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南昌市绳金塔小学
饶玮瑜
摘要: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一、从生活中发现
二、在生活中体验
三、到生活中实践
关键词:品德、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孩子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离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进行枯燥而单调的教育,那的确是死教育。如“绿化教育,节水教育,关爱教育,热爱学习教育,热爱劳动教育,友好相处教育,机智勇敢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园、爱人民、爱和平、爱生活、热爱生命”等这些大主题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创设教育情境,自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成了教育的主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就真正 激情激起孩子心灵的共鸣。
一、从生活中发现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了活动主题,在了解、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便会水到渠成。
在《当发生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危险状况。如:火灾现场、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然后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这些危险情况,你会怎么样保护他人和使用什么方法自己脱离危险,要打哪个急救电话?”紧接着摸拟火灾和地震现场,请学生扮演当中的角色,演练逃生。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要振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救人和自救。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怎样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从而学会健康、安全的生活。
二、在生活中体验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
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确漠不关心的实际,我在家校联系本上看见一位家长写着:他的孩子在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看见上来一位腿脚不方便的人,并没有起来给他让座。就这件事,老师在上《伸出你的手》这一课时,针对公共汽车上让座的这件事,让学生发表看法。接着让学生模拟盲人或残障人士,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位不让座的学生受到了教育,羞愧地低下了头,大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老人、残疾人和贫困的人更需要大家关注,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应尽的义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种源自生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到生活中实践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应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自主建构起内心道德标准。” 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的认识。
如在上《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它们会使人不知不觉得掉下去,成为受害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陷阱呢?”学生回答:“抽烟、喝酒、赌博、吸毒、上黄色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在当今社会普及,有许多家庭都有电脑。丰富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乐趣,也把我们搞得眼花缭乱。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健康地运用网络,就会坠入网络陷阱。有资料报道:一高中生玩网上游戏,猝死在网吧中。又如:胡某非常喜欢玩网上的暴力游戏,但技术欠佳。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同学嘲笑他,于是,在网上“杀”红了眼的他,一刀把同学捅死。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懂得了迷恋网络的危害。班上有个学生由于迷恋网络,逃学。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与此同时,趁热打铁,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戒网瘾宣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搞一个宣传画册,向学校和社区的青少年作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具体做法:
1、写一写戒网的宣传标语。
2、画一画戒网的宣传画。
3、写一篇戒网的讲演稿。学生只有经过了情感的体验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内心的道德标准。这就是生活的体验,学生把认识、观念等内化成行为,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回归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学。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第二篇: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
熊咏霞 临江乡龙潭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的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 “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我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让学生共同分享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四)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五)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再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从而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总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第三篇: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课前5分钟展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要求,设计课前五分钟展示活动,主题自定,建议展示主题化、系列化,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1)、拓展作业
(2)现场情景测试
Ⅰ《品德与生活》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课程实施方式。为此,结合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活动感悟—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变式研究,探索了活动化教学范式,使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思路
活动化教学范式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究、交流互助、合作共振的基础上,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促进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活动导入,唤醒生活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新课的学习选准切入点。导入新课中,我们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唤醒生活,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游戏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走入学习;还可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视频等,调动学生走进情境,参与学习,等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教学一年级《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时,教师播放雪花飘舞中小鹿斑比在森林中孤独徘徊的身影,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斑比的朋友哪里去了?从而引发学生想要寻找冬天的动物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模拟表演、游戏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完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建构目标,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教师设臵了寻找斑比朋友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自主建构冬天动物的过冬方式。
(三)交流互助,自主感悟 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事物的看法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并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互补和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上述找朋友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发现并纠正不科学的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并适时渗透保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四)实践操作,内化认识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形成的。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等,可以有效促进学习内容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接轨,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转化实际行为。如:《动物哪里去了》一课,在了解了冬天里动物的行踪之后,教师设计了我为小动物盖房子的实践操作活动,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为其画上美丽的洞穴,再为洞穴制作合适的洞盖。在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既巩固了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渗透了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五)拓展延伸,践行生活
这是教学效果的延展阶段,通过设计拓展活动,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回归生活,激励学生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自然体现更有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拓展延伸可以联合学校、班级、教师、家长、社区形成合力,可根据课程内容延长评价时间和扩展评价内容,以评价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时性。如:一年级《今天我值日》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拓展作业,开展“弯弯腰爱班级”活动,期末将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评选班级之星,从而使学生爱护班级环境这一德育行动一直贯穿下去。
以上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对活动建构式教学范式进行了诠释。在品德课程活动建构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活动建构中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环节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地把外来的新概念和新观点与原有的进行比较,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概念和新观点的含义,彻底改变原有的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观点,把新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宰者,不能全盘包揽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第二,要正确处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帮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学生情感的升华,但若是流于形式,则会造成课堂上一片混乱,无法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来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第三,认清活动的内涵和本质。活动的真正内涵应是思维在动、情感在动,学生只有思维调动起来,和其他人的思想发生碰撞,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自身的创造性品质得以张扬;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应在活动中受到震撼,逐渐升华,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Ⅱ《品德与社会》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及研究
三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结合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我们探索研究了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是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链接生活
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臵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出示购物清单(海尔电冰箱、蔬菜、米面、运动鞋、书籍等),请同学们帮忙建议去哪里买上述物品?上述生活问题的设臵,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体验生活
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
结合上述情境的展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和认知,在此环节中,学生积极展示和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对已知知识和技能、已有情感和态度进行验证和质疑,从而更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提出建议,并在初步交流中认知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种类,教师板书列出学生提议的各类购物场所,帮助学生丰富生活认知。
(三)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通过多维互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交流中虽有所拓展,但也只是丰富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深入认知仍很肤浅,对某些问题仍存在一知半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伴随着新的疑惑、新的问题的产生,以及想要验证自己、他人、教师、教材的理论和观点的更迫切的心理需求,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凭借组员们搜集的相关信息自主进行小范围的合作探究(如:前后左右及同位),人人说问题,谈看法,达成组内基本共识,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与其他各组进行交流和争辩,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它学习媒介间的多维交流,达成对问题的深入认知。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针对板书中呈现的某类商品可供选择的多个购物场所,提出问题:究竟去哪一个购物场所购买?不同的购物场所之间有何区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并在交流中感悟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感悟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的促进。
(四)践行生活,实现发展
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培养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促使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为促成学生发展目标的深入和达成,由教师或学生再创富有实践性的新情境和新要求,以检验学生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践行生活,进一步深化、扩展、修正和完善认识,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如:《不同的购物场所—去哪儿买东西》一课中可布臵如下生活体验任务:帮妈妈做一次家庭购买,并将购买的物品、购物场所、购买心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以上简要介绍了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体验式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在这种教学范式中,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知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合作交流中更进一步深入生活、审视生活、反思生活、践行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性发展。
Ⅲ《品德与社会》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五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历史、走进祖国的壮丽山河,学生的研究视野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更要成为一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面对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建立联系发展的思想及观点、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本质的思维及认识能力以及全球化的研究视野。为了适应课标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我们探索研究了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
一、基本思路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旨在从繁杂开放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了解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轨迹,更能够对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能够透过资料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典型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跳出教材、跳出地域,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相关或相近历史事件、地理风貌及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拓展研究,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拓展研究方向,进一步生成探究问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主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呈现图片、设臵问题等等,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研究兴趣,围绕主题生成不同侧面的研究专题。品社五年级下册《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教师出示黄河流域风光图片,图片呈现的内容较全面,涉及到农业、水利、风光等多个视角,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基础上,初步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感受黄河的气势蓬勃,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同时激发学生研究黄河的兴趣,生成研究专题:黄河的发源地、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黄河沿岸的风貌及特产、黄河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等。
(二)选择研究专题,制定研究计划
在生成研究专题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根据选择的专题组建专题研究小组,组内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弥补计划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制定较为规范的研究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专题、研究时间、研究成员、研究分工、研究方法及途径、研究结论/报告。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专题,组建不同的专题研究小组,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研究、黄河流域的水力资源研究等等。注:如若教学中设计了这一环节,那么本课将分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完善计划,为课下研究做好准备。
(三)分工合作,专题研究
学生在组建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利用课下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学生利用网络、书籍、调查、访问等方法围绕研究专题开展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这一环节最好能利用课下时间充分实施,并尽量保证学生的研究时间。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长达两个星期的研究时间。课下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观看相关纪录片等,课上各研究小组则进行资料的汇总及整理,教师也投入到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增进感情,共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一环节也可以在选取典型研究专题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实施,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相关资料,课上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专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及分析,实现专题的组内资源共享。
(四)汇报交流,升华认识
学生在分组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基本的认识,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全班进行专题研究交流及展示,对相关研究专题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在交流中教师适时发挥辅助作用,抓住学生交流中的契机通过设臵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资料,更深入的研究、思考资料,从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交流中实现知识和认识的拓展仅是一个方面,研究和交流中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提升,引导学生挖掘感悟资料中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如《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研究小组,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重点交流展示了半坡文化、彩陶文化、著名的民间艺术、秦始皇兵马俑等研究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也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在学生交流黄河流域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认知,拓展研究
分专题研究仅仅使部分学生对某一个研究专题拥有了较为权威的发言权,系统说来还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是停留在对研究主题的一个侧面的认识上,实际上还没有实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因此,在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主题进行整体认知及梳理,将不同侧面的研究综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研究事物的系统全面的认知。
典型研究仅仅是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上,而要运用建构起来的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研究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三、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学生的小专题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学生的小专题研究不应只体现在课上小组交流的十几分钟内,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研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研究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研究中动手、动脑,体会研究带来的快乐。
2、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要丰富多彩。大多数课上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只限于学生的口头交流,这种展示形式不免过于单一,因此在口头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将研究内容分专题制作成剪报、手抄报、幻灯片、电子网页、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的积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3、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在学生分小组、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撰写了研究报告,制作并展示了专题研究剪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专题研究成果,但这种研究及其成果仅是专题性的,还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整体的认知。教师在肯定学生专题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打破原有小组的划分,让不同专题小组的成员再组合,并合作完成关于研究主题的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简报、手抄报、电子网页等,使学生在重新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建构对研究主题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如《母亲河哺育了我》这一课,学生分组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合,举行以《滔滔黄河》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展,学生们将来自不同研究主题的精华集结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思考、诠释“母亲河”,从而获得了对“母亲河”的整体认知。
4、实现研究专题目标的不断深化。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化,研究目标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提升,教师应在教学典型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如在《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中,学生在研究黄河流域对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不仅搜集了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呼吁所有的学生行动起来,宣传保护母亲河,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目标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专题研究式教学范式的实施使学生成为问题和教材的研究者、发现者、拓展者和评价者,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也由“教学”而变为“助学”,即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述三种教学范式只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在课程实施中的几点建议,课堂教学应当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之下,以多种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希望各位学科老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这片广阔而开放的研究天地中展现你的风采。
第四篇:《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感受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感受
南庄镇村尾小学
罗秋凤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多重教育价值,带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
虽然这两门课程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它们是前后联系的,它们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两个部分,它们都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它们关注的是儿童现实生活,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也不会毫无选择地重演儿童生活的过程,而是对儿童生活的锤炼与精选,使儿童感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生活,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情感、德行与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活用教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把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让生活(社会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促使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下面我就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和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要创设民主和平的课堂。
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我上学啦》,一上课我就说:“从今天起,我和大嘴鸟(书中的卡通形象)与你们交个朋友,我既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好朋友。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向我介绍自己,我还与学生握手表示友好,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又如在教学《快乐的体育花会》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进行转呼啦圈比赛,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同学团结、协作,增长了学生的合作、勇气等意识和情感。因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活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和依据,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不是唯一的模型。学习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一个手段。在教材处理上,我们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吸取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活的因素,以及各种教育资源与要素。只有充分开发和运用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更能贴近生活。
如《请到我们学校来》一课学习,我就根据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山区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
两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中就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与亲自参与的机会。如通过开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教育主题,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让儿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放学了》一课,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位学生扮演乱穿马路,一位学生扮演小交警。在学生表演后我提问“他们做得对吗?”“乱穿马路的不对”“平时,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靠右走。”“如果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接着,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了交通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继续走但请注意安全。最后我请学生说一说以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走、不并排走、不在路上打闹、玩耍等等。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这样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此外,在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儿童道德的建构。
总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活动型的综合课,是课程改革综合性最强的课程,作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定要与时具进,向困难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课改实验,不断探索课改新路,一定能增强这两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街道教研工作意见,联系本校实际,制订教研计划。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改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理念逐步更新。
一、学习研讨,更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学实践,我组把教研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岗前培训。期初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
2、领导亲抓。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思品科的教学,由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林副校长负责六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科的教学,领导本组的教研教学工作,热心指导教师的业务,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顺利完成。
3、切实开展活动。由学校安排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科任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教学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提出探索性问题,共同研讨,互相促进。
二、围绕专题,推进教育。
1、认真参加新教材听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落实专题定点试验,探索教学新路子。以“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专题,开展“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探索活动,定201班为品德试验班。
三、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实效性。
1、统一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结合学校实际,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2、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的检测,有效提高学科的实效性。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我组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
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