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策略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目标中是较高的。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怎样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会话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呢?本文拟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进行探讨。
一、营造英语会话表达的氛围
近年来,不少教师对如何营造小学英语会话表达的氛围做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教师和研究者都强调要创造让学生说英语的空间。但是,笔者以为,仅仅强调创造会话训练的物质条件还是不够的,还应营造一种英语会话表达的氛围,而且后者对提高学生的会话表达能力更重要。这种氛围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不仅是外语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营造英语会话表达氛围的需要。只有教师首先带头说英语,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和榜样。
2、建立和谐的失声关系,营造宽松的会话表达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宽松的语言表达氛围是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调空和渲染来营造的。营造这种氛围的成功与否只要取决于教师对鼓励机智和纠错策略的运用。
就纠错策略而言,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错误纠正的时机把握不当或采取逢错必纠的热情,并将导致学生口语表达的热情,并将导致学生因追求语言表达形式的规范而降低口语表达的流畅性(Hadfield,1992)。
二、关注每个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用英语主动交际的习惯
从课堂教学时间来看,小学生基本上还是乐于尝试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但是也不可否认,在英语课上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不敢开口说英语。还有一些学生常常被教师所忽略而没有机会开口说英语。Cajkler和Addelman(2000)认为,每个班上都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学生。他们并不是那种特别聪明,或者特别愚钝,特别调皮,特别循规蹈矩的学生。他们就在哪儿呆着。这些学生对自己不被老师注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借此躲避课堂操练。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外,还应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运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教学形式。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口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乐于开口。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教学形式可以在客观上缩小口语活动的范围,会减轻这些学生的心里压力,以使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将一些难度较低的任务交给那些不敢大胆开口的学生去做,并为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
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外语口语有一条良性循环的基本轨迹:越是有成功体验,就越愿意继续尝试;越愿意继续尝试,就越熟练;越熟练,就越能够产生成功感。
三、正确处理培养学生会话能力的几对关系
培养学生英语会话能力需要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英语会话训练的全面性与持久性
英语会话能力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的和循序渐进地开展会话教学;既要善于挖掘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本身所蕴涵的英语会话教学资源,又要善于捕捉和巧妙运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英语会话的训练。
英语会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小学生英语会话训练决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须持之以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良好的语感与语流以及恰当的语速。
2、英语会话话题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当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会话话题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不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话训练的实效。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手里举着一支钢笔问学生“What's this?”。从交际角度来衡量,提出这种问题显然是不真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如“What's this in English?”,就是比较自然的准交际话语了。
在会话话题的趣味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话题过于空泛,让学生无话可说;另一方面话题的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口语语料的储备。有些问题学生即使用母语也可能讲不清楚。相反有的教师设计话题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过低(比如,教师为了让学生运用选择疑问句,指着班上的某个学生问其他学生“Is...a boy or a girl?”),以致学生对话题根本不感兴趣而不愿表达。
其实,教师只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上面所举各例而言,教师可以做如下教学设计:
T:Excuse me, John.Do you have any friends?
S:Yes, I do.T: What’s your best friend’s name, please? Could you tell me?
S: Liu Chang.T:Is Liu Chang a boy or a girl?
S: A boy./ A girl.T: Oh, I see.Thank you.Is he/she tall or short?
S: He/She is tall/short.通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口头操练选择疑问句,而且让学生在自然、真实和有意义的氛围中进行了英语交际活动。
3、英语会话表达的交际性与主动性
不少英语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有效方法,把英语会话训练等同于朗读、背诵或表演教科书中的对话,即使偶尔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交际会话,也存在机械操练的痕迹,不够自然,不但缺乏相对完整性,而且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不少教师也不善于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当前正在学习和操练的内容较好地结合起来,致使交际活动变成若干学生简单而刻板的重复。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主动交际意识比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更重要。真正的会话能力只能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教师只有首先培养学生主动交际的意识,才能改变其被动应答的局面,养成其主动交际的习惯;才能使其在交际中学会交际,训练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会话交际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会话训练和展示会话能力的平台
立足课堂教学并不排斥其他可以促进学生英语会话技能发展的课外学习途径;相反,后者恰恰是对前者的必要补充。小学生课外口语活动应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征,应体现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特点。活动形式可以是口语兴趣小组活动,课本剧或小品表演,讲故事或笑话,猜谜语,召开班级英语联欢会,开展口语比赛等。
五、注重教学反思,改进英语会话教学的策略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只有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才有可能开展反思型教学。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批判性描述更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来回顾和反思以前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以后的工作。我认为以下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值得教师思考:
1、学生会话表达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
2、如何让会话表达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3、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会话教学方法是什么;
4、会话训练中是否渗透了交际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是否得以发展;
5、教师对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处理的是否得当,会话训练与听读写技能的训练是否能有机结合;
6、是否建立的积极的评价机制,如何实施评价措施;
7、如何在会话训练形式上 有所创新;
8、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适度拓展会话实践的空间。
对小学英语教师而言,不断地总结教学的得失和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改进和调整英语会话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六、完善会话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教学评价改革,而对学生的学的评价又是改革的重点。虽然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和采用,但是就英语学科的特点而言,我们还可以依据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分级语言目标和技能目标进行专门的英语会话能力评价。开展这项工作不仅能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英语会话学习,而且能使学生明确英语会话学习的阶段性目标,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高会话能力的动力。
第二篇: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智慧人生的基石,主要包括阅读力(学习阅读)、思考力(思考想象)和表达力(运用创新),而这三种关键能力的基础则是自主阅读力。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主阅读力是关键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三种关键能力的基础。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力,笔者从激发动机、引导扣疑、强化实践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期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阅读力;策略;动机;扣疑;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笔者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为最终目标,让自主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一、激发动机,让学生乐于阅读
阅读动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实践证明,学习动机的培养,首先应从学生的认知兴趣、?J知需要及自信心入手。我们要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阅读实践活动获得感受和启发,产生主动阅读、自主探究的愿望,这种愿望或动机是我们开展自主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1.知识吸引。在阅读实践中,许多文本知识因其跌宕的故事情节、独特的人物个性、出众的写作技巧而极具吸引力,极易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潜在的阅读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的内在吸引力,利用课始、课末或阅读课等机会以“吊胃口”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他们产生自主阅读的急迫心理。前不久,我在解释“鞠躬尽瘁”一词时,谈到了诸葛亮和《三国演义》,当学生听得入了迷,我却戛然而止,故意制造悬念,然后告诉他们自己去阅读。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被激发出来了,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由此得到加强。
2.目标牵引。为了强化阅读动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吸睛之处或疑难之处,牵动学生思维的神经,以目标牵引激发学生读之而后快的冲动,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主动阅读。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的阅读,可让学生紧紧抓住“历险”二字,在浏览梗概抓住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汤姆主要历了哪些险,其中最惊险的是什么?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最后推荐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原著,相信学生会有“欲读之而后快”的感受。
3.兴趣导引。一个成功的自主阅读者,首先是一个兴趣阅读者。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乐此不彼地去阅读。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前,我先让学生课前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激发他们了解不同地方习俗的兴趣,再引导他们阅读本组课文,进北京看西藏出新疆,最后展开一系列的课外阅读。北京春节的习俗、独具一格的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以及和田维吾尔的风俗人情无不让学生眼界大开。这样的兴趣导引,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轻松求知,教师轻松教学,教与学达到高效的有机交融。
二、引导扣疑,让学生善于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存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欲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才能事半功倍,学生的阅读力才能得以养成。
1.存疑――引导学生勤于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个“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有了这个“疑”,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阅读、深入探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在学习一篇文章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将阅读中不懂的地方划上记号或将问题写下来;若学生不懂得怎样去发现问题,应引导学生根据单元导语、课后提示或随文气泡去发现问题。当然,学生发现问题有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到成熟、由浅入深的过程。刚开始可能不分巨细地有疑必问,小至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的意思,大至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特色,教师都应予肯定,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抓重要的本质问题,如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等。
2.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明确阅读的目标,是学生进行下一步阅读的基础。我们提倡“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它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有些学生虽然在阅读时想到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羞于提出来,耻于提出来,怕人取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成熟或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应予以肯定、引导和鼓励,切忌进行否定讽刺,以免挫伤学生提问的热情。
3.释疑――帮助学生善于解决问题。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智慧与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要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探究,可以独立探究,可以小组讨论,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动手实践,可以一种方法,可以多种结合。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增长了知识,还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实验的探究方法。
三、强化实践,让学生形成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和课堂,要着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课外读本、从教师导引到自主自觉的不断积累与实践,借助行之有效的抓手,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拓展延伸能力。
1.拓宽阅读内容。一是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选学课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能力,自读课文,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运用和升华。
2.搜集资料信息。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要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调查采访、实验、观看音像制品等途径,大量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如学习一篇课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的资料,课后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它资料或链接,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3.做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把做读书笔记作为一种阅读习惯,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读书笔记分随文笔记和摘录笔记,随文笔记是一边读一边在文中旁记,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摘录笔记是统一记在读书笔记本或读书卡上,当读到好文章或好书时,随时摘录下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阅读有所收获。
4.增加背诵积累。一是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词句段篇,包括课文中的和单元组要求的,以及相关的课外拓展;二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的积累;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自由选择的积累内容,让学生在积累中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5.注重读写结合。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叶老说过,作文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材料,通过引读借鉴,让学生领会一些写作的技巧,学以致用,以读促写,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繁复的作文教学,又可以有效提高作文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各种策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切不可截然分开。不能只单单进行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各种培养策略要灵活综合运用,确保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袁帅.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2014,(09).(责任编辑 史玉英)
第三篇:浅谈用交际教学法培养英语会话能力论文
一、我国中学生交际会话能力低的现象及原因
许多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掌握了较多的英语知识,甚至在书写上具备了较强的能力,但是一遇到同英美人交谈,就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一旦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相互交谈,就感到非常吃力。他们遇到的第二大难题是,在交谈中不知道怎样开头和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只会寒暄问好,接着就没话讲了,不知道怎样将谈话继续下去;有的在交谈中能够应答,也能主动讲几句话,但由于不知道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往往说得不得体,有时回答对方的话不恰当。比如,一位朋友让你等他,而他来晚了。他对你说: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表示歉意。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回答是That’sallright.殊不知有的学生回答:Don’tworry.有的则是:Nevermind.”
透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到问题的实质,即学生没有掌握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也就是在什么场合中该说什么话,怎样说,和在不同的语境中应如何正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双方交流的目的。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总的体现在教学与现实的矛盾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原因一:课堂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矛盾。目前我们的课堂英语教学只注重教授规范英语,而不注重教授生活中存在的并不一定规范的语言,也不注重发展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我们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是背台词的演员,而不是生活中的自由谈话者。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并不符合语法规则而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普遍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各种语言的变异,那么,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会比较容易适应自然的英语。
原因二:教学与实际运用的矛盾。我们的听力、口语相对较弱是因为在教学中通过“听”所接触到的语言量太少。而实际上,通常我们听别人讲话的时间比我们自己讲话的时间多得多,我们能听懂的话比我们实际上能够表达的话要多得多,因此在实际交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了“听”的技能。
原因三: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矛盾。“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传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我们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语言知识,而忽略了文化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句Thankyou,美国人习惯回答You’rewelcome,而英国人则常用Notatall或Don’tmentionit或“t’sapleasure来回答。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只教给学生“Thankyou”有几种应答方式,而往往忽略了语言的使用规则。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1、交际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和方针在于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2、交际教学法强调教学材料必须是真实世界使用的真实语言。真实的语言材料为学习者在真实世界的语言交际起到了桥梁作用。
3、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为中心。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鼓励学习者相互交流,而且多方提供机会让他们彼此交流。
4、交际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前,他是组织者兼顾问,他必须有效地组织活动、调动积极性,随时对活动的进展给予指导,随时回答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并就学生的语言活动结果给予评论和总结。这些环节都具有不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胜任。
5、交际教学法能提高学习动机。因为它提供了许多语言实践机会,学习者不再处在被动地位,他们自己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结果负有直接责任;而且活动往往会提高学习者的竞争意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而得到激发。
三、如何组织及改进英语交际教学
我们在使用交际教学法培养英语会话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克服其缺点,做到“知”与“做”的统一。同时,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学习文化。在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习语的同时,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深入地掌握好英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口去练习,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1、开办“英语角”。在英语角,教师应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句型与他人交谈,从易到难。
2、英语辩论。模拟辩论是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原则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置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开口。
3、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影片。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积极参与听歌曲、看影片学英语活动的,并能自觉地把它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这些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用英语会话也是必要的,这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学习语言也是为了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而交际教学法正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江西教育》第十届“与课改同成长”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类别:语文学科论文
单位:小学
姓名:梁 X X
电话:134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摘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传承文明的必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打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的“作文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人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总结,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和写作难的现象原因进行研究,并从激发兴趣、阅读积累、多样评改、尊重个性四个方面提出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思考的热点话题。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对培养小学生学做能力的见解。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兴趣,更能熟练、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写作对于小学生是新型的事物,是从动到静,由表及里的转变,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社交能力。
最后,宏观上讲,写作是一种文化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贡献,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
老师费时费力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害怕,“作文难”几乎成为每个小学生的困扰,主要表现在:
1、缺乏写作素材,无内容可写。当老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往往苦于没有素材而发愁,几经周折,百思过后,陷入困境之中,发现仍然没什么好些的内容,于是东拉西扯凑字数,有的干脆三言两语结束战斗。
2、不会组织材料,不知道该怎么写。学生对于自己所积累的素材缺乏串联的能力,对必备的表达技巧所知甚少,于是表达混乱,“流水帐式”的作文屡见不鲜,作文无关紧要的东西一大堆。
3、内容假大空,写得不具体、不生动。不会取舍材料,跟着范文照搬照套,天马行空,语言空洞、乏味,整篇文章空话、假话、套话,加上语文素养薄弱,用词不准、词不达意,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想写的想法,缺乏真情实感。
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二)加强阅读交流,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
1、引导多读多看多思,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大量地、反复地、入神地读书,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发展他们的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早读多背诵优美的篇段、多积累常用的成语、句子;指导学生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
灵感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写成片段或日记的形式加以积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2、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三)培养写作能力,提倡多样化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中强调“评价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改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
(5)塑料袋的诉说(6)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
2、上交可先可后。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作文,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
“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起来。对于优秀的学生,适当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作文,看两篇课外优秀作文,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作文,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作文。训练时有疏有密,学生才不会疲于应付,作文训练也才会有效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学设计上应该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第五篇: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佚名
2010-4-9 来源:教学论文网
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南昌市新才学校易群
内容摘要: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去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本文主要阐述“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实验中所采用的最有效策略: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选编书目;有效指导;读书活动
一.课题提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98年4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95年8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我国台湾省于00年8月开始在全岛内从学校、社区运作、家庭教育三方面实施了儿童阅读计划。的确,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在少年时代没有大量阅读过中外名著的人,他就很难为自己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宽厚的基础。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业者,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其成长经历,无论他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肯定都会有过一个大量、专注阅读的阶段,肯定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吕叔湘和张志公都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于永正老师则说,他的语文能力90%得益于课外,且是得益于出了校门后的“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多读课外书,因为书是启智的。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国家课程标准虽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推荐的读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层次性,为此,我们实验班的老师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诵读类。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流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类。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童话卷、诗歌卷、散文卷、科学文艺卷、小说卷、故事卷;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神秘的脚步声》、《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逊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浏览类。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社会中他们不仅
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学习报》、《少年儿童故事报》、《报刊文摘》、《衢州晚报》、《少年报》、《读者》、《小学生时代》、《少年博览》等。
2.读书活动荟萃例析
(1)建立“读书积分卡”
建立“读书积分卡”。为了促进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对孩子的读书活动进行量化,每个实验班都成立了读书会,给每个会员建立了“读书积分卡”。以学校推荐书目为主进行阅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目阅读,学生读书积分成绩由实验老师认真核实。学生每阅读一万字的内容,可积10分。设立“读书星计划”,四至六年级学生积满50分,可获得一颗读书星,获得30颗读书星,将荣获“班级读书大王”称号;获得60颗读书星,将荣获“校级读书大王”称号,荣获“校级读书大王”称号的学生,可获得老师赠送的精美图书一套。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a.剪报本——每生用厚16开白纸自己装订成几个剪报本,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把自己从报刊中看到的最喜欢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这些本子上,每张报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比如加上标题,在四周添上花边,或在适当处加插图或加一段读后感。
b.摘记本——每生准备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8字成语、文学常识等等。同样,学生要精心制作每一页版面,做到图文并茂。
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都做得非常棒,在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成果展览会上,孩子们的剪报本、摘记本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故事报、新闻报、诗歌报、作文报、图案报、生活常识报、数学报等精彩纷呈,摘记内容丰富生动,值得积累,很有价值。通过评比“优秀剪报手”、“摘记小能手”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热情。
(3)争当最佳图书推销员——孩子们开始热爱读书了,可书从何来?a.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里有藏书几十万册,除必读书外,每个学期再搞个调查,列出班内学生最想看的书目,每个月让图书管理员到图书室去借出多于班级学生数10本的书,做好有关登记后,一一借给学生看,然后在每天中午半小时阅读课中,学生可以随时先还后借,每次限借一本,最迟在7天内归还。b.学生个人购书。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些适合孩子看的课外书。在班内
搞个图书推销活动,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好书,再借给同学看,看完后讨论讨论。凡推销成功一人者可得10分,谁推销的多谁得分就高,根据得分高低评出“最佳图书推销员”若干名,实验老师要对这些可爱的孩子进行大张旗鼓地表扬。当然《借书制度》得人人遵守,爱护书籍的教育必不可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损坏丢失照价赔偿”得警钟常鸣噢。
(4)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
实验班每学期都要组织“读书节”主题读书会活动,且各有侧重,三、四年级为童话系列;五年级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级为了解中外著名诗人、作家与作品系列活动。而背诵积累中华古诗词活动则始终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
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而且这是长大以后没有办法弥补的。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