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时间:2019-05-13 01:2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渠县安北乡中心学校

王政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介绍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如何一一进行有效结合。经过分析,我们得出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有效结合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信息化速度的逐渐加快,也向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考验。而目前新课程的改革也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帮助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有效结合网络技术与课程资源、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刻不容缓,那我们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有效结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问题,作以下浅谈。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事实上,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此更感兴趣。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这也可使教师开阔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比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及概念。又比如: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现一个转动的立体图形,并且每一面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把画在黑板上的立体图形误以为是平面图形的困扰,而且更直观学会看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初一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上这一节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

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就将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变静为动解决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 “垂线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方式

1、结合的基础——资源结合。资源结合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结合”,这是课程结合的保障与基础。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不仅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资源等,还要能够将其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2、结合的途径—过程结合。“过程结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于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结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结合的途径。这一过程结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能力,针对相关问题,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学方案,进入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以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至与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加深,而且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有效实践。

3、结合的目的—能力结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结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结合”和“过程结合”这两种课程结合的形式,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生。这种能力的结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但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3]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陈旭远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教案

学习内 容 王 集 中 学 课 堂 教 学 导 学 设 计 共 几 课 2 课时 新圆周角

(一)授 第 几 课 1 型 时 1.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 2.知道圆周角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会用定理进行学习目 标 推证和计算。3.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学习重点:圆周角的性质及应用.重 点 难 点 教 学 资 源 预习设 计 学习难点:利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教 师 导 学 设 计 调 正 反 思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总结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借新课标实施的契机,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被动学习方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点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议题已摆到广大教育者的面前。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由环境的刺激引发人的行为上的反映,就是说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支持,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种数学原件、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同形态的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我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校教育离不开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关数学史教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例如:在讲授几何中圆的知识的时候,我就布置了上网查找《割圆术》的有关资料的课外作业通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有目的的漫游,获取全面的相关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动手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所以,只要是简单的素材资讯查找,教师尽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我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做了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我还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了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了记忆;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直观,节约时间和教具,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分析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相比,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其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

参与。我们不应让 “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3、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五、小结

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因此,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而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教学法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这样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创新,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构建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现实模型,探索适应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创造性思维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通过计算机参与课堂教学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建立共同经验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求知欲望。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通过计算机课件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和自由联想的素材,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形成了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如:教学“Let’s eat”这一课的Let’s talk时,我利用FLASH软件,制作Zoom和Zip两个动态人物,由计算机出现该课内容所发映的特定情景画面。同时用正常语态播放会话:“Hello,Zoom!Nice to meet you!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学生边看边听,结合画面所提示的情景,努力揣摩对话含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课文中来了。接着,指导学生跟读重点对话“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这时,教师再向学生询问对话意思。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形象思维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对话内容,经过上述流程,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开始稍有减退时,教师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挑选几个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系统可关闭声音)。这时学生们踊跃参与,各种模仿者的声音妙趣横生,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争先恐后抢着模仿,有的学生几乎到了下意识(直觉思维)开口就说的地步。充分发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真实效应。

二、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

由于空间思维形式是要对事物的空间视觉表象去把握,从而作出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因此,运用计算机动画将单词的含义与单词的空间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单词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这一课的Let’s learn时,我利用PowerPoint软件,将书本中dog、elephant、monkey等单词与磁带读音整合在多媒体中。在生词学习界面中,屏幕上依次出现该课的动物图片与动画(空间思维形式),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自然想知道这个单词的发音。这时教师点击PLAY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单词的发音。待学生对单词有了总体意象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操练生词,这样在单词含义与单词空间表象之间建立起了必然联系,学生的兴趣开始被调动起来: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丰富生动,令人头痛的单词记忆变得轻松自然,仿佛是水到渠成。这样,每出现一个单词,学生都争着与电脑比速度,抢在电脑读音之前读完单词,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竞争意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一种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和丰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超常思维形式。我在练习模块中选用了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实物图片及声音动画,要求学生在接受信息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形成直觉思维。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一课Let’s learn部分时,我利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了“练习屋”模块,采用计算机连机教学手段,让学生上机操作,自主复习。学生在模块界面点击题号出现相应的组题,每组题目由各种趣味性的动画或图片组成。如点击“Listen and choose the picture”,画面出现a pig,a cat,a dog.如果音箱里发出 “dog”的读音,学生立即(直觉思维)点按狗的图标,马上就听到音箱里发出一阵掌声,否则,就会听到错误音效。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了温习巩固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思维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他们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做着各种练习,力争每道题都得到悦耳的掌声。而教师则无须开口,只要走下讲台听一听、看一看,计算机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这就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机会,帮助学生完成了英语知识的意义构建。

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视野,摆脱传统思想、观念和理念的限制与束缚。我们设计的这个模块以绝对放松为宗旨,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教唱“Teddy Bear”歌曲时,利用FLASH软件,制作Teddy Bear动画,并播放该音乐,让学生在随着Teddy Bear跳舞的同时学会一道歌曲,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值得去主动参与和实践。学生们在这种极其放松的心态中,思维非常活跃,充分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完成英语学习,最好地优化学生英语知识的意义构建。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存储容量,每一个学生都会很容易得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的信息。有着丰富内涵的光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如:《走遍美国》、《英语百科全书》、《轻轻松松背单词》等英语课件,借助于此,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丰富的信息资源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在众多的资料中进行筛选,是对学生分析、综合、归纳、分类等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与锻炼。成功的选择,将使学生能够深入地阅读、研究所学主题的有关材料,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利用这些英语学习资源,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的同时,借助计算机的大容量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其找到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六、提高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效地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可以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

“网上英语课堂”,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外,在另外开设的阅读欣赏、新闻英语等栏目中,学生可以读到文字优美意义深刻的文章、时事新闻等;通过网上的英语俱乐部,学生还可以欣赏到影视的精彩片段以及特别推荐的英文歌曲、诗歌等,满足了英语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陶冶了情操,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此外,“网上英语课堂”设有的BBS公告栏,作为语言教学的专题讨论、习作刊登、消息公布、师生交流等用途,对于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摆脱了为了应付英语考试而与语言应用脱节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充分地学以致用,发挥创造思维,全面提高其素质。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如何实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如何实施

太原师范学院

郭昕昕

大家都知道,数学这门学科可谓是中学课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广大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尤为重要,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所以,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改革紧迫任务,这牵制着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促使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通过自己的搜集,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一些概念,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涵义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加工、应用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

2、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

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结构、数学内容、数学资源以及数学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中学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际分析

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虽然较前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硬件资源相对还很薄弱,许多学校和家庭还无法配备计算机,更难说上网汲取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技术单纯认为是计算机或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对网络信息资源更难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于还常常曲解。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既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进行,也不能封闭止步不前,而是要每一位教师担起这个重任,逐渐的加以引导,正确的加以使用,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服务,这应该成为现在教师当务之急的正确认识。

通过我这些年的观察,担任数学教学课改的老师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学过程还是运用原来的模式,很少老师能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所以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和简化数学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用美丽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活泼动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可把学生的兴趣引入教师为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圆的有关性质前,可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古代人们利用圆进行工作生活的实例,为什么车轮、轱辘是圆的,不是方形或其他形状?在学习三角形定义后,提问:为什么固定物体的架子都采用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是否三角形有其独特的性质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的例子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感受到学生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然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一定来自数学知识本身,在教学设计中巧妙的安排也能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引人入胜。

2、简化难点,展现过程,强化认知

教育的艺术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旦开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使其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我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在七年级(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事先让学生准备了用萝卜和橡皮泥做的正方体,一个模型只能截一次,截完后难以再还原使用,使多同学只能截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全班仅有一个同学截出了五边形,六边形没有人截出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用了一个较大的模型当场给学生展示了五边形、六边形的截法,但好多学生仍然截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过后这位老师利用计算机当场给学生演示生动、直观,学生不光能看出怎样截才能利用到五个面、六个面截出五边形和六边形,更能很快明白为什么截不出来七边形?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少力,使学生一进入初中感到材料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探究裎,经历体验

随着新教材实施,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探究,亲身实践成为学生学习主要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亲自操作探索,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途径

1、注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数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去构建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把这些工具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多种教学资源相互融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我是一名师范类的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教书育人,之所以选择探究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是因为我喜欢当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领悟,我为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多的收集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争取在我大学毕业之后,为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足充分的准备。

系别:计算机系

姓名:郭昕昕

学号:2010151125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初探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又指出“数学课程的......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内容摘要: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即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要使信息技......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也深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信息技术......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广阔的......

    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精选)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内容简介: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把握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注重创新思维......

    论高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论高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霸州一中语文组杨国艳 【摘要】:语文本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阶段总结 自我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以来,围绕课题,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