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跟孔子学教学
跟孔子学教学,我该怎么做?
济渎路学校
张秋荣
认真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这本书,我掩卷长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具体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际工作来谈一谈。
一、对自己严格要求,小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跟孔子学教学,我明白了教师所教的是孩子!不应是一种课程。要像孔子一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呵护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说的对,我还是能立马肯定学生的,承认自己的错。但当学生做错事时,我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经常严厉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学生表面听从,实则不服,改过效果较差,比如调皮捣蛋的张世豪同学经常犯错,你批评他,他伤心,破罐破摔,反而犯错的次数更多,你更生气;当你改变策略,抓住他的一点儿优点表扬他时,他犯错的次数却少多了。当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不了时,我很生气,批评学生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自卑,就更不动脑,造成恶性循环。确实像闫老师说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对孩子一生影响不大,反而老师过激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较大。以后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注重过程轻结果。
跟孔子学教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关注教学过程,就像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虫也不管,结果一个葫芦也收获不了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学生成绩根本上不去,只有徒伤悲。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严格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体现在结果。教师就要少站讲台,多在学生中走动,时时都无声的提醒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自觉的投入学习,否则等下课了,检测他不会,你严厉惩罚他也无济于事,只有让他逆反,自卑,师生关系对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拿课堂作业来说,刚接二年级这个班时我们班的党驭舟,周佳慧等几个同学,别人半节课写完的作业,他们一节课都写不完,你再严厉批评他们,还是没写完。惩罚他们不能玩,补作业。下次还是照样,就是我们说的“老油条”,老师生气,学生不在乎。这就是不注重教学过程造成的。以后我再布置作业,就放下自己的一切工作,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做小动作了,开小差了,及时提醒,这几个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了,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高兴,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只要注重教学过程,虽然轻教学结果,教学效果一定好,孔子的教学是很好的见证。
三、让孩子敢错,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
“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学生是学习的,学习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有些错误是不必当面也不必及时纠正的。容纳学生的错误,学生就不怕犯错,就敢于思考了。”说得真好!以后我要在课堂上放心地让学生的讲说自己的答案,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不管对错,只要学生想了,就让学生说,这样每个学生都个别学了,老师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说完答案,还要问为什么,特别是一个学生回答错误时,更要问他思路,是如何想的,探究根源,使学生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因为这个错误往往就是这节课的财富。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以前上课总是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着急,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造成一些学生失去自信,不爱回答问题,以后尽力做到朱熹所说:“圣贤施教,各其因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四、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跟孔子学教学》的作者闫合作明确指出:学问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孔子的弟子非常善于问问题,《论语》的记载,几乎都是弟子问,孔子答。我也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树立“不耻下问”的意识。引经据典是让学生知道“不耻下问”是最好的学习态度,牢记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第二,让每个学生树立“凡事问”的思想。什么都可以问,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问,就能知道。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亦未知如之何者也。”第三,让每个学生知道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疑思问”,一种是“明知故问”。疑思问,就是自己有疑惑而问。有了疑惑发问,就是敢问;在疑惑的地方发问就是会问。敢问会问,就能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越来越智慧。“明知故问”是你已知道,还可以大胆提出来,这样可以使你得到更精确,更深入,更完善的答案。作为老师,不要怕学生问的问题浅显,没有深度;不用怕学生问不出重要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奇怪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老师不会的问题。老师是教学生的,老师是无私的,只要是为学生好的,只要学生能学会问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就为之骄傲。任何一个学生站起来,都让他自豪地坐下。
跟孔子学教学,我该做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先从这几方面做起。在以后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我时刻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成才。
第二篇:跟孔子学教学---苗向荣
万方中学苗向荣反思《跟孔子学教学,我该怎么做》
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教学》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三、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 能显示 老师对学生的爱。
四、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可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六、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 钱穆 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第三篇:跟孔子学当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教心”。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真正的教学是从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用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第四篇:跟孔子学当老师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对于我们这些教书的人来说,值得学习的人实在是太多,多到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即使有空去学,也难免因为所学之人的思想、观点存在差异,心头生起一团乱麻,乃至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既然如此,不如从中挑一个人,长期追随,直到他成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不仅工作上遇到困难,灰心丧气的时候可以“请教”,当人生及心灵陷入危机、迷惘的时候,也能够从他那里得到理解、安慰与前行的力量。
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平凡”的教师都处在灰心丧气的精神状态中,许多人曾说自己实在不想教书,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谋生办法。即使那些看似“风光”的教师,也常常不过是被暂时的“风光”安抚了一下而已,身上的“风光”顷刻散去之际,或更大的“风光”得不到时,依旧得面对心灵深处的抱怨、苍白或空荡。
实在的,将消极的想法放入心中,或者希望有朝一日“风光”加身,都不是教师寻求心灵安顿的正途。正途乃是至少有一位能让自己的心灵“一片清明”的“精神导师”,进而像“精神导师”那样从容面对,使本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在经过自家心灵的过滤后,产生让自己感动的意义。
孔子堪当我们的“精神导师”。
那么,孔子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究竟应该向孔子学些什么?
有些教师说自己爱教书,乃至将教书视为唯一可以把握的“恋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人”。这确实表明这些教师已有了很好的起点,但一番追求之后,这些教师又难免以“想说爱你不容易”来形容自己的教书生活,就像现实中的恋人们常常发现,当初对异性的爱情,到头来竟是一场“错爱”。
教学也是孔子的“恋人”,而且孔子痴恋教学,其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不仅如此,孔子之于教书,似乎从未说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孔子心中,教学,远比让人中意的绝代佳人,更容易把握在心。对孔子来说,相恋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活,无论有多麻烦,有多变化无常,都像当初一般美好,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均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
光是这一点,孔子便值得我们这些教书的人好好学习。古往今来,多少英雄、美人都想追求“士为知己者死”的极致幸福体验,但“知己”并不常有。就孔子的人生而言,他苦苦寻觅了一生,也没有遇到什么“知己”,更不要说曾经体验“伯牙摔琴”的经典友情了,但他却为教学而死,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堪与“知己”伦比的学生。
我们这些正在教书的人,无论能否有幸经历“孔子式的爱情”,仅仅去感受一下“孔子式的爱情”,或许就足以让我们“不亦乐乎”了。
在著名的《孔子改制考》中,一心成就伟业的康有为曽视孔子为伟大的民间政治家,并将自己的“维新”理想托付给他。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想起孔子时,倾向于认为孔子是中国优良史学的鼻祖。国学大师钱穆则常常觉得孔子不仅是中国散文、小品文的创始人,而且是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一位心灵大师,总能使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充满道德气象与艺术情趣。我本人则喜欢认为孔子是“教学之王”之说。
诚然,我们拥有孔子所没有的东西: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有月薪、有职称、有人还会有各种荣誉称号。这些足以让我们给自己及家人以安定的生活,会让我们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教书生涯。可是,孔子没有这些,反而有时还会弄得自己和弟子们食不果腹,被迫流浪。甚至没有手机。那么,孔子又何以能成为“至圣”、“万世师表”,成为人们仰慕的先生?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司马迁研究孔子时曾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孟子也曾感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但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孔子是这样的人:有坚定执着的信念、有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
学者李零读《论语》的心得是这样的:“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钱宁在《圣人》一书中这样说:“孔子所以成为圣人,在我看来,是他能终身坚持一种信念。人类在历史长夜中,没有信念,一定会走失,尽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灯光,其自身的光亮,与茫茫黑夜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但我真的相信,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我们的生命才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为了人类,并一点点地进化。”
显然,我们有的,孔子没有,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有
演讲稿——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的,我们没有。我们的心灵也已经因为这一点空白曾受到了不少或轻或重的惩罚。比如,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教学之恋。
国学大师柳怡徵(zhǐ)认为,孔子及传统文化实有可资心灵栖身、获得光明的思想资源。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教学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是仅仅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
当然,我们不是要强求每个人都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说到底,我们不可能有孔子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但我们却可能拥有他的人生、学问与才华所蕴涵的种种情怀。例如,爱教学。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有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身。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以我们已有的一切来说,即使没有能力将孔子的精神家园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可以从孔子的精神家园中寻获种种让我们感动的人性力量,并因此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终有一天,美丽的精神之花会在我们的心灵中悄然盛开。
终有一天,我们会视教学为恋人,会感叹“不亦乐乎!”。孔子——我们的精神导师。
第五篇:《跟孔子学当老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这一段时间看了周勇博士的著作《跟孔子学当老师》。周博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可以说一直是做为老师的我思考的话题。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当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爱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谋生工作时,你离好老师的距离就不远了。而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教育,留给学生的老师。有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使之从中受益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我们不仅应该践行孔子的教育观,更应该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教师仿效。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他的教育理念。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这些理念是如今提倡的“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我们真的应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让他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总之,这本书,真真正正的点醒了我,把教学当成是精神上的恋爱。真正的去爱这份工作,真正的去享受这份工作,那么我就能真正的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