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12:1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六年年级一部许海燕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 你真聪明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 “ 知识 ”、“ 教学任务 ”,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 “ 格 ”,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多彩的世界》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案例1】《多彩的世界》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性建筑。

2、让学生相互讨论一下自己知道的古国特点引出《多彩的世界》。

3、出示个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进行解说。

4、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我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的四大文明古国当时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古代文明古国家吗? 他们的文明成就有哪些,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生成性资源”。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虽然我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比如,再讲金字塔的神秘之处,有些同学就会问,老师他到底有多神奇,他的水真的能治疗伤口吗等问题,(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每六年年级一部许海燕

个教师都 “ 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 你真聪明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 “ 知识 ”、“ 教学任务 ”,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 “ 格 ”,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 “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而动态生成式教学 “ 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着火了》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精心设计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 ” 和 “ 生成 ” 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但这种 “ 精心 ” 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如站前小学程袁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1】《着火了》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然后引出课题《着火了》。

3、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火灾实例,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4、用警察叔叔的话,规范学生的言行。

5、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不难看出袁老师所进行教学设计的 “ 精心 ”,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 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课后你们还想做哪些事件? 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生成性资源 ”。

从上所说,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只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 “ 教师怎样教 ” 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 “ 学生怎样学 ” 的设计)上,即从 “ 以教定学 ” 转到 “ 以学定教 ” 这一新理念上来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二、敏锐反馈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每个教师都 “ 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三、有效建构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追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而对生成性的课堂,教师的预设不可能襄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要凭借教学机智去生成新的教学思路;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教师的引导必须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必经蕴含着深层的价值追求。案例4中的教学动态生成就是在价值引导下的有效建构。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班级是新的家,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城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 “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班级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深厚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 “ 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 ” 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 “ 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 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只有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动态生存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第三篇: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可以做的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做一些能做的好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调查父母或他人做过哪些好事,讲一个自己知道的故事。2.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好事可以做。3.每人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上课时,老师找不到书本,学生主借给老师.2.组织儿童将自己调查的内容在小组里进行汇报,如父母或长辈都做过哪些好事等。可以是在家里的,也可以是在单位或社会上的。引导儿童讲一讲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汇报活动,只要事例是真实的,教师就要肯定。

二、探索新知.(一)“好事”大摸索

1.让儿童将自己知道的、听说的、亲眼看见的好事列出来,再引导他们分析比较,有哪些好事我们可以去做,有哪些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做。

2.找一找“我们能做的好事”。让儿童明白,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能发现该做的好事。3.议一议“这算不算好事”。针对儿童不注意周围平凡小事的特点,以一两个比较典型的、儿童常见的小事为例子,让儿童讨论这算不算好事。目的在于引导儿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讲一讲“我做过的好事”“我常常坚持做的好事”“我打算做 1 的好事”。让儿童相互交流,特别是要引导儿童坚持做好事。(二)好事见行动.1. 开展“人人都来弯弯腰”(或伸伸手)活动,让儿童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和周围社区去看看,为美化校园、社区环境捡起一片纸屑、一个食品包装袋„„同时要求儿童坚持这样做下去。

2. 创设情景,自由组合,模拟表演(将儿童自己做的好事排演出来)(1)上美术课时,同桌李红忘了带彩笔„„

(2)星期天,妈妈在家打扫卫生„„

(3)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上车„„

(4)学校号召同学们向灾区儿童献爱心„„

二、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每个儿童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把自己做的或者看见的好事记载下来.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得表扬的道理。2.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做好事不为得表扬。

活动准备

1.歌曲(爱的奉献)。

2.让儿童准备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或周围普通人做好事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大家一起边听边唱歌曲(爱的奉献)。

讨论:你们知道歌曲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引导儿童理解献出爱就是帮助、关心别人,就是做好事。

2.说一说,你所调查的人是怎样做好事的,他们是想得到回报或表扬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引导儿童理解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的人们,为大家默默地做好事的人们,想到的是帮助别人,给别人关心、温暖,而不是图回报和表扬。

二、探索新知.1.鼓励儿童在小组讲述自己搜集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或其他事例。

2.儿童谈自己做过哪些好事,是否得到过表扬,得到表扬时心里的感受,没得到表扬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以“在家里、在学校、在社区的我是不是一个样”为题,让儿童用多种方式自我描述。引导儿童思考自己的表现是否处处一致,为什么会不一致,初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4交流反馈:谁介绍的最像自己,今后怎么改正。

三、总结延伸.3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教材既然是一种范例,要通过教学发挥激活功能,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复制教材,就教材教教材。而教材在设计上具有的生活性、活动性、对话性、参与性、开放性、生成性、资源性等特点,也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而不是教教材。

准确解读教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

案例1《我愿和你交朋友》的三种教法 教法三:1.找找老朋友

2.认识新朋友

3.玩一玩,交朋友

4.介绍我的新朋友

从《我愿和你交朋友》这节课的教材内容看,教材主要是通过交换名片活动来帮助学生在班级中结交新朋友,学会介绍自己和他人,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

在第三种教法中,教师没有单纯依据教材提供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了教学。首先,老师认真研究了教材,发现教材呈现的内容是“用名片交朋友”,但名片只是帮助学生结识朋友的一个载体,教材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地认识和熟悉班级同学,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和班级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同时老师又注意观察了小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友活动情况,发现小朋友大都在游戏中认识新朋友,他们认识新朋友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一起玩,基本不用交换名片的方式来交往。于是,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开展了多种结识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找朋友,问名字游戏,进而介绍新朋友。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教材内容体现的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和朋友,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会用名片来交朋友等要求也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得以实现。

提高教学实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目的 案例4《生我养我的地方》单元的教学

《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二册第二单元内容。这一单元由4个主题组成,分别是《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以及《了不起,家乡人》。这是一个关于“家乡教育”主题的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家乡的特产以及家乡人,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多以杭州和其他地区的材料为例。

一位温州的老师在上这一单元时,结合温州的实际开发利用了教材。如在上《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时,通过中国地图、浙江地图和温州地图,让学生知道“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温州市”,知道了温州市在中国地图、浙江地图中的位置。又通过拼拼温州地图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温州市所管辖的哥县、市、区,并大致知道了它们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对家乡温州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以及《了不起,家乡人》几课的教学中,师生共同收集交流了有关温州的风景名胜、特产小吃和温州名人等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家乡温州,激发了他们的热爱家乡的情感。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利用本土教学资源,提高了这一单元教学的实效。

因地制宜使用和开发教材是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范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把握教学重点,并根据教学目标开发了本土教学资源,拉近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在品德新课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做法一般有: 1.更换教材内容。

2.重组、整合教材内容。3.增减教材内容。

由于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开发、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不适合本地实际的内容,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作为背景内容和拓展内容加以利用。对于简单重复的内容可以删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有意义的问题和内容应及时地补充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去。

4.调整教学进度。课程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案例1《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教学片段 案例2《我们的校园》教学片断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在一定的时空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此需要教师进

行有效的组织。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案例1中,教师先设置一组实验:三棱镜在幻灯机光线的照射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线,用科学的实验手段为学生建立了学习活动的可行基础,接着让学生回忆太阳公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变出五颜六色,然后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雨过天晴之后太阳在空中留下的杰作:一条七色的彩虹。教师还进一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去寻找太阳的奥秘,让学生人人吹泡泡,在游戏中再一次寻找五颜六色的太阳光。在案例2 中,教师首先策划学生开展校园小调查,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合,加工收集到的信息,然后集体反馈、讨论。两个案例中的教师从活动的策划到实施,都起到了积极的组织作用,使活动有序、有效。学生积极投入,同时避免了教师牵引着学生去适应教师安排的程序,接收教师所传递的一切。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着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对于学生求学的整个过程来说,教师作为

指导者的身份始终是存在的,并且是必须存在的。从品德教育来说,学生品德形成不可能是从外部加强的,也不可能是学生自己完全从内部自发生成,需要学生在与教师、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从教学活动来说,学生怎样有效开展自主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

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

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

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书目:

崔锡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靖婷婷

《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国知网

2013年发表

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年9月刊

下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案例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案例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节“品德与社会”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乡的变化》中的一个学习主题——《家乡的变化真......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思路为:结合区教研室推行的教学模式,逐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依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到周边去看看》教学案例研究 辛置学校 武丽梅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

    品德与社会第三册教学案例

    品德与社会第三册教学案例 《让校园更美好》 校园扫描,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探究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在沿河学习2年了,学校的名字会写吗?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 生交流、汇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父母的疼爱》案例分析 教材解读: 本课呈现的是听《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然后讲发生在家里的真实故事,最后进行家庭故事的表演。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就教......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范文合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