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
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因为教学并不是单方面的,除了老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这是教学策略有效的具体体现。可见,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谈谈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起来。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在对低年级儿童的教学时,我根据他们精神的集中缺乏持久性和情绪的不稳定性,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了解作品。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有新鲜感,注意力就会被吸引。
如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作品的评述时,用大量的作品来增强学生最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教学,分别对作品最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教学,分别对作品题材,艺术处理手法,追求的境界等进行言简意赅的评述,当然也要有重点,否则学生会因多而乱,互记混淆,出现名作名家的张冠李戴。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好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的方式之一,是新教材极力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探究法”小组之间探讨制作方法与步骤,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通过“游戏活动法”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动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到了参与实践给每个学生带来的快乐,陶冶了谈们的情操。
其实合作学习的开展是需要一定的组织、培养及引导的。在组织建立合作 小组时候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人数,分好、中、差水平,合理调配好人员的安排,并要求做好各个组员的明确分工。人员串位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它只是提供了学生美术活动的基本线索,我们教师并不一定按照它的安排来按部就班地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美术活动的基本线索,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地调整,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富有弹性。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以教材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环境为铺垫,设计出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的教学过程。
四、展评作品,收获成功。
美是创造出来的,学生的每件作品都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反映,更需要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肯定。教学中,采用“讨论探究法”、“实践感悟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作品不同角度的理解,让每个学生的素能都有提高,大大提高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方法使用是灵活的、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标的要求,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为他们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第二篇:如何有效运用教学策略
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激发有效课堂教学 2011-01-05 16:39:52
什么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与构划。一般地,教学策略有两类: 第一种是产生式教学策略
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第二种是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而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下面从产生式教学策略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用爱心打造以人为本的课堂
人们常言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用爱心构筑宽松的现代课堂,用真爱去沟通,用真情去交流,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只有抓住了教育的这一本质,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存在,以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倡导“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承担主人的角色。用真爱营造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的思考,想象才能更丰富,各种隐藏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让每个学生都学的轻松,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愉快,真正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幸福的事情,最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
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呈现出差异性。所谓的“差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你善于抓住孩子的学习特点,引导孩子的长处,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也就是说,所谓的好、中、差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正确的做法是要充分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树立自信,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一个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都享有人格尊严受尊重的权利。因此我们都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前有些老师更多地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和我们一样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学会尊重,让学生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受到教师重视的。
(三)宽容与赏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改过的机会。
从宽容的角度讲,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细心,要学会宽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原谅他们的失误,过错,多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些反复战胜自我,表现的机会,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一方面,赏识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承认的尊重与赏识,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学会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某学生语法好,就多给他机会给大家讲一讲某些语法,教师省力,学生锻炼了能力,还鼓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可见,哪怕一丁点值得你赏识的地方也不要放过。
(四)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会换位思考
冯建军教授说:“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美和幸福”。而“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长”。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同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设置的情境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件,这样学生才有的说,才深刻,因为这是来自他们身边的真实生活,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提升出来的,是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一种质的升华。深刻的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年龄,能自觉地调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体验学习,从而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并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否能够喜欢、接受、掌握、应用。教师精心备课只是完成了其中一个环节——课堂预设,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我们还要关注另一个环节——课堂生成。教师既需要课堂预设来为学生营造学习场景和氛围,把握课堂的节奏、效率,同时也需要课堂的生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备学情,这样才能在大的教学框架下预留出许多学生创造的空间,并保障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围绕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二是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教学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积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过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死抱住西欧与苏联的一套训练方法,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这种教学已太过时了。现在世界美术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时代的精神尺度,美术教学必须向前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学的现代审美品位。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谈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育哲学的区域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又侧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释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学习教材,教材对学生有作用,而学生同时也对教材有作用,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追求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在理论学习上,探索三维度的关系(即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提倡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教学的着眼点是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三是学科教学的注意中心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台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包括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技能,使他们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观点、能与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意识。具体有以下五个入手点:
1、从备课准备入手
策划课堂40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过去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现在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各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如:各《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去设计服装效果图,因为学生不懂服装设计的知识,即使有好的构思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是为学生们准备了多种彩色纸和塑料布,让他们在小组里挑选一人做模特,其余同学为他设计“时装”。这样,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把抽象的设计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把他们的一些金点子和巧妙的构思直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从教学活动入手
“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一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一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在教《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其主要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境。首先从欣赏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进行有个性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自己设计服装的热情,再让学生从本组中选一名“模特”并共同为他“设计”一套服装,引导学生们进入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情境之中。
②产生问题。学生们看着老师提供的一堆彩色纸、塑料布和其它一些废旧材料时,不禁产生疑惑:这“服装”到底该怎样设计?随即就自发地开始了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自主探究;这样的讨论,为学生们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③观察、选择资料。这时,老师出示了一些“穿”了纸服装的洋娃娃。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经过再次的讨论,选择了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④解决问题。在小组取得一致的意见后,立即分工,为这位“模特”设计起来。“模特”也不会闲着,也参与其中。遇到难题,大家再共同磋商、共同解决。
⑤应用检验。各组设计完成之后,组织“模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全班同学投票评奖,以此检验各组设计的作品是否优秀。
3、从教师引导入手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虽然简洁,却非常有效。将本来深奥晦涩的服装设计通过为真人模特设计而变得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从评价过程入手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评比的策略,学生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这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实施以上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本文从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入手,提炼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进而提出三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 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缺点,导致小学美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比如教学灵活性较大、作品的评定标准不一等特点,使得美术教育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教学。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鼓励、教化学生的角色,为学生多创设情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而不能完全取代学生,一味的教学而不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有有效的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才能较好的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广泛化生活化
小学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艺术美术、建筑四大主要门类,课程涉及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篆刻、手工制作以及美术史、美术欣赏等课程。新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学生能够在课程内容中了解美术学科的丰富内涵及其全部领域,使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得到很好的开拓、想象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美术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展现这么庞杂的教学内同和教学目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此外,让小学生更多的关注美术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和鉴赏能力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不断地趋近于广泛化和生活化。
(二)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是集中在课堂上,美术教育业不例外。学校的美术教育不单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理念和技法,还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向他们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不断的拓展学生全面的人生素质教育。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精准的审美眼光和更独特的视觉形象,也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拥有更高的审美意识。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以及对这个社会的适应能力有有赖于自身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重视审美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说,小学美术教育担负了很多任务,但最直接最重要的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德国哲学家席勒说过:通过审美教养可以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解放。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学生通过美学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经历了从注重美术教育的智育化、德育化的倾转变为重新强调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提出了综合学科的概念。美术学科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相互呼应,重新纳入艺术领域的大环境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冲中,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在更大、更丰富的艺术环境中体验审美欣赏和创造的愉悦。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各有利弊。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如果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就会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活动就会更容易成功。
(一)互动性原则 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都还比较活泼好动。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进行合理的引导,从压制学生的个性转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言的热情。因此,在课堂的设计中药多加入互动的模块,既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学质量。
(二)激励性原则
小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向学生讲述知识和技能,为以后长期的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美术教学课堂上,老师既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和美术技能,更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老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老师应该树立时刻激励学生的意识,在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掌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向;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从古至今都是教育教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小学美术的教学也不例外。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为老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武断的否定学生的想法。要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其他学生主动思维。特别是在讲评作业时,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这样的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学生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思维才能越来越发散。
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一)创新教育,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深刻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由好、中、差程度不一的五六个人为一组,各组间的整体水平要相当。分好组后,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的成员有效地“合作”。即让学生轻松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够在相互探讨、争论中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从而培养他们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在合作式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冲出传统美术观念的框框,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师生的创作激情,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昌婷.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才智.2009(02)[2] 王芬.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04)[3] 章桔露.试谈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4] 王岩.美术教学方法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5] 王婷.优化小学美术教育 致力于学生未来的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2)[6] 李珍,范杰华.浅谈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J].才智.2008(16)
第五篇:浅析有效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有效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美术教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教育,必然是幼儿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美术活动时幼儿座位的安排、激发幼儿的兴趣、教给幼儿一定的绘画技能、如何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四个层面,对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去实施有效的美术教育给予阐述。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关键词】有效教学;幼儿;美术;策略
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这一途径是开启幼儿智力的极佳金钥匙。因为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感知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美术教育看重。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施与美术教学呢?笔者从几个层面给予阐述。
1.合理调试幼儿美术活动时的座位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座位,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感受,同时另一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幼儿在群体中的不同位置,对幼儿的行为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这是对幼儿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的结果。比如,在幼儿的教育中的座位,如果长期固定,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或者斜视,或者歪脖,很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再者,由于幼儿存在一些差异性,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动手风格各不相同,为了促进幼儿间的互助学习,有必要对幼儿的座位给予合理地调试,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故而,在对幼儿的座位编排上,要依据幼儿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合理安排幼儿的座位。一般来说,为了达到幼儿间的互补性。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学习能力强的幼儿和学习能力差的幼儿搭配在一起。这样就有利于幼儿间进行“帮扶”,让幼儿间取长补短。2.积极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说的话,充分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通过积极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提高。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点呢? 2.1让幼儿的美术活动的主题关联于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是美术的源泉。在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将幼儿的美术活动关联于生活。再者,学生对自身生活的东西有感知的经验,其体验有一定的基础。在幼
[1] 1 儿美术教育中,尽最大可能地关联于生活,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对系鞋带这一生实践活动是非常熟悉的。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系鞋带的活动,充分对系鞋带的体验和感知,然后叫一名幼儿做示范,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观察仔细。最后就叫幼儿把这一场景用画笔绘画出来。2.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活动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幼儿工作者,有必要对对幼儿的想象活动给予促进。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活动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主题上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以及超前性的主题,用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比如,一些“神奇的月亮”“未来的苹果”“神奇的岛屿”,就是很好的主题,以此带动学生的想象活动。并把这些事物用画笔绘出来。3.注重绘画技巧的有效传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对技巧的传授很重要。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绘画技巧的掌握是幼儿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幼儿充分表现自己想象的工具。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幼儿给予美术技巧的传授,让他们掌握绘画的一些基础,在绘画中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进而增强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当然,在对学生绘画技巧的传授中,要有一定的策略。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遵循的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中心模式、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所谓的一概“临摹”,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掌握。虽然在“临摹”中,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但那是针对成人化的学生给予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从幼儿出发,寻求一些易于幼儿掌握的绘画方法。4.对幼儿美术作品的正确评价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有许多需要,其中一项就是对肯定的需要。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经历了绘画后,对他们的绘画作品,需要别人的极度,需要别人的赞扬和肯定。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评价,以达到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之目的。当然,在对学生评价中,应该注意度的把握,不应该所有的作品都是好,都是赞扬和肯定,而是在以激励为主的总原则下,适度地赞扬,有节制地肯定。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民俗教育中,要想达到有效教学,必须合理调试幼儿美术活动时的座位,积极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注重绘画技巧的有效传授,让幼儿在兴趣的支持下,促进想象能力的提高,在以激励为主的总原则下,适度地赞扬,有节制地中肯地肯定。以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幼儿美术教学的效率
[2]自然会有所提高。【参考文献】
[1]常利芹.有效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9-121.[2]蒋丽琴.提高示范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2:7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