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时间:2019-05-13 01: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摘要: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就目前了解和倡导音乐教学新型体制,是走向实施音乐中学科综合的正确基础目标。从而改变以往音乐教学中出现的“换汤不换药”,稍加不慎则误入歧途的现象出现,就提倡学科综合教学观念和意义,及实施策略几方面谈自身观点与做法。关键词:音乐教学;新型体制;课程改革;

音乐教学新型体制,最重要的实施战略就是要实行学科综合与融入,就是对音乐综合不同相关领域的求同存异,通过与其他相关艺术科,比如戏曲民谣,音律舞蹈之间的结合。现代流行乐与古典韵律的碰撞,这都将会给音乐教学带来良好的拓宽及发展空间。下面就音乐学科综合发展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科综合的观点与意见

1、多与其他相关艺术科结合与融入 1.1戏曲民谣与音律舞蹈之间的结合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戏曲民谣随着新时代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有些正在逐渐的消亡着有些甚至于已经无奈退出的历史舞台,那么借着教学新体制的综合改革之际,我们何不将这些还尚在弥留的艺术气息与现代音乐体系相结合,把戏曲民谣融入音律舞蹈,从而达到求同存异,既为音乐领域保留了珍贵的历史印记,也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活力。1.2现代流行乐与古典韵律之间的相互碰撞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大多都喜欢一些爵士摇滚,或是其他的一些脱口秀之类的现代化产物,很少见像追捧摇滚乐一般去追寻古典音乐,那么难道我们真就要看着不受现代年轻人所迷恋追捧的古典音乐,放之不管随新时代的冲击渐而消失,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尽我们自身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才是,应该找到转变的方式和方法让现代年轻人也能对古典音乐加之重视起来,可以采用一些老歌新唱,串烧组合的方式。相信现代流行乐与古典乐律之间一定能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2、可选择综合性较强的音乐素材

例如选择一首描绘草原风情的《草原赞歌》,那么就有很多可塑性教学材料,可以讲草原上牧民的风土人情,蒙古人特有的羊马奶,少数民族精致的民族服饰,还有那广袤辽阔的大草原,老师们可以不断地发觉它的音乐性并且把它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们一边听着悠扬的歌曲,一边感受歌曲中描绘的游牧风情和令人心驰神往的大草原。再如选择一些带有亲情色彩的歌曲,拿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杰伦的《时光里的妈妈》来说,众所周知这是一首描写母亲的歌曲,老师可以利用这首歌,来加深现代中学生对亲情的感知,在时间飞转即逝的现下,能多体谅父母的不易,多去带给他们一些问候和关怀,哪怕是在父母忙碌工作回到家后你提前备好的一杯温水,在课业不太繁重的周末为他们亲手准备的一顿晚饭,闲来饭后和他们聊聊你的学习生活,给他们唱一两句音乐课上老师教的歌曲,相信这些都可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对学科综合新型教育的赞誉不绝,而不是等到最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既然提倡学科的综合性,那就应该在教学时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灌输,而是要以学科知识的灌输从而提高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文、对科普的感知和热情,这才是有意义的学科综合教学。

3、根据特长实施学科综合教学自身

就如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是一样,既然没有完全相同的人,那么个人爱好,自身特长当然也就不同,每一位教学者的自身专业学科能力和它的性格爱好、情感内涵也较之有所出入,故而他们会以完全不同的风格来教学,学科综合教学的提出无疑是给教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好比,有的老师对舞蹈爱之不已,那么就可以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们上音乐课一边给他们教一些舞蹈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的老师则擅长绘画可以在上课期间给学生们灌输绘画知识,可以给他们将不同的画风和流派,讲那些著名的画家传奇的人生故事,告诉他们绘画历史的悠久与源远流长,还有在远古时代那个还没有创造出符号和文字的时候,绘画才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源头,有的老师颇爱乐器,可以在学习之余带学生们去乐器坊转转,多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开拓他们的艺术细胞。又有的老师在古诗词风方面很有建树,闲来不妨和学生们多交流多切磋,不能因为现代生活的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就不重视几千年所积攒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随着学科综合发展的改革教学者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发挥所长,由此组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二、学科综合教学的实施方法

1、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不管是在课堂上或是生活中,老师这个教育育人的职业都应当做好一个适当的引导者,与学生之间相互融入配合起来,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能自主学习探讨,配合老师的各项教学任务,这些都会有利于教学新型体制的实行。可以在课堂上偶而大胆的与学生互换角色,爱好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把讲台当成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边唱边跳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以下,而老师这个时候就要充当一个鼓励者,给以相应的鼓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或者,在教一首难懂的歌曲时,这时候老师不妨可以给学生们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做不但能够加深对歌词的印象,也可以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和表达的情感。释放孩子的天性,帮他们发觉自己的潜能,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一定会是学科综合教学实施的重要举措。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想要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艺术细胞,促进他们想象空间。利用多媒体课堂情色并茂的的优势来创设意境可谓是再好不过的了。例如:在教《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

[1]体信息技术出示丰富的画面与悠扬的歌曲,可以把学生们自己以及班集体活动的照片展示在屏幕上体现班级体的团结凝聚力,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来感动分自己,像这样子的比较轻松又有新意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教学思路上,都更能吸引他们,也与他们活波的天性相符合,相信他们一定能被这视听的完美结合所感染到,积极地投入其中。这对加强音乐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同样能起到促进作用。

3、将音乐教学与生活相融入

不管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要进行开拓性学习,音乐教学也是如此,要适当的走出课堂,感受外界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视听感受,比如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春天的黄鹂,夏天的蝉鸣。这些都是最为纯粹的音乐,让你陶醉其中。现在大多数人都对电子乐器爱不释手,其实你还可以课生活之余去古乐器坊走动走动,那里有古筝、有笛子也有萧等等,多走入生活中去观察,去探索,你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知与发现,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学者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思想也跟着不断的前进,可以平时忙碌的课生活之余多举办一些歌唱比赛、音乐文化节之类的,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与氛围,同时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这也是有益于学生们身心发展的,而这些也都将会与你所学的相互融合,会促进加深对你音乐学科的理解与提升。结束语

在现下,音乐学科综合教程正在热火朝天的改革中,而我们作为在音乐领域的一名教导者,要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理解音乐学科的综合内涵,从而迎合课改学科综合教学的号召,努力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多方面综合教学,为现代社会培育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心骨。参考文献:

[3]

[2][1]许洪帅,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基本对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7):106-113.[2]孙延霞,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具与现代多媒体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7):48.[3]华国榕,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 2015,(17):47.[4]周世斌,有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学术探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3):30-34 [5]艾文静,对音乐教学中音乐性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154-155

第二篇: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

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焦爱华

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提倡学科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音乐学科综合的内涵应该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体的多学科的有机融合,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这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两者常常融为一体。比如伴随音乐的自发动作或律动;为感知音乐要素、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的模仿动作,根据音乐内容与情绪即兴创编动作,为理解、体验音乐的舞蹈作品欣赏、载歌载舞的“乐舞”活动等等。虽然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但我们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以音乐为主线,融合舞蹈,通过舞蹈来加深学生对音乐体验的音乐综合课。

特定舞蹈的典型动作,体态及其动律,是与音乐的情绪、风格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上欣赏《月光下的风尾竹》一课时,开始让学生随着愉快的海南民歌《跳柴歌》的音乐一起舞蹈,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 的情绪与风格,再导入欣赏《月光下的风尾竹》,“如果用刚才的动作来配现在的音乐合适吗?”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引出傣族舞蹈的韵味应该是柔中带刚,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来体现舞姿优美、灵活、朴实、矫健、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让学生随着音乐尝试体验傣族舞蹈,体会这首乐曲给人的感受和情境,再用肢体语言表达所体会的意境是怎样的?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对表现音乐的情感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助于学生用审美规范化了的动作来表现情感。在这里,舞蹈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媒介,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音乐能力的形成则是主要目标。

二、音乐与电影艺术的综合

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电影音乐、电影插曲往往成为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抽去音乐,电影的魅力无疑将大打折扣,甚至是观众不能接受的。作为音乐教学来讲,很多电影电视插曲成为教学的内容,反过来,通过观看电影、电视来学习音乐,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条件之下,不光是音乐成就了电影电视,电影电视也成为帮助完成教育的重要手段,使得音乐教育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一面,学生的体验也更加丰富、深刻。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爷爷故事多”这一单元时,有两首欣赏歌曲《映山红》和《红星歌》,先让学生观看影片《闪闪的红星》,从影片中了解到潘佟子向往戴上闪闪的红星的意义与《映山红》歌曲在影片中几次出现象征了什么?再来听赏歌曲,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当年的小红军等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音乐风格,也很自然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达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中国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合乐者称为歌,现在统称为诗歌,许多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词,如《春晓》、《踏发寻梅》、《忆江南》等。在上《踏雪寻梅》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诗词,接着观看《踏雪寻梅》词的配乐PLASH动画及歌曲听听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踏雪寻梅》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配乐诗朗诵,议一议,说一说“你如果是骑驴赏花的人,你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较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接下来的学唱,对歌曲的处理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课后拓展部分,让学生学着《踏雪寻梅》词曲的格式,自己创作一些多被人们赞颂松、竹、梅、菊品格的诗句,再好好地吟唱吟唱,下次课上展示给同学们。这节课把音乐融入了诗歌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

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都属于艺术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和一致性,具有某些彼此相通的共同规律,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把音乐称为“流动的画面”,德国哲学家谢林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算途径,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其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艺术的审美能力。舒曼曾尽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例如:在上《美丽的田野》一课时,开始展现给同学们的是一幅美丽田野的画面,在音乐背景声中让学生把所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接着完整地欣赏《美丽的田野》这首歌,听完后回答:“歌曲中都描绘了哪些景致呢?”音、画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学唱歌曲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你想象中的田野,再把每个同学的作品都张贴在墙壁上,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田野中。音乐与美术的相互融合,促进听觉、视觉、言语、动手四大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同学不能把《美丽的田野》用歌声很好地表达出来,但他可以用画表现出来,相反有的画的不好可以用歌声来表达,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再例如听赏《森林水车》一课时,主要是感受独唱与重唱两种演唱形式的表现力。先让学生观察书的两幅插图,一幅是单色彩线条图,一幅是多色彩线条图,比较它们在视觉上有何不同,再听听两个不同版本的演唱,比较它们在听觉上有何不同,说出它们的演唱形式,在这里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就体现了从视觉和听觉上,用色彩和线条表现音乐演唱形式的不同。

音乐新课程提出“综合”是音乐课改的发展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学科的综合还必须以音乐为载体,其内容应围绕音乐的要素及相关文化展开,音乐的“综合”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表现,但其手段和方法都要为内容、为目标服务,音乐的“综合”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但文化多元性不等于忘却音乐之“本体”,也不等于丢失音乐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性。融多学科渗透理念和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为一体的新型音乐综合课,还应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加强对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和整合发展,对我们自身音乐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改总结

小学音乐课改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感到《音乐标准》中关于音乐课程价值理念的表述,课程总目标的建立:以及要求从“感知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四个领域构建教学内容和标准,是强调了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表明了突破传统上以(学科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旧格局,上升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重视教学理念的渗透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2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互敬互爱,给彼此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音乐课上老师关注不只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拓展音乐综合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审美的探索、创造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比以前爱上音乐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对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始终面带微笑,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具有独特的看法,因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尽量不结束真理。教师既是出色的导演又是忠实的观众,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

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现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达到了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二、课改存在的问题

培养时间短,对课改理念不透彻,无法将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对课改缺乏热情、主动;

三、音乐教师的反思:

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在音乐要素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表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递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A老师的奏乐、歌唱、表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B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者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C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

2、“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要自然、生动。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音乐课堂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舞蹈、戏剧、电影也应适当的、有计划的进入音乐课堂,拓展我们和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3、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新理念,有的学科包括音乐教师实话这一理念后,提出质疑。我个人的看法是:”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存在于音乐课堂中,关键是合作质量和效果。音乐课堂教学切实离不开合作(全班、小组)。那么,我们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使之科学地运用音乐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与质量。

4、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多元多样,不应该还是沿用传统习惯和教学模式,既:纯粹地围绕一个音乐作品以歌唱、欣赏为主的教学,或者是歌曲和欣赏综合的教学。应该建立更多样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下的音乐要素体验与探索的综合音乐感教学(节奏、旋律、力度、音色)如,民族基本舞步、歌曲创作、打击乐器等的教学。努力拓宽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感受更丰富的艺术文化获得更生动而多样的艺术养分。

第四篇:浅谈课改音乐课教学

浅谈课改音乐课教学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原有的常规式传统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要求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渗透美育、德育,将教学内容与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完美统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过程都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音乐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以时俱进、如何贯彻课改精神、如何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的课题。

目前在中小学音、体、美学科的教学里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学生们爱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爱踢球,却不爱上体育课;爱看卡通漫画,却不爱上美术课的问题?这种怪现象不仅城市中学存在,农村中学更为严重。作为一名乡村女教师,我不断在努力、在探讨,如何克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使音乐教学走上正轨,使学生爱上音乐课。在此就我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寓德育美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正如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在教材中深刻挖掘内涵,切忌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政治理论课。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 的,除此外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劳动、爱科学、爱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等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认真、仔细地挖掘、发现和理解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弘扬爱国主义,渗透德育教育。如德沃夏克赴美后创作了《新大陆交响曲》的情景;冼星海爱国抗战的《黄河大合唱》、辛沪光弘扬民族精神的《嘎达梅林》、鲍罗廷爱国颂和平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用作曲家的爱国热情,作品中主人翁的民族精神和音乐形象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

又如:学生在学唱《鼓浪屿之波》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创作背景外,还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故事,以及介绍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家,而又有了“音乐之岛”美誉的鼓浪屿。歌中提到的日光岩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让学生谈谈站在鼓浪屿的制高点——日光岩的亲身体会,以及他们对这个重要名胜之地的了解。遥想300年前,日光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兵,挥师东渡,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壮举。近思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不仅思绪万千、感慨与怀,本是同根同祖,却只能遥遥相对,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每当学生唱响它时,那企盼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也悠然而生。

二、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潮流之中,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但在上个世纪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受到西方音乐的较大影响,民族文化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我国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

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种音乐去了解、感受一种文化,从多元音乐文化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丰富文化需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从课本教材方面。

例如在初一年的“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阐述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尽,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此时就热切盼望能够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及老师对具体作品作进一步分析。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学生倾听完后老师启发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分析,而后用语言进行描述。《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曲结构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句是根据上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全曲音域只有五度,仅用6(la)、1(do)、2(re)、3(mi)四个音,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词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放牧者的活泼和欢乐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可播放同类的放牧歌曲,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地区的民歌在旋律、曲调上 有什么特点。最后总结出山歌的特点是:节奏多舒展而自由,音调悠长而飘逸,节奏、曲调又如在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静心聆听,眼前宛如出现一幅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

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音乐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给人以至高的艺术享受。

2、从课堂内容补充方面。

如进行知识拓展、音乐实践与创造等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收集有关根据民歌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学生很乐意、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很快地就收集到许多身边熟悉的通俗歌曲。如: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青藏高原》、《家乡》、《天路》;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创作的歌剧《图兰多》;歌曲《山路十八弯》等等。结合民歌的教唱、欣赏,把相关题材、相关内容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鉴别比较,从而提高欣赏能力、演唱技能,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音乐艺术视野。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所谓的审美,既是对于美的欣赏,审美欣赏包括主客体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审美的主体;另一个是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艺术现象构成了审美的对象——审美的客体。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面对能引起审美情感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心理活动。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因为我们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这就是说,音乐存在的真正意义取决于懂得音乐的人,亦既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存在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素质教育指教育者充分弘扬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使之具有美的一般知识,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1、积极参与:具有审美性质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艺,而多从音乐表演和欣赏来实践。这里的表演是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重在参与。如: 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情节、为歌曲设计伴奏形式等,通过表演,可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于音乐乃至人生的热情。在向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他们自身也体验到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追求浪漫,追求美好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鼓舞,得到净化。

2、提高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使一个人产生寻求知识、研究事物的欲望,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含有“情感”因素的言行举动等教学技巧,经常性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组合优化的教学媒体,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效果为归宿,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益。对音乐的审美兴趣往往是从自我的音乐技能(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的表演开始的。一个孩子喜欢唱歌,当他的歌唱受到别人的评判时,美也悄悄地滋润者他的心田,渐渐地他也学会了对别人的表演做出评判,这便是鉴赏力的萌芽。诚然,这个时候他也并不具备审美意识。一个人从爱美到对美做出评判再过度到自觉的进行审美体验是一个漫长的受教育的过程。

3、真确引导: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可能因先天因素的不同而带有差异,但鉴赏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则完全依靠于后天的培养教育。广泛的阅读,特别是文学、哲学、美学等书籍的阅读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受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经验,文化素质等,如何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呢?这就要取决于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了。

4、转变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对音乐课教学的改革起着导向的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使他们良好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和探讨问题;让学生自行计划和抉择初步的决定;支持学生整合知识,并付诸行动。教师一要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二要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三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四是要创设和维持某种促进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其中真诚、接受和理解是师生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态度品质。

5、教材灵活: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有着制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又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教材的难点、重点和关键,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掌握教材内容。如果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要,教师因当适当地更新教材,把具有时代气息,紧贴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补充到教材中,把能反映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情趣的校园歌曲和优秀流行歌曲引进课堂,也可以把国外各种内容健康向上,充满风土人情的音乐精品作为学生音乐欣赏的内容。只要教师对教材灵活运用、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情景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的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景,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音乐教学情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教师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情染情,以境触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创设情景,教师要用生

动、形象、准确(精辟而精练)、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能够感到身临其境、心入其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上善于理解学生,挚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同频共振区,这样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发出和谐的共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于祝英台》:随着音乐的展开使欣赏者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及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音乐涤荡这我们心灵的尘埃,心中不由升腾起一股美妙的情感。人们自然而然地会祝愿梁祝二人比翼双飞,同结连理。忽然大锣悲鸣,弦管低吟,奏出不详之兆,让人心头一紧,紧张的音乐情绪引起人们心灵的强烈震撼,它生动地刻画了祝英台誓死不从封建礼教压迫束缚的痛苦不安心情„„。

五、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的传递信息的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目前形式的发展的,因此必须高效率地传递大量信息,这也正是传统教学领域的一大难题。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网络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都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与传统的电教手段交叉使用,取长补短。传统的电教手段在某种形式上可能落后于网络,但它们可能会更注重某种感官的刺激,突出教学

重点。特别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可使学生通过静止或活动的图像,加上音乐对大脑的刺激,能更快地激起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得到审美愉悦,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六、教师要善于合理评价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性。

新课程评价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多给学生鼓励。走进音乐课堂,现在听到最多的是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说的话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能干!”,整个音乐教室都洋溢着教师的表扬声。明知有错也不予以纠正,怕染上“不尊重学生”之名。尤其在答案多元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更是大行其“中庸之道”:“你很会动脑筋,体验很深刻。”“你对这段音乐理解很独特。”“你的理解虽然不够恰当,但你敢说,值得表扬。”„„理解怎么独特,这独特之见是否“空穴来风”?怎么不够恰当,正确的知识是什么?这些过去很看重的东西都被含糊其辞,被哼哼哈哈的评价所掩盖。

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一样也要体现教育性。教师在评价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不加以明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给予纠正,学生就会误解为得到老师的认可,这岂不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是应该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但不等于是非不分。学生有错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指出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对知识理解错误时,教师不能粗暴武断地否定学生,而是要通过其他学生的正确答案和用音乐要素说理来进行纠正。总之,在评价上,我们要掌握这样的原则: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性。

总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用音乐艺术的魅力打开学生音乐心灵的窗户,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让每个学生爱上音乐课是广大音乐教师最大的心愿。

第五篇:浅谈音乐课改

浅谈音乐课改

小学音乐课改明显提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音乐课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对每个学生进行音乐兴趣的挖掘和培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音乐这个以审美教育为主的学科,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和自我表现,对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格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就其学科特点应实现以下教育功能。

一、学生重在参与

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的唱歌。音乐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空间。古人云:“言之不足歌咏之,咏歌不足舞之蹈之。”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自我发展的潜力就会大。新课改更新了教育观念,更新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真正教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是快乐,这样既学了歌曲又丰富了生活。

二、新歌教学重在欣赏

学习新歌要从欣赏开始,只有在反复的听的过程中,才能提出新的要求,加深对歌曲的了解、感受。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浓厚的音乐氛围:欢快的大合唱、雄壮有力的进行曲、优美的民乐合奏,节奏明快的打击乐等都放给学生们听。通过在欣赏,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音乐世界的奇妙,了解了音乐的特点。在自由自在的音乐氛围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美,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样学生不但学的容易而且学得快乐。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他们对声音的兴趣,用敲打的叫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让他们了解乐器的同时分辨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过一段时间自由的敲敲打打后,我给他们出示了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并配以可爱的小动物图片,教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慢慢的他们的节奏感明显的得到提高。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它所蕴含的真挚的感情。只用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作品蕴含的情感美,才能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领悟歌曲的风格。同时音乐最能横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孩子们们大胆想象真正体会音乐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完善生活。

下载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学科综合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课改

    触动心灵的学科——音乐 音乐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音乐老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能够操作几样的乐器。那么对于小学的音乐课,它就......

    小学音乐课学科特点(大全5篇)

    音乐课学科特点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誉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教材的各项内容,经过精心设计、编排,被合理、巧妙地分布到各个单......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技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仅要和舞蹈、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进行综合,还要和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综合教学。结合新课标,我觉得现在的学生......

    小学音乐课改反思(合集五篇)

    小学音乐课改反思 一、课改对学生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 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音乐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的。原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情境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 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中心小学校 王小东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在,艺术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素质教育......

    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 明塘小学 潘文军 在小学音乐课中我经常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因为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

    音乐课改教学心得体会(全文5篇)

    经过了不断的实验和研究,现总结实验的工作情况及经验。一、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为教学的新理念。课改实验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

    2013音乐课改小结

    课改阶段性小结 课改以来,我的教学工作也在摸索着前进,通过课改使我的课堂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