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盱眙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徐广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推敲有表现力的词语,品读文中的比喻、排比、反复句,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和见解。【新设计】
一、启发谈话,视频导入:播放国庆60周年安塞腰鼓表演视频 二、四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腰鼓表演的独特魅力:
(一)初读第二段,整体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
(二)再读第二段,了解安塞腰鼓的好
(三)细读第二段,感悟安塞腰鼓的美
(四)品读寻找,赏析最美语句。
三、学习第三段,鼓声止息后的寂静。
四、总结升华: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你看(听)
五、课外练笔:学习文中的写法,描写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拔河、大课间跑操、龙虾节开幕式……)
【学情分析】课文旨在通过对安塞腰鼓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在学习中感受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语文积累,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赏析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和情感美。同时通过体会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精妙,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教法与学法】
情境创设法、诵读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黄土高坡》《梦里水乡》、安塞腰鼓国庆阅兵的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视频导入: 1、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一场精彩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尽显阳刚之美。(播放视频)
2、同学们,伴着这激情地旋律,我们再次走进黄土高原,去欣赏,去体会,去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齐读板书课题)二、四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腰鼓表演的独特魅力。
过渡:听,黄土高原一片寂静;看,茂腾腾的后生沉稳而安静。但是,一捶起来……
(一)初读课文第二段,整体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
1、自由朗读第二段(5-17),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2、快速浏览第二段,画出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好!)这样重复出现的表达形式我们叫 反复!每一次赞叹都是心灵的激荡、感情的升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大屏幕出示: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二)再读第二段,了解安塞腰鼓的好
3、四句“好一个安塞腰鼓!”分别是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交流汇报,板书:场面、鼓声、后生、舞姿)
(三)细读第二段,感悟安塞腰鼓的美 4.自主阅读,分组讨论 一组:场面 二组:鼓声 三组:后生 四组:舞姿
细读对应的内容,圈画有表现力词句,寻找美点。
5、集体交流:
第一组:A、壮阔的场面美(1)(出示:第6自然段部分内容)播放录音,指导朗读(理解比喻、排比句)。(2)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此时,你想说,(出示:这真是
的安塞腰鼓!)第二组:B、沉重的鼓声美(1)观看视频,指导两个比喻句:说明鼓声怎样?(有着巨大的力量)
那么,此时你又想说:这是 的安塞腰鼓!
(2)指名男女生分别读第9、10自然段。师: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第三组:C、击鼓的后生美
(1)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课文是如何描写的?
(2)看到这些击鼓后生,让人有怎样的感觉?(用个词语或句子表达)(3)播放录音,指导12-13段朗读。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黄土高原才养育了这样的后生,听听作者的感慨。齐读第13自然段,理解“元气淋漓”。追问:你从课文哪里可以感受得到后生们的“元气淋漓”?(出示击鼓后生图片)(联系12自然段内容及“震撼、烧灼、威逼”、“奇伟磅礴”加深理解)。
这样生命活跃、强盛的后生,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所以作者再次感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相机穿插《梦里水乡》和《黄土高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黄土高原文化的粗犷豪迈)第四组:D、变幻的舞姿美
(1)这是怎样的舞姿?说说。理解“叹为观止”(说说近义词)。(2)师读第17自然段。此时,你感受到,这是 的安塞腰鼓!
(四)品读赏析,寻找最美语句。
文字有生命,品读寻美点,寻找文中最美语句,试着赏析点评。(学生自主阅读,做好摘抄,师巡视指导)
举例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指点:这段话里,有三组反义词,知道作者用意为何吗?(形成对比,突出安塞腰鼓壮阔、豪放和火烈)。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生点评。
三、学习第三段 鼓声止息后的寂静。
1、安塞腰鼓喧腾、热闹,可是当鼓声戛然而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后文)指名说。
2、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静)作者为什么描写此时的静?(点明:课文开头也是描写的“静”,首尾呼应,突出表演时的壮阔与火烈。)
3、女生齐读。理解: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意思。(表明对明天充满希望)
四、总结升华
1、总结提升:“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你看(听)”
2、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给我们鼓舞,给我们力量,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难怪作者一再地赞叹。(出示反复的四句话)齐读。大屏幕出示: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五、课外练笔:
学习文中的写法,描写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拔河、大课间跑操、龙虾节开幕式……)。
【附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场面 好!鼓声
后生
舞姿 】
第二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授课人:丁志云
授课班级:六(6)
授课时间:2015/10/21上午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
感受黄土高原后生通过腰鼓所传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1992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出示课件:安塞腰鼓 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看过安塞腰鼓的表演吗?请看大屏幕:(播放一段腰鼓录象),边看边解说。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二、欣赏腰鼓
1、速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安塞腰鼓的特点的句子。指名说。这个特点为我们诵读全文起到了很好的提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呢?指名读,齐读。
2、全文洋溢着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能找到对安塞腰鼓反复赞美的一句话吗?响亮地读。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
(一)品读第一好。它在哪一段?在这段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精彩在哪?小好的字。组合作分析用得
1、交流。
2、师生配合读。齐读这一节。
3、师引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冰冷的),阳光是——(恬静的),世界是——(困倦的),腰鼓捶起来了,空气——(立即变得燥热),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在诵读中,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相机板书:火烈)读着诗一样的语言,似乎安塞腰鼓就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课件出示: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1、品读第二好,在哪段?这段写什么?
2、观众的心为什么会成为牛皮鼓面?边读边思考。
3、文中哪个词给了你最强烈的震撼?带着动作齐读这段。
4、第二好,好在哪?(相机板书:隆隆)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1、找到第三好,齐读。为什么赞美黄土高原?出示视频。看了视频,相信大家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厚重。正是这一方厚重的水土,才孕育出这样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上,有着怎样的一方人呢?快速读12、13段,找到这个词。
2、这群后生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比怎样?你从哪句知道的?指名回答。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为何能元气淋漓?在文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们元气淋漓的一个词。他们与什么搏击?他们想摆脱什么?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的追求又是什么?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追求?
3、这好,好在哪里?板书:搏击。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让我们再次赞叹它吧!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它的每一个舞姿都——生读„„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大声说: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一好,好在哪里?(相机板书:变幻)
四、写体会,促升华
1、作者对安塞腰鼓所有的赞美都是对过去的严峻的思考,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所有的赞美都在这舞姿、鼓点中升华。板书:升华(语速稍慢)鼓声戛然而止,世界一下变得出奇地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传来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2、从这一声鸡啼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名回答。
3、这愈捶愈烈的鼓声中传递出了什么呢?结合自己的体悟,以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
4、交流汇报。
5、你们的汇报很好地诠释了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这腰鼓中透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借鉴。
六、结束全文。
1、让我们的这堂课在愈捶愈烈的鼓声中结束吧。齐读“愈捶愈烈„„”师引读“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耳畔都会响起这隆隆的鼓声。
五、结束全文。
1、让我们的这堂课在愈捶愈烈的鼓声中结束吧。齐读“愈捶愈烈„„”师引读“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耳畔都会响起这隆隆的鼓声。
六、布置作业。
1、课下结合你的理解,反复读文,读出气势。
2、摘抄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背诵。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升华”
火烈
隆隆
搏击
变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收藏
相关帖子
QQ空间 分享
顶
腾讯微博 踩1
腾讯朋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第三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文章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感受黄土高原的后生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和内涵。
2.理解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板块之一】发散性地回忆前课内容,自然地关注“叹为观止”一词
1.同学们,昨天老师和大家欣赏了安塞腰鼓的表演,领略了《安塞腰鼓》课文的描写,大家一定印象深刻,那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呢?(学生自主、发散性地交流)
2.由“叹为观止”引入教学: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到了一个词语(出示:叹为观止),一起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3.那“安塞腰鼓”的什么令人叹为观止呢?(舞姿、鼓声、搏击)
【板块之二】整合课文内容,体会安塞腰鼓“舞姿”的内涵,感悟文章写法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5~17自然段,看一看哪些段落是着重写“舞姿”的?(学生交流:6、7、8、15自然段并出示)
2.如果要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叹为观止的舞姿,你准备用哪句话?
3.出示:黄土高原上,爆出„„安塞腰鼓!全体读。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4.安塞腰鼓“舞姿”的壮阔、豪放、火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呢?我们先来自由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然后交流并相机引导、指导朗读。(学生的交流可以有多样性,只要有一点体会就可以:如抓住“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来体会舞姿的“狂野”;抓住“骤雨、急促、旋风、飞扬、乱蛙、火花、闪射、斗虎、强健”等词,体会舞姿的“豪放、火烈”;抓住“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体会舞姿的“壮阔”且充满力量;抓住“比喻、排比”的修辞,体会舞姿的开放,黄土高原人的粗犷„„另外,要重视朗读)
5.下面让我们再来赞美一下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出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6.你还可以怎样赞美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呢?(这一提问具有发散性,可以是自主回答,也可以用课文7、8、15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后思维不指向课文,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7.学生交流后出示第15自然段: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8.引导学生读这一段,说说想赞美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呢?(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相机追问:这写出了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美?――力量美、声响美、光影美、艺术美)
9.学生继续交流:还可以怎样来赞美安塞腰鼓的“舞姿?”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引导学生抓住“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几组相对的词语,体会安塞腰鼓的“舞姿”充满热度、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并且壮阔、豪放、火烈)
10.齐读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蓬勃的想象力„„安塞腰鼓1
11.出示课文6、15自然段进行比较,感悟课文的细节描写、整体描写以及语言美。
12.齐读以上段落并进行小结。
【板块之三】自主学习,体会安塞腰鼓“鼓声”的内涵
1.除了安塞腰鼓的“舞姿”让人“叹为观止”之外,还有什么也令人“叹为观止”呢?(鼓声)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鼓声”的段落。
2.这鼓声有什么特点?(沉重)仅仅是沉重吗?(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
3.朗读体会并想象这沉重的鼓声还碰撞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感受,并朗读体会这“鼓声”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4.朗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板块之四】自主学习,体会“搏击”的内涵,体会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1.令人叹为观止的,除了这充满力量的鼓声,还有什么呢?(搏击)
2.课文的哪些句子是写后生们搏击的?(出示句子并全体读)
3.后生们的“搏击”有什么特点?(有力、急速、大起大落)怎样读好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后生们的“搏击”?(震撼人心、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4.后生们为什么要这样搏击?他们这样的搏击想要表达什么或要想搏击出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宣泄情感;生命力的存在、强盛;不屈不挠的精神;奇伟磅礴的能量;改变自然环境的决心„„)
5.从这惊心动魄的搏击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出示17自然段,重点解读“痛苦和欢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痛苦呢?„„仅仅是为了表达“痛苦”吗?体会更多的是展示生活的快乐!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结合解读“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重点引导朗读)
6.引导读好17自然段(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要读得简短有力,体会黄土高原人乐观、坚强、向上的精神)
7.学生读好这一段后紧接着追问:同学们,如此叹为观止、惊心动魄、充满内涵的腰鼓,其他地方有吗?为什么?(13自然段)
8.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吧:齐读14自然段。
【板块之五】学习探究,体会文章结尾的“精妙”之处
1.同学们,老师一直以为课文到这里就该结束了,这三个自然段(出示:18~20自然段)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但这一次上课却觉得这三个自然段写得特别巧妙,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妙”在哪里呢?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静)为什么要写这么安静的场面呢?(动静结构美、首尾呼应、后生们收放自如,稳如泰山、此时无声胜有声)
3.还妙在什么地方?(渺远的鸡啼:以声衬静,同时预示着新的、美好的一天即将到来)
4.全体读18~20自然段,并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的句段旁写上批注。
2.背诵课文的12~16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舞姿
力量、精神、生命力„„
14安塞腰鼓鼓声
叹为观止
搏击
第四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1992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板书:安塞腰鼓 生齐读)
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的赞歌!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一段腰鼓录象)
现在请大家来评一评,你眼中的安塞腰鼓?请同学们填一填,可以填词语、短语或者是句子。(课件出示)读好这句话。
腰鼓捶起来了,我们的心也变得热烈了!在著名作家刘成章的笔下,这安塞腰鼓,那就更富有震撼力了!因为,它是一曲(出示: “陕北人民生命活力的赞歌,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二、欣赏腰鼓
1、速读课文,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在修辞上叫做反复。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四次,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去感受感受,在相应的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然后,用上“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或:你看):”的句式来说一说。
3、交流。
(一)第一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第六节:
1、你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鼓声的雄浑激越,豪放火烈……)齐读这一节。(课件出示)
2、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有什么感觉?(像诗一样,富有节奏)
(课件出示: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
(课件出示: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你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作者用恰当的 比喻,对语言进行巧妙的安排,更突出了安塞腰鼓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读着诗一样的语言,似乎安塞腰鼓就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课件出示: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相机板书:火烈的舞蹈场面)第七节:
1、引读(课件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他们是什么关系?(反义词)
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冰冷的),阳光是——(恬静的),世界是——(困倦的),腰鼓捶起来了,空气——(立即变得燥热),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
1、让我们跟着他一起齐读9、10两节。
2、说说你的感受。
3、山崖在动,心更在动,人也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相机板书:鼓声的巨大力量)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学习第12、13小节:
1、指名读,齐读。
2、你们看(课件出示),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片贫瘠,一片荒凉,在这儿,种不出充满生机的庄稼。这儿的人们吃的,是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红豆角、老南瓜,他们生活贫穷、落后,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可是,当我们看到了这安塞腰鼓,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课件出示)因为这里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有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
(1)理解“茂腾腾”、“元气淋漓”,指导朗读。
(2)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课件出示,齐声朗读)
读到这儿,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板书: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3、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齐读13节)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是啊,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黄土高原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课件出示)
1、第15小节: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使每一个人都叹为观止!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大声说: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相机板书:变幻的舞姿)
2、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文中的插图,听老师读。(引读16节:看啊,安塞腰鼓愈捶愈烈了!——痛苦和……)我们已完全沉醉在了这腰鼓表演之中,此时此刻,老师只想说一句话,大家知道吗?(好一个安塞腰鼓!)真是老师的知音啊!
三、感受最后一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语速稍慢)鼓声戛然而止,世界一下变得出奇地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传来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渺远的鸡啼”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2、小结:这是热情释放后的冷静,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
四、品味、寻找“美”。
学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练习,(出示:用“我发现„„美,因为„„”的句式叙述对课文的理解。)
五、总结
1、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总结内容。
2、总结写法(课件出示)
3、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的自豪。现在让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再次齐读课题——安塞腰鼓。(课件出示)
六、拓展思考(课件出示)
1.如果安塞腰鼓到江南水乡演出,是否能表演出这种气势? 2.西北富裕之后,那里的人们是否还能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七、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火烈的舞蹈场面
鼓声的巨大力量
茂腾腾的击鼓
变幻的舞姿
第五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 范有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播放音乐《黄土高坡》)。
2、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段 腰鼓表演
1、过渡:(出示图片,教师引述第1至4自然段内容,)同学们,此时你觉得:这是 的安塞腰鼓。(安静、呆呆的、蓄势待发)
2、呆呆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出示:相关文字)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上节课我们讲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我们说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
3、那么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板书:好!)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作了介绍。(引导回忆并板书:场面、声响、后生、舞姿)
4、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第二段,看看你最喜欢安塞腰鼓哪一方面的“好”,再细致地读一读那部分内容,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简要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出示学习要求)
5、集体交流: A、壮阔的场面美(1)(出示:第6自然段部分内容)(指导理解比喻、排比句)
(出示图片)(仿写练习: 一样,是。)指导朗读。(2)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此时,你想说,(出示:这真是
的安塞腰鼓!)
(3)引读第7自然段。(出示第7自然段)指点:这段话里,有三组反义词,知道作者用意为何吗?(形成对比,突出安塞腰鼓热烈、奔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塞腰鼓真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难怪作者说:(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B、沉重的声响美(1)指导两个比喻句:说明鼓声怎样?(有着巨大的力量)
那么,此时你又想说:这是 的安塞腰鼓!
(2)指名男生读第9、10自然段。师: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C、击鼓的后生美
(1)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课文是如何描写的?
(2)看到这些击鼓后生,让人有怎样的感觉?(用个词语或句子表达)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黄土高原才养育了这样的后生,听听作者的感慨,齐读第13自然段,理解“元气淋漓”。追问:你从课文哪里可以感受得到后生们的“元气淋漓”?(出示击鼓后生图片)(联系12自然段内容及“震撼、烧灼、威逼”、“茂腾腾”加深理解)。
(4)这样生命活跃、强盛的后生,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所以作者再次感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变幻的舞姿美
(1)这是怎样的舞姿?说说。理解“叹为观止”(说说近义词)。(2)师读第17自然段。此时,你感受到,这是 的安塞腰鼓!
6、练习写话: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你看(听)”(出示)句式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三、学习第三段 鼓声止息
1、安塞腰鼓喧腾、热闹,可是当鼓声戛然而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后文)指说。
2、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静)作者为什么描写此时的静?(点明:课文开头也是描写的“静”,它们的作用相同的。)
3、齐读。理解: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意思。(表明对明天充满希望)
四、总结全文
1、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给我们鼓舞,给我们力量,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难怪作者一再地赞叹。(出示反复的四句话)齐读。
2、能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为什么在课文里反复出现?
【附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场面 好!声响
后生
舞姿 】