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上公开课、观摩课,制定较有价值的校本研究课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到城市、重点小学参观学习,博取他人之长,这样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就能蒸蒸日上,水到渠成。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协调教育的各种功能,把每位教育者的思想、认训和基本素质,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开展的有声有色。

第五篇:如何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如何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是整个提高国民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体现,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是前提,缩小城乡差距是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是关键,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契机,提高教师素质是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是有效方式,优化教育结构是保障。关键词:素质教育 道德修养 农村教育 优化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

一、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结构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存在的、越来越严重的城乡差异造成的。

(一)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家长认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高等学校才是摆脱农村户口、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城市居民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医疗、教育、失业救济,甚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享受各种优惠,而农村人则与此无缘。不仅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农村人即使有钱也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特殊待遇,比如子女入学、高水平的医疗等。因此,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只有好好学习,通过各种考试才能加入到可以享受各种优厚待遇的城市人的行列。哪个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好;只要能使孩子考上大学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让孩子考上大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是他们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唯—标准,也是他们对教育的唯一追求。因此,越是贫穷的地方,“应试教育”越严重,素质教育的推进越困难。

(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农村青年就业、致富更为困难和艰辛,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少人多,生产力比较落后,工业不发达,因此除了种植和养殖以外很少有其他出路。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手段还十分落后,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较低,资金匮乏,即使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青年,其创业空间也不是很大,而且十分艰辛。大多数农村青年还是要进入城市,并且主要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这就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技术教育不太热情,学习成绩较好的,更多地愿意到普通学校学习,希望将来能够升入高等学校;学校成绩较差的,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第1页

(三)城乡居民在社会资本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提高考试分数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的盛行。和城市学生的家长相比,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社会资本相对较少,在各种机会面前处于不利境地,只有依靠较好的学习成绩,确切地说,只有依靠较好的考试成绩来和城市学生竞争。因此,从家长、学生到老师都非常清楚:只有考试成绩好,才能在竞争中有一些优势。

(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更加依靠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国内的客观形势对教育的现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理论及实践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使得素质教育这一普通词语带有了浓厚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并且产生了新的丰富的含义。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种含义或特性。

(一)全面性与整体性。全面性就是要求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2页

当前,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远没有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地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尤其是对德育重视不够,而在智育中又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理解不深,特别是没有理解到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教育方针把全面发展分为几个来谈是为了更便于说明和理解。

(二)全民性与民主性。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人,人人都有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当然,由于人的天赋潜能之不同,不能强使所有的人都接受同一的教育,但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不能人为地加以限制。

(三)终身性与可持续性。素质教育要及早开始,要在中小学打好基础,但在以后的教育阶段中仍应巩固提高,并且坚持终身。今天之所以强调终身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及适应职业变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四)个性与差异性。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小或大的差异,因此,实行素质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即所谓因材施教。只有把各人不同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算是充分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可见,这里提到的个性与差异性和前面提到的全民性并优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第3页

(五)主动性与创造性。教育是离不开学习者的主体性的,教育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主体性的认识。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主体性的重要,才能派生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中,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人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要因素与条件,也不断给予主动性以生长与活力。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对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克服枯燥单调的知识记忆,克服学生厌学具有重要独特价值。素质教育的全民性与民主性对于保障每位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的学习权利,保证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和持续性,对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农村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个性与差异性对于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特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及其心理、生理发展特点,遵循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使得教育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三、全面而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奠基各类人才的素质基础,其素质基础,除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是要创设各种教育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品德、兴趣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为此,特提出素质教育质量要求:

第4页

(一)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基础素质,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在无自觉意识努力的条件下,做好每一件事。习惯又是一个长期训练、习得的过程,从小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益无穷,学校要求学生具有四方面的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二)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对学校开设各门课程能达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例如: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知识结构;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基本数学思维及运算知识能力;音乐学科要求具有基本的乐理知识,会试唱,掌握1-2件乐器等。

四、精心组织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挥特长的平台。吹、拉、弹、唱,各种友谊比赛,制作节目卡片,雕塑、折纸等艺术品,搞小发明、小创造,让学生大胆实践,尽情地表演,尽情地发挥。学生的语言行为、思想道德、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将会在各种活动中真实地体现出来,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活动时机,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煅炼,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访问文明家庭、科技兴农示范户、饲养专家;调查科技兴农、厂矿开办、劳务输出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慰问单亲老人、残疾人、孤儿。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

充分利用农村学生家庭拥有土地的优势,教给学生科学栽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方法,让他们亲自试验:营养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竹荪、天麻等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果树嫁接、花卉培植等技术。

第5页

成功了,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失败了,再来。为学生将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实事求是,特别要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当前,许多地方特别是相当多的农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要么将素质教育与升学对立起来,认为素质教育不要升学率了,因此导致教师、学生和家长拒斥素质教育;要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展课外活动,甚至在课外活动方面与城市学校盲目攀比;素质教育是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是要克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全部围绕考试进行的做法。

当前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和留级率较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学校依然要强调升学率,但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强调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或终身发展、生动活泼学习前提下的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是降低留级率和辍学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

第6页

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面,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

(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绩效观,加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校长的能力建设,提高教育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对农村基础教育来说,县级政府是最主要的办学主体,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县级政府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发展观和绩效观影响着当地教育的发展,尤其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

(四)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新课程从纲要的起草到课程标准的制定,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参照了国际趋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的实验也表明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新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特别是新课程对于解决农村学校长期存在课程文化单

一、课程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教师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辍学率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

第7页

件,积极支持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农村学校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实施新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再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课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

综上所述表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把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重点上。学校必须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校本教研、创新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点,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促进新课程的顺利推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从而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修养,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奋斗终生。参考文献

[1]王娟.农村小学素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M].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

[2]曹际升.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第8页

(18).

[3]石兰蕊.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0(1).

[4]董学会.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第9页

下载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范文

    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可供套用的现成模式,也很难有适用于所有中小学的成功经验。《......

    农村小学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农村小学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受传统思想、师资水平、条件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缓慢。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学中亟待......

    推进素质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方案作者:吕新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更新时间:2007-11-4一、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各校做到“......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享受均衡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坚持把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福利,主张“认真就是水平,实干......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报告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报告范文为了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我乡素质教育的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镇里固中心学校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学习《虞城县进一步规范......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报告(范文大全)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报告 为了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我乡素质教育的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镇里固中心学校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学习《虞城县进一步规范中......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报告

    为了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我乡素质教育的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镇里固中心学校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学习《虞城县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提纲》,并根......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的任务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